浅谈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对中国油画的影响

作者:顾振雷

来源:《世纪之星·交流版》2016年第09期

从当前这种社会状况看来,中国油画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再来看看架上绘画的发展史,有着悠久历史的架上绘画在漫长的探索中,出现众多卓绝千古大师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法”、形式与技巧高度完善,以至有人认为油画艺术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全盛时期,早已是微剩下的不过是夕阳余辉而已。其衰微不可免,但所幸的是,有一批不看天色也不看脸色行事的艺术家仍然存活了下来。他们极力探索挖掘人类深层世界的巨大可能性,加之当代人的生存有困惑(如战争、生态、人的异化问题等等)为艺术表现人的丰富性、畸变性、矛盾性提供了突前的可能和胁迫的接受需求,从这些方面,中国油画还大有前途,大有创造与表现的可能性。

一、当代文化对中国油画的冲击

“当代文化是指在当代生活环境下,人们目前物质生产条件下所产生的意识形态、观念准则及所指导的行为,它包含当代全方位的生活方式和评判标准。”就拿我们生存的社会而言,一切行为如:行为艺术、前卫文化以及所有出现的艺术形式从本质上说都离不开当代社会文化的制约,所谓的前卫只不过是一些有才能的人物立足当代所做的前所未有的大胆原创行为和表现。全球经济一体化所造成各种文化的融合,从某中意义上是对艺术观念的冲积是很明显的。因而努力探讨全球化和当代文化包括本土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促使许多艺术批评家做出各自的态度。在国内,这种表述的角度和层面,影响着对中国架上绘画艺术的正确判断,针对架上艺术在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意义,很多学者认为它在观念以及形式上都跟当代文化留有代沟,再加上有着悠久历史的架上绘画在漫长的探索中,出现众多卓绝千古大师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法”、形式与技巧高度完善,以至有人认为架上艺术已经走完了自己的全盛时期,剩下的不过是夕阳余辉而已。

事实不可罔顾,西方现代主义当初作为一大片重要的思想朝霞,在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前叶,它那种极为鲜明的挑战旧传统及古典主义的姿态,对理性、体系、科学、真理和人的个人价值的不懈追求,对于冲破西方保守的中世纪式的宗教政治对人类自由思想的禁锢,对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过十分积极的作用。它那种艺术必须不断发展、创新和超越的观点,对因循摹古风气甚浓的美术界,仍有启迪意义。简要的说,脱胎于西方现代主义的“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概念。

张奇开在他的《当代美术家》这样说过:“哪怕有毕加索这样的英雄人物开路,但许多年来,绘画已经脱变成一个陈旧的概念,今日的画家再也不以“画家”为荣,都希望被冠上“艺术家”的头衔。可见架上艺术的悲凉落寞与自暴自弃。”这并非危言耸听,众所周知,当前的国际艺坛,油画的空间越来越小,艺术家对于各种新媒材的关注,以及对艺术表达的直接性的关注。

二、当代社会文化现状给中国油画带来的活力

而在当代中国对油画的欣赏及趣味以趋于多元化、各种风格、各种样式和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经过二十年的沉淀和积累,最能集中体现中国当代艺术质量和特色的还是油画。这一种带有地域色彩的特殊性,在国内众多大展上,架上绘画(主要是油画)依然是重点。这与国际的主要展览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油画创作过程中高度强调材料,如刀、笔、油、彩、木、纸、蜡、粉的自身性格转化为观念和精神表达的重要手段,甚至基本手段,人与材料打交道的堆、刮、挑、抹、钉、挤、压、粘的过程转化为观念和精神表达的过程,过程即创造、即表达、既精神、既语言。说白了,如果在当前社会发展的情况看来,架上绘画如果一味的沉陷于一种技法和效果,这种个性化的效果只是漫长艺术生涯中的一个过程,沉迷只会越陷越深以至不可自拔。架上绘画真的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应该怎么去发展?要不要发展?的确给当代艺术家出了难题。就像高更所说“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看来为保持当代油画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旧的思维也应该舍去了,那些东西只是旧日天空中的一道彩虹,所以我们要主动去发掘人类深层世界的巨大可能性,加之当代社会状况以及这种状况给人类带来的生存困惑、战争、生态、人的异化问题为架上绘画表现人的丰富性、畸变性、矛盾性提供了新的可能。这一切都需求架上绘画在画什么上多动脑筋,不仅仅只在技法上下功夫。在前辈画家踏出的路上,剩下的我辈要成为站在高起点上的现代文明新一代的开拓者和创造者,使架上绘画充满了风险和困惑,又使架上绘画充满了魅力和希望。

