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合集下载

冬季鱼塘五项管理措施

冬季鱼塘五项管理措施
要对养殖 的鱼种和成鱼进 行并 塘 。鱼种并 塘一般选择水 温在 5 - 1 0 %时进行 ,并 塘前应 对鱼 种拉 网锻炼 1 - 2次 ,越冬 鱼种 的放养 量 一般 掌 握 在 5 0 0— 7 0 0 k g / 亩。 成鱼并塘一般与起捕 销售 同时进 行 ,成鱼并塘 的放 养 量应 根据越 冬池 塘 的条 件 、 当地气候 和养殖经验等合 理掌
的鱼塘 ,干塘后可使用潜式鱼塘清淤机 直接清淤 ,该设备具有结构紧凑 、可移 动、 使用方便 、 清淤效率高等优 点。清除
淤泥后 , 还要平整 塘底 , 保 持池底平坦 ,
并 逐 渐 坡 向 出水 口端 。 2 . 池 塘 修 整 。用 池 塘 四周 的淤 泥 堵
体 形正常 , 头小背宽 , 膘肥体壮 , 体表光
治、 水质调控等 内容 , 作为 以后养殖生产
的参考依据。
( 通联 : 2 1 1 6 4 1 ,江 苏省 金 湖 县 涂 沟
水产养殖场 )
瀹紫致富指南 2 0 1 3 — 2 1
—2 9 —
{ 目圆
必须予 以清除。 清除方法是抽干池水 , 让 表层淤 泥中的水分经过 3 — 5 d的 自然蒸 发后 , 开始人工清除淤泥 。 对于面积较大
冰, 应设法破 冰, 尽 量缩短冰封期 。开春 前气温 回升 , 应及时排浅池水 , 提高池水 温度 , 促进池 鱼提早开食 , 延 长生长期 。 认真填写好塘 口记 录 ,详细记载投放品 种及数量 、 天气 状况 、 投饵施肥 、 鱼 病防
坚持全天早 、 晚巡塘 2次 , 注意观察 水质肥瘦 、有无缺氧及鱼类摄食活动情 况, 发现 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当气温 降 到3 - 5 o c n  ̄, 要将池水 加到最高水 位 , 并 检查进 、排水渠道是 否畅通 。若池面结

冬季养殖管理

冬季养殖管理
三 、越 冬 品 种 的选 择 与 管理
虫 、细菌等病原体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溃烂,霉菌的动孢 子便 从溃烂 处入侵,吸取皮肤里的营养成分,在受伤病灶处迅速 繁殖、蔓延 、扩展,一步步长出棉毛状的菌丝 。菌丝与伤 口 的细胞组织缠结在一起 ,使皮肤溃烂 、组织坏死 。 4 预防 :①越冬 的池塘水体要适当加深 ,以防止水产动 . 物体表冻伤 。② 越冬 的池塘还要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施肥 ,以 保持水体 中有…定的单胞菌数量 ,防止水体偏瘦,为鱼类越 冬提供 良好的生存环境 。③根据越冬鱼类 的摄食 隋况应隔几 天时问增加投喂优质饲料,以提高鱼类 的免疫力。④苗种放 养时,操作要轻 ,用 网具捕捞 时一次性捕捞量不能过大 ,以 防止密度大而造成拥挤 ,继而使体表受损伤 。⑤运输时 ,密 度应根据距离远近而定,路途远则运输密度应稀一些 ,路途
水 霉 病 是这 一 时 期 的 常见 疾 病 ,下 面 就 水霉 病 及 其 防 治 方法 作 一 简要 介 绍 。

越 冬 池 塘 的准 备
最 好 选 择无 渗 水 、 背风 向阳 的深 水 池 塘作 越 冬 池 ,新 挖
池塘不 能作越冬池。越冬池塘最好进行于底清整、晒底 、加
高加 固塘 基 、消 毒 和 肥 水 。不 能 让塘 底 晒 得太 硬 ,否 则不 利 于 塘鱼 打 窝 聚群 越 冬 ; 必须 使 用块 状 干 燥 的生 石 灰 , 有效 成 分 为稀 释后 的强 碱 性 生石 灰 水 ,久 置 即会 吸收 二 氧化 碳 而 失
药。
量减少水产动物体表受损伤的程度。⑥在池塘 四周移栽水菖
蒲 ,可 以有 效 地 抑 制 水 霉 病 的 发 生 。 5 治 疗 :水 温 提 高. 2 ℃ 以上 , 结合 使 用 食用 粗 盐 等 , .  ̄ 4 J

北方地区鱼塘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北方地区鱼塘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技术

黑龙江地处寒冷的北方地区,冬季冰期长达150-180天,冰的厚度达80-100厘米,因此做好鱼类的安全越冬尤为重要,下面就北方地区鱼塘鱼类安全越冬管理方面的技术情况简单介绍,供大家参考,以期能为广大渔业养殖户提供宝贵信息。

