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来源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管理信息系统(MIS)是指在组织内部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收集、处理和传递信息的系统。

它在如今的商业世界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帮助管理者做出决策、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提高工作效率。

MIS 的发展与应用离不开多个理论来源的支持和影响。

本文将介绍MIS的三个理论来源:技术决策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和信息处理理论。

一、技术决策理论技术决策理论关注如何在MIS中选择和应用技术。

在MIS发展的早期阶段,技术决策理论主要关注硬件和软件的选择与配置。

传统的技术决策理论强调技术决策的理性性,强调评估技术可行性、成本效益、风险管理等因素。

然而,随着MIS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技术决策理论也发展出了更多的变体和扩展。

例如,一些学者提出了社会技术理论,强调在技术决策中考虑到组织成员的需求和反馈,以获得更好的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二、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社会技术系统理论将技术与组织社会系统相结合,探讨了MIS对组织以及组织成员的影响。

这一理论源于对组织内部互动和组织外部环境的研究,旨在实现技术与组织的双向适应。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MIS的设计与实施应当充分考虑到组织的目标、价值观、文化和组织成员的需求。

只有在技术与组织之间实现良好的配合和互动,MIS才能够实现其预期的效果。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是组织变革管理。

在MIS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引起组织的变革和重组。

社会技术系统理论认为,在组织变革过程中,应用MIS是一种关键的手段。

通过改变MIS的结构和流程,组织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提高组织绩效和适应员工需求。

三、信息处理理论信息处理理论关注如何在MIS中处理和传递信息。

它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人类信息处理的过程,并将其应用于MIS的设计和实施中。

信息处理理论认为,人类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接收、存储、检索和使用信息。

MIS在设计和实施中应当考虑到人类信息处理的特点和局限,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

详解MIS管理信息系统【最全】>>>文章来源:武汉申友留学为了能够让公司管理层,能够更加完善和清晰的管理公司,并能将管理信息通过电脑数据的形式展现出来。

在1985年,明尼苏达大学的管理学教授GordonB.Davis 创造了管理信息系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MIS.一、管理信息系统MIS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MIS是一门新兴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最大限度的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通讯技术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企业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设备、技术等资源的调查了解,建立正确的数据,加工处理并编制成各种信息资料及时提供给管理人员,以便进行正确的决策,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一个交叉性综合性学科,组成部分有:计算机学科(网络通讯、数据库、计算机语言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线性规划等)、管理学、仿真等多学科。

二、涉及专业领域1、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此领域包括数据通信Data Communication 、数据库Database、编程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服务器计算Client/Server Computing、系统分析与设计System Analysis and Design等内容。

2、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s )此领域包括数学编程Mathematical Programming、程序最优化Optimization、运筹学Operation Research 等内容。

3、生产运营管理(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此领域包括决策理论Decision Theory、组织理论Organization Theory 等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管理信息系统知识点

第一篇:第一章:1.信息和数据的关系:2.管理信息系统概念:用于管理的处理信息的系统,或者说用系统的方式,通过信息媒介控制,达到管理的目的。

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改造旧世界,推进生产力的科学;利用系统,通过信息,控制企业提高效率效益,获得竞争优势的方式;实现企业梦想的途径。

3.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1)管理理论的回顾: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产出目标。

2)信息理论的回顾:3)系统理论的回顾:①定义:系统是一些部件为了某种目的而有机的结合的一个整体。

整体的产出大于个体产出之和。

②系统的分类:复杂程度分:三类九等.宇宙, 社会, 人类;动物,植物,细胞;控制机械,钟表,框架。

抽象程度分: 概念系统, 逻辑系统, 实在系统。

功能分: 社会系统, 经济系统,军事系统, 企业系统等。

外界关系分: 开放系统, 封闭系统。

内部结构分: 开环系统, 闭环系统。

③系统性能评价: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接口清晰能观能控4. 系统分析员的能力模型:5.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及其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管理信息系统是用IT来进行管理变革的,可以说是进行管理革命的,它对管理所带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彻底的、深远的,正在彻底地改变管理的理念、架构和运作规则。

