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工程-第五章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系统工程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部分习题答案1.名词解释风险——是用危险概率及危险严重度表示的可能损失;是对认识主体可能发生灾害的后果的定量描述,是一定时期产生灾害事件的概率与有害事件危及势的乘积。

(危及势是系统功能残缺或丧失后造成的损害的总和。

)风险度——是衡量危险性的指标,也叫风险率。

系统——系统就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得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得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系统工程——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可靠度——是衡量系统可靠性的标准,它是指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安全——是指在系统使用的周期内,应用科学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原理,鉴别危险性并使风险减少到最小限度,从而使系统在操作效率、耗费时间和投资范围内,达到最佳安全的状态;是一个相对的状态概念,是认识主体在某一限度内受到损伤和威胁的状态。

安全系统——在一个工程系统运行、维修以致废弃时都需要有各种手段(包括设施和措施)保证系统的上述工作得以安全进行,这些设施和措施的总和便构成系统中的安全分系统,也可简称安全系统。

第二章部分习题答案1.系统安全分析的含义、目的和任务是什么?系统安全分析含义:是从安全角度对系统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系统安全分析目的:是为了保证系统安全运行,查明系统中的危险因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消除系统故障或事故。

系统安全分析内容:(1)对可能出现的初始的、诱发的及直接引起事故的各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

(2)对与系统有关的环境条件、设备、人员及其他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

(3)对能够利用适当的设备、规程、工艺或材料控制或根除某种特殊危险因素的措施进行分析。

(4)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的控制措施及实施这些措施的最好方法进行调查和分析。

(5)对不能根除的危险因素失去或减少控制可能出现的后果进行调查和分析。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一、系统工程简介系统工程的定义系统工程是一种系统性的、综合性的科学管理技术,通过研究和分析多种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协调、整合并最终实现系统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系统工程的特点系统工程有以下几个主要的特点:•综合性、多学科交叉性系统工程具有强烈的综合性和多学科交叉性。

它需要涉及多个学科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它们整合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系统性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因此它需要从整体上把握一个系统的各个方面。

•方法论和技术性系统工程的研究聚焦于方法论和技术性。

它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还需要一套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才能有效地处理问题。

•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系统工程最终的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它必须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系统工程作业作业1某工厂正在设计一条新的生产线,包含以下三个部分:•零件加工•水平运输•组装请使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对这条生产线进行设计,并说明该系统各个部分的关系。

答案该工厂的生产线是一个由多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

其中,零件加工子系统、水平运输子系统、组装子系统都是独立的子系统,但又有着协同作用,因为一个子系统的输出将成为其他子系统的输入。

下面是每个子系统的详细描述:1.零件加工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是整个生产线的起点。

它负责将各个零件进行加工,制成成品。

主要工作包括:•设计制造方案,准备生产资料。

•将零件安装到设备上。

•进行加工,包括上下料、编程和加工。

2.水平运输子系统这个子系统负责将加工好的成品从零件加工子系统转移到组装子系统。

主要工作包括:•运输成品。

生产线中间可能有多个小环节,都需要使用水平运输来完成。

这需要有支持设备和机械。

•将成品从一个子系统转移到另一个子系统。

3.组装子系统这个子系统接收来自水平运输子系统的成品,并将它们组装成最终产品。

主要工作包括:•设计制造方案,准备生产资料。

•将成品拼配为最终产品。

•进行最终加工,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

系统工程题库及答案详解

系统工程题库及答案详解

系统工程题库及答案详解系统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管理学等。

本题库旨在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系统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提供答案详解,以便于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系统工程基本概念1. 系统工程的定义是什么?系统工程是将跨学科的方法和工具应用于系统的设计、分析、实现和维护,以确保系统满足既定的要求,并在成本、进度和性能方面达到最优。

2. 系统工程的五大原则是什么?- 系统思维:全面考虑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作用。