一、调节水质北方地区一般9月下旬停止投饵,经过5个多月的养殖期,池水水色深、透明度低、pH 值下降,溶解氧含量低。

水中存在着大量残饵、鱼类粪便、水生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

池底淤泥增厚、耗氧增大并积累有毒或有害物质,如NH3、H2S 、CO2等,对鱼的毒性增强。

调节水质可以改变池塘的生态环境,防止水质进一步老化。

我们调节水质的主要方法是大换水。

换水时,先排放底层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有机物和有害物质含量,并带走部分淤泥,排放量占水体的2/3,然后,注入地下水至最高水位。

地下水有机物及有害生物极少,作为鱼类越冬水源较合适。

换水时间最好在10月中旬结束,过早会增加水体越冬期负荷,过晚会冻伤鱼类,甚至冻坏供水设施。

其次可以采用有底质改良的微生物添加剂,可使用活力优水泰,在9月份开始时就使用,为了营造越冬水质,每亩一次使用活力优水泰50克,用红糖或白糖20克加10倍的水浸泡1小时以上再均匀地投入鱼塘中,每10天投放一次,至10月中旬结束,可以显著减少鱼塘氮的总量,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同时大幅度增加有益藻类特别是硅藻的比例,有利于越冬。

二、杀灭浮游动物,减少耗氧因子养殖后期的池水,浮游动物含量较多,因其耗氧速率较快,必须进行杀灭。

我们采取全池泼洒灭虫灵的方法,杀灭浮游动物及寄生虫。

泼洒时,最好选用池水溶解,如果加热水,桶内溶解水温不能超过40℃。

对面积较大、人工泼不均的池塘,需划船泼洒,确保药物分布均匀。

泼洒灭虫灵最好和换水结合起来,在水位最低时用药,可以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

如果使用微生物调水,则杀灭浮游动物或寄生虫的操作必须与使用微生物的操作错开5天操作。

三、施肥与生物增氧这里指冬天的增氧操作管理技术:池塘结冰后,鱼池内溶氧唯一来源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体含氧量与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

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

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

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冬季温度低鱼塘养殖应该怎么保养?鱼塘养殖“七大要诀”主要指把好清塘消毒关,严防敌害;把好并塘操作关,严防受伤;把好科学放养关,严防隐患;把好水质调节关,严防缺氧;把好饲料投喂关,严防体弱;把好日常管理关,严防冻伤;把好疾病防控关,严防病害,具体的小编将在下文进行详细讲解。

一、把好清塘消毒关,严防敌害1、冬季池塘选址不当、消毒不及时或不彻底,都会影响鱼健康生长。

2、池塘要选择背风向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无任何污染的静水池塘,鱼塘面积和水深都应偏大,利于晴天采光保温。

3、要求池塘池底淤泥厚度不宜超过20cm。

4、鱼种进入越冬池之前,要进行清塘消毒,可选择晴天,按按每亩施生石灰75~100kg全池泼洒。

二、把好并塘操作关,严防受伤1、鱼种并塘时间不宜太早或太晚,一般在水温为10度、鱼类基本停止摄食时为宜。

2、鱼种并塘时,要选择晴好无风的天气和水温稳定时并塘。

3、并塘时,要小心的进行捕捞或运输,以免鱼体受伤,从而诱发某些疾病。

三、把好科学放养关,严防隐患1、根据越冬池面积、鱼种种类及大小、水质条件等情况,合理调整饲养密度。

2、条件好的越冬池,每亩可放养10cm左右的鱼种2~3万尾,或成鱼500~600kg。

3、放养的鱼类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游动活泼、无病无伤,最好是同品种饲养。

4、放养时尽量放大规格鱼种,并塘和进池操作要小心谨慎,以免使鱼体受伤致病。

5、鱼类进入越冬池前,鱼塘要施入有机肥,培养水中的浮游生物,促进光合作用保温抗寒。

同时还要对鱼体进行消毒,入池前可用3%~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

四、把好水质调节关,严防缺氧1、冬季水质变化较频繁,一般应采取“专人管理,定期检测、及时处理”的措施。

2、每隔7天测量一次溶氧,使水体中的溶氧保持在3mg/L以上。

当溶氧不足时,及时补水。

3、定期换水,每隔20-30天换水一次,换水时要选择晴好天气,每次换水1/3~1/4。

广东地区冬季养鱼池塘管理技术

广东地区冬季养鱼池塘管理技术

广东地区冬季养鱼池塘管理技术
内容概要:时下临近冬季,由于气候的变化,广东地区养鱼进入了问题多发期,大家要时刻注意天气及水质变化,加强各项管理措施,减少各类事故的
发生。

