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条基地应建立综合的组织管理体系-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有机水产品养殖标准

“防重于治”,水生生物的各种生活条件都能得到 满足了,并处于十分良好的状态,则感染病菌的 机会也会少得多。
保持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最为重要。 而有机水产养殖对疾病治疗有严格的规定,最好 的办法就是防止疾病发生,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养 殖密度。
9.4.3.3 允许使用生石灰、漂白粉、茶籽饼和高锰酸
9.4.2.2 在需要饵料投入的系统中,饵料中必须至少 有50%的动物蛋白来源于食品加工的副产品或其他 不适于人类消费的物质。在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 时,允许在该年度将该比例降至30%。
自然摄食的方式,减少流失到环境中的饵料量,
少用或不用可供人类消费的食物,
使用野生鱼类时,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渔业的法规, 从鱼苗到鱼种的培育过程中,没有强调必须有机养殖, 水生生物在后2/3养殖周期生长在有机生产体系中, 各项百分比(5%、20%、50%、30%)仅适用于水产养殖的 后三分之二时段。
人工的水产养殖体系,必须经历转换期才能获得有机认 证; 保护生物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不能因为引进了外来物种而使原有的物种灭绝; 人工开挖池塘; 自然生态系统中。
9.1.6 所有引入的水生生物都必须至少在其后三分 之二的养殖周期内采用有机方式养殖。
与IFOAM国际标准草案接轨的。 有机养殖的鱼类必须从投入鱼苗开始就全过程地在有机生 产体系中生长。 一种水生生物的养殖周期是9个月,则这种水生生物在前 三个月可以用常规方式养殖,但六个月后必须全过程按照 有机方式养殖,最终才能获得认证,并作为有机水产品销 售。
9.4.2.4 禁止将下列物质添加到饵料中或以任何方式
投喂给水生生物: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

.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解读
限制性政策
由于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过量或不合理使用,投入量大、利用 率低,导致农产品产地和农产品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有必要加以限制 和引导。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一)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3.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的现场检查 (1)制定工作计划 (2)实施现场实地检查 (3)报告现场检查结果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二)标志管理
1.标志基本图案、规格 P68 图4-2 表4-1
2.标志使用 3.处罚规定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1.什么是有机农业(P74) 2.什么是有机食品 3.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二)产品认证
1.申请
2.预审并制定初步的检查计划 3.签订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 4.实地检查评估 5.综合审查评估意见 6.认证决定人员/技术委员会决议 7.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
.
农产品质量安全品牌认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专题三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
种植业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水稻、小麦、玉米、蔬菜、苹果、柑橘、茶叶、香蕉、食 用菌(无公害) 畜禽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猪肉、肉牛、肉羊、肉鸡、肉鸭、鸡蛋、牛奶(无公害)
渔业产品安全生产技术 鱼类、虾类、贝类、蟹类(无公害) 考前辅导将重点讲解。
(三)标志使用
1.申请 2.使用 3 .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的权利和义务
关于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工 作 研 究2021年第9期新农民关于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刘 超(锦州市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辽宁 锦州 121000)摘要:农业生产体系是有机食品的主要来源,而有机食品也是以有机食品生产标准来进行生产加工的,被有机食品认证的合法机构所认证的所有农副产品。
有机食品也被称为生态食品,这其中就包括粮食、水果、蔬菜、水产品和畜禽产品等。
此外,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人们由于年龄、性别、学历、收入等不同,对有机食品的需求也不同。
本文就将围绕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有机食品;有机农业;前景我国目前对有机食品进行认证的渠道主要有三个: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建的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南京环保所组建的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其他认证机构。
尽管这些年在国务院及各个部位的大力扶植下,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可是由于我国的有机食品起步时间稍晚,目前也处在发展当中,还有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解决。
1 我国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1 现行的标准可操作性不强我国有机食品所执行的标准是参考了其他国家关于有机食品的标准,再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最终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有机食品终端产品标准,即:“有机食品的农药残留不能超过国家食品卫生标准相应限值的5%”。
但是,在日常生活及生产中,国家的卫生标准又完全跟不上现代农业的生产脚步,很多农产品始终没有自己的一套执行标准。
1.2 政府缺乏鼓励性政策生产有机食品需要很长的转换期,而生产基地也会在这个过程中被用于完善土壤改良剂生产技术。
不仅如此,我国发展有机食品的鼓励性政策也还只是政府的一些文件,只有极少部分地区对发展有机食品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资金帮助,可是力度还远远不够,也没有将其列入到当地的财政预算当中。
1.3 获得证书的企业缺乏自律性确保有机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企业的自律。
由于缺少政府相应的鼓励政策,加上有机食品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还不算完善,已经获得有机食品证书的企业,尤其像农业生产企业,他们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就是在转型期内的高投入和低产出。
中绿华夏有机认证