- 系统设计:确保系统设计满足所有功能和性能要求。

- 系统分析:使用定量和定性方法评估系统性能。

- 系统整合:将系统的所有部分和子系统整合为一个协调一致的整体。

- 系统管理:确保系统工程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3. 系统工程与项目管理的区别是什么?系统工程更侧重于技术层面的整合和管理,而项目管理则侧重于项目的整体规划、组织和控制。

二、系统工程过程1. 系统工程过程通常包括哪些阶段?- 需求分析- 系统设计- 系统实现- 系统测试- 系统部署- 系统维护2. 需求分析的重要性是什么?需求分析是确保系统设计满足用户需求和预期功能的关键步骤。

它有助于避免设计过程中的误解和返工。

3. 系统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功能性:系统必须满足既定的功能需求。

- 可靠性:系统应具备高可靠性,减少故障发生。

- 可维护性:系统应易于维护和升级。

- 成本效益:设计应考虑成本效益,确保在预算范围内实现。

三、系统工程工具和技术1. 常见的系统工程工具有哪些?- 需求管理工具- 系统建模和仿真工具- 项目管理软件- 风险分析工具2. 系统建模和仿真的目的是什么?系统建模和仿真用于预测系统在不同条件下的行为和性能,帮助设计者评估和优化系统设计。

3. 风险管理在系统工程中的作用是什么?风险管理有助于识别、评估和缓解系统开发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进行。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

系统工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

系统⼯程复习资料及题库(含答案)(汪应洛)系统⼯程复习题答案第⼀章⼀、.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系统⼯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法处理⼤型复杂系统的问题,⽆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的看成是⼀类⼯程实践,统称为系统⼯程。

.⾃然系统:⾃然系统主要指由⾃然物(动物、植物、矿物、⽔资源等)所⾃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造系统:⼈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标,通过⼈的主观努⼒所建成的系统,如⽣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物、机械和⼈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管理系统是⼀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型⼯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规模复杂系统。

( ).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层次结构和输⼊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式。

( )三、简答.为什么说系统⼯程时⼀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程是以研究⼤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法、策略和⼿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们的⽣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法和电⼦计算机等技术⼯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物⼒的潜⼒,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程在⾃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的定量⽅法、模型⽅法、模拟实验⽅法和优化⽅法。

西大笔试《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5

西大笔试《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5

1、一般管理系统的构成要素包括()、人和物资A. 资金B. 设备C. 信息D. 技术2、构成企业经营战略的基本要素是A. 产品市场B. 市场规模C. 业务活动范围D. 企业的经营资源3、战略具有()层次性、实用性等基本特征A. 目的性B. 全局性C. 长期性D. 相对稳定性4、按照波克扎克等人所描述的DSS概念结构,一个DSS系统应由()和用户共同组成A. 语言系统B. 认知系统C. 知识系统D. 问题处理系统5、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为技术手段A. 计算机技术B. 仿真技术C. 信息技术D. 通信技术6、通常情况下,可以用()作为衡量决策者对于某一决策问题的各种损益值的偏爱程度的主观尺度。