易英说“历史不能取代现实,一种语言越精致,也就是它在表现力越贫乏的时候,这时只有现实语言的重构才能恢复它的活力。”当然这主要谈的是艺术语言对于社会与当代文化反应的表现能力,而非指不用去追‘如何在偏离它本身所包含的技法情况下、能够不让油画的某些传统性质丧失;不仅要建立起新的规范,还要与传统有血缘关系。

我们再来看看当代架上艺术在国内的发展。受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前卫艺术影响以来,架上绘画艺术面临着灭顶之灾的可能。但所幸的是有着一批不看天色不看脸色的艺术家依然存活了下来。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的油画家罗中立先生就是其中的重要代表;经受了中国数十年的“文革”动乱,“上山下乡”、“大跃进”等等,让当时的人们心理和思想上饱受严重的侵洗。这在罗中立先生的作品《父亲》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情怀,它包含着批评、反省、同情、赞赏,它所蕴涵的能量居然可以使任何不同际遇、不同阶层和确不同立场的国人直面它时都为之震撼。罗中立《父亲》的现实意义、当代性和历史功绩都是不可低估的,它也托举着中国美术史的一个重要段落达到了其它章节难以达到的高度。说是《父亲》成就了罗中立,到不如说社会创就了罗中立。现在身为四川美术学院院长的罗中立先生不但以一位农民画家自称,而且对当代社会现状有着敏锐观察,尤其是对当代农民生活现状的关注,使他仍然操守着架上艺术的信念。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的刘小东也是一位操守架上绘画的成功人士。他以写实手法表现上世纪九十年代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状态,这就是当下生存的精神独立。实际上,在八十年代的绘画中,属于现代主义类型的绘画作品已经试图通过触及存在的达到精神的独立,对于形式的迷恋本身就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但是,由于现代主义过多地受到西方绘画形式的直接影响,在表述精神超越时遭遇了形式的反弹,这种超越便不仅不能持久,而且愈发淹没在形式自身的泥潭之中。由此,对当下生存的状况的表现,便在刘小东这种以写实的手法为语言方式的绘画作品中占有了优势。“很明显,刘小东的作品,是从两个视角切入当下生存状态的精神层面的,一个是对事象纷呈、浑茫杂乱的生存图景的描绘。”可以拿他的作品《心乱的男孩》为一典型案例,在这件作品中,他画出了前所未见的个人思想空间的紊乱,画中的男孩,既是一个当代青年的肖像,同时也是当代青年群体的精神肖像。背景描绘了堆放在桌子上的各种物品,这些物品是当代生活中个人化的生存痕迹,当它们非常密集杂陈在画面上,就把人的思想压迫在他所居处的空间中,让观众不得不在这个具体人物所处的空间面前感悟到现实处境。这种跟其他人所共有的经验有联系的和强烈的瞬间感受构成了日常生活的实际,成为现实的一切其他形象的写照。还有他近些年的作品,也表现了生活在社会普通阶层的所谓的"小人物",他的视点驻落在这些"小人物"身上,用这些人物的喜怒哀乐和他们最普遍、最日常的生活状态提示人们对现实的关注,也可以说展示了当代社会的一种生存风景。

张小刚的“家族肖像”以上千万美元的高价拍卖创下了中国油画的最高价之后,再加上他自身的人格魅力,成为了架上艺术工作者的核心力量。他的作品作为一个文化品牌,充当着中国文化与西方对话的一个重要句式。张小刚在青少年时期和大学毕业之后的很多年里也生活在成都。早在80年代,张小刚的艺术表现出压抑与伤害的表现主义的特征。这与画家的个性以及生活境遇有关。那些表现幽灵的作品是他生病的精神记录,而1989年的许多作品表现出的残酷与伤残与社会的政治现实有关。直至1993年之后,“大家庭”作品的出现,画家开始了他的对历史与记忆的系统和反复的认识。

还有陈文波、谢南星、何森、张小涛、任小林等等如今他们作为功成名就的架上艺术家,在他们生活的城市揭示着社会的同时还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象他们一样,还有很多“偏执”于架上艺术的艺术家们,以自己的画笔描述着当代社会以及当代社会中生活的人们。不管人类的艺术潮流冲向哪里,有多么凶猛,它都无法掩盖这些架上艺术家门像劳动者那样具有永恒的工作魅力。

三、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前景

油画包括雕塑、版画、国画等等作为现代中国的艺术,它与美术院校有一种天然的“共生”关系。中国画、版画或其它艺术学科,虽然在艺术院校之外可以独立生存、发展,它们的主体力量不在院校师生之内,当然美术院校也不能完全涵盖全局。但是我们考察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就会发现,架上绘画长期以来一直是以院校为生长基地,以院校师生为中坚力量。而美术院校油画专业的教学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又一直对中国绘画创作的前景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