(1)对运营管理的影响:影响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效率。

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是否成功的标志是减少了多少人力,节省了多少人的工资。

用每年节省的工资去回收计算机的投资,看几年能收回。

如果3年能收回,技术经济分析就认为是可行的。

即T=C/W<3 这里,T——回收年限;C——购买计算机的硬软件费用;W——每年节省的工资总额。

管理信息系统的好处还不止节省人力,加快时间,还可以多算几个方案。

从中选择一个最好的,这就是提高效益。

提高效率和提高效率效益合到一起,就是我国提出的“减员增效”。

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

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
➢ 滞后信息源:某一社会活动完成之后产生的反映这一活动 状况的信息源,如报刊、论文等。
18
按信息源的运动规律划分:
➢ 离散信息源:不受时间限制,没有规律性,断断续续或零 星生产的信息;
➢ 连续信息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连续不断地、有规律地发 出的信息。
按信息源在信息布局中的地位划分:
➢ 强势信息源:处于主导地位的信息源; ➢ 弱势信息源:处于随从地位的信息源。
23
② 选择信息来源
类型
例子
优点
不足
文献型信息源
口头型信息源 (个人信息源

电子型信息源
实物型信息源 (现场信息源

报纸、期刊、公文、 报表、图书、辞典
同学、朋友、亲戚、 父母、老师
广播、电视、电话、 因特网
运动会、动物园、销 售市场、各类公共场
所及事件发生现场
全面、系统、可靠、 清晰、明确
灵活、方便
明确目的确定内容选择方法搞好预算二信息收集的原则和程序222信息收集的基本程序定位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确定获取方法评价信息观察法问卷调查计算机检索文献型口头型电子型实物型信息的时间信息的地域信息的内容范围信息的数量适应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包括所需要的信息和要求表现在
信息管理学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人物信息源:人是信息的创造者,是最富活力的信息源;
人类的语言使得人类能不断创造与传播各种信息
➢ 实物信息源:直观生动,含有丰富的信息
➢ 文献信息源:存储在纸张、胶片、磁带、磁盘等物质载体 上而形成的信息源;基本功能:存储和传播信息
➢ 机构信息源:以机构单位、团体组织为范畴的信息源,如 图书馆、档案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

第03章_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第03章_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管理是文科还是理科定性决定定量管理是不是经济但和经济又有密切联系312管理的性质313主要管理科学家的论点学术发展的阶段1911泰勒科学管理1970卡斯特系统管理1980西蒙信息管理企业过程再工程年份概念或工具开发倡导者1940多技能群组方法运筹组布莱开特1940生产计划数学康托纳维奇1947单纯型法19501960pertcpmor模拟计算机欧美1970车间调度库存预测项目管理mrp约瑟福奥里斯质量服务中心批量处理麦当劳餐馆1980制造战略jittqc工厂自动化哈佛商学院cimscadcamrobotsetc日本丰田汽车1990tqm质量控制学会isobpr米切尔表31管理科学理论和方法回顾32信息理论的回顾关于客观事物的可通讯的知识
?数据加工以后成为预信息或统计信息,统计信息再经 过加工才成为信息。信息使用才能产生决策,有决策 才有结果。每种转换均需要时间,因而不可避免地产 生时间延迟,这也是信息的一个重要特征——滞后性。
新度
图3-11 信息新度
?新度:信息和现实之间的时间差。
?对定点数据来说,如马上采集, 马上处理,则延迟最小为d,即只 有处理时间。如采集到以后放了 一段时间才去处理,其存放的最 长时间为i,即采集周期,那么最 大延迟为d+i。对累积数据来说, 每一数据是发生在周期内各个时 间点的,我们在期末累积时,有 的数据刚发生,有的则已有一些 延迟,最大可延i。平均延迟可认 为是0.5i,既然在处理以前至少 有0.5i的延迟,那么其最小、平 均、最大新度均应加上0.5i。
技术
意 识
过程 到

