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五年制大专语文教学大纲
江苏电大职业技术学院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三)教学要求《语文》(三)是2007级初中起点五年制高职教育各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习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和前提。
教材仍然采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胡大奎主编的第二版《语文》(第三册)教材。
该教材依循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遵循“打好基础,突出应用,强调能力,适当延伸”的原则,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线,对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教学、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训练,以必需、够用为度,力求具有较为鲜明的实用性、规范性和先进性。
由于该教材已在“前言”中详细列出了有关各单元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因此,只对教材作几点补充说明:一、关于教材各单元的课文问题精讲课程:重点掌握的课文第十二单元信息精品一、透过遗产看世界:1、《尼罗河文明的象征——金字塔》二、浏览名著知人文:《爱弥儿》三、《天地人之道——于丹〈论语〉心得之一》四、《父母于与孩子之间的爱》八、《信息爆炸与媒介素质》第十三单元文学作品赏析(I)一、诗经:蒹葭(秦风)二、楚辞:国殇三、汉魏诗:西北又高楼《古诗十九首》之一、短歌行四、唐诗:春江花月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锦瑟五、宋词:鹊桥仙、醉花阴•重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六、现代诗:致橡树、雨巷七、外国诗:生命的礼赞注意:诗歌要求背上。
第十四单元文学作品赏析(II)二、空山鸟语六、森林与草原八、前赤壁赋第十五单元文学作品欣赏(Ⅲ)一、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二、婴宁三、项链、五、麦琪的礼物七、微型小说:雨伞第十六单元艺术作品鉴赏一、绘画作品鉴赏:(一)中国人物画的鉴赏:《清明上河图》(局部)(二)中国山水画的鉴赏(三)齐白石的《虾》与徐悲鸿的《马》:妙趣横生的《虾》、徐悲鸿的《奔马图》(四)一首赞美自然的颂歌——《蒙娜•丽莎》二、雕塑作品鉴赏(一)断臂的维纳斯(三)中国古代雕塑:铜奔马(四) 中国现代雕塑:艰苦岁月、钢琴三、书法作品鉴赏:(一)浅谈颜体楷书(二)柳公权《玄秘塔碑》(三)草书艺术的鉴赏二、关于教材中各单元的侧重点问题每个单元的重点在单元前面的“单元指要”中有所提示,在课文后的“思考与练习”和“单元练习”中都有相应的设计和安排,因此,教师应严格按照教学要求中的规定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认真完成教材上的思考与练习题,并联系《语文练习册上相关的基础训练题和各单元检测题,进行必要的训练,以使学生能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并使之系统化,规范化。
浅谈朗读在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湖 北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 Be V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 e st o r a o Hu i T Un v r i y
V 1 2 No 3 o. , . 3
M a c . 01 , 3  ̄ 0 5 rh 2 2 0 4 3
文 能力 的培养 ,结合专业特 点和 学生的学习基础 、 来发展 未 需 要,进行有针 对性 的读 、写、听 、说训练 ” 。朗读 是学习
语 文 基 本 的方 法 , 也 是 重 要 的训 练 内 容 。 当前高职语 文教学中 , 很多教师不 自觉 的陷入 了两 个误 区。一 是主 动把语文放 在次要位置 ,不 去研 究教材教法 ,也 不 关心学生语 文素养提高 ,朗读在课堂上基本不存在 。二是 把 更多地把精 力放在讲解课文 ,帮助学生应付考试 上,朗读 只是一种 “ 走过场 ”的摆 设。如果要把语文 课上好,为学生 未来前途 奠定好基础 , 朗读必须在语文教学 中 占据重要的位
[ 稿 日期 】020 .1 收 2 1.20
作 者 系无 锡 市广 播 电视 大学 讲 师 。
学生在朗读上缺少训练 ,就非常缺乏 中文语感 ,体现在 问题 回答 词汇不足 、文本理 解困难、语言缺乏 幽默 等方面 。 如在 教学 《 故乡》时分析 “ 远近横着几个萧 索的荒村 ”里 的 “ ”字 时。教师 问:“ 横 ’和荒凉有关系 ,请 大家 能不 能 横 ‘ 具体 说一下 ?” 学生 :那个 时候 , “ ……荒凉, 看上去好像 …… 很 …… ”[p学生对 语言毫无感觉 ,教师大感头痛 。朗读 是 3 l 解 决这种 问题 的根本和基础 方法 。 朗读在 建立视觉与 思维 的 联系基础之上 ,还加进听觉传入这个 因素,有看与听 的双 重 作用 。叶圣 陶先生 曾精辟地指 出:“ 诵就是心 、眼 、 口、 吟 耳并用的一种 学习方法 。 p 川】 P 学生在在 朗读 中加 深 了记忆 , ] 很多词汇 、语 句 以及 表达方 式 自然 而然就 成 了 自己的一 部 分,语感在 训练中也会逐渐形成 。王尚文先生认 为语感 伴随 着读 、写 、听 、说、思的运作而产 生形成,一个人 的语感能 反 映 出 其 身 份 意 识 、 生 活 体 验 、 文 化 素 养 和 思 想 感 情【p 9。 见对 于学生将来驾驭 语言文字有很大 的帮助 。 4 6 可 J 阅读 可以丰富学生 的知识 ,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 其文学 鉴赏 力,但不借助 朗读 ,不少学生会把这些 锦绣文字埋在脑 子里 ,很难形成 自己的语言 ,提高 自己的语感 。我们必须倡 导朗读 ,引导学生去 阅读文 本、学习语文 ,可以说 ,朗读在 语 文教学中拥 有积极导 向作 用。 3 .五年制 高职的课程设置情况 决定了 朗读 的重要性 《 江苏 省五年制高等职业 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 》建议 五年 制高职语文课程开 设四个学期 , 总课 时不 少于 2 0个 。每周 5 的语 文课最 多在 4课 时左右 ,除去作文和考 试 占据的课时 , 可供上课 的就相对较 少了 。 很多老师觉得 课时紧张 , 自己 让 的讲解 占据 了大部分时间 , 好像珍惜 时间 , 结果造 成了学生 不愿听讲 , 至不知道文本 内容 的尴尬 局面 。 甚 其实这种 情况 下, 应把 时间合理分配给学 生,倡导 以学生为主体 的教学模 式 ,引导学 生朗读文本 ,学生至少 可以熟悉文本 。 江苏 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分 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 程 。 般来讲 ,学生在一年级就要学 完必修课程 , 在二 年级进入 选修课程 。《 苏省五年制高等职 业教育语文课程 标准 》指 江 出:“ 学生通过 必修 课程 的学 习,在语言文字 的运 用能力和 人文 素养 等方面将得到应有 的加 强, 在语文 的探 究和审美等 方面得 到比较 协调的发展 ”“ , 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 内容和要 求 的拓展 与延伸, 体现五 年制高职语文课程 的开放 性和发展 性。 ”两个学期 的必修课学 习要达到 《 江苏省 五年制高等职 业教育语 文课程标准》制定 的 目标,同时为选 修课开设奠定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一、总目标(一)加强积累整合,巩固语文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围绕职业能力和人生规划,进一步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和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语文实践,融汇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并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感受语文在社会交往、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二)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通过作品鉴赏活动,能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独特体验,培育人文情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养分,尊重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视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自尊自信,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修养,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提升人生境界.(三)加深思考和领悟增强思考和领悟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勇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不断加深领悟.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阅读欣赏和表达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加深专业理解.