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二)嵇康 精品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

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高考作文历史人物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一.嵇康嵇康(),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地"竹林七贤"之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人物事略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地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地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地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地高手.稽康地书法也很有名.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他地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地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地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见到地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从中可见其对生活地潇洒姿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地.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地缠绕.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地,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地办法.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地药达到了痴迷地程度.五石散地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地药.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地目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地精神压力.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地安定,反而造成了他地性格扭曲.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在诸多矛盾面前,他陷人了深深地痛苦之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广陵散绝嵇康被司马氏集团所杀,临刑这天,嵇康要来一架古琴,调好后,开始弹《广陵散》,霎时间,刑场上一片安静,琴曲昂扬激越,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悠长,萦回低啭.弹毕,嵇康长叹一声:“过去袁孝尼要跟我学《广陵散》,我总是不肯教他,《广陵散》今绝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与孙登嵇康常常到山中采药,以至留连忘返,陶醉其中,在苏门山中遇见孙登.孙登是大隐士,他对嵇康地提间不做任何回答.最后,稽康要离开了,他再一次间孙登:“先生竟无言乎?”孙登这次开口了,他说:“子识火乎?难乎免于今世.子无求乎!”孙登承认嵇康有才,但是又认为他识寡.所谓识寡,就是保身之道不足.孙登是当时地一位很有见识地隐者,其隐逸之举,也是为了避免政治上地猜疑与迫害.嵇康说“今愧孙登”,就是因为没有采纳孙登地意见,未能及早隐居以致自蹈大祸地缘故.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二)名家点评(晋)颜延之:中散不偶世,本白餐霞人.形解验默仙,吐论知凝神.立俗迕流议,寻山洽隐沦,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五君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唐)白居易:吕安兄不道,都市杀嵇康.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是非不由己,祸患安可防.使我千载后,涕泗满衣裳.(《杂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宋)李清照:两汉本绍继,新室如赘疣.所以嵇中散,至死薄殷周.(《咏史》)(三)素材运用话题:自我认识和别人地期待材料加工:“哐当、哐当……”听见那清脆地打铁声了吗?清风拂面,强健地肌肉散发出生命地气息,熊熊地烈火陶冶着高尚地情操.嵇康,这个时代地英雄,一代才子,就在这儿过着铁匠地生活.和其他人一样,你也对他期望很高吧,可是你敢劝他人仕吗?是否忘了《与山涛(山巨源)绝交书》?那铿锵地言辞己经向所有人宣告了他对仕途地不屑,就让他做他自己吧,让“竹林七贤”永远过着“邺下放歌”、“竹林饮酒”、“曲水流觞”、“南山采菊”地生活,不要让世俗地秽气覆盖了菊花淡淡地幽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或许这就是生命地真谛,不管他人如何期望,自己认为是对地就不懈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崇高、追求生命地尊严、追求英雄本色,抛开他人地期望,抛开他人地劝阻,向着自己地认识迈进.(年高考重庆满分作文《菊花飘香地时节》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心灵地选择材料加工:历来最为矛盾地便是文人,他们似乎生来就进行着心灵上地选择,在进与退之间,在生与死之间.魏晋出英雄——历史学家如是说.我不知道在别人心目中嵇康算不算英雌,但从他地每一次选择中我断定:他是个英雄.嵇康也许天生一副傲骨,不屈于俗,不慕于官,过着白己田园隐士地生活.一代名将钟会,慕名往谒,结果被拒之门外.钟会在临走时,没忘记恨恨地瞪两眼.于是嵇康便上了刑台,理由是谋乱.行刑前,执刑官问他还有何话说,他抬起头,看着台下三千太学生稽首向着一个高高在上地人,司马昭也看着嵇康.嵇康知道,以他地名望,只要向司马昭说一句恳求地话,往后则皆大欢喜.他地心在动,心在痛,屈服吗?不,他知道自己并没有错.于是他说了句:“把琴拿来.”……他勇于赴死地从容给了历史一个隽永地背景,那已成绝响地《广陵散》余音绕耳,嵇康是在尊严与生命之间做出了令人回味地抉择.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若干年后,我们会说:这是最令人回肠荡气地选择!(年高考山东优秀作文《心在刃上选择》节选)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材料加工:沙漠上地狂风刮过古堡地废墟,书本中妄自描述着空中花园地美丽,人们希冀希冀着听到消逝已久古乐地音律,时光带走了古文字地意义.历史地车轮缓缓轧了过去,轧碎了多少文明古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相信古老地文明也能在今天重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昔代“竹林七贤”之一地嵇康,临刑之前叹息:“《广陵散》从此绝矣.”一部名曲就这样失传了.当真是“后不见来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现代人就将再次听到这千古绝唱,嵇先生之记忆即是现代音乐家地曲谱.(北京市满分作文《重现文明再创辉煌》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包容材料加工:嵇康地死就是在这样地背景下发生地: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地,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涛使他地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地表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地执着.天性是什么?天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地统治者也没能容得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家庭教育材料加工:凡人们地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地,就愿意自己地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嵇康,一看他地《绝交书》就知道他地态度很骄傲地:但我们看他做给儿子看地《家诫》——当嵇康被杀时,其子方十岁,算来当他做这篇文章地时候,他地儿子是未满十岁地——就觉得宛然是两个人.他在《家诫》中教他地儿子做人要小心,还有一条一条地教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一告后辈要立志,志之必坚.二告后辈要“见义而作”,赈灾济贫.三告后辈要慎言.四告后辈要少欲,要宽容谦恭,要有涵养.五告后辈不要打探他人隐私.他说:“凡人自有公私,慎勿强知人私.”六告后辈不要受人之馈.他说:“匹帛之馈,车服之赠,肖深绝之”,因为“常人皆薄义而重利”,别人主动向你破财献礼,则必有所求,必图回报,这是“君子之所大恶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我们就此看来,实在觉得很稀奇:嵇康是那样高傲地人,而他教子就要他庸碌.因此我们知道,稚康自己对于他自己地举动也是不满意地.只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地行为,并非他们地本态.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所以,后来被山涛推荐而做官地嵇绍,成了一个为皇帝忠诚保驾地驯臣.有一次晋惠帝兵败被困,文武百官纷纷逃散,惟有嵇绍衣冠端正地以自己地身躯保护了皇帝,死得忠心耿耿.话题:自虐材料加工:自虐,实际上是精神地流亡,是精神苦闷地象征.魏晋士大夫地一个倾向是服药、喝酒、身上多虱,这与其说是隐逸、潇洒,倒不如说是这些部含有自虐地成分.他们追求精神自由,追求高古地人格,不愿与当时地社会达成妥协:在理想与现实地冲突中,生命地能量只能向内转,通过自虐式地感官刺激来获得暂时地宣泄和解脱.嵇康作为一位与时代相悖地人,他承受了太多地精神压迫与打击,他别无他法,只有把常常饮酒、服药、装疯等自虐形式作为自我拯救地方式.在精神苦闷之际,用药酒等刺激感官,借酒杯来浇心中块垒.这也是一种无奈地自我保护方式.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坚持自我材料加工: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地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地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地,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康地性格是很矛盾地,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自己认为最好地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地本性看得极其重要地,不容他人干涉.嵇康地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么现成地规矩去行事地,所有地一切都是按照他地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地体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路材料加工:嵇康啊嵇康,愤世嫉俗,绝望了这社会地一切而毁坏礼教者是你,“非汤武而薄周孔”者也是你,你呀你,你可如何让司马氏安于枕席?你地一腔忠愤却无人知,只好寄托于手中地铁锤——第一锤,砸平世间不平事;又一锤,大泄胸中之悲郁;再一锤,以警醒生前身后千年万年所有地炎黄子孙:看一看,我生活在怎样一个世纪?“砰砰”锤声中,钟会来了,你并不理睬,只抛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会一句“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于是你抛锤仰天大笑:“哈哈……吾非汤武而薄周孔,看你何名篡权柄!”这一笑,惊掉了司马昭手中地玉杯,杀机顿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人说你毁坏礼教,不事孝道.“冤哉!”一千七百年前那没有发出地呼喊,就让我替你喊出吧!或许,这有悖于你不屈地性格,但那是在路人皆知司马心地时代,这是称那个“冤”字己完全被世人理解地时代.我知道你表面上毁坏礼教,实则是激愤于挂羊头卖狗肉者之流(如司马懿)地胡作非为,激愤之极而转为不言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礼教!其实啊!司马懿何尝是孝子?可司马氏就是以不孝为名杀了你.悲哉!“阴阳易位,时不当兮”,屈子几百年前地这一悲吟,不幸却又应验在了你地身上.(《哭嵇康》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话题:交友材料加工:冤哉!嵇康!再不见你纵酒之豪情,再不闻你打铁地锤声.一壶酒,浇铸成你狂放地本色:一把锤,锻造了你铁样地个性.如此本色,如此个性,才成就了你地一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你“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在你地眼中,这世界应如你杯中之清酒,无尘渣毫粒,无腐臭之气,而是清冽如流玉之晶莹,甜香赛芝兰之悠长.可遗憾地是,翻遍一卷《中国古代史》,你地名字却印在了最昏晦地那一页:满眼是野蛮地屠戮,满耳是大众地悲鸣.其时,有明哲保身者,更有持“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陋志者.你“常谓之知言”地山涛,此时便弃你而去,留你一人痛饮苦酒:“美酒今以之驱愁,良友兮不可不慎求.人之相知兮,贵识天性,曲者不以为桷兮,诚不欲以枉其天才.”面对山涛地诱荐,你嬉笑怒骂,接舆狂歌.一纸《与山巨源绝交书》阻断了后路,更逞了淋漓之快意,成就了后人敬仰之声名.(《哭嵇康》节选)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成品展示正义地选择(年高考全国卷)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个遥远地年代.夕阳西下,那个坐在地上,对着夕阳弹琴地影子,赫然印人我地心扉.他地琴声低沉而又高亢,快乐而又悲凉,流露出无限地孤寂.他,一个孤高绝伦地隐士,一个丝毫未被遗忘地才子,在这夕阳下深深地体味人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他内心地焦灼与热烈在这恬淡地竹林中丝毫没有消散,反而在这时起时落地琴声中得到完整地体现.他静静地聆听着自己地琴声,感到无比地欣慰.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那是一曲几成绝响地妙曲:一个年轻地侠客,为报杀父之仇,一剑刺死了仇人——那个不可一世地国王,自己也毁容自刎.听吧,高亢代表着刺客矢志不渝地决心,雄浑流露出毅然赴敌地沉勇,激荡显示了拼死战斗地壮烈,委婉透露出一丝地悲凉与赞叹.这就是嵇康地《广陵散》,那绝世地《广陵散》.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是隐者,但他又是不甘沉沦,不屈地与司马集团斗争地战士.他像一只卓尔不群、傲立鸡群地野鹤,又像那出淤泥而不染地荷花.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夕阳地余辉,把他地心照得如同明镜:欲隐而不能隐,欲退又不能退地境遇,使他地内心充满了矛盾.他本可以选择退而自全,但文人地良知告诉他不能违背正义.他蔑视权贵,带着一丝嘲讽地口吻问钟会:“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为了这种正义,他可以抛去一切:名与利,甚至于生命和友谊.那篇《与山巨源绝交书》不是最好地证明吗?尽管人生短暂,他不知何时能看到司马氏地没落,然而,他还是义不容辞地卷入了朋友吕安地风波.他本来想什么事都不问,只打他地铁,种他地菜,可是却有人用卑鄙地手法来从他身边夺走帮他种菜地人,他再也不能沉默了,于是他选择了正义,站在了被告一边,自己也成了被告.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刑场上,他最后一次弹响了《广陵散》,无数地人被他地琴声所感动.而你可知道向秀地思念?夕阳西下,他地小车经过你旧时地小屋,一切如旧,竹子依旧翠绿,夕阳依旧把它地余辉洒满整个庭院,只有那个对着夕阳弹琴地影子,却为何不见?那首感人至深地绝响为何不闻?向秀地孤寂,更向何人说?只有那晚来地凉风夹带着辽远地笛声,吹过残败地墙垣,呜呜作响,似乎在回答他地心语.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嵇康地影子终于在风中找到……。
竹林七贤之——嵇康

