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1-3章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与答案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第一章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54ad8d1711cc7930b71633.png)
第一章引论一、选择题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A、机会成本B、稀缺性C、规范经济学D、生产什么的问题2、经济学可定义为( )。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行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行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途的科学D、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怎样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问题均正确4、“富人的所得税税率比穷人高”是()。
A、规范的表述B、实证的表述C、否定的表述D、理论的表述5、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后悔6、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A。
价值理论 B。
价格理论 C.生产理论 D.分配理论8、经济学分析问题的“三部曲”是()A.假设,检验,模型B. 假设,模型,检验C。
模型,假设,检验 D. 检验,假设,模型9、经济学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A。
生产什么,为谁生产B。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C。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D。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10、微观经济学的最基本的假设是( )A。
经济个体是理性的,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 B。
经济个体是理性的C. 经济资源是相对稀缺的D. 经济资源是相对丰裕的二、名词解释1、经济人2、机会成本3、生产可能性曲线4、相对稀缺性5、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三、简答题1、生产可能性曲线的经济含义。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3、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4、什么是经济学,经济问题的本质是什么?5、简述微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核心思想.四、论述题1、经济学研究能否保持“价值中立”原则?经济研究是否需要价值判断?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由什么基本经济问题引起的,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C3、D4、D5、B6、B7、B8、B9、D 10、A二、名词解释1、经济人:被视为经济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设是利己的。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93f4ea172ded630b1cb653.png)
复习思考题第1章 绪 论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4.市场与行业的区别是什么?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在下列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1)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2)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3)啤酒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4)凉夏。
2.假设一个封闭的岛国遭受了大海啸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坏,但所幸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死亡。
请画图分析大海啸发生前后该国粮食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收。
试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4.刘先生决定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a )用于购买食品。
请计算他对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5.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550-=,供给函数为P Q s 510+-=。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Q d560-=.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P Q s 55+-=.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6. 2006年3月1日,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2006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2元。
请画图分析这种最低收购价格措施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第3章消费者行为1.画出下述情况下消费者对牛肉汉堡包和啤酒偏好的无差异曲线:(1)李明喜欢啤酒,但厌恶汉堡包,不管他吃了多少个汉堡包,他总喜欢再多喝一点啤酒。
(2)张军对不管是3杯啤酒还是2个汉堡包的偏好是无差异的,当他多消费这两种食物中的任何一种的时候,其偏好没有变化。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107ab301866fb84ae45c8d20.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解答第一章一、选择题1、在得出某种商品的个人需求曲线时,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均保持不变?()A 商品本身的价格; B个人偏好;C 其他商品的价格;D 个人收入2、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量减少;C需求增加;D需求减少;3、需求量和价格之所以呈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 收入效应的作用; B替代效应的作用C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同时发生作用;D 以上均不正确;4、有下列因素除哪一种外都会使需求曲线移动?()A 消费者收入变化;B 商品价格变化;C 消费者偏好变化;D 其他相关商品价格变化。
5、商品x和商品y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导致()。
A 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B x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C 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D y 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6、某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的影响是()。
A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C 互补品的供给趋向向右移动;D 互补品的价格上升。
7、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
A 需求函数的斜率;B 收入变化对需求的影响程度;C 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映程度;D 以上说法都正确。
8、如果一条直线型的需求曲线与一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相切,则在切点处两曲线的需求弹性()。
