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 第4章 企业国际化过程
(完整版)《国际商务》
《国际商务》复习题考试题型及分数:一、单项选择题:15分二、多项选择题:10分三、填空题:10分四、名词解释:15分五、简答题:30分六、论述题:20分第一章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基本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是 A A 重商主义 B 重农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超保护贸易主义2.下列各项中属于贸易保护理论的是 A A贸易乘数理论 B绝对成本论 C比较成本论 D要素禀赋说3.晚期重商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人物是 B A 斯塔福德 B 托马斯·孟 C 凯恩斯 D 李斯特4.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D A 斯塔福德 B托马斯·孟 C 凯恩斯 D李斯特5.下列各项中,属于贸易保护理论代表人物的是 D A 亚当·斯密 B 大卫·李嘉图 C 俄林 D 凯恩斯6.为证明增加新投资对就业和国民收入的好处,凯恩期提出了DA重商主义学说 B保护幼稚工业学说 C比较成本理论 D投资乘数理论7.下列理论中,属于自由贸易理论的是 CA 贸易乘数理论B 货币差额论C 绝对成本论D 贸易差额论8.在历史上第一次从生产领域出发,说明国际贸易发生与发展的必然性的理论是AA绝对成本论 B比较成本论 C重商主义 D要素禀赋说9.认为在劳动要素的质的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有利于生产和出口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理论是 DA赫克歇尔—俄林原理 B绝对成本论 C比较成本论 D人力技能与人力资本理论10.林德从需求方面,即由人均收入水平的相同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商品流向的理论是 DA产业内贸易理论 B.新贸易理论 C比较成本论 D偏好相似理论11.二战后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一般都是从实施 AA进口替代战略开始的B出口导向战略开始的 C国际投资战略开始的D保护贸易战略开始的12.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后,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如新加坡、韩国等转向何种贸易战略 BA 进口替代战略B 出口导向战略C 国际投资战略D 保护贸易战略13.最早的现代跨国直接投资理论是 CA竞争优势理论 B产品周期理论 C 垄断优势理论 D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4.产品周期理论的首创者是 BA海默 B维农 C邓宁 D波特15.目前对跨国公司及直接投资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是 DA竞争优势理论 B产品周期理论 C 垄断优势理论 D国际生产折衷理论16.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为 DA 国际贸易B 出口C 进口D 进出口贸易17.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出口贸易额和进口贸易额之和称为 AA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量 C国际贸易额 D国际贸易量18.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为 BA对外贸易额B国际贸易额 C净出口额 D累计出口额19.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称为 AA 贸易条件B 贸易差额C 出超D 入超20.用一个简短的概念或英文缩写字母来表示价格的构成和交易的其他条件称为 CA支付方式 B无形贸易 C贸易术语 D国际贸易21.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 B A.FOB B.CIP C.CFR D.CIF22.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货物的有关保险手续应当由卖方负责办理的是 A A.CIF B.FOB C.FCA D.CPT 23.“CIF天津”贸易术语中,“天津”表示的是 C A装运港名称B装运地城市名称 C目的港名称 D目的地城市名称24.以银行为付款人的即期汇票称为 A A 支票 B 汇票 C 本票 D 托收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属于贸易保护理论的有 ADE A重商主义B比较成本论C绝对成本论D贸易乘数理论E凯恩斯主义2.贸易保护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BCD A 斯塔福德B托马斯·孟 C 凯恩斯D李斯特E亚当•斯密3.下列各项中属于自由贸易理论的有 BCE A重商主义B比较成本论C绝对成本论D凯恩斯主义E要素禀赋说4.自由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BCDE A汉密尔顿B亚当·斯密C赫克歇尔D俄林 E大卫·李嘉图5.