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合集下载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

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与成长规律小学生是教育的重要阶段,了解他们的认知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社交发展和情绪发展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的特点和规律。

一、认知发展1.感知与感觉:小学生的感觉系统已经基本成熟,能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来感知和理解周围世界。

他们能够注意到细节,并根据自己的感知经验进行判断。

2.思维方式:小学生正逐渐从感性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

他们开始学会运用概念和推理,但还存在着主观性和片面性的倾向。

他们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日常学习中逐渐发展。

3.注意力与记忆:小学生的注意力开始逐渐稳定,但仍然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他们的记忆力还不够成熟,需要通过反复学习和记忆来巩固和提升记忆效果。

二、社交发展1.同伴关系:小学时期是培养良好同伴关系的关键时期。

小学生开始与同伴互动、合作和竞争,他们通过共同的游戏和活动来建立友谊,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2.自我意识:小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对自己的能力、特点和价值进行评价。

他们关注自己在集体中的角色和地位,并渐渐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3.道德观念:小学生开始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念,能够分辨善恶、公正与不公,并逐渐建立起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

三、情绪发展1.情绪表达:小学生的情绪表达逐渐丰富和复杂,他们能够使用言语和非言语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需求。

然而,由于情绪控制和情绪调节能力尚未完全发展,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他人情绪的影响。

2.情绪认知:小学生开始学会区分不同的情绪,并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变化。

他们逐渐学会通过情绪管理技巧来应对和处理不同的情绪体验。

3.情绪发展:小学生的情绪发展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指导和引导。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处理挫折和困难,如何使情绪积极稳定,以提高对生活和学习的适应能力。

总结起来,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对于他们的教育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社交发展和情绪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介绍

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介绍

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介绍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介绍小学阶段是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接受教育,在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诸多方面引起了巨大的变化,在身心发育和内心世界产生了诸多显著特点。

1. 感知、记忆的特点。

小学生入学时能掌握他们经验范围内的时间概念,但对于与他们的生活关系不太密切的时间单位不能理解,而且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也比较差。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时间单位的理解力和对时间长短的判断力都会不断提高,开始逐步懂得珍惜时间,学习的自觉性也日益增强。

小学生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

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

2. 想象、思维的特点。

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的特点。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

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

而到了高年级,他们则开始能够依靠表现一定数量关系的词语来进行概括。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掌握概念中直观、外部特征的成分逐渐减少,而掌握抽象、本质特征的.成分不断增多。

3. 情感、意志的特点。

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

小学生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

在学习活动中,虽然开始时劲头很足,但却往往虎头蛇尾,不能持久。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会渐渐增强,他们能够自觉地完成作业。

4. 情绪、性格的特点。

小学生情绪容易冲动,多随情境的变化而变化,“破涕为笑”之类的表现时常见到。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认知发展特点1. 儿童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思维逐渐从感性的直观思维向理性的抽象思维发展。

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逻辑思量,开始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2. 儿童开始具备操作能力。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操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操作,如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等。

他们开始学会运用工具和材料,进行实际操作,从而增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儿童开始具备选择能力。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选择能力逐渐增强。

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做出适当的选择。

他们开始学会权衡利弊,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情感发展特点1. 儿童情感逐渐稳定。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情感逐渐稳定下来。

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适应环境的变化。

他们开始建立起稳定的情感关系,与家人、朋友之间的情感联系更加坚固。

2. 儿童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于情感的需要更加强烈。

他们希翼得到他人的关心和认可,渴望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

他们需要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以匡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3. 儿童情感表达方式多样化。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情感表达方式逐渐多样化。

他们可以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绘画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他们开始学会倾听他人的情感,并试图理解和共享他人的情感。

三、社交发展特点1. 儿童开始追求独立性。

在小学阶段,儿童开始追求独立性,试图摆脱家庭的束缚,与同伴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

他们希翼能够独立完成一些任务,展示自己的能力。

2. 儿童友谊关系逐渐稳定。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友谊关系逐渐稳定下来。

他们开始与同伴建立真诚的友谊,互相支持、理解和匡助。

他们能够解决友谊中的冲突和问题,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3. 儿童开始学会合作。

在小学阶段,儿童开始学会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他们能够分工合作,互相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

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权益,并通过合作培养自己的团队意识。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小学时期的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可以帮助他们得到适当的支持和指导,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以下是对小学生身心特点与发展规律的详细描述。

一、身体特点与发展规律1. 快速生长发育: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身高体重都会快速增长。

此时,他们的骨骼、肌肉和脏器等器官也在迅速发展。

充足的营养和适当的锻炼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2. 运动发展与协调能力提升:小学生对各种运动和体育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的运动机能逐渐发展和提升。