1、科学开启增氧机。

平时开增氧机,不仅是为了增氧,更重要的作用
是搅动塘水,减少分层,避免池塘“氧债”,即减少耗氧有机物的沉积,促进有机物分解;但是冷空气时如果鱼不浮头尽量不要开。

2、畜禽粪便尽可能发酵入池。

在鱼猪(禽)立体养殖塘,畜禽粪便是池
塘第一大耗氧源。

冬季由于细菌分解能力下降,生鲜粪便易大量沉积
塘底。

其一是加剧塘底还原反应,产生大量如甲烷、硫化氢、氨氮等
有害化合物;其二是造成池塘“氧债”,一旦随塘水对流泛起,会短
时大量消耗溶氧,引起鱼急性缺氧死亡。

畜禽粪便发酵后入池,可大
幅减少耗氧,提高养鱼安全性。

3、强化微生态调水产品的应用。

如汇海调水产品1#,2#、3#,4#,
5#,6#,7#,8#等,能加速水体有机质、有害化合物的分解或转化,净化水质抑制有害藻类和有害细菌生长、繁殖,减少疾病发生。

4、加强喂养管理。

在冬季,喂养管理工作不能松懈,一是“养好水”,即培育池塘优良的藻相和优良的菌相,保持水质相应的肥度,做到肥、活、嫩、爽,这样既可有效降低有害化合物含量,又可稳定水温;二是科学、合理投喂,要随时了解天气变化,根据天气状况,水温变化趋势,以及鱼的吃食情况灵活掌握饲料的投喂量,减少饲料浪费,保障鱼的正常生长和安全越
冬。

5、做好保温防寒措施:增加池塘水深(2-3米);打深井连续抽取地下水注入鱼塘;在鱼塘北面做好挡风措施,清除南面遮挡物增加阳光照射;
或搭薄膜保温棚。

冬季养鱼注意事项

冬季养鱼注意事项

冬季养鱼注意事项
冬季气温下降,水产养殖各方面环境因素变化大,养殖环境管理较难,需要注意以下三大注意事项,保持冬季养鱼环境的一个平衡。

一、防浅水
越冬池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对鱼生长不利。

水位下降后,鱼群密度相应增大,容易造成缺氧而使鱼停止生长甚至死亡。

因此,冬季鱼池应保持正常水位。

二、防缺氧
在正常情况下,缺氧泛塘大都发生在夏秋高温季节,冬季少见。

但在肥水鱼塘、深潭死水鱼塘以及网箱养殖条件下,冬季也会发生缺氧死鱼。

在上述水域,随着气温降低,表层水温度下降、密度增加而下沉,底层缺氧和无氧的水上浮,会造成上层水体严重缺氧。

另外,冬季光照时间短,水中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产氧量减少,也会造成养殖水体溶氧量不足。

因此,在这些水域冬季要适时采取增氧措施,防止泛塘死鱼。

三、防冷害
寒冷的冬天越冬鱼种易遭受冷害,可采取以下措施避寒增温:
1.设障避寒,在鱼塘北边打桩,围上编织袋或草帘作屏障,减轻寒流侵袭。

2.施粪升温,每667㎡池塘施腐熟畜禽粪肥500kg左右,利用肥料发酵释放出的热量来升高水温。

3.烟熏制暖,冬季白天北风呼啸,夜晚往往有霜冻,可用湿稻草等在岸边生火熏烟,减轻霜冻。

4.投放水草,冬季往鱼塘里投放适量水草,让鱼在草丛中避寒。

注水增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水温较高浅水塘里的水注入鱼塘,以提高水温。

综上就是冬季养鱼特别要注意的“三防”,水产养殖户朋友们可以多多参考学习。

关于冬季养鱼技术要点的知识,您可能对以上的内容感兴趣,敬请下载使用。

浅谈池塘冬季高效管理四措施

浅谈池塘冬季高效管理四措施
出好价格 、实现高效益 。 二 、清淤整塘
表1 鳊 鱼反 季 节养 殖模 式亩 放养 与 收获 情况 苗种 投放 品种
白鲢
全 年成 鱼销 售 预测 金 额 ( 元) 1 0 0 0 8 0 0 1 8 0 0
O . 3 5 O . 6 1 3 2 0 7 9 7 5
4 5 0 元 、水 电费 2 0 0 元 。效益为 4 2 7 3 元。
安徽淮 南市水产技 术推 广站
邮编
潘晓宏
2 3 2 0 0 1
3 . 消毒池塘 经冻晒、修整后的鱼塘在放鱼种前 要进行 消毒处理 ,常用药物有 生石灰、清塘灵、漂 白
粉等 ,其 中 以生石灰效果最佳 。池塘 消毒应选择在晴 天进行 ,水 深保持 1 0 厘米左 右 ,用量为 5 0  ̄8 0 千克/
l 拦 旦 塑 堡
冬季鱼塘管理 效果直接关系 到来年 养殖效益 的高
低 ,鱼类摄 食强度 大大下 降 ,生长速度 也随之缓慢 、 甚至停止 ,大部分鱼类达到起捕上 市规格 。这时须做 好 网具 、运 输工具检修 、市场销售准备 ,成鱼 并塘结 合拉 网卖鱼 时进行 即可 。一 般鱼种并塘亩 放 6 0 0 千克 左右 、亲鱼 亩放 3 0 0 千 克左右 、成鱼 亩放 8 0 0 千 克左
( 2 ) 该 模式 利润 主 要来 源是 鱼 价 ,每年 鱼价 6月 中旬最 高,并且是所 有品种鱼价 都高 ,正好填 补 了市
场 的空缺 。
于池埂用 于肥土种植青饲料养鱼 。淤泥 清除后,还要
4 . 饲料 选择
料。
前期使 用通威鳊鱼 1 料 ,i i 月至来
平整塘底 、清除杂草 、维修渠道 、加 固池埂、夯实塘 壁 ,增 强池 塘保水性能 。 2 . 曝晒塘底 鱼塘清淤整塘 后不要 立即放水 ,应 让 塘底 在太 阳下 曝晒 、冰 冻 1 5  ̄2 0 天 。池底 经冻 晒 不仅 能杀灭池 中残 留病原 生物 ,而且还 能改善淤泥通 透性 。 。