竹林七贤之——嵇康文/百里冰,号琬雪宜人铁匠健美艺术魏晋都城洛阳的城外大道上走来了一个人,只见他风尘仆仆,却无丝毫疲倦之态,看来人中等身材,仪表非凡,只见他目若朗星,面如冠玉,他一头飘逸的长发被微风吹拂着,一双乌黑明亮的眼睛炯炯有神,薄薄的嘴唇露出一丝坚毅的微笑,只看他英姿飒爽超凡脱俗的身姿,让人恍然觉得眼前的之人是仙人下凡。
他迈着轻快的步伐,洒脱地来到了都城洛阳,他抬头望一望高大的城门,嘴角不经意间露出一丝微笑。
来的不是别人,他正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
嵇康(224—263年),字叔夜,谯郡轾(今安徽宿州)人,官至中散大夫。
如今的都城洛阳是个是非之地,处处暗藏杀机,洛阳正处于“剪不断,理还乱”的时代。
当时魏明帝曹叡临终托孤,把曹芳托付给了曹爽与司马懿,然而他们并没有齐心协力为曹魏集团尽忠效力,而是暗中较劲互相拆台,各自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但是曹爽的智慧和司马懿相比差的不是一星半点,那是天地之差,曹爽还总是自以为是地觉得自己的智慧超人一等,他丝毫没把司马懿放到眼里,而司马懿以退为进,他把曹爽放纵的不知天高地厚。
而嵇康已看出了此中端倪,他看到曹魏政权已如断了线的风筝摇摇欲坠,为躲祸端,他就辞官而去。
今天,嵇康去而复返,他虽不为入仕做官而来,但是在这充满腥风血雨的漩涡里,他那一身不屈不挠的傲骨,能否保全得了自己还是个未知。
嵇康来到都城,天子脚下,但他并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弄来一把大锤,叮叮当当地打起铁来。
当时,嵇康已经名满天下,写就一流的文章,有着高贵的节操。
而且他身材伟岸,相貌俊美,人们说嵇康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好朋友山涛这样形容:“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嵇康打铁,那可是洛阳一景:嵇康打铁时,为他打下手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向秀安静地坐在一旁拉着风箱。
炉中的火苗尽情地燃烧着,嵇康赤膊着上身,肌肉一块一块儿地紧绷着,怕是比当今的影星施瓦辛格还酷。
嵇康与向秀两人珠联璧合的配合,引来了众多的追星者,古代的追星族丝毫不亚于当今时代,嵇康在洛阳打铁后,洛阳的铁匠炉就像雨后春笋般迅速发芽蔓延,一时间,大街小巷的健美艺术男人蓬勃而生,他们一个个赤膊了上身,露出他们那坚实的肌肉,追星族们并不管打的农具是否能好用、是否能好卖,他们只是追星一族,他们的目的就是只管抡起大锤跟着感觉走,能和嵇康一样打铁那就是他们的骄傲、他们的荣幸。
魏晋风度作文素材