他们在跑、跳、投、接等方面有了更好的协调能力和灵敏度。

3. 运动保健的重要性: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与健康与日常的运动密切相关。

适当的锻炼可以提高他们的免疫力,增强抵抗力,预防疾病。

因此,鼓励小学生参与各种有益的体育锻炼活动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二、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1. 学业认知能力逐渐提升:小学生进入学校后,开始接受系统的学习。

他们逐渐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和数学等学科的技能,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小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逻辑思维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2. 对外界的好奇心强烈:小学时期是小学生广泛接触外界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人和环境都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渴望从各种途径获取新的知识,并通过观察和探索来满足好奇心。

3. 自我意识和自尊心的形成: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认知,并初步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之处。

他们开始关注自己在班级和家庭中的地位,并注重自尊心的建立。

家长和教育者应该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4. 情感和人际交往的发展:小学生的情感与人际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发展。

他们更加关注与同伴和家人之间的关系,并开始出现友谊和亲密关系。

培养良好的情感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三、教育与发展规律1. 知识的系统化学习:小学生需要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通过学校的教学来扩展知识面。

小学生心理发展七条规律和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七条规律和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七条规律和特点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

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生心理发展七条规律和特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小学生心理发展七条规律和特点1、感知觉有了充分发展在入学之初,小学生的感知觉已经有了充分的发展,他们的听觉和视觉十分敏锐,能够比较准确地辨别事物的颜色、形状等。

他们的味觉、嗅觉和触觉也已经比较发达。

这些都为他们进行学习活动提供了基础和保证。

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感知觉发展很快,其准确性、系统性都能够不断地提高。

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观察活动,对于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注意水平有限刚刚进入学校,小学生注意的目的性还很低,只能够注意自己感兴趣的对象。

他们随着学习活动的进行,注意能够很快地得到发展,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习活动和教师的要求将注意指向学习对象,注意的持久稳定性和范围都不断地发展。

但一般来说,小学生的注意水平仍然是有限的,需要教师通过专门的努力引起并且给予指导。

3、不随意记忆占主要地位在小学低年级,不随意记忆占有主要地位。

随着年级的升高,小学生的随意记忆明显得到发展。

但在整个小学阶段,他们的不随意记忆始终占主要地位。

4、想象力丰富,但想象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界限小学低年级学生,想象力十分丰富。

在他们的头脑中,现实与想象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有时候,他们会由于想象与现实的同一化,导致行为和言语的“不合情理”。

如果没有考虑到儿童想象发展的这种特征,会经常在成人眼中被当作“说谎”“欺骗”。

对此,教师要有充分的理解。

想象力是十分宝贵的,是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萌芽,教师应当着力保护和慎重对待。

5、以形象思维为主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有很大的发展。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指在6-12岁这一阶段,孩子的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学习和自我意识五个方面,分别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1.1 理解能力逐渐增强:小学生逐渐具备了较为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并运用一些抽象概念。

1.2 注意力和记忆力提升:他们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延长持续时间,并且记忆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1.3 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力增强:小学生开始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解决问题,能够运用逻辑思维分析事物。

二、情感发展特点:2.1 情绪稳定性增加:小学生的情绪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2 自我意识增强:他们开始对自己的特点和能力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开始形成自我意识。

2.3 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三、社交发展特点:3.1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小学生开始意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更加愿意与同龄人交往和合作。

3.2 规则和道德意识的形成:他们开始理解和遵守规则,对道德问题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

3.3 合作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小学生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并且能够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需求。

四、学习发展特点:4.1 学习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开始对学习产生兴趣,能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4.2 学习策略的形成:他们逐渐掌握了一些学习策略,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和记忆。

4.3 学习动机的变化:小学生的学习动机逐渐从外在奖励转向内在兴趣和自我实现。

五、自我意识发展特点:5.1 自我评价的能力:小学生能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并且逐渐形成自我价值观。

5.2 身份认同的建立:他们开始形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对自己的角色和责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5.3 自信心的培养:小学生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完成各种任务和挑战。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小学阶段儿童在心理上的特点和变化。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他们的学习、行为和人际关系都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道德和性格五个方面,详细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认知发展特点:1.1 儿童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发展。

小学生开始逐渐具备抽象思维能力,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概念形成。

1.2 儿童注意力和记忆力逐渐增强。

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逐渐延长,记忆力也逐渐提高。

1.3 儿童开始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

小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逐渐增强,开始主动参与学习,并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二、情感发展特点:2.1 儿童情绪波动较大。

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受外界环境和他人影响,情绪波动较大,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关注。