根据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影响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变量有 ABD A内部化优势 B所有权优势C资源优势D 区位优势E政策优势6.当出口贸易额大于进口贸易额时,可称之为 ADE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贸易盈余E出超7.当出口贸易额小于进口贸易额时,可称之为 BCE A贸易顺差B贸易逆差C贸易赤字D出超E入超8.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是 ABC A FOB B CFR C CIF D FCA E CPT9.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 ADE A CIP B CFR C CIF D FCA E CPT10.下列国际贸易术语中,货物的风险在船舷转移的是 ABE A FOB B CFR C CIP D FCA E CIF三、填空题1.贸易保护的起点是(重商主义)。
国际商务安占然第4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
4.4 契约安排
2.特许经营贸易:KFC——支持系统
① 品牌 ② 运营和管理支持 ③ 市场策划、宣传 ④ 统一采购、配销 ⑤ 产品开发、食品安全 ⑥ 财务系统支持 ⑦ 公共事务支持 ⑧ 培训课程
4.4 契约安排
2.特许经营贸易:KFC——加盟条件
① 理解零售、餐饮行业 ② 认同企业文化 ③ 良好商业意识 ④ 优良财务资质 ⑤ 长期投入、亲自经营
2. 在澳大利亚,2010年4月, Fisher & Paykel 在
澳大利亚市场独家营销和分销海尔品牌家电产
53000个营销网点
4.1 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企业进行国际化的动因? ➢ 市场扩张:充分利用产品、能力 ➢ 区位经济:价值创造分布于最适合的区域 ➢ 经济效应:学习曲线、规模经济 ➢ 充分利用分支机构:分支机构的创新在公
司整体中的运用
4.1 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海尔进行国际化的动因? ➢ 市场扩张:世界500强 ➢ 区位经济:工业园建立 ➢ 经济效应:进入美国前的规模测算:只要
➢ 分类:
1. 许可证贸易——许可人将无形资产使用权授
2. 特许经营贸易 予被许可人,被许可人根据
3. 其它
协议使用特定的一段时间,
① 合同制造贸易 许可人收取特许权使用费
② 管理合同贸易
③ 工程承包
4. 租赁贸易
4.4 契约安排
➢ 分类:
1. 许可证贸易
2. 特许经营贸易——许可贸易的高级形式:特
4.4 契约安排
2.特许经营贸易:KFC——费用
① 接店前13周的餐厅操作和基本管理培训费 ② 人民币200万元以上的餐厅购入费用 ③ 特许经营持续费:按餐厅营业额的6% ④ 广告及促销费用:不低于餐厅营业额的5% ⑤ 每个餐厅的购入费会根据该餐厅的具体情况进行计算。加盟
薛求知《国际商务管理》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外国经营环境)【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第4章外国经营环境4.1 复习笔记一、国际经营面对的环境1.经营环境分析(1)经营环境的含义市场经营环境,即环绕企业周围具有潜在影响某一特定行业和产品的所有因素。
(2)经营环境分析的两个层次①第一个层次是一般的特征。
如政治、经济、技术、社会、人口、教育、法律、文化、自然资源、地理位置。
这些因素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关系比较间接,称为次级影响因素。
②第二次层次是特殊环境特征。
包括一些能够直接影响企业微观环境的因素,如需求者、供应者、竞争者、社会政治、技术等方面的特征,这些因素对企业的国际经营的关系比较密切,影响比较直接,称为一级影响因素。
同时,企业还要把内部资源条件同相关的地区和国家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确定企业对环境的配合和适应程度。
(3)经营环境分析的目的企业在国际经营活动之前和进行的过程之中,对经营环境进行分析,目的在于寻找机会和避免风险。
2.构成企业经营环境的因素(1)企业经营环境的各因素举例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①法律体系在商标的所有权问题上,采用大陆法系的国家奉行注册在先的原则,而采用普通法系的国家则奉行使用在先的原则。
美国人谈判喜欢开门见山,直接介入主题,马上谈出结果,阿拉伯人在谈判中却看重个人感情,总要先花上一二个小时谈无关紧要的事。
②政治制度实行民主制的国家,经贸政策透明度高,领导人换届对生意不会有很大的影响,而实行独裁制军人执政的国家却是朝令夕改,让人摸不透,但一旦打通关系,却也可做成大买卖。
③经济发展水平自行车在发达国家作为运动工具,在发展中国家则作为交通工具、运输工具,在某些落后部落,则被视为财富的象征。
(2)企业国际经营的复杂性①企业国际经营复杂性的表现企业的经营活动进入到国际市场,对企业起影响的因素增多,企业涉及的海外市场和东道国越多,这些因素就会成倍地增加。
企业经营活动涉及的海外市场数目多,情况复杂,而且进入每个市场的形式又有所不同,而这些市场又是相互联系的。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
《国际商务》课程笔记第一章:国际商务概述一、国际商务的概念1. 定义:国际商务是指个人、企业、政府和其他组织在跨越国界的情况下,进行的商品、服务、技术、资本、劳动力等经济资源的交换和流通活动。
这些活动涉及到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易、合作与竞争。