A. 收益B. 损耗C. 效用D. 主观价7、决策过程包括()和最后决策等几个步骤。

A. 确定目标B. 收集资料C. 拟定方案D. 方案择优8、系统评价中的德尔菲法,具有以下特点A. 匿名B. 循环和有控制反馈C. 权重因素D. 统计团体响应9、系统价值是指系统的效果或目标的达成度,价值问题具有以下特点A. 相对性B. 绝对性C. 整体性D. 可分性10、本世纪60年代,经过对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进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A. 耗散结构理论B. 相变理论C. 突变理论D. 超循环理论11、()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 突变B. 涨落C. 混沌D. 相变12、()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 相变理论B. 耗散结构理论C. 协同学理论D. 突变理论13、相变理论主要研究A. 铁磁相变B. 超导相变C. 非平衡相变D. 平衡相变14、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 计划决策子系统B. 控制协调子系统C. 执行子系统D. 信息子系统15、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A. 相变原理B. 耗散结构理论C. 突变原理D. 最优化原理16、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仿真分为A. 离散型仿真B. 确定型仿真C. 连续型仿真D. 随机型仿真17、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 随机型B. 确定型C. 网络型D. 概率型18、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 与型B. 或型C. 非型D. 异或型19、抽象模型是指A. 形象模型B. 概念模型C. 数学模型D. 模拟模型20、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A. 抽象模型B. 形象模型C. 概念模型D. 模拟模型21、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A. 自然环境B. 人的因素C. 科学技术环境D. 社会经济环境22、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A. 大系统理论B. 信息论C. 控制论D. 运筹学23、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 硬件B. 软件C. 固件D. 中间件24、系统流程图包括以下哪些内容()A. 指明数据存在的数据符号,这些数据符号也可指明该数据所使用的媒体B. 定义要执行的逻辑路径以及指明对数据执行的操作的处理符号C. 指明各处理和(或)数据媒体间数据流的流线符号D. 便于读、写系统流程图的特殊符号25、以下哪些是体系工程的管理过程的内容()A. 决策分析B. 需求开发C. 技术评估D. 数据管理26、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A. 大系统理论B. 信息论C. 控制论D. 运筹学27、()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系统工程课后答案

系统工程课后答案

7 解:(c):S=( S 1, S 2, S 3, S 4, S 5, S 6, S 7)R b= (S 2 , S 3 ),( S 2 , S 4 ), ( S 3 , S 1 ), ( S 3 , S 4 ), ( S 3 , S 5 ) , ( S 3 , S 6 ), (S 3, S 7) , (S 4, S 1) , ( S 5 , S 3 ) , ( S 7, S 4 ), (S 7, S 6)⎥⎥⎥⎥⎥⎥⎥⎥⎥⎦⎤⎢⎢⎢⎢⎢⎢⎢⎢⎢⎣⎡=0101000000000000001000000001111100100011000000000A ⎥⎥⎥⎥⎥⎥⎥⎥⎥⎦⎤⎢⎢⎢⎢⎢⎢⎢⎢⎢⎣⎡=1101001010000011111010001001111110111111110000001M =(A+I)2 ⎥⎥⎥⎥⎥⎥⎥⎥⎦⎤⎢⎢⎢⎢⎢⎢⎢⎢⎣⎡=111001010000001001111101111111000001'M8、根据下图建立系统的可达矩阵解:⎥⎥⎥⎥⎥⎥⎥⎥⎥⎥⎥⎥⎦⎤⎢⎢⎢⎢⎢⎢⎢⎢⎢⎢⎢⎢⎣⎡=100000000110000000111100111110100000110111001110001000110000101110001010110000001M9、(2)解:规范方法:1、 区域划分因为B(S)={3,6}所以设B中元素Bu=3、Bv=6R(3)={ 1,2,3,4}、R(6)={ 2,4,5,6,7,8}R(3)∩R(6)={ 1,2、3,4} ∩{2,4,5,6,7,8} ≠φ,故区域不可分解2将满足C =R 的元素2,8挑出作为第1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4挑出作为第2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1,5挑出作为第3级将满足C =R 的元素3,7挑出作为第4级 将满足C =R 的元素6挑出作为第5级 将M 按分级排列:⎥⎥⎥⎥⎥⎥⎥⎥⎥⎥⎥⎦⎤⎢⎢⎢⎢⎢⎢⎢⎢⎢⎢⎢⎣⎡⎥⎥⎥⎥⎥⎥⎥⎥⎥⎥⎥⎦⎤⎢⎢⎢⎢⎢⎢⎢⎢⎢⎢⎢⎣⎡=110101110101011100101101000101010000110100000101000000100000000167351482M提取骨架矩阵如下:⎥⎥⎥⎥⎥⎥⎥⎥⎥⎥⎥⎦⎤⎢⎢⎢⎢⎢⎢⎢⎢⎢⎢⎢⎣⎡⎥⎥⎥⎥⎥⎥⎥⎥⎥⎥⎥⎦⎤⎢⎢⎢⎢⎢⎢⎢⎢⎢⎢⎢⎣⎡=01000000000100100000100000000100000001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67351482'A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如下:(1) 实用方法: (2)⎥⎥⎥⎥⎥⎥⎥⎥⎥⎤⎢⎢⎢⎢⎢⎢⎢⎢⎢⎣⎥⎥⎥⎥⎥⎥⎥⎥⎥⎥⎥⎦⎤⎢⎢⎢⎢⎢⎢⎢⎢⎢⎢⎢⎣⎡=1101100100100100100000000000067351482M建立其递阶结构模型同上。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集答案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系统:系统是由两个以上有机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结构和环境的整体。