语义 送
过程
意 图
语义噪声
图3.8-b 信息传输模型
(1)信道
?信道可能由各种物理元件组成,如人工传递、邮寄、邮寄软盘、 电报、电话、电子邮件、传真等,只有电子信道才是真正的高速 通道。 ?电子信息传输按功能可分为单工、双工和半双工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手机、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是个社会-技术系统,也就是属于社会系统,因为他是由人组成,而且有经济和政治获得的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机器包含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各种办公机械和通信设备。

人员包括:高层决策层、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4、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5、从概念上看,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信息处理器、信息用户、信息管理者。

6、网络的形式有:星型、环型和母线型.7、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先决条件:主要领导者参与8、一般系统工程的三个成功要素:合理确定系统目标,组织系统性队伍,遵循系统工程的开发步骤。

9、作为领导人员,怎样领导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①领导人员应有一些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知识;②领导人员应有提高自己企业管理水平的设想和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设想;③领导人员要懂得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和每步的主要工作;④领导者要会用人,会组织队伍.10、管理信息系统是基于数学、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系统性的科学.11、管理信息系统的专业目标职业是系统分析员。

BPR(企业过程在工程):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1、管理是通过他人既有效率又有效益的完成活动的过程2、管理科学家的主要论点①泰勒:“科学管理之父" 1911年发表《科学管理原则》②法约尓: 现代经营管理理论创始人 1916年出版《一般工业管理》③迈约: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3、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受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受者的决策具有价值.4、信息的价值有两种衡量方法:一种是按所花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来计算;另一种是衡量使用效果来衡量.5、全情报价值是指获得全部情报,对客观环境完全了解,得到最优决策,与不收集情报所得最好收益之差。

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与mis 双向关系

管理信息系统 组织与mis 双向关系

问题:利用信息论,经济学理论和行为学理论来阐述组织与mis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

(实际上就是整理,要归纳起来。

先介绍信息系统的定义,然后理论来源,再组织的定义。

然后要写信息系统对组织有什么影响,组织为什么需要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是做什么用的。

最后总结。

)(一)信息管理系统和组织的定义:1、管理信息系统:从技术角度定义,它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管理,由人和信息技术共同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的一组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

它还可以帮助经理和员工们分析问题,观察复杂的事情和创造新产品。

信息系统利用输入、处理过程和输出这个基本活动来产生组织所需要的信息,是一个技术系统。

从经营角度定义,信息系统总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中运行,它可以看成是组织和管理上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

这个定义强调了组织和管理特性,由此可见信息系统也是社会系统。

2、组织:组织是由人构成的具有系统性结构的社会实体是为了完成特定的使命和目标而设立的,它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其目标,并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联系。

从技术角度定义,组织是一个稳定、正规的社会结构,它从环境中汲取资源,如资本、劳动力等,然后对资源进行加工处理后传出产品或服务。

组织在技术性定义中被看做一种变换功能或处理过程,是依托环境而求生存的“输入——输出”的转换系统。

从行为角度定义,组织是权力、义务和责任的集合,通过冲突和冲突的解决而在一段时期形成的微妙平衡状态。

(二)组织和信息系统之间的双向关系1、组织对信息系统的影响:1)组织因素对信息系统采纳产生影响。

组织的经济类型、组织的规模与范围、组织现有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等的不同对组织信息技术采纳(组织做出对信息系统进行投资的决策)会有不同影响。

2)组织采用信息系统的动因。

组织应用信息系统的主要动因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文化因素。

外部环境因素是指组织外部影响信息系统的选择、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因素,包括不确定性和机会。

内部文化因素是指组织内部影响信息系统的选择、设计、开发和使用的因素,包括价值观、行为准则和关键的兴趣等。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三个理论来源