2. 范畴:国际商务涵盖了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企业经营管理等多个领域。
二、国际商务的特点1. 跨国界:- 语言差异:国际商务活动需要克服语言障碍,进行有效沟通。
- 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影响商务行为和交易方式。
- 法律差异:各国的法律体系不同,国际商务活动需遵守相关国家的法律法规。
2. 复杂性:- 政治因素:政治稳定性、国际关系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 经济因素:汇率波动、经济周期、市场竞争等影响国际商务的决策。
- 金融因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资本流动限制等对国际商务活动产生影响。
3. 风险性:- 汇率风险:货币汇率变动可能导致收益或损失。
- 政治风险:政治动荡、政策变动可能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 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格局变动等带来不确定性。
4. 机遇与挑战并存:- 市场机遇:国际市场为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竞争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
三、国际商务的重要性1. 促进经济增长:- 资源配置:国际商务有助于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 生产效率: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推动技术进步。
2. 拓展市场空间:- 规模经济:企业通过国际商务活动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
- 市场多元化:企业可分散市场风险,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促进技术进步:- 技术引进:国际商务活动有助于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 技术创新:国际市场竞争促使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4.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产品多样化:国际商务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提高生活品质。
- 价格竞争:国际竞争促使企业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国际企业管理课件资料
(四)管理合同
▪ 管理合同是指具有管理优势的国际企业 经由合同安排委派其管理人员到另一国的某 个企业担任经营管理任务,并获取一定的管 理费。无论管理范围大小,承担管理责任的 国际企业都不能享有所有权,只可以得到管 理费。
(五)国际BOT方式
▪ BOT是指项目所在地政府通常由国家公营机构承担的大型 基础设施或工业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融资和维护的权 利特许给国内外私营机构的合同商或主办人,允许该私营机 构在一个固定期限内运营该设施,并且允许他在该期限内收 回其对该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维修费用以及一些合理的服务 费、租金等其他费用,以使该私营机构有能力偿还该工程所 有的债务并取得预定的资金回报收益;然后,在规定的特许 期限届满后,将该设施转让给项目方的政府。
长期均衡
Hale Waihona Puke MR = LMC = SMC(最佳规模) P SMC
LMC
超
SAC LAC
额
利 润
E
AR=P
MR Q
垄断优势理论主要表现在:
美国经济学家海默于1960年,在其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垄断 优势,主要表现在:
1.市场垄断优势。如产品性能差别、特殊销售技巧、操纵市场 价格等等
2 生产垄断优势。如经营管理水平、融资便利、掌握技术专利 及专有技术
▪ 例子:利用本地的贸易中间商或其他贸易机 构代理本企业的产品出口或所需的生产资料 的进口等
2、国际化的第二阶段
▪ 在这一阶段,企业直接和主动谋求国际业务 活动,一般不会向国外派出常驻人员或设立 国外分支机构,但可能派出营销人员或考察 小组到国外市场了解情况,并开展促销活动。
▪ 但基本上属于内向型公司。
(二)企业主动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原因
(ppt版)国际商务安占然第4章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
4.1 企业(qǐyè)国际化的进程
1. 国际化是一个(yī ɡè)过程 2. 国际化过程的渐近性:目标市场选择的渐
近性、跨国经营方式选择的渐近性 3. 国际化过程的阶段
① 前国际化阶段 ② 试验性卷入阶段 ③ 积极参与阶段 ④ 国际战略阶段
第十二页,共六十九页。
4.1 企业(qǐyè)国际化的进程
第三十一页,共六十九页。
4.3 出口 战略 (chū kǒu)
➢ 分类:
➢ 直接出口:不使用本国中间商,直接向目 标国家中间商
➢ 间接出口:通过本国中间商,或外国企业 设置在本国的分支机构来出口,还包括:
➢ 境外专业市场、商品城 ④在国外设立营销机构等
➢ 海外(hǎiwài)办展或参展 ➢ “拖挂车〞
➢ 4.6 进入模式的比较与选择以体积规模进入?