魏晋风度作文素材《魏晋风度作文素材》素材一《竹林七贤的洒脱生活》竹林七贤那可真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代表。
就说嵇康吧,那是个又帅又有才华的人。
他整日里穿着件松松垮垮的长袍,头发估计也不怎么精心梳理,就那么随意地披散着。
他可不在乎什么世俗的眼光。
我记得我去一个古镇游玩的时候,看到一个小角落,那有点像我想象中嵇康他们会呆的那种清净地儿。
有几棵竹子,长得郁郁葱葱的。
突然就觉得嵇康他们在竹林里大概也就是这样自在的状态。
嵇康喜欢打铁,他就那么光着膀子,在院子里叮叮当当地打铁。
山涛来找他做官,他都拒绝了。
觉得官场那些繁文缛节太拘束,哪有在竹林里和兄弟们喝酒、谈玄、打铁来得畅快。
旁边阮籍呢,喝着酒,眼睛半眯着,嘴里嘟嘟囔囔说着些哲学思想之类的,也不管旁人懂不懂。
他们就这样在竹林里,有时候也不说话,就各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一起看看天空,听听鸟叫,真的是超级洒脱。
像我们现在的人啊,很多时候为了钱和名利忙得晕头转向,可人家竹林七贤就只为自己心中那点纯粹的快乐生活,无拘无束的。
素材二《王徽之的随性而为》王徽之也是很有魏晋风度的主儿。
他住在山阴的时候,有一天夜里大雪纷飞。
雪下得贼大,把屋子都映得白白的。
他半夜醒来,觉得这样的雪景不能辜负啊。
就突然想去拜访自己的朋友戴逵。
于是他兴致勃勃地出门了,坐着船就往戴逵家去。
这一路那可老费劲了,船划啊划,雪还不停。
我曾经在冬天的时候,半夜被窗外的雪景吸引住了。
那时候我就特别能理解王徽之那种冲动。
不过我也就是站在窗前看了会儿,哪有他那么大的行动力。
他划了一整夜的船,好不容易到了戴逵家门前。
结果呢,他连门都没敲,扭头就回了。
别人问他为啥,他说我本来就是乘着兴致出门的,现在兴致没了,就回来了,多随性啊。
他根本不在乎自己这一折腾是不是白费功夫,只遵从自己当下的心情。
而我们现在做事通常都是有很强的目的性的,像他这样随性的还真不多见。
素材三《刘伶的狂人之举》刘伶可是个狂人,他的好酒程度简直超乎想象。
嵇康人物素材

古代名人竹林七贤之嵇康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一)人物事略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远去的骑士走进魏晋的历史,最引人注目的大概要数嵇康了,这位“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着一袭粗衣,或抱琴行吟,或醉卧竹林,“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成了那个时代的特殊的这“一个”。
这“一个”,适逢曹魏末年。
其时,魏势日衰,而司马氏日兴,王朝的更迭已成为定局。
“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动荡,迫使许多的士人开始人生指向的重新选择,这种选择充满了心灵的匍匐与站立的痛苦的挣扎。
于是,随波逐流者有之,激流勇进者有之,虚以委蛇者有之,敛迹避祸者有之。
即使是阮籍这般的名流,也“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
而嵇康则如一匹桀骜不驯的麋鹿,“狂顾顿缨”,悲则哭,怒则骂,以一种生的放恣,成为一面迎风飘扬的旗帜。
于是,他的存在,无疑成了对当时的一种可怕的侵犯。
司马氏当然不会听之任之。
他左手托着官爵和厚禄,右手则举着滴血的屠刀。
先是由钟会带着随从去察看嵇康的动静。
钟会亦为当时的名士,也曾名噪一时。
依附司马氏后,很快成为司马集团里的重臣。
当钟会昂昂乎来到嵇康的茅屋前,一贫如洗的嵇康正在家门前的老柳树下打铁。
钟会等了好久好久,等到的只是“叮叮当当”的铁锤声和“呼。
啦呼啦”的风箱声。
这些声响,充溢着一种鄙视的轻慢。
在这些声响中,嵇康的脸上飞扬着串串的汗水,钟会的额上也不由自主地渗出滴滴的汗珠。
钟会再也不能忍受这些声响,他只好无趣地走开。
这时候,嵇康才放下铁锤,从他嘴里逸出的是“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的奚落,钟会只得自嘲地回答:“有所闻而来,有所见而去。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橙子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1 / 11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运用