有机认证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1、基本概念什么是有机食品?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并且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什么是有机农业?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GMO方法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关系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是一组与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相关的概念。
有机食品是通过不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为手段,利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减少生产过程对环境和产品的污染,并在生产中建立一套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系统,以促进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有机农业生产是在生产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饲料添加剂等物质,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为手段,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取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关系,促进生态平衡、物种的多样性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有机食品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并通过合法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水产品、蜂产品、调料等。
有机食品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名称,国外最普遍的叫法是ORGACIC FOOD 在其它语种中也有称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等。
联合国粮农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将这类称谓各异但内涵实质基本相同的食品统称为“ORGANIC FOOD”,中文译为“有机食品”。
绿色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的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
并采用证明商标的管理方式,规范市场秩序。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重点,百姓关注的焦点。
我国已基本建立了与国际接轨并适应国情的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管理的认证体系,逐步形成了由认证管理机构、认证从业机构和认证对象三个层级组成的体系构架(如图1所示),按照认证对象不同,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如表1所示),此外,农业部还开展了农机产品质量认证以及种子认证试点为主的投入品认证工作。
一、农产品质量认证我国要求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的检验认证——QS质量安全认证,农产品也不例外。
“三品一标”为自愿性认证,是我国现阶段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的基本类型,也是今后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QS质量安全认证质量安全认证(Quality Safety,简称QS)是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我国全部28大类食品,即所有的食品生产企业必须经过强制性检验、合格且最小销售单元的食品包装上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号,加印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后方可出厂销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等单位负责QS质量安全认证的相关程序,认证程序包括准备材料、申请、审查、发证四个阶段,取得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实行年审制度。
具体可查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关于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有关事项的公告》等。
(二)“三品一标”认证“三品一标”是政府主导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公共品牌,我国已基本形成“以无公害产品为基础,以绿色食品为主导,以有机食品为补充”,“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发展格局。
1.无公害农产品。
指使用安全的投入品,按照规定的技术规范生产,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使用特有标志的安全农产品。
(1)认证程序及部门分工。
由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两个环节组成。
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具体流程见图2)。
三品一标认证程序

三品一标认证程序三品一标认证程序“三品一标”的区别从本质上讲,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并且其认证管理机构都要求生产者有生产规程、质量控制追溯等制度。
从安全角度讲不存在“金字塔”;由于认证和生产成本不同产品销售价格有高低!地理标志农产品,不仅要求其安全,而且还要带有地域和文化特色。
又是知识产权保护的范畴。
所以它是有特色的稀有的优质(安全)产品。
“三品”证前要求安全检测,“一标”证前不要求安全检测,证后都要有安全监管。
注意同一产品包装上不应同时使用无公害、绿色和有机标志,但可以分别与农产品地理标志同时使用。
无公害农产品特点定位于“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认证初级食用农产品,产品质量达到我国普通农产品和食品标准要求;推行“标准化生产、投入品监管、关键点控制、安全性保障”的技术制度(禁止使用高毒农药);采取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的方式,认证时要进行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检测,证书有效期三年,到期前要复查换证;认证属于公益性事业,实行政府推动的发展机制,认证不收费;绿色食品特点定位于国内大中城市和国际市场,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
产品以初级农产品为基础、加工农产品为主体;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整体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推行“两端监测、过程控制、质量认证、标志管理”的技术制度(允许使用推荐的农药、肥料和食品添加剂);采取质量认证与证明商标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认证时需要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环境监测和产品检测;证书有效期三年实行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的发展机制,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一定费用保障事业发展。
证明商标是农业部所有和授权使用。