第三页,共六十九页。
本章 概述 (běn zhānɡ)
➢ Angthing is possible ➢ 4.1 企业国际化的进程 ➢ 4.2 影响企业进入国际.3 出口战略 ➢ 4.4 契约安排进入模式——决定进入后,
① 合同制造贸易
➢ 外国代理商可能不以出口商的最大利益来
行动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九页。
4.3 出口 战略 (chū kǒu)
➢ 具体落实(luòshí): 1. 备货、报验 2. 落实单证 3. 装运、保险、报关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九页。
4.3 出口 战略 (chū kǒu)
➢ 具体( 落实: jùtǐ)
美国出口商
设计(shèjì)中心在洛杉矶,
营销中心在纽约
第十四页,共六十九页。
4.1 企业(qǐyè)国际化的进程
1. 国际化是一个过程
国际企业战略-第4章 企业国际化过程
三、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方式与绩效表现
5. 稳重型国际化
国 际
A
化
BC
D
程
度
年份
四、新兴市场企业国际化
1.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 的规模与数量持续增长
2.新兴市场经济体对外直接投资 的主体发生了显著变化
4.新兴市场对外直接投资产业仍 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 但服务业、 能源开采所占份额增长较快
3.跨国并购日益成为新兴市场跨 国公司对外扩张的主要方式之 一
•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中国企业的竞争范围不断扩大,竞争领域不断推进,竞争层面不断 上移,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官产学各界关注的焦点。
二、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
1.中国企业的资源
• 提高中国企业资源竞争力,必须改善银企关系、政企关系、企学研之间的关系,为稀缺资源的获得 寻求途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联盟与合作,也可以加宽资源获得渠道。上述关系和渠道的不断开拓 与稳固,是企业资源竞争力得以维持、更新的必要条件,而加强员工在职学习,是企业低成本提高 人力资本的有效途径。
度之间的联系,他们的测评指标选取国际化战略、组织结构、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生产(服务) 管理、市场营销、研究开发、当地化及经济指标等9个尺度来综合评价企业的国际化指数
二、国际化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绩效变化与拐点
• 国际化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起码有一个“会合、下降、再定位、会合的周期”特征,而且最近的发现 也证实存在这样一种水平的S型的国际化——绩效关系。
第四章国际化经营进入方式
1.出口
出口模式包括间接出口和直接出口两种方式。 间接出口是指企业通过本国的中间商(既专业 性的外贸公司)来从事产品的出口。此种方式 下,企业可以利用中间商现有的销售渠道,不 必自己处理出口的单证、保险和运输等业务。
有连锁加盟的基本概念?
合同制造
合同制造模式是指企业向国外企业提供零部 件由其组装,或向外国企业提供详细的规格 标准由其仿制,由企业自身负责营销的一种 方式。
采取这种模式不仅可以输出技术或商标等无 形资产,而且还可以输出劳务和管理等生产 要素,以及部分资本。但是由于合同制造往 往涉及到零部件及生产设备的进出口,有可 能受到贸易壁垒的影响。
归纳: 合资优点:利用合作伙伴对东道国了解的优
势、分摊成本和风险、避免受政治因素;缺 点:企业易失去技术控制权、缺乏全球协调 的能力、经营目标、文化差异、管理冲突; 独资优点:企业可降低对技术失去控制的风 险、易进行全球战略协调、合理安排价值链 的区位;缺点:成本最高、风险最大。
3.合同
特许经营很难保证被特许方按照特许合同的 规定来提供产品和服务,不利于特许方在不 同市场上保持一致的品质形象。
特许经营这种方式在快餐业、旅馆业应用的 相当广泛,在国际上也广泛采用(如,肯德 基)。特许经营往往要求买方企业预先要偿 付一部分使用费,然后,按照营业额的百分 比付费。作为特许经营的提供方,他们往往 要给予必要的技术及提供一些必要的商品或 者设备,以保证达到技术要求。
第4章 企业国际化过程
华为的国际化过程
• 第三阶段(2001年到现在):一方面在全球部 网,另一方面向欧美发达国家进军。
• 在西欧市场,从2001年开始,以10GSDH光网络 产品进入德国为起点,通过与当地著名代理商合 作,华为产品成功进入德国、法国、西班牙、英 国等发达国家。
• 在北美市场,华为生产的无线、NGN、数据通信、 光网络产品已经实现销售,但相对进展迟缓。
第4章 企业国际化过程
企业国际化理论基础 企业国际化过程 企业国际化影响因素 企业国际化测度
企业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研究与开发 (R&D)、生产、销售等活动的完整过程,是国内企业经过 一定的发展阶段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企业或跨国公司的过程。 从广义上说,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企业 的内向国际化(In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和企业的外 向国际化(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两个方面。
整个营销战略的全球化:充分利用全球多个国家的人才,
建立研究机构。在印度建立了自己的软件研究所,主要从事 软件的开发;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建立了3G的研发机构;在 俄罗斯建立了无线方面的机构;在美国的硅谷和达拉斯分别 建立了研究所。
加大研发投入:2004年基本上拿出销售额的10%的资金来
投入研发和开发,以确保其在技术创新、产品竞争力、解决 方案竞争力方面能够参与全球竞争。
小规模技术理论
• 代表人物:(美)威尔士(1977)
• 主要观点: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主 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有为相对较小市场 服务的劳动密集型小规模生产技术。第二,产 品低价战略。生产成本低,售价低廉是发展中 国家跨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竞争优势。尤其对 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这种优势更加明显。第三, 发展中国家跨国企业在海外主要生产民族产品。
