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场场强测量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

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北邮电磁场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场是现代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对于理解和应用电磁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探究电磁场的基本特性,并验证电磁场的作用规律。

实验仪器和原理:本次实验使用的仪器包括电磁场强度测量仪、磁力计和直流电源。

电磁场强度测量仪是一种用于测量电磁场强度的仪器,它利用霍尔效应原理测量磁场的大小。

磁力计则是用于测量磁场方向的仪器,它利用磁力对物体的作用原理进行测量。

实验过程和结果:首先,我们将电磁场强度测量仪放置在电磁场中,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测量到电磁场的强度。

然后,通过调节直流电源的电流大小,我们可以改变电磁场的强度。

在不同电流下,我们分别测量了电磁场的强度,并记录下来。

接下来,我们使用磁力计来测量电磁场的方向。

将磁力计放置在电磁场中,调整其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测量到电磁场的方向。

然后,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电流方向,我们可以改变电磁场的方向。

在不同电流方向下,我们分别测量了电磁场的方向,并记录下来。

通过实验测量,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关于电磁场强度和方向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分布图。

从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出电磁场的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同时电磁场的方向沿着电流方向形成环状分布。

讨论和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电磁场的强度与电流大小成正比,即电流越大,电磁场强度越大;电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即电流方向决定了电磁场的方向。

这一结论与安培定律相吻合,即安培定律指出电流元产生的磁场与电流元的方向垂直,并且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而我们的实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规律。

此外,我们还发现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与测量位置和角度有关。

在实验中,我们调整了测量仪器的位置和角度,使其能够准确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这说明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合理选择测量位置和角度,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电磁场的基本特性,并验证了安培定律。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场和电磁波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

电磁场是由电荷产生的一种物理场,它的存在和变化会影响周围空间中的其他电荷。

而电磁波则是电磁场的一种传播形式,它以电磁场的振荡和传播为基础,具有波动性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深入了解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特性。

实验一:测量电磁场强度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了一个电磁场强度计来测量不同位置的电磁场强度。

首先,我们将电磁场强度计放置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记录下此时的电磁场强度。

然后,我们将电磁场强度计移动到其他位置,重复测量过程。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不同位置的电磁场强度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电磁场强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弱。

这符合电磁场的特性,即电荷产生的电磁场在空间中以一定的规律传播,而传播的强度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减弱。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电磁场的存在和变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实验二:测量电磁波频率和波长在实验二中,我们使用了一个频率计和一个波长计来测量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

首先,我们将频率计和波长计设置好,并将它们与电磁波源连接。

然后,我们观察频率计和波长计的测量结果,并记录下来。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电磁波的频率和波长的数值。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具有不同的波长。

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频率越低的电磁波,波长越长。

这符合电磁波的特性,即电磁波的振荡频率和波长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电磁波的波动性质,以及频率和波长之间的关系。

实验三:观察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在实验三中,我们使用了一块光栅和一个狭缝装置来观察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首先,我们将光栅放置在光源前方,并调整光源的位置和光栅的角度。

然后,我们观察到在光栅后方的屏幕上出现了一系列明暗相间的条纹。

这些条纹是由电磁波的干涉和衍射效应引起的。

实验结果显示,当电磁波通过光栅时,会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

干涉现象表现为明暗相间的条纹,而衍射现象表现为条纹的扩散和交替。

电磁学综合实验报告

电磁学综合实验报告

电磁学综合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学作为物理学中的重要分支,研究了电荷和电流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电磁学的基本原理和现象,验证电磁学理论,并加深对电磁学知识的理解。

本文将对实验过程、结果和结论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

实验一:电场的探测与测量实验一旨在通过测量电场强度,验证库仑定律。

实验中,我们首先使用电场传感器测量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场强度随距离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场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符合库仑定律的预期结果。

进一步,我们使用电场传感器测量带电导体周围的电场强度,结果表明电场强度与距离成反比,且与导体表面的电荷量成正比。

实验二:磁场的探测与测量实验二旨在通过测量磁场强度,验证安培环路定理。

实验中,我们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测量直流电流通过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符合安培环路定理的预期结果。

进一步,我们使用霍尔效应传感器测量螺线管产生的磁场强度,结果表明磁场强度与电流成正比,与理论相符。

实验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实验三旨在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即磁通量的变化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实验中,我们将一个螺线管与一个磁铁相连,通过改变磁铁相对螺线管的位置和速度,测量感应电动势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验证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实验四: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实验四旨在验证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

实验中,我们将一个导体杆与一个磁铁相连,通过改变导体杆的速度和磁铁的位置,测量感应电动势和洛伦兹力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洛伦兹力与导体杆的速度和磁场强度成正比,验证了电磁感应定律和洛伦兹力定律。

实验五:交流电路的研究实验五旨在研究交流电路的特性,包括交流电源、电感和电容的相位差以及交流电路中的阻抗。

实验中,我们通过测量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计算电感和电容的阻抗,验证了交流电路的理论。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场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实验名称:天线方向图测试班级:2011211206成员:孙旦旦邹建列黄程远米献艳执笔人:米献艳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原理: (3)1.大尺度路径损耗 (3)2.阴影衰落 (4)3.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的定义 (5)三.实验内容: (6)四.实验步骤: (6)1.实验对象的选择 (6)2.数据采集 (6)3.数据录入excel (7)4.数据处理 (8)五.程序代码: (8)七.数据分析: (25)1.实验结果: (25)2.结果分析: (26)3.模型分析: (27)八.实验心得: (28)九.附实验分工: (30)十.参考资料: (30)一.实验目的:1. 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测试方法。