2.2 儿童自我意识逐渐增强。

小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个体差异,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2.3 儿童情感表达逐渐多样化。

小学生开始学会用语言和行为表达自己的情感,情感表达方式逐渐多样化。

三、社交发展特点:3.1 儿童开始与同伴进行合作和竞争。

小学生逐渐融入同伴群体,开始与同伴进行合作和竞争,培养了解决问题和与他人相处的能力。

3.2 儿童友谊关系逐渐稳定。

小学生的友谊关系逐渐稳定,开始形成互相信任和支持的关系。

3.3 儿童开始具备社会规范意识。

小学生开始逐渐理解和遵守社会规范,学会尊重他人和合理处理冲突。

四、道德发展特点:4.1 儿童道德观念逐渐形成。

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念,能够区分善恶和对错。

4.2 儿童开始具备道德判断能力。

小学生能够根据道德标准对行为进行判断,开始有意识地选择正确的行为。

4.3 儿童开始具备道德责任感。

小学生逐渐形成对他人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开始承担起自己的道德责任。

五、性格发展特点:5.1 儿童性格逐渐稳定。

小学生的性格逐渐稳定下来,开始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特点。

5.2 儿童性格特点多样化。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四.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及培养
•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的、间接的反
映,是借助言语来实现的,是在感觉知觉的基 础上产生的认识的高级阶段。 • 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 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 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 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 象性。 •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仍带有具体性;开 始发展,仍具有不自觉性;是发展趋势.
• 二是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世界观。这属于意识倾向,支配人对 现实的态度和行动方向。
•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这 往往表现为人的行为特征。
• 个性心理主要研究人的个体差异性,以便 教育有更强的针对性。
•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 (1)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学
• 1.小学生学习特点 • 一是小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 是有目的、
有计划、有系统的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 活动,是一种社会义务。 • 二是小学生的学习既不同于游戏,也不同于劳 动,且有组织性、强制性。 • 三是学习成为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 四是小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掌握有关读写算的基 本知识技能,参加学校集体生活所必需的最基 本的行为规范。这与中学的学习是有明显区别 的,且学习的方式也不同。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2012年9月
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 (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涉及四方面根本问 题:
• 一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 作用问题;
• 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 三是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 • 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 研究这些问题,就可以把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认知方面:1.视觉思维开始发展:小学生的思维开始逐渐从感性逐渐向理性发展,开始有了一定的观察、比较、分类、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有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小学生逐渐掌握了简单的逻辑关系,能够进行简单的因果关系的推理。

3.学习兴趣逐渐增加: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和知识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去探索和学习,是学习的黄金时期。

4.记忆力逐渐增强:小学生的记忆力开始显著增强,尤其是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力。

情感方面:1.自我意识开始形成:小学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对自己的身份拥有基本的认识。

2.情感变化多端:小学生情感波动大,喜怒哀乐变化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3.视角逐渐开阔:小学生的视角开始逐渐从自我扩展到他人和社会,更加关注他人感受,理解他人的角度和立场。

4.友情的建立:小学生开始与同伴建立真正的友情,更加重视彼此之间的互助和支持。

社会方面:1.家庭角色的转变:小学生开始从过去依赖父母的角色转变为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事务的角色。

2.遵守规则的能力:小学生开始明白并遵守社会规则,能够进行简单的社会交往。

3.建立社会责任感:小学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懂得照顾他人,关心社会和环境,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4.合作和竞争意识:小学生开始学会合作和竞争,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也能够接受失败和胜利。

小学生的发展规律:1.阶段性发展:小学生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需要给予相应的教育和关照。

2.个体差异较大: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每个孩子的发展节奏和特点都有所不同,有些孩子发展较快,有些孩子发展较慢。

3.多元化发展:小学生应该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其认知、情感、社会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

4.快乐学习:小学阶段的学习应该是愉快的,通过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和教学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总之,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深入了解小学生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帮助他们成长和发展,培养出健康、积极、乐观的心态,并提供适合的教育和指导。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的成长。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每一个大点将进一步分为3-5个小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认知发展1.1 意象思维能力:小学生在认知上更倾向于使用形象思维,他们更擅长通过形象、图象和感官体验来理解和记忆事物。

1.2 逻辑思维能力:小学生开始逐渐发展出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类思维,但仍然缺乏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情感发展2.1 情绪表达: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他们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并逐渐学会控制和调节情绪。

2.2 自我意识: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能够认识到自己的个体差异和独立性,并开始关注自己的形象和自尊心。

2.3 社交能力:小学生的社交能力在这一阶段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建立和维护友谊关系。

三、道德发展3.1 规则意识: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对规则的认识和遵守,能够理解并接受规则的重要性。

