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一等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AAS)-一等奖
对三角形全等相关知识进行回忆,为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来解决问题的教学作好铺垫。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从自己的视点去观察、归纳、总结,进一步领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经典追忆
1、2022安徽20题
如图,AD∥FE,点B、C在AD上,∠1=∠2,BF=BC
体会全等三角形在中考题中题中的应用。体现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让学生感受三角形全等知识与函数图像的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体现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三角形判定方法的理解,体会多样化解决问题的途径。
颗粒归仓
请谈谈你学完本节课的感受……
引导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困惑等方面,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对三角形的理论知识形成整体,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课后作业
必做题:
安徽中考20
2022年第23题第(1)小题。
选做题:
1自己命制一道关于全等三角形的数学题,明天让同伴解答。
教学难点
应用全等三角形相关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问题与设计
设计意图
考点新忆
(一)几何画板展示三大图形变换动画,引出“全等变换”,启发学生回忆全等三角形的相关知识,教师根据学生所答,逐步板书、构建知识结构图。
(二)问题:如图, ∠B=∠DEF,BC=EF,要使ΔABC≌ΔDEF,
需要增加条件:
1求证:四边形BCEF是菱形;
2若AB=BC=CD,求证:△ACF≌△BDE
3(请您为本题配一个第(3)小题,让同桌解答)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数学全等三角形的复习课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复习〔第1课时〕泰安六中苏晓林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课,首先帮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概念,理解性质、判定与运用;其次对学生所学全等三角形知识进展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习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能力,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感知,为以后复习指明方向。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与开展观点学习数学习惯.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根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认识,但由于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根底与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对全等三角形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形成正是以上各种能力综合表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计算、证明对学生推理能力、发散思维能力与概括归纳能力将有所提高.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条件与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解决有关问题.2.在题组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作用.3.培养学生把已有知识建立在联系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应用.难点:能理解运用三角形全等解题根本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以“自助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练习法为辅;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教学目.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复习课,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练后思〞模式,帮助学生搜整?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通过根底训练、概念变式练习、典例探究、拓展应用等活动进展查缺补漏与拓展延伸;借助“根底了题目-变式题目-典型题目-拓展题目〞五个梯次递进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思维方向,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初中数学_全等三角形AAS定理——一线三等角模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全等三角形AAS定理——一线三等角模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AAS定理一线三等角模型课程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八年级直角坐标系和一次函数之后,全等三角形定理在函数中的应用过程,包括在坐标系中如何构造全等三角形,要求学生对AAS定理的熟练应用,能在直角坐标系中等腰直角三角形为模版,找出直角点的坐标来。

一线三等角模型在几何和函数中都有重要应用,包括两者结合的综合题,树立学生的一线三等角的数学模型思想,会让学生再解这类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本节课的复习目标是:复习目标:1.能熟练运用AAS定理证三角形全等体会“一线三等角”几何模型在解题中的作用.2.能构造出“一线三等角”模型,能提炼出“一线三等角”几何模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本班的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较高,基础挺好,思维比较活跃,研究的气氛比较浓,但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一方面鼓励他们学习、提问的热情,一方面利用他们不同的见解,不同的看法,推进课堂进度,使问题回归知识本质从而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设计思路:本节课采用“诱思探究教学”,让学生在教师导向性信息的指引下,动用所有的感官,亲身体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使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得以顺利的完成。

充分体现“已诱达思,启智悟道”的教学精髓。

本节课采用学生动手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方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演示使得导向性信息更加明确,有利于学生严密思维习惯的养成。

教学过程: 导入:构造全等三角形时,技巧性不够,缺少数学模型思想,针对以上这个问题,引出复习目标。

一:归纳篇: 1.通过做习题1:已知:如图,AB=AD,∠C=∠BAD=∠E=90,点C 、A 、E 共线。

求证:(1)∠1=∠2 (2)△ABC ≌△DAE第一个结论是应用的同角的余角相等这个结论。

第二个全等的结论运用的是AAS 定理的,(让学生 体会用AAS 定理证全等,关键是证角相等) 从而让学生观察本题特点,引出一线三直角 数学模型。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教案: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