2.1 管理理论的回顾
分析经理的日常行为
明兹伯格(Mintzberg)发现可以把它们分为10个管理角色。管 理角色(Managerial role)是在组织中管理者应当扮演的活动的期 望.明兹伯格发现管理角色共有三类:人际关系角色、信息角色、决策 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 当外出代表组织执行形式职务时,例如给雇员颁奖, 经理扮演组织的形象首领的人际关系角色。当激励、劝导、支持下属工 作时,经理扮演领导者角色。经理也扮演着各层人员,以及层内人员的 联络者的角色。经理们付出时间和心血,期望得到回报。 信息角色 在信息角色,经理扮演一个组织的信息中心,接收最具 体的、最新的信息并再分配给最需要它的人。经理因此成为组织的信息 接受者、分配者和发言人。 决策角色 经理进行决策。在其决策角色,他们扮演企业家,发起 新的活动;排除组织中的干扰;分配资源给需要的人;他们调解矛盾和 矛盾人群。
2.2.1 管理信息的定义和性质
信息基本属性( ) 信息基本属性(3)
传输性
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传输物质和能源;加快社会变化。 信息的传输成本远远低于传输物质和能源;加快社会变化。 传输介质:卫星、光缆、电话等等。 传输介质:卫星、光缆、电话等等。
分享性
信息只能分享, 信息只能分享,不能交换 信息分享的非零和 / 复杂性 信息分享性有利于信息成为企业的一种资源
是客观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是以数据为载体并用数据来表现的 是经过对数据加工而得到的 是对客观规律的总结 是人们实践经验的升华 是对人类决策有用的知识
2.2 信息理论的回顾
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 信息是信号、符号或消息所表示的内容,用以消除对客观事物认识 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的不确定性,并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 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 将数据转变为信息的过程称为处理 存储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与展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与展望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由来与展望--基于六所大学个案的分析摘要:在论文的前两部分,作者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科归属作了梳理,并通过对中国六所大学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的个案研究来展现信管专业的来龙去脉。

与此同时作者也根据对收集资料的分析总结出这一专业在中国发展的三种模式,并对它的学科前景作尝试性的预测。

这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于信管专业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的密切关系,对于它们的历史渊源追叙以及图情档专业的现代转型都将是本文论述的着力点。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育个案研究一信管专业的前世今生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信息化影响到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的每一专业,而信息管理专业受到的影响尤其强烈。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信息、管理专业直接是社会信息化的产物。

信息、管理专业受到信息化大潮的影响,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专业设定的游移变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1993年以前国家教委颁行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中,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并列为理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其中"情报学"分为科学技术情报学、社会科学情报学、农业情报学和医药情报学4个专业。

到1993年7月,该专业目录修订本中,设置"图书•信息•档案"一级专业学科归入历史学门类。

另设科技信息与管理专业、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和林业信息管理专业分别归入理学门类、工学门类、经济学门类和农学门类。

这时,完全取消了"情报学"称谓,而易之以"信息"或"信息管理"分散在众多的专业门类中。

1998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草案修订稿)》,又将这些分散的专业连同"信息学"专业集拢,统称为"信息管理",归于管理学门类一级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之下为二级学科,另在"管理学"门类下设"图书、档案学类"一级学科。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管理信息系统名词解释

第一章1.信息是指加工以后的,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2.数据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3.管理信息是对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收到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其后的企业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它可以通过实物指标、劳动指标、价值指标与文字图表等形式来表示。

)4.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5.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系统。

6.管理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7.办公自动化系统: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8.决策支持系统: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所处理问题大部分属于半结构化性质的。

第二章9.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第三章10.网络: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11.数据库系统DBS: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

第四章12.关键成功因素就是指使能够达到目标的关键因素,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分析出企业成功地关键因素,围绕关键因素识别企业的主要信息需求和相关工作的规划方法。

13.IT外包:是将组织中与信息相关的活动,部分或全部交给组织外的信息服务提供者来完成。

管理学名词

管理学名词

1、定义:系统原理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

2、来源:系统原理源于系统理论,它认为应将组织作为人造开放性系统来进行管理。

它要求管理应从组织整体的系统性出发,按照系统特征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系统运行的规律,对管理各方面的前提做系统的分析,进行系统的优化,并按照组织活动的效果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控制组织系统的运行,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3、构成条件①要素:要素和系统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具有相对性。

②联系:指系统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③结构:指系统内部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

