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水稻害虫钻虫详解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天敌
▪ 卵寄生蜂最重要——主要种类有稻螟赤眼蜂、澳洲赤 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等腹黑卵蜂等;
的茎秆化蛹。
▪ 其它代:幼虫老熟后,在茎秆内(茎杆粗)
或叶鞘内侧(茎杆细)化蛹。
▪ 化蛹的部位:近水面。可进行深水灭蛹。
▪ (三)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 1、气候因素
▪ 生 长 发 育 的 最 适 温 度 23-26℃ , 相 对 湿 度 为 85%-100%。
▪ 2、耕作制度
▪ 单纯改向复杂,种群随之趋向凋落; ▪ 复杂改为单纯,则相对地利于二化螟的发生。
水稻栽培制度和品种类型密切相关。
▪ 江苏太湖稻区:越冬代始蛾——4/中、下;

盛发——5月,常有多次高峰;

第1代蚁螟盛孵——5/下~6/下;

第1代蛾盛期——7/中、下;

第2代蚁螟盛期——7/下~8/上,

第2代蛾盛发——8/底~9/中。
▪ 2、越冬
▪ (1)龄期
▪ 4百度文库6龄幼虫越冬。
▪ (2)场所
▪ 稻桩和稻草、茭白遗株、三棱草及杂草、稻田机耕路和渠边 的白杨、槐树、柳树、法国梧桐、楝树等五种树上发现在干 皮下或腐烂处以及剌蛾残壳内并有薄茧护身的二化螟。
▪ (3)特点
▪ 越冬幼虫抗逆性强,冬季耐低温,春季耐雨 湿,迁移能力强,冬耕春灌对其影响较小。
▪ 未成熟的越冬幼虫,春季还能从稻桩中爬出, 蛀入。越冬虫龄不一,越冬场所小气候环境 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的时间很不整齐。
▪ 化蛹、羽化的时间顺序:茭白→稻桩→夏熟 作物→稻草、田埂杂草。
▪ 各越冬场所的羽化期依次相隔10-20d,所以 越冬代蛾发生期常持续2个月左右,其间常出 现2个以上的蛾峰。——如江苏太湖稻区。
▪ 3、成虫
▪ (1)、产卵习性
▪ 稻株——雌蛾喜在叶色浓绿及粗壮高大的稻株 上产卵。
▪ 品种——在杂交稻上产卵比常规稻多。 ▪ 生育期——分蘖期和孕穗期的着卵最多。
▪ 3、水稻品种
▪ 受害程度——
▪ 籼稻>粳稻;
▪ 有芒稻>无芒稻;
▪ 叶片长而宽、高秆、分蘖多的品种>叶片 狭而短、矮秆、分蘖中等的品种;
▪ 茎秆表面光滑,茎粗而组织疏松的品种> 较茎秆坚硬、维管束排列密集、茎腔直径 小的品种;
▪ 杂交稻>常规稻;
▪ 水稻体内淀粉含量高,米粒带香味的稻种 >其它;
▪ (一)为害
▪ 1、为害状
▪ 枯鞘 ▪ 分蘖期——枯心 ▪ 孕穗至抽穗期——枯孕穗和白穗 ▪ 还能形成虫伤株。
▪ 2、寄主
▪ 国内寄主除水稻外,还有茭白、野茭白、玉米、甘蔗、 稗草、芦苇等禾本科植物,早春越冬幼虫还能为害麦 苗、蚕豆、油菜、绿肥等。贵州省长顺县报道为害生 姜严重。
▪ (二)世代与生活史
第八章水稻害虫钻虫详解演示 文稿
优选第八章水稻害虫钻虫
▪ 食根性害虫——稻根叶甲、稻象
甲;
▪ 潜叶性害虫——铁甲虫幼虫;
▪ 食种性害虫——稻水蝇和稻摇蚊;
▪ 形成虫瘿——稻瘿蚊。(幼虫侵入生 长点,使生长点不能发育,受害秧苗, 初期瘤状不明显,中期基部彭大,称 大肚秧,愈合的叶鞘后期成管状伸出, 称标葱。)
▪ 二化螟
▪ 国外:分布于亚洲温带和亚热带稻区(朝鲜、韩国、日本、 菲律宾、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埃及 等)。
▪ 国内:分布北起黑龙江(克山县),南抵海南省,东自台湾, 西至陕西、甘肃东部和四川、云南等省。
▪ 解放初期,曾经是我国广大稻区发生严重的稻虫,后由于水 稻改制和品种类型的变化,曾出现几度起伏,但自70年代中 期之后,全国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在江淮稻区,以种植杂 交中稻为主的稻麦两熟区,二化螟已上升为稻螟中的优势种 群。目前,有些地区重,有些地区轻。
▪ 5、幼虫
▪ 龄期:多数6龄,少数7龄。 ▪ 侵入:蚁螟→聚集在叶鞘内侧为害→2龄以后
→分散→入侵茎杆。
▪ 转株:食料不足;