A 相同;B 不同;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 依切点所在的位置而定。
9、直线型需求曲线的斜率不变,因此其价格弹性也不变,这种说法()。
A 正确;B 不正确;C 有时正确,有时不正确;D 难以确定。
10、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
A 缺乏弹性;B 富有弹性;C 单一弹性;D 难以确定。
二、名词解释 (微观部分)1需求量2需求函数3供给量4均衡价格三、简答题1影响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影响商品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四、计算题已知某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Q=a-Bp,a,b为正常数。
微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c80a79a26925c52cc5bf79.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引论一、选择正确答案1.经济学可定义为()。
A.企业赚取利润的活动B.研究人们如何依靠收入生活的问题C.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的问题D.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2.“资源是稀缺”指的是()。
A.世界上的资源最终将被消耗尽B.资源是不可再生的C.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3.一个经济体系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是()。
A.生产什么,生产多少B. 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4.下列属于规范分析表述的是()。
A.鼓励私人购买汽车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B.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拥有汽车的人会越来越多C.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低,大多数人还买不起汽车D.个人汽车拥有量的增多,给我国居民的出行带来交通隐患5.下列属于实证分析表述的是()。
A.治理通货膨胀比减少失业更重要B.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有利C.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不利D.只有控制货币量才能抑制通货膨胀答案1.C;2.D;3.D;4.B;5.A二、分析讨论1.如何理解西方经济学是一门考察稀缺的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
答:西方经济学认为,人类的欲望和由此引起的对物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的,可是用来满足这些无限需要的手段即用来提供这些物品和劳务的生产资源是稀缺的。
这样,就产生了如何分配使用这些有限的资源来满足无限需要的问题,这就是“选择”,也就是“配置”资源的问题。
人类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就是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地和有效率地分配使用于各种途径以满足人类无限多样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中,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为谁生产,都是由市场价格决定的。
假若人类能无限量地生产出各种物品,或者人类的欲望能够完全得到满足,即在这样一个丰裕的伊甸园里,不存在稀缺物品,所有的物品都是免费的,像沙漠中的沙和海岸边的海水,价格和市场互不相关,那么经济学就无须存在了。
正是由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生产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才引起了人类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也就成为一门考察稀缺资源的配置的科学。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4e14e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d.png)
西方经济学习题(微观经济学)第一章绪论一、选择:(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B)A 经济物品B 资源的稀缺性C 机会成本D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2)经济物品是指(C)A 有用的物品B 稀缺的物品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3)下列哪些属于规范经济学的表述( C)A,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交替关系;B,减少货币增长率将降低通货膨胀率;C,社会应该要求领取福利者去找工作;D,如果降低税率,就会鼓励更多地工作和更多地储蓄。
(4)下列哪个陈述不属于实证主义陈述?( B )A. 1990年的海湾危机引起石油价格上升,并导致了汽油消费的下降。
B. 穷人应该不纳税C。
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的更快.D。
”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
(5)经济学可定义为(C)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C研究如何合理的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厂商如何获取利润(6)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C )A、产品效用的不同B、人们的主观偏好不同C、经济资源的稀缺性D、经济资源用途的不同(7)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利息1%),办一家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 )。
A.2000元B.10 000元C.1 000元D.101 000元二、名词解释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第二章供求的一般理论一、选择题1、垂直的供给曲线表示(B )A.在一固定的价格无限制地提供某种产品; B。
价格变化对供给量没有影响;C.价格与供给量成反方向变化;D.该行业被垄断。
2、对劣等商品需求的收入弹性E是( C )A。
E〈1; B. E=0 C。
E<0;D。
E>0.3、自由取用物品是(A )A、机会成本为零的物品B、无需排队就能得到的物品C、任何人都不想要的物品D、是自家生产而不是购买的物品4、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了高于其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
微观经济学习题解析
![微观经济学习题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5199e86bceb19e8b8f6bad5.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一章导论一. 选择题:1.“资源是稀缺的”是()A.指资源是不可再生的B.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阶段的C.指生产力不发达造成了物品供给不足D.指可用的经济资源与人类的欲望相比总是显得不足解析:资源的稀缺性是任何社会和任何时代都存在的基本问题。
它是指与人们的需要相比较,资源的供给量相对不足。
事实上有些资源是可再生的,并且用之不竭,但我们对其用途进行选择,这仍然是稀缺资源如何配置的问题。
答案:B D2.下列哪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外移()A.资本存量增加B.技术进步C.失业减少D.劳动力增加解析:生产可能性曲线(边界)表示一个经济社会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所能生产的不同的商品组合。
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和位置,将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化。
技术进步将使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
而技术进步对各种商品生产的不同影响,决定改变以后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形状。