3.2 道德判断:小学生在道德判断方面逐渐发展出一定的能力,能够区分善恶、公正与不公正,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道德价值观。

3.3 合作意识:小学生开始逐渐体味到合作的重要性,能够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参预和合作,学会与他人分享和互助。

四、性格发展4.1 自主性:小学生的自主性逐渐增强,他们开始表现出更多的独立性和自我决策的能力。

4.2 好奇心: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渴望探索和发现新事物,对学习和知识具有强烈的兴趣。

4.3 乐观向上:小学生通常具有积极乐观的态度,能够面对挫折和难点,并寻觅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动机发展5.1 学习动机: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始逐渐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逐渐增加,愿意主动参预学习活动。

5.2 社交动机:小学生的社交动机逐渐增强,他们渴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交流,通过社交活动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PPT课件

第三章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征PPT课件
10
当时我还以为她是开玩笑呢。本来很可能就一句话丢过 去:“你开什么玩笑,我现在叫你做数学,是跟你聊吃大饼吗 ?”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接着问她:“那你早上喜欢吃什么 ?”她说:“我都是吃粽子的。”我说:“那好,这很简单啊 ,我问你,你每天早上吃两个粽子,5天吃几个粽子啊?”嗬 嗬,这个小家伙,她又很认真地想了一想。我想,你这么认真 ,应该把问题解决了吧。她说:“俞老师。”我说:“唉,你 说。”“俞老师,我有点生气了,我两个粽子吃不下去的呀! ”这个时候,我觉得她在“耍”我。我问她数学,她却老是跟 我讨论吃什么的问题。我只好问:“那你每天能吃几个粽子? ”她说:“一般都是妈妈给我买一个,我只吃半个,剩下的我 都扔掉了,我不喜欢吃。”我说:“好的。”看来这个题目算 是做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半个是0.5,0.5乘以5,这是 小数乘法啊,这个知识点还没学呢。我试探性地问:“你每天 吃半个,那你5天吃几个粽子?”她说:“吃两个半。”“怎 么算出来的?”“两天一个,5天不就两个半了嘛!”你说这 个学生笨不笨?一点都不笨,聪明着呢!然后我就开始思考一 个问题:其实这个学生不笨啊,但她为什么又这么“笨”呢?
担心用脑过度和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自己记忆力不如从
前的人来说,每天吃一个苹果就能保持反应敏捷,记忆良
好。
研究人员发现,苹果不仅含有丰富的糖、维生素、矿物
质等大脑所必需的营养素,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富含锌元素。
据研究,锌是人体内许多重要酶的组成部分,也是构成和
记忆力密不可分的核酸及蛋白质不可或缺的元素,能促进
18
有些孩子发出疑问:“哪买的缸?多少钱一个?”“缸 是用来干什么用的?”“为何还用缸来盛水,他们家没有自 来水吗?” ——求知欲望很高,该普及一下基本知识了
一位同学从卫生角度考虑这件事情:“老师,那缸有盖 子吗?如果有盖子,小孩子怎么能掉进去呢?如果没有盖子, 那多不卫生啊,灰尘、昆虫、树叶等都得往里掉,人吃了会 得病的。”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一、概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是指6-12岁儿童在心理上所表现出的一系列特点和变化。

这个阶段是儿童从幼儿期向青少年期过渡的重要时期,对其心理发展的理解和关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方面详细介绍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二、认知发展特点1.思维逐渐具体化:小学生开始逐渐摆脱幼儿期的感性思维,能够进行具体的思考和观察。

2.逻辑思维能力增强:小学生开始发展逻辑思维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归纳。

3.记忆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能够记住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4.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小学生的注意力逐渐稳定,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活动。

三、情感发展特点1.自我意识增强:小学生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与他人的区别,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

2.情绪表达丰富:小学生的情绪表达能力逐渐提高,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3.情感稳定性增加:小学生的情感逐渐稳定,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4.同理心发展:小学生开始逐渐具备同理心,能够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四、社交发展特点1.与同伴互动增多:小学生的社交圈子逐渐扩大,开始与同伴进行更多的互动和合作。

2.友谊意识形成:小学生逐渐意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开始发展和维护友谊关系。

3.合作能力提高:小学生的合作能力逐渐增强,能够与他人一起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4.规则意识形成:小学生开始逐渐理解和遵守社会规则,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五、行为发展特点1.独立性增强:小学生逐渐发展自己的独立性,能够独立完成一些日常生活和学习任务。

2.责任感增加:小学生的责任感逐渐增强,能够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3.行为规范化:小学生开始逐渐形成行为规范,能够遵守学校和社会的行为规则。