④功能和环境:功能指系统与外部环境在相互联系和作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效能。

环境是指系统与边界之外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客观事物或其总和。

4、特征①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又称为系统性,通常理解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全方位地分析多个变量因素及其内在联系,使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优,这应成为每一个管理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②层次性当我们面临一个复杂系统时,首先,应搞清它的系统等级,明确在哪个层次上研究该系统。

其次,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把系统分为若干个层次,然后把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系统的整体结构和功能。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层次间的任务、职责和权利范围,使各层次能够有机地协调起来。

③目的性系统在一定的环境下,必须具有达到最终状态的特性,它贯穿于系统发展的全过程,并集中体现了系统发展的总倾向和趋势。

首先必须确定系统应该达到的目的,以明确系统可能达到什么样的最终状态,以便依据这个最终状态来研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

其次,实行反馈调节,使系统的发展顺利导向目的。

④适应性指系统随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其结构和功能的能力。

5、原则①动态相关性原则指任何企业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不仅要受到系统本身条件的限制和制约,还要受到其他有关系统的影响和制约,并随着时间、地点以及人们的不同努力程度而发生变化。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习题解答之欧阳理创编

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习题解答之欧阳理创编

薛成华《管理信息系统》(第6版)习题解答第1章绪论教材Page 24 略第2章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和概念教材Page 46 1.管理信息系统是什么?它和一般的计算机应用有什么不同?答: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动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应用的不同是:计算机只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一种工具。

没有计算机也有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只有优劣之分,不存在有无的问题。

2.管理信息系统有几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什么原则进行分类的?你自己觉得有什么分类方法?答:(1)按概念结构分类:开环结构、闭环结构;(2)按功能—过程结构分类:市场系统、财会系统、人事系统、生产系统、供运系统等经过主计划、细计划、执行计划3个过程;(3)按软件结构分类:根据销售市场、生产、后勤、人事、财务会计、信息处理、高层管理等7种管理功能,按战略计划、管理控制、运行控制、业务处理等4个层次,形成软件模块结构;(4)按硬件结构分类:主机终端网结构、微机网结构(星形网络、母线网络、环形网络)。

(5)按发展分类:统计系统、数据更新系统、状态报告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知识工作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

3.管理信息系统应包括什么子系统?子系统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的?答:管理信息系统由四大部件组成:信息源是信息产生地;信息处理器担负信息的传输、加工、保存等任务;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他应用信息进行决策;信息管理者负责信息系统的设计实现,在实现以后,他负责信息系统的运行和协调。

从概念上,管理信息系统由业务信息系统(市场子系统、生产子系统、财务子系统、其他子系统)组成中央数据库(信息源),经知识工作子系统与职能人员处理(信息处理器)后,再同时一方面送到决策支持子系统和中级管理人员(信息用户)进行控制、决策,一方面送到经理支持子系统和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计划、决策。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指导老师:* 院系:商学院专业班**姓名:**学号:**实验日实验地点:一机房《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初步掌握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等系统工程方法,进一步加强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程设计要求:1.本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

2.本课程设计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上机操作及实验。

3.按照任务要求完成课程设计内容。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1.任务内容:进入山东轻工业学院主页,在“网络资源”区域进入“网络教学平台”,输入各自的用户名和密码(学生学号及密码),进入本网络教学平台系统,在充分熟悉本系统的前提下,完成下列任务要求。

2.任务要求:①按照课程讲解的系统分析步骤和理论对本系统进行系统分析。

②绘制不少于3 个的主要业务流程图。

③描述上述主要业务流程图的逻辑处理功能。

④分析本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意见,并描述改进的逻辑处理功能,绘制业务流程图。

四.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按照《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本课程 1 学分,采用百分制计分,其中任务要求②占30分,任务要求③占30分,任务要求④占30分,考勤及实践表现占10分。

五.本课程设计自2011 年6 月27 日至2011 年7 月1 日。

实验项目名称: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系统分析一•课程设计目的及意义:《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在完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学习之后的一次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理论知识的一次综合运用。

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初步掌握结构化的生命周期法、面向对象法等系统工程方法,进一步加强熟练应用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技能,并能够借助于管理信息系统解决实际问题。