2.系统工程: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系统思想和方法处理大型复杂系统的问题,无论是系统的设计或组织的建立,还是系统的经营管理,都可以统一的看成是一类工程实践,统称为系统工程。

3.自然系统:自然系统主要指由自然物(动物、植物、矿物、水资源等)所自然形成的系统,像海洋系统、矿藏系统等。

4.人造系统:人造系统是根据特定的目标,通过人的主观努力所建成的系统,如生产系统、管理系统等。

5.实体系统:凡是以矿物、生物、机械和人群等实体为基本要素所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实体系统。

6.概念系统:凡是由概念、原理、原则、方法、制度、程序等概念性的非物质要素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概念系统。

二、判断正误1.管理系统是一种组织化的复杂系统。

( T )2.大型工程系统和管理系统是两类完全不同的大规模复杂系统。

( F )3.系统的结构主要是按照其功能要求所确定的。

( F )4.层次结构和输入输出结构或两者的结合是描述系统结构的常用方式。

( T)三、简答1.为什么说系统工程时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答:系统工程是以研究大规模复杂系统为对象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是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某些思想、理论、方法、策略和手段等根据总体协调的需要,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人们的生产、科研或经济活动有效地组织起来,应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电子计算机等技术工具,对系统的构成要素、组织结构、信息交换和反馈控制等功能进行分析、设计、制造和服务,从而达到最优设计、最优控制和最优管理的目的,以便最充分填发挥人力、物力的潜力,通过各种组织管理技术,使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合,以实现系统的综合最优化。

系统工程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

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通过系统工程,为社会科学研究增加了极为有用的定量方法、模型方法、模拟实验方法和优化方法。

系统工程-第五章作业-答案

系统工程-第五章作业-答案

系统工程-第五章作业-答案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第五章系统评价 - 作业一已知对三个农业生产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各指标的评价尺度如表2所示,预计三个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值如表3所示,试用关联矩阵法(分别用逐对比较法与古林法)进行方案评价。

表1评价指标及权重评价指标亩产量(1,x kg)每百斤产量费用(2,x元)每亩用工(3,x工日)每亩纯收入(4,x元)土壤肥力增减级数(5x)权重表2指标的评价尺度评价值1x2x3x4x5x5 4 3 2 1 02200以上1900-22001600-19001300-16001000-13001000以下3以下3-44-55-66-77以上20以下20-3030-4040-5050-6060以上140以上120-140100-12080-10060-8060以下654321表3方案能达到的指标值评价值1x2x3x4x5xA1 A2 A314001800215022355211512590442解:逐对比较法:显然:V2>V1>V3,所以方案优劣顺序为:A2>A1>A3古林法:显然:V1>V2>V3,所以方案优劣顺序为:A1>A2>A3。