4.兴趣多样化:小学生的兴趣逐渐多样化,开始对各种活动和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

六、总结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表现在认知、情感、社交和行为等方面。

他们的思维逐渐具体化,逻辑思维能力增强,记忆能力提高,注意力集中时间延长。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简要总结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简要总结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简要总结小学生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其发展规律对于教育与家庭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和培养孩子们的成长。

本文将对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简要总结,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应对孩子的心理需求。

1. 个体差异:小学生相互之间的心理差异非常显著。

他们在智力、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差异,这是正常的现象。

家长和老师需要以个体差异为前提,尊重和关注每个孩子的特长和需求。

2. 自我意识的形成:小学生时期,孩子开始逐渐形成自我意识。

他们通过观察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能力,建立自己的自我认知。

这时,家长和老师应该给予孩子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 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小学生正处于适应社会环境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社会规则,需要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

家长和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培养亲社会行为、分享、合作和理解他人的能力。

4. 动机与兴趣的培养:小学生对于学习和活动的动机和兴趣开始发展。

他们渴望获得成功和成就感,并对某些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提供适宜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培养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兴趣。

5. 自主性的培养:小学生逐渐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渴望独立完成一些任务。

家长和老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逐步赋予他们一些独立决策的机会,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

6. 情绪控制的发展:小学生情绪控制的能力在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脆弱性。

他们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影响,情绪起伏较大。

家长和老师应该通过沟通和引导,帮助他们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

7. 社会认同感的形成:小学生时期,孩子开始逐渐形成社会认同感,渴望被认可和接纳。

他们关注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和被他人的看法。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提供温暖和支持,帮助他们积极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群体认同感。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

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小学生是儿童时期的重要阶段,他们的身体和心理都在不断发展。

以下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小学生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1.身体生长发育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6-9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比较平稳,而10岁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男孩身高每年可增长7-9厘米,女孩每年可增长5-7厘米,体重每年可增长4-5公斤。

此时,儿童的骨骼有机物和水分多,无机成分少,骨骼弹性大但硬度小。

肌肉在逐渐发育,但力量和耐力都比成人差,容易出现疲劳。

2.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小学生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育也呈现出阶段性。

6岁时,左右大脑半球的传导通路几乎都已形成,身体受外界刺激后可以快速、准确地传到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

7-8岁,大脑继续发育,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出现。

9-14岁,小学生脑的重量增加不多,主要进行细胞内部结构与机能复杂化的过程,神经的联络纤维数量增加,联络神经元的结构和皮层细胞结构机能在迅速发展和形成。

这一阶段神经系统的发育特别是脑的发育在机能上进一步成熟。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小学生心理发展是一个逐渐的数量不断积累和在此基础上出现质变的过程。

随着新质的出现,心理发展就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于是表现出阶段性。

连续性则是指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发生的,而且后一阶段既包含有前一阶段的因素,又萌发着下一阶段的新质。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呈现出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结合的特点。

总之,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需要我们认真了解和关注,以便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成长。

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在正常的情况下,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不可逆的,遵循着头尾法则和远近法则。

认知的发展是从感知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概括思维。

小学生的各种心理机能相互关联协调发展。

在心理发展过程中,某个心理机能的发展会影响其他心理机能的发展。

例如,3岁前后和13岁前后儿童会出现两个反抗期,这两个时期儿童会在认知上表现出具有独立主张的倾向,同时在情绪上会表现出剧烈的变化。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ppt课件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ppt课件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12
(三)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对策
1、学校应采取的对策 (1)贯彻小学心理健教育的原则。 (2)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团体辅导 心理辅导室 个案教育 测试与矫治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13
2、家庭应采取的对策
(1)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2)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用科学的方法指 导子女的成长;

(3)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调节。 (4)重视留守儿童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品质的培养。 (5)班主任与家长经常性的沟通。 (6)班级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21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9
7、人格障碍 表现:心胸狭窄,嫉妒心强,异常固执,我行我 素,人际关系紧张。
8、依赖心理 表现:对环境的依赖;自责倾向
9、考试怯场的恐惧心理 表现:精神紧张,压力很大,担心失败,产生焦虑心 理;甚至一到考场就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该答上的 问题在脑中毫无印象,发挥失常。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留守儿童在情绪方面极其不稳定,偏执、孤僻、为人处事 不合群、多疑敏感,甚至仇视一切 。
• 2、人际交往问题
在人际交往上一部分孩子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 ,表出 不爱说话,不愿和别人交往,特别是女生表现突出,还有 一部分孩子则为向他人宣泄内心的不满,多表现出寻衅心 态、惹是生非、严重地干扰和破坏了人际关系,这种状况 以男生为多 。
(3)父母要慎重对待离婚。
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
14
3、小学生自身应采取的对策
(1)小学生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 并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 (2)小学生要学习一些简单有效的自我心理健 康教育的方法; (3)小学生要善于求助,寻找支持。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发展规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小学生时期是他们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形成的关键时期。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有助于父母、教师和其他关注孩子成长的人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们。