3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3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3.1信息科学
信息科学源于申农信息论而形成于 “三论”的统合,它是研究信息及其 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信息资源管理最 直接和最主要的理论基础学科。
3.1.1申农信息论
信息论是信息科学的前导,是一门用数据统计方法研究信 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是研究通信和控制系统 中普遍存在着的信息传递的共同规律以及研究最佳地解决信 息的获取、度量、变换、存储、传递等问题的基础理论。信 息论有狭义信息论、一般信息论和广义信息论之别。
(1)系统论
系统论是以一般系统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它的创始 人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 (L.Y.Bertalanffy)。
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具有一 定整体功能和整体目的的诸要素所组成的整体;在 内部,这些要素相互作用,形成一定的结构;在外 部,这些要素所构成的整体与环境相互联系,表现 出一定的功能,具有一定的目的;要素一结构一系 统一功能一环境构成了系统五位一体的关系。系统 一般具有这样一些特征:
3.1.4信息科学方法论
信息科学方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信息为基础,撇开对象的具 体物质形态与运动形式,以信息变换过程作为分析和处理问 题的主要手段,从系统对信息的接收和利用过程中研究对象 的特性,研究系统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信息输入和输出关系, 从而达到认识和改造对象的目的。
钟义信曾简练地将信息科学方法论体系概括为一个方法和两 个准则:一个方法即信息分析一综合方法(简称信息方法), 两个准则为行为功能相似准则(简称功能准则)和整体性能优 化准则(简称整体准则)。其中,信息方法是整个方法论体系 的灵魂,功能准则和整体准则是保证信息方法能够正确实施 的原则,它们一起构成了完整的信息科学方法论体系。
上述三种观点都认为信息科学是在信息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是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以及相关的信息技术的统一, 其中,又以观点(3) 的概念最为明确:信息科学无疑是关于 信息的科学。

40个管理学框架

40个管理学框架

宽泛的目标
成本领先
差异化
竞争范围
成本关注的 差异关注的
狭窄的目标
更低的成本 竞争优势
差异化
商业战略、竞争优势、信息系统联盟
含义
没有一项策略是适用于所有情况的。为 了达到竞争优势,企业应避免笼统的策 略,而是应该判断 1 )哪种最易达到竞争优势:是更低的 成本还是差异化? 2 )怎样的竞争范围:是宽泛的还是狭 窄的?
应用
决定竞争优势策略
理论来源: M.Porter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 Collier MacMillan,1989
10
框架8- 策略调整模型
商业策略
商业范围
独特竞争力
企业治理
信息技术策略
技术范围
战略性 整合 系统化竞争力
信息技术治理
战略性契合
应用 策略的决定
理论来源: K. Andrew “The Concept of Corporation Strategy ” McGraw Hill, 1987
12
框架10- 价值链分析
支 持 行 为
主 要 行 进港物流 为
公司构架 人类资源管理
技术发展 采购
运营 出港物流 市场营销 及销售
服务
含义
组织结构由5 组力量组成, 其中一种是技术。管理的 中心任务是确保这五种力 量在未来的变革中保持平 衡。技术应与其他四种力 量共同变革。
外部社会经济环境
个人及角色
组织边界
应用
通过信息技术触发变革
理论来源: M. Scott Morton, ed “The Corporation of the 1990: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Organization Transform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管理信息系统第二章

信息、知识、数据关系图:

知识 信息 数据



图1—1
3.信息与情报 情报是一种特定的知识性信息,不是所有的 信息都能称为情报,情报是涉及双方利害关 系影响当前行动(决策)的特定信息,多为 想方设法获得。
4.消息、信息、知识、情报四者的逻辑关系: 消息 信息 知识 情报

信息的分类
1.从哲学角度看: ⑴客观信息:表现物质系统特征的信息 ⑵主观信息:由客观信息反映到人脑中形成 2.从系统与环境的关系看: ⑴系统外部信息:系统的外界环境产生的信息 ⑵系统内部信息:决定系统自身的组织和结构,调节 系统各部分行动的信息 3.从自然界的发展过程来看: ⑴非生物信息:一切非生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⑵生物信息:生物的运动状态和方式 ⑶社会信息:人类社会运动的状态和方式
3.2.4
信息储存
数据存储的设备有三种:纸、胶卷和计算机存储器。 纸 优点:存量大,体积小,便宜永久保存性好,不易涂改
缺点:传送信息慢,检索起来不方便

