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
溶解度(讲义及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一、知识点睛溶解度(讲义)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定义在温度下,向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转化对大多数固体(除 Ca(OH)2 外)来说,温度越高,溶质的溶解性越强。
2.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①定义: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状态时所溶解的。
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溶解度(S)的关系:ω=SS +100 g×100%(2)气体的溶解度①定义:该气体的为101 kPa 和一定时,在水里溶解达到状态时的气体。
②压强越大,气体的溶解度;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度。
3.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数据表、溶解度曲线均可表示固体物质的随的变化情况。
(1)溶解度曲线中的点①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对应的溶液必然是溶液。
②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某物质在某温度下的溶液(有剩余的溶质)。
③交点表示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溶解度曲线中的线①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如K NO3。
②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曲线比较平,如N aCl。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曲线坡度下降,如C a(OH)2。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③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或减小)的物质,(或)温度,可将饱和溶液转化成不饱和溶液。
④确定结晶方法a.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降温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物质。
b.蒸发溶剂结晶(蒸发结晶)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_的物质。
二、精讲精练1.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D.温度一定时,在食盐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蔗糖,蔗糖肯定不再溶解2.一定温度下,检验某物质的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最简单的方法是。
溶解度
当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气体的压强的增大而增大。这是因为当压强增大时,液面上的气体的浓度 增大,因此,进入液面的气体分子比从液面逸出的分子多,从而使气体的溶解度变大。而且,气体的溶解度和该 气体的压强(分压)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在气体不跟水发生化学变化的情况下)。例如,在20℃时,氢气的压 强是1.013×105Pa,氢气在一升水里的溶解度是0.01819L;同样在20℃,在2×1.013×105Pa时,氢气在一升水 里的溶解度是0.01819×2=0.03638L。
溶解度
化学名词
01 基本内容
03 影响因素
目录
02 不同状态情况 04 溶解平衡
05 变,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 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
基本内容
溶解度1.固体及少量液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通常为水)达到 饱和状态时所能溶解的质量(在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某物质的最大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 “g/100g水(g)”。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在20°C的时候,100 克水里溶解0.165克氢氧化钙,溶液就饱和了,氢氧化钙在20°C的溶解度就是0.165克,也可以写成0.165克 /100克水。又如,在20°C的时候,100克水里要溶解36克食盐或者溶解203.9克蔗糖才能饱和,食盐和蔗糖在 20°C的溶解度就分别是36克和203.9克,也可以写成36克/100克水和203.9克/100克水。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
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
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
(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
(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质量分数最大的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100g+S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等效法)×100%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S纵+100g技巧引入: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图
a 30g 100g ×14 130g ×14
的饱和溶液中,
b 40g 100g ×13 140g ×13 C 30g 100g ×14 130g ×14
谁的溶解度大 所含水就少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b
..................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溶解度
0 10
20 30
. 40 50 60 70 80 90 100
/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 溶解度曲线
()
溶 解 度
200 190 180 170
D 50oC时,10gKNO3中加入20g水,充分溶解后
再降温到30oC,有KNO3固体析出
B、列表法中,判定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的温度范围方法:看
低温时低的溶解度与相邻该物质高温的溶解度之间是否包含
另一物质高温是的溶解度,若包含则符合题意。
40oC时 KCL的溶解度为40g,即在100g水中最多溶解KCl
(5)稀释问题套入稀释公式:m浓液×P%浓= m稀液 ×P%稀
100g
20g 20g+100g
(100+50)g
X
X=11.1%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a
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 ..........
1.将t1oC a、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oC
《溶解度》PPT教学课件
烧杯溶液中有未溶解固 体
未溶解的固体又溶解了
结论
20mL水能完全溶解 20mL水不能完全溶解
5gNaCl
10gNaCl
增加溶剂的量可将未 溶物质溶解
分析
NaCl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水中
一、饱和溶液
加热烧杯,剩余的KNO3固体会有什么变化?
加热
再加5g硝酸钾
冷却至室温
有固体剩余 剩余固体全部溶解 固体全部溶解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硝酸铵
溶解度/
200
190
g 180
170
160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50
140
133
B.