《系统工程》作业习题参考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习题参考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习题参考答案第三章:初步系统分析1、设有5个销售员w 1、w2、w3、w4、w 5,他们的销售业绩由二维变量v 1、v 2描述,如下表所示,使用绝对值距离来测量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用最长距离法来测量类解:第一步:计算样本点与样本点之间的距离,得到距离矩阵:⎥⎥⎥⎥⎥⎥⎦⎤⎢⎢⎢⎢⎢⎢⎣⎡04042055306641054321w w w w w第二步:将距离最近的样本点w 1和w 2合并为类h 6,在新分类情况下计算距离: ⎥⎥⎥⎦⎤⎢⎢⎢⎣⎡06064044206543h w w w 第三步:将距离最近的样本点w 3和w 4合并为类h 7,继续计算距离:⎥⎥⎦⎤⎢⎢⎣⎡060460765h h w 第四步:合并w 5和h 7为类h 8,最后计算h 6与h 8的距离为6。

第五步:123452、设有5个环境区域Ⅰ、Ⅱ、Ⅲ、Ⅳ、Ⅴ,各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由4个指标衡量,即空气、水、土、作物中污染物含量的超限度。

具体各区域污染物超限度数见下表所示:依次对这5个区进行模糊聚类。

解:(1)建立模糊相容关系和模糊等价关系(2)给定聚类水平,对样本进行聚类 ① λ=0.93时② λ=0.95时③ λ=0.98时(3)结合本问题的背景,第二种分类,即分为三类更为合适,其中Ⅰ、Ⅲ为重度污染区域,Ⅱ为较重污染区域,Ⅳ、Ⅴ为轻度污染区域。

⎥⎥⎥⎥⎥⎦⎤⎢⎢⎢⎢⎢⎣⎡==⇒⎥⎥⎥⎥⎥⎦⎤⎢⎢⎢⎢⎢⎣⎡=195.0193.093.0189.089.089.0193.093.098.089.01~~195.0183.091.0189.086.082.0188.093.098.081.01~84R R R }{{}ⅡⅤⅣⅢⅠ;,,,1110111101111010001011101~4⇒⎥⎥⎥⎥⎥⎦⎤⎢⎢⎢⎢⎢⎣⎡=R }{{}}{ⅤⅣⅡⅢⅠ,;;,1100011000001010001000101~4⇒⎥⎥⎥⎥⎥⎥⎦⎤⎢⎢⎢⎢⎢⎢⎣⎡=R }{{}{}{}ⅤⅣⅡⅢⅠ;;;,1000001000001010001000101~4⇒⎥⎥⎥⎥⎥⎥⎦⎤⎢⎢⎢⎢⎢⎢⎣⎡=R第五章:系统仿真1、一家小邮局的经理认为,由于镇上店铺的增多,邮局提供的一个窗口的服务已经不够用了。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批次[多选题]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硬件B:软件C:固件D:中间件参考答案:[多选题]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A:大系统理论B:信息论C:控制论D:运筹学参考答案:[多选题]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A:自然环境B:人的因素C:科学技术环境D:社会经济环境参考答案:[多选题]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A:形象模型B:概念模型C:模拟模型D:抽象模型参考答案:[多选题]抽象模型是指A:形象模型C:数学模型D:模拟模型参考答案:[多选题]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是A:现实性原则B:简化性原则C:适应性原则D:借鉴性原则参考答案:[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与型B:或型C:非型D:异或型参考答案:[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随机型B:确定型C:网络型D:概率型参考答案:[多选题]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仿真分为A:离散型仿真B:确定型仿真C:连续型仿真参考答案:[多选题]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A:相变原理B:耗散结构理论C:突变原理D:最优化原理参考答案:[多选题]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计划决策子系统B:控制协调子系统C:执行子系统D:信息子系统参考答案:[多选题]()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相变理论B:耗散结构理论C:协同学理论D:突变理论参考答案:[多选题]()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突变B:涨落C:混沌D:相变参考答案:[多选题]本世纪60年代,经过对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进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A:耗散结构理论B:相变理论C:突变理论D:超循环理论参考答案:[多选题]相变理论主要研究A:非平衡相变B:平衡相变C:铁磁相变D:超导相变参考答案:第二批次[论述题]名词解释:大系统:大系统理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状态变量:仿真:系统模型:系统控制:系统环境:多阶段决策过程:反馈:参考答案:大系统:一般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数量大或层次较多,其相互间关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并常带有随机性质的系统。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系统工程作业及答案