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

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

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冬天气温低,池塘类的水产也活动较少,各方面的需求都会下降,因此这就导致很多新手水产养殖户朋友认为鱼儿们是去冬眠了,不用怎么细心管理。

其实不然,越是冬天,鱼池管理工作就越重要,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冬天气温低,池塘类的水产也活动较少,各方面的需求都会下降,因此这就导致很多新手水产养殖户朋友认为鱼儿们是去冬眠了,不用怎么细心管理。

其实不然,越是冬天,鱼池管理工作就越重要,冬季鱼塘养殖怎么做过冬管理?让我们来看看。

一、越冬前的准备1.强化培育入冬前,要多投喂一些适口性强的富含蛋白质、脂肪的精饲料,提高鱼种的肥满度,使之能顺利越冬。

一般以喂蛋白质含量25%以上、脂肪含量5%左右的粉末状饼粕或配合饲料为好。

日投喂量一般为鱼体重的0.5%~1%,也可以3~5天投喂一次。

2.塘口选择选择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深2~3米池塘,面积5~8亩,池底平坦、淤泥少,池堤坚固、保水性好,进排水方便、便于管理。

3.清淤消毒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过多的淤泥,除去池内杂草污物。

同时选择晴好天气用生石灰100~125千克/亩化浆或漂白粉10千克/亩全池泼洒消毒。

在鱼种入池前消毒,过5~7天注入新水,并在进水口装上细的过滤xx,避免野杂鱼进入越冬池塘,越冬水位保持2米左右为宜。

同时在池底施基肥,用肥渔王(生物有机肥)1~2千克/亩,培肥池水,增加饵料生物。

二、并塘越冬1.并塘时间鱼种并塘一般选择水温在8~10℃时进行。

并塘前要对鱼种拉xx 锻炼1~2次,拉xx动作要轻快,避免鱼类受伤,以防止鱼种下塘后感染各种体表传染病。

并塘后的鱼种最好分品种、分规格暂养,以利于卖鱼时方便操作。

2.合理暂养鱼种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色鲜亮、游动活泼的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放养密度根据鱼的种类,规格、体质、池塘条件和管理水平灵活掌握。

要求同一池塘尽量投放相同规格的鱼种,投放时间应选择在气温较高的晴天中午进行,尽量避开气温较低的风、雨、雪天气。

冬季池塘管理注意事项

冬季池塘管理注意事项

2022.11广告技术咨询电话:江苏恒泰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冬季是池塘一年养殖的收尾阶段,养殖管理是为当年收获和下一年的养殖打基础。

根据常规池塘养殖多年经验总结,现整理以下注意事项,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一、捕捞与上市随着水温的降低,鱼摄食强度大大下降,生长速度也随之减缓(甚至停止),大部分鱼达到了起捕规格。

这时,养鱼户要注意做好网具修补、运输工具检修、市场销售情况调查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对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等常规鱼要适时起捕,上市销售,同时结合冬捕选留好用于人工繁殖的各类亲鱼。

捕捞前的准备工作要充足,后续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首先,捕鱼前要注意清除鱼塘中的杂物。

为了冬季鱼塘捕捞的安全,一定要清除鱼塘中障碍杂物,如树桩、树枝、铁丝网、白色污染物等。

其次,要注意因塘制宜。

捕鱼前要做好鱼塘的排水灌水工作,若水位太深,不便拉网操作,可以将水位降至1~1.5米,泼洒抗应激的V C 和多糖,但捕鱼后要立即灌水增至2.5米以上,以增加水位保温,使未达标的商品鱼安全越冬,以待来年继续饲养。

再者,捕鱼时,应注意轻下网、快起网。

切记下网前先将渔网理好,然后依次将底网、网衣、浮网沿塘边轻轻地放入水中,从两边同时拉网。

拉网时,在鱼塘水面的前1/3~1/2要缓慢前行,避免塘内鱼过早狂游、跳跃与碰撞。

最后,捕捞后要将亲鱼与未达到商品规格的小鱼选出,使用3%~4%食盐水浸洗10分钟消毒后再放回塘中,以便来年亲鱼繁殖和小鱼继续生长。

二、养殖尾水净化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由于养殖密度过高、滥用药物等原因,水产养殖废水逐渐成为一个新的污染源。