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专题复习)一、内容和内容解析1.内容基于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两部分内容基础上的共顶点等腰三角形与全等的综合理解与运用.2.内容解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十一章三角形、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和第十三章轴对称这三章内容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探究具有某种特殊位置关系的等腰三角形的相关内容——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几种判定方法及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的相关性质是解决本节知识的一个关键突破点,预证两条线段和两条边相等,就需要将其置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复杂图形中的基本图形也为求角的度数提供了简洁的思路方法;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的相关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也为本节内容的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借助于特殊角60度构造等边三角形,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转化到同一线段中,这也提供了多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同时,根据旋转前后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为本节知识的变式提供了思路,可以从多种不同形式中让学生去探究其中变与不变的因素;将等边三角形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背景下,借助于直角三角形中,含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决相关变式问题.从等边三角形到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探索与运用体现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二、目标和目标解析1.目标(1)能根据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找出全等三角形.(2)能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综合运用.(3)结合全等和等腰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在具体几何题目中,总结基本图形,归纳几何结题策略.2.目标解析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从共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的复杂图形中发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借助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两个三角形面积求线段的等量关系、角的度数和证明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推出对应的高也相等,利用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证得一条线段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同时,学生还能熟练掌握预证两条线段相等,则需将两条线段置于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中解决问题.达成目标(3)的标志是:学生能在求证一条线段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时,通过向角的两边作双垂线,利用双垂线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使问题得到解决;学生还能在求线段和差关系时,借助于60度角,构造等边三角形,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转化到同一线段中解决相关问题,让学生学会添加不同的辅助线,真正体会了截长补短的意义.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由于添加辅助线的经验不足,对于任何需要添加的辅助线,如何添加,添加的理由是什么,如何描述辅助线仍然没有规律性了解.例如:在“求线段和差关系”的证明中,由于题中60度角比较多,学生如果以不同的角为出发点构造等边三角形,所得到的辅助线也不尽相同,这样,有学生就会很茫然,为什么我的辅助线会和其他同学不同这样的疑问,包括作完辅助线后,我到底将哪条线段进行了平移,接下来该证明哪两条线段相等这些问题.事实上,添加辅助线、描述辅助线本身就是一项探究性活动,是获得证明所采取的一种尝试,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败;对于变式训练,旋转前后哪些量变了,哪些量保持不变,这些都是学生存在困惑的地方.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线段和差关系中辅助线的添加描述和对于旋转问题,能够明确变与不变的元素.四、教学过程设计引言我们前面系统学习了三角形的全等和轴对称的相关知识,相信大家对其都有所理解和掌握.今天,让我们继续探究这两部分内容的综合应用.1. 复习巩固问题1 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些?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等边三角形有哪些判定? 师生活动:学生回顾旧知,充分掌握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设计意图:复习三角形全等的五种方法、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问题2 你能分别找出以下列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吗?(1)若△ABD 和△AEC 均为等边三角形,请找出下列各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2)若△ABD 和△AEC 均为等腰三角形,其中AB=AD ,AC=AE ,∠BAD=∠CAE ,请找出下列各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师生活动:学生尝试找出以上图形当中的全等三角形,教师给与适当评价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了解共顶点的等边或等腰三角形几种常见的摆放位置,通过寻找这些图形中的全等三角形,为下面设置的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2. 探究学习问题3 如图,已知A 是线段BC 上一点,分别以AB 、AC 为边在同侧作等边△ABD 和△AEC.(1)填空:BE= ,∠ABE= ,∠DFB= °.(2)求证: AF 平分∠BFC.(3)求证: AF +DF=BF.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相互交流,小组间相互补充,派学生代表讲解思路,同学间相互补充,教师再此过程中关注学生能否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从特例出发,让学生经历发现结论,说明论证过程,体会相关知识的运用.追问1:还有不同方法解决(2)吗?你的理由是什么?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代表汇报交流结果,教师点拨,师生共同总结(2)的不同解法.追问2:你们解决(3)的方法一致吗?还有不同见解吗?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代表发表意见,教师点拨.追问3:想要解决(3),你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在哪?师生活动: 学生独立思考,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给与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追问4:若BE 、AD 交于点M ,CD 、AE 交于点N ,链接MN ,你还能在图形中找出其他的全等三角形吗?△AMN 是什么三角形?MN 与BC 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师生活动:教师增加新条件,并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一一作答,学生间相互评价补充,教师最后点评并适当总结,给与恰当评价.问题4 如图,若将上题中的等边△AEC 绕点A 都还成立?请说明理由.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并相互补充,给出结论,说明原因,教师给与评价与鼓励.设计意图:通过旋转变换,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多变,在其过程中体会变与不变元素,抓住本质特征,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5 如图,若将上题中的等边△ABD 和△AEC 改为等腰△ABD 和△AEC ,其中AD=AB ,AE=AC , ∠BAD=∠EAC=a. 上述结论是否都还成立?请说明理由.师生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并作答,说明其原因.设计意图:拓展问题的研究范围,将问题一般化,让学生经历3. 微课展示4. 巩固应用1. 已知△ABC 和△AEF ,AB=AC ,AE=AF ,∠BAC=∠EAF ,BE 、CF 交于M ,连接MA.(1)如图1,若∠BAC=60°,则△BAE ≌ ;∠CMB= .图1B图2图3BC (2)如图2,若∠BAC=90°,则∠CMB= .(3)如图3,若∠BAC=a, 直接写出∠AME 的度数(用含a 的式子表示).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同评价.设计意图:巩固加深对探究学习中(1)-(3)问题的认识,再次体会由特殊到一般的探讨问题的过程.2. 如图,△AOB 是等边三角形,以直线OA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B(a,b)且a 、b 满足(20b +-=,D 为y 轴上一动点,以AD 为边作等边△ADC ,CB 交y 轴于E.(1)如图1,求点A 的坐标.(2)如图2,D 为y 轴正半轴上一点,C 在第二象限,CE 的延长线交x 轴于M ,当D 点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M 点坐标是否变化,若不变,求M 点的坐标,若变化,说明理(3)如图3,D 在y 轴负半轴上,以DA 为边向右构造等边△DAC ,CB 交y 轴于E 点,如果D 点在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仍保持△DAC 为等边三角形,连BE ,试求CE ,OD ,AE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师生活动: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角的特征,用 30设计意图:直角解决问题,(3)通过有梯度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条件推理的能力.5.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本节课解决共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与全等问题关键是什么?(2)本节课解决一条线段为一个角的角平分线的方法有几种?(3)本节课解决线段之间的和差关系的方法是什么?(4)本节课的探究学习用到了什么思想方法?设计意图: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从知识内容、学习过程和思想方法三个方面进行引导. 归纳知识,小结方法,使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课件

2024年中考数学复习+全等三角形课件

3.(2020·衡阳8分)如图,在△ABC中,∠B=∠C,过BC的中点D作 DE⊥AB,DF⊥AC,垂足分别为点E,F. (1)求证:DE=DF;
证明:∵DE⊥AB,DF⊥AC,
∴∠BED=∠CFD=90° ∵D是BC的中点,∴BD=CD. 在△BED和△CFD中,
∠BED=∠CFD ∠B=∠C
BD=CD
强调:两角一边一定能判定三角形全等
方法指 ----全等常见的判定思路: 引
已知一角一边: 找角的邻边 找边的邻角 找边的对角
已知两边:
找第三边 找夹角 找直角
已知两角: 找夹边
找对边 找第三边
方法指 引
E
全等与图形的变换:
D
F
G 轴对称
直观发现全等
平移
旋转
通过图形的变换, 直观发现全等;发现相等的边、相等的角.
1.(2022·衡阳6分)如图,在△ABC中,AB=AC,D,E是BC边上的 点,且BD=CE.求证:AD=AE.
证明:∵AB=AC, ∴∠B=∠C.
在△ABD和△ACE中,
AB=AC
∠B=∠C
全等五行
∴△BADB=DC≌E △ACE(SAS).
∴AD=AE.
2.(2021·衡阳6分)如图,点A,B,D,E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 AC∥DF,BC∥EF.求证:△ABC≌△DEF.
4.(2018·衡阳6分)如图,线段AC,BD相交于点E,AE=DE,BE=CE. (1)求证:△ABE≌△DCE;(2)当AB=5时,求CD的长.
(1)证明:在△ABE和△DCE中,
AE=DE
∠AEB=∠DEC
BE=CE
∴△ABE≌△DCE(SAS).
(2)解:∵△ABE≌△DCE,∴AB=CD. ∵AB=5,∴CD=5.

《中考大一轮数学复习》课件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中考大一轮数学复习》课件  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

1 2 3
夯实基本
中考大一轮复习讲义◆ 数学
知已知彼
(5)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________的线段.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 ________. 温馨提示 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是三角形中重要的性质,在比较角的大小、线段的长短及求角或线段中 经常用到.学习时应结合图形,做到熟练、准确应用.三角形的角平分线、高线、中线均为线段. 4. 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 (1)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①全等三角形的________、________分别相等. ②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线段(角平分线、中线、高)相等、周长相等、面积相等. 5.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一般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________,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 ②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________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 ③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角及其________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 ④如果三角形的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________. (2)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①两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②一边及该边所对锐角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③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及一条________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 _______习讲义◆ 数学
课前预测 你很棒
1. (2013·浙江丽水)如图,AB∥CD,AD 和 BC 相交于点 O,∠A=20°,∠COD=100°,则∠C 的度数为( C ) A. 80° B. 70° C. 60° D. 50° 2. (2014·福建厦门)如图,在△ABC 和△BDE 中,点 C 在边 BD 上,边 AC 交边 BE 于点 F,若 AC =BD,AB=ED,BC=BE,则∠ACB 等于(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全等三角形省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赛课微课获奖PPT课件
第10页
四、探索编拟问题型
例:如图,在△AFD和△BEC中,点A、E、F、C在同 一直线上,有以下四个论断:
①AD=CB,②AE=CF,③∠B=∠D,④ ∠A=∠C. 请用其中三个作为条件,余下一个作为结论,编一道数 学问题,并写出解答过程。
A
D
E
F
B
C
第11页
如图,已知∠1=∠2=90°,BD=CE,