资本存量、劳动力增加都增加了可用资源。
答案:A B D3.某先生辞去月薪1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家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元A.2000B.10 000C.1 000D.101 000解析:机会成本:把一定量的具有多种用途的资源用于生产某种商品后,放弃该资源用于其它用途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即为这种商品的生产中使用该资源的机会成本。
月薪1000+利息100 000*1%=2000元答案:A4.一个经济体系必须作出的基本选择是()A.生产什么B.生产多少C.如何生产D.为谁生产解析:一个社会经济系统必须解决以下问题:1、决定产出的水平和构成——生产什么,生产多少;2、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怎么生产;3、产品在社会成员间的分配——为谁生产. 一个好的经济制度,是在解决上述问题的同时,还要保证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产出的稳步增长。
答案:A B C D5.以下属于规范分析命题的是()A.“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拉开了中国居民收入的贫富差距B.美国经济比俄罗斯经济增长得快C.应当继续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D.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解析:实证分析解释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b5298ec5a8102d277a22f16.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经济学得性质一、名词解释1、微观经济学:2、、静态分析:3、比较静态分析:4、动态分析:5、机会成本:6、生产可能性边界二、选择题1、、“资源得稀缺性”就是指( )。
1)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2) 相对于资源得需求而言,资源总就是不足得;3)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4) 世界上得资源最终将消耗光。
2、、经济物品就是指( )。
1) 有用得物品;2) 稀缺得物品;3) 要用钱购买得物品;4) 有用且稀缺得物品。
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得基本原理就是( )。
1) 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2) 假定所有资源能被充分有效利用,增加x 商品得生产必须减少y 商品得生产;3) 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4) 经济增长唯一取决于劳动力数量。
4、经济学就是研究( )1) 企业就是如何赚钱得问题2) 如何实现稀缺性资源得有效配置问题3) 用数学方法建立理论模型4) 政府如何管制问题5、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做出某种选择,这就是因为( )1) 选择会导致稀缺2) 人们在决策时所面临得资源就是稀缺得3) 人就是自私得,所做出得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得最大化4) 个人对市场得影响就是微不足道得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决策主要有( )作出。
1) 消费者与政府2) 生产者3) 家庭与政府4) 生产者与消费者7、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
1) 所有得人都会得到她想要得东西2) 资源得配置就是由市场规则(机制)实现得3) 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4) 要得到急需得物品您只能“走后门”8、在市场经济中,商品为( )生产。
1) 政府2) 消费者3) 想买但就是买不起得人4) 买得起,且想买得人9、下面有关政府决策得说法, ( )就是正确得。
1) 政府决策只有在计划经济国家才存在2) 政府决策就是对企业决策得替代3) 政府决策就是对市场机制失灵得修补4) 政府决策不会出现市场机制那样存在失灵得领域10、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得区别在于( )。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
![微观经济学练习题答案(曼昆)](https://img.taocdn.com/s3/m/3b81d103f90f76c660371a41.png)
微观经济学部分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经济学概述、供求与局部均衡练习题一、单选题1。
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B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
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2.经济物品是指DA。
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
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
有用且稀缺的物品3。
经济学可定义为CA。
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
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
人们靠收入生活4.从经济学的观点看,资源配置问题说明的是CA.人们的需要是多方面的且是无止境的 B。
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C。
一种资源有许多可供选择的用途,但有一种利用效果最佳 D.以上说法都对5.下列命题中那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CA.昨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把存款基准利率降低0。
25% B。
2011年失业率超过8%C。
个人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D。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提高了6。
某人有10万元资金,可供选择的用途及各种用途能获得的收入是:开饭店获利3万元,炒股票获利3.5万元,进行期货投机获利4万元。
该人选择期货投机的机会成本为AA.13.5万元B.20。
5万元C.14万元D.13万元7.保持所有其他因素不变,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导致CA.需求增加 B。
需求减少 C。
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8。
在某种物品价格上升的百分比既定时,引起需求量减少最大的情况是CA.价格上升后时间长B.这种物品的支出在收入中占的比例大C。
很容易得到替代品 D。
以上全对9。
如果某种物品小幅度降价会引起需求量大幅度变动,那么,该物品BA。
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
需求单位弹性 D.需求价格弹性接近于零10.一条垂直的需求曲线所表示的是DA。
单位弹性 B.无限弹性 C。
富有弹性 D.需求的价格弹性为零11.下面哪一种物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大BA。
大米 B。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3](https://img.taocdn.com/s3/m/ac21230abb68a98271fefadb.png)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
A.边际效用为正B.边际效用为负C.边际效用为零D.边际效用达到最大2、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4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5,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
A 80B 40C 35D 613、预算线的斜率决定于()。
A 消费者的偏好 B消费者的收入C 消费者的收入与商品的价格D 商品的相对价格4、对于低档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少C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5、无差异曲线上任一点处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两种商品()。
