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合集下载

泥沙的起动条件

泥沙的起动条件

泥沙的起动条件《泥沙的起动条件》我有个朋友,小明,是个水利工程的新手。

有一次我们去河边溜达,他看着那静静躺着的泥沙,突然问我:“为啥这些泥沙有时候就老老实实待着,有时候就被水冲得到处跑呢?”我当时就乐了,跟他说:“这里头学问可大了,这就涉及到泥沙的起动条件啦。

”咱们先说这泥沙起动的基本力学概念。

泥沙在河床上,如果要起动,就像一个人在床上赖着不想起来干活一样,那得有个力量足够大才能把它拉起来或者推动它。

这个力量首先就是水流的作用力。

那水流怎么影响泥沙呢?简单来说,当水流经过泥沙颗粒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拖拽力(拖曳力)。

这个力呢,它和水流的流速有关。

流速越大,这个拖拽力就越大,就好像你跑得越快去推一个东西,它就越容易动。

除了流速产生的这个拖拽力,其实还有一个上举力。

这个上举力也很神奇。

你想象一下,水流快速经过泥沙底部的时候,会在泥沙颗粒下方形成一个低压区域,就像那些飞机能飞起来是因为机翼下方压力大上方压力小一样。

这个低压就会产生一个往上的力,把泥沙往上拽。

那么这两个力加起来,如果足够克服泥沙自身重量和它与河床之间的摩擦力这种阻力的话,泥沙就有可能起动啦。

这时候我给小明举了个例子,我说:“你看啊,如果这河水流速很慢,就像一个动作特别迟缓的小老头在赶路,那个拖拽力小得可怜,也没啥上举力,泥沙就纹丝不动呗。

但要是发洪水了,水流跟发疯的野牛似的,那拖拽力和上举力就大大的,泥沙就被带得满地跑。

”小明听着就不断点头。

不过这里还有别的因素影响泥沙的起动呢。

比如说泥沙颗粒的大小和形状也很关键。

大的泥沙颗粒重(就像一个大胖子比小瘦子难拉动吧),它就需要更大的力才能起动。

要是泥沙的形状很不规则,颗粒之间容易卡住,就像齿轮之间卡住了一样,起动也就更难啦。

河床的粗糙程度也是个事儿啊。

如果河床很平滑,泥沙就像在滑冰场上一样,更容易被水流推动;要是河床坑坑洼洼的,泥沙就被陷在那些小坑里,想动就不那么容易喽。

为了让小明更好理解,我抓起一把沙子和一把小石子。

泥沙流运动规律的研究与模拟

泥沙流运动规律的研究与模拟

泥沙流运动规律的研究与模拟一、引言泥沙流是指河流中悬浮的泥沙颗粒在水流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流动形态。

泥沙流的产生对于河流的环境和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泥沙流运动规律的研究对于水利工程、生态环境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泥沙流运动规律的研究与模拟进行探讨。

二、泥沙流运动规律的研究1.泥沙流运动的分类根据泥沙流内部物理特点的不同,泥沙流运动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均匀流动、层状流动、密度流动和浅滩流动。

均匀流动是指泥沙颗粒的浓度相等,无论在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泥沙流的浓度分布都呈现均匀的状态。

层状流动是指泥沙颗粒在垂直方向上存在着一定的分布,通常为浓密层和稀疏层的叠加。

密度流动是指由于泥沙颗粒的密度和水的密度存在差异而产生的流动,流经河道断面时呈俯冲形状态。

浅滩流动是指泥沙颗粒悬浮状态下流经浅滩时,泥沙颗粒会沉积在浅滩上,形成浅滩面上的泥沙流。

2.泥沙流运动的基本特征泥沙流运动的基本特征是泥沙颗粒的浓度、流速和底面负荷,而泥沙流的速度、浓度和质量通常分别用平均流速、平均浓度和流量来衡量。

在泥沙流的运动过程中,由于水流和泥沙颗粒之间相互作用,泥沙颗粒会发生弥散、沉淀和输移等一系列现象。

3.泥沙流运动的影响因素泥沙流运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流量、流速、泥沙颗粒的大小、质量和型态等。

其中,流量和流速是泥沙流的重要参数,泥沙颗粒的大小、质量和型态是影响泥沙流输移和沉积特征的重要因素。

4.泥沙流运动的数学模型泥沙流运动的数学模型包括动力学模型和输移模型。

动力学模型是基于质量、动量和能量守恒原理建立的,用来描述泥沙颗粒在水流中的加速度和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输移模型是基于泥沙颗粒在水流中的输移过程建立的,用来描述泥沙颗粒在水流中的输移路径和输移机制。

三、泥沙流的模拟泥沙流的模拟可以通过物理模型和数值模型两种方式进行。

1.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基于实验进行的,通常采用室内或室外的实验田进行模拟。

物理模型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但实验仿真效果更加真实,并且可以对实验中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

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实验报告

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实验报告

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实验报告第一章实验说明1.1实验目的本实验为配合河流动力学中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部分的教学而设置。

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学习在水槽中通过测量流速推算床面摩阻流速和表观糙率的方法;学习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条件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际观察泥沙的起动过程,加深对泥沙起动现象的感性认识;2.通过实验仪器的操作,学会用螺旋流速仪测试流速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3.结合泥沙起动相关理论的学习,加深对泥沙起动理论的理解;4.提高数据整理、分析和实验报告的编写能力。

1.2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预习泥沙起动的相关理论,包括Shields 理论、窦国仁公式及武水公式。

2.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泥沙起动情况,特别注意床面泥沙运动特征随水流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3.认真完成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水温的数据采集等。

4.认真编写实验报告,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清晰表达所观测的数据,注意尽量使用图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并将观测结果与相关理论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1.3实验设备装置实验所需仪器和设备包括自循环波流实验水槽、沙盘、螺旋流速仪、温度计、钢尺、沙样等。

1.4实验原理1、泥沙起动标准河底泥沙在水流条件较弱时处于静止状态。

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强,泥沙将出现一个由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的突变过程,称为泥沙起动,而相应泥沙起动时的临界水流条件称为泥沙起动条件,可用垂向平均流速、床面摩阻流速或床面剪应力等指标来表征。