国际商务(第五版)第4章——国际贸易与投资制度环境
进口最低限价
定义:一国政府规定某种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如果进 口商品低于规定价格,则征收进口附加税或禁止进口, 目的是消除进口商品在进口国市场上的价格优势。
预缴押金制
定义:预缴押金制度是指进口国要求进口方在其中央银 行或商业银行等存放一笔资金,数额按照进口商品价值 的一定比例来确定,该笔资金没有利息并且存放时间直 至进口方收到商品。
第4章
国际贸易与投资制度环境
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意图与政策工具——内容提要
政府实施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原因 国际贸易政策工具 国际投资政策工具
政府实施国际贸易与投资政策的原因
增加政府收入的考虑 保持文化认同的考虑 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 处理国际关系的考虑 保护国民福利的考虑 促进国民经济的考虑
进出口许可证
定义:对外贸易经营者进口或者出口国家规定限制进出 口的商品和技术时,必须事先征得国家的许可,取得相 应的证明文件。
是国际贸易非关税壁垒的主要措施之一,是国家为保证 进出口贸易有序进行而制定的一种管理制度。
禁运
一国政府勒令禁止特定商品出口到特定的国家 其动机通常是出于对外政策的考虑
通过限制产地或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
通过限制产地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
当地成分要求
通过技术标准发挥作用的政策工具
技术性贸易措施(TBT) 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SPS)
当地成分要求
定义:也称国产化规定,是对生产商在当地的价值增值 活动即在当地进行生产的要求。
两种条款:
实物条款 价值条款
分类:
准入前国民待遇
“肯定式清单” “否定式清单”
准入后国民待遇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商务》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商务课程英文名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课程编码: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总学时:54 理论学时:54学分:3适用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课院系:经济学院二、课程性质与任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商品的进出口、技术转让与引进、海外直接投资等国际经营的各种形式往往被各类企业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不同区位交替使用,并通过有效的跨国管理使企业的国际经营更有效率和效益,从而实现企业的目标。
国际商务是根据企业实际经营的需要,超越传统的理论局限,整合了国际贸易、国际营销、国际商法、国际投资、企业管理等学科,以企业国际商务这一主线加以提炼、分析、总结而建立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
本课程主要是针对我校为经济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等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在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四年的学习中,本课程所起的作用是将学生所学的基础与转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多门课程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综合运用于企业国际商务实践,是培养复合型国际经营管理企业家人才的入门课。
本课程提供有关企业开展国际商务的理论方法和运作程序,本课程将为学生今后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打下基础。
三、教学基本要求国际商务是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其涉及的学科知识广泛,且大量知识来源于实践,知识的应用极富个性化,学习不可生搬硬套,为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在教学方法上需要采用: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参考资料阅读、自学等方式进行。
教师在课堂上重点讲授各章的知识要点,介绍国际商务研究中的主要学术观点及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结论,总结概括国际商务运作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一般方法及其应用技巧,并通过有代表性的案例教学,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启迪学生的思维,力求使学生领会和吸收知识中的精髓,培育学生在不可预知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下随机应变开展国际商务活动的实践能力。
对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训练通过案例讨论来进行,教师选择好典型案例发给学生阅读和分析。
国际商务流程
国际商务流程国际商务是指跨越国界进行的商业活动,涉及到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商务流程变得日益复杂,需要企业和个人了解并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
本文将就国际商务流程进行介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国际商务活动。
首先,国际商务流程的第一步是市场调研和分析。
在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之前,了解目标市场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这包括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状况、消费习惯、法律法规、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