全国绿色食品企业总数达到8700家,产品总数超2.1万个,河南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157家,产品400个。
绿色食品标志已在美国、俄罗斯、法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香港、世界知识产权局等1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注册。
国际上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丹麦等国家的10家企业的68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有机农产品认证程序图

有机农产品(食品)认证程序图(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一、有机认证程序该程序主要参照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提供的认证程序。
. 认证申请认证申请认证委托人应具备以下条件:(1)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机构注册登记的法人资格;(2)已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适用时);(3)生产加工的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安全卫生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要求;(4)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有机产品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个月以上;(5)申请认证的产品种类应在国家认监委公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内;(6)在五年内未因中()至()的原因,被认证机构撤销认证证书;(7)在一年内,未因中()至()的原因,被认证机构撤销认证证书。
2.认证委托人应提交的文件和资料:(1)认证委托人的合法经营资质文件复印件,如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土地使用权证明及合同等。
(2)认证委托人及其有机生产、加工、经营的基本情况:a)认证委托人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当认证委托人不是产品的直接生产、加工者时,生产、加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生产单元或加工场所简况;)申请认证产品名称、品种及其生产规模包括面积、产量、数量、加工量等;)同一生产元内非申请认证产品和非有机方式生产的产品的基本信息;)过去三年间的生产历史,如植物生产的病虫草害防治、投入物使用及收获等农事活动描述;)野生植物采集情况的描述;动物、水产养殖的饲养方法、疾病防治、投入物使用、动物运输和屠宰等情况的描述;)申请和获得其它认证的情况。
(3)产地(基地)区域范围描述,包括地理位置、地块分布、缓冲带及产地周围临近地块的使用情况等;加工场所周边环境描述、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等。
(4)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规划,包括对生产、加工环境适宜性的评价,对生产方式、加工工艺和流程的说明及证明材料,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等投入物质的管理制度以及质量保证、标识与追溯体系建立、有机生产加工风险控制措施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产品:2.农业活动:3.无公害农产品:4.绿色食品:5. 农产品地理标志:二、填空题:1.自2007年1月起,我国明令禁止生产销售使用 5种高毒农药。
2.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
从法律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地、投入品、生产、包装和标示及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3. 有机农产品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不使用、、、,不采用GMO方法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4.农业标准体系的范围包括:、、。
5.无公害苹果生产过程中,对于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每年最多使用次,安全间隔期在天以上。
三、判断题:1.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长期有效。
()2.中国名牌农产品认定通过后有效期限是五年。
()3.有机食品的证书有效期是一年,每年检查一次。
()4.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都不得收取费用。
()5.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是我国无公害食品的认证单位。
()四简答题:1.认证“三品一标”有何意义?2.农产品质量出现安全问题应该如何进行申投诉?答案:一、名词解释1. 农产品: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2.农业活动:指传统的种植、养殖、采摘、捕捞及现代农业活动。
3.无公害农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经认证合格获得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4.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食品发展中心认定,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5. 农产品地理标志:指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二、填空1.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3. 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4. 种植业、畜牧业、渔业。
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试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复习题(一)公共部分一、填空题1.2006年4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从法律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产地、投入品、生产、包装和标示及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3. 有机农产品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不使用有机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不采用GMO 方法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
5、农业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标准。
6、国家鼓励生产单位和个人申请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7、制定农业标准包括农业方面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
6、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应当树立标示牌,标明范围、产品品种、责任人。
7、无公害农产品标志颜色由绿色和橙色组成。
8、农业标准化是指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标准化。