由于水流的脉动性、泥沙颗粒的不均匀性以及泥沙在床面上排列方式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泥沙起动条件具有一定随机性,表现为即使是均匀沙也不会同时进入起动状态。

但从统计角度看,泥沙起动条件仍然具有确定性。

实际泥沙起动实验中,克雷默(H. Kramer)曾将泥沙起动程度划分为轻微起动、中等强度泥沙起动和普遍起动三个标准。

轻微起动时,床面只有屈指可数的沙粒开始起动;中等强度泥沙起动是指进入起动状态的泥沙颗粒数量难以计数;而普遍起动是指全部泥沙都进入起动状态,并伴随有床面变形。

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实验报告

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实验报告

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实验报告第一章实验说明1.1实验目的本实验为配合河流动力学中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部分的教学而设置。

通过实验希望达到以下目的:1.学习在水槽中通过测量流速推算床面摩阻流速和表观糙率的方法;学习水流作用下泥沙起动条件的测定方法,通过实际观察泥沙的起动过程,加深对泥沙起动现象的感性认识;2.通过实验仪器的操作,学会用螺旋流速仪测试流速的基本方法,提高动手能力;3.结合泥沙起动相关理论的学习,加深对泥沙起动理论的理解;4.提高数据整理、分析和实验报告的编写能力。

1.2实验要求1.实验之前,预习泥沙起动的相关理论,包括Shields 理论、窦国仁公式及武水公式。

2.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泥沙起动情况,特别注意床面泥沙运动特征随水流强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3.认真完成实验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水流速度、水深、水温的数据采集等。

4.认真编写实验报告,客观、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清晰表达所观测的数据,注意尽量使用图表等表达实验结果,并将观测结果与相关理论结果进行对比,最后对所取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1.3实验设备装置实验所需仪器和设备包括自循环波流实验水槽、沙盘、螺旋流速仪、温度计、钢尺、沙样等。

1.4实验原理1、泥沙起动标准河底泥沙在水流条件较弱时处于静止状态。

随着水流强度的增强,泥沙将出现一个由静止状态转为运动状态的突变过程,称为泥沙起动,而相应泥沙起动时的临界水流条件称为泥沙起动条件,可用垂向平均流速、床面摩阻流速或床面剪应力等指标来表征。

由于水流的脉动性、泥沙颗粒的不均匀性以及泥沙在床面上排列方式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泥沙起动条件具有一定随机性,表现为即使是均匀沙也不会同时进入起动状态。

但从统计角度看,泥沙起动条件仍然具有确定性。

实际泥沙起动实验中,克雷默(H. Kramer)曾将泥沙起动程度划分为轻微起动、中等强度泥沙起动和普遍起动三个标准。

轻微起动时,床面只有屈指可数的沙粒开始起动;中等强度泥沙起动是指进入起动状态的泥沙颗粒数量难以计数;而普遍起动是指全部泥沙都进入起动状态,并伴随有床面变形。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近年来,世界各地的降雨量变化越来越明显,洪水越来越严重。

河流和湖泊中泥沙的输入量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环境变化,这种状况越来越突出。

因此,研究坡面上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在我们把握降雨径流特征和防洪治沙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坡面上的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主要涉及坡面上降雨径流的淤积特性、护坡、隔离、淤泥分布、护坡材料及材料施工技术等几个方面。

首先,在坡面上降雨径流的淤积特性方面,可以采用模型计算,研究坡面上降雨径流淤积过程中湍流特性、体积流变特性和地形粗糙度等。

在护坡方面,主要是研究坡面护坡结构对径流特性的影响,以及护坡施工的技术要求。

其次,在隔离方面,采用实验室模拟分析,研究坡面隔离层的阻抗机理,以及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坡面的流量和悬浮物的阻滞效果。

最后,在淤泥分布方面,可以研究坡面上淤泥分布的影响因素,以及设置护坡后对淤泥分布的影响,以控制坡面上淤泥的沉积,从而改善坡面上的水环境。

在护坡材料及其施工技术方面,在坡面上采用何种技术材料,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可以抵御径流蚀,对防止坡面上的洪水淤积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研究坡面上施工技术时,需要考虑施工条件和质量检验等因素,以确保护坡施工质量,满足工程要求。

利用实际坡面模型,在实验室设计完善的河流模型,分析不同条件下坡面上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对预测洪水出现的程度和水土保持工程进行量化评价,进而研究不同条件的淤泥分布规律,将有助于研究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

综上所述,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的研究为我们了解降雨径流特征,把握洪水泥沙输入量,改善坡面环境,建立水土保持工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仅供参考,具体事宜请以法律法规为准。

- 1 -。

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泥沙的起动条件是泥沙运动力学研究中基本问题之一非均匀沙起动是一种非恒定的随机过程与均匀沙相比非均匀沙起动的影响因素要复杂的多研究非均匀沙起动应考虑泥沙的形态及受力情况颗粒在床面上的位置床沙组成泥沙颗粒的暴露度及水流条件的变化等关键是要搞清这些因素在非均匀沙
起动机理中的作用和起动标准以求得非均匀沙起动时的起动流速或临界切应力
(6由于起动条件随水流条件床面形态泥沙颗粒相对暴露度的变化而异且不同的学者对起动的认识感官评价及实测方法不同因而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故应对起动建立统一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胡春宏惠遇甲.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的力学和统计分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pp.193-202.
2
Reizes,J.A.,Numerical Study of Continuous Saltation, Proc. ASCE,J. Hydr.Div.Vol.104,No.9,1978.
目前有关推移质泥沙起动规律问题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尽管各家公式基本上都通过了理论分析及实测资料的验证但公式在形式及计算结果上相差较大使人们在使用选择时增加了一定困难这主要是对泥沙起动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对泥沙起动标准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分歧故不同的学者采用研究方法各异如就起动模式而言有滚动及滑动等就采用的原理而言有力学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67
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何文社,方铎
曹叔尤
李昌志
郭志学
(四川大学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
摘要:非均匀沙运动规律与均匀沙明显不同故从非均匀沙起动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其运动机理采用滚动起动模式
通过对附加质量力的概念及表达式和相对暴露度参数的引入推得了非均匀沙起动公式并用实测资料进行