A 价格之比B 数量之比C 边际效用之比D 边际成本之比6、如果商品X、Y的价格分别为PX、PY是既定的,当MRSXY>PX/PY时,消费者要实现其均衡,应该()。
A 增加消费X,减少消费YB 同时增加消费X和YC 减少消费X,增加消费Y D同时减少消费X和Y7、对于吉芬商品,价格下降()。
A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 B替代效应使消费变少C 收入效应使消费变多 D价格效应使消费变少8、消费者消费X,Y两种商品,当X的价格下降,Y的价格不变,预算约束线怎样变化()。
A 向外平移B Y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C X的截距不变,向外旋转D 向内平移9、边际替代率递减意味着( )。
A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正B 无差异曲线的斜率为负C 预算线斜率小于零D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10、需求曲线上每一价格所对应的需求量都能给消费者带来( )效用。
A 最小B 可能最大C 最大D 与效用无关二、名词解释1、消费者剩余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3、边际替代率4、效用5、预算线6、消费者均衡7、 替代效应8、收入效应三、简答题1、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2、两种消费品的边际替代率(MRSXY )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它是递减的?3、简述基数效用论。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a7566a26fff705cd170a45.png)
复习思考题第1章 绪 论1.简述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2.经济模型应该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吗?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区别是什么?4.市场与行业的区别是什么?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1.在下列各种情形下,啤酒的市场价格将如何变动?(1)啤酒生产原料价格上涨;(2)消费者收入普遍提高;(3)啤酒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4)凉夏。
2.假设一个封闭的岛国遭受了大海啸的袭击,造成大面积农田被毁坏,但所幸的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居民死亡。
请画图分析大海啸发生前后该国粮食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化。
3.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也有人说,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农业歉收后谷物会涨价,农民因此而增收。
试利用所学的经济学原理对这两种说法给予评价。
4.刘先生决定总是把他的收入的一个固定比例(1/a )用于购买食品。
请计算他对食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收入弹性。
5.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P Q d550-=,供给函数为P Q s 510+-=。
(1)求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P Q d560-=.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供给函数变为P Q s 55+-=.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e P 和均衡数量e Q ,并作出几何图形。
6. 2006年3月1日,中国发改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确定了2006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为每50公斤72元。
请画图分析这种最低收购价格措施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第3章消费者行为1.画出下述情况下消费者对牛肉汉堡包和啤酒偏好的无差异曲线:(1)李明喜欢啤酒,但厌恶汉堡包,不管他吃了多少个汉堡包,他总喜欢再多喝一点啤酒。
(2)张军对不管是3杯啤酒还是2个汉堡包的偏好是无差异的,当他多消费这两种食物中的任何一种的时候,其偏好没有变化。
微观经济学第3章部分练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3章部分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7c20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d0.png)
微观经济学第3章部分练习题答案《微观经济学》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1、已知⼀件衬衫的价格为80元,⼀份肯德鸡快餐的价格为20元,在某消费者关于这两种商品的效⽤最⼤化的均衡点上,⼀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是多少?解:按照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MRS 的定义公式,可以将⼀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写成: XY MRS XY ??-=其中:X 表⽰肯德鸡快餐的份数;Y 表⽰衬衫的件数; MRS 表⽰在维持效⽤⽔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份肯德鸡快餐时所需要放弃的衬衫消费数量。
在该消费者实现关于这两件商品的效⽤最⼤化时,在均衡点上有MRS xy =P x /P y 即有MRS xy =20/80=它表明:在效⽤最⼤化的均衡点上,消费者关于⼀份肯德鸡快餐对衬衫的边际替代率MRS 为。
2 假设某消费者的均衡如图1-9所⽰。
其中,横轴1OX 和纵轴2OX ,分别表⽰商品1和商品2的数量,线段AB 为消费者的预算线,曲线U 为消费者的⽆差异曲线,E 点为效⽤最⼤化的均衡点。
已知商品1的价格P 1=2元。
(2)求上品的价格P;2(3)写出预算线的⽅程;(4)求预算线的斜率;(5)求E点的MRS的值。
12解:(1)图中的横截距表⽰消费者的收⼊全部购买商品1的数量为30单位,且已知P1=2元,所以,消费者的收⼊M=2元×30=60。
(2)图中的纵截距表⽰消费者的收⼊全部购买商品2的数量为20单位,且由(1)已知收⼊M=60元,所以,商品2的价格P2斜率=-P1/P2=-2/3,得P2=M/20=3元(3)由于预算线的⼀般形式为:P1X1+P2X2=M所以,由(1)、(2)可将预算线⽅程具体写为2X1+3X2=60。
(4)将(3)中的预算线⽅程进⼀步整理为X2=-2/3 X1+20。
很清楚,预算线的斜率为-2/3。
(5)在消费者效⽤最⼤化的均衡点E上,有MRS12= = MRS12=P1/P2,即⽆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即MRS等于预算线的斜率绝对值P1/P2。
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部分_课后习题答案
![微观经济学课后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部分_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8d0eec0b4e767f5bcfcebf.png)
第一章 (教材P.P.30)3.答:(1)圆珠笔的需求会减少,因为铅笔是其替代品,铅笔价格下降,消费者就会用铅笔去替代圆珠笔;(2)圆珠笔的需求会减少,因为纸张是其互补品,纸张价格上升,配合使用的圆珠笔就会变得昂贵,故其需求会下降;(3)圆珠笔的需求会下降,因为从记录的角度而言,计算机也可作为圆珠笔的替代品;(4)这种情况对圆珠笔的需求没有影响,因为政府对厂家的税收只会对商品的供给造成影响;(5)需求下降,因为在校学生数下降意味着圆珠笔的消费者规模减少。
10. 解:(1)依题意,供给函数P=2Q S ,需求函数P=426-Q D ,当价格P=350时,有Q S =175,Q D =76,市场上供过于求,只有76台游戏机能够成交,此时卖方不满;当价格为140元时,有Q S =70,Q D =286,市场上供不应求,有70台游戏机能够成交,此时买方不满。
(2)均衡时,有Q S = Q D ,即P/2=426-P ,解得市场均衡P=284,市场均衡产量Q=142。
(3)厂商收入为P*Q=40328。
11. 解:(1)依题中给出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均衡时,解得门票价格P=100,均衡座位数Q=90000。
由此所绘图形如下:(2)当价格P=50时,据需求函数得Q=92500,而球场座位只有90000,会有2500个球迷买不到球票。