第6页
中考系列之一:全等三角形探索型问题
一、探索条件型
这类型题给出了结论,要求探索使该结论成立所具备 条件。普通地,依据三角形全等地判定方法,补充所 缺乏条件。
例:如图,已知MB=ND,∠MBA=∠NDC,以下哪些条
件不能判定 △ABM≌△CDN( C )
A.∠M=∠N
M
N
B.AB=CD
C.AM=CN D.∠AMB=∠NCD
例:如图为人民公园中荷花池,现在测量荷花池两 旁A、B两棵大树间距离(不得直接量得)。请 你依据图形全等知识,用一根足够长绳子及标杆 为工具,设计两种不一样测量方案。
要求(1)画出设计测量示意图;
(2)写出测量方案理由。
A
B
第9页
A
B
·C

·D
这类型题首先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背景,按照问题要 求研究处理问题合理方案。
A D
6.9cm
A
5.5cm
B
C
B
CE
D
F
6.9cm
5.5cm
E
F
第3页
直角三角形全等条件还有
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两个直角三角形 全等.
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第4页

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等三角形课件

中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全等三角形课件

第3题图
第三节 全等三角形
返回目录
解法二:∵FC∥AB, ∴∠A=∠ECF,∠ADE=∠F,(1分) 在△ADE与△CFE中,
∠A=∠ECF
∠ADE=∠F ,(3分)
DE=FE ∴△ADE≌CFE(AAS),(5分) ∴AE=CE.(6分)
解法三:∵FC∥AB, ∴∠ADE=∠F,(1分) 在△ADE和△CFE中,
∠A=∠ECD,AB=CD.
求证:∠B=∠D.
证明:∵点C是AE的中点, ∴AC=CE.(2分) 在△ABC和△CDE中,
AC=CE
∠A=∠ECD
AB=CD ∴△ABC≌△CDE(SAS),(4分)
∴∠B=∠D.(6分)
第14题图
第三节 全等三角形
15. (2014昆明卷16题5分)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直线
返回目录
3. (2016昆明卷16题6分·源于人教八上P45第12题)如图,点D是AB上一点,DF交
AC于点E,DE=FE,FC∥AB.
求证:AE=CE.
证明:解法一:∵FC∥AB,
∴∠A=∠ACF,(1分)
在△ADE和△CFE中, ∠A=∠ACF
∠AED=∠CEF ,(3分)
DE=FE ∴△ADE≌△CFE(AAS),(5分) ∴AE=CE.(6分)
∴BC=DF.
第5题图
返回目录
第三节 全等三角形
返回目录
6. (2018曲靖卷17题7分)如图,在 ABCD的边AB,CD上截取线段AF,CE,使
AF=CE,连接EF,点M,N是线段EF上的两点,且EM=FN,连接AN,CM.
(1)求证:△AFN≌△CEM;
(1)证明:∵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AFN=∠CEM.(1分) 在△AFN和△CEM中,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一对一教案)

初三中考第一轮复习全等三角形(一对一教案)

初三中考第⼀轮复习全等三⾓形(⼀对⼀教案)学科教师辅导讲义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学科教师:授课类型T全等三⾓形判定 C 全等三⾓形的判定特点T 中考题型分析授课⽇期及时段教学内容⼀、同步知识梳理1.判定和性质⼀般三⾓形直⾓三⾓形判定边⾓边(SAS)、⾓边⾓(ASA)⾓⾓边(AAS)、边边边(SSS)具备⼀般三⾓形的判定⽅法斜边和⼀条直⾓边对应相等(HL)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相等对应中线相等,对应⾼相等,对应⾓平分线相等注:①判定两个三⾓形全等必须有⼀组边对应相等;②全等三⾓形⾯积相等.2.证题的思路:)找任意⼀边()找两⾓的夹边(已知两⾓)找夹已知边的另⼀⾓()找已知边的对⾓(找已知⾓的另⼀边(边为⾓的邻边)任意⾓(若边为⾓的对边,则找已知⼀边⼀⾓)找第三边()找直⾓()找夹⾓(已知两边AASASAASAAASSASAASSSSHLSAS⼆、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边边边(SSS)的证明(.★.)例..1.:.已知:如图1,AD=BC.AC=BD.试证明:∠CAD=∠DBC.图1提⽰:证明△ABD≌△BAC,得到∠BAD=∠ABC,∠DBA=∠CAB,通过∠BAD—∠CAB=∠ABC—∠DBA,证明∠CAD=∠DBC。

题型2:边⾓边(SAS)的证明(.★.)例..1.:.已知:如图2,AB=AC,BE=CD.求证:∠B=∠C.图2提⽰:由....AB=AC,BE=CD,得到AD=AE,证明△ABD≌△ACE,得到∠B=∠C(.★.)例..2.:.已知:如图3,AB=AD,AC=AE,∠1=∠2.求证:BC=DE.图3提⽰:由....∠1=∠2,得到∠BAC=∠DAE,证明△BAC≌△DAE,得到BC=DE(.★★..3.:.如图4,将两个⼀⼤、⼀⼩的等腰直⾓三⾓尺拼接(A、B、D三点共线,AB=CB,EB=DB,..)例∠ABC=∠EBD=90°),连接AE、CD,试确定AE与CD的位置与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图4提⽰:延长..AB=CB,EB=DB,∠ABE=∠CBD=90°,证明△ABE≌△CBD,得到..F.,由.....AE..交.CD..于点AE=CD,∠EAB=∠DCB,再由∠CDB+∠DCB=90o,得到∠CEF+∠ECF=90°,证明AE⊥CD 题型3:⾓边⾓(ASA)、⾓⾓边(AAS)的证明(.★.)例..1.:.已知:如图5,AB ⊥AE ,AD ⊥AC ,∠E =∠B ,DE =CB .求证:AD =AC .图5提⽰:由....AB ⊥AE ,AD ⊥AC ,得到∠CAB =∠DAE ,根据∠E =∠B ,DE =CB ,证明△C AB≌△DAE ,得到AD =AC(.★★..)例..2.:.已知:如图6,在△MPN 中,H 是⾼MQ 和NR 的交点,且MQ =NQ .求证:HN =PM .图6提⽰:由....MQ 和NR 是△MPN 的⾼,得到∠MQP =∠NRP =90°,继⽽得到∠PMQ =∠PNR ,结合MQ =NQ ,证明△PMQ ≌△HNQ ,得到HN =PM(.★★..)例..3.:.阅读下题及⼀位同学的解答过程:如图7,AB 和CD 相交于点O ,且OA =OB ,∠A =∠C .那么△AOD 与△COB 全等吗?若全等,试写出证明过程;若不全等,请说明理由.答:△AOD ≌△COB .证明:在△AOD 和△COB 中,∠=∠=∠=∠),(),(),(对顶⾓相等已知已知COB AOD OB OA C A∴△AOD ≌△COB (ASA ).图7问:这位同学的回答及证明过程正确吗?为什么?提⽰:⼀定要找准对应边和对应⾓题型4、斜边和⼀条直⾓边对应相等(HL )(.★★..).已知:如图7,AC =BD ,AD ⊥AC ,BC ⊥BD .求证:AD =BC ;图7提.⽰:连接....DC ..,即可证明.....△ADC ≌△BCD三、课堂达标检测(★)检测题1:如图(1),点P 是AB 上任意⼀点,ABC ABD ∠=∠,还应补充⼀个条件,才能推出APC APD △≌△.从下列条件中补充⼀个条件,不⼀定能....推出APC APD △≌△的是()A .BC BD =B .AC AD = C .ACB ADB ∠=∠D .CAB DAB ∠=∠答案:B(★)检测题2:如图2,已知AD AB =,DAC BAE ∠=∠,要使 ABC △≌ADE △,可补充的条件是(写出⼀个即可).答案:AE=AC(★★)检测题3:如图,在△ABE 中,AB =AE,AD =AC,∠BAD =∠EAC, BC 、DE 交于点O.求证:(1) △ABC ≌△AED ; (2) OB =OE .图(3)CADP B图(1)A CEBD(2)BDA⼀、专题精讲(★★)题型⼀:全等三⾓形证明等量例1:2010四川宜宾,13(3),5分)如图,分别过点C、B作△ABC的BC边上的中线AD及其延长线的垂线,垂⾜分别为E、F.求证:BF=CE.提⽰:证明△CED≌△BFD题型⼆:全等三⾓形证明位置关系(★★)例2:如图所⽰,已知,AD为△ABC的⾼,E为AC上⼀点,BE交AD于F ,且有BF=AC,FD=CD.求证:BE⊥AC提⽰:证明△BDF≌△ADC题型三、构造全等证明结论(★★)例3:如图,已知E是正⽅形ABCD的边CD 的中点,点F在BC上,且∠DAE=∠FAE.求证:AF=AD+CFABDCEF提⽰:证明△DBA ≌△ECA(★★★)检测题2:△DAC, △EBC 均是等边三⾓形,AE,BD 分别与CD,CE 交于点M,N,求证:(1)AE=BD (2)CM=CN (3) △CMN 为等边三⾓形(4)MN ∥BC提⽰:(1)证明△ACE ≌△DCB (2)△ACM ≌△DCN 或△EMC ≌△BNC(★★★)检测题3:如图甲,在△ABC 中,∠ACB 为锐⾓.点D 为射线BC 上⼀动点,连接AD ,以AD 为⼀边且在AD 的右侧作正⽅形ADEF .解答下列问题:(1)如果AB=AC ,∠BAC=90o.①当点D 在线段BC 上时(与点B 不重合),如图⼄,线段CF 、BD 之间的位置关系为,数量关系为.②当点D 在线段BC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丙,①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为什么?D AMEAFFEAFA(2)如果AB≠AC,∠BAC≠90o,点D在线段BC上运动.试探究:当△ABC满⾜⼀个什么条件时,CF⊥BC(点C、F重合除外)?画出相应图形,并说明理由.(画图不写作法)提⽰:证明△ABD≌△ACF即可三、学法提炼1、专题特点:主要是了解全等三⾓形的运⽤特点,全等三⾓形的构造⽅法2、解题⽅法:主要是从全等三⾓形的四⼤条件⼊⼿(公共边、公共⾓、重合边、重合⾓),运⽤已知条件,达到全等证明3、注意事项:在条件运⽤中,⼀定要清楚条件所适⽤的判定,不能张冠李戴。