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职业、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四)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和语文应用能力能在语文课堂内外的广阔领域里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加强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沟通,强化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形成探究自然奥秘、关注社会发展的兴趣,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逐步养成自主探究意识,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表达中要追求新意,能平中见奇,同中求异.尊重他人的成果,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知识的创造性迁移.二、分目标(一)必修课程1.基础知识应用(1)进一步达成正确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汉字的要求;正确认读常用多音多义字,准确理解字词含义,准确运用常用词语,积累专业词汇,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汉语字(词)典和专业工具书.(2)熟练、规范地书写正楷字和行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3)正确地遣词造句,辨析和改正常见病句;恰当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辨析词语、句式、修辞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4)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正确辨识常见文言句式.(5)能借助语文工具书和其他媒体搜集、处理信息.2.阅读与鉴赏(1)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摘录、批注等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内容,灵活进行精读、略读、速读,扩大阅读容量,提高阅读效率.(2)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筛选信息;能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对叙事类文章的形象和主题,对说明类文章的说明对象和中心,对议论类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对应用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深入分析和准确理解.(3)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在表达方式、结构安排、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4)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线索和外国文学发展概貌,了解重大文化现象;领悟重要文学作品的内涵,恰当评价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有益启示.(5)把握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样式的不同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精彩片段.(6)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短文;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语句.(7)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加深思考,学会质疑、探究和批判,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注意心理体验,产生独特感受,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8)通过阅读与鉴赏,接受熏陶,获得愉悦,丰富情感,发展想像力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和品位.(9)加强语文积累,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规定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的需要,拓宽阅读范围.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课外自读10部以上文学名著,总量不少于200万字.3.表达与交流(1)掌握听知要领,养成良好的听知习惯,有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准确辨听他人的口语表达,在听一般语速的报告、讲演、广播等口语表达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与评价.(2)掌握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口语表达吐字清楚,语气流畅,语调恰当,语义明确.(3)较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朗读与交流.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学生须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与口语交际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含二级乙等),其他专业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含三级甲等).(4)能根据需要进行准确的复述;从容、大方地进行介绍、交谈;积极参加座谈、讨论、答询等语言交流活动,主动发言,清晰表明观点,语言要准确、规范;能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提高口语交际效果.(5)加强组织和主持座谈、讨论的技巧学习,增强组织和主持的引导、控制能力,提高座谈、讨论的效率.(6)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7)书面表达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文面整洁;语言通顺,思路连贯,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文章选材得当,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8)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9)写记叙文,做到主题集中,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论证有力;写应用文,做到文种恰当,格式规范.(10)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11)坚持勤写多练,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能在45分钟内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二)选修课程·提高模块1.基础知识应用(1)能多角度辨析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用词贴切、生动、形象.(2)能改正病句并正确分析造成病句的原因;掌握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与用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不同句式,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3)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用法,把握常见文言句式的结构特征.2.阅读与鉴赏(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尊重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从中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完善人格.(2)了解中外著名作家的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品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正确理解、分析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及艺术特色,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掘作品的深刻含义,注重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4)进一步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中,加深情感体验,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分析,不断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5)能用现代的观念历史地分析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把握其积极意义,认识其历史局限,领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6)学习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7)掌握诗歌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等基本特征.品味诗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学习诗人富于想像的思维方式,掌握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技巧.