第一批次[多选题]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技术包括两个方面,它们分别是:A:硬件B:软件C:固件D:中间件参考答案:AB[多选题]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包括:A:大系统理论B:信息论C:控制论D:运筹学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从系统观点出发,全部环境因素应划分为:A:自然环境B:人的因素C:科学技术环境D:社会经济环境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通常情况下,模型可分为A:形象模型B:概念模型C:模拟模型D:抽象模型参考答案:AD[多选题]抽象模型是指A:形象模型C:数学模型D:模拟模型参考答案:BCD[多选题]构造模型的一般原则是A:现实性原则B:简化性原则C:适应性原则D:借鉴性原则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入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与型B:或型C:非型D:异或型参考答案:ABD[多选题]在随机网络中,输出侧的逻辑关系分别有A:随机型B:确定型C:网络型D:概率型参考答案:BD[多选题]按系统性质进行的系统仿真分为A:离散型仿真B:确定型仿真C:连续型仿真参考答案:AC[多选题]动态规划法的基本原理是A:相变原理B:耗散结构理论C:突变原理D:最优化原理参考答案:AD[多选题]管理系统一般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计划决策子系统B:控制协调子系统C:执行子系统D:信息子系统参考答案:ABCD[多选题]()研究的是系统从原始均匀的无序状态发展成为有序状态,或从一种有序结构转变为另一种有序结构,以及系统从有序到无序的演化过程。

A:相变理论B:耗散结构理论C:协同学理论D:突变理论参考答案:AC[多选题]()是物质系统内部结构和物理性质上的突变。

A:突变B:涨落C:混沌D:相变参考答案:AD[多选题]本世纪60年代,经过对非平衡态和不可逆过程进行的深入研究,提出了A:耗散结构理论B:相变理论C:突变理论D:超循环理论参考答案:AD[多选题]相变理论主要研究A:非平衡相变B:平衡相变C:铁磁相变D:超导相变参考答案:AB第二批次[论述题]名词解释:大系统:大系统理论:信息论:控制论:运筹学:状态变量:仿真:系统模型:系统控制:系统环境:多阶段决策过程:反馈:参考答案:大系统:一般是指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环节数量大或层次较多,其相互间关次错综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并常带有随机性质的系统。

安全系统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

安全系统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昆明理工大学

安全系统工程昆明理工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第一章测试1.事故一定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A:对 B:错答案:B2.人、物、环境因素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是事故的间接原因,但却是本质原因。

A:对 B:错答案:A3.相比于传统安全,系统安全对付事故的办法可称为问题发现型。

A:对 B:错答案:A4.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是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评价和危险危险控制。

A:对 B:错答案:A5.系统危险控制措施包括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和控制事故损失扩大的措施两类。

A:对 B:错答案:A6.对安全的认识大体可分为两类,即()。

A:相对安全观 B:局部安全观 C:本质安全观 D:绝对安全观 E:全面安全观答案:AD7.安全的接受水平是与社会发展、技术进步、人类整体知识素质水平的提高、经济的强弱密切相关的。

A:错 B:对答案:B8.下面关于安全与危险的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没有危险就谈不上安全,安全工作的前提是存在危险 B:安全本身就是一种未超过允许限度的危险 C:危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危险未超过人们允许的限度就是安全的 D:安全和危险都是绝对的答案:D9.系统是由若干部分随机组合而成的整体。