常考全等三角形模型教案

常考全等三角形模型教案

常考全等三角形模型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能够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3)能够灵活运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进行证明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兴趣;(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2)全等三角形模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2)全等三角形模型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识。

教师可通过提问或举例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知识。

(1)讲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内容;(2)讲解全等三角形模型的运用,包括利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利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进行证明和计算等内容。

3. 案例分析。

教师可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进行分析和解决,帮助学生加深对全等三角形模型的理解和运用。

4. 练习与训练。

(1)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利用全等三角形模型进行练习和训练;(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全等三角形模型的拓展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究。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导入新知识、讲解新知识、案例分析、练习与训练、总结与拓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全等三角形模型的相关知识。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案例分析的数量和质量有待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待培养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复习》教学设计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教学设计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第三初级中学林丽哲一、关于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思考本节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三种题型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题中的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转化“间接条件”、合理添加“辅助线”来判定三角形全等,充分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使所学的知识能灵活应用到解题当中。

要求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对中学数学的要求。

本节的课题是《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习题课》是八年级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三种题型中的条件的挖掘、转化与利用也是九年级的重点内容,在八年级学习中适当的安排相应的内容,对于九年级的学习起着渗透的积极作用,学会运用条件的直接与间接的使用、转化解决问题策略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图形变换的兴趣,也巩固了全等的知识。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1、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完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来研究的。

2、八年级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中学生心理学研究指出:初中阶段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

从学生年龄特点来看,初中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抓住学生特点,积极采用形象生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的教学形式,定能激发学生兴趣,有效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生理上,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学习目标的确定1、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2、能准确、灵活的运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解决问题。

3、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数学第五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中考数学第五章《全等三角形》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章节第五章课题全等三角形课型复习课教法讲练结合教学目标(知1。

了解图形全等的概念,能利用全等图形解决有关问题。

识、能力、教育)2.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能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3.体会在证明过程中,所运用的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教学难点应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媒体学案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一):【知识梳理】1。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二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边角”或"ASA”(3)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角角边"或“AAS”.(4)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5)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写成“斜过直角边定理"或“HL”.2。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3.注意事项:(1)说明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注意紧扣判定的方法,找出相应的条件,同时要从实际图形出发,弄清对应关系,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2)注意三个内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另外已知两个三角形的两边与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不一定全等.(二):【课前练习】1.如图,若△ABC≌△DEF,∠E等于( )A.30° B.50° C.60° D、100°2.如图,在△ABC中,AD⊥BC于 D,再添加一个条件____,就可确定△ABD≌△ACD3。

在下列各组几何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A.各有一个角是45°的两个等腰三角形;B.两个等边三角形C.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各有一个角是40°腰长都是5cm的两个等腰三角形4。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有两边和其中一边上的中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C.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全等D.面积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5。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案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案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案经过翻转、平移后,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而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

全等三角形指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它们的三条边及三个角都对应相等。

全等三角形是几何中全等之一。

下面是整理的数学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案【最新3篇】,倘若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忙,请共享给最好的伙伴。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把握三角形全等的“角角边”条件,会把“角边角”转化成“角角边”。

能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条件,解决简单的推理证明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究三角形全等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归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体验成功的欢乐。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角角边”三角形全等的探究。

【教学难点】将三角形“角边角”全等条件转化成“角角边”全等条件。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利用复习旧知三角形“角边角”全等判定定理:两角和它们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四)小结作业提问:今日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课后作业:书后相关练习题。

数学全等三角形教案篇二全等三角形课题:全等三角形教学目标:1、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3)能娴熟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2、本领目标:(1)通过全等三角形角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同学数学概念的辨析本领;(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育同学的识图本领。

3、情感目标:(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同学酷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2)通过自主学习的进展体验取得数学学问的感受,培育同学勇于创新,多方位端详问题的制造技巧。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教学用具:直尺、微机教学方法:自学辅导式教学过程:1、全等形及全等三角形概念的引入(1)动画(几何画板)显示:问题:你能发觉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巧妙的关系吗?一般同学都能发觉这两个三角形是完全重合的。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讲义 三角形及其全等

