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念历年真题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简述马克思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与创新。(2018.4)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012.10)(2017.4)
①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去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2015.10)
①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后继者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
②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2014.10)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份: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5、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及内在联系(2017.10)
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原则,政治经济学是通向实际生活中的中介,科学社会主义则是运用哲学分析经济事实引出的结论。这三者之间互相渗透、互相补充,统一构成的马克思注意学说。
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2016.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①其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有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②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③它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是革命性的必要前提和保证,革命性是科学性的必然结论和归宿。
7、试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2015.4)(2013.10)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
(2)观念形态的文化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够培育民族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教育和科学的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1、什么是哲学基本问题?简述其内容和意义。(2013.10)
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凡是认为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物主义;凡是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物质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哲学,属于唯心主义。(2)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认识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可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区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承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属于可知论;否认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认为世界是不可能认识的,属于不可知论。
2、简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此问题上的错误。(2014.4)(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片面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乏实践的观点,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忽视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2012.10)
①列宁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②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性,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简述意识的本质。(2016.4)
(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3)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
5、试述意识的能动性及其主要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2017.10)
意识的能动性是是指意思能动地反映世界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意识的能动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创造性;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影响作用;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正确认识了客观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实现人们预期的目的。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各项工作中,必须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实践热情与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反对片面强调发挥主观能动性,无视客观规律的盲目蛮干。
6、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2016.10)
意识的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起来的。能动性的实现途径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要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充分认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①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