只有充分了解了目标市场,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商务策略和计划。
其次,确定合作伙伴和供应链是国际商务流程中的关键一环。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合作伙伴的选择至关重要。
企业需要寻找可靠的合作伙伴,建立稳固的供应链关系。
这包括寻找可靠的供应商、物流合作伙伴以及销售渠道。
只有建立了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企业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和交货的及时性。
接下来,国际商务流程中的第三步是制定合同和协议。
在进行国际贸易和投资时,合同和协议是保障双方权益的重要文件。
合同和协议需要明确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交货时间、付款方式、质量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合同和协议中还需要考虑到国际贸易的特殊性,如货币风险、海关规定等因素。
最后,国际商务流程的最后一步是执行和管理。
一旦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合同和协议签订,企业就需要全力以赴地执行和管理国际商务活动。
这包括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推广等方面的工作。
同时,企业还需要及时地跟踪和监控国际商务活动的进展,及时调整和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
总的来说,国际商务流程是一个复杂而又严谨的过程。
在全球化的时代,了解和掌握国际商务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国际商务流程,并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企业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国际商务发展过程
国际商务发展过程国际商务是指跨国界进行的商业活动,涉及到进出口贸易、投资、合作、技术转让等多个方面。
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商务的发展逐渐变得日益重要。
本文将从国际商务的起源、发展阶段和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国际商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国际贸易主要以物物交换为主,如丝绸之路连接了中亚、欧洲和非洲等地。
在近代,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
19世纪工业革命后,欧洲国家和美国成为全球工业生产中心,国际贸易开始呈现出规模化、多样化的特点。
国际商务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自18世纪末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这一时期以欧洲的殖民帝国为主导,欧洲国家开展了大规模的殖民贸易活动。
第二阶段是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阶段以经济保护主义为主,各国采取贸易壁垒和关税政策,限制贸易自由化。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复苏期,各国通过国际组织的合作来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发展。
第四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加速,信息技术和交通网络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商务的快速增长。
然而,国际商务发展中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保护主义政策仍然存在,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和公平性。
另一方面,全球化过程加速导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如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等。
此外,国际商务中也存在市场垄断、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需要各国制定合适的政策和国际规范来解决。
总的来说,国际商务作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起源、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同阶段。
国际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全球市场的形成、经济合作的加强和人文交流的丰富。
然而,国际商务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努力来推动贸易自由化和可持续发展。
国际商务-第4章-企业国际化过程
企业国际化过程
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 企业国际化过程 企业国际化过程成因 企业国际化程度测量方法
4.1 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
企业国际化阶段论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的企业国际化 发展阶段
企业国际化
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从事研究与开发(R&D)、 生产、销售等活动的完整过程,是企业经过一定 的发展阶段而最终进入跨国经营的过程。 从广义上说,企业的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它包括企业的 内向国际化(In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和企业的外向 国际化(Out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两个方面。 内向国际化是指一国通过吸引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国内产 业,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竞争机制,带动本国企 业向国际化发展的过程。 外向国际化是指一国企业积极向外扩张,把生产、经营 环节延伸至国外,开辟国外市场和原料来源地,以国内 为基础,在国际市场上展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 文化联系阶段