2023年九年级中考数学复习讲义  三角形及其全等

2023年中考数学复习讲义三角形及其全等第一部分:知识点精准记忆一、三角形的基础知识1.三角形的概念: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3.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推论: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4.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4)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一半.二、全等三角形1.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1)边边边定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边角边定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角边角定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角角边定理:有两角和它们所对的任意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5)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 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2)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面积相等;(3)全等三角形对应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中位线都相等.三、线段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1.线段的轴对称性: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垂直并且平分线段的直线是它的一条对称轴.2.定义: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3.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注:对于含有垂直平分线的题目,首先考虑将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点连接起来.4.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5.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第二部分:考点典例剖析考点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例1-1】(2021·广西柳州市·中考真题)若长度分别为3,4,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整数a 的值可以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例1-2】(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4,若第三边的长为偶数,则第三边的长是___.考点二: 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例2-1】(2021·河北中考真题)下图是可调躺椅示意图(数据如图),AE 与BD 的交点为C ,且A ∠,B ,E ∠保持不变.为了舒适,需调整D ∠的大小,使110EFD ∠=︒,则图中D ∠应_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___________度.【例2-2】(2021·江苏宿迁市·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 =70°,∠C =30°,BD 平分∠ABC 交AC 于点D ,DE ∥AB ,交BC 于点E ,则∠BDE 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例2-3】(2021·浙江绍兴市·中考真题)如图,在中,,点D ,E 分別在边AB ,AC 上,,连结CD ,BE .(1)若,求,的度数.(2)写出与之间的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三:三角形中的重要线段【例3-1】(2022•大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有两个角是锐角的三角形是直角或钝角三角形B .有两条边上的高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C .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D .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ABC 40A ∠=︒BD BC CE ==80ABC ∠=︒BDC ∠ABE ∠BEC ∠BDC∠【例3-2】(2021·江苏泰州市·中考模拟)如图所示的网格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点、、、、、、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的重心是( )A .点B .点C .点D .点【例3-3】如图,在ABC 中,以A 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AC 于点M 、N ;再分别以M 、N 为圆心,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P ;连结AP 并延长交BC 于点D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D BD AB +<B .AD 一定经过ABC 的重心 C .BAD CAD ∠=∠D .AD 一定经过ABC 的外心考点四: 垂直平分线与角平分线的性质 【例4-1】(2021·青海中考真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90°,AD=3,BC=5,对角线BD 平分∠ABC ,则△BCD 的面积为( )A .7.5B .8C .15D .无法确定【例4-2】在△ABC 中,∠BAC =115°,DE 、FG 分别为AB 、AC 的垂直平分线,则∠EAG 的度数为 A B C D E F G ABC∆D E FGA .50°B .40°C .30°D .25°【例4-3】如图,在Rt △ABC 中,∠A =90°,BD 平分∠ABC 交AC 于D 点,AB =4,BD =5,点P 是线段BC 上的一动点,则PD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考点五: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例5-1】2020·湖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中考真题)如图,已知和都是等腰三角形,,交于点F ,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平分;④.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例5-2】(2021·陕西中考真题)如图,,,点在上,且.求证:.【例5-3】(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点E 、F 在线段BC 上,,,ABC ADE 90BAC DAE ∠=∠=︒,BD CE AF BD CE =BF CF ⊥AF CAD ∠45AFE ∠=︒//BD AC BD BC =E BC BE AC =D ABC ∠=∠//AB CD A D ∠=∠,证明:.【例5-4】(2021·江苏淮安·中考真题)(知识再现)学完《全等三角形》一章后,我们知道“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称HL 定理)”是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特有方法.(简单应用)如图(1),在△ABC 中,∠BAC =90°,AB =AC ,点D 、E 分别在边AC 、AB 上.若CE =BD ,则线段AE 和线段AD 的数量关系是 .(拓展延伸)在△ABC 中,∠BAC =(90°<<180°),AB =AC =m ,点D 在边AC 上. (1)若点E 在边AB 上,且CE =BD ,如图(2)所示,则线段AE 与线段AD 相等吗?如果相等,请给出证明;如果不相等,请说明理由.(2)若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且CE =BD .试探究线段AE 与线段AD 的数量关系(用含有a 、m 的式子表示),并说明理由.【例5-5】(2020·山东烟台市·中考真题)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 中,点E 是边AC 上一定点,点D 是直线BC 上一动点,以DE 为一边作等边三角形DEF ,连接CF .(问题解决)(1)如图1,若点D 在边BC 上,求证:CE+CF =CD ;(类比探究)(2)如图2,若点D 在边BC 的延长线上,请探究线段CE ,CF 与CD 之间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六: 三角形全等综合【例6-1】(2022·北京)在ABC 中,90ACB ∠=,D 为ABC 内一点,连接BD ,DC ,延长DC 到点E ,使得.CE DC = BE CF =AE DF=αα(1)如图1,延长BC 到点F ,使得CF BC =,连接AF ,EF ,若AF EF ⊥,求证:BD AF ⊥; (2)连接AE ,交BD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CH ,依题意补全图2,若222AB AE BD =+,用等式表示线段CD 与CH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例6-2】(2022·山东泰安·中考真题)正方形ABCD 中,P 为AB 边上任一点,AE DP ⊥于E ,点F 在DP 的延长线上,且DE EF =,连接AF BF 、,BAF ∠的平分线交DF 于G ,连接GC .(1)求证:AEG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求证:2AG CG DG +=;(3)若2AB =,P 为AB 的中点,求BF 的长.第三部分:中考真题一.选择题1.(2022•鄂尔多斯)如图,15AOE ∠=︒,OE 平分AOB ∠,//DE OB 交OA 于点D ,EC OB ⊥,垂足为C .若2EC =,则OD 的长为( )A .2B .23C .4D .43+2.(2022•荆门)数学兴趣小组为测量学校A 与河对岸的科技馆B 之间的距离,在A 的同岸选取点C ,测得30AC =,45A ∠=︒,90C ∠=︒,如图,据此可求得A ,B 之间的距离为( )A .203B .60C .302D .303.(2022•湘西州)如图,在Rt ABC ∆中,90A ∠=︒,M 为BC 的中点,H 为AB 上一点,过点C 作//CG AB ,交HM 的延长线于点G ,若8AC =,6AB =,则四边形ACGH 周长的最小值是( )A .24B .22C .20D .184.(2022•西宁)若长度是4,6,a 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值可以是( )A .2B .5C .10D .117.(2022•西宁)如图,60MON ∠=︒,以点O 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OM 于点A ,交ON 于点B ;分别以点A ,B 为圆心,大于12AB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MON ∠的内部相交于点P ,画射线OP ;连接AB ,AP ,BP ,过点P 作PE OM ⊥于点E ,PF ON ⊥于点F .则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 .AOB ∆是等边三角形B .PE PF =C .PAE PBF ∆≅∆D .四边形OAPB 是菱形5.(2022•西藏)如图,数轴上A,B两点到原点的距离是三角形两边的长,则该三角形第三边长可能是()A.5-B.4C.7D.86.(2022•大连)如图,在ABC∆中,90ACB∠=︒.