1.两曲线交点B表示:
130
硝酸钠
120
在_6_8_℃__时__,_硝__酸__钾__与__硝__酸_钠__的__溶__解__度__相_等__,___
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而降低
1、概念:溶解度随温 度变化的曲线。
2、点的含义
①曲线上的点A: 表示t1℃时,Ca(OH)2
溶 解 度
的溶解度为S1g。
/g
S1 A
②曲线的交点B: S2
B
表示t2℃时,Ca(OH)2
和KNO3的溶解度相等,
为S2g。
t1 t2
KNO3
NaCl Ca(OH)2
温度/℃
01.课堂导入
02.新课讲授 03.课堂小结 04.典型例题
在我国西部地区分布着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其中蕴藏着 极其丰富的食盐和纯碱。有趣的是,当地人在生活实践中总结了一 条规律,就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你知道为什么“冬天捞 碱,夏天晒盐”吗? 这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呢?
(推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点思维导图06溶解现象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悬浊液
物质在水中形成的分散体系 乳浊液
溶液
加速溶解的方法
溶解现象 物质的变化
能量变化
均一性
溶液的基本特征 稳定性
混合物
导电性
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沸腾温度 凝固点
......
溶液组成的表示
溶质
定性表示
溶剂
定量表示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浓度(溶质质量分数)
应用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稀释溶液
物质的溶解性
溶质的性质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溶剂的性质
温度
溶液的状态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
溶解度 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溶解度曲线
物质溶解性的应用:结晶
蒸发结晶 降温结晶
溶解度 课件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通过观察这两图可以知道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大,例如硝酸钾、氯化铵。
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 例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 小,例如熟石灰。
下图是A、B、C三物质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 33 g。
(2)1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
80 70
.
60 50
. 40 . 30 .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35.5 35
34.5
0
10 20 30 40 50 60
温度/0C
氯化钠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37.5 37
36.5 36
温度
20℃
溶质的 质量
31.6g
溶剂的 质量
100g
饱和溶液 的质量
131.6g
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微溶 难溶
溶解度 >10 >1 (200c/g)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九年级下册化学课件溶解度曲线
目录
•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 溶解度曲线应用举例 • 实验操作与技巧指导 • 生活中溶解度现象解读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溶解度曲线基本概念
溶解度定义及表示方法
溶解度定义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 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 溶剂里的溶解度。
绘制物质溶解度曲线图
01
02
03
04
选择合适的坐标轴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 坐标,选择合适的坐标轴范围
和刻度。
绘制数据点
将实验测得的各温度下的溶解 度数据在坐标轴上标出。
连接数据点
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数据点, 得到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添加图例和标签
在图上添加图例、标题、坐标 轴标签等必要信息。
实验注意事项和误差分析
变化规律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总结出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例如,对于溶解度随温 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可以通过升温来提高其溶解度;反之,则可以通过降温 来降低其溶解度。
02 各类物质溶解度曲线特点
无机盐类溶解度曲线
大部分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硫酸钠等。
少数无机盐的溶解度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硫酸钡等。
合物分离的方法等。
拓展延伸:其他相关概念介绍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 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 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该种溶质 的溶液叫做该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有用)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一、溶解度曲线的概念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横坐标表示温度(t),纵坐标表示溶解度(S),由t—S的坐标画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称之为溶解度曲线。
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点:曲线上的点叫饱和点。
①曲线上任一点表示对应温度下(横坐标)该物质的溶解度(纵坐标);②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交点的温度下溶解度相等。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其变化趋势分为三种:①陡升型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KNO3;②缓升型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幅小,如NaCl;③下降型极小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Ca(OH)2。
3、面(或线外的点):⑴溶解度曲线下方的面(曲线下方的点)表示不同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⑵溶解度曲线上方的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相应温度下的过饱和溶液(不作要求)。
三、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例1: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
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是(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溶液质量是 g。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__________(填写物质序号)。
Q(4)在t2℃时,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5)把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所得a、b、c 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浓度)大小关系。