9、农业标准化能促进农业技术进步,改进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10、农业标准属科技成果,对技术水平高、效益显著的农业标准,应纳入相应的科技进步奖励范围,予以奖励。
11、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有效期为三年。
12、农产品“三品一标”是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二、选择题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B)。
A次级产品;B初级产品;C植物产品;D动物产品2.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应当根据(A)发展水平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需要,及时修订。
A科学技术;B农业生产;C生产技术;D基础建设3.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机构必须由(C)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
A 县级;B 市级;C 省级;D乡(镇)级4.(A) 农业行政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中可以对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农产品进行查封、扣押。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市级以上人民政府;C 乡(镇)级以上人民政府;D国务院5.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需要在(C)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协调下进行。
绿色食品认证和申报要求

新疆第三期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班材料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与申报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新疆分中心二〇〇六年三月大纲:一、绿色食品概念及标志1、绿色食品概念2、绿色食品分类3、绿色食品标志(标志、编号)二、绿色食品认证及标准1、绿色食品申报条件(申请者、生产、申报范围)2、绿色食品申报程序(申请、审核、现场检查、上报、发证)3、绿色食品标准三、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的准备1、绿色食品申报材料目录2、申请书及调查表3、生产规程(种植规程、养殖规程、加工规程)4、质量控制体系(管理制度、原料收购合同、基地图、农户名单)5、其他材料6、外购原料一、绿色食品概念及绿色食品标志1. 绿色食品概念1、什么是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加工,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对无污染食品的一种形象表述。
由于与环境、健康和安全相关的事物通常冠之以“绿色”,为了突出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环境保护的有利性和产品自身的无污染与安全性,因此命名为绿色食品。
2、绿色食品分类绿色食品按照是否有化学合成物质的投入以及相关标准的不同,分为A级绿色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
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 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的,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验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 级有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国际上的有机食品。
2. 绿色食品标志及其含义1、绿色食品标志绿色食品标志是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注册的质量证明商标。
解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特点关系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构成了我国农产品认证的基本框架,正确理解三者的概念、内涵、相互关系和发展状况,对促进农产品质且安全工作,推动生产,引导消费,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本概念无公害农产品是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
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有机食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加工标准生产出来的,经过有资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颁发证书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
主要特点由于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产生的背景、追求的目标和发展的过程不同,形成了各自典型的特征。
目标定位:无公害农产品定位于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定位于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机食品定位于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产品质量水平:无公害农产品代表中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依据标准等同于国内普通食品标准;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其标准参照国外先进标准制定,通常高于国内同类标准的水平;有机食品强调生产过程对自然生态友好,强调纯天然、无污染,不以检测指标高低衡量。
生产方式: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科学应用现代常规农业技术,从选择环境质量良好的农田入手,通过在生产过程中执行国家有关农业标准和规范,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通过农业标准化规范生产;绿色食品生产是特优良的传统农业技术与现代常规农业技术结合,从选择、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人手,通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执行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减少化学投入品的使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有机农产品生产是采用有机农业生产方式,即在认证机构监督下,建立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技术。
中国有机产品标准:管理体系

中国有机产品标准-第4部分: 管理体系前言GB/T 19630《有机产品》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生产;—第2部分:加工;—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第4部分:管理体系。
本部分为GB/T 19630的第4部分。
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郭春敏、李显军、高秀文、时松凯、王茂华、陈云华、徐娜。