(8)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散文思路,准确把握立意,学习灵活自由的表达手法,体味散文凝练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9)掌握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能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入手整体感悟作品,理解人物形象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的演变轨迹,领会情节和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正确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10)掌握戏剧集中性、冲突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等艺术特征.能分析戏剧情节,准确理解台词,领悟潜台词的内涵,体会戏剧冲突的作用,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文化和精神.(11)能背诵教科书中的诗文名篇或名句名段,丰富文化积累,加深文化熏陶.3.表达与交流(1)能根据对方讲话的内容和语调、表情、姿态等,抓住讲话的关键词、立场、观点,迅速选取有用信息,理解其讲话的真实意图;感受其说话技巧,对语句隐含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正确、及时地作出相应反应.(2)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口语交际活动,掌握和熟练运用演讲、采访、辩论、谈判、主持的基本技巧.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敏捷应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语言生动、得体、文明,态度真诚,仪态大方,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3)欣赏、品味古今中外名人口语交际的成功范例,从中获得启发,力求形成自己的口语交际风格.(4)能独立做好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的工作.(5)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不断丰富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善于捕捉写作灵感,力求写出有深度的文章.(6)自觉提炼和升华主题,力求集中、鲜明、深刻.严格选材,做到材料典型、新颖.(7)精心谋篇布局,掌握伏笔、照应、过渡等方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根据文体要求,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详略得当,语言准确、简练、生动.(8)积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审视和修改,主动与他人切磋互改,交流写作心得.(9)在写作实践中增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提倡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追求写作的个性和创意.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丰富情感世界,升华思想境界.(10)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交流.(三)选修课程·专业类模块1.阅读与欣赏(1)具备专业领域所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关注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进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专业(行业)文化.(2)具备阅读日常应用文、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能力.学会阅读含有附表、插图等非连续表达文本的方法,能准确把握文本的关键信息,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概括、分析以及汇总的能力.(3)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科技作品,掌握基本特点,整体认知作品,理解主要内容,归纳文章观点,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考察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会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4)阅读勤勉励志、敬业乐业、企业文化、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选文,感受专业领域内的人文气息和文化传承,增进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专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5)能够批判性地阅读和分析各种媒体信息,准确分辨媒体中信息的真假、虚实、正误,不受错误诱导.2.表达与交流(1)具备辨听复杂言语的能力,机敏地识别职业语境中言语的内涵,能比较准确地辨明语义,筛选信息,抓住信息要点,整合信息.准确地理解交际意图,恰当地应对,有效地协调交际场合中的人际关系,发展合作精神.(2)能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掌握职业活动中常用的营销等口语交际的技巧.准确地介绍事物、阐述事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得体地即席发言,具备基本的谈判能力,说话符合职业语境和行业交际的表达需要,能针对不同交际对象,进行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借助体态语言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3)能根据专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会写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能恰当地运用图表、图片、统计数据等材料,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文风端正.(4)能有步骤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述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要有引用、脚注、尾注、参考文献等,格式要规范.(5)在写作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三年级2班共有学生58名,其中男生41名,女生17名。
五年制高职语文说课 PPT
五年制高职语文说课内容
课程标准 教材与教学内容 学情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设计 今后改革思路
一、课程定位
课程性质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为各类专业学生开 设得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语文 课程得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工具性与审 美性、人文性得统一,它以培养学生汉语语 言文学方面得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 力为目得,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人文精神与品 德素养得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 育得一个重要手段。大学语文是目前高校 里仅有得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 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校园文化氛 围得重要基础课程,在整个高校学科课程体 系中,具有不可替代得职能。
第二步:让学生尝到实践得甜头 精学一篇诗歌,带领学生有感情得反复朗 读,老师带头做出夸张投入得肢体语言,做 到声情并茂,激发学生表演欲望,给与学生 极大地鼓励。
第三步:激发学生得学习热情 针对学生感兴趣得热门话题,结合课本知 识制造讨论话题,提出不同观点,引导学生 积极发言,并将心中得想法整理成文。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
在高职院校,我们得语文科目正
遭遇一种定位尴尬,有人说大学语文
就是高四语文,为了摆脱这种阴影,在
教
具体得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文学
学
是人学”得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具
理
体得经典文学诱发他们对人生理想得
念
思考与追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
心得不是文学自身,而是在忘记了一
切关于文学得概念性得东西以后,依
习唱词得歌曲
学生对诗词得审美
现代诗歌朗诵比赛 培养学生对诗歌得审美情趣,激发学 生得表演欲望
五、教学课程设计
欢迎各位评委、老师 批评指正!
以新课标为导引,构建五年制高职语文新课程
、
课 程性质 与理念
将 新 课 标 和 旧 大 纲 相 比 较 , 课 程 性 质 和 理 念 方 面 有 在
很 多不 同之处 , 但最 为突 出的可 以归 结为 以下 两点 。
1突 出“ 文 ” 质 。 . 人 性
在教学 建议 中 ,课标 不仅 强调 了文学 文化 类作 品 的阅
读 , 强调 了“ 还 阅读 勤 勉励 志 、 业 乐业 、 业文 化 、 业 发 敬 企 专 展 等方 面 的选 文 ,感 受 专业 领 域 内的 人 文气 息 和 文 化 传 承, 增进 对 社会 、 职业 的 了解 …… ” 。对 即将走 上 工作 岗位 的职 校 学 生 , 们 不 必拘 泥于 “ 学 象 牙塔 ” 。 尽 可 能 我 文 中 应 丰富教 学 内容 , 引导 学生关 注 社会 、 场等 各个方 面 。反 观 职
与 旧大 纲 中 “ 五年 制高 职语文课 程 要 以语 文 应用 能力 的培养 为本位 ” 的课程性 质 表述 不 同 , 新课 标在 首 页即提 出
课 程应 “ 以提 高 学 生 的语 文 应 用 能 力 和 人 文 素 养 为 宗 旨 ” .