分别以点A和点C为圆心,大于12 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M,N两点,作直线MN.直线MN与AB相交于点D,连接CD,若3AB=,则CD的长是()A.6B.3C.1.5D.1 7.(2022•青海)如图,在Rt ABC∆中,90ACB∠=︒,D是AB的中点,延长CB至点E,使BE BC=,连接DE,F为DE中点,连接BF.若16AC=,12BC=,则BF的长为( )A.5B.4C.6D.88.(2022•张家界)如图,点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2OA=,1OB=,3OC=,则AOB∆与BOC∆的面积之和为()A 3B3C33D39.(2022•长沙)如图,在ABC∆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点A、B为圆心,大于12AB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P、Q两点;②作直线PQ交AB于点D;③以点D为圆心,AD长为半径画弧交PQ于点M,连接AM、BM.若22AB=AM的长为()A.4B.2C3D2 10.(2022•海南)如图,直线//m n,ABC∆是等边三角形,顶点B在直线n上,直线m交AB于点E,交AC于点F,若1140∠=︒,则2∠的度数是()A.80︒B.100︒C.120︒D.140︒11.(2022•黑龙江)如图,ABC∆中,AB AC=,AD平分BAC∠与BC相交于点D,点E 是AB的中点,点F是DC的中点,连接EF交AD于点P.若ABC∆的面积是24, 1.5PD=,则PE的长是()A .90ADC ∠=︒B .DE DF =C .AD BC = D .BD CD =12.(2022•广东)下列图形中有稳定性的是( )A .三角形B .平行四边形C .长方形D .正方形13.(2022•贺州)如图,在Rt ABC ∆中,90C ∠=︒,56B ∠=︒,则A ∠的度数为( )A .34︒B .44︒C .124︒D .134︒14.(2022•永州)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60C ∠=︒,点D 为边AC 的中点,2BD =,则BC 的长为( )A 3B .23C .2D .415.(2022•荆州)如图,直线12//l l ,AB AC =,40BAC ∠=︒,则12∠+∠的度数是( )A .60︒B .70︒C .80︒D .90︒16.(2022•宜昌)如图,在ABC ∆中,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圆心,大于12BC 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相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交AC 于点D ,交BC 于点E ,连接BD .若7AB =,12AC =,6BC =,则ABD ∆的周长为( )A .25B .22C .19D .1817.(2022•岳阳)如图,已知//l AB ,CD l ⊥于点D ,若40C ∠=︒,则1∠的度数是( )A .30︒B .40︒C .50︒D .60︒18.(2022•台湾)如图,ABC ∆中,D 点在AB 上,E 点在BC 上,DE 为AB 的中垂线.若B C ∠=∠,且90EAC ∠>︒,则根据图中标示的角,判断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A .12∠=∠,13∠<∠B .12∠=∠,13∠>∠C .12∠≠∠,13∠<∠D .12∠≠∠,13∠>∠19.(2022•宜宾)如图,在ABC ∆中,5AB AC ==,D 是BC 上的点,//DE AB 交AC 于点E ,//DF AC 交AB 于点F ,那么四边形AEDF 的周长是( )A .5B .10C .15D .2020.(2022•广元)如图,在ABC ∆中,6BC =,8AC =,90C ∠=︒,以点B 为圆心,BC 长为半径画弧,与AB 交于点D ,再分别以A 、D 为圆心,大于12A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于点M 、N ,作直线MN ,分别交AC 、AB 于点E 、F ,则AE 的长度为( )A .2.5B .2C .3.5D .321.(2022•宜宾)如图,ABC ∆和ADE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BAC DAE ∠=∠=︒,点D 是BC 边上的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DE 与AC 交于点F ,连结CE .下列结论:①BD CE =;②DAC CED ∠=∠;③若2BD CD =,则45CF AF =;④在ABC ∆内存在唯一一点P ,使得PA PB PC ++的值最小,若点D 在AP 的延长线上,且AP 的长为2,则23CE =+.其中含所有正确结论的选项是( )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2.(2022•杭州)如图,CD AB ⊥于点D ,已知ABC ∠是钝角,则( )A .线段CD 是ABC ∆的AC 边上的高线B .线段CD 是ABC ∆的AB 边上的高线C .线段AD 是ABC ∆的BC 边上的高线D .线段AD 是ABC ∆的AC 边上的高线二.填空题1.(2020·辽宁铁岭市·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5,8,9===AB AC BC ,以A 为圆心,以适当的长为半径作弧,交AB 于点M ,交AC 于点N ,分别以,M N 为圆心,以大于12MN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BAC ∠的内部相交于点G ,作射线AG ,交BC 于点D ,点F 在AC 边上,AF AB =,连接DF ,则CDF 的周长为___________.2.(2020·辽宁营口市·中考真题)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边长为6,AD ⊥BC ,垂足为点D ,点E 和点F 分别是线段AD 和AB 上的两个动点,连接CE ,EF ,则CE +EF 的最小值为_____.3.(2021·辽宁锦州·中考真题)如图,在△ABC 中,AC =4,∠A =60°,∠B =45°,BC 边的垂直平分线DE 交AB 于点D ,连接CD ,则AB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4题4.(2021·湖北鄂州市·中考真题)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的坐标为()1,0-,点A的坐标为()3,3-,将点A 绕点C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点B ,则点B 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5.(2020·湖北中考真题)如图,D 是等边三角形ABC 外一点.若8,6BD CD ==,连接AD ,则AD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___.6.(2021·湖北十堰市·中考真题)如图,在Rt ABC 中,90,8,6ACB AC BC ∠=︒==,点P 是平面内一个动点,且3AP =,Q 为BP 的中点,在P 点运动过程中,设线段CQ 的长度为m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7.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网格,则∠1+∠2+∠3+∠4= .三.解答题1.(2022铜仁)如图,点C 在BD 上,,,,⊥⊥⊥=AB BD ED BD AC CE AB CD .求证:ABC CDE △≌△.2.(2022福建)如图,点B ,F ,C ,E 在同一条直线上,BF =EC ,AB =DE ,∠B =∠E .求证:∠A =∠D .3.(2022广东)如图,已知AOC BOC ∠=∠,点P 在OC 上,PD OA ⊥,PE OB ⊥,垂足分别为D ,E .求证:OPD OPE ≌.4.(2022大庆)如图,在四边形ABDF 中,点E ,C 为对角线BF 上的两点,,,AB DF AC DE EB CF ===.连接,AE CD .(1)求证:四边形ABDF 是平行四边形;(2)若AE AC =,求证:AB DB =.5.(2022云南)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连接BD ,E 为线段AD 的中点,延长BE 与CD 的延长线交于点F ,连接AF ,∠BDF =90°(1)求证:四边形ABDF 是矩形;(2)若AD =5,DF =3,求四边形ABCF 的面积S .6.(2022梧州)如图,在ABCD 中,E ,G ,H ,F 分别是,,,AB BC CD DA 上的点,且,BE DH AF CG .求证:EF HG =.7.(2022遵义)将正方形ABCD 和菱形EFGH 按照如图所示摆放,顶点D 与顶点H 重合,菱形EFGH 的对角线HF 经过点B ,点E ,G 分别在AB ,BC 上.(1)求证:ADE CDG ≌;(2)若2AE BE ==,求BF 的长8.(2022贵阳)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为AD 上一点,连接BE ,BE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点M ,交CD 于点N ,垂足为O ,点F 在DC 上,且MF AD ∥.(1)求证:ABE FMN ≌△△;(2)若8AB =,6AE =,求ON 的长.9.(2022安徽)已知四边形ABCD 中,BC =CD .连接BD ,过点C 作B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连接DE .(1)如图1,若∥DE BC ,求证:四边形BCDE 是菱形;(2)如图2,连接AC ,设BD ,AC 相交于点F ,DE 垂直平分线段AC .(ⅰ)求∠CED 的大小;(ⅱ)若AF =AE ,求证:BE =CF .10.(2022玉林)问题情境:在数学探究活动中,老师给出了如图的图形及下面三个等式:①AB AC = ②DB DC = ③BAD CAD ∠=∠若以其中两个等式作为已知条件,能否得到余下一个等式成立? 解决方案:探究ABD △与ACD △全等.问题解决:(1)当选择①②作为已知条件时,ABD △与ACD △全等吗?_____________(填“全等”或“不全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2)当任意选择两个等式作为已知条件时,请用画树状图法或列表法求ABD ACD △≌△的概率.11.(2022北部湾)已知MON α∠=,点A ,B 分别在射线,OM ON 上运动,6AB =.(1)如图①,若90α=︒,取AB 中点D ,点A ,B 运动时,点D 也随之运动,点A ,B ,D 的对应点分别为,,A B D ''',连接,OD OD '.判断OD 与OD '有什么数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②,若60α=︒,以AB 为斜边在其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求点O 与点C 的最大距离:(3)如图③,若45α=︒,当点A ,B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AOB 的面积最大?请说明理由,并求出AOB 面积的最大值.。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全等三角形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哈尔滨市第三十五中学佟艳面对数学课堂中几何图形的变换、试题的灵活变化,学生总是很打怵,很容易让学生对数学有畏难情绪,甚至有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没有什么用,生活中也用不上,其实不然,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所渗透的思想方法和思维的严谨性、思维的细致性、思维的灵活性是其它学科不能渗透的,所以我们应该交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轻松的学习数学,让数学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应该在非毕业班的阶段多教给学生方法,在习题课中,以变式习题的形式,形成系列,这种思维方式是渗透在平时的所有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发现解决几何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做一道题会多道题,一把钥匙开多把锁,以不变应万变.