(6)若把混在a中的少量b除去,应采用___________方法;若要使b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若要使C从饱和溶液中结晶出去,最好采用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图2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液度曲线,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t1℃时,120gKNO3饱和溶液中含有20gKNO320B. t2℃时,KNO3和NaCl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C. 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D. 当KNO3中含有少量的NaCl时,可以用结晶方法提纯KNO32、右图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Na(OH)的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 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固体的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外因温度、(气体)内因和本身的性质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提示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定义固体物质的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的质量,用字母s 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通常所说的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外,度不同于溶解速度。
搅拌、、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
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内达到饱和状态时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20℃)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小于1g难(不)溶不溶小于影响物质度的因素内因:和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度是温度。
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度越大。
教学目标:1、了解溶解度的涵义和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2、了解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以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3、常识性介绍气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以及温度、压强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关系教学重点: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教学难点:1、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2、正确认识溶解性与溶解度的表示联系及区别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什么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在饱和溶液的概念中,为什么强调“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引入新课:【演示一】20ºC时,把蔗糖、食盐分别一份一份地加入10ml水中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讨论】通过粗略的计算,讨论蔗糖与食盐对水的溶解能力【提问】如果温度不定、溶剂量不同,能否比较他们的溶解能力大小?【演示二】20ºC时,配制KNO3饱和溶液时有KNO3固体剩余,然后加热,剩余固体又继续溶解【讨论】同一种物质在同一种一定量的溶剂中在不同的温度下,溶解能力是否相同?【演示三】1、食盐溶解在水中;2、食盐放在煤油中;3、植物油放在水中;4、植物油放在汽油中【讨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能力不同【总结】通过以上三个实验,结合课本P70内容讲授新课:【板书】一、溶解性1、定义:2、影响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性因素)②外界条件【过渡】如何精确地知道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里的溶解性大小是否需要什么条件和标准?【投影】列表:20ºC时100g水中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质量物质蔗糖食盐硝酸钾小苏打熟石灰大理石?最大质量(g)36?【讲解】以上表格中的数据能精确地表示各物质的溶解性大小二、溶解度固体溶解度1、表示方法:气体溶解度2、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由表格得)在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溶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来表示。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量。
溶解度与温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程度。
本文将探讨溶液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其中的原理和应用。
一、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表示。
溶解度曲线是指在一定压强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通常,溶解度曲线呈现出以下几种典型形态:1.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些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这种现象被称为“正温度系数”。
例如,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些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种现象被称为“负温度系数”。
例如,硫酸铜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 温度无明显影响:有些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即温度对其溶解度影响较小。
例如,氯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
二、溶解度与温度的原理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通过热力学原理来解释。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变化的公式,ΔG = ΔH - TΔS,其中ΔG为自由能变化,ΔH为焓变化,T为温度,ΔS为熵变化。
当ΔG小于零时,溶解过程是自发的,即溶解度较大;当ΔG大于零时,溶解过程是非自发的,即溶解度较小。
对于正温度系数的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过程的熵变化ΔS为正,而焓变化ΔH为正或接近于零,因此ΔG变小,溶解度增大。
而对于负温度系数的溶质,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过程的熵变化ΔS为负,而焓变化ΔH为正或接近于零,因此ΔG变大,溶解度减小。
三、溶解度与温度的应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结晶过程控制:了解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控制结晶过程。
通过调节温度,可以使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溶解度,然后通过降温或加入其他物质来诱导结晶,从而得到所需的晶体。
2. 药物制剂:药物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对药物制剂具有重要影响。
中学实验报告单(3篇)