强 调语文 教育应融 工具性 、 人文 性于一体 。
…
曩
皇
誊 量 鬻 曩善 霉 薯萎篝量
l
: Ⅲ
薯 董 誊蓦 嚣 黪蠹 曩
糍 誊 嚣
Jii i!! l li J
语畜 文学研究- -
曩
j
以 新 课 标 为 导 引 , 建 五 年 制 高 职 语 文 新 课 程 构
玛 励
( 连云港 中医药 高等职业 技术学 校 基础教 学部 , 江苏 连 云港 2 2 0 ) 2 0 7 摘 要 : 0 0 秋 季 , 苏省 五年制 高职 学校文化 基础课 开始施 行新 的课程 标 准 , 文新课 标 中的“ 文” “ 2 1年 江 语 人 、 实践 ” 念 理 为广大教 育. 作 者提 供 了课 改 的导 引。 z - 作者 结合 自己的教 学思考 , 从课 程 的性 质与理 念、 学 内容 、 教 实施建议 三个方 面对如何
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第一篇: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使个体逐步具备言语交际能力、提高人文素质、确定综合职业定向和具有高等教育元素的课程。
除此之外,它还具有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素质,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功能。
为此,对五年制高职语文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语文课程功能的需要,是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高职语文精品课程的建立,能够切实推进语文教育创新,深化语文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打造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现就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路说明如下。
一、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1.深入学习了学校下发的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文件,理解精品课程建设对促进我校实际教学的重要意义,统一了思想,确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方向。
2.广泛查阅了国内关于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资料,调查、了解和分析了我校各系各专业对语文教学的需求,评估了我校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水平,为做好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打下了基础。
3.组建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师资团队,明确了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4.填写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表格提交学校审批,制定了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方案。
二、五年制高职《语文》精品课程建设目标指向1.课程建设的总策划、任务安排、工作协调、课程建设指导由宗长俊负责。
2.课程介绍说明目标,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定位、课程标准、教学实施计划、教材建设等的制定、归类及文字形成由宗长俊负责。
略论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突破与发展
略论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突破与发展作者:管萱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3年第12期摘要:课程标准是教材建设的重要依据。
基于原有的五年制语文教学大纲诞生的仓促性和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的内涵发展,2000年研制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暴露出它自身的局限性。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则彰显出新的生命力,其深刻创新的理念、丰富完整的结构、科学细致的表述等方面的突破与发展,令人耳目一新。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突破;发展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4-0019-03一、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经教育部批准,从1994年起,江苏省率先试办五年制高职班。
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五年制高职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苏州大学版五年制高职《语文》编写、出版、修订的过程中,《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也应运而生。
从课程论的角度来讲,这是不够科学的。
教学大纲应该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而2000年的《大纲》是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大纲》阐述了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说明了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课时分配、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并对大纲进行了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章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这一部分,《大纲》直接阐述的是苏州大学版五年制高职《语文》这套教材的编写结构和教学内容。
作为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大纲》,这份大纲很显然有较大的局限性。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改革的滞后性和课程标准研制的迫切性。
随着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发展及课程内涵的不断深化,原有的《大纲》已经不能适应教学的要求,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课程教材研究中心、江苏省职业教育文化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研究课题组组织专门人员于2006年5月至2009年8月,历时三年时间,研制五年制高职语文、数学、英语课程标准。
职业性 实践性 主体性——基于总目标的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解析
生发展 的需要 , 加强 语文 学 习与专业学 习 的沟通 。 化 强 读 、 、 、 等基本 能力 的训练 , 写 听 说 以利 于形成 适应 现代 社会发展 的职业能力 和生存能力 , 为可持续发展 打下 坚
实 的 基 础 ” 。
的一般性要求 , 又充分体 现了职业教育 对语文学科 的特
育 的有机 沟通 。
总 目标 分 别 从 “ 累整 合 ” “ 受 鉴 赏 ” “ 考 领 积 、感 、思
悟 ”“ 、应用 拓展 ” “ 、发现创新 ” 等五个方 面提 出语文学 习 目标 , 这五个 方面互为依托 , 彼此 兼容 , 是语 文作 为一 门
索 ; 向线索是必修课 和选修课 , 横 这是显性线索 。 两条线 索纵横交错 , 贯穿整 个标 准体系 。
过 多 年 的 研 究 开 发 和 生 产 实 践 . 生 黄 鸡 原 种 场 、 窑 万 吴
山羊市 场 、 南通 天盟 养殖有 限公 司 、 玉兔集 团等多 家企 业 已积累 了一套成熟 的优 良品种养殖 技术 , 较好 地实现 了职教富 民的社会价值 。 2 0 年 起 ,如 皋市政府确 定江 苏省如皋 职业教 育 05 中心校为如皋市下 岗职工再就 业培训基地 。 校以实训 学
精 品培 训项 目 6个 , 成培 训量 10 0多人 , 培训 量 完 20 年 达 40 00人次 。培训对象有农 村转移劳 动力 、 企业职工 、
章。 画
等 慧 江苏 I5 0 一 教书/ E3 t. {: ) 佻 , / 3
总 目标 从 语 文 学 习 的知 识 与 能 力 、过 程 与 方 法 、 情
前 , 两 批 陕 西 籍 学 生 共 2 0人 正 式 就 读 本 校 , 有 一 有 1 另 批 学 生 10多 人 即将 来 校 学 习 。 5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附件⼀: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第⼀部分前⾔语⽂课程是五年制⾼职学⽣必修的主要⽂化基础课程。
根据⾼等职业教育规律和培养⽬标的要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针对学⽣的⽂化、思想、道德⽔平和⼼理特点,五年制⾼职语⽂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素养。
《江苏省五年制⾼等职业教育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标和内容框架,是教材编写、教学实施、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课程管理的基本依据。
它具有统⼀性、普遍性和指导性。
适⽤于省内五年制⾼职各专业。
五年制⾼职毕业⽣必须达到《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基本要求。