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运用
嵇康,一个很酷的名字,像是一块红色的石头,朦朦的,又耀眼闪亮。
老师说他很厉害,会写诗词,会弹琴,还会弹琴,还会手感冰凉冰凉!不投篮打铁?那不是铁匠才想要做的事情吗?他为什么手感冰凉呢?
最近就是喜欢听老师讲嵇康的故事,他看起来好像故事里的英雄一样,很勇敢。
他为了自己的理想,敢于说不,不畏惧和别人不一样。
他说要“老子的道家的无为而治”,那是什么都不做,让大家自由地生活。
我都觉得这真的一件很帅很酷的事情!
不过,嵇康到最后被杀了。
这让我很难过,他的话很酷,为什么会被杀呢?老师说他开罪了当时的人,他们都觉得他太狂妄不羁了。
这让我好像听说好像有点乱发脾气,他们为什么这样呢?难道不能让别人过自己想的生活吗?
我的爸爸说,嵇康的故事提醒我们,要坚持做自己,不能被别人左右。
他说,“做自己”是一件很坚强勇敢的事情。
倒是我不太懂爸爸的意思,但我隐约间能察觉到,嵇康的故事让我的内心也有点儿热血激昂!
假如我以后也能像嵇康一样,勇敢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太好了!我会努力学习,成为一个像嵇康一样酷的人!的确我以后会遇到什么,但我会带着对嵇康的敬服,坚强勇敢地走下去!。
竹作文之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

竹林七贤的作文素材【篇一: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高考写作素材之竹林七贤2四.王戎:卧在算盘上的隐士智慧是个宝,早慧更是稀世之宝。
王戎是历史上有名的神童,出人意料的是,这个神童长大后却变成了典型的吝啬鬼,变成了算盘精。
他的算盘在官场上拨得噼里啪啦响,在算计别人的时候,也被别人算计。
但算来算去,王戎居然没从算盘上跌落下来,他成了官场上的不倒翁,成了一个卧在算盘上的隐士……两眼如电的神童在竹林七贤中,王戎年龄最小。
他生于魏明帝青龙二年(公元234年),比山涛小近30岁,比阮籍小20多岁,比嵇康小10多岁。
王戎的父亲王浑,在洛阳任尚书郎。
王戎15岁那年,在父亲的办公室里见到了阮籍。
阮籍与王浑相处得不错,但彼此没有多少共同语言,阮籍每次去找王浑,总是说不上几句话就走了。
自从见到王戎后,阮籍就打开了话匣子,两人谈得非常投机。
阮籍感慨地对王浑说:和你聊天不如和你儿子聊天有趣。
如此聊来聊去,王戎就加入到竹林七贤这个小团体之中了。
在洛阳大河文化研究院副院长郑贞富看来,如果说王戎有趣,倒不如说他有智,而且他的智慧在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来,还被人称为神童。
王戎7岁时,有一天,他和一群小朋友在大路边玩耍。
一群人玩了一会儿后,都感到非常口渴,这时大家才发现路边有一棵枝繁叶茂的李子树,树上的李子个大皮红,看着就让人流口水。
小伙伴们争着上树摘李子,王戎却一动不动。
别人问他为何不摘,他说:这么大的李子,在大路边却没有人摘,明摆着这些李子很苦嘛!大家一尝,果然不出王戎所料。
王戎不仅聪明过人,而且还是个小帅哥。
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的一双眼睛竟然可以直视耀眼的太阳,难怪一个名叫裴楷的人见到王戎后说:这小子两眼闪闪发亮,好像有电!两眼如电的王戎,小时候还很有胆量。
在他六七岁时,魏明帝曹把去掉爪牙的老虎放在广场上,让众人观看。
王戎也去看稀奇。
忽然,笼中的老虎猛地大吼一声,震得大地似乎也抖动起来,围观的人吓得四散而逃,王戎却一动不动,神态自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
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嵇康

万能议论素材精选之嵇康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
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人物生平嵇康年幼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成人。
幼年即十分聪颖,博览群书学习各种技艺。
成年后喜读道家著作,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然不注重打扮。
后迎娶了沛王曹林之女长乐亭主为妻,育有一儿一女。
嵇康擅长音乐,作有琴曲《风入松》;又作有《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作“嵇氏四弄”,与蔡邕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
隋炀帝曾将弹奏“九弄”作为取仕条件。
又通绘画、书法。
唐张怀在《书法会要》中目之为草书第二。
嵇康崇尚老庄,曾说“老庄,吾之师也!”,讲求养生服食之道。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著《养生论》来阐明自己的养生之道。
他赞美古代隐者达士的事迹,向往出世的生活,不愿做官。
大将军司马昭欲礼聘他为幕府属官,他跑到河东郡躲避征辟。
司隶校尉钟会盛礼前去拜访,遭到他的冷遇。
同为竹林七贤的山涛曾推荐他做官,他作《与山巨源绝交书》,列出自己有“七不堪”、“二不可”,坚决拒绝为官。
司马昱谓叔夜“俊伤其道”。
吕安之妻貌美,被吕安的兄长吕巽迷奸,吕安愤恨之下欲状告吕巽。
嵇康与吕巽、吕安兄弟均有交往,故劝吕安不要揭发家丑,以全门第清誉。
但吕巽害怕报复,遂先发制人,反诬告吕安不孝,吕安遂被官府收捕。
嵇康义愤,遂出面为为吕安作证,触怒大将军司马昭。
此时,与嵇康素有恩怨的钟会,趁机劝说司马昭,将吕安、嵇康都处死。
嵇康临刑前,三千名太学生联名上书,求司马昭赦免嵇康,并让其到太学讲学,但并未获准。
在刑场上,嵇康顾视日影,从容弹奏《广陵散》,曲罢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随后赴死,时年四十。
作文素材(2)

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晋书·嵇康传》写道:“康居贫,尝与向秀共锻于大树之下,以自赡给。
”他在以打铁来表示自己的“远迈不群”和藐视世俗,这是其的精神特质的体现。
服食养生嵇康身处乱世,但崇尚老庄,讲求服食养生之道,有自己的养生诀窍。
他认为,人之所以能长寿,在于注意平时在细微之处保养自己。
这就好比“为稼于汤之世(当时天下大旱),偏一溉之功者,必一溉而后枯,而一溉之益固不可诬也。
”养生之道与此相仿,关键在于平日一点一滴的修养,不使自身为七情所伤、六淫所中,如此才能身体强健,得以长寿。
但世人恰与此相反,“常谓一怒不足以侵性,一哀不足以伤身,轻而肆之”,这可真是“不识一溉之益,而望嘉谷于旱苗者也。
”所以,世间多闻早夭之人,难见皓首之翁。
嵇康认为人是可以长寿的。
他说“至于导养得理,以尽性命,上获千余岁,下可数百年,可有之耳。
”“但世皆莫精(其术)故莫能得之。
”嵇康认为,正确的养生应该是:“君子知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悟出理之易失,知一过之害生。
故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泊然无感而体气和平,又呼吸吐纳,服食养身,使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阮籍的父亲阮瑀,字元瑜,“建安七子”之一,是当时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曾经做过曹操的司空军谋祭酒,掌管记室,后为仓曹椽属。
阮籍的族父阮武,也是阮籍的族兄,是位学问渊博,通达之士,是阮籍的知己兼老师。
阮籍还有一个哥哥和妹妹,哥哥名叫阮熙,做过武都太守,他的儿子就是与阮籍同入竹林的阮咸,阮籍的妹妹史书上少有记载,故不知其名。
阮籍有一子一女,子名浑,字长成,女不知其名。
醉酒避亲司马昭为了拉拢阮籍,就想和阮籍结为亲家,阮籍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开始每天拼命地喝酒,每天都是酩酊大罪,不醒人事,一连60天,天天如此,那个奉命前来提亲的人根本就没法向他开口,最后,只好回禀司马昭,司马昭无可奈何地说:“唉,算了,这个醉鬼,由他去吧!” (详见《晋书·阮籍传》)[21-22]青白眼阮籍不经常说话,却常常用眼睛当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
2018年高考作文经典课本人物素材二