泥沙起动条件分析及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泥沙起动条件分析及推移质输沙率公式

泥沙起动条件分析及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最近,泥沙起动是河流运动的重要研究内容,因为它决定了河流的洪水应对能力。

河流泥沙起动条件的研究及其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是河流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助于深入理解河流运动的起动机理,有利于提高河流洪水应对能力。

泥沙起动的条件是指河流达到一定的流量和流速,即可开始搬运河床泥沙,这种状态也称为起动状态。

一般而言,河流泥沙的起动条件主要包括水势、水流量和流速等。

水流的结构特性和环境条件是影响河流泥沙起动条件的重要因素。

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和推移质输沙率有助于提高洪水应对能力。

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可以通过地表流结构特性、内部涡轮等方式理解。

在条件设置和模拟的基础上,在一定的基准情况下进行河流的洪水研究,其中包括河流的流量、流速和质输沙率等。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河流泥沙起动条件主要受到河上水势和涡度影响,而边坡斜坡对起动条件没有明显影响。

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和推移质输沙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当河流处于起动状态时,其推移质输沙率公式可用来确定河流洪水的洪水应对能力。

河流质输沙率的大小可由沙积矩判断,而沙积矩的大小由河流流量和流速的大小来确定。

河流泥沙起动条件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入地理解河流运动的起动机理,推移质输沙率的研究有助于改善洪水应对能力。

但是,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及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研究主要受限于人们模拟计算能力的限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未来,应进一步开展泥沙起动条件及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研究探索,有助于更准确地研究和分析河流运动,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河流洪水应对能力。

综上所述,河流泥沙起动条件及推移质输沙率公式的研究对河流的洪水应对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它建立在水势、流量和流速等基础上,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河流运动的起动机理,有助于改善洪水应对能力。

但是,由于模拟计算能力有限,这一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粘性泥沙运动规律研究

粘性泥沙运动规律研究

粘性泥沙运动规律研究港航102 芦克强 201010413065摘要:依次介绍了粘性泥沙的沉降规律,粘性泥沙的冲刷规律和粘性泥沙的扬动规律,展现泥沙运动的特点。

这对于我们了解研究河口河床和近海海床沉积冲刷现象有着重要意义,也为更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粘性泥沙沉降冲刷扬动一、引言通常情况下,根据泥沙颗粒的大小和矿物成分,可以将泥沙分为非粘性沙和粘性泥沙两类。

其中粘性泥沙主要是由粉沙(d<0.05mm)和粘粒(d<0.05mm)组成,这些黏性细泥沙淤积固结后根据物理性质不同又可分为浮泥,淤泥和粘土[1,2]。

在多沙河流中(包括河床,河岸和滩地)粘性泥沙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时它还存在于水库、河口港湾、粉质海岸中,对这些河流的演变和治理有着重要影响[3]。

因此,研究粘性泥沙的运动规律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在此主要讨论粘性泥沙的沉积,冲刷,扬动三个个方面,系统的阐述粘性泥沙的简单运动规律,以期获得总体认识。

二、群体泥沙颗粒的沉降规律前人对颗粒群体沉速公式的研究,可大致划分为两类:一是粗颗粒均匀沙的沉速,二是含较多细颗粒的非均匀沙沉速。

(1)Batchelor(1972)认为球体在低含沙水体中沉降时,颗粒间及颗粒与周围水体的相互影响,其沉速与其在无限清水中沉速的差异,是平均值不为0的随机变量。

他从统计理论出发,最后推导出低含沙量情况下群体沉速的理论公式ωs/ω0=1-6.55Sv (1)上式中当Sv≤0.05时,计算结果能与实验值基本符合;当Sv较大则偏差大。

(2)Richardson和Zaki 采用量纲分析与试验结果,建立如下群体沉速公式[4]ωs/ω0=(1-Sv)m (2)上式中指数m与沙粒雷诺数(Red=ω0d/ν)有关。

夏震寰和汪岗对细沙取m=7时,上式与试验资料符合较好[5]。

(3)王尚毅认为式(8)中当Sv=1时ωs=0,这种计算结果不对[6]。

因此将上式修改为ωs/ω0=(1-βSv)m(3)上式中m=2.5;β与泥沙特性有关,对塘沽淤泥可取β=5.0。

天然明渠泥沙起动条件浅析

天然明渠泥沙起动条件浅析
关键词:泥沙,起动条件,Shields 曲线,粘性,公式
在明渠中流的推动力
和来自河床的阻力组成。当这两种力平衡
时,沉积物颗粒将处于临界起动状态。然
而,天然河流中沉积物起动十分复杂。一
方面,河床表面任何给定位置的颗粒物的
颗粒大小和形状以及他们与其他颗粒相对
分可以移动。
起动阈值的概念是理论和实践中泥沙
输移的主要问题。Shields 是描述阈值剪
切应力的先驱,他认为静止在河床上的单
个颗粒(包括近似球形和均匀的沉积物)
在 不 定 向 流 的 作 用 下 处 于 运 动 的 边 缘。
Shields 图已经广泛用于确定沉积物运动
问题的初始条件。对于准备运输静止在床
重和密实后的干容重; 为综合粘结力
参 数, 一 般 取

为薄膜水参数,取
; 为床面粗糙高度。而
和 的取值为:
而对于起动流速的分析,一般也是从 颗粒所受临界剪切应力所推导出来的。对 于无粘性均匀沙,目前一般采用的泥沙启 动流速公式有:
沙莫夫公式 [1]:
张晓峰 - 谢葆玲公式 [4]
:沉积物的容重; :流体的容重; g:重力加速度; d:泥沙颗粒的直径; h:水深; C:起动概率参数(根据起动概率从 正态分布表中获得) (1)和(2)式本质上是相同的,都 适用于无粘性均匀沙的起动,沙莫夫公式 中的 C=1.14 正是起动概率 p=12.71% 时
的张晓峰 - 谢葆玲公式。 而对于非均匀沙的起动,起动条件更
为复杂,其在床面上的拍;列极其复杂, 除了随机性之外具有非恒定性。除了考虑 大颗粒对小颗粒的“护甲效应”之外,还 要考虑大颗粒在冲淤过程中的粒径变化; 因此,只能推求这样条件下某一粒径级别 的泥沙起动概率。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问题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问题