⼀、课程性质语⽂是最重要的交际⼯具,是⼈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性与⼈⽂性的统⼀,是语⽂课程的基本特点。
五年制⾼职语⽂课程,以提⾼学⽣的语⽂应⽤能⼒和⼈⽂素养为宗旨,是学⽣学好专业课程,形成综合职业能⼒、创业创新能⼒的基础;对培养学⽣审美情趣,提⾼思想道德素质、科学⽂化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全⾯发展,具有重要作⽤。
⼆、课程理念(⼀)坚持⽂道并重,全⾯提⾼学⽣的语⽂素养,综合发挥语⽂课程的教育功能五年制⾼职语⽂课程要重视学⽣语⽂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能⼒的培养,结合专业特点和学⽣的学习基础、未来发展需要,进⾏有针对性的读、写、听、说训练。
要加强⼈⽂教育,注重发挥其德育、智育和美育的综合功能,促进学⽣良好⾏为习惯、积极⼈⽣态度的形成,要有利于培养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塑造学⽣健全的⼈格。
全⾯提⾼学⽣的语⽂素养。
(⼆)坚持知⾏统⼀,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的语⽂应⽤能⼒五年制⾼职语⽂课程应着眼基础,突出能⼒,注重应⽤,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1·建构知识与培养能⼒相结合。
要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继续巩固学⽣的语⽂知识基础,通过语⽂实践活动,增强语⽂应⽤能⼒,培养学⽣的审美能⼒和探究能⼒;强化学⽣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善于实践的意识,提⾼有利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实践能⼒、创造能⼒,为就业和创业服务。
江苏职业学校3+4转段《语文》课程标准
江苏省职业学校3+4转段《语文》课程标准————————————————————————————————作者:————————————————————————————————日期:13物流3+4《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编号:040020028-33课程名称:语文课程类型:必修课学时:432学时学分:26分适用专业:“3+4”物流专业选用教材:1、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语文》(1-3册)杨九俊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 2012年7月。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必修五)丁帆杨九俊主编 2014年6月第五版3、《金考卷特快专递——2015高考考点+专项集训45天》(语文)杜志建主编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3年3月4、《江苏高考语文——小题狂做》(基础篇、全能版)恩波教育研究中心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5年4月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课程性质:本课程是“3+4”物流专业前三年中职阶段的一门通识教育基础必修课。
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础学科,是初中语文教学和大学语文教学的过渡性教学阶段,它属基础教育,但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素质培养具有深远的影响。
课程任务:本阶段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第一学期(第一册)(一)第一单元课程教学内容:《沁园春 长沙》《再别康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课程的重点、难点:感悟青春的激情和梦想,体会自然和爱情的美好,熟悉诗歌的思想感情和表现手法、艺术风格。
课程教学要求:1、了解现代诗歌的特点和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现代诗歌的表现手法。
2、理解诗歌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五年制高职语文说课课件(..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功不扎 实,来学校学习也不是为了纯 粹的学术性的学习,而是掌握 实践知识,过多的语法分析和 文学赏析,对于高职的学生来 说不适用、不实际,对于不爱 好文学的学生来说甚至是一次 折磨。学生对于文字知识的学 习,有一种被动性,甚至有一 些抵制情绪,他们迫切的希望 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能够马 上拿来社会实践的知识,所以 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性、可操 作性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东西。
第三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结合课本知 识制造讨论话题,提出不同观点,引导学生 积极发言,并将心中的想法整理成文。
具体措施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
学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教法
引导法
悬念法
情景设置法
自主探研法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法指导
学法
案例法 文章赏析
教法
知识目标是大学语文的一个 基础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 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 基础知识,具备阅读、鉴赏、分 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方 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 维,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 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的 文言文。
课堂讨论
任务驱动法
上台演讲
五、课程教学设计
章节 论说 文 论说 、记 叙文 诗歌 重点篇目 《论语三则》 《秋水》 《谏逐客书》 教学实践 观看讲述孔子、庄 子的《百家讲坛》 内容 教学目标 梳理中华民族传统儒家、道家思想,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增加人文关怀 意识 借助于古今历史人物的不平凡人生履 历,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健康心理 让学生通过对爱情生活的认识与了解 ,提高对健康、美好爱情的理性理解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大爱,增强 学生对诗词的审美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激发学 生的表演欲望
《胡同文化》教学案例及反思
《胡同文化》教学案例及反思一、案例背景(一)课标《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必要的语文素养。
”因此,“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对语文学科的特殊要求。
”(二)学生①对专业了解不多,但充满好奇,我的教学对象是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刚入学不久,对专业了解不深,但充满好奇,想去了解未来的就业方向、岗位工作以及专业学习内容。
②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或偏下这部分学生的中考分数基本处于当地中考总分的60%左右,他们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或偏下水平。
③应试教育的产物他们来自全省各地,方言不一,且部分学生普通话水平不高。
他们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学习口语表达的机会较少,阅读范围较为狭窄。
④踊跃表达、热衷网络的90后90后的学生特点鲜明,他们勇于表达,想说、敢说。
他们热衷网络,喜欢“快餐”文化。
(三)教材与课文我校语文课程选用的是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胡同文化》是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另外,人教版和和苏教版普通高中高一教材也收录了这篇文章。
职教、普教的教学目标相同:了解北京胡同的特点和胡同文化的内涵;领略文章浓郁的文化气息;体会作者流露出的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感情。
网络上有关《胡同文化》的教学设计很多,虽良莠不齐,但设计思路却都一致,即解读文本。
二、案例描述与分析本着因材、因专业施教的原则,我将《胡同文化》的教学与旅游管理专业相合,以实现语文教学目标为经线,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为纬线,编织《胡同文化》的网状课堂教学模式,希望通过语文学科与专业的“嫁接”,使语文教学之树,开出职业素质教育之花。
[嫁接一]目标切入描述:我按能力、知识、情感三个维度设计《胡同文化》的教学目标,具体如下:分析:要实现学科与专业的“嫁接”,首先要寻找“嫁接”的切入点:《胡同文化》的教学目标与导游的职业素质要求具有一致性。
构建符合现代职教要求的语文课程——关于《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的思考