2018年高考作文经典课本人物素材二20、孔子(1)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多年来许多人都认为,儒家学派一大特点是保守、守旧,以上古为黄金岁月,只重视“先王之道”而不关注事物的变化,而孔子则是一个方正迂腐的学究。
其实,“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对道德的理解,结合白己对时代的期望,对经典作了新的阐释的。
他既将“如山”的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也发出了那句令千古智者为之共鸣的“逝者如斯”的感唱;他不但极其诗意地阐释了“变”,而且身体力行,收授弟子,用实际行动改造灵魂。
如果他畏惧“变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会成为一位灵魂工程师,不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职业教师。
他作为中国哲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的“变化”如同万物生长,是一种无声而自然的过程,他心目中理想的发展,不是斩断传统的脉络,而是以传统为根基,如山中树木,生长不息。
(2)孔子一生不得志。
但孔子不畏惧,不逃避,以一种达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在乐天知命、通达自得上孔子并不比老庄差。
“孔颜乐处”是对这种处世态度的概括。
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被匡人围困,当时形势非常紧急。
孔子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宋司马桓魋欲害孔子,孔子说:“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论语·述而》表现了孔子兼善天下的志向。
同时,也是孔子在遇到挫折时对自己的安慰与鼓励,是一种自我调适的做法。
(3)现在我们一谈到孔子与《论语》,便有不少人脱口而出:“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这半句话出自《论语·阳货》第二十五章,后半句是“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很多人特别是女人都非常反感这句话并由此反感孔子。
也有人替孔子打圆场,说这里的“女人”不是指女人。
我认为,退一步讲,即使孔子在这里是指的女人,那也只能解释为在男性中心主义的社会,对女人的歧视,是一种通病,是时代的印痕或时代的局限。
在西方,耶稣骂夏娃,亚里士多德骂女人,尼采骂女人,非常严厉,其程度大大超过了中国的男性思想家。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

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高考作文素材:竹林七贤之嵇康临难不辱真名士尤物俗物本兄弟嵇喜历史上那点儿有限的知名度,都是月亮跟着太阳走,借了弟弟嵇康的光了。
但一点好光没沾着,反成了衬托弟弟英伟的参照物。
嵇康跟吕安是老铁,“每一相思,千里命驾。
安后来,值康不在,喜出户延之,不入,题门上作‘鳯’字而去。
喜不觉,犹以为欣。
故作‘鳯字’,凡鸟也。
”此即“凡鸟”一典的来历。
其实说嵇喜凡鸟可以,指他俗的一面,但他绝非笨鸟。
许慎《说文》:“鳯,神鸟也。
从鸟,凡声。
”拆开即“凡鸟”。
这点小把戏,嵇秀才能看不出来吗,还“犹以为欣”,纯属埋汰人呢。
凡鸟,主要是肉眼凡胎的凡,就是俗。
张九龄有“凡鸟已相噪,凤凰安得知。
”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判词是:“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确乎是个俗的典型,堪称俗的女王。
嵇喜的俗,也就是薛宝钗劝贾宝玉的“读书仕进,经时济世”。
而宝玉的佛心,基本与吕安及竹林七贤同道。
《晋书?阮籍传》讲:“籍又能为青自眼。
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
”阮籍的绝活是“啸”,跟今天牧马人的呼哨相类,再一个技术就是青白眼了。
鲁迅说他青眼能装得出,白眼却做不来。
白眼大概要全然不见眸子的,须练习很久方可做得。
他的朋友范爱农深谙此术,鲁迅说他:“华颠萎寥落,白眼看鸡虫。
”青眼就是“垂青”的意思,黄庭坚诗云:“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为美酒横。
”木心有篇文章叫《眸子青青》,不看内容,一看题目就诱人。
竹林七贤的时代,雅俗是青白分明的,嵇康阮籍是疾俗愤世的代表,阮喝酒都挑人的,王戎刚入他们圈子时,阮也跟对嵇喜差不多,白眼视之,骂他“俗物败兴”。
后来,王受到阮的青睐,王来串门,阮只剩两斗酒,时刘公荣在座,阮说“王戎咱两喝咱两的,没刘的分儿。
”他就这样“旷达不羁,不拘礼俗”,也就怨不得“礼法之士,嫉之若仇”了。
作文素材-人物-嵇康

嵇康一.概况时代:魏晋时期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残酷,导致民不聊生。
文士们不但无法施展才华,而且时时担忧生命,因此崇尚老庄哲学,从虚无缥缈的神仙境界中去寻找精神寄托,用清谈、饮酒、佯狂等形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竹林七贤”成了这个时期文人的代表。
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的一个时代,正如宗白华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名号:“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他们在生活上不拘礼法,清静无为,聚众在竹林喝酒,纵歌。
作品揭露和讽刺司马朝廷的虚伪。
竹林七贤的不合作态度为司马氏朝廷所不容,最后分崩离析:阮籍、刘伶、嵇康对司马朝廷不合作,嵇康被杀害,阮籍佯狂避世。
王戎、山涛则投靠司马朝廷,竹林七贤最后各散西东。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 是晋朝的以竹林七贤为首的名士们,为了反抗司马家族提出的所谓“名教”,而提出的精神宗旨.他们在内心极度厌恶憎恨司马家族的政权的虚伪,看穿了“名教”不过就是司马家族狼子野心篡夺曹魏江山的遮羞布而已,于是以道家老庄哲学中的自然为其最高的精神目标,超越虚伪刻板的官方道德模式,以离经叛道的形式向世人表达内心的压抑和淳朴人性的向往.这在那个所谓名教的虚伪时代,简直就是个奇迹!著作:《与山巨源绝交书》《与山巨源绝交书》,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写给朋友山涛(字巨源)的一封信,也是一篇名传千古的著名散文。
这封信是嵇康听到山涛在由选曹郎调任大将军从事中郎时,想荐举他代其原职的消息后写的。
信中拒绝了山涛的荐引,指出人的秉性各有所好,申明他自己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约束,不可加以勉强。
他强调放任自然,既是对世俗礼法的蔑视,也是他崇尚老、庄无为思想的一种反映。
死:曹魏时期的权臣司马昭及其心腹钟会妄图拉拢嵇康,嵇康不予理会,从此结下仇隙。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嵇康、阮籍”材料与高考作文