本文将详细探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

一、小学生的心理特点1. 角色认同:小学生开始培养自我意识和审美意识,他们开始更加关注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常常通过模仿和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探索自己的身份,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2. 心灵世界的丰富:小学生的心灵世界被想象力所驱动。

他们能够产生丰富的幻想和创造力,喜欢通过绘画、写作、戏剧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3. 情绪多变:小学生的情绪常常波动不定,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害怕、挫折等负面情绪,也会经历快乐、喜悦、兴奋等积极情绪。

4. 注意力短暂:小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容易集中,他们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他们对新奇事物更加感兴趣,容易分散注意力。

5. 社交能力发展:小学生迫切需要与周围的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他们开始关注他人的感受,并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同时,他们也在逐渐学习解决冲突和与他人合作。

6. 动手能力强:小学生喜欢动手尝试,愿意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和探索。

他们更愿意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二、小学生的发展规律1. 认知能力的提高:小学生的思维开始变得更加逻辑和系统化。

他们能够进行分类、归类和抽象思维,并开始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们逐渐能够理解和运用基本的数学、科学和语言知识。

2. 社会心理的发展:小学生开始逐渐融入社交群体,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他们开始意识到他人的情感和需求,并懂得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3. 动作协调性的提高:小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能力得到迅速提高。

他们能够进行更加复杂的动作和运动,如踢球、跳跃和跳绳等。

体育锻炼对他们的身体发育和精神健康都至关重要。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开始从幼儿向着更加独立和自主的个体发展。

在这一阶段,他们的认知、情感和社交能力都在迅速成长和发展。

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教育者和家长来说至关重要,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指导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认知发展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之一。

在小学阶段,孩子们的思维逐渐从感性向理性转变。

他们开始具备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小学生对于文字、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也显示出较强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开始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小学生对外界事物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强,他们渴望探索、发现和了解世界。

情感发展是另一个关键方面。

小学生常常面临着从家庭到学校的过渡,逐渐接触到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他们开始与不同背景的同伴交往,形成社交关系。

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他们对于友谊、合作和互助等社交行为更加重视。

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特性和自我身份,并渴望被接纳和肯定。

小学生的情绪体验也相对复杂多样,他们可能会面临诸如自卑、焦虑、好奇、好胜等情绪。

教育者和家长应该关注并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建立积极健康的情绪态度。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社交发展也日益重要。

他们开始学会与不同背景和兴趣的同伴相处,学校成为主要的社交场所。

通过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小学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自我控制和社会适应能力。

他们在社交互动中学会倾听、沟通和解决冲突。

同时,小学生也开始培养合作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他人分享和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小学生的社交关系经常受到同学间的竞争、合作和友谊的影响,教育者和家长应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经历不同的阶段和发展任务。

例如,在入学初期,小学生往往面临适应新环境和建立新人际关系的任务。

此时,他们可能会感到紧张、不安和孤独。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标题: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引言概述:小学生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孩子,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家长和老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他们,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一、认知发展特点1.1 小学生的思维逐渐从具体向抽象转变,开始具备逻辑推理能力。

1.2 小学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逐渐增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内容。

1.3 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逐渐建立起对世界的认知框架。

二、情感发展特点2.1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开始懂得感恩、友爱和尊重他人。

2.2 小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逐渐增强,开始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2.3 小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深刻,开始体会到成功、挫折和困难带来的情感变化。

三、社交发展特点3.1 小学生开始融入集体生活,学会合作和分享,建立起友谊和互助的关系。

3.2 小学生的社交技能逐渐提升,学会尊重他人、解决冲突和处理人际关系。

3.3 小学生的社交认知能力逐渐发展,开始理解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形成自己的社会角色认同。

四、道德发展特点4.1 小学生开始形成道德观念,能够分辨善恶、正误,并逐渐建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

4.2 小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逐渐增强,能够理解道德规范和责任意识。

4.3 小学生开始培养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形成遵守规则和秩序的意识。

五、自我认识发展特点5.1 小学生开始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建立起自尊和自信心。

5.2 小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思考自己的行为和言行是否符合规范。

5.3 小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逐渐建立起对未来的规划和追求。

结论: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引导他们,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小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道德和自我认识发展,为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教育规律一、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广义儿童期:0-18岁)1、顺序性如:思维的发展是从知觉—>具体形象—>抽象—>辨证,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思维发展特点。