1范围GB/T 19630的本部分规定了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必须建立和维护的管理体系的通用规范和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有机产品的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及相关的供应环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 19630.1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GB/T 19630.2 有机产品第2部分:加工GB/T 19630.3 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 19630.4的本部分。
3.1有机产品生产者 organic producer按照本部分从事有机种植、养殖以及野生产品采集,其生产单元和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已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的单位或个人。
3.2有机产品加工者 organic processor按照本部分从事有机产品加工,其加工单位和产品已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已获准使用有机产品标志的的单位或个人。
3.3有机产品经营者 organic handler按照本标准从事有机产品的运输、储存、包装和贸易,其经营单位和产品获得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产品获准使用认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单位和个人。
3.4生产基地 production base从事有机种植、养殖或野生产品采集的生产单元。
农产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新疆供销技师学院 (新疆供销学校)

模块一测试1.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A:动物产品B:次级产品C:初级产品D:植物产品答案:C2.下列哪项不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调整范围。
()A:葡萄B:面粉C:蘑菇D:西瓜答案:B3.消费者在消费食品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拨打()全国消费者申诉举报统一电话。
A:315B:12315C:99148D:12348答案:B4.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年。
A:2年B:5年C:1年D:3年答案:A5.进口的农产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进行检验;未制定之前,可以参照国家有关部门指定的国外有关标准进行检验。
A:食品卫生法B:食品质量安全标准C:卫生质量标准D: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答案:D模块二测试1.目前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号是()。
A:GB2760-2012B:GB2760-2013C:GB2760-2011D:GB2760-2014答案:D2.农药残留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哪些形式()。
A:急性中毒B:一般危害C:慢性中毒D:特殊危害答案:ACD3.食品添加剂分为哪几类?()。
A:人工合成食品添加剂B:天然食品添加剂C: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D:物理食品添加剂答案:BC4.食物中毒的特点有哪些()。
A:发病急B:冬季多发性C:季节多发性D:群体性答案:ACD5.“苏丹红”是食品添加剂()A:错B:对答案:A模块三测试1.《渔业法》规定,从事养殖生产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合理,不得造成水域的环境污染。
()A:养殖密度,合理确定养殖模式B:养殖地点,安排科技人员C:养殖布局,确定养殖模式D:养殖密度,投饵、施肥、使用药物答案:D2.《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所称的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
()A:农产品及制品B:初级产品C:植物产品D:动物产品答案:B3.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工业污染主要是指()。
A:废渣B:废水C:废物D:废气答案:ABD4.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大气污染物有哪些?()。
农业标准化

无公害农产品申报流程图
我县农业标准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制定适合我县的农业标准
完善我县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在现有的国 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等 标准的基础上,通过整合、复审,制(修) 订了适合我县的农业生产加工标准达60项以 上。
2、组织申报农业“三品”
目前,我县共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产品39 个,获得绿色食品认证22个,无公害农产品 产地100个。我县农业生产科积极跟农产品 生产加工企业对接,指导企业制定生产、加 工操作规程,使产品符合“三品”申报要求。
农业标准化的核心
是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是标准化基地的建设与扩展, 由点及面,逐步推进,最终实现生产的基地化和基地 的标准化。
同时,标准的实施与推广还必须有完善的质量监 督体系和农产品评价和认证体系。
标准化的作用
1、规范作用: 标准是作为“共同规则”,产品符合标准就合格,否则就不合格,
技术也是如此。 2、先导作用:
无公害农产品
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 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 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加工或者初加工 的食用农产品。
标志图案(见上图)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 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农产品,对勾表示合格, 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绿色象征环保和安全。标 志图案直观、简洁、易于识别,涵义通俗易懂。
农业标准化
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我国在农产品生产、加工、市场流 通等方面受到了强大的冲击。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在进入 WTO后,都建立了非 常完整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在对外贸易中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技术壁垒。而我 国的农业标准化体系还很不健全,在技术上尚不能阻止外来农产品的冲击。 因此,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发掘地方 物色,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塑造农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农产品的国内外市 场竞争力,势在必行。
有机食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规则