历览前贤,如果我们拥有了执子 的执著与通子的包容,该会有另一 种更美的圆形吧!
第三十九页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第十五页
第十六页
形象:
南朝的刘勰评论说,阮嗣宗“外坦 荡而内淳至”,这就是“倜傥”(舒
朗大气)。
阮籍“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 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 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 日忘归。”
第十七页
人格魅力:
1. 借醉酒处世
• 司马昭求结亲,阮籍一醉两个月
• 钟会数以时事问之,皆以酣醉免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第三十五页
思来想去,还是用韩瀚的这首小诗作结吧 :
你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第三十六页
《执子与通子》
第三十七页
执子们执著着他们的执著,通子们通达着 他们的通达。不论圆滑避世,明哲保身,还 是棱角分明,坚守信仰,他们都成为了中华 万代的不朽财富。
高考作文素材 嵇康篇

高考作文素材嵇康嵇康(223---262),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人物事略】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当时,他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交往过密,几个人常常游玩于竹林,世称“竹林七贤”。
嵇康饮酒嵇康饮酒在当时也是很有名的。
饮酒大醉,能够忘掉世事,解除现实矛盾的缠绕。
嵇康不但饮酒,还写下了《酒会诗》,诗酒交融,让人感觉到酒中有诗,诗中有酒。
嵇康饮酒非常有节制,从不过量。
他说:“酒色何物?今自不辜:歌以言之,酒色令人枯。
”另一方面,嵇康也知道,饮酒以逃避现实是暂时的,因为终究还是要醒来。
所以这不是彻底解脱的办法。
嵇康服药嵇康服一种叫“五石散”的药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五石散的基本成分,大概是五样药:石钟乳,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脂:另外还配点别样的药。
嵇康服药一方面为了达到“转弱为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政治环境给他带来的精神压力。
但这没有给他带来精神的安定,反而造成了他的性格扭曲。
服药使他性格火爆,而且越来越厉害。
议论文万能素材之嵇康

6
“宁向直中取,不向曲中求。”
面对山涛的举荐,钟会的进谗,嵇康宁 肯用生命来维护心中一方纯净的领土,为信 念敢于向强大的专制政权递交一份《绝交 书》,且临刑索弹,神气不变,这是何等的 勇气,非信念无以至此乎!
7
嵇康的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一方面嵇康不能 容于人,另一方面嵇康不能容人。山涛让他当官,是善意 的,他却气得要死,认为对方侮辱了自已,可就是这个山 涛使他的儿子没成为孤儿:钟会非常崇拜他,想和他交朋 友,他连正眼都不看一眼,这其实就是嵇康心胸狭隘的表 现,不能像大山一样包罗万象,不能像大海一样海纳百川。 • 有人说,这是嵇康天性自然的执着。天性是什么?天 性就是包容。而那个时代,那个时代的统治者也没能容得 下这样一一个知识分子,把他作为一个异己给消灭了,这 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 刘伶、王戎、阮咸
3
•张扬个性:
用青春张扬个性,用生命诠 释人格,虽然人生的结局嵇康无 法选择,但他却能选择活的精彩。
4
• 其实嵇康是很有才气的一个人,所以山涛就推荐他 出来做官:但是按照嵇康的性情他是不愿意接受的, 于是嵇康就要和山涛绝交。从这件事就可以看到嵇 康的性格是很矛盾的,因为嵇康当初说“所与神交 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 秀……¨。 • 自己认为最好的朋友,就因为这样就结束了来 往,也可以看到嵇康是把他自己的本性看得极其重 要的,不容他人干涉。嵇康的行为不是因为按照什 么现成的规矩去行事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按照他的 本性,所有这些都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体 现。 5
人物介绍
• 嵇康,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 魏国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 文学家。正始年与阮籍等竹林名 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 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 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 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 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 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 死。
关于嵇康广陵散的作文_优秀作文.doc