(教育启示:不要拔苗助长。

)2、阶段性、连续性每一阶段都是前一阶段发展的继续,同时又是下一阶段发展的开始;前一阶段中总包含有后一阶段的某些特征的萌芽,而后一阶段又总带有前一阶段某些特征的痕迹。

例:一二年级开始具体形象思维,但仍有幼儿期的知觉思维。

(教育启示:善于观察孩子,既要关注孩子现在的发展,又要为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创造条件。

)3、不均衡性(教育启示:关注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如:孩子2-3岁是口头语言的关键期,4-5岁是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女孩10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男孩12岁左右进入青春期等。

)4、稳定性、可变性教育启示:稳定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不会马上变,所以需要家长学会等待,需要耐心。

可变性:你改变教育方法,孩子早晚会有变化的,但是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只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变化。

5、个别差异性每个孩子有差异:每一个孩子都不是别人的复制品,都不是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教育启示:注意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不同之处;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发挥他的特点(发挥优势,弱势也能转化成优势);不要过早的给孩子贴上标签;从内心深处真正去接纳孩子。

接纳:以孩子的生命状态为准,而不是以父母的眼光。

二、学龄前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1、知觉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求知欲望强,好奇心强。

教育启示:家长不要去干扰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探究。

2、无意性对自我的约束和控制力不强,容易受影响。

3、3岁以后开始形成个性个性:不稳定、不明显、易受影响(教育启示:孩子在幼儿阶段的学习,就是游戏和玩,幼儿不要过多开发智力,更应关注他的感受和情绪。

)学习教育特点:1、无意学习。

(例:爸爸教孩子打扑克牌,就教会了孩子认数和加减法)2、学习内容广泛,学习对象:生活中无所不包的各种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 谢谢大家!
(二)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 理发展方面的作用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
遗传是指与生俱来的生物特征; 既不否认遗传的作用,也不夸大遗传的作用。 遗传在儿童心理发展作用上,只是一个必要条
承认遗传是先天的因素,但并不是神秘的因素;
件,而不是决定的条件。
• 2.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
七.小学生习惯行为特点及培养
• 小学生习惯行为特点主要是指个体自发的习惯行为向自觉





的习惯行为转变。 一是有养成良好习惯行为的倾向,但克制力不强,易发生 违纪行为; 二是养成良好习惯行为要依靠外部的明确措施和严格的要 求; 三是养成良好习惯行为常常受学生注意因素的影响,通过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引导学生注意水平和品质的发展; 四是学生的习惯行为与思维、记忆、情感、个性等心理因 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五是教师的习惯行为对学生习惯行为的养成有着直接的作 用。
• 兴趣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
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 力. • 兴趣是在一定社会生活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且 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 尽管兴趣是有个体差异的,但小学生兴趣发展仍具有共 同的特点: • 第一,小学阶段,学生最初对学习过程,对学习的外部活 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 作业更感兴趣.
• 儿童新的需要和已有的水平状态之间的对立的统一 和斗争,构成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也就是儿 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其机理或过程是相互依存、相 互斗争、相互转化与统一的过程。
• 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根据,但离不开 外因;教育是其主要的外因、条件;而要发挥教育
的主导作用,就必须考虑儿童心理发展这个内因、 根据,就必须了解研究儿童,了解研究儿童的心理 特点。
王卓民 2012年9月
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 (一)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涉及四方面根本问题:
• 一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作用问

• •

题; 二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问题; 三是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问题; 四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就可以把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五)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性
•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教育条件下,各个
不同年龄阶段所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 特征。 •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一般为六个阶段:乳 儿期(0-1).婴儿期(1-3).学前期(3-7).学龄初期 (6-7—11-12).少年期(11-12—14-15).青年初期 (14-15—17-18). • 划分的标准是根据儿童主导活动、智力水平、个性特 征、生理发展、言语发展水平. •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稳定与可变的统一.
• 第六,在社会政治生活兴趣方面,也在逐步扩大和加深.
• 应该注意有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 一是根据学生需要开展各种活动,扩展学生视野,以发现

• •激励手段为杠杆,培养并巩固学生的兴趣; 三是通过阅读,发现并培养学生的兴趣; 四是要细心观察学生的细微举动,以发现并培养学生的 兴趣; 五是组织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兴趣; 六是开展兴趣问题研究,成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的专家.
2.小学生的学习的心理准备及指导 首先是学习态度的准备,表现为热爱学习,严肃认真负责
的态度.但需要教师及时教育培养.如引导、鼓励、指导。 其次是学习习惯的准备,主要有起立问好;坐姿端正;发 言举手;专心听讲;动作轻微;齐备学习用品.这需要通过 常规训练才能养成. 再次是学习方法的准备,不仅注意结果正确与否,而且要 注意过程正确与否;听讲技能,书写技能,作业技能,心算 识字阅读记忆方法.
• 遗传只提供儿童心理发展以可能性,而环境
和教育则规定儿童心理发展的现实性; • 教育条件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着主导作用; • 环境和教育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但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机械地决定儿童心理的 发展。
(三)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
• 尽管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上起决定作用, 但也只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原因.