我国养殖池塘多在秋冬季节捕鱼,富含氮、磷、有机物和藻类的池塘养殖废水被直接或间接排入周边水域并形成明显的污染带,对水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为了减少养殖污染对水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五十条规定,从事水产养殖应当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合理投饵和使用药物,防止污染水环境。

12月份池塘养鱼管理重点

12月份池塘养鱼管理重点

在12月份,池塘养鱼的管理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饲料管理:冬季是鱼类的休眠期,它们的代谢率较低。

因此,在冬季池塘养殖中,要适
当调整鱼类的饲喂量和饲料类型,避免过度投喂造成浪费和污染。

根据水温、鱼类种类和数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控制饲料供应。

2.水质管理:冬季气温较低,水温下降可能会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增加鱼类的代谢
压力。

因此,需要密切关注水质情况,保持水体通气畅通,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氧气、氨氮、亚硝酸盐等,并采取必要的补氧和水体处理措施。

3.疾病防控:冬季是一些常见鱼类病害发生的高发期,由于鱼类的免疫力下降,容易受到
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的侵袭。

因此,要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定期检查鱼类的健康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治疗或隔离措施。

4.水体保温:在极寒地区或水温较低的地区,可以考虑采取保温措施,如安装保温设备、
增加水层厚度等,以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高温差对水体和鱼类造成的不利影响。

5.拆网清塘:根据池塘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冬季拆除部分养殖网,清理池底淤泥和杂草,
保持池塘水质的良好状态。

这有助于减少死亡鱼体和病原菌滋生的机会。

总之,在12月份的池塘养鱼管理中,我们需要把握好饲料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防控、水体保温和清塘等重点,以确保鱼类的健康生长和养殖效益。

具体的管理策略可以根据当地的水温、鱼类种类和养殖条件进行调整。

鱼塘冬季管理方法

鱼塘冬季管理方法

鱼塘冬季管理方法寒露过后,各地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明显加大,池塘水质渐趋老化,容易诱发水生动物真菌性和寄生虫疾病。

水产养殖也进入收获季节,鱼虾蟹陆续起捕上市。

北方地区进入越冬前的准备阶段,要注意对越冬苗种的强化培育;南方大部地区依然是养殖品种的良好生长期,起捕拉网时要注意对养殖对象的影响,避免因机械损伤导致疾病发生。

越冬前很多养殖朋友习惯使用杀虫药,意在杀灭水中的“虫”。

殊不知使用杀虫药后严重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造成水体不稳定,藻相和菌相严重失衡。

使用这种池水越冬是非常危险的。

冬季水温低,使用杀虫药见效甚微,因而冬季一般不建议杀虫。

但预防和内服驱虫是可以做而且是必须做的。

鱼体本来在越冬前就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定的寄生虫,再加上越冬期的悄然滋生和潜伏,水温一旦升高,这些寄生虫很容易大量繁殖,使鱼体大量感染。

病原、免疫力、环境是构成机体发病的三个基本因素,因而对于寄生虫的防控应从这三方面下手,全面防控越冬期鱼塘的寄生虫。

1、增强免疫力。

鱼类越冬期间,体质消耗较大,因此,要注意加强鱼类的营养,增强鱼类对外界寄生虫等病原生物的抵抗力,有效防止寄生虫病的暴发。

选用较好的配合饲料投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调节产品VC、杜仲叶提取物等,使鱼类的体质增强;还应拌料喂保肝护胆的胆汁酸预防肝胆病的发生。

2、改善养殖环境。

在冬季我们也不能放松对鱼塘的管理,一定要做好增氧和改底的工作,稳定水位和水温,以减少鱼产生应激反应和由此导致的疾病损害和死亡损失;还要多巡塘,注意观察池塘水色及鱼类活动情况的变化,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异常、处理异常,防止损失扩大化。

改善越冬期间鱼的生存环境,才能降低疾病感染率和防治各类寄生虫疾病的爆发。

3、内服驱虫剂,抑制病原。

杀虫药在低温期效果甚微,而且使用杀虫药多多少少会有毒副作用。

可以定期拌料内服安全无毒的驱虫剂,比如桉树精油制剂,源自澳洲的天然小叶桉树精油,植物成分无毒无害、无污染、无药残,可以有效驱除越冬鱼体本身携带的少量寄生虫,预防寄生虫的大面积爆发,对于孢子虫、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锚头鳋等水产寄生虫都有显著的效果。

冬季池塘整理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冬季池塘整理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冬季池塘整理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作者:暂无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5年第19期彭训艳王英雄在集约化水产养殖的池塘中,常年投喂饵料容易导致池塘淤泥富集(残饵、鱼类粪便等),滋生多种细菌病毒等危害性微生物,加剧池塘老化,表现在鱼类摄食不积极、免疫抗病力差、生长速度慢,最终影响养殖效益。