第二章 (教材P.P.67)4. 答:19001005090000 95000PQ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不断减少的,因此,当一段时间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量减少时,从中所得到的边际效用会增加。
6. 解:设牛排为X ,汉堡为Y ,依题意得,P X =2P Y ,即两者价格之比P X /P Y =2而消费者愿意用1千克牛排换3千克汉堡,即MRS XY =-⊿Y/⊿X=3,不满足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 MRS XY = P X /P Y 。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6ed3fc482fb4daa48d4b16.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第 1 章导论一、对错判断题1. 自由物品(free good) 就是不要钱随便拿的物品。
【F】2. 经济物品是就是需要节约使用的物品。
【T】3. 技术进步将彻底消除稀缺现象。
【F】4. 经济问题的根源在于稀缺现象。
【T】5. 经济学研究的是稀缺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
【T】6. 经济学家的效率标准是国库收入最大化。
【F】7. 当生产力充分发达了,三个基本问题就不存在了。
【F】8. 市场经济是一个分散决策体系。
【T】9. 计划经济是一个集中决策机制。
【T】10. 微观经济学研究通货膨胀问题。
【F】11. 宏观经济研究污染治理问题。
【F】12. 边际分析就是增量分析。
【T】13. 均衡状态就是静止不变的状态。
【F】14.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较为静态的分析。
【F】15. 动态分析的任务是指出事物变化的时间过程。
【T】16. 实证经济学给出的结果是能够验证的。
【T】17. 规范经济学给出的结论往往是号召性的。
【T】18. 理论就是一组假设。
【T】19. 模型是对现实的抽象和简化。
【T】20. 经济学家假设人们的经济选择是有目的的选择。
【T】二、单项选择题1. 下面最有可能成为稀缺物品的是【C】A. 阳光B. 夏威夷的海水C.运送到郑州的海水D.空气2. 稀缺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A】A. 人贪得无厌B.各种物品的存量太少C. 技术不发达D.都对3. 说“资源是稀缺的”指【B】相对与对资源的需要来说,资源总是不足的A. 世界上普遍存在着贫困 B.C. 资源必须留给后代D.生产资源最终会枯竭4. 经济物品是【C】A. 有用的物品B.有交换价值的物品C.稀缺的物品D.都对5. 稀缺现象导致的三个基本问题之一是【B】A. 饥饿问题B. 分配问题C. 压迫D. 失业6. 微观经济学研究【D】A. 消费者的选择B.C. 均衡价格的决定和变化D. 7. 宏观经济学研究【 A 】 A. 失业 B.C. 产业结构调整D. 8. 市场经济【 A 】 A. 是分散决策体系 B. C.用市场价格引导人们的行为 9. 实证经济学研究【 A 】 A. 提高税率的结果是什么 B. 回答是否应该提高税率的问题 C. 是否应该减免某些人的税赋的问题 D. 是否应该增加政府支出的问题10.其他条件不变,如果冰激凌价格上升,那么,需求量将会如何变化?回答这个问题的是 【E 】A. 静态均衡分析B. 比较静态均衡分析C. 动态分析D.一般均衡分析第 2 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对错判断(下述每一说法,你认为正确就在题干后括号内写T,否则写F ) 。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97ec6ead02de80d5d8401e.png)
微观经济学(1——4章)习题汇总,含答案第一章微观经济学绪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1938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74.png)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论习题及答案第3章效⽤论⼀、名词解释1.边际效⽤2.边际替代率3. 补偿预算线4.消费者剩余5.恩格尔曲线6.吉芬难题7.劣等品和吉芬品 8.边际替代率 9.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10.边际效⽤递减规律 11.价格-消费曲线 12.收⼊-消费曲线13.边际效⽤ 14.消费者剩余 15.消费者均衡16.效⽤ 17.基数效⽤ 18.序数效⽤19.⽆差异曲线 20.预算约束线 21.替代效应22.收⼊效应⼆、判断正误并解释原因1.基数效⽤论采⽤的分析⽅法是⽆差异曲线分析法。
( ) 2.所谓效⽤,就是指商品的功能。
( ) 3.同⼀商品的效⽤的⼤⼩,也会因时、因⼈、因地⽽不同。
( ) 4.当消费者从物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不断增加时,边际效⽤是正的。
()5.如果消费者从每⼀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与它们的价格之⽐分别相等,他们将获得最⼤效⽤。
( ) 6.根据基数效⽤论,假定消费者的货币收⼊不变,则消费者获得效⽤最⼤化的条件中所指的货币的边际效⽤也不变。
( ) 7.假定商品价格不变,预算线的移动说明消费者的收⼊发⽣变化。
( ) 8.需求曲线上的每⼀个点都是在不同的价格⽔平下的消费者效⽤最⼤化的点。
( ) 9.价格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效应,并且替代效应和收⼊效应是同向变化的。
( ) 10.低档物品和吉芬物品的关系是:吉芬物品⼀定是低档品,但低档物品不⼀定是吉芬物品。
( )11.不确定性是指消费者在不完全信息的情况下,⽆法预知结果。
( )三、判断题1.同样⼀种商品的效⽤将因⼈,因地,因时的不同⽽不同。
()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从每单位商品中得到的效⽤,随着这种商品数量的增加⽽增加()3.只要总效⽤是正数,边际效⽤就不可能是负数()4.对于⼀个消费者来说,同⼀数量的商品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提供同样数量的效⽤()5.如果消费者从每⼀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与它们的价格之⽐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利润()6.在均衡条件下,消费者购买商品所得到的总效⽤,⼀定等于他因⽀付货币所失去的货币的总效⽤()7.在均衡的条件下,消费者对每单位商品所⽀付的货币的效⽤,等于他所购买的商品的边际效⽤()8.两条⽆差异曲线的交点所表⽰的商品组合,对于同⼀个消费者来说具有不同的效⽤()9.⽤商品X代替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3意味着,1单位商品X和3单位商品Y具有同样的效⽤ ( )10.在消费者的收⼊和商品的价格⼀定的条件下,预算线是⼀条确定的直线()11.当⽆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交时,消费者从交点所表⽰的商品组合所得到的商品效⽤达到最⼤()12.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如果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了,根据效⽤论最⼤化原则,消费者会增购这种商品()13.当某⼈消费X商品的数量逐渐增加时,他得到的效⽤是递减的()14.对于理性⼈来说,当某物品边际效⽤已降到零时他不会再逐渐消费()15.总效⽤曲线是凸形的()16.任何两条⽆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17.⽆差异曲线定义为⼀位消费者再⼀定收⼊下可以负担的⼀组商品组合()18.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和收⼊效应的总和()19.效⽤是⼈们需要商品的⼀种特性,它是客观的()20.需求曲线可由价格-消费曲线导出()21.若某消费者只消费X,Y两种商品,若X,Y的价格上涨⼀倍,他的收⼊也上涨⼀倍,他对X,Y 的需求量将不变()22.预算线的位置与斜率取决于消费者的收⼊()23.馒头每个40美分,包⼦每个59美分,馒头边际效⽤为4单位,包⼦边际效⽤为5单位,追求效⽤最⼤化的消费者应保持现有的消费组合不变()24.如果边际效⽤递减,则总现有想要下降()25.在同⼀条预算线上,货币收⼊是不变的 ( ) 26.⽆差异曲线的形状越接近于直线,说明带消费者消费的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27.预算线上的每⼀点代表了当收⼊⼀定时消费者可能购买的不同数量的商品组合()28.基数效⽤论采⽤的分析⽅法是⽆采⽤曲线分析法()29.只要商品的数量增加,边际效⽤⼤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就⼀定在增加()30.如果消费者的收⼊增加⽽商品的价格不变,则⽆差异曲线向右上⽅平⾏移动()四、单项选择题1.已知消费者的收⼈为100元,物品A 、B的价格分别为10元、3元。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复习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9fd56f69eae009581becb9.png)