胶卷
优点:查询容易 缺点:阅读时必须通过接口设备,不方便且价格昂贵

计算机:内存和外存
3.2.5
信息的维护


保持信息处于合用状态叫信息维护。狭义上说它包 括经常更新存储器中数据,使数据均保持合用的状态。 广义上说它包括系统建成后的全部数据管理工作。 信息维护的目的在于保证信息的准确、及时、安 全和保密。 准确性:a.保证数据是最新的状态 b.数据要在合理的误差范围内 及时性:信息的维护应考虑能及时地提供信息,常用 的信息放在易取的地方,各种设备状态完好,各种操 作规程健全,操作人员技术熟练,信息目录清楚。
优点:阐明意图,减少误解,最容易抓住主要的要求。 缺点:谈话一般不够严格和确切,因而应进行采访整 理,并经受访者确认签字。 调查表:是用书面方式进行调查 优点:比较正式严格,系统分析员可以省时间。 缺点:当决策者的文化水平不高时,存在困难。

管理思想史第九章系统管理理论概要

管理思想史第九章系统管理理论概要
1956年肯尼思博尔丁将控制论与信息论结合起来1968年路德维格贝塔朗菲全面阐述了动态开放系统理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1963年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从系统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他们认为系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方面美国生物学家和哲学家路德维西希伯塔郎菲对一般系统理论作出最大贡献被认为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创始人



1948年,诺伯特· 威纳创立“控制论” 1956年,肯尼思· 博尔丁将控制论与信息论结 合起来 1968年,路德维格· 贝塔朗菲全面阐述了动态 开放系统理论(一般系统论的经典) 1963年,约翰逊、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从系统 概念出发建立了企业管理新模式,他们认为系 统观点、系统分析、系统管理是既有联系又有 区别的三个方面
一、系统观点



1.整体是主要的,而其各个部分是次要的 2.系统中许多部分的结合是它们相互联系的 条件 3.系统中的各个部分组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 整体,以至只要影响到其中某一部分,就 会影响到所有的其他部分 4.各个部分围绕着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而发 挥作用。




5.系统中各个部分的性质和职能由它们在整 体中的地位所决定,其行为则受整体对部 分的关系所制约 6.整体是一种力的系统、结构或综合体,而 且不论它如何复杂,都是作为一个单元来 行事 7.一切都应以整体作为前提条件,然后演变 出其各个部分及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8.整体通过新陈代谢而使自己不断地更新, 整体保持不变和统一,而其组成部分则不 断改变。
三 、肯尼斯 · 博尔丁的观点


肯尼斯 · 博尔丁,美国经济学家,试图把控制 论和信息论结合起来。 《一般系统理论:一种科学的观念》1956年 系统地阐述了一般系统理论的主要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噪声
Lifecycle 信息的生命周期
2. 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
③ 信息加工:根据处理任务的要求,对数据进 行鉴别、选择、排序、核对、合并、更新、 转储、计算,生成适合应用需要的形式。 ④ 信息存储:存储设备,其他存储问题; ⑤ 信息维护:保持信息的处于合用状态,即, 准确、及时、安全和保密; ⑥ 信息使用: • 传递技术上:高速高质量的提供服务; • 价值转化上:提高效率,及时转换为价值。
原 材料
生 产过 程 生 产流 程
产 成品
数据 数 据处 理 信息
信 息 与 数 据 是 相 对 的
Relationship 信息与决策的关系
数 据处 理流 程 管 理级 汇 总数 据 操 作级 业 务数 据 信 息+ 决 策规 划= 操 作人 员决 策 信 息+ 决 策规 划= 管 理决 策
数据
第2章 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来源
第1节 管理理论的回顾 第2节 信息理论的回顾 第3节 系统理论的回顾
第1节 管理理论回顾
1. 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指挥、协调 和控制; 2. 管理的内容: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一切 思想, 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 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 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 以求 以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好或最大的目标产 出。
信息对于管理具有等级性
各管理层次信息特点比较表
信息特点
层次
来源 战略规 划信息 管理控 制信息 作业控 制信息 外部多 ↓ 内部多 寿命 长 ↓ 短 精度 低 ↓ 高 使用频率 低 ↓ 高 内容 抽象 ↓ 具体
Data & Information 数据与信息
1. 数据: 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世界而记录下来 的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或者说数据是用 各种可以鉴别的物理符号记录下来的客观 事实。 2. 信息: 信息是将数据经过加工处理以后,提 供给人们的有用资料,对决策或行为有潜 在的或现实的意义。信息具有主观性。