随着冬季捕捞完成,有必要做好池塘清理,为来年池塘养殖做好准备工作,具体方法如下:第一步排水晒塘由于冬季寒冷,日夜温差大,塘里的病原微生物活动微弱,经不起严寒日晒而亡,同时经过冰冻曝晒,塘底土质变得疏松,与空气接触后有助于细菌活动,把有害物质转化为营养物质,为来年改善鱼塘溶氧状况和改良水质创造条件。

干塘之后一般即可晒塘,晒塘时间要根据具体天气情况来确定,一定要晒到位。

1. 晒塘的作用(1)杀灭病原体:晒塘是通过紫外线及与空气接触的氧化作用,杀死池塘底泥表层中的病原体。

(2)氧化底泥中的还原性物质:通过晒塘,可以促进池塘淤泥内有机物氧化,加水后利于营养物质的释放,对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花白鲢的产量非常有效。

2. 晒塘方法(1)挖“田”字形或者“井”字形的沟,沟宽30-40cm,深40cm以上,最好挖到池塘的硬底。

需要清淤的池塘在表层晒到基本成型后,再次加深排水沟深度。

(2)及时排水,降低沟内的水位,加快淤泥脱水的速度。

3. 晒塘到位的判断标准(1)底泥裂缝宽度在2-3cm、深度在10cm左右;(2)用脚踩踏底泥表面,有一定的弹性,切不可达到坚硬程度;(3)挖取池塘底泥,20cm以内的淤泥颜色不发黑或接近当地土壤本身的颜色。

4. 晒塘时间不宜过长切不可晒到表面发白,土壤表面需要保持一定的水分,以免微生物失活,不能有效分解有机物、后期肥效难以发挥;晒塘过度还会造成清淤挖机的操作不便。

一般情况下,天气晴好晒塘时间在15-25天为合适。

第二步清除淤泥清除池塘中过多的淤泥,使淤泥的厚度保持合适水平,并加高加固池塘护坡;清出的淤泥可以作为农田菜地的有机肥料使用。

冬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冬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项

冬季气温变化大,若疏于管理,易造成水产品产量下降,影响收益因此,冬季水产养殖应注意以下事项:1.防冻害冬季气温低,鱼虾易遭受冻害,可以在池塘西北边设 置挡风墙,并用木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防止北风侵人造成水温迅速 下降;出现霜冻天气时,可用湿稻草、柴禾堆放在岸边生火熏烟,减 轻霜冻危害。

也可在池塘中栽种一定量的水草,让鱼虾在水草下越冬, 降低低温对其的影响=2不宜傍晚冲水冬季因为池塘底部厌氧菌发酵,如果此时随便 打开增氧机或在傍晚冲水的话,使底部上下水层混合,使得整个池塘 处于缺氧状态,对于鱼奸造成极大的危害。

适当投喷人冬后淡水鱼虾生长旺盛,这时可为其提供充足的天然饵料,不仅能膘肥体壮,还能为淡水鱼顺利过冬打下基础。

按照 定期、精准定位、定质、定量分析的标准进行投喂,投喂量根据气温、 水体以及鱼奸进食情况灵活掌握:饵料要营养全面,新鲜不霉变,不 污染水体。

4.消毒改底在鱼种下塘前,需要对其体表进行消毒,可用“旺 碘”药浴5分钟,下塘后,连续使用2天“应激灵”进行抗应激处理 冬季池塘经过一年的养殖,底部会沉积很多的残饵和粪便,厌氧发酵 会产生有毒气体,会对鱼虾产生严重毒害,需进行消毒改底。

来源:三农通畜禽圈舍需能防严 寒,冬季应经常检修圈舍,做好顶不漏雨雪、四壁无风洞、地面铺垫草、挂好门窗帘等防寒保暖措施。

2. 保持卫生应做到圈舍常清扫、垫草勤更换.污水、粪便早清除干净。

清除的垫草、粪便应定点投放或堆枳在化粪池,用生物热发酵消毒处理,以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干燥舒适。

3. 精心饲养加喂一些玉米、谷物、麦类等能量高、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供给清洁温水,能使畜禽体壮畜禽冬季防病措施S X S天n s•田间课愛T1ARMNKETANG 冬季水产养殖注意事顶62。