A:对 B:错答案:B10.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任务就是要解决安全与危险这对矛盾,促使矛盾向安全方面转化。

A:错 B:对答案:B第二章测试1.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指出,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A:错 B:对答案:B2.重大危险源属于第二类危险源。

A:对 B:错答案:B3.故障一般是指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规定的运行时间、条件内,达不到设计规定的功能。

A:对 B:错答案:A4.平均故障修复时间是指产品发生了故障后经修理或更换零件仍能正常工作,在其两次相邻故障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A:错 B:对答案:B5.归纳分析是从原因推论结果的方法,即从故障或失误出发探讨可能导致的事故或系统故障,然后再确定危险源。

系统工程第五版课后题参考答案机工版

系统工程第五版课后题参考答案机工版

系统工程第五版课后题参考答案1、可以课本上的管理系统为例:(1)系统的功能即其存在的作用与价值,要素即元素或者分系统或者子系统(2)系统与环境是两个相对的概念(3)结构即组成系统的诸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的方式(4)相互影响2、(1)整体性(2)关联性(3)环境适应性(4)系统思想和观点:整体最优、综合系统的整体性和目的性等3、(1)整体观念(2)明确的目的性和组织性4、(1)工程技术,但对象不限定于某种特定的工程物质对象(2)连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桥梁(3)整体到局部(4)综合即创造5、由一般系统论及其发展、大系统理论、经济控制论、运筹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发展而形成的6、略7、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例可能应用:物流系统工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工程等1、(1)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专业维)(2)特点:研究方法上的整体性、技术应用上的综合性、组织管理上的科学性、系统工程工作的问题导向性2、(1)前者以工程系统为研究对象,后者适合于“软”系统问题的研究(2)前者核心内容是优化分析,后者核心内容是比较学习(3)前者关注定量分析方法,后者强调定性或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基本方法3、(1)系统分析是运用建模及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对系统的各有关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为选择最优或满意的系统方案提供决策依据的分析研究过程(2)从广义上理解,有时把系统分析作为系统工程的同义语使用4、(1)问题(2)目的及目标(3)方案(4)模型(5)评价(6)决策者5、(1)系统分析分为以下几个过程:认识问题、探寻目标、综合方案、模型化、优化或仿真分析、系统评价、决策(2)认识问题、综合方案、系统评价是必不可少的过程6、(1)尽快明确问题的总体框架,使系统分析走上正轨(2)5W1H7、(1)方案即达到目的及目标的途径(2)系统方案的分析和综合是系统分析中必不可少的8、(1)坚持问题导向(2)以整体为目标(3)多方案模型分析和选优(4)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5)多次反复进行9、(1)建模、预测、优化、仿真、评价等技术(2)定性定量相结合(3)提供决策依据10、(1)提问法:5W1H、检核表法(2)头脑风暴法:推迟判断、数量提供质量(3)德尔菲法:背靠背式、得出反映群体意志的预测结果(4)群体决策支持系统:准确性、客观性、公正性(5)情景分析法:灵活而富有创造性、辅助、综合、多功能11、(1)思维导图(2)Mindmanager12、(1)综合集成系统方法论(2)WSR系统方法论(3)西那雅卡那系统方法论(4)旋进原则方法论13、略第三章1、(1)模型特征:现实世界部分的抽象或模仿、由那些与分析的问题有关的因素构成、表明了有关因素间的相互关系(2)模型化的本质:利用模型与原型之间某方面的相似关系,在研究过程中可以用模型来代替原型,通过对模型的研究得到关于原型的一些信息(3)模型化的作用:对客体系统一定程度研究结果的表达、提供了摆脱具体内容的逻辑演绎和计算的基础、利用模型可以进行“思想”实验2、(1)概念模型:包括思维、描述、字句模型(2)符号模型:包括结构、数学模型,其中结构模型多采用图示(3)形象模型:包括物理、图像模型(4)类比模型(5)仿真模型3、(1)分析法:分析解剖问题,深入研究客体系统内部的细节(如结构形式、函数关系等)。