2. 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

3. 掌握在室内环境下的场强的正确测试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概念。

4. 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5. 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

对于接收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的覆盖区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于接收机的灵敏度。

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线工程师所关心的。

决定覆盖区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同播,同频干扰。

1.大尺度路径损耗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损耗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尺度路径损耗:用于测量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即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收功率之间的dB 差值,根据理论和测试的传播模型,无论室内或室外信道,平均接收信号功率随距离对数衰减,这种模型已被广泛地采用。

北理电磁实验报告(3篇)

北理电磁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测量方法。

3. 分析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4. 熟悉电磁场实验设备的操作。

二、实验原理电磁场是电场和磁场的总称,它们在空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本实验通过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观察和分析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以及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

三、实验器材1. 电磁场实验平台2. 电磁场发生器3. 电磁场传感器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测量仪器(如:电流表、电压表、频率计等)7. 实验用线、连接器等四、实验内容1. 电磁场基本性质观察(1)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观察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2)通过电磁场发生器产生电磁波,观察电磁波在空气、水、金属等介质中的传播情况。

2. 电磁场测量(1)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测量电磁场强度。

(2)通过信号发生器产生已知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与传感器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3. 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1)观察电磁场对电荷的作用,如电场力、洛伦兹力等。

(2)观察电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如安培力、法拉第电磁感应等。

4. 电磁场实验设备操作(1)学习电磁场实验平台各部分的功能和操作方法。

(2)掌握电磁场传感器、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的使用方法。

五、实验步骤1. 搭建电磁场实验平台,连接好各部分仪器。

2. 观察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记录实验数据。

3. 利用电磁场传感器测量电磁场强度,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强度进行对比。

4. 观察电磁场对电荷和电流的作用,记录实验数据。

5. 学习电磁场实验设备操作,熟悉各仪器使用方法。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磁场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特性:电磁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水、金属等介质中传播速度较慢。

2. 电磁场强度测量:通过传感器测量得到的电磁场强度与信号发生器产生的电磁波强度基本一致。

3. 电磁场与电荷、电流的相互作用:电磁场对电荷的作用表现为电场力,对电流的作用表现为安培力。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实验七无线信号场强特性

北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实验七无线信号场强特性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1211204执笔人:学号:2011210986组员: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的测试方法;2.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3.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量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4.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5.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1.电磁波的传播方式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

对于接受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的覆盖区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受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于接收机的灵敏度。

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线工程师所关心的。

决定覆盖区的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同播,同频干扰等。

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反射﹑绕射﹑散射三种模式。

当电磁波传播遇到比波长大很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

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无线路径被尖锐物体阻挡时发生绕射。

当电波传播空间中存在物理尺寸小于电波波长的物体﹑且这些物体的分布较密集时,产生散射。

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如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树叶﹑街道﹑标志﹑灯柱。

2.尺度路径损耗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损耗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用于测量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即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受功率之间的(dB)差值,根据理论和测试的传播模型,无论室内或室外信道,平均接受信号功率随距离对数衰减,这种模型已被广泛的使用。

对任意的传播距离,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表示为:()[]()()=+010log/0PL d dB PL d n d d即平均接收功率为:()[][]()()()[]() =--=-Pr010log/0Pr010log/0d dBm Pt dBm PL d n d d d dBm n d d其中,定义n为路径损耗指数,表明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度,d0为近地参考距离,d为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的距离。

电磁场场强测量实验报告

电磁场场强测量实验报告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题目: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董敏华
2010211112
10210368
27
杨伶
2010211112
10210369
2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测试方法;
2、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
3、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试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
信号电平空间分布图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在此测试区域场强基本稳定在-65dBmw左右。因为频点为182.5MHZ,频率相对较高且无调频广播视频点播类的信号,以至于外界对此影响较小,基本上无大的浮动,且整体信号电平较高。
2、地点为主楼小广场
①在频点为FM97.5MHZ时,主楼小广场的信号电平概率分布直方图以及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97.5MHZ的频点下,主楼四层楼道的信号电平在-50dBmw至-80dBmw之间变化,在-62dBmw左右居多。其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太分布曲线差异比较大,其最大值为-48.4dBmw,最小值为-77.4dBmw,均值为-63.79dBmw,标准差为6.64;与上图97.5MHZ的主楼前小广场的数据图比较,发现此组数据的信号电平变化范围较大,且整体的电平值偏大分析原因:主楼小广场比较开阔,为室外测量数据,但主楼四层楼道属于室内测量,在室内测量时未经过建筑物的穿透损耗,所有整体的电平比较大,又因为主楼内的各种实验设备的不同,使得此组数据变化范围较大。
①自由空间模型
自由空间模型假定发射天线和接收台都处在自由空间。我们所说的自由空间一是指真空,二是指发射天线与接收台之间不存在任何可能影响电波传播的物体,电波是以直射线的方式到达移动台的。自由空间模型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是:

电磁波场强空间分布实验报告

电磁波场强空间分布实验报告

电磁波场强空间分布实验报告引言:电磁波是指电场和磁场以一定规律在空间中传播的波动现象。

电磁波在无线通信、雷达、无线电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了解电磁波场强的空间分布对于优化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磁波场强的实验数据,分析其空间分布特点,为电磁波通信系统的优化提供参考。

实验目的:1. 测量不同距离下电磁波场强的大小;2. 分析电磁波场强的空间分布特点;3. 探讨电磁波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衰减和干扰问题。

实验装置和方法:1. 实验装置:电磁波发射器、接收天线、场强测量仪;2. 实验方法:在实验室内设置一定距离的测量点,利用发射器产生电磁波,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并通过场强测量仪测量场强数值。

实验步骤:1. 设置测量点:在实验室内设置一系列距离发射器不同距离的测量点,确保每个测量点位置的空间分布均匀;2. 发射电磁波:调节发射器的频率和功率,产生一定频率和强度的电磁波;3. 测量场强:在每个测量点位置,利用接收天线接收电磁波信号,并通过场强测量仪测量场强数值;4. 记录数据:记录每个测量点位置的场强数值,并标注对应的距离;5. 分析数据: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磁波场强的空间分布特点;6. 总结实验结果:总结电磁波场强的空间分布规律,并讨论可能的衰减和干扰问题。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磁波场强呈现衰减趋势。

当距离增加时,电磁波的能量会逐渐分散,导致场强减小;2. 电磁波场强的衰减与距离的关系可以通过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电磁波传播的衰减模型;3. 在一定距离范围内,电磁波场强的分布均匀性较好,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分布均匀性会逐渐降低;4.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干扰源包括其他电磁设备和建筑物等,这些干扰源可能会影响电磁波场强的测量结果。

实验讨论:本实验通过测量电磁波场强的空间分布,得出了电磁波场强随距离变化的规律。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这些规律来优化电磁波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布局,提高通信质量和覆盖范围。

北邮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报告4 场强特性

北邮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报告4 场强特性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内容: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0211203班组员:崔宇鹏张俊鹏章翀2013年5月9日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地测量校园内室内外的无线电信号场强值,掌握室内外电波传播的规律。

2.熟悉并掌握无线电中的传输损耗,路径损耗,穿透损耗,衰落等概念。

3.熟练使用无线电场强仪测试空间电场强的方法。

4.学会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得到相关传播模型。

二、实验原理1、电波传播方式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反射、绕射、散射三种模式。

当电磁波传播遇到比波长大很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

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无线路径被尖锐物体阻挡时发生绕射。

当电波传播空间中存在物理尺寸小于电波波长的物体、且这些物体的分布较密集时,产生散射。

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如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树叶、街道、标志、灯柱。

2、无线信道中信号衰减无线信道中的信号衰减氛围衰落,路径损耗,建筑物穿透损耗。

此外还有多径传播的影响。

移动环境下电波的衰落包括快衰落和慢衰落(又叫阴影衰落),快衰落的典型分布为Rayleigh分布或Rician分布;阴影衰落的典型分布为正态分布,即高斯分布。

快衰落和慢衰落两者构成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信号不稳定因素。

路径损耗:测量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

即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Pt )和平均接收功率(Pr )之差(dB )。

距离是决定路径损耗大小的首要因素;除此之外,还与接收点的电波传播条件密切相关。

人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总结出各种电波传播模型:自由空间模型,布林顿模型,Egli 模型,Hata-Okumura 模型。

建筑物的穿透损耗是指建筑物外测量的信号的中值电场强度和同一位置室内测量的信号中值电场强度之差(dB )。

建筑物穿透损耗的大小同建筑物的材料、结构、高度、室内陈设、工作频率等多种因素有关。

室外至室内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定义为:室外测量的信号平均场强减去在同一位置室内测量的信号平均场强,用公式表示为:()()1111N Moutside inside i ji i P P PN M===-∑∑P 为穿透损耗(单位:dB ),j P 是在室内所测的每一点的功率(单位:dBuv ),共M 个点,i P 是在室外所测的每一点的功率(单位:dBuv ),共N 个点。

北邮—电磁场实验之校园场强

北邮—电磁场实验之校园场强

电磁场实验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班内序号: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测试方法;2、研究校园内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3、熟练使用DS1131场强仪实地测试信号场强的方法;4、学会对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进而得出实验结论。

二、实验原理1、三种基本电波传播机制影响电波在空间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机制为反射﹑绕射﹑散射。

当电磁波传播遇到比其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反射。

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无线路径被尖利的边缘阻挡时会发生绕射。

散射波产生于粗糙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比如树叶﹑街道标志和灯柱等都会引发散射。

2、阴影衰落在无线信道里,造成慢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筑物或其它物体对电波的遮挡。