天气干燥缺水、稻株生长受阻。
▪ 如单季糯稻、粳稻茎杆粗壮,食料丰富,被
害株内常有成长幼虫7~8头,也不甚分散转移
为害。
▪ 6、蛹
▪ 越冬代:越冬幼虫在稻桩、稻草、夏熟作物
▪ 1、年发生代数
▪ 国内:1-5代。 ▪ 东北中部和内蒙中南部:1-2代; ▪ 黄淮流域:2代; ▪ 长江流域——江苏、安徽、河南、湖北及浙江北部:2-3代; ▪ 浙江和湖北中南部、江西、湖南等地:3-4代; ▪ 福建南部、广西中南部、广东:4代; ▪ 海南:5代。 ▪ 同一地区,发生代数和发生时期除受海拔高度影响外,还与
▪ (2)、产卵部位
▪ 秧苗-分蘖期——多数产在第1-3叶片正面离叶 尖3-6cm处。
▪ 分蘖后期-抽穗期——绝大多数卵产在离水面710cm的第2叶鞘上。
▪ 4、卵
▪ (1)、卵块
▪ 一层,呈鱼鳞状排列,长椭圆形,表面无绒 毛,上盖有透明胶质。
▪ (2)、卵量
▪ 每♀产2-3块,40-60粒/块。
▪ 大螟
▪ 国外:分布于东南亚产稻国家。 ▪ 国内:分布北限为陕西周至、河南信阳、安徽合肥、江苏淮
安(34ºN一线)。
▪ 50-60年代,仅在稻田边零星发生,随着水稻栽培制度的变 化,特别是双季稻区推广杂交稻以后,发生数量上升,90年 代中、后期种群上升较快,为害加重,成为水稻的主要害虫 之一。
二、二化螟
▪ 稻株细胞中含草酸、苯甲酸和水杨酸等物 质多的品种,则具有抗螟性。
▪ 4、栽培管理
▪ 偏施氮肥,植株生长旺盛,能诱集二化螟多产卵,还 能使虫体增重,提高繁殖势能,使为害加重;
▪ 浅水勤灌,稻苗生长健壮,幼虫转株为害少,相应能 减轻为害程度,如果田间脱水干裂,可促使幼虫转株 为害,从而加重为害程度。
第二节 钻蛀性害虫
一、种类与分布 1、种类 属鳞翅目 三化螟 螟蛾科 二化螟 螟蛾科 大螟 夜蛾科
▪ 2、分布
▪ 三化螟
▪ 国外: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日本南部。
▪ 国内:长江流域及以南稻区的重要害虫,特别是沿海、
沿江地区。北界为山东烟台附近(38ºN)。
▪ 在20世纪50-60年代曾经是我国影响水稻生产的最大 害虫,但自70年代迁飞性害虫种群发展后,为害逐 年下降为次要地位,到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在苏 南稻区种群几乎绝迹。80年代中期以后,在长江中、 下游地区又有回升,为害程度日趋严重,又成为水稻 生产上发生量较大的钻蛀性害虫,但日前田间很难找 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