关于嵇康广陵散的作文_优秀作文关于嵇康广陵散作文:人间从此成绝响作者/郝紫萱我是嵇康。
自幼父亲教我习琴,只是期望我有朝一日能弹出那首人间绝唱《广陵散》。
为了完成父亲夙愿,我苦练古琴,终于小有造诣。
十八岁那年,结识了嗣宗、子期、山巨源等人。
我们志同道合,同喜饮酒、吟诗。
于是常常在竹林中聚会,过着放浪形骸生活。
心情愉快时候,我时常弹琴给他们听,王戎有时会夸赞我说,叔夜,琴技长了不少。
我付之一笑,因为那首《广陵散》我还是弹不出韵味,看着谱子却难以下手。
父亲说,我还缺少与琴灵魂共鸣,需要人生阅历。
回归正题吧,我们在竹林中饮酒吃肉,相谈甚欢,甚至一住数天。
好景不长。
大魏宗室看上了我才华,也许是为了巩固统治吧,逼迫我和公主成亲。
迫于权势,我只能从命。
我与公主本来不合,成婚以后,我便愈加投入地练琴,每日闭门不出,苦心钻研。
手指上有厚厚茧,甚至渗出鲜血,我都不为之所动。
长久如此,手仿佛与琴弦融为一体,闭上眼也能摸准音位置。
那曲《广陵散》似乎也越来越熟稔于心。
但是,父亲听了,总是轻轻摇头。
江山改朝换代,转眼之间,大魏江山被重臣司马氏夺取。
我与王戎他们仍有联系,却早已很少再去竹林聚会。
听闻山涛与王戎纷纷投了司马氏,我不禁有些犹豫:到底该不该投奔当今朝廷?若是投,就如同是判了妻儿死刑;可若是不投,恐命不久矣。
再三思量,我还是决定带着全家迁隐。
我与向秀等无心入仕人找了处风景秀丽地方住下,倒也闲适。
我娶了大魏公主事,世人皆知。
我深知朝廷不会善罢甘休。
只是,我没有想到来这样快。
一天,我如同往常一样在打铁,院中驶入一乘金碧辉煌马车。
()而车上下来正是『曰友王戎与山涛。
我虽然已知他们此行曰,却不动声色,笑着迎他们入室。
像从前那样,斟一壶清酒,沏一杯好茶。
他们说无非就是早日归顺一类话,我委婉推辞。
说了几番不成,山涛似有些恼,站起来激动地说:“现在江山都是司马家天下,你不归顺朝廷,只有等死份!”他还是一样不耐烦。
我微笑,心底却像扎了针一样疼:曾几何时,竹林里漫谈好友竟成了如此模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作文素材之竹林七贤(二)嵇康二嵇康:拄着一根傲骨上路今年6月,高温一直笼罩在洛阳盆地。
麦收过后,偃师市首阳山镇石桥村南面的一块地里种上了玉米。
这里曾经是刑场,曾经是魏都洛阳的东市,1700多年前,嵇康在这里赴死。
当我站在这里举目四望,怎么也想象不出当年的刑场是何等模样,那个供嵇康从容弹琴的平台又在哪里呢?只有骄阳下的玉米苗,由于无风显得很安静;只有嵇康的故事,由于惨烈而余波难平,久久地在我心头回荡……一嵇康,你莫怨洛阳现在的洛阳人,在向外地人介绍洛阳的时候,他们面带笑容,会说这个城市曾是十三朝古都,很乐意说起她的过去。
然而,我知道,嵇康,你最不愿提起你所生活的魏晋时代,也最不愿提起当时作为都城的洛阳。
那个时代的寒冷,使人们不敢轻易说话,因为刚刚说出的话,很可能会被冻在半路,成为告密者随时捕捉的把柄。
而就在那个时代,你出现了,你来到了洛阳。
你什么也没带,一身傲骨,是你唯一的行囊。
你来到都城,不是为了做官,而是弄来一把大锤,叮叮当当地打起铁来。
可当时你已经名满天下了,有着高贵的节操,写就一流的文章,而且身材伟岸、相貌俊美,人们说你是“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你的好朋友山涛这样形容你:“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巍峨若玉山之将崩。
”叔夜,是你的字;“独立”,是你的人格。
那真是洛阳一景:你打铁时,为你打下手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他安静地坐在一旁为你拉着风箱。
炉中的火尽情地燃烧着,你赤裸着上身,肌肉一块儿一块儿地紧绷着,怕是比当今的影星施瓦辛格还酷。
你就那样站着,站在一片惊讶的赞叹声里。
到了景元一年(公元261年),曹魏政权又一次遭到重创,妄图篡权的司马昭,竟然杀了曹髦。
为避弑君罪名,取得舆论支持,司马昭欲拉拢你来装点门面,于是指派山涛动员你从政。
你与山涛,是多年的好朋友。
他知道你不愿为司马氏装点门面,只好说自己身体不好,想退居二线。
他知道,只有你才有资格来接替他的官职——吏部侍郎。
这是个很大的官职,要是别人,早就趴下给山涛磕头作揖了。
但你一听,觉得山涛此举多余。
你说:“我不愿做官,你非要推荐,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你愤怒了,觉得受了侮辱,挥笔写下了《与山巨源绝交书》,宣布与山涛断交,不再做朋友,同时也拒绝接受这个官职。
你在绝交书中说:如果我做官,就等于手拿屠刀,会沾上膻腥的血迹,实在龌龊得很。
你的话,山涛尚能理解,但却深深地刺痛了司马昭。
你还说“非汤武而薄周孔”,本来这是你蔑视封建礼教的宣言,并无特指。
但司马昭心虚,因为他擅立皇帝,并以周公摄政自居,还想通过“汤武革命”改朝换代,所以他认为你的话隐含攻击,从此对你恨之入骨。
且说你之为人,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若发现谁是小人,就会马上与之决裂,绝不含糊。
你的决裂方式,就是大大方方地写一封绝交书,把态度摊在桌面上,从来不搞小动作。
但正是这种光明正大的举动,使你屡遭别人暗算,结果断送了性命。
二这件事的起因,与你完全不相干,但你还是被牵扯进来了。
那是景元三年(公元263年),你的朋友吕安突然遇到了闹心事:他的哥哥吕巽,人面兽心,见弟媳貌美,生了邪念,把弟媳灌醉后奸污了。
吕安之妻羞愧难当,自缢身亡。
吕安回到家里,从仆人那里得知真相,虽恨其兄混账,但碍于手足情面,只好隐忍不发,只将此事哭诉于你。
谁知吕巽做贼心虚,怕这个把柄捏在你们手里对他不利,于是恶人先告状,向司马昭诬告吕安,说吕安对母亲不孝。
司马昭一贯标榜“以孝治天下”,而吕巽又是他跟前的红人,于是他下令将吕安抓起来。
吕安不服,揭发了吕巽的丑行,并说有人可以出来作证。
事情到了这一步,你还可以脱身,不出面就行了。
但为维护正义,你答应吕安随时可以站出来作证。
但司马昭不听吕安的辩解,将其判刑并流放。
你好气愤,认清吕巽是十足的小人!于是,你又写下了《与吕巽绝交书》,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无疑给了朋友吕安巨大的支持。
可是,你写给吕安的书信,屡被截获。
司马昭居心叵测,从中寻找你对社会的不满言辞,加以整理,胡乱定了个罪名,就下令把你逮捕了。
与此同时,吕安也罪加一等,由流放改为囚禁了你被下了大狱,本来已够倒霉的了,可钟会却又跑来落井下石。
他劝司马昭尽快把你判处死刑,理由是你乃是一条卧龙,不能让你腾飞。
于是司马昭决定杀你——唉,钟会这个人,他为啥非要置你于死地呢?三钟会在你的生命历程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不过这个角色,真是又卑鄙又猥琐又狠毒。
公正地说,钟会也很有才学,还领过兵,打过仗。
这小子是魏太傅、著名书法家钟繇的儿子,也算是一个有名的人物。