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对个体经济单位的考察是在以下三个层次上逐步深入的:A、分析单个消费者和单个生产者的经济行为。
B、分析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决定。
C、分析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决定的均衡价格。
D、分析所有单个市场均衡价格的同时决定。
2、经济学中假定的“经济人”是A、理性的人。
B、自利行为的人。
C、损人利已的人。
D、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经济利益的人。
3、居民是A、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B、产品的供给者。
C、产品的购买者。
D、生产要素的购买者。
4、经济学包括的主要问题有A、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B、如何生产;C、为谁生产;D、生产者选择利润最大化;E、消费者选择效用最大化。
本章答案:1、ABD2、ABD3、AC4、ABCDE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 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 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3. 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需求数量的变动。
5. 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供给量的变动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由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应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供给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供给数量的变动。
6. 弹性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动时,由它引起的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7.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8. 供给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的反应程度。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e53cd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b7.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及答案高鸿业人大版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第1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可定义为( 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D、人们靠收入生活2.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D )A、怎样生产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C、为谁生产D、以上都包括3.说“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光4.人们在进行决策时,必须作出某种选择,这是因为( B )A、选择会导致短缺B、人们在进行决策时面临的资源是有限的C、人是自私的,所作出的选择会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个人对市场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5.下列问题( C )是经济学研究不会涉及的问题A、在稀缺资源约束条件下,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方法B、如何实现中国人均收入翻两番C、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D、充分就业和物价水平的稳定6.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B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水平7.下列各项中( C )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失业 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8.下列命题中( C )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已超过30 000美元9.下列( B )是规范经济学的说法A、医生挣的钱比蓝领工人多B、收入分配中有太多的不公平现象C、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物价水平基本保持稳定状态,这一现象也许会保持到2005年D、如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你购买了微软公司的1000股股票,现在你愿意出售的话,你肯定赚不少钱10.由市场配置资源意味着( B )A、所有的人都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B、资源的配置是由市场机制实现的C、政府能够决定谁获得多少消费品D、要得到急需的物品你只能“走后门”11.西方学者认为现代美国经济是一种( C )A、完全的自由放任经济制度B、严格的计划经济制度C、混合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D、自给自足制度1-5 C D B B C 6-10 B C C B B11、C二、判断正误1.只有落后国家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和供给的短缺现象。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doc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试题库(带答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cd17e875ba0d4a7303763a7f.png)
《微观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以萨缪尔森为首的新古典综合派把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二、选择题3.21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经历的第二次修改和补充ACDA.出现于1936 年B.涉及垄断问题C.代表人物是凯恩斯D.为国家干预经济生活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简答题1.什么是西方经济学?2.试述西方经济学企图解决的两个问题及两重属性。
第二章需求和供给曲线概述以及有关的基本概念一、解释概念均衡价格需求需求价格弹性比较静态分析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二、判断1.价格分析是微观经济学分析的核心。
∨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包括单个消费者、单个生产者、单个市场在内的个体经济单位。
∨3.若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Ed =0.6,卖者提高价格肯定增加销售收入。
∨4.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变动关系。
∨5.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6.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7.Ed>1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
∨8.若某商品的Ed<1,表明当该商品价格下降20% 时,该商品需求量减少小于20%。
×9.卖者提高价格肯定会增加销售收入。
×10.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
∨11.在几何图形上,需求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12.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