徐州 师范大学 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J fXu h u N r lUn. P i s p y a dS ca ce c sE io .o z o oma i ( hl o h n oil in e dt n o S i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出版中心围绕就业导向下的中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改革课题对305位企业代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这些企业代表中46的人认为职业学校文化课的主要功能应该是提高国民素质38的人认为是为终身学习打基础33的人认为是为专业课服务29的人认为是适应岗位需要这就是企业对职业教育文化课的要求和期待反映了补充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短板的迫切性
学校 教育 , 致 知 识 和 品行 的欠 缺 。三 是 职 业 教 导
、
当前职业教育语文课程的状况
语文曾经是各级各类教育普遍重视的一门重
要 的文 化基 础课 。上个 世 纪 8 O年代 之前 , 即使 是 企业 的职工 培 训 班 , 文也 是 必 开 课 程 。 因为 人 语
们深知语文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学科知识本身 ,
捉摸” 的方 面花功夫 。三是语 文附庸论 。认为 , 职业教育是按专业方 向培养人才的教育 , 语文仅 仅是一门基础课 , 是为学习专业打基础的 , 就应该 完全服务和服从于专业课。专业课需要什么语文 知识 , 就教什 么。不是专业课直接需要的就该删 减 。 四是 特 立独行 论 。一些 语 文教师 抱 着跟 上述
[ 摘
要 ] 语 文曾经是 各级 各类教 育普遍重视 的一 门重要 的文化基 础课 , 而, 然 由于种种 原 因, 在新 一
轮职教课 改中 , 语文课程 面临着不3处境 , - " 或被 边缘化 , 至淡 出; 甚 或被扭 曲, 变异 ; 或脱 离职教 实际、 学生 实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
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2.12.20•【字号】苏教职[2012]36号•【施行日期】2012.12.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苏教职[2012]36号)各市、县(市、区)教育局: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现就全省中等职业教育、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对接行业企业岗位需求,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系统构建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为江苏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一)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推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二)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特点,发展学生潜能,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学生阶段发展需要,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良好基础。
(三)注重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
统筹安排公共基础、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课程,科学编排课程顺序,精心选择课程内容,中等职业课程强化与后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强化整体设计。
(四)强化校企融合。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主动争取行业、企事业单位支持,并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共同执行、共同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语言文学研究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葛薇(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常州213000)摘要:当前五年制高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总体状况不太理想,导致五年制高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普遍不高,意识相对淡薄,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迫在眉睫。
我校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课改革相结合,进行一系列实践研究,重视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凝练传统文化传承内容,完善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多环节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的总目标之一为:通过作品鉴赏活动,培育人文情怀。
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
江苏省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五年制高职院校,语文教研室成员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积极落实将传统文化语文教学的实践,教统,传统文化的重视,再加上学生普对文言文情,加传统文化教育的研在%通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识的认识望;源,成五年制高职学生学情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在教学实践中归纳总结适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一、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1.高职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有待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在知行%2.五年制高职学校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亟待改进学校在优秀传统文化源的上学生的;传统文化的课教学学生的;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学%二、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职业学校语文课改革相结合进行一系列实践研究1.挖掘并丰富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内容(1)深语文教上的教学源研究教,将教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的精重,对;行,一课,成文优秀教学%中华民族近代形成的民主、科学的人文精神是以《论语》《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文化思想精为基础的,如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对“克己复礼”进行深入的思考'在《劝学》《师说》中,古人“勤奋学习”“尊师重道”的思想美德可使学生行讨论与思考,使学生在移默化中接传统道德文化。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080813南京)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080813南京)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
它是学生发展思维、形成能力、提高素质的基础,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起奠基作用。
二、课程理念(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发学生的语文潜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以适应生存、生活和生命发展的需要。
(二)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从劳动就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创设与职业活动相关的模拟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使学生具备从事职业生涯“必需、够用”的语文能力。
(三)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应遵循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精选具有时代性和典范性的优秀作品作为各专业学生共同的学习内容,使全体学生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同时,应增进课程内容与生活及未来职业的联系,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以及不同职业类别对语文的需求,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开发和利用多方面的课程资源,构建灵活、开放而有活力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体系。