冬季管理鱼塘六大要点

冬季管理鱼塘六大要点

THANK YOU
健康的苗种通常具有更好的生长速度和更高的成活率,同时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环境变化。选择来自 信誉良好的苗种供应商的苗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
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
总结词
适宜的放养密度是保证鱼塘高产高效的 重要因素。
VS
详细描述
放养密度过高会导致缺氧、水质恶化等问 题,而放养密度过低则会影响鱼塘的生产 效益。因此,需要根据鱼塘的实际情况和 养殖品种的特点,制定合理的放养密度计 划。
求。
提高水质
通过排灌设施,可以及时排出污水 ,提高鱼塘的水质。
方便管理
完善的排灌设施可以方便养殖人员 对鱼塘的管理和维护。
02
池塘消毒
使用生石灰消毒
总结词
生石灰是一种强效的消毒剂,能够有效杀死细菌和病毒。
详细描述
在冬季,将生石灰撒入鱼塘中,可以迅速提高池水酸碱度, 从而有效杀死有害细菌和病毒。同时,生石灰还可以改善土 壤质地,提高水质。
冬季管理鱼塘六大要点
汇报人: 日期:
• 鱼塘清淤 • 池塘消毒 • 养殖品种选择 • 饲料管理 • 水质管理 • 疾病防治
01
鱼塘清淤
清理淤泥
01
02
03
改善底质
定期清理鱼塘底部淤泥, 可以改善水质,减少细菌 和病毒的滋生。
提高产量
清理淤泥可以减少底部缺 氧,提高鱼类的存活率和 生长速度。
减少病害
04
饲料管理
合理投喂饲料
避免过度投喂
过度投喂可能导致水质恶化,增 加鱼塘底部有机物含量,影响鱼
类健康。
根据水温投喂
水温低时投喂量要减少,水温高 时可以适当增加投喂量。
观察鱼情投喂
观察鱼类的吃食情况,合理调整 投喂量。

冬季池塘养鱼综合技术措施(上)

冬季池塘养鱼综合技术措施(上)

冬季随着气温的变化,养殖池塘里的水及水中生物也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点,温水性鱼类当水温7℃~10℃以下时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活动性见低,新陈代谢减缓。

深入理解这些特点及影响,对养殖户认识冬季池塘养鱼出现的问题,做好养殖管理十分必要。

1.冬季对池塘养鱼的影响对养殖户来说,要做好鱼类越冬是一件相当烦人的事情,倘若在冬季不幸遇到大雪覆盖在冰面上,阳光就不能直接照射进鱼塘的水中,间接影响了鱼塘中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而无法产生氧。

然而,鱼群在冬季时,绝大部分聚集在鱼塘底层,遇有水质本身较差、鱼体又较弱小、管理不善等情况,就易导致鱼类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冬季光照时间短、光线弱、水温低,对藻类的生长和繁殖有较大影响。

冬季鱼塘水质一般较为混浊、贫瘠,藻类和细菌的平衡容易破坏,细菌病害(底鱼出血性疾病等)多发。

冷空气频繁入侵,风向变化,地表水迅速冷却,造成水体不稳定,氨氮、亚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容易超标,水温迅速下降,降低了鱼体的抵抗力。

在养殖后期,池底残留鱼饵和粪便的积累以及池内碳源和磷肥的消耗不及时,影响了池内物质循环的正常运行,降低了池塘的整体生产力,进一步积累了氨氮、盐等有害物质。

鱼塘的鱼到了冬天,由于外界温度较低,都潜入深水层避寒,水上活动时间大大减少。

随着鱼体重增加,其食量比春夏秋三季都大,投放的饲料也要大,让它们有足够的能量抵御寒冷,而且还要提高池塘水的深度,为鱼保暖过冬。

冬天养鱼投放饲料的时间与方式与前三季有所不同。

冬天早晚天气寒冷,水温较低,鱼的食欲小,中午时分正是鱼类活动的时间,投饲应选择中午气温高时。

冬天投放饲料不同前三季,要选择能沉底的饲料,鱼才能吃到,因为冬天水底温度高,鱼类喜欢在水底活动摄食。

冬季如遇下雪天,只要看到鱼塘上有积雪,就要马上扫除掉,才能让阳光直射水中,也才能确保水中的绿色植物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鱼类所需的氧气。

如果水面结冰封,就要定时清理水面,适时砸开冰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摘要:2012年12月,西安某养殖户池塘中鱼虾在一夜之间死亡了70%左右,调查发现这种大批量死亡的问题就在于没做好越冬管理,导致池塘中供养不足而死亡。

对于池塘养殖而言,做好池塘的越冬期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渔业经济效益。

因此,探究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技术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养殖池塘;冬季;管理
中图分类号:s966 文献标识码:a
1 冬季养殖池塘的管理
实际上冬季影响到养殖池塘存活率因素较多,并不仅仅只是局限在某一个因素中,因此本文就从几个方面探析其管理。

1.1 越冬之前喂饱喂足,加强鱼类的防御能力
有一些人片面认为冬天池塘水中温度比较低,虾蟹就会因为寒冷而停止摄食,很多动物都会进入到冬眠状态,自然虾蟹也会这样,因此极少甚至不投食喂养,虾蟹缺乏了食物来源就只能够消耗自身体中营养物质,用来作为体内基础代谢与生活活动能量,必然快速降低体重,造成了越冬的死亡率不断增加。

故此就需要改变这种养殖习惯,越冬前期就要给虾蟹喂饱喂足,就是越冬期间也要不断投喂饲料,投喂含量在25%以上的蛋白质、含质脂肪5%左右粉末状的配合饲料,每日所投饲料要保持在虾蟹体重0.5%~1.0%,当然还可实施3~5d才投喂1次。