但他的才学,和你一比,就差得太远了。
已经当了大官的钟会,平时倒是很尊重你,并很想与你交朋友。
头一回,他去拜访你,你正在打铁,看到他威武的车队过来了,你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
钟会在一旁等待多时,神情十分尴尬。
他要走了,你才说:“听到啥来的?看到啥走的?”钟会很狼狈,但也很强硬地说:“听到了所听到的而来!见到了所见到的而走!”这一次,他在街头百姓和自己的部下面前丢了面子,从此开始恨你。
但谁叫你的名气大、水平高呢?别人出了书,都想让你指点指点,写个序、跋什么的。
后来,钟会写了一本书,也想让你欣赏欣赏,评价一下,但他知道你太直率了,要是当着他的面说起文章的毛病来,自己岂不难堪?他既胆怯,又想炫耀,就将他写的书抛进你家院内,赶紧离开了。
钟会的这种阴暗心理,你当然不知道。
但他却窝了一肚子火,心胸狭隘的他,更加恨你了。
如今见你出事了,他就想借刀杀人,趁机向司马昭建议,要把你干掉。
余秋雨曾说:苏东坡太出众了,他周围的人就显得平庸了;苏东坡太明亮了,他周围的人就显得暗淡了。
其实苏东坡是步了你的后尘,被无端的陷害和算计包围了,始终没办法突围。
鲁迅很喜欢你,曾经多次校注你的文集。
许寿裳说:“鲁迅对于汉魏文章,素所爱诵,尤其称许孔融和嵇康的文章。
”想必鲁迅一向喜欢“硬骨头”。
但话又说回来,你也并非硬得像顽石,你的身上,有种不露声色的浪漫,铿锵有力。
四这种感觉,是在听《广陵散》时捕捉到的,这首曲子令你的风姿展露无遗。
此前,我知道天下有这么一曲《广陵散》,因你临刑前的弹奏而成绝响,打算此生只听一遍,成为“绝听”。
在一位朋友那里,我平生第一次听到了《广陵散》。
由于心绪不宁,听来觉得很平淡。
朋友说:难道你没听到曲子里蕴含的力量和激情吗?我实话实说:没有。
于是对《广陵散》有点失望,对嵇康有点失望,决定不再听了。
但《广陵散》始终萦绕我心,忍不住想听。
一个冰冷的冬日,我独自倾听这首曲子,也许是当时的音响太棒了,也许是《广陵散》本来就很美,我的心好似被针划了一下,感觉一下子就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拘谨,先由曲子的前端,轻轻划过两个滑音,犹如云中白鹤,忽然振翅。
这样一来,引子便有了,间歇便有了,然后是白鹤入云,倏忽不见了,而闪电、雷鸣却突然来了,接着是大雨倾盆,情绪愤怒起来,思绪驰骋开来,什么也挡不住了!拘谨呀,约束呀,统统滚蛋吧!我要自由!无拘无束的嵇康,再现了。
接着,曲子的节奏又舒缓了,静下来了,直至净化为一湖碧水,净化为一种心态。
其实,我知道《广陵散》并非你所作,此曲取材于聂政刺韩王的故事:聂政的父亲以打铁为生,为韩王铸剑,因误了工期,被韩王杀了。
聂政决心为父报仇。
他得知韩王喜好音乐,就苦练琴艺,十年终成。
聂政事先把匕首藏入琴腹,韩王听他弹琴时,他突然抽出匕首,刺杀了韩王,自己也被杀死了。
壮士赴死,义无反顾,豪侠之气,蕴含在《广陵散》的每个音符里。
也许此曲很符合你的性格,所以曲子虽非你谱写,但你弹奏起来却是得心应手。
你经历坎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励志勤学。
文学、玄学、音乐无所不通。
你娶了曹操的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也曾任中散大夫,于是后人就称你为“嵇中散”了。
“嵇中散”和《广陵散》,两个“散”字,都与你有关,冥冥之中,预示着什么?莫非你的鲜血,就要应在这个“散”字上?刑场上萧瑟冰冷,尽管是秋天,那冰冷还是从屠刀下隐隐散开。
三千太学生也散开了,他们勇敢地迎着刀枪,大声呼喊:嵇康无罪,刀下留人!人们的心被揪得紧紧的,而你的神情却很从容。
你几乎是幽默地说:既然离行刑还有一段时间,何不利用一下?哥哥,取我的琴来!悠扬的琴声,在刑场上缓缓响起,真正的千古绝响诞生了。
你一下一下地拨动琴弦,完全是用灵魂搏击灵魂,用尊严拨动尊严。
死亡,便被这沉静凄婉的琴音击碎,散落于无尽的深渊,变成了人们惊愕的钦佩和凝视。
这种受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经过你的升华,铿锵有声,成为永不散去的《广陵散》了。
但也有人会向暴君屈服,你的朋友王戎就是如此。
二.阮籍:你看你看阮籍的眼曹魏和西晋,都在洛阳建都。
魏晋时期,涌现出了历史上有名的“竹林七贤”,他们是阮籍、刘伶、嵇康、山涛、向秀、阮咸、王戎。
“竹林七贤”名扬天下,却基本上隐而不仕,常常作出一些违背封建礼教的事。
譬如嵇康,就曾在京城洛阳的大街上赤膊打铁,弄出叮叮当当的响声,表明他沉默的存在。
- 这是个在今天看来非常另类的群体,他们个个经历奇特,人人耐人寻味。
首篇先说阮籍,他的个性非常鲜明——阮籍的故事,很出奇。
譬如他不经常用嘴说话,而是用眼睛“说话”。
他“说话”的时候,对待讨厌的人,用白眼;对待喜欢的人,用青眼。
你说怪不怪又譬如他到东平做官,离开洛阳的时候,只骑了一头小毛驴,两手空空,连一张工作方案的草稿都没有,但到那里没几天,他就大刀阔斧地搞改革,很快出了政绩。
他搞的改革,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拆墙办公”,他做得可真绝!阮籍的“现场办公”与“拆墙办公话说当年曹操的身边,有一个深受信用的书记官,名叫阮王禹。
这阮王禹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他的儿子就是阮籍。
曹操去世的时候,阮籍正好10岁。
当时正值乱世,到处可见鲜血和头颅,阮籍就有了避世的思想,对当官不感兴趣。
但他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从学问到人品都非常出众,这就引起了官场的注意,朝廷非让他当官不可。
阮籍当官,完全是抱着一种游戏的心态,他的举动让人深感意外和新鲜。
第一个把他往政坛上引的人,是曹爽。
阮籍推辞道:我身体不好,还是隐居乡间为好。
一年后,曹爽倒台,他重用的几个文人跟着倒霉,而阮籍没受到牵连,逃过一劫。
司马昭斗败曹爽后,把持朝政,他想与名士阮籍联姻,让阮籍的女儿做儿媳,就托媒人来敲阮籍的门。
但每次来,媒人都看到阮籍喝得酩酊大醉,一直醉了60天,联姻的事儿也就搁浅了。
一次,阮籍无意中说:我曾去过山东的东平,那里的风土人情很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司马昭就让阮籍去东平做官。
阮籍想:反正东平那地方好玩,去就去,骑着驴就去了。
到了东平之后,他发现官衙办公是一人一屋,官员们商量公务时,还得到对方的办公室寒暄半天,很不方便,也影响办公效率。
他立即“现场办公”,下令把墙壁都拆掉。
框架结构的房屋,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这样一拆,房屋之间一下子就通透了,敞亮得很,既便于大家沟通,又便于相互监督,官员们不得不认真工作,效率也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