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问题嘿,朋友!咱来聊聊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这事儿。

你知道吗?大海就像一个巨大的游乐场,波浪就像是调皮的孩子,不停地跑来跑去,而泥沙呢,就像是被捉弄的小伙伴。

当波浪这个调皮鬼开始闹腾的时候,泥沙就得跟着动起来。

想象一下,波浪一波接着一波地冲过来,那力量可不小!这就好比一群大力士在推搡着泥沙。

泥沙一开始可能还想稳稳地待着,但是这股力量越来越大,它们还能扛得住吗?
波浪的力量大小、频率高低,都会影响泥沙的起动。

就好像你跑步的时候,速度快慢和步伐频率不一样,消耗的体力也不同。

波浪力量大、频率高,泥沙就更容易被“拽”起来。

再说这泥沙本身也有自己的特点。

有的泥沙颗粒大,比较重,就像一个大块头,不太容易被推动;而有的泥沙颗粒小,轻飘飘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跟着跑了。

而且,水的深度也很关键哟!浅水区和深水区,对泥沙的影响可大了。

浅水区,波浪的力量能直接作用到泥沙上,那泥沙就容易“坐不住”;深水区呢,波浪的力量被分散了,泥沙就相对“淡定”一些。

这就好比你在平地上推一个重物,和在山坡上推,难度能一样吗?
还有啊,水流的速度也不能忽视。

水流快的时候,就像一阵狂风,泥沙想不动都难;水流慢的时候,泥沙就像是被温柔对待的宝贝,能多安静一会儿。

你说,如果我们能把波浪作用下泥沙起动的规律都摸清楚,那对港口建设、航道整治得多有帮助啊!比如说建港口,要是不了解泥沙啥时候会被波浪带起来,堵住港口,那可就麻烦啦!
所以说,研究波浪作用下的泥沙起动问题,那是相当重要的!咱们得好好琢磨琢磨,让大海这个大游乐场变得更有序,更安全!。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以《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为标题,本文主要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两个方面,综合介绍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的初步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主要有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模式、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机理、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条件、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时间延迟等;研究方法分为室内实验法和室外的实测研究。

1.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模式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模式是指坡面径流泥沙起动前夕泥沙浓度及其形成条件。

以过去几十年来学者提出的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模式划分:胡乐、贝尔顿和曼特尔三种模式。

其中静态的胡乐模式表明泥沙浓度达到一定值时,河流流速才可被泥沙覆盖而发生泥沙起动;而动态的贝尔顿模式认为,除了流速高于泥沙谷速必须的条件外,河水静动转变时的坡面比例也是泥沙起动的重要因素;最近提出的曼特尔模式则是将和物理因素有关的两个模式结合。

2.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机理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机理也称为坡面径流泥沙起动原理,是指坡面径流泥沙起动的直接原因,其中包括外源泥沙来源、坡面陡度、湖库消落能力、河沟宽度、坡面流速变化等因素。

外源泥沙来源是坡面径流泥沙起动的基础,但是如果坡面过陡,湖库消落能力太低,河沟较窄等外部条件不足,泥沙起动也迟早会发生。

此外,坡面径流泥沙起动还会受到流速变化影响,把流速变化看作是一种激发因素,可以辅助观测河流泥沙起动的情况。

3.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条件坡面径流泥沙起动的条件主要是:外源泥沙来源、坡面陡度、湖库消落能力、河沟宽度、坡面流速变化及其他因素。

其中外源泥沙如果缺少,则坡面径流的泥沙无法起动;坡面陡度过大,湖库消落能力太低,河沟较窄等外部条件和流速变化不足,也会导致泥沙起动延迟,甚至不发生。

4.坡面径流泥沙起动时间延迟在坡面径流泥沙起动的过程中,由于外部条件及流速变化不足,泥沙无法及时起动,此时会出现时间延迟现象。

这种延迟一般是由长时间的流速变化不足引起,如果在发生后期没有出现强烈的流速变化,则泥沙起动会出现延迟的现象。

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起动条件试验研究

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起动条件试验研究

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起动条件试验研究
三峡水库的建设对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三峡水库运行以后入库泥沙呈现细化趋势,中值粒径在0.01mm左右。

而细颗粒泥沙以往被归于冲泻质且不参与造床作用,且一旦落淤极难清理,对库区航道正常功能的发挥及维护带来极大的压力。

因此,寻求细颗粒泥沙起动的临界条件及可用于三峡库区判断冲淤的水流条件判定指标,对于解决三峡库区细颗粒泥沙淤积问题以及理论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采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三峡库区黄花城河段冲淤变化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成果包括:(1)通过分析黄花城河段实测2000-2012年的大断面水沙资料以及泥沙冲淤情况,可知三峡库区呈现出“多水少沙”的来水来沙特点且入库泥沙逐渐细化,库区年内总体冲淤规律为汛期和枯水期淤积、消落期冲刷。

冲刷区域和淤积区域表现为间断性的交替分布,且依旧处于冲刷、淤积动态交替的变化中。

(2)根据实测的2012年7-10月的黄花城水道连续时间序列地形数据,使用地形法绘制河段冲淤变化图,明确冲刷淤积分别对应的位置及冲淤厚度,并选取特征断面。

同时建立二维水流数学模型,经现场试验数据验证后得到特征断面每个点冲淤厚度分别对应的水流条件。

(3)根据各断面冲淤厚度建立水流条件冲淤梯度,寻找到各特征断面临界水深,并探究水深对于细颗粒泥沙起动的影响。

(4)验证现有的挟沙力公式是否满足黄花城水道实际冲淤变化规律,率定黄花城水道判定指标公式参数,得到可适用于黄花城水道、能够代表冲淤变化的水沙条件判定指标f(v,h)=S-0.2×(v3/gRw)0.76。