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规则COFCC-GL-14版本:6/0 编号:COFCC-GL -14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规则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以下简称COFCC)发放的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管理,规范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GB/T19630《有机产品》等有关法规和标准,特制定本管理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所称的认证证书指COFCC依据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和程序向认证委托人颁发的证明性文件,证明其获证产品符合GB/T19630《有机产品》标准。
认证证书包括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中国有机转换认证证书。
本规则所称的认证标志指认证委托人获得中国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后,在产品上加施的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COFCC标识,表明其获证产品符合GB/T19630《有机产品》标准。
第三条本规则规定了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使用的规范和要求。
适用于认证委托人对于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使用、备案、管理,也适用于COFCC对于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的发放、管理、检查和监督等活动。
第四条认证委托人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使用范围仅限于核准产地、核准产量的认证产品。
认证委托人不得以任何目的、任何形式将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转让给第三者使用。
第二章认证证书第五条对于符合认证要求的认证委托人,COFCC将颁发有机产品认证证书,证书的有效期为一年。
第六条认证证书的语言为中文。
如认证委托人需要,经向COFCC书面申请,COFCC可发出与中文内容一致的英文或其它文种证书。
证书应包括如下内容:(一)认证证书名称及编号,编号由“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信息系统”生成;(二)认证委托人(证书持有人)及生产(加工)企业名称和地址;(三)认证类别:生产/加工(生产类注明植物生产、野生植物采集、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具体类别);(四)认证依据的标准、技术要求;(五)认证覆盖范围,包括基地(加工厂)名称和地址、基地面积、产品名称、产品描述、生产规模、产量等信息;(六)证书日期及有效期,包括初次发证日期、本次发证日期及证书有效期;(七)认证机构名称、地址、电话及标识;(八)认证机构印章及签发人签字(九) CNAS认可标志第七条认证委托人应在广告、宣传等活动中正确使用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有关信息,不应宣传或推广有机转换认证证书和有关信息。
绿色·有机认证

认证结果不受行政干预,也不受经济利益 申诉/ 投诉/争议的范围
适用于各有关方对 C F C的申 / OC 诉 投诉 准。
工作人员在任何场合,均不得接受申 请者 / 公害农 认证经 产品 过哪些 环节? 争议,同样适用于对已获 C F C O C 认证的企业 无 的投诉。 1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完成 、 无公害农产
对所有申 请者提供相同质量的服务,不受 申 投诉/争 诉/ 议的程序
任何关系的影响。 发展部负责申诉/ 投诉 / 争议的受理。 管理委员会负责指派人员调查、核实。
品产地认定( 包括产地环境监测) 颁发 《 ,并 无公 害农产品产 地认定证书》 , 2 ,省级承办机构接收 《 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申
维普资讯
N o F GREEN
标准进行认证。 拥有一支具有相应能力的认证检查员队伍,
按国家规定收取。
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
害农产品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4 . 3检查员差旅、食宿费由申 请者据实支 产地认定证书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 认证。无公 4 . 4本规则规定的收费标准为基本价格, 每 无 公害农 产品认证的 是什么? 性质 年的认证收费根据认证评审工作的复杂程度等
维普资讯
D商∞ ^ C
i者按: 自
和 具有影 响力、竞争力,扳威性的 机掏而努力。
质量方 针:客 观独立、 甚正. 公开 诚实信用
为了不断强 化食品质 量安生意识,推进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奉刊与农业都中 匿晕色食 扰质高教 品发展中心,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 心联收 有 品I 义 机食 示 志释 台怍. 本期开始 白 蜡设 毫 - 绿色 有机认 证 专 栏 车栏目 将对无公 害、 有机食品 绿色 认证的基奉 知设.已 获得认证资格的单位和相关 产品进行
10.《QS食品安全质量认证标准》

安全食品标准认证1、安全食品泛指食用后不会伤害消费者,能够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的食品。
(包括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及其他能够满足相应产品标准和卫生标准要求的食品)。
2、农业部启动了“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试点取得成效。
3、2009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正式实施。
4、无公害食品是指产地生态环境清洁,按照特定的技术操作规程生产,将有害物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并由授权部门审定批准,允许使用无公害标志的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图案主要由麦穗、对勾和无公害农产品字样组成,麦穗代表产品,对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丰收,无公害象征环保和安全。
标志必须经过当地无公害管理部门申报,经省级无公害管理部门批准才可获得使用权。
无公害产品认证包括产地认定(省级)和产品认证(国家)两方面一体化认证。
无公害产品的三个特性: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
5、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AA级绿色食品:系指在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地,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学合成物质,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产品质量及包装经检测、检查符合特定标准,并经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许可使用AA 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
为何要分级:1 大量开发AA级绿色食品尚有一定难度,用A级做过渡。
2 A 级绿色食品国际上不承认。
3 AA级绿色食品相当于有机食品,跟国际得到接轨,各项标准均达到或严于国际同类食品。
A与AA级绿色食品的标志:A级字体为白色,底色为绿色;AA级字体为绿色,底色为白色。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有机食品认证程序