1. Concept “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若干 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 整体。
• 系统是由若干元素组成的; • 系统的构成元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 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时空关 系; • 系统有一定的功能和目的。
Property of System
1. 系统具有整体性,但不是各个组成元素的 简单加和; 2. 系统具有层次性,因为“系统”和“元素” 的概念是相对的; 3. 系统具有目的性; 4. 系统具有突变性,这是质变的结果。
对决策产生价值
信息
Scale 信息价值
1. 按照社会必要劳动量:
P34
v=c+p
注:v 为信息产品的价值
c 为生产该信息所花的成本 p 为合理的利润
书籍价值 (售价)
书籍生产 成本
国家规定 利润
Scale 信息价值
P34
2. 按照使用效果:信息的价值是在决策过程 中用了该信息所增加的收益减去获取信息 所花费用。 网络信息 的价值 增加的 收益 获取费用
第2节 信息理论回顾
Information is data that has been worked on or processed in some way to provide useful resource to allow informed decisions to be made.
译: 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数据的语义解 释。信息来源于数据,是对数据进行加工 处理后的产物, 能够为用户和决策提供有 用的资源和帮助。
• 采集方式:自下而上,有目的调查,随机积 累 • 表示方式:文字,数字,图像
Lifecycle 信息的生命周期
2. 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
② 数据传输: • 信道:电话,双绞线网络,光纤等; • 编码/解码:效验位; • 变换:调制和解调。
信源 信息 编码 信号 信道 信号+噪声 译码 信息 信宿
第3节 系统理论的回顾
A system is made up of 4 elements:
1. Individual parts that are connected in some way to form the entire system. (个体构成) 2. Each part or component of the system is linked together and interacts with each other. (组成系统的个体相互作用联系)
Definition 信息的定义
1. 管理信息中的“信息”:
• • • • 信息具有“新鲜”和使人“震惊”的感觉; 信息可以减少不确定性; 信息能改变决策期望收益的概率; 信息可以坚定或校正未来的估计。
2. 信息系统中的“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 数据。它对接收者有用,对决策或行为有 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P33
What is a system?
3. Every system will be made up of sub-systems. (系统和子系统的概念是 相对的) • Changes made to one system will have a knock-on effect on other parts within the system or the whole system. (系统之间相互作用)
多个方案选择时:P(信息的收益)=Pmax-Pi
Lifecycle 信息的生命周期
1. 信息生命周期的阶段:
要求 获得 服务
退出
2. 信息生命周期的过程:
① 数据采集: • 识别:选择有价值,能正确描述事件的数据。
识别方法1:对决策者的访谈或调查表; 识别方法2:系统分析员分析和观察; 识别方法3:系统分析员分析基本信息要求, 决策者补充。
Property of Information 属性
事实性:真实的,正确的,准确的。 扩散性:正面积极的扩散和违反保密的扩散。 等级性:服务于不同的管理层次。 传输性:它优于物质能源的传输,且成本更低。 共享性:信息能够共享,不能交换; 增值性:在信息废品中提炼有用的信息。 可压缩性:信息可以进行浓缩、集中、概括和 综合,也称为信息的不完全性。 8. 转换性:信息、物质和能源相互转化。 1. 2. 3. 4. 5. 6.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