地下涵洞淤积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地下涵洞淤积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地下涵洞淤积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徐金环;张玮;李国臣
【期刊名称】《长江科学院院报》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根据模型试验成果,对地下涵洞淤积泥沙在有压汉状态下的起动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提出了地下涵洞内不发生泥沙淤积的经验公式,其结果与试验资料吻合良好。

【总页数】4页(P31-33,38)
【作者】徐金环;张玮;李国臣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港口航道及海岸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142.1
【相关文献】
1.准格尔矿区地下水源井泥沙淤积规律 [J], 刘福明
2.陇东黄土高原苜蓿地下害虫发生规律初探 [J], 王佛生
3.灌河地涵淤积泥沙起动规律研究 [J], 李毅
4.广州市沿海平原地下水循环及转化规律初探 [J], 李丹; 张明珠; 庞园; 杨帆
5.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J], 何文社;方铎;曹叔尤;李昌志;郭志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泥沙起动流速随机特征的初步分析

泥沙起动流速随机特征的初步分析

泥沙起动流速随机特征的初步分析摘要:采用理论分析和Monte Carlo随机模拟两种方法,以泥沙所在位置为参数,分析河床松散排列单颗泥沙起动流速的随机特征。

结果表明,随试验次数增加,统计分布函数趋于理论分布,开始收敛很快,逐渐变缓。

600次试验,误差下降到1%;4800次可降到0.04%。

6000次试验中,约60%的点据落在以平均起动流速为中心,±18%的范围内。

因为起动流速存在较大的随机性,应将其看成一个有较大范围的参数,而非一个确定的值。

本文显示了在泥沙运动基本规律分析中,随机模拟方法具有一定使用价值。

关键词:起动流速随机性Monte Carlo法&nbsp;1 引言河床床面上原处于静止状态的泥沙,所受到的水动力一旦大于维持其静止的力,泥沙颗粒即获得一定的初速,转化成迁移状态,即为起动。

起动流速是泥沙的一个水力学特征量,与另一特征量沉降速度的区别是起动流速除泥沙本身的直径、比重、级配、形状等特性而外,还反映河床床面的结构,及泥沙在结构中所处的位置。

从物理上讲,床面大致有四种结构:1.直径较均匀,且有一定扁度的泥沙,容易相互搭接,形成排列,甚至是相当稳定的鱼鳞状排列;2.颗粒极细的泥沙,淤积后形成有絮网结构的浮泥;3.浮泥沉积时间足够长后,产生结构应力,形成粘土;4.床面由无序排列的泥沙构成,表层泥沙由其它颗粒所支撑。

前三种结构床面上泥沙的“起动”,或是鱼鳞状排列的成片破坏,或是浮泥与清水交界面的Taylar失稳,或是床面上粘土块的剥落。

单颗泥沙的起动,事实上只存在于松散的床面。

即便这种情况,由于泥沙颗粒在床面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其起动流速仍存在随机性。

以文献[1]对泥沙起动的力学分析为基础,本文分析松散床面上单颗泥沙起动的随机特征,为单颗泥沙运动随机模拟的一部分。

2 起动流速公式[1]&nbsp;&nbsp;&nbsp; 泥沙由静止状态,以滚动形式转化为迁移状态的起动流速为Vb,k1=φfvb (1)式中(2)(3)&nbsp;1式中参数的意义及计算取值见表1。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近年来,全球变化突出表现为气候变暖、干旱化和洪涝灾害频发,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测和防御洪涝灾害已成为全球社会的首要任务。

降雨量与降雨径流(水流和泥沙流)起动规律的研究是预测和防御洪涝灾害的基础。

为此,坡面降雨径流起动规律的研究被认为是预测和防御洪涝灾害的重要一环。

坡面降雨径流起动规律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泥沙起动的来源、程度和影响因素。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的来源是坡面表层降雨,水流和泥沙流的起动程度与雨强度、坡度、泥沙特性等有关。

一般而言,坡度大的坡面降雨径流起动的程度较高,泥沙流的起动程度较低。

影响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程度的因素还包括雨水渗入地层深度、地表面积和表层渗透系数等。

为研究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文章分析了影响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的因素,并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坡度对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的影响。

文章以坡度为单一变量,以三种不同坡度(5°、10°和15°)的实验小区为实验对象,采用坡面实验方法模拟坡面降雨径流情况,选取相应的流量、水速和泥沙浓度为实验指标,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坡度越高,降雨径流的起动程度越高,流量也越大;随着坡度的增大,流速也增大;此外,坡度越高,泥沙浓度也越高。

研究结果表明,坡度是影响坡面降雨径流起动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泥沙流起动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基于此,可以推断坡面表层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程度与坡度有密切联系,坡度增大导致表层径流泥沙起动程度增大,从而引发洪涝灾害。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的研究是实现预测和防御洪涝灾害的基础,本研究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主要以实验方法研究坡度对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坡度是影响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程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由于实验的有限性,本研究的结果仅能作为提出假说的参考,为进一步研究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提供建议。

因此,未来的研究应重点关注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的其他影响因素,以期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防御洪涝灾害。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

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以“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为标题,本文将探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从坡面降雨及其影响的角度,运用相关科学方法探讨径流泥沙起动的规律。

一、径流泥沙起动的背景泥沙起动是指在坡面受到降雨时,由于地表的凹凸不平及其它外界因素,导致天然土壤受到水力作用,沿着坡面滑移流失的过程。

其中的泥沙搬运,是坡面降雨的一种主要影响,也是坡面地貌演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二、受影响因素(1)降雨因素降雨是引发泥沙起动最主要的因素,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持续时间、雨前土壤湿度、前期降雨状况等因素都会影响泥沙起动的发生及程度。