一、设计理念本课的设计本着关注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从学生已有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出发的原则,注重人人参与数学活动,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的目标.二、教材分析处理本节课是在学生学完全等三角形一章后进行的,是一节全等三角形的专题复习课,全等三角形是解决几何证明题重要数学模型.本节课是前面所学全等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提升,教学过程中渗透着“类比思想”和“方法迁移”的研究方法,这些数学思想和研究方法为后面学习相似三角形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经常会遇到依托于一对等角、一组边来构建三角形全等,所以本节课以一个基本型为主线进行方法的渗透,可以采取类比和迁移的教学方法进行,让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灵活掌握方法并应用,同时对角互补型在相似中应用的也很广泛,如果能在全等三角形这部分内容中将常见的图形、方法、辅助线总结全面,那么学习相似时学生会很轻松.所以本节课的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所以我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自编例习题.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问题,关注学生兴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探索,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对数学的积极体验和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争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解决全等三角形有关分类讨论计算、证明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分类讨论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并作出合理的推断或大胆的猜测,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密切关系、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如下:教学重点:将所见的习题善于转化为基本型:直接对角互补型.教学难点: 准确做出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全等.三、教法、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所以我运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分析、讨论、归纳.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与实物投影相结合的手段辅助教学.四、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复习回顾:环节二探究发现环节三典例剖析:环节四变式训练:环节五拓展应用:复习回顾:射线OC是∠BOA的平分线,PE⊥OB,PD⊥OA,在图形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读题,直接回答问题.设计意图:复习回顾角平分线的性质,引导学生从线段、角、和三角形去发现结论初步认识基本图形,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ODPE的对角的特征,培养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教学预设:观察四边形ODPE对角特征时,学生可能不易想到对角和的特征,而只是在研究两个直角,要让学生多说达成共识.探究发现:射线OC是∠BOA的平分线,∠PEO+∠PDO=180°,在图形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EPD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书写过程,探究不同的解法,学生进行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补充评价,达成共识,只要有思维的碰撞就会有智慧的火花,形成对此题图形转化的认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题意,获取主要信息,将问题转化为基本型,得出直接对角互补型,为后续的习题做铺垫,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预设:学生的结论会说很多,教师要抓到想要的结论,进行总结归纳,本节课的主线要突出,否责就会贪多,学生不能消化理解本节课的数学思维训练.典例剖析:如图,在△ABC中,∠ABC=90°,AB=BC,D为AC中点,∠EDF=90°, 求证:DE=DF.ADEBF方法转化:CEM P DFN学生活动:学生分析题意,讲解不同的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评价,进行书写,培养规范书写的能力.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善于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BD仍然是∠ABC 的角平分线,转化为基本型,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学生也可以构建等腰三角形的方法转化线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教学预设: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挖掘隐含条件BD仍然是∠ABC的角平分线,而是反复在证明三角形全等,教师要适当引导学生,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形成体系.变式训练:那么当∠EDF绕点D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上述结论还成立吗?EDDBFEFB常见方法:M N基本型挖掘:(连接形成四边形―隐含对角互补型)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分析,小组合作研究,得出不同的方法.设计意图:在变式训练中巩固基本型,引导学生挖掘隐含条件,观察图形的特征,得出与直接对角互补型相同的条件,同时得出隐含对角互补型.(对顶直角蝴蝶型)教学预设:挖掘“对顶直角蝴蝶型”后,学生不易转化为对角互补型四边形,要让学生先独立观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拓展应用: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PQR的直角顶点P的坐标为(3,3),两直角边与坐标轴交于点A和点B.(1)求OA+OB的值.y(2)求OA-OB的值.yBQOPPOAxRARxBQ(2)题(1)题学生活动: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补充、解决坐标中的对角互补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变试题的训练,达到巩固的目的,为本节课的学习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教学预设:数形结合时学生会遇到困难,要引导学生“先分离再结合”即分别研究数和形,再结合到一起进行研究.课后思考:如图在四边形OBAC中,AN⊥OB,现有:(1)∠COA=∠BOA;(2)AC=AB;(3)∠ACO+∠ABO=180°;(4)OC+OB=2ON.如果任意选取两个作为条件,能得到剩下的两个结论吗?学生活动:课下独立解决问题,小组交流意见,课上选代表进行展示.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获取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预设:一部分同学解决此题会有困难,让他们选择一部分解决._C_A_O_N_B我的收获:(1)直接对角互补型_C_O方法小结_A_B(2)隐含对角互补型 方法深入挖掘隐含条件巧妙构建旋转全等对角互补型转等角灵活转化为基本型基本型小结_C_A__OB_C__A__ONB 7第二篇:全等三角形-优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三角形全等教学时间2021.9.22教学地点湟中区康川学校教师窦启莲全等三角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①通过实例理解全等形的概念和特征,并能识别图形的全等.②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③能运用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④通过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换其中一个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和性质.知识难点理解全等三角形边、角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学准备复写纸、剪刀、半透明的纸、多媒体课件(几个重要片断中使用)等.教材分析本节是初中几何比较重要的一节入门课它的基础是学生已经了解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教师准备引导学生学习全等三角形,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打一个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节学习要让学生了解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通过演绎变换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呈现出它们之间的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从中了解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动态研究几何的意识.本节课的重点是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难点是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本节课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投影、多媒体手段等让学生取得充分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学重心应放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上,因而对它的处理,不论从时间分配上,还是从教学手段的应用上都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能力训练.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问题情境1.展现生活中的大量图片或录像片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等三角形的复习(第1课时)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的全章复习课,首先协助学生理清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理解性质、判定和使用;其次对学生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知识实行查缺补漏,再次通过拓展延伸以的习题训练,提升学生综合使用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的水平,并对中考对全等三角形考察方向有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以后的复习指明方向。