在测量过程中,不同位置遇到的建筑物遮挡情况不同,因此接收功率也不同,这样就会观察到衰落现象,这就叫“阴影效应”或“阴影衰落”。

在阴影衰落的情况下收到的信号是各种绕射,反射,散射波的合成。

所以,在距基站距离相同的地方,由于阴影效应的不同,它们收到的信号功率有可能相差很大,理论和测试表明,对任意的d值,特定位置的接受功率为随机对数正态分布。

对数正态分布描述了在传播路径上,具有相同T-R距离时,不同的随机阴影效应。

这样利用高斯分布可以方便地分析阴影的随机效应。

正态分布,也叫高斯分布,它的概率密度函数是:应用于阴影衰落时,上式中的 D_Dd__________áðϨdB表示的接收功率的均值或中值,表示接收功率的标准差,单位是dB。

阴影衰落的标准差同地形,建筑物类型,建筑物密度等有关,在市区的150MHz频段其典型值是5dB。

除了阴影效应外,大气变化也会导致阴影衰落。

比如一天中的白天,夜晚,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天晴时,下雨时,即使在同一个地点上,也会观察到路径损耗的变化。

但在测量的无线信道中,大气变化造成的影响要比阴影效应小的多。

电磁分布实验报告

电磁分布实验报告

电磁分布实验报告电磁分布实验报告引言:电磁分布实验是一项重要的实验,通过对电磁场的测量和分析,可以深入理解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和电磁场的分布特性。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探究电磁波在空间中的传播方式,并进一步研究电磁场的分布规律。

实验一:电磁场的强度测量在实验室中,我们使用了一台精密的电磁场强度测量仪器。

首先,我们将电磁场强度测量仪器放置在实验室中的不同位置,并记录下每个位置的电磁场强度值。

通过这些测量数据,我们可以绘制出电磁场强度随位置变化的曲线图。

实验结果显示,在实验室中,电磁场强度呈现出明显的分布规律。

在电磁辐射源附近,电磁场强度较高,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减弱。

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说明电磁场的传播确实存在辐射衰减的现象。

实验二:电磁场的方向测量为了测量电磁场的方向,我们使用了一种称为磁力线指示剂的特殊材料。

这种材料可以通过改变颜色来显示磁场的方向。

我们将磁力线指示剂放置在电磁场中,并观察其颜色的变化。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电磁场的方向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电磁场中,磁力线指示剂的颜色呈现出明显的变化。

通过观察这些变化,我们可以发现磁力线的方向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电磁辐射源附近,磁力线的方向与电磁辐射源的方向相一致,随着距离的增加逐渐趋于均匀分布。

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说明电磁场的方向确实受到电磁辐射源的影响。

实验三:电磁场的分布规律通过对电磁场强度和方向的测量,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电磁场的分布规律。

实验数据显示,电磁场的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对称性。

在电磁辐射源附近,电磁场强度较高,方向呈现出明显的指向性。

随着距离的增加,电磁场强度逐渐减弱,方向逐渐趋于均匀分布。

这个结果与我们的预期相符,说明电磁场的分布确实存在一定的规律性。

结论:通过本次电磁分布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电磁波的传播规律和电磁场的分布特性。

实验结果显示,电磁场的强度和方向均受到电磁辐射源的影响,并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场强仪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场强仪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题目:校园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班级:成员:时间:2019.5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内容 (3)三、实验原理 (3)四、实验步骤 (4)1. 实验对象选取 (4)2. 实验数据采集 (6)五、实验数据 (6)1. 实验数据 (6)3.数据处理流程图 (7)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8)1. 教二外侧东侧 (8)2. 教二外侧西侧 (10)3. 教二外侧南侧 (12)4. 教二外侧北侧 (14)5. 教二楼外侧全部数据 (16)6.实验数据汇总 (17)七、实验问题及解决方法 (19)八、实验总结 (19)成员分工: (19)实验心得: (19)九、附录 (20)实验代码 (20)调查问卷 (22)频谱特性测量演示实验问卷 (22)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测试方法。

2.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

3.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试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

4.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5.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1.利用DS1131场强仪,实地测量信号场强。

2.在室外或者室内条件下,阴影衰落服从的分布规律,并且画出概率分布柱状图和累积分布曲线,求出具体分布参数如均值和标准差。

三、实验原理【阴影衰落】背景知识: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

对于接收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覆盖的区域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于接收机的灵敏度。

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线工程师所关心的。

决定覆盖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同播、同频干扰。

理论原理:此次实验,我们研究的是建筑物外围的阴影衰落服从的分布规律,故此处主要说明阴影衰落相关原理。

北邮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报告7

北邮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报告7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微波天线方向图测试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0211203班学号:10210863姓名:张俊鹏2013年5月23日一、实验目的微波天线是微波通信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微波信息的质量与天线性能密切相关。

通常,微波天线都为面式天线,验证这类天线的性能,首先是通过测量来实现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天线发射微波信号后接受的状况,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来分析接受电磁波的特点,给出矢量分析图形,直观的得到各方向的长枪分布特点,从而进一步研究微波天线的通信状况。

二、微波天线的主要技术参数1.方向性(1)方向性图天线的基本功能是将馈线传输的电磁波变为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天线的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时电磁波能量(或场强)在空间各点分布的情况,它是描述天线的主要传输之一。