×13.某商品的可替代品越多,相近程度越高,则该商品需求弹性往往就越大。
∨14.商品用途越广,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
∨15.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
×16.当对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时,粮食丰收,粮价下跌,农民收入反而会减少。
王文玉主编《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
![王文玉主编《微观经济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0f2074168884868762d626.png)
1. 见教材释 2. 经济问题首先是稀缺资源的经济或节约利用问题。我们之所以有经济问题,是因为资源或手段 有限,而我们想要满足的需要更多,我们必须节约或慎重选择资源的用途。所以,只要资源是稀缺的,
我们就会有经济问题。由于人的需要或欲望(want)总是无限膨胀,稀缺现象即稀缺物品存在的现象就 是永恒的,所以我们总是有经济问题。
王文玉主编《微观经济学》(清华出版社 2013 年第 1 版)习题答案
即肉肠价格变化率是热狗价格变化率的 2 倍。所以, η肠 =肉肠需求量变化率/肉肠价格变化率 =热狗需求量变化率/(2×热狗价格变化率) =η/2.
即肉肠需求价格弹性是热狗需求价格弹性的 1/2。 (2)由于面包卷需求量总是等于肉肠需求量,面包卷对肉肠的交叉弹性就等于肉肠需求价格弹性。 (3)如果肉肠价格是面包卷价格的两倍,那么,肉肠价格等于热狗价格的 2/3,所以肉肠价格变化
王文玉主编《微观经济学》(清华出版社 2013 年第 1 版)习题答案
图 P
I J A BC
0
Q
线性需求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相应的需求价格弹性函数是
P = a + bQ,a > 0,b < 0
η= P dQ = a + bQ ⋅ 1 = a + bQ = 1 + 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经济学导论一、名词解释1.欲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是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
2.稀缺性: 指经济资源的稀缺性,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稀缺的,这就产生了研究如合理地配置和利用稀缺资源用于诸多用途以满足人类需要的经济学。
3.机会成本: 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市场上的机会成本。
4. 生产可能性曲线: 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组合的轨迹,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社会生产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状态。
5.微观经济学: 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决定。
主要容包括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场上均衡理论、收入分配理论、福利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等。
5.宏观经济学: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决定的以及相互关系。
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6.实证分析: 实证经济学是描述经济中的事实、情况和关系,指在进行经济活动分析时,只用实证分析法,研究经济本身的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对社会经济活动的成因、效果及其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分析、证实或预测,用以回答现实的经济现象“是什么”,或社会面临的经济问题“是如解决的”,为会如此,其发展趋势如,而基本不涉及价值判断问题,即对某种经济现象好不好,该不该如此,不作评价。
7规分析:规分析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标准,作为决策的前提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规分析有三个特点:它回答的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而不回答“是什么”的问题;它分析问题只是依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进行判断;它得出的结论无法依据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8.均衡分析: 所谓均衡,指的是经济体系中各种相互对立或相互关联的力量在变动中处于相对平衡稳定的状态。
对经济均衡的形成与变动条件的分析法叫做均衡分析法。
9.静态分析: 静态分析就是完全抽象掉时间的因素和经济变动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事物的法。
10.比较静态分析: 比较静态分析就是分析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11.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时点上变动的速率等等。
12.边际分析: 是指利用边际数量分析经济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法。
二、选择题1-7 BBCABDCC三、简答题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答:一面,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有限的经济物品总是难以满足无限产生和膨胀的人类欲望,这一矛盾就是经济学常所说的稀缺性(scarcity)。
经济学中的稀缺性需要注意两个面:一面,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相对的稀缺性,即从相对的意义上来谈论资源的多寡,它产生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这一矛盾。
这种稀缺性强调的不是资源的绝对数量的多少,而是相对于人类欲望无限性的有限性。
但是,这种稀缺性的存在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从历史上看,无论是早期的原始社会,还是当今的发达社会,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所有时期。
从现实来看,无论是贫穷的非洲,还是富裕的欧美,稀缺性存在于世界各地。
社会上的每个人,无论是位高权重的达官贵人,还是一贫如洗的乞丐,都要面对稀缺性,只是稀缺的容不同而已。
对于街边行乞之人,他们往往稀缺的是粮食与衣物;而对于达官贵人,他们最为稀缺的往往是时间。
磊的一首向天再借五百年道出了康熙皇帝的慨叹——人生短暂,岁月无情呀!所以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什么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它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答:选择就是如利用既定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以便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求。
主要解决以下基本问题:(1)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由于经济资源的稀缺性,企业和个人往往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生产了这种产品,就不能再生产那种产品,或者这种产品生产多了,那种产品就必须少生产。
因此,人们必须对生产什么产品或劳务及生产多少作出必要的选择。
(3)为谁生产。
社会实现产出以后这些产品如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分配?(2)如生产。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确定了以后,另一个重要问题随之产生,那就是如生产。
3.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容有哪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有联系?答:微观经济学主要包括以下容:1.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理论主要研究需求、供给和价格的决定,研究需求的价格弹性以及相关的价格政策的影响。