(2)地质结构因素其中包括地质岩性、坡度、坡向等,坡度大于一定值,不同岩性的坡面有其特殊的径流特点。

当土壤含水量较大的时候,比较粘土、含水率高的土壤比较易产生质变,从而影响泥沙起动。

(3)人类活动因素植被状况影响坡面水渗,植被剔除后,坡面水渗速率加快,提高了径流的可能性,从而促使泥沙起动过程加速。

三、径流泥沙起动的机理(1)径流起动的基本过程泥沙起动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积水阶段、流失阶段、搬运阶段和堆积阶段。

从降雨开始,一般先出现积水,积水的动力的源泉是集水体的柔性流动,由于坡度的作用形成流失,由流失的径流结合泥沙形成搬运,最后形成沟道堆积;(2)径流泥沙起动的机理径流泥沙起动机理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力学机理,即水流对泥沙的冲刷和搬运;二是化学机理,即水中的电解质离子对泥沙粒子的作用,使其产生吸附、脱落和滑移等现象,形成搬运聚合体。

四、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初步研究径流泥沙起动规律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力学方面的研究,即探讨降雨对泥沙起动的影响及泥沙起动坡度的影响,从而建立模型来预测径流泥沙的起动,以供适宜的防治措施;二是化学方面的研究,即探讨在不同pH值水体中泥沙起动的情况,以及电解质对起动规律的影响,为起动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五、研究结论针对径流泥沙起动,综合分析了受影响的因素及其机理,初步探讨了径流泥沙起动的规律,并提出了坡面降雨径流泥沙起动规律的研究计划,但仍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来深入研究其机理。

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数u b
为水流作用在床面沙粒上的流速
s
分别为沙颗粒及水的容重为水密度除考虑上述作用力外还须考虑由于非均匀沙颗粒的组成及相对暴露度产生的附加质量力F M
(
( ( (( (33
max
min
i
m
i s M i j i
j i
d d s M M d d d d d d f d d d F γγξαγγξα−=−=∫
或者两者兼顾从受力角度来看有只考虑两种力的也有考虑七八种作用力的
1
在表达成果时有起动流速表达式
临界切应力表达式或其他统计特征表达式等
2泥沙起动机理
非均匀沙的起动是一种非恒定的随机过程非均匀沙大小颗粒的受力是不同的起动时的临界条件也是不同的研究非均匀沙的起动应考虑泥沙颗粒的形态及受力情况颗粒在床面的位置床沙组成颗粒的相对暴露度及水流变化等因素而泥沙颗粒的起动主要受水力条件及泥沙因素的影响
(4式中dmax d min d m分别为床沙级配中的最大
最小及平均粒径M
为与附加质量力相应的面积系数
为与相对暴露度有关的系数取值范围为01d i为所研究的颗粒d i为与所研究颗粒相邻的下游泥沙颗粒f(dj为河床表面混合物以重量计的颗粒分布函数3.2起动模式
泥沙颗粒的运动随水流运动强度的变化及泥沙粒径的容重形状和暴露度的不同可以呈现各种不同
目前有关推移质泥沙起动规律问题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尽管各家公式基本上都通过了理论分析及实测资料的验证但公式在形式及计算结果上相差较大使人们在使用选择时增加了一定困难这主要是对泥沙起动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对泥沙起动标准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分歧故不同的学者采用研究方法各异如就起动模式而言有滚动及滑动等就采用的原理而言有力学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波浪作用下岸坡泥沙起动机理初探

波浪作用下岸坡泥沙起动机理初探

波浪与岸坡泥沙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是造成岸坡侵蚀变形的主要原因. 波浪 自深水区进入水深渐减的 浅水区, 或直接 自浅水区向岸边传播时 , 波浪要素不断变化. 当水深减小至一定数值时 , 波系中波峰处的水质
点不能维持平衡 , 波浪开始破碎, 水体以射流状态冲击斜坡并形成波动水流 , 在坡面上往复上溯并 回流, 周而 复始. 波浪的冲击压力 , 在射流冲击斜坡 的地点产生最大值 , 该点沿坡面上下分别衰减. 自 在波浪作用下整个 坡面上均产生的波动流速, 其最大值亦 出现在波浪破碎时射流冲击斜坡 的地点 , 自该点沿斜坡向上或 向下 , 流速同样分别逐渐减小. 波浪在库岸边坡破碎时, 由于水体紊流、 破波压力和波能产生的上举力使库岸泥沙颗粒处于悬浮起动状 态, 然后在沿岸坡向的破波 回流作用下被带走 , 周而复始 , 最终造成库岸边坡 的冲刷变形.
收稿 E期 :0 5—1 3 t 20 2— 1
作者简介: 许光祥(96 )男 , 16 一 , 重庆潼南人 , , 教授 博士, 主要从事水利和岩土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
维普资讯
第1 期
许光祥 , : 等 波浪作用下岸坡泥 沙起动机理初探
根据试验观测 , 在波浪冲击时刻 , 冲击点处的颗粒总是上下 翻飞, 造成该处局部 冲刷深坑 . 经分 析可知 ,
此刻波浪对 冲击点处颗粒向下的冲击最为不利 , 此时主要的受力为( 见图 1 ) ① 射流冲击坡 面向下分流的冲击力 P :p ; = o ② 向下分流通过颗粒引起的拖曳力 =c 。
上, 得到 了波浪作 用下岸坡 泥沙起 动公 式 , 并对其进行 了修正.
关键 词 : 泥沙; 起动 ; 波浪 ; 岸坡
中国分类号 :V 3 . 1 T 19 2

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

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

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
随着现代海洋海岸线的不断建设,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的规律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重视。

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是海洋环境演变过程中不可逆转改变的重要准则。

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主要是指波激活所致的泥沙运动规律。

由于波激活所激发的运动,泥沙会在水面下上下起伏,并出现前进和后退的运动趋势,从而使泥沙产生落实的效果。

其中,深水区的泥沙被动运动趋势相对较弱;而浅水区的泥沙运动趋势则更为明显。

此外,波浪的频率和挥发能力也会对泥沙起动产生影响,挥发能力较强的波浪更容易激发泥沙起动。

在设计海岸线建设时,要根据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考虑泥沙运动的方向及幅度,切实加以利用。