天线的方向性图是一个立体图形。

它的特性可以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E平面和H平面)内方向性图来描述。

如下图1所示。

图1 天线方向性图天线方向性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天线辐射能量集中程度、方向性图越尖锐,表示辐射能量越集中,相反则能量分散。

若天线将电磁能量均匀地向四周辐射,方向性图就变成一球面,称作无方向性,这就是一理想点源在空中辐射场。

天线方向性图可通过测试来绘制,如测得的是功率,即可绘出功率方向性图,如测得的是场强,则绘出场强方向性图,但两者图形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通常图形方向性图有多个叶瓣,其中最大辐射方向的是叶瓣,称主瓣,其余称副瓣(或旁瓣)。

在方向性图中主瓣信息是我们最关心的。

●方向性图主瓣宽度方向性图主瓣宽度是指半功率点(功率下降为最大辐射方向功率一半之点)之间宽度,它是由主瓣最大值“1”下降到“0.5”处两点与零点连接形成的夹角,用2θ0.5来表示,如图2所示。

图2 方向性图主瓣副瓣示意●方向性图主瓣零点角如图2所示,方向性图零点角是指主瓣两侧零辐射方向之间夹角,用2θ0来表示。

北邮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报告7

北邮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报告7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测量实验实验报告实验内容:微波天线方向图测试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2010211203班学号:10210863姓名:张俊鹏2013年5月23日一、实验目的微波天线是微波通信设备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微波信息的质量与天线性能密切相关。

通常,微波天线都为面式天线,验证这类天线的性能,首先是通过测量来实现的。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就是研究天线发射微波信号后接受的状况,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来分析接受电磁波的特点,给出矢量分析图形,直观的得到各方向的长枪分布特点,从而进一步研究微波天线的通信状况。

二、微波天线的主要技术参数1.方向性(1)方向性图天线的基本功能是将馈线传输的电磁波变为自由空间传播的电磁波,天线的方向图是表征天线辐射时电磁波能量(或场强)在空间各点分布的情况,它是描述天线的主要传输之一。

天线的方向性图是一个立体图形。

它的特性可以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E平面和H平面)内方向性图来描述。

如下图1所示。

图1 天线方向性图天线方向性图能直观地反映出天线辐射能量集中程度、方向性图越尖锐,表示辐射能量越集中,相反则能量分散。

若天线将电磁能量均匀地向四周辐射,方向性图就变成一球面,称作无方向性,这就是一理想点源在空中辐射场。

天线方向性图可通过测试来绘制,如测得的是功率,即可绘出功率方向性图,如测得的是场强,则绘出场强方向性图,但两者图形形状是完全一样的。

通常图形方向性图有多个叶瓣,其中最大辐射方向的是叶瓣,称主瓣,其余称副瓣(或旁瓣)。

在方向性图中主瓣信息是我们最关心的。

●方向性图主瓣宽度方向性图主瓣宽度是指半功率点(功率下降为最大辐射方向功率一半之点)之间宽度,它是由主瓣最大值“1”下降到“0.5”处两点与零点连接形成的夹角,用2θ0.5来表示,如图2所示。

图2 方向性图主瓣副瓣示意●方向性图主瓣零点角如图2所示,方向性图零点角是指主瓣两侧零辐射方向之间夹角,用2θ0来表示。

测量磁场强度的磁场强度计实验

测量磁场强度的磁场强度计实验

测量磁场强度的磁场强度计实验标题:探究磁场强度的磁场强度计实验及其应用引言:磁场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对于研究磁学和应用磁场的相关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测量磁场强度的磁场强度计实验,从物理定律出发,详细阐述实验准备、实验过程以及实验的应用和其他专业性角度。

一、理论基础:测量磁场强度的磁场强度计基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安培定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场的变化通过一个线圈时,线圈内将产生感应电动势。

而根据安培定律,通过一个导体的电流与该导体所受的磁场力成正比。

基于这两个定律,我们可以设计一种测量磁场强度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准备:1. 实验器材:一个可调电源、一个螺线管、一个带有刻度的直尺、一个电流表、几根导线。

2. 实验材料:多个不同磁场强度的磁体。

三、实验过程:1. 将螺线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到可调电源的正负极,使其形成闭合电路。

2. 将电流表连接到螺线管的两端,用以测量电流强度。

3. 在螺线管附近放置一个磁体,使其与螺线管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并记录下该距离。

4. 打开可调电源,调节电源使电流通过螺线管。

同时,用刻度直尺测量磁体与螺线管之间的距离。

5. 针对不同的磁场强度,重复步骤4,并记录下不同磁场强度下的电流值和距离值。

四、实验应用:1. 磁场强度的计算:根据安培定律,我们可以将测得的电流值和实验中测得的距离值代入公式,计算出磁场的强度。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测量出任意磁体产生的磁场强度。

2. 计算磁体中心点的磁场强度:实验中,我们可以控制螺线管与磁体的距离,通过多次测量不同距离下的磁场强度,可以绘制出磁场强度与距离的关系曲线。

通过该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磁体中心点的磁场强度,并对磁体性能进行评估。

3. 校准和测试磁场强度计:通过在实验中使用已知磁场强度的磁体进行测试,我们可以校准和测试磁场强度计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这对于科研和工程应用中的测量工具非常重要,从而保证实验和应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天线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天线特性测试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天线特性测试实验报告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1天线特性测试及分析本实验主要是学习天线理论、掌握天线方向图的概念以及学习天线方向图的测量方法。