能源系统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能源系统工程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武汉科技大学

第一章测试1.以下工序主要产品中,铁的存在形式为氧化物的是()A:轧钢B:采矿C:选矿D:炼钢答案:BC2.以下是高炉炼铁的原料的是()。

A:烧结矿B:钢坯C:富矿D:焦炭答案:ACD3.烧结矿的铁元素含量比铁精矿的铁元素含量高。

()A:对B:错答案:B4.自然界中直接开采的煤含有很多对高炉冶炼不利的成分,如硫元素、灰分、挥发分等,不能直接加入高炉。

()A:错B:对答案:B5.粗钢指的就是连铸工序生产的钢坯产量。

()A:对B:错答案:A6.下列能源物资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太阳能B:煤炭C:电能D:风能答案:AD7.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能源使用的更替主要经历了哪几个时期()A:煤炭时期B:电力时期C:石油时期D:薪柴时期答案:ACD8.公斤标煤的发热值是()A:8 000千卡/kgB:7 500千卡/kgC:9 000千卡/kgD:7 000千卡/kg答案:D9.世界上粗钢产量最高的国家是()A:德国B:美国C:中国D:日本答案:C10.环境破坏,归根结底是过量消耗资源、能源或者能源使用过程中的不合理造成的。

()A:错B:对答案:B11.某个工序的产品能值的计算主要包括哪些部分()A:工序顺序B:工序的燃料当量C:产品合格率D:原料的燃料当量答案:BD第二章测试1.产品能耗包括哪些方面()A:运输能耗B:生产能耗C:直接能耗D:间接能耗答案:CD2.下列属于产品直接能耗的是()。

A:氧气B:压缩空气C:煤炭D:电力答案:ABCD3.在钢铁企业中,铁水不属于载能体。

()A:对B:错答案:B4.从某种程度上看,所有的工业生产部门,其生产的最初过程都可以追溯到天然资源。

()A:对B:错答案:A5.产品能值与产品生产过程消耗的能源物资的量是一致的。

()A:对B:错答案:B6.下列能源物资属于第一类载能体的是()A:氧气B:天然气C:铁矿石D:焦炭答案:ACD7.在钢铁企业中,下列属于动力物资的是()A:焦炭B:压缩空气C:氧气D:电力答案:BCD8.下列属于烧结工序主要原材料的是()A:焦炭B:熔剂C:铁矿石D:铁精矿答案:D9.钢水的能值一定比铁水的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系统评价 - 作业一
已知对三个农业生产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如表1所示,各指标的评价尺度如表2所示,预计三个方案所能达到的指标值如表3所示,试用关联矩阵法(分别用逐对比较法与古林法)进行方案评价。

表1 评价指标及权重
评价指标 亩产量 (1,x kg ) 每百斤产量 费用(2,x 元) 每亩用工
(3,x 工日) 每亩纯收入
(4,x 元)
土壤肥力增减级数(5x ) 权重
0.25
0.25
0.1
0.2
0.2
表2 指标的评价尺度
评价值 1x
2x
3x
4x
5x
5 4 3 2 1 0
2200以上 1900-2200 1600-1900 1300-1600 1000-1300 1000以下 3以下 3-4 4-5 5-6 6-7 7以上 20以下 20-30 30-40 40-50 50-60 60以上 140以上 120-140 100-120 80-100 60-80 60以下 6 5 4 3 2 1
表3 方案能达到的指标值
评价值 1x
2x
3x
4x
5x
A 1 A 2 A 3
1400 1800 2150 4.1 4.8 6.5 22 35 52 115 125 90 4 4 2
解: 逐对比较法:
显然:V2>V1>V3,所以方案优劣顺序为:A2>A1>A3
古林法:
显然:V1>V2>V3,所以方案优劣顺序为:A1>A2>A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