如采用垂直护坡的设计,可防止泥沙的长距离运动;而采用斜坡的设计,则可加强泥沙的更新,从而实现岸线的自我修复。

总之,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是海岸线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唯有密切关注和全面考察波浪及波流边界层泥沙起动规律,再结合实际情况,方能更加恰当地设计海岸线,达到稳定、节能、维护泥沙资源的目的。

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

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

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
嘿,朋友们!咱今天来聊聊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你想想看,那河里的泥沙,就像一群小调皮,平时安安静静地待着,可一旦条件合适,它们就开始“躁动”起来啦!这泥沙啥时候会起动呢?这就得说到起动规律啦。

就好比我们人,啥时候会行动起来呢?可能是看到好吃的,可能是听到好玩的,总有个契机让我们动起来。

泥沙也一样啊,水的流速就是那个让它们动起来的契机。

当水流速慢慢变快,达到一个关键点的时候,泥沙就坐不住啦,开始跟着水流跑起来。

那这个让泥沙起动的流速有多重要呢?哎呀,这可太重要啦!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个,就好比闭着眼睛过马路,多危险呀!比如说建个大坝,要是不了解泥沙起动流速,那泥沙可能就会呼呼地涌过来,大坝不就危险了嘛!再比如,航道的设计,要是不考虑这个,说不定哪天泥沙就把航道给堵住啦,船还怎么开呀!
咱再形象点说,这泥沙起动流速就像是一场比赛的起跑线。

水流速就是发令枪,一旦枪响,泥沙就开始“奔跑”啦!而且不同的泥沙,就像不同的运动员,它们起跑的速度要求还不一样呢!有的泥沙比较“懒”,得水流速很快了才肯动;有的泥沙比较“积极”,稍微有点水流就跟着跑啦。

你说这大自然是不是很神奇?这泥沙起动规律和起动流速,就像是它给我们出的一道有趣又重要的谜题。

我们得好好研究,才能解开这个谜题,才能更好地和大自然相处呀!
我们得重视这个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呀,不能小瞧了它们。

就像我们不能小瞧生活中的小细节一样,有时候一个小细节就能决定成败呢!所以呀,我们得认真对待,仔细研究,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程都顺顺利利的,不会被泥沙这些小调皮给捣乱啦!这就是我对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荣等 31.1 33.5 35.3 36.1 38.4
吴宪生 51.4 53.7 55.5 58.1 61.1
(3)对非均匀沙 除考虑拖曳力 上举力和水下重力外 还应考虑由于颗粒大小之间的相互影响而产 生的附加质量力 验算表明 作者提出的附加质量力的概念及其表达式是合理的
(4)推导了非均匀沙起动公式 并采用实测资料进行了验证 (5)非均匀沙中较粗泥沙颗粒同均匀沙中同粒径沙相比容易起动 较细颗粒恰好相反 (6)由于起动条件随水流条件 床面形态 泥沙颗粒相对暴露度的变化而异 且不同的学者对起动的 认识 感官评价及实测方法不同 因而结果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故应对起动建立统一的 具有可操作性的 标准
作者认为对光滑床面上的单个颗粒来说 只考虑三种基本力 而天然河床或沙质粗糙床面及动床实验 模型 泥沙颗粒起动时均较光滑床面上的单个颗粒困难 因而必须考虑由此而引起的附加力 在前人的基 础上 作者认为还应考虑以下影响 河床表面颗粒相对暴露度的影响 并将其引入起动公式 泥沙颗
收稿日期 2001-05-30 作者简介 何文社(1966-) 男 兰州铁道学院副教授 四川大学博士生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水利部联合资助重大项目(59890200)及九五课题资助(95-5-4)
组次
NC1-0 NC1-1 NC1-2 NC1-3 NC1-4
起动粒径 (mm) 4.67 4.67 4.98 5.77 6.16
实测 47.9 43.1 48.2 54.4 58.7
式(12) 43.6 43.9 47.1 50.0 52.6
起动流速(cm/s) 陈媛儿等 31.4 31.9 33.2 34.5 36.9
1 前言
天然河道中的泥沙多为非均匀沙 研究非均匀沙的运动规律对于多沙河流的河道演变与整治 水库上 下游河床的堆积和冲刷 河口海岸的开发 排灌渠系的设计以及水土保持等都有着重要意义
泥沙的起动条件是泥沙运动力学研究中基本问题之一 非均匀沙起动是一种非恒定的随机过程 与均 匀沙相比 非均匀沙起动的影响因素要复杂的多 研究非均匀沙起动应考虑泥沙的形态及受力情况 颗粒 在床面上的位置 床沙组成 泥沙颗粒的暴露度及水流条件的变化等 关键是要搞清这些因素在非均匀沙 起动机理中的作用和起动标准 以求得非均匀沙起动时的起动流速或临界切应力
+
0.59
dm di
)
(9)
对均匀沙 若 0 1 则其临界无因次起动切应力 c为0.023 0.046
4.2 起动流速公式 采用指数流速公式 将底速
ub
=
m
+
1V
(
y
)
1 6
md
(10)
换算为断面平均流速V 取y=d90处的流速 可导出起动流速公式为
VC =
γS −γ γ
gdi B(1 + ξ
dm di
67
2002 年 10 月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粒的相互作用是通过附加质量力表现出来的 此附加力对河床表面稳定的泥沙颗粒均为阻力
径大小及级配而变 为此 提出了确定附加阻力的表达式
第5期
且其值随粒
3 泥沙颗粒起动受力分析及起动模式
3.1 起动受力分析
泥沙颗粒起动时所受的力一般有水流拖曳力FD 上举力FL及水下重力W 其表达式分别为
FDLD+FLLL=WLW+FMLM
(5)
式中LD LL LW LM分别为FD FL W FM的力臂
将(1) (2) (3) (4)式代如(5)式 整理得
ub
2(γ s
− γ )di (αW LW