组织联系阶段
社会联系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至今仍在继续。 主要方式:商品进出口贸易、对销贸易等为主 主要组织形式:外贸公司。 组织联系阶段:主要发生在 20 世纪 50 ~ 70 年代,现在 仍在发展中。 主要方式:国外投资,建立生产型企业,形成了本国 母公司和国外诸多子公司之间的网络。 主要组织形式:多国公司。 上述两个阶段一般可归结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阶段。
Johanson和Mattsson国际化企业的分类 国际化企业
早行动企业 孤独的国际化企业
晚行动企业 全球企业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属于“后来者”,它具有 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它们是快速的跟随者,并具有明确的追赶目标; 第二,它们是技术的模仿者,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实现新的组合优势; 第三,它们有较强的学习吸收消化能力,并结合当地的市场条件,实 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
国际化过程划分 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 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 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企业国际化过程
北欧学派渐进性阶段划分
经营方式渐进性
纯国内经营→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企业自行 出口→设立海外销售分部→设立海外分公司跨 国生产
海外市场范围扩大的地理顺序的渐进性
Johanson和Mattsson国际化企业的分类 国际化企业
早行动企业 孤独的国际化企业
晚行动企业 全球企业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相比,发展中国家跨国公 司属于“后来者”,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 第一,它们是快速的跟随者,并具有明确的追 赶目标; 第二,它们是技术的模仿者,并充分利用各种 资源实现新的组合优势; 第三,它们有较强的学习吸收消化能力,并结 合当地的市场条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2
海外业务与国内业 务财务分开,并按 国别管理 海外业务与国内业 务财务分开,并按 地域管理 对海外子公司财务 实行全球统一管理 国内业务和海外业 务统一财务管理
试验性卷入阶段
出口业务断断续续小规模地发展,停留在 国内业务的附属地位 出口国别也较少 出口往往借助中间商间接进行 对有关出口活动的投资规模不大
积极出口阶段
进入新的更多的不熟悉市场 营销渠道拓宽 出口额大幅上升 管理人员各方面素质得到提高 需要有新的组织形式与战略
国际战略阶段
Forsgren对企业国际化阶段论的挑战
第一,企业在外国市场的投资是以递增的速度 进行的。 第二,企业有时在没有自己经验知识的情况下 也进行海外投资。 第三,如果企业看到海外投资的风险比不投资 的风险低时,企业即使在不具备经验知识的情 况下也进行投资。 第四,市场知识的逐渐积累并不妨碍企业海外 投资的激进战略。
本地市场→地区市场→全国市场→海外相邻市 场→全球市场
以多工厂国内经营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 多工厂国内经营
出口 (和进口)
对外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发放许可证和 缔结技术协议
多工厂国内经营
国内经营活动的扩展领先于国际经营活 动的扩展。 国内经营活动的扩展的收获:提高了企 业对地区市场和部门的渗透能力,提供 了控制几个工厂的经验,这是以后各阶 段所需要的。 限制因素:市场规模和竞争水平
以国内营销阶段为起点的 企业国际化过程
国 内 营 销 阶 段 试 验 性 卷 入 阶 段
前 出 口 阶 段
积 极 出 口 阶 段
国 际 战 略 阶 段
国内营销阶段
这一阶段企业忙于国内产销,对国际市 场视而不见。
企业整体对出口持消极态度
前出口阶段
内外跨国经营的信息刺激使企业开始有意 识地收集有关信息,研究跨国经营的可 行性。 有偶尔的、不规则的、被动的出口业务。 管理人员对于跨国经营所需的基本知识 和市场信息了解、掌握甚少,容易受到 外来因素的影响。
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划分
日本学者小林规威教授在《日本的多国籍企业》 一书中,将多国籍企业的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总公司经营为中心的国际化。 第二阶段:重视“东道国”(有可能进行投资的、 潜在的国家)市场的国际经营。 第三阶段:“东道国”市场和第三方市场结合, 对东道国开始进行直接投资,开始国际性分工。 第四阶段:以全球战略进行跨国经营。 第五阶段:全球战略经营的深化。
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的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 文化联系阶段
组织联系阶段
社会联系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和组织联系阶段
经济联系阶段:从19世纪开始,至今仍在继续。 主要方式:商品进出口贸易、对销贸易等为主 主要组织形式:外贸公司。 组织联系阶段:主要发生在 20 世纪 50 ~ 70 年代,现在 仍在发展中。 主要方式:国外投资,建立生产型企业,形成了本 国母公司和国外诸多子公司之间的网络。 主要组织形式:多国公司。 上述两个阶段一般可归结为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阶段。
推动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带动力理论
订单带动论 客户带动论 竞争带动论 关键企业带动论
4.4 企业国际化程度测量方法
苏利文测量方法