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COFCC)有机食品认证程序1. 申请1) 申请人提出正式申请,向COFCC分中心领取《有机食品认证申请表》(一式二份)、《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一式二份)和《有机食品认证书面资料清单》、《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准则》等文件。
2) 申请人填写《有机食品认证申请表》、《有机食品认证调查表》并准备《有机食品认证书面资料清单》中要求提供的文件。
3)申请人按《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准则》的要求,建立本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操作规程和质量信息追踪体系。
2. 预审、审查并制定初步的检查计划1) 分中心对申请人材料进行预审。
预审合格,申请人将有关材料拷贝给COFCC。
2)COFCC根据申请人提供的项目情况,估算检查时间(一般需要2次检查:生产过程一次、加工一次)。
3) COFCC根据检查时间和认证收费管理细则,制定初步检查计划、估算认证费用。
4) COFCC综合审查并做出“何时”进行检查的决定。
5) COFCC向申请者寄发《受理通知书》、《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简称《检查合同》),同时通知分中心。
6) 当审查不合格,COFCC通知申请人且当年不再受理其申请。
3. 签订有机食品认证检查合同1) 申请人确认《受理通知书》后,与COFCC签订《检查合同》。
2) 根据《检查合同》的要求,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的50%,以保证认证前期工作的正常开展。
3) 申请人指定内部检查员(生产、加工各1人)配合认证工作,并进一步准备相关材料。
4. 实地检查评估1) 全部材料审查合格以后,COFCC确定有资质的检查员进行实地检查。
检查员从COFCC或其分中心处取得申请人相关资料,依据《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准则》的要求,对申请人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追踪体系以及产地、生产、加工、仓储、运输、贸易等进行实地检查评估。
2) 必要时,检查员可对水、土、气及产品抽样,由检查员和申请人共同封样送指定的质检机构检测。
5. 编写检查报告1) 检查员完成检查后,按COFCC要求编写检查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和管理,推动有机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农业部关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意见》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指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按照《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进行生产,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的区域,并经农业部审核认定的生产单元(指基地生产区域内所涉及的有机生产企业)或者生产单元组合。
基地分单品种基地和综合基地两种,单品种基地名称定为全国(***县)有机农业(***生产种类)示范基地,综合基地名称定为全国(***县)有机农业综合示范基地。
第三条基地创建与管理的职责分工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负责基地的登记备案工作。
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简称农业部绿办)负责基地创建的审核和认定评估工作。
农业部设立基地认定评估委员会(简称认评委),由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的相关专家组成。
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辖区内基地创建申请的受理、材料初审、实地核查及基地创建后的监管工作。
县级人民政府(包括国有农场、牧场、渔场和林场等县处级单位)负责组织基地创建的具体实施工作。
第四条基地创建不收取费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将基地创建纳入本地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并且应当将基地创建经费编入本部门年度预算。
第二章申报条件与要求
第五条基地应具备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基地选址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生态功能区划和产业发展规划;方圆5公里和上风向20公里范围内没有工矿区、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填埋场、交通干线等可能影响基地环境的污染源;基地应相对独立,自然隔离良好或在周边设立保护隔离带。
(二)基地应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并已实施1年以上。
(三)基地环境质量不低于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要求。
土壤环境质量不低于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二级标准,灌溉用水不低于GB 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产养殖及渔业用水不低于GB 11607-1989《渔业水质标准》,畜禽饮用水不低于GB5749-201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不低于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四)基地涵盖范围内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基本完善,具备良好的生产条件和一定的经营物流条件。
第六条基地应建立综合的组织管理体系
(一)县级人民政府应成立由主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有关乡(镇)负责同志组成的基地创建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组织与管理基地创建工作。
(二)基地创建领导小组应成立由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为主导的基地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基地办),负责基地生产管理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的建立,并具体承担基地日常管理和协调工作。
(三)基地办编制基地创建目标责任制度,并已实施1年以上。
(四)基地单元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基地创建第一责任人,负责基地创建实施方案的具体落实工作。
第七条基地应建立完善的有机农业生产管理体系
(一)基地办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基地创建规划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应依据GB/T19630-201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组织制定《质量管理手册》、《有机生产操作规程》、《生产技术方案》等技术文件,并将相关技术文件发放至各基地生产单元。
(二)基地办应建立有机农业投入品使用公告制度。
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依据GB/T19630-2011《有机产品》国家标准定期公布并明示基地允许使用、禁用的有机农业投入品目录。
(三)基地办应指定具有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员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工作,督促基地中的生产者依标依规生产。