α
M
LM
ξ
(
dm di
)
ρ (CDα D LD + CLα L LL )
6
4 非均匀沙起动公式
4.1 无因次切应力起动公式 底速与切应力的关系一般可表示为 5 6
)
(
h d 90
)
1 6
式中B=6.52A=42.3A
将上面曲线拟合的结果A经转换为B后代入式(11) 近似得
(11)
VC =
γS −γ γ
gdi (1 + ξ
dm )(
h
1
)6
di d 90
(12)
此式较均匀沙多了附加质量力项 (dm/di)一项 该项表明床沙表面组成及相对暴露度对起动粒径的影响 对天然均匀沙 其起动流速公式为
70
∫ FM
=
ξα d max
d min
M

s
−γ
)d
3 i
(
d d
j i
)
f
(d j )d (di )
= ξα M

s

γ
)d
3 i
(
dm di
)
(4)
式中dmax dmin dm分别为床沙级配中的最大 最小及平均粒径 M为与附加质量力相应的面积系数 为与相对暴露度有关的系数 取值范围为0 1 di为所研究的颗粒 di为与所研究颗粒相邻的下游泥沙 颗粒 f(dj)为河 床表面混合物以重量计的颗粒分布函数
2002 年 10 月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泥沙起动规律初探
何文社, 方 铎 曹叔尤 李昌志 郭志学
(四川大学 高速水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 成都 610065)
第5期
摘要:非均匀沙运动规律与均匀沙明显不同 故从非均匀沙起动的特点出发 阐述了其运动机理 采用滚动起动模 式 通过对附加质量力的概念及表达式和相对暴露度参数的引入 推得了非均匀沙起动公式 并用实测资料进行 了验证 同其它学者们的公式相比较为合理 作为特例得到了均匀沙的起动公式 该系数包含了其它公式 说明 本文公式基本能反映非均匀沙的起动特性 关键词:起动公式 非均匀沙 附加质量力 相对暴露度 中图分类号:TV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68-155X(2002)05-0067-04
武汉水院公式 10 的系数k=5.39 吴宪生公式 11 的系数k=5.42 唐造造公式 12 的系数k=3.5 7.9
由作者整理回归分析所得的相对暴露度0.59代入 得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为
11
VC = 5.0d 3 h 6
(15)
5 流速公式的验证
采用唐造造 13 的床沙部分可动试验结果 用本文公式及陈媛儿和谢鉴衡 14 李荣和李义天等 3 及 吴宪生 11 的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进行比较 结果列于表1 由表可以看出 陈媛儿和谢鉴衡及李荣等公 式比实测值明显偏小 可知本文提出的公式是合理的
11
VC = kd 3 h 6
(13)
式中k为系数 其表达式为
k = 4.0 1 + ξ
(14)
说明对均匀沙其暴露度并非为0 取 =0 1 由式(14)得 k=4.0 5.7 此值基本上包含了各家均匀沙的 起动公式 如李荣等公式 3 的系数k=3.91 沙莫夫公式 10 的系数k=4.6 秦荣昱公式 9 的系数k=4.90
参考文献
1 胡春宏 惠遇甲.明渠挟沙水流运动的力学和统计分析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pp.193-202. 2 Reizes,J.A.,Numerical Study of Continuous Saltation, Proc. ASCE,J. Hydr.Div.Vol.104,No.9,1978. 3 李荣 李义天 王迎春.非均匀沙起动规律研究 J .泥沙研究 1999 (1) 27-32. 4 惠遇甲 胡春宏.水流中颗粒跃移的运动特征 J .水利学报 1991 (12) 59-64. 5 潘庆 NFDA1 .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 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北京 1999年 pp.20-27. 6 韩其为 何明民.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年. 7 彭凯.非均匀沙起动规律.成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D ,1984年. 8 刘兴年.非均匀沙推移质输沙率及其粗化稳定 D .成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1986年. 9 秦荣昱 王崇浩.河流推移质运动理论及应用 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6年. 10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河流泥沙工程(上册) M .北京 水利出版社.1981年. 11 吴宪生.宽级配非均匀沙床沙双峰型的形成条件及起动规律 D .成都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1984年. 12 唐造造 方铎.泥沙随机起动的简化模式 J .水力发电学报 1997 (1) 64-70 . 13 唐造造.宽级配非均匀沙输移规律的试验研究 D .四川联合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1996年. 13 陈媛儿 谢鉴衡.非均匀沙起动规律初探 J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 1988 (3).
3.2 起动模式
泥沙颗粒的运动随水流运动强度的变化及泥沙粒径的容重 形状和暴露度的不同 可以呈现各种不同 的运动形式 惠遇甲等 4 通过对颗粒各种运动形式所占百分数随相对水流强度 变化的资料统计分析 认 为在低水流强度范围内 颗粒运动将以流动为主 在 0.08时 滚动占了整个推移质运动的80%以上 故研究非粘性泥沙的起动 采用滚动模式 可得颗粒di绕某支点滚动的平衡方程
6 结论
69
2002 年 10 月
泥沙研究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第5期
(1)影响泥沙起动的主要因素是水力条件及泥沙本身的容重 级配及其相对暴露度等
(2)在水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泥沙起动随床沙组成及相对暴露度的变化而变化 故研究泥沙起动
必须考虑泥沙颗粒在床面的相对暴露度及床沙组成和变化 即使对均匀沙也应考虑相对暴露度变化的影
目前 有关推移质泥沙起动规律问题 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 尽管各家公式基本上都通过了理论分析 及实测资料的验证 但公式在形式及计算结果上相差较大 使人们在使用选择时 增加了一定困难 这主 要是对泥沙起动的机理还不完全清楚 对泥沙起动标准等问题的认识上还有一定分歧 故不同的学者采用 研究方法各异 如就起动模式而言 有滚动及滑动等 就采用的原理而言 有力学方法和统计分析方法 或者两者兼顾 从受力角度来看 有只考虑两种力的 也有考虑七 八种作用力的 1 在表达成果时有起 动流速表达式 临界切应力表达式 或其他统计特征表达式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