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强调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养成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学习数学的习惯.二、学情分析在知识上,学生经历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学习,对全等三角形性质、判定以及应用基本掌握,初步具有整体理解,但因为间隔时间有点长所以遗忘较多,全等三角形是学习初中几何的基础和工具也是中考必考内容。

对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以及全章知识脉络的形成正是以上各种水平的综合体现,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复习学生在全等三角形的计算、证明对学生的推理水平、发散思维水平和概括归纳水平将有所提升.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掌握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和性质;会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相关问题.2.在题组训练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全等三角形解题的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水平,使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把已有的知识建立在联系的思维习惯,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讨论、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应用.难点:能理解使用三角形全等解题的基本过程。

五、教法与学法以“自助探究”为主,以小组合作、练习法为辅;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先形成自己的全等三角形知识认知体系,尝试完成练习;给予学生充足的空间展示学习结果,通过讨论交流、学生互评、教师最后点评方式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2课时八、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全等三角形全章的复习课,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练后思”的模式,协助学生搜整《全等三角形》全章知识脉络,建构知识网络,通过基础训练、概念变式练习、典例探究、拓展应用等活动实行查缺补漏和拓展延伸;借助“基础了题目-变式题目-典型题目-拓展题目”五个梯次递进的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课件(第3题)AB CD展示教学思路,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

师生互动 媒体使用与设计意图 活动1 基础练习(3分钟).一、基础练习1、如图1,已知△ABC ≌△DEF ,AC=2cm ,AB=1.5cm ,∠A=100°∠B=4O °,那么DF= cm ,∠D= 度。

2、如图2,△ABC ≌△A ′B ′C ′,AD 、A ′D ′分别是锐角△ABC 和△A ′B ′C ′中BC ,B ′C ′边上的高,如果AD=5cm ,那么A ′D ′=_______cm3.如图3, 已知∠A =∠C ,∠B =∠D ,要使△ABO ≌△CDO ,需要补充的一个条件是4.如图4,已知AB AD ,要使ABC ADC △≌△,需要补充一个条件是图4【教师活动】 1.出示一组基础题目。

引出课题. 2.板书课题.【学生活动】 独立思考,并小组交流意见.【设计意图】 让学生在做这些题目中,通过这些基础题目回顾知识点。

【媒体应用】 出示课题.图1活动2 反思回顾,(2分钟).请同学们对本章学过的基础知识实行梳理:.【教师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知识.【学生活动】回顾知识,阅读知识结构图.【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本章知识结构,学习章知识总结梳理的方法.重视注意部分.【媒体应用】展示知识结构图.活动3 变式深化(6分钟).1.选择题。

(1).如图5,ΔABC≌ΔADE,∠B = 70º,∠C = 40º,∠DAC = 30º,则∠EAC = ( )A.27º B.54º C.40º D.55º(2).如图6,△ACE≌△DBF,若∠E =∠F,AD = 8,BC = 2,则AB等于( )A.6 B.5C.3 D.不能确定【教师活动】1.分析解题的思路及用到的知识点.组织学生交流和点评,得出准确答案.2.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基本思路.【学生活动】1.同桌讨论,尝试完成练习.【设计意图】通过选择、解答两组基础训练题进一步巩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判定的使用.同时实行查缺,发现学生障碍之处.【媒体应用】使用多媒体出示题目,最后给出参考1.概念:”2.性质3.判定定理: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_____对应角____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上的中线____对应边的高_____对应角的平分线_______全等三角形的面积_____周长______全等三角形图5图6AB C ED F(3).如图7所示,AB = AC ,要说明△ADC ≌△AEB ,需添加的条件不能是( ) A .∠B =∠C B. AD = AE C .∠ADC =∠AEB D.DC = BE2.解答题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是AD 的中点,连接CE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 求证:FA AB3、如图,AB 是⊙O 的直径,BE 是⊙O 切线,OE ∥AC,AC=OA,求证:BC=BE.归纳: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1)能够从结论出发,看要证明相等的两条线段(或角)分别在哪两个可能全等的三角形中;(2)能够从已知条件出发,看已知条件能够确定哪两个三角形相等;(3)从条件和结论综合考虑,看它们能一同确定哪两个三角形全等.2.参与展示交流及点评.3. 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学案上的题目答案. 图7A B C D EF活动4 典例探究(7分钟).1、如图:在△ABC 中,∠ACB=90°,AC=BC ,过点C 在△ABC 外作直线MN ,AM ⊥MN 于M ,BN ⊥MN 于N 。

求证:(1) △AMC ≌△CNB(2)MN=AM+BN 。

2.如图, AD 为ABC 的高,E 为AC 上一点,BE 交AD 于F ,且BF=AC,FD=CD.求证:(1) △BFD ≌△ACD(2)BE ⊥AC【教师活动】 1.提出要求:说说你是怎么分析的.2.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给出点评.【学生活动】1.参与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组).2.学生倾听,学生小组互评.【设计意图】让学生经过阅读理解、思路分析、方法探究、规范解答、回扣知识等活动过程,去实行反思解题本质、总结解题方法、抽取解题规律,再次补充初建的知识网络。

【媒体应用】 使用多媒体出示题目,最后给出证明过程.活动5反思小结,提升理解(3分钟). 1、经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概括:(1)利用全等三角形能够得到线段相等和角相等,在以后的学习中它是很好的工具.【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小结加深对知识的学习.【媒体应用】 多媒体出示问题,表现这节课重点.活动6 拓展应用(18分钟).1.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G 是CD 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 与C 、D 不重合),以CG 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 外作正方形CEFG ,连结BG ,DE .我【教师活动】1.引导学生【设计意图】再次强化基础、NMC B A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猜想如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②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①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择图2证明你的判断.2. 如图,在等腰Rt△ABC中,P是斜边BC的中点,以P为顶点的两边分别与边AB,AC交与点E,F,连接EF。

当∠EPF绕顶点P旋转时,满足BE=AF。

求证:△P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1.利用三角形全等解决角、线段的相关计算与证明或判断直线的位置关系,一般需要先识别出或作出全等三角形,进而利用其性质解题;2.运动变化图形中(如平移、旋转、折叠等)寻求全等.对全等三角形的考查一般不单纯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命题时往往把需要证明的全等三角形置于其他图形(如特殊平行四边形)中,或与其他图形变换相结合;解题时要善于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基本图形,寻找全等的条件.3.要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时常常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来解决. 分析证明.给出证明过程.2.归纳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学生活动】1.小组讨论尝试完成题目(分成四个大组).2.学生倾听老师或学生讲解.3.归纳得出找全等三角形的方法.训练技能,对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规律引起高度注意,增强迁移水平,使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达到提升全体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复习目的渗透全等三角形证明方法,让学生实行一题多解,获得成功的喜悦.【媒体应用】多媒体出示问题,表现讲解要点及证明过程,最后给出参考答案【设计意图】九、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