以下是天线的概念及有关名词的解释。

一、天线的概念无线电发射机输出的射频信号功率,通过馈线输送到天线,由天线以电磁波形式辐射出去。

电磁波到达接收地点后,由天线接下来(仅仅接收很小很小一部分功率),并通过馈线送到无线电接收机。

可见,天线是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一个重要的无线电设备,没有天线也就没有无线电通信。

天线品种繁多,以供不同频率、不同用途、不同场合、不同要求等不同情况下使用。

对于众多品种的天线,进行适当的分类是必要的:按用途分类,可分为通信天线、电视天线、雷达天线等;按工作频段分类,可分为短波天线、超短波天线、微波天线等;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全向天线、定向天线等;按外形分类,可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等。

二、天线的方向性发射天线的基本功能之一是把从馈线取得的能量向周围空间辐射出去,基本功能之二是把大部分能量朝所需的方向辐射。

天线对空间不同方向具有不同的辐射或接收能力,这就是天线的方向性。

衡量天线方向性通常使用方向图,在水平面上,辐射与接收无最大方向的2天线称为全向天线,有一个或多个最大方向的天线称为定向天线。

全向天线由于其无方向性,所以多用在点对多点通信的中心台。

定向天线由于具有最大辐射或接收方向,因此能量集中,增益相对全向天线要高,适合于远距离点对点通信,同时由于具有方向性,抗干扰能力比较强。

三、天线的增益增益是天线的主要指标之一,它是方向系数与效率的乘积,是天线辐射或接收电波大小的表现。

增益大小的选择取决于系统设计对电波覆盖区域的要求,简单地说,在同等条件下,增益越高,电波传播的距离越远。

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信号的功率密度之比。

它定量地描述一个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2013/5/13一、实验目的: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的测试方法;2、研究国家体育馆——鸟巢周围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3、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量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4、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5、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利用DS1131场强仪,实地测量信号场强(单位:dBmW)。

1、研究具体现实环境下阴影衰落分布规律,以及具体的分布参数如何。

2、研究在国家体育馆鸟巢周围电波传播规律与现有模型的吻合程度,测试值与模型预测值的预测误差如何。

三、实验步骤:1、实验内容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我们想要研究学校外的建筑物的衰落现象,经过讨论,我们选择了国家体育馆鸟巢作为实验场所。

测量时,我们按照地图上逆时针方向沿着鸟巢边缘测量,具体路线见以下分布图:2、在选频方面,由于中央三套信号比较强,所以我们决定采用之,其图像信号的频率为487.25MHz,伴音信号的频率为493.75MHz,此时的波长约为0.616m,于是我们大约1m(也即2步左右)读取一个数据。

3、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录入Excel表格,得到12个表格文件:即以每个入口之间测量段的字母来分类,如上图所示,共有:A、B、C、D、E、F、G、H、J、K、L、M等12个测量段。

文件截图如下:4、D文件里的数据截图:5、 数据处理过程:采集到的数据有512多组,需要对数据进行细致的处理以便得到明确的结论。

下图所示为数据处理的流程图。

四、 实验结果:1、 空间场强大小分析:图1是用Matlab 画的所有数据的大小起伏,虽然有大有小,但是难以确定空间场强的大小分布,所以再使用Mathematica 进行改进绘图,如图3、4:图1以下是图3是场强大小的图像分量空间分布图,扇形区域的半径表示大小。

图4是伴音信号大小的分布图,测量数据是按照六块区域划分的,具体划分图可以见图2;图2、所有数据研究区域划分图注:图中数字表示区域名,字母表示入口,命名方式如:AB入口,BC入口……图3、图像信号强弱的空间分布表3、图像信号强弱的空间分布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发现6区的图像信号最强,均值为-29dBmW,而3区最弱,为-40dBmW;我们组分析了原因,认为原因如下:1)6区附近比较开阔,所以信号受到的阻挡更小,衰减小,而2、3区附近面临闹市,所以受到干扰大;2)信号源在6区的方向,因为6区朝向信号源,所以6、1区的信号最强,而其他区域,由于信号要穿过鸟巢建筑有穿透损耗,因此衰减比较大。

电磁法测电场实验完整报告

电磁法测电场实验完整报告

电磁法测电场实验完整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电磁法测量电场强度,探究电场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规律,并验证电磁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实验器材- 电磁法测电场仪器- 电源- 电极- 电阻箱- 移动测量仪(如万用表)实验步骤1. 将电磁法测电场仪器置于实验台上,并确保其与电源连接良好。

2. 准备一块均匀的导体板作为电极,将其与电源连接。

3. 将电极放置在待测电场区域内,并固定在合适的位置。

4. 调节电源的电压,使电极上的电场强度达到一定数值。

5. 使用移动测量仪逐点记录电场强度,并将结果记录在数据表中。

6. 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电场强度分布图,并分析不同区域的电场强度差异。

7. 根据实验结果对电场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得出了电场强度在不同区域的分布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在同一介质中,电场强度随距离电极的远近而逐渐减小。