1.2 重视管理水质,为虾蟹营造稳定生存环境
2011年北方某养殖池塘中死亡大批虾蟹,抽检发现根源就在于水质太差。

因为冬天池塘中温度比较低,相对水质稳定,但是表面的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池塘中的含氧量也就不高,根本不能够及时氧化一些有害物质,使有害物质在水中积累。

并且冬天的降水量相对较少,导致池塘中的储水少,必然会影响到虾蟹的生长。

所以冬季必须要管理好池塘水质,要尝尝注入新水,确保池塘中具有稳定水位。

水位过浅必然会让水温中温差比较大,就极易造成虾蟹患上如人类一样的感冒症状。

同时水位降低必然增大虾蟹群的密度,提高了池塘中的有害气体浓度与代谢废物,这些都会危害到虾蟹的生长,极易引发大批量死亡。

一旦池塘中的下降到10~15cm就要加注新水,确保水位稳定。

同时还要提升水中的磷、钙浓度,保证具有良好水质。

依据传统的养殖方法,认为冬季没有必要在池塘中撒石灰(增加钙质)与磷肥(提升磷酸盐的浓度)。

这种认为存在错误,冬季池塘中浮游植物本来光合作用降低了,其中co2的含量浓度高了,池塘中逐渐朝着弱酸性变化,危害到虾蟹的生理活动,减弱了它们抵御不良环境与寒冷的能力。

撒上石灰不仅仅增加钙质,还能够促进植物的繁殖而制造出氧气,同时也稳定与调节了水体的酸碱度,有效增强了虾蟹的抗寒能力。

1.3 加强保暖工作
要做好冬季的养殖池塘管理,并池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一旦水温降低到了8~10℃时就要考虑并池。

一般是等到虾蟹停止吃食的3~5d,选择晴朗天气并池,并池之后就要将池塘中的水加满。

对于蟹种而言最好是在立冬季节,采用土池让它们度过冬天,池塘中的水深达到1.5m,多布一些水槽,还要在池埂上加铺上柴草,防止雪水直接流进池内。

同时还要时常对池水中溶氧量进行测定,一般在1星期进行1次,结冰之前要保持在10mg/l以上的溶氧量,而越冬期间要确保在5mg/l左右,一旦溶氧量降低到了3mg/l就应该及时进行补氧,一般是采用灌注新水或者增氧机,对于一些条件相对较差的养殖户,也可以破冰观察水中的情况,一旦有鱼虾开始上浮说明水底的氧不足了。

结冰期间如果降雪就要及时扫除冰上积雪,让水中浮游植物尽可能光合作用,提升池塘中的溶氧量。

1.4 预防病害
冬天池塘中的水质缺乏肥料,因此还需要适当的给予施肥,进而确保水体具备一定单胞菌数量,避免水体偏瘦,尽量给虾蟹营造出良好生存环境。

并且要依据虾蟹摄食情况间隔几天就投入优质饲料,用来增强虾蟹免疫力。

初冬来临之时还要强化预防蚊虫,预防引发一些大规模的疾病。

如果还在继续养殖,每次捕捞量不能够过大,避免密度大造成拥挤,损伤到虾蟹的体表,尽可能降低水产动物的体表受损程度,当然尽可能不频繁机进行转池,避免爆发水霉病。

平常要做好池塘消毒工作,防止出血病、赤皮兵等各种细菌性的疾病爆发。

1.5 修正池塘
一般经过了一年养殖之后,池塘中沉积着大量食物残渣与各种粪便及各种垃圾等,必然在最低端沉积一层塘泥,不但会对水体深度
造成影响,大量的腐殖质因分解消耗大量的溶氧,恶化水质,并且塘泥也可能滋生出寄生虫或者致病菌,对虾蟹的健康和生长造成影响。

因此选一个好天气,全面清理池塘中的淤泥,对池塘的塘基进行加固,为下一年的养殖打下基础。

修正好池塘后不能立即灌水,要让池塘底晾晒在太阳下15d以上,这样就能够将部分病菌以及寄生虫杀灭,之后用生石灰对池塘消毒,待一切完成之后才依据养殖需要注入新水使用。

2 结束语
一直以来,冬季对于养殖池塘而言都是虾蟹死亡极高的季节,全国几乎每年都发生一些大批死亡事件。

因此养殖户必须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冬季的养殖池塘管理,确保虾蟹的食物和养分,平安度过冬季。

参考文献
[1] 宋萍.冬季养殖管理[j].科学养鱼,2010(12).
[2] 刘锡胤,孙贞虎. 剌参池塘养殖越冬期管理措施[j] .科学养鱼,2008(12).
[3] 王宪璋.冬季池塘养鱼生产管理技术要点[j].水产养殖,2008(1).
[4] 孙军.冬季池塘养殖管理与鱼体健康[j].中国动物保健,2007(11).
作者简介:白谦(1960-),男,汉族,山西人,辽宁省农垦局,工程师,研究方向:海水养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