苏 利 文 的 国 际 化 模 型 是 : 国 际 化 程 度 ( DOI ) =FSTS+FATA+OSTS+TMIE+PDIO 其中: FSTS 代表外国销售占总销售的比重; FATA 代 表外国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 OSTS 代表海外子公司占 全部子公司的比例; TMIE 代表高级管理人员的国际经 验;PDIO代表海外经营的心理距离 威尔什和罗斯坦瑞尼的六要素模型 该模型从企业向国际市场提供的产品、海外生产经营 方法、目标市场的选择、组织结构、融资方法和人员 素质六个方面考察了企业的跨国经营。
鲁桐的国际化蛛网模型
跨国经营方式
A
财务管理
B F C D E
市场营销
人事管理 跨国化指数
组织结构
表1
分 值
1 2 3
从跨国经营方式看企业国际化程度
经营方式
出口代理 出口子公司 许可证、特许经营、管 理合同
经营对象
产品 服务 技术
4
5
合资
独资
部分生产系统
生产系统
表2 从财务管理看企业国际化程度
卡佛斯格尔的企业经营国际化五阶段论
国内营销阶段:国内生产和销售。 前出口阶段:开始对国际市场感兴趣,有意识地 收集信息,对国际市场进行调查,出现不规则的 出口活动。 试验性卷入阶段:间接出口,开始小规模的国际 营销活动; 积极投入阶段:直接出口; 国际战略阶段:以全球市场为坐标制定企业战略 规划。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运用网络理论分析了产 业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所谓“商业网络”(Business Network)是指 企业与它的商业伙伴如客户、经销商、供应商、 竞争对手、政府之间的关系。 网络模型认为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 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企业国际 化程度决定了其在国际生产(市场)网络中的 地位。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生产网络,意味着拥 有众多在国际分工下的企业间的紧密联系。
证券投资
目的 直接投资的前奏; 长期计划的组成部分; 扩大公司在其他国家利益的一种方法。 优点:有助于加强技术许可证和销售协议实施
缺点
无法充分发挥本公司的技术或其他的优势 妨碍国内资产和国外资产的有效结合和使用
对外直接投资阶段
最大特点:转移企业的一揽子资源 而不是单项资源。 对企业的管理能力、管理思想、技 术、劳动者素质等要求都较高。
社会联系阶段和文化联系阶段
社会联系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至今仍 在发展。 主要方式:合资和合作 主要组织形式:集中型的合资企业增多,独资 企业相对减少 文化联系阶段:大致在2000年后。 上述两个阶段一般可归结为企业走向全球化的 阶段。
企业国际化过程
以国内经营业务扩展为起点的国际化过 程划分 以进出口贸易为起点的国际化过程划分 以对外投资为起点的国际化经营过程划 分
分值 1 财务管理体制 按项目管理海外业 务 资金筹措 海外资金筹措率 * 在 5 % 以下,并无原则规定, 根据情况筹措 海外资金筹措率在 6 % -10%,海外投资由海 外公司自筹。 海外资金筹措率在11% -20%,海外投资由总 公司按项目负责筹措 海外资金筹措率在 21% -50%,海外投资以海 外事业整体的形式,进 行一元化筹措 全部投资在国内外市场 实行一元化筹措 资金运作体制 资金运用无原则性 规定
4.3 企业国际化过程成因
企业自身决定因素
满足于本阶段的经营业绩,不敢尝试或冒险 管理者的眼界、经验迫使其需不断学习
客观决定因素
生产社会化的程度 科技发展水平 交通运输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水平 国与国之间的协作关系 双边保护外国投资条约和世界经济区域化、集团化 发展的影响 市场条件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发展中国家企业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 创新方面的不同特性 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表现为大量的 研究与开发投入,处于尖端的高科技领 域,引导技术发展的潮流。 发展中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是 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 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
企业国际化的学习主义
在信息技术普遍应用的21世纪,中小企业的发 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组织学习能力 (Organization Learning)”。 组织学习:为企业或生产单位掌握知识从而提 高其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过程。具体而言,这 种学习得益于四个方面的活动:( 1 )知识的 掌握;(2)信息的传播或分享;(3)信息的 分析;(4)知识的应用。 组织学习的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 来源。
出口(和进口)阶段
目的:打破国内市场限制,打开新市场,增加 销售额,维持或提高利润率。 优点:出口是所有进入国外市场投入资本最少、 风险最小的方式。 缺点:同国际生产相比,缺少灵活性和发展潜 力,往往得不到进口国政府的配合。
发放许可证和缔结技术协议
优点:可使拥有技术和商标所有权的企业获得 比较稳定的股权利益,建立成本少,时滞短, 而且可充分利用上一阶段的现成关系,是企业 对国外生产不是很了解的审慎选择,尤其是进 入某些对直接投资有严格限制的市场(如日本) 的唯一可行形式。 缺点:控制成本过高,技术和商标的供应者 (许可方)在控制受许方保证产品质量、可靠 性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受到人为和客观条件的许 多限制。
约翰森和瓦伦的企业国际化经营四阶段论
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 出口开始。 随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 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开始通过外国代理商 而稳定下来。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 定有必要在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 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后,母公司开始进行海外直 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