在不同介质之间,电场强度受到介质性质的影响,不同介质中的电场强度差异较大。

我们进一步分析了电场强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呈现出逆距离平方的倒数关系。

这符合电场强度与电荷量和距离的关系公式。

这表明电磁法是一种可靠的测量电场强度的方法,并且其结果与理论计算相吻合。

结论通过电磁法测电场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电场强度,并研究了电场在不同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实验结果显示,电场强度随距离电极的远近逐渐减小,并且在不同介质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此实验验证了电磁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为进一步研究电场强度的测量提供了参考。

电磁法测电场实验在物理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电场分布图绘制、电磁场模拟等领域。

参考文献[1] 电场强度测量方法比较研究,xxx物理学报,20xx年,xx 卷(xx期):xx-x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各地点数据处理及分布图
1.地点为西门小广场时
①在频点为FM97.5MHZ时,西门小广场的信号电平概率分布直方图以及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知:在97.5MHZ的频点下,西门小广场的信号电平在-54dBmw至-57dBmw之间居多,且其他数据分布也较均匀;其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太分布基本类似,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其最大值为-44.6dBmw,最小值为-66.4dBmw,均值为-53.21dBmw,标准差为4.36;
若将移动台的经典高度值hr=1.5m代入EgLi模型则有:
④Hata-Okumura模型
Hata-Okumura模型也是根据实测数据建立的模型。当移动台的高度为典型值hr=1.5m时,按Hata-Okumura模型计算路径损耗的公式为:
市区内的Hata模型为:
简化后为:
⑤CCIR模型
CCIR给出了反映自由空间路径损耗和地形引入的路径损耗联合效果的经验公式。具体公式请参见模型计算部分
③EgLi模型
前述的自由空间模型及布灵顿模型都是基于理论分析得出的计算公式。EgLi公式则是从大量实测结果中归纳出来的中值预测公式,属于经验模型,其计算式为:
其中路径损耗Lp的单位是dB,距离d的单位是公里,天线高度ht及hr的单位是米,工作频率f的单位是MHz,地形修正因子G的单位是dB。G反应了地形因素对路径损耗的影响。EgLi模型认为路径损耗同接收点的地形起伏程度Δh有关,地形起伏越大,则路径损耗也越大。当Δh用米来测量时,可按下式近似的估计地形的影响: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182.5MHZ的频点时,信号的电平在-64dBmw至-65dBmw之间变化,可以说是在-64.5dBmw周围变化,变化幅度特别小,与97.5MHZ时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原因应该是在182.5MHZ的频点是无可调广播节目,以至于外界的对此信号影响不大,而97.5MHZ时有相应的调频广播,外界对此影响比较敏感。
除了阴影效应外,大气变化也会导致慢衰落。但在测量的无线信道中,大气变化所造成的影响要比阴影效应小得多。
阴影衰落分布的标准差
(dB)
频率
(MHz)
准平坦地形
不规则地形(米)
城市
郊区
50
150
300
150
3.5~5.5
4~7
9
11
13
450
6
7.5
11
15
18
900
6.5
8
14
18
21
3、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定义
③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测量:分别对几幢砖石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的测量。测量分为室内和室外,所谓室内是指最靠近该建筑物一层的路面上,围绕该建筑物转一圈测量,测量方法同上(室外信号的测量);室内按不同建筑物的每一个楼层进行测量,包括走廊和每个房间内的不同位置测量,测量方法同上(室内信号的测量),每隔地点的数据大于50个,并且记录测量地点。校园内的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信号电平空间分布图如图所示:
由此图可以看出:在此测试区域场强基本稳定在-56dBmw左右。在第28、29组数据处出现了信号强度的波动,可能是由于西门小广场有石块和毛主席的石像造成的,以至于信号影响的损耗较大。在3组数据同样出现了信号强度波动,可能是由于周围空间开阔,好多老人在此锻炼身体引起的损耗非常小。
是穿透损耗,单位 , 是在室内所测的每一点的功率,单位 ,共M个点, 是在室外所测的每一点的功率,单位 ,共N个点。
三、实验内容
利用DS1131场强仪,实地测量信号场强
①研究具体现实环境下阴影衰落分布规律,以及具体的分布参数如何;
②研究在校园内电波传播规律与现有模型的吻合程度,测试值与模型预测值的预测误差如何;
②在频点为FM182.5MHZ时,西门小广场的信号电平概率分布直方图以及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182.5MHZ的频点时,信号的电平在-64dBmw至-65dBmw之间变化,变化幅度特别小,与97.5MHZ时形成鲜明的对比,分析原因应该是在182.5MHZ的频点是无可调广播节目,以至于外界的对此信号影响不大,而97.5MHZ时有相应的调频广播,外界对此影响比较敏感。
由上图可知:在97.5MHZ的频点下,主楼小广场的信号电平在-40dBmw至-60dBmw之间变化,在-50dBmw左右居多。其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太分布基本类似,但也有一定的差异,其最大值为-42.1dBmw,最小值为-59.5dBmw,均值为-49.8dBmw,标准差为3.93;与上图西门小广场的数据图比较,发现此组数据的信号偏小,分析原因:西门小广场比较开阔,而主楼前的小广场离主楼较近,主楼内有很多的实验室以及实验设备,对周边的信号影响较大。