2.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如把有限的收入合理地分配于各种不同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同时对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需求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探讨需求规律背后的原因。
3.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生产者如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不同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从物质技术形态上分析生产要素的最佳组合,即研究生产要素投入与产量之间的关系最优化。
同时对决定价格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供给作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探讨供给规律背后的原因。
4.成本和收益理论从货币形态上通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来分析生产者的最优行为原则。
假定生产者都是具有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他们生产的目的是实现利润最大化,即在既定的产量下实现成本最小,或在既定的成本下达到产量最大。
这部分容充分运用了最大最优化分析法。
5.市场和厂商理论市场和厂商理论是对生产者行为即厂商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把前面研究生产者行为时所忽略掉的市场因素加进来,分析不同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垄断)下的厂商行为,也就是当厂商面临不同的市场状态时,是如确定产量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6.生产要素价格理论它主要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即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如决定,以及从社会角度来研究分配问题及收入分配平等化的有关政策。
7.帕累托最优与市场失灵帕累托最优提出了理想的市场机制的评判标准,论证了“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完美性。
在不减少任效用或福利的情况下,如果任生产与分配的重新安排都不能增加另外一些人的效用和福利,就是帕累托最优状态。
它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条件,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最符合帕累托最优条件的经济体制。
4经济学的研究法主要有哪些?答:主要有边际分析法、最优化分析法、均衡分析法、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规分析与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型等6.经济学十大原理的容。
答: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机会成本原理3.边际决策原理4.激励反应原理5.比较优势原理6.“看不见的手”原理7.“看得见的手”原理8.生产率差异原理9.通货膨胀与失业短期交替关系原理10.边际收益递减原理7.经济学的产生发展历程。
答:主要经历了经济学的孕育——重商主义经济学;经济学的形成——古典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建立——新古典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四个阶段,具体如图如示:四、计算题答:机会成本是10000元,没有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第二章均衡价格理论一、名词解释1.需求:需指在一定时期,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
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它反映了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和对应的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3.需求定理:是说明某种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主要容是:在其他因素既定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越低,其需求量越大;相反,某种商品价格越高,其需求量就越小。
3.供给定理:是说明某钟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理论。
其主要容是: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的价格越低,其供给量越小;相反,某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其供给量越多。
4.需求函数:对于某商品的需求量与影响需求量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用数学语言来说,称为函数关系。
这种函数称为需求函数。
5.供给函数:如果把影响供给的各种因素作为自变量,把供给作为因变量,则可以用数学的语言,即函数关系表示影响供给的因素与供给之间的关系,这种函数称为供给函数。
6.均衡价格: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7.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是指价格变动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即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8.供给价格弹性: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大小通常用供给弹性系数来表示,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为商品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9.供求定理:供求定理容如下,第一,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按同向变动。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需求减少,均衡价格降低,均衡产量减少。
第二,均衡价格与供给按反向变动,均衡产量与供给成同向变动。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降低,均衡产量增加;供给减少,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减少。
第三,需求与供给同时增加或减少会引起均衡产量同向变动,这时均衡价格却有提高、降低或保持不变三种可能。
10.吉芬商品:19世纪的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Giffen)发现,当1845年爱尔兰发生灾荒之时,随着土豆的价格上升,其需求量没有减少却反而增加;相反,随着土豆价格的下降,其需求量竟然也会减少。
这一悖论引起人们的关注,后来人们把这一发现叫做“吉芬之谜”,把具有这一反常特征的物品称为“吉芬商品”(Giffen goods)。
11.支持价格:支持价格也称保护价格,是指政府为了扶持和保护某一行业的生产,对该行业产品规定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12.限制价格: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或抑制某些产品的生产而规定的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高价格。
二、选择题1-5 CADCA 6-12 ACBBBAA三、简答题1、影响需求和供给的主要因素分别有哪些?答:影响需求的因素主要有(1)商品本身价格。
(2)消费者收入水平。
(3)相关商品的价格。
(4)消费者的偏好。
(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6)人口数量与人口结构的变动。
(7)政府的有关政策及新闻报道。
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价格。
(2)投入品的价格。
(3)技术。
(4)自然环境。
(5)预期(6)政府的相关政策2、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有不同?供给量的变动与供给的变动有不同?答: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购买量的变动,称之为需求量的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