第1篇实验名称:探究物质溶解度的规律实验日期:2021年10月25日实验班级:八年级(1)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1. 了解溶解度的概念及影响因素;2. 探究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3. 分析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实验原理: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一定量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器材:1. 烧杯(100mL);2. 量筒(10mL、25mL);3. 玻璃棒;4. 恒温水浴锅;5. 温度计;6. 砂糖、食盐、硝酸钾、蔗糖等固体物质;7. 蒸馏水。
实验步骤:1. 将烧杯放在恒温水浴锅中,调节温度至25℃,使用温度计进行测量;2. 分别取10g砂糖、食盐、硝酸钾、蔗糖等固体物质,分别放入4个烧杯中;3. 向每个烧杯中加入25mL蒸馏水,使用玻璃棒搅拌,使固体物质充分溶解;4. 观察并记录每个烧杯中溶解的固体物质的质量;5. 重复步骤2-4,分别将温度调节至35℃、45℃、55℃,重复实验;6. 计算每个温度下各物质的溶解度,并绘制溶解度曲线。
实验结果:温度/℃ | 砂糖溶解度/g | 食盐溶解度/g | 硝酸钾溶解度/g | 蔗糖溶解度/g--------|--------------|--------------|----------------|--------------25 | 25 | 36 | 31 | 2035 | 30 | 41 | 36 | 2245 | 35 | 46 | 41 | 2455 | 40 | 51 | 46 | 26实验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可以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砂糖、食盐、硝酸钾、蔗糖的溶解度均有所增加;2. 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每升高10℃,溶解度增加5g;3. 食盐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温度每升高10℃,溶解度增加5g;4. 砂糖和蔗糖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温度每升高10℃,溶解度增加5g。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Na(OH)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不变KNO3等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几乎变大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固体溶解度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固体溶解度外因温度、压强(气体)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提示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定义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用字母s表示,其单位是"g/100g水"。
在未注明的情况下,通常溶解度指的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例如:在20℃时,100g水里最多能溶36g氯化钠(这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我们就说在20℃时,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是36g。
【提示】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另外,溶解度不同于溶解速度。
搅拌、振荡、粉碎颗粒等增大的是溶解速度,但不能增大溶解度。
溶解度也不同于溶解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增加,能溶解度溶质质量也增加,但溶解度不会改变。
简介指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内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度质量。
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溶解度(20℃)易溶大于等于10g可溶大于等于1g小于10g微溶大于等于0.01g小于1g难(不)溶不溶小于0.01g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内因: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温度、压强(气体)。
主要影响固体的溶解度是温度。
对于大多数固体,温度越高,固体的溶解度越大。
中考化学二轮复习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30
40
硝酸钾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⑴请利用上表给出的硝酸钾的 溶解度数据,在答题卡的坐标 图中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 线。
知识应用
⑵“加热蒸发浓缩”操作时所用到的仪器除铁架台、陶土网、坩埚钳 外,还需要 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 。
⑶“冷却到一定温度”能获得较纯的硝酸钾晶体的原因是 KNO3 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显著减小,氯化钠量少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知识应用
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 M点表示在2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B. 20℃时,分 别在50 g水中加入50 g甲、乙,加热到40℃时,二者均为饱 和溶液C.40℃时,分别在100g水中加入50g甲、乙,所得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大于乙D.40℃时,分别在100g水 中加入30g甲、乙,同时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甲>乙
知识应用
7.下表为氯化钠和氯化铵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NH4Cl溶解度/g NaCl溶解度/g
0 29.4 35.7
10 33.3 35.8
20 37.2 36.0
30 41.4 36.3
40 45.8 36.6
50 50.4 37.0
(1)由表中数据可知,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是__N__H__4_C__l _______。
两种白色固体
碳酸钙、 氧化钙
主要操作、现象和结论
分别取适量两种固体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如足量水, 难溶于水的是碳酸钙,与水反应放热的是氧化钙。
知识应用
探究三:溶质在水中的溶解与结晶. 【查阅资料】 20℃时,五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微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微专题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_g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该溶剂里的溶解度,其单位为“g”。
固体物质溶解度(饱和溶液)S=m溶质m溶剂×100 g。
影响溶解度大小的因素(1)内因:物质本身的性质(由结构决定)。
(2)外因:①溶剂的影响(如NaCl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
②温度的影响:升温,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少数物质却相反,如Ca(OH)2;温度对NaCl的溶解度影响不大。
2.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该气体(其压强为101 kPa)在一定温度时溶解于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如NH3、HCl、SO2、CO2等气体常温时的溶解度分别为1∶700、1∶500、1∶40、1∶1。
气体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压强增大,溶解度增大。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1)列表法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2)曲线法4.利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选择不同的物质分离方法(1)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采取蒸发结晶的方法;若NaCl溶液中含有KNO3,应采取蒸发结晶,趁热过滤的方法。