(四)基地生产单元要制定年度生产计划,填写年度生产计划表,并交由基地办统一存档。
(五)基地应相对集中,有5家生产企业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或基地规模应达到如下要求,且至少有90%的区域面积获得北京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认证。
第八条基地建立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
(一)依托当地的农业科研院所或技术推广机构,组建基地创建技术指导小组,引进先进适用的生产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基地创建的科技含量。
(二)根据需要配备有机产品生产技术推广员,建立生产技术推广网络,负责技术指导和生产操作规程的落实。
(三)基地办应制定培训计划,加强对基地各有关领导、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营销人员及农户进行培训,以提高生产和管理水平。
(四)建立检验检测体系或依托具有一定资质的检测机构,加强对基地投入品、基地产品和基地环境的检验检测。
(五)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配备相应的设备条件,在生产、管理、储运、流通、销售等方面实现信息网上可查询。
第九条基地应建立产业化经营体系。
(一)基地应依托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产销联合,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协会)+农户”、“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经营模式,并充分发挥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产品加工和销售中的组织保障作用。
(二)基地应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与农户签订合同,合同签订及履约率达到95%,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紧
密型利益联结机制。
第十条基地应建立了以产品追溯为核心的有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一)基地应建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监督管理队伍,加强对基地环境、生产过程、投入品使用、产品质量、市场及生产档案记录的监督检查。
(二)基地生产的产品要实现可追溯,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实行严格的召回制度和责任追溯制度。
(三)基地应在显著位臵设立基地标识牌,标注基地名称、创建单位、创建时间等信息。
应绘制基地位臵图、基地单元分布图并对基地单元统一编号。
(四)基地中各生产单元应指派专人负责日常生产、收获(包括捕捞、屠宰等)、运输、储藏、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记录工作,及时做好有机农业生产管理记录,填写记录表,如实记录有机农业日常生产管理活动,尤其是有机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情况。
以上记录应实行签名负责制。
各种记录应在一个生产季结束后一周内提交基地办,记录应至少保存5年。
第十一条基地应建立了有效的内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一)基地应科学布局有机农业生产核心区,建立多样化的生物物种共生、种养结合的内部资源循环利用模式,推行粮经作物轮作、间套作以及“畜—沼—粮(菜、果、茶)”等为主要形式的生产模式。
(二)基地应通过秸杆还田、人畜禽粪便沼气化等综合利用方式,开展有机肥生产及合理利用,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等的资源转化和再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应达到80%。
第三章初次申报
第十二条基地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包括国有农场、牧场、渔场和林场等县处级单位)按照自愿的原则自行申报基地。
第十三条申报程序
(一)拟申报基地的单位向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续报)申请书》并附报有关文件和材料。
(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收到书面申请、有关文件和材料30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初审,对基地进行实地核查,并出具初审意见,初审合格后向农业部绿办报送申请材料及初审意见。
(三)农业部绿办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初审意见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提出审查意见,并组织专家认定评估。
(四)专家认定评估工作由认评委具体承担,认评委应在收到有关文件和材料后的30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及必要时的实地考查,认评委应独立做出认定评估结论,并对结论负责。
(五)经认评委通过的,先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登记备案,农业部绿办再颁发《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证书》并制作标牌,证书和标牌的有效期为5年。
第四章续报申请
第十四条基地创建单位应在基地有效期满前4个月向省绿办提出续报申请。
第十五条除符合基地申请条件和要求外,基地续报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基地作物类别、面积以及产地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每年基地年度监督检查结论均为合格;
(三)基地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四)各种档案资料齐全;
(五)基地产品未发生超范围使用有机产品标志情况。
第十六条续报程序与第十三条“申报程序”一致。
第十七条基地续报经专家认定评估不通过的,或未按时提出基地续报申请的,农业部将撤销基地“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基地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基地的地域范围、生产环境,投入品
使用及市场等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查。
严禁购入和使用有机农业禁止使用的生产资料,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有机农业生产资料的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农业部绿办代表农业部对基地实行动态管理,不定期对基地进行监督抽查,每年组织一次全面复查。
监督抽查及复查合格的可以继续使用“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称号;监督检查或复查不合格的,农业部将撤销基地称号,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条基地内未通过有机认证的产品不得使用有机产品标志。
第二十一条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基地创建进行社会监督。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业部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2010年7月26日印发的《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创建与管理办法(试行)》(农绿〔2010〕第8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