4、通过实地测量,分析建筑物穿透损耗随频率的变化关系;
5、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与建筑材料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无线通信系统是由发射机、发射天线、无线信道、接收机、接收天线所组成。对于接收者,只有处在发射信号覆盖的区域内,才能保证接收机正常接收信号,此时,电波场强大于等于接收机的灵敏度。因此,基站的覆盖区的大小,是无线工程师所关心的。决定覆盖区大小的因素主要有:发射功率、馈线及接头损耗、天线增益、天线架设高度、路径损耗、衰落、接收机高度、人体效应、接收机灵敏度、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同播、同频干扰。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电磁场与电磁波实验报告
题目:校园内无线信号场强特性的研究
姓名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董敏华
2010211112
10210368
27
杨伶
2010211112
10210369
28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在移动环境下阴影衰落的概念以及正确测试方法;
2、研究校园内各种不同环境下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
3、掌握在室内环境下场强的正确测试方法,理解建筑物穿透损耗的概念;
-54.6
③数据处理
用matlab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编程处理,首先将测量数据按室内室外分类,编程计算其均值与方差,并且画出概率的累积分布曲线,与标准正太分布曲线比较,得出室内室外阴影衰落的分布规律,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器建筑物的穿透损耗。此次实验我们采取了700组数据,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五、数据处理及分析:
信号电平空间分布图如图所示:
可以看出在此测试区域场强基本稳定在-65dBmw左右。因为频点为182.5MHZ,频率相对较高且无调频广播视频点播类的信号,以至于外界对此影响较小,基本上无大的浮动,且整体信号电平较高。
2、地点为主楼小广场
①在频点为FM97.5MHZ时,主楼小广场的信号电平概率分布直方图以及信号电平概率分布曲线与正态分布曲线的比较如下图所示:
1、大尺度路径衰落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路径损耗是影响通信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用于测量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信号的平均衰落,定义为有效发射功率和平均接受功率之间的(dB)差值,根据理论和测试的传播模型,无论室内或室外信道,平均接受信号功率随距离对数衰减,这种模型已被广泛的使用。对任意的传播距离。
③研究建筑物穿透损耗的变化规律。
四、实验步骤:
1、测量(数据采集)
①校园内室外信号的测量:用场强仪DS1131测量校园内各条马路上的开放无线信号,测量地点包括南北主马路、花园、操场、家属区、教学区、宿舍区等,每个测量地点的范围为一栋楼左右,每隔半个波长记录一个数据,将数据按测量地点分类,每隔地点测量的数据至少大于50个,并且记录测量地点。而此次实验我们选择了西门前的小广场和主楼前的小广场,频点分别选了97.5MHZ和182.5MHZ,具体平面图如下图所示:
空气的特性可近似为真空,因此当发射天线与移动台距离地面都较高时,可以近似使用自由空间模型来估计路径损耗。
②布灵顿模型
布灵顿模型假设发射天线和移动台之间的地面是理想平面大地,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d远大于发射天线的高度ht,或移动台的高度hr,此时的路径损耗计算公式为:
其中距离d的单位是公里,天线高度ht及hr的单位是米,路径损耗Lp的单位是dB。
②校园内室内信号的测量:在宿舍楼、教学楼的室内环境测量,包括宿舍、教室及楼道里,每个房间或楼道为一个测量地点,在楼道里每隔半个波长记录一个数据,在房间里按靠近窗户、门、四周墙壁及屋内中央周围等不同位置测量,每个地点测量数据至少大于50个,并且记录测量地点。而此次实验室内信号的测量我们选在了新科研楼内;
2、阴影衰落
在无线信道里,造成慢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对电波的遮挡。在测量过程中,不同测量位置遇到的建筑物遮挡情况不同,因此接收功率不同,这样就会观察到衰落现象。在阴影衰落的情况下,移动台被建筑物遮挡,它所收到的信号是各种绕射、反射、散射波的合成。所以,在距基站距离相同的地方,由于阴影效应的不同,他们收到的信号功率有可能相差很大,理论和测试表明,对任意的d值,特定位置的接收功率为随机对数正态分布即:
大尺度平均路径损耗表示为:
即平均接收功率为:
其中, 为路径损耗指数,表明路径损耗随距离增长的速度; 为近地参考距离; 为发射机与接收机 之间的距离。
决定路径损耗大小的首要因素是距离,此外,它还与接收点的电波传播条件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引进路径损耗中值的概念。中值是使实测数据中一半大于它而另一半小于它的一个数值(对于正态分布中值就是均值)。人们根据不同的地形地貌条件,归纳总结出各种电波传播模型。
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大小对于研究室内无线信道具有重要意义。穿透损耗又称大楼效应,一般指建筑物一楼内的中值电场强度和室外附近街道上中值电场强度之差。
发射机位于室外,接收机位于室内,电波从室外进入到室内,产生建筑物的穿透损耗,由于建筑物存在屏蔽和吸收作用,室内场强一定小于室外的场强,造成传输损耗。室外至室内建筑物的穿透损耗定义为:室外测量的信号平均场强减去在同一位置室内测量的信号平均场强,用公式表示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