三、课程设计思路(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既要与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相衔接,同时也要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对语文课程的要求,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结构。
新课标理念下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教材建设初探
Exploraton of chinese Language Material Edit for Five-Year vocational Students unde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作者: 王慧敏
作者机构: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建设交通分院,江苏苏州215104
出版物刊名: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08-110页
年卷期: 2010年 第4期
主题词: 新课标;高职语文课程;教材建设
摘要:紧承着"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行动计划"的颁布实施,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课程标准也已研制出来。
新的《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是具有指导性的法规性文件,对教材开发建设直接提供了比较明确的依据和方向。
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新课标理念下,五年制高职语文教材建设的初步构想:以模块组合为内容框架,采取多种开发形式,来建设能够体现职教特色的语文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程标准一、总目标(一)加强积累整合,巩固语文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围绕职业能力和人生规划,进一步加强语文积累.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并能灵活适当地运用,解决阅读、交流中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和成效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语文实践,融汇整合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培养并长久保持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感受语文在社会交往、职业活动与提升人生境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端正学习态度,增强语文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强化终身学习的意识,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二)增强语文鉴赏和感受能力通过作品鉴赏活动,能品味语言,感受形象,理解思想内容,欣赏艺术魅力,发展想像能力和审美能力,形成独特体验,培育人文情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民族优秀文化自觉学习、认真鉴赏、积极践行,在语文学习中培养爱国情感.吸收外国优秀文化养分,尊重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拓宽文化视野;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自尊自信,学会尊重他人,提高道德修养,向往和追求美好理想,提升人生境界.(三)加深思考和领悟增强思考和领悟的意识,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习惯,勇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不断加深领悟.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学风.在阅读欣赏和表达交流中加深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加深专业理解.激发热爱自然、热爱职业、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观,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四)拓展语文学习领域和语文应用能力能在语文课堂内外的广阔领域里开阔语文学习视野,拓宽语文学习范围,发展语文学习潜能,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针对职业生涯和人生发展的需要,加强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的沟通,强化读、写、听、说等基本能力的训练,以利于形成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职业能力和生存能力,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五)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激发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形成探究自然奥秘、关注社会发展的兴趣,增强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逐步养成自主探究意识,学习探究和创新的方法.学会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对优秀作品能够常读常新.表达中要追求新意,能平中见奇,同中求异.尊重他人的成果,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加强知识的创造性迁移.二、分目标(一)必修课程1.基础知识应用(1)进一步达成正确掌握3500个常用汉字,不写错别字和不规范汉字的要求;正确认读常用多音多义字,准确理解字词含义,准确运用常用词语,积累专业词汇,能熟练使用常用的汉语字(词)典和专业工具书.(2)熟练、规范地书写正楷字和行楷字,有一定的书写速度.(3)正确地遣词造句,辨析和改正常见病句;恰当地运用常见修辞手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辨析词语、句式、修辞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4)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正确辨识常见文言句式.(5)能借助语文工具书和其他媒体搜集、处理信息.2.阅读与鉴赏(1)掌握加圈点、列提纲、制卡片、摘录、批注等阅读方法.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内容,灵活进行精读、略读、速读,扩大阅读容量,提高阅读效率.(2)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归纳要点,筛选信息;能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文章的主要写作特点.对叙事类文章的形象和主题,对说明类文章的说明对象和中心,对议论类文章的观点和材料,对应用类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关键信息能深入分析和准确理解.(3)熟练掌握各类文体在表达方式、结构安排、主旨与材料的关系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并能运用这些知识阅读、深入分析和理解文章.(4)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线索和外国文学发展概貌,了解重大文化现象;领悟重要文学作品的内涵,恰当评价这些作品所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理解和有益启示.(5)把握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样式的不同艺术特征和表现手法,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精彩片段.(6)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浅显的文言短文;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语句.(7)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加深思考,学会质疑、探究和批判,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注意心理体验,产生独特感受,拓展思维空间,培养思维能力.(8)通过阅读与鉴赏,接受熏陶,获得愉悦,丰富情感,发展想像力和审美能力,提升文化修养和品位.(9)加强语文积累,背诵并默写教材中规定的篇目或段落.根据学习、生活和职业的需要,拓宽阅读范围.培养阅读古今中外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课外自读10部以上文学名著,总量不少于200万字.3.表达与交流(1)掌握听知要领,养成良好的听知习惯,有较强的听话辨析能力.准确辨听他人的口语表达,在听一般语速的报告、讲演、广播等口语表达时,能准确理解、辨析和筛选信息,及时作出正确的反应与评价.(2)掌握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口语表达吐字清楚,语气流畅,语调恰当,语义明确.(3)较熟练地运用普通话进行朗读与交流.普通话水平达到相应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学生须参加“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与口语交际关系密切的相关专业须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含二级乙等),其他专业达到三级甲等以上(含三级甲等).