的几个问题: 一是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树立优良学风,使学生情感 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是情感教育应该注意直观性,使教育言语与具体范 例有机结合起来。 三是使情感教育与具体行动结合起来。 四是使各种学习和活动同积极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 五是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控制、调节情感的能力.
六.小学生兴趣发展的特点
• (1)开始进入学校从事正规的系统的学习,学习逐步成为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 • 这种活动不同于游戏,是一种社会义务,具有目的性和系 统性,甚至具有强制性. • (2)逐步掌握书面言语和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同时也发 展了有意性和自觉性. • (3)小学生有意识地参加集体生活,开始意识到自己在集 体中的地位与任务,发展了意志和性格.
四.小学生思维发展特点及培养
• 1.小学生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
借助言语来实现的,是在感觉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认 识的高级阶段。 • 基本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 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 • 小学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但仍带有具体性;开始发展,仍 具有不自觉性;是发展趋势.
• 3.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 • 一是从具体、从感性的实践引向抽象概括是掌握知识、发 • • • • • •
展思维的一般规律. 二是有意识帮助学生学会并逐步提高思维基本能力,可以促 进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是在传授知识时,让学生对材料充分理解,是发展学生逻 辑思维的直接前提. 四是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内涵、精确性、全面性、系统性,是 发展学生逻辑思维的基本环节. 五是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概念恰当地进行判断、合乎逻辑地 进行推理的能力。 六是抽象思维从具体始还要回到具体中。 七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抽象思维发展的主要 表现之一。
• 2.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新要求 • 首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直接的知识经验,而且更要求掌
握间接的知识经验.尽量用直观教具和教师的言语及书 面材料得以实现. • 其次要学会通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来掌握 各种概念及其关系,尤其要掌握内涵,进而区别、分 类。 • 从思维品质角度要求学生思维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方 向性、确定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等,使独立思考能 力得以迅速发展。 • 提出这些要求,促使学生思维水平以具体形象思维为 主要形式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
五.小学生的情感发展及培养
• 1.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 小学生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一是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 日益富有社会性;二是情感的深刻性在不断增加,与事物 的本质相联系;三是情感更富有稳定性,更能控制调节自 己的情感. • 小学生的情感特点,不宜估计过高,其情感稳定性还不够, 控制力还不足.
• 第二,学习兴趣最初是不分化的,在教育影响下,才逐渐
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的分化性兴趣. • 第三,小学阶段,学生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 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的兴趣在初步发展着. • 第四,小学阶段,游戏因素在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起 着一定的作用,中年级以后,这种作用逐渐降低. • 第五,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是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 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 2.各种高级情感的发展和培养
• 那些直接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的情感,通常称之为高
级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 道德感是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人的言行所产生 的情感; • 理智感是人认识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 感; • 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
• 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必须注意 •
• 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只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
原因. • 一般认为:在儿童主体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 的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间的 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也是儿童心理 发展的动力.
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
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的转化和统一也是在 儿童的积极活动中实现的. 需要是由个体的追求和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 反映和体验,表现为动机、目的、兴趣、理 想、信念等形式。需要不断发展变化。 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是指已经形成的比较稳 定的神经联系系统。
• 二是个性心理——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
• 个性心理倾向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
观。这属于意识倾向,支配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动方 向。 • 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这往往表现为 人的行为特征。 • 个性心理主要研究人的个体差异性,以便教育有更强 的针对性。
• 2.小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
• 有意培养小学生的良好习惯行为,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 • • • • • •

内容;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行为的重要时期。 一是要有明确且可行的习惯行为规则,并严格要求; 二是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以养成 良好习惯行为; 三是通过各种集体活动的相互影响和制约培养学生良好的 习惯行为; 四是以竞赛、激励手段为杠杆,培养并巩固学生的良好习 惯行为; 五是循序渐进地培养并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行为; 六是遵循小学生心理特点,培养并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行 为; 七是开展培养并巩固学生良好习惯行为工作的研究,掌握 其内在规律。
三.小学生学习特点与指导
• 1.小学生学习特点 • 一是小学生的学习是狭义的学习, 是有目的、有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