(2)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或带有结晶水)采取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若KNO3溶液中含有NaCl,应采取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
专题训练题组一对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的理解1.将80 ℃饱和KNO3溶液冷却至10 ℃,有KNO3固体析出。
该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是() A.溶剂的质量B.溶质的质量分数C.KNO3的溶解度D.溶液中K+的数目答案 A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KNO3晶体不带结晶水,当降低温度晶体析出时,溶液只会减少溶质的质量而溶剂的质量不会改变。
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其应用
一、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溶解度/g S2 S1 M
静态:定点M——t1℃时,固体物质A的 溶解度是S 克。 (实际意义:t℃时,100克水中最多溶 解A物质S克。)。
O
溶解度/g
t1
t2
温度/℃
动态:动点M→N——t1℃→t2℃时,固体物 S 2 质A的溶解度由S1克→S2克。 (实际意义:100克水中,当温度t1℃时,溶 解S1克A物质就达到饱和;当温度变到t2℃时, S1 还是100克水,需溶解S2克A物质才能饱和。)
溶 解 度 (g) 甲
乙
甲
冰水
乙
0
温度 ( C)
应用二 确定混合物的提纯、分离方法 例 硝酸钾固体中含有少量氯化钠,如何提纯 硝酸钾? 溶 解 度 /g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硝 酸钾
混合物
适量水 加热 KNO3 热 饱和溶液 降 温 结晶
过 滤
60 氯化钠 4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温度/℃
O
N
M
t1
t2
温度/℃
二、溶解度曲线的应用
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温度,实质上就是改变物质的溶解度。溶 解度曲线直观地反映出“改变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是增大?减小? 还是基本不变”。它能指导我们通过控制溶液的温度来改变溶液的 状态、配制合理浓度的溶液、结晶获取溶液中的溶质。
应用一 判断温度改变对“溶液状态及组成”的影响
/g
45 30 2010
小结:溶解度曲线类型为“ 态受温度的影响情况:
不饱和溶液
升温
”的物质的溶液组成及其状
升温
①
溶解度
溶解性 描定 述量
影响因素 (温度)
物质的溶解度
固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
表示方法
影响因素 (温度、压强)
表示方法
微溶 难(不)溶
<1g <0.01g
溶 200 解 度 190
.
g 180
/
3、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70 160
.
150
(1)列表法
140
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130
120
温
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
100
.
硝
.酸
钾
溶
90
解
度 /g
13.3 20.9 31.6
2、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 体积。 想一想:
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49的含义是什么?
在0℃,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 049 体积氧气。
溶解度
同种溶质在不同的溶剂中 的溶解能力不同
不同的溶质在同种溶剂 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条件: 一定温度 标准: 100克溶剂(一般指水) 溶液状态:饱和状态 单位: 质量(克)
例:蔗糖在20℃是的溶解度是203.9g。
在20℃时,100g水中溶解203.9g蔗糖,溶液达到饱和。 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03.9g蔗糖。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可溶
溶解度/g >10g >1g (20℃)
45.8
63.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与溶解度曲线有关吗?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只需明白4点
1:大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上升,如氯化氨,硝酸钾
2:少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基本不变,如氯化钠
3:少部分固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如含结晶水的氢氧化钙,醋酸钙
4: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下降,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既然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一定量的溶剂里的溶解量是有限度的,科学上是如何表述和量度这种溶解限度呢?好,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下溶解性的概念。
溶解性
通过实验的验证,在相同条件下(温度相同),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溶解的能力是各不相同的。
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
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
所以在描述一种物质的溶解性时,必须指明溶剂。
物质的溶解性的大小可以用四个等级来表示: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不溶),很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从溶解性的概念,我们知道了它只是一种比较粗略的对物质溶解能力的定性表述。
也许会有同学问:能不能准确的把物质的溶解能力定量地表示出来呢?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的溶解度的概念。
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中的溶解度。
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没有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就是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
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时溶解度数据,可以画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Solubility curve)
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增大,如硝酸钾、硫酸铜等。
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食盐。
此外,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硫酸锂、氢氧化钙等。
2.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溶解度定义跟固体溶解度不同。
由于称量气体的质量比较困难,所以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通常用体积来表示,所以气体的溶解度是指某气体在压强为101Kpa 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的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体积。
气体的溶解度大小除了跟气体本性有关外,还跟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强等有关。
加热冷水,在水还没有沸腾之前,就可以看到有气泡从水中冒出。
这是因为加热使水的温度升高,原来溶解在水中的空气的溶解度减小,因而冒出气泡。
其实气体的溶解度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
另外,温度一定时,气体的溶解度随着压强的增加而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