(4)能根据需要进行准确的复述;从容、大方地进行介绍、交谈;积极参加座谈、讨论、答询等语言交流活动,主动发言,清晰表明观点,语言要准确、规范;能借助表情、手势等态势语提高口语交际效果.(5)加强组织和主持座谈、讨论的技巧学习,增强组织和主持的引导、控制能力,提高座谈、讨论的效率.(6)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受与思考,积累写作素材,激发写作兴趣.(7)书面表达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文面整洁;语言通顺,思路连贯,脉络清晰,结构完整;文章选材得当,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8)根据表达的需要,选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9)写记叙文,做到主题集中,内容具体;写说明文,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写议论文,做到观点正确,有理有据,论证有力;写应用文,做到文种恰当,格式规范.(10)学习修改文章的基本方法,养成修改文章的良好习惯.(11)坚持勤写多练,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能在45分钟内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二)选修课程·提高模块1.基础知识应用(1)能多角度辨析词语,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用词贴切、生动、形象.(2)能改正病句并正确分析造成病句的原因;掌握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特点与用法;灵活运用修辞手法和不同句式,增强语句的表达效果.(3)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掌握它们的用法,把握常见文言句式的结构特征.2.阅读与鉴赏(1)培养浓厚的阅读兴趣,尊重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从中汲取思想、情感和艺术的营养,深化对历史、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完善人格.(2)了解中外著名作家的文学成就及其代表作品的相关背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3)正确理解、分析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倾向及艺术特色,力求多角度、多层面地发掘作品的深刻含义,注重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4)进一步提高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阅读批判中,加深情感体验,对作品作出自己的分析,不断增强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5)能用现代的观念历史地分析中国古代优秀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倾向,把握其积极意义,认识其历史局限,领会其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6)学习鉴赏外国文学作品,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7)掌握诗歌凝炼性、跳跃性和音乐性等基本特征.品味诗歌丰富的思想和情感,学习诗人富于想像的思维方式,掌握诗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技巧.(8)掌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理清散文思路,准确把握立意,学习灵活自由的表达手法,体味散文凝练优美的语言、深邃的意境、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9)掌握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特点.能从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入手整体感悟作品,理解人物形象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性格的演变轨迹,领会情节和环境对于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正确理解作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10)掌握戏剧集中性、冲突性、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等艺术特征.能分析戏剧情节,准确理解台词,领悟潜台词的内涵,体会戏剧冲突的作用,了解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分析作品所反映的情感世界,探究作品蕴含的文化和精神.(11)能背诵教科书中的诗文名篇或名句名段,丰富文化积累,加深文化熏陶.3.表达与交流(1)能根据对方讲话的内容和语调、表情、姿态等,抓住讲话的关键词、立场、观点,迅速选取有用信息,理解其讲话的真实意图;感受其说话技巧,对语句隐含的信息进行合理推断,正确、及时地作出相应反应.(2)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口语交际活动,掌握和熟练运用演讲、采访、辩论、谈判、主持的基本技巧.根据不同的情境和对象,敏捷应对,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语言生动、得体、文明,态度真诚,仪态大方,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3)欣赏、品味古今中外名人口语交际的成功范例,从中获得启发,力求形成自己的口语交际风格.(4)能独立做好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的工作.(5)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不断丰富人生体验,深入思考,善于捕捉写作灵感,力求写出有深度的文章.(6)自觉提炼和升华主题,力求集中、鲜明、深刻.严格选材,做到材料典型、新颖.(7)精心谋篇布局,掌握伏笔、照应、过渡等方法,使文章结构严谨;根据文体要求,恰当地运用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文章详略得当,语言准确、简练、生动.(8)积极对自己的习作进行审视和修改,主动与他人切磋互改,交流写作心得.(9)在写作实践中增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运用联想和想像,丰富表达的内容.提倡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力求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和独特感受,追求写作的个性和创意.在写作过程中不断丰富情感世界,升华思想境界.(10)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表达交流.(三)选修课程·专业类模块1.阅读与欣赏(1)具备专业领域所需的语文应用能力,关注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了解本专业科技发展的进程以及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了解企业文化,学习专业(行业)文化.(2)具备阅读日常应用文、职业岗位专业文书的能力.学会阅读含有附表、插图等非连续表达文本的方法,能准确把握文本的关键信息,具备对信息进行筛选、分类、概括、分析以及汇总的能力.(3)阅读与专业相关的科技作品,掌握基本特点,整体认知作品,理解主要内容,归纳文章观点,学习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培养考察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领会作品体现的科学精神,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4)阅读勤勉励志、敬业乐业、企业文化、专业发展等方面的选文,感受专业领域内的人文气息和文化传承,增进对社会、职业的了解,培养职业意识、职业情感,树立职业理想,提高专业素养,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5)能够批判性地阅读和分析各种媒体信息,准确分辨媒体中信息的真假、虚实、正误,不受错误诱导.2.表达与交流(1)具备辨听复杂言语的能力,机敏地识别职业语境中言语的内涵,能比较准确地辨明语义,筛选信息,抓住信息要点,整合信息.准确地理解交际意图,恰当地应对,有效地协调交际场合中的人际关系,发展合作精神.(2)能根据不同的职业要求,掌握职业活动中常用的营销等口语交际的技巧.准确地介绍事物、阐述事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得体地即席发言,具备基本的谈判能力,说话符合职业语境和行业交际的表达需要,能针对不同交际对象,进行不同风格、不同形式的表达.能借助体态语言恰当地表情达意,提高口语交际的效果.(3)能根据专业、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会写日常应用文、一般的职业岗位专业文书和一般的科技文.能恰当地运用图表、图片、统计数据等材料,做到内容具体,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格式规范,语言平实、准确,文风端正.(4)能有步骤地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组织信息,表述具体项目的研究成果.能根据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要有引用、脚注、尾注、参考文献等,格式要规范.(5)在写作中,培养对事负责、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严谨细致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