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寓教于乐.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学习”教学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学习”教学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兴趣学习”教学法个人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源动力,美术教育是一种美的精神形式的灌输、启发和引导。

要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美术,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教学实践中采取几种可行的手段激发孩子学习美术兴趣相当重要。

一、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古至今,很多专家学者都提出,要想把一个人潜能发挥到极致,首先必须激发其自身对于一项事物的兴趣爱好。

学习兴趣是引发学习动机,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因素。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是小学阶段美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术教育只有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才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游戏是一种激发兴趣爱好的非常好以及非常重要的手段。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喜欢游戏,乐于接受新奇的、趣味性的事物,但注意力容易转移。

要避免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好的良师就是兴趣,针对这一特征,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设计、运用游戏使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寓教于乐。

这种不仅能激发、保持和提高学生学习美术兴趣,而且对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发展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那么,在美术教学中应该如何运用游戏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呢?例如:在教《漫画刷牙》这一课时,叫几位学生上台表演刷牙的动作、刷牙的表情,要求尽量用夸张的形式表现出来,再让台下的学生评一评谁表演的最好,教师给表演最好的学生一些奖励。

如,教师亲手制作的小卡片。

这样一来,学生都跃跃欲试,都想上台表演。

由于有游戏的穿插,即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用轻松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兴趣。

美术与音乐都是借助于情感对学生进行美育的工具,能够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思想情操。

所以,在美术课上,教师完全可以用动人的音乐去陶冶孩子们的心灵,去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去启迪他们美好的思想,为孩子们架起幻想的天梯,给整个教育过程增色添彩。

在音乐的陶冶下,无论是感受意境还是幻想画面,学生都能开动脑筋积极创作,并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美术课堂活泼而有趣。

寓教于乐,调动创造力——大班美术教案

寓教于乐,调动创造力——大班美术教案

寓教于乐,调动创造力——大班美术教案。

一、让想象力飞起来在大班美术教育中,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刺激幼儿的想象力。

因为幼儿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没有限制,所以针对这个特点,我们可以通过各种寓教于乐的游戏来激励幼儿的想象力。

例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坐在地上,在他们面前摆上一些色彩丰富的玩具,让幼儿观察,想象他们的用途。

接着,我们可以向幼儿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如果让这个玩具变成动物,你会想象成什么?”“如果把这个玩具拆开,你想象里面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游戏,孩子们可以自由发挥,大胆想象,令孩子们恣意飞扬的想象力得以自由发挥。

二、让绘画充满趣味当幼儿的想象力被刺激后,我们可以引导他们将想象转换成创作。

在进入绘画环节之前,我们先为幼儿展示一些经典且有趣的艺术作品,例如梵高的月夜,毕加索的小提琴手等等。

接着,我们开始指导幼儿如何使用各种工具,例如颜色笔、粘土、纸等等,打开了艺术世界的大门。

我们让孩子们随意发挥,不用受到任何拘束,让孩子们制定自己的创作计划。

我们可以模仿赛车比赛、建造城堡等常见主题来设计绘画作品,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们充满趣味的创造。

三、让作品沟通交流在大班美术教育中,我们不仅注重孩子的创造,还非常重视幼儿的交流与沟通。

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展示幼儿的作品,例如在教室里做展览、发放画册或合作制作宣传板等等。

在幼儿本次绘画作品完成后,我们会提出各种提问,例如“你的作品有什么理念?”,“遇到了哪些困难?怎么解决的?”等等。

通过这种提问,我们引导孩子们,理性分析自己的作品,总结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艺术修养和美感,提升孩子们的交流能力,增加孩子们的自信心,拓展孩子们的思维视野。

四、让美术教育与实际生活关联美术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画画表面上,还应该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在大班美术教育中,老师们可以带领幼儿们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发现美。

例如,在校园散步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校园风景,指出不寻常、美丽的事物,并教孩子们制作美丽的小卡片,捕捉这些美景。

小学美术愉快教学法

小学美术愉快教学法

浅谈小学美术愉快教学法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必修的一门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通过美术教学,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十分有益的。

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就是要从本学科的特点出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学生喜爱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

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着美术课的愉快教学,在实践中作了一些探讨和尝试。

一、亲切自然的教态,肯定鼓励的言语教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外部表情与内在气质的形象反映,它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和情绪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好的教态,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学习的兴趣。

教师面带微笑,和颜悦色,会给学生愉快的暗示,学生会从中受到感染。

许多优秀的教师都懂得微笑的意义,他们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也总是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因为他们懂得,学生会从老师的微笑里感到关心、爱护、理解和友谊。

即使是对待差生,教师的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期望的眼神、一句幽默的话、一个暗示的动作,有时比严厉的批评更能让学生接受,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爱护和关怀,从而使学生能自觉改正缺点,避免师生间的对立。

所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促进师生间情感的沟通,变一切消极状态为积极状态,师生共同创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气氛。

这样,有利于教师自始至终贯彻积极主动性原则,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学生的绘画作品也许不尽人意,可那也是学生努力的成果。

也许在教师的眼中,画得不是很好,色彩搭配不是很合理,但那是他们精心创作出来的,一定要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哪怕是细微的进步都应及时地给予表扬,对其不足的地方则采用建议的方式,商讨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文档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文档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最新文档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美术教育是以愉悦学生的感受和使其积极体验、参与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为目的的基础素质教育。

在美术课中,怎样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以外,还能有乐观的品质,对学习和生活充满自信并积极的、自信的、快乐的参与各项美术活动充分领悟美术的无穷魅力呢?作为人文性质的美术课程,应该把课堂教学从灌输中心走向对话中心,趣味化教学让课堂便有了活力与生机。

趣味教学法”是一种针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提出来的具有生动性与高效性的教学方法。

其生动性主要体现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

只有真正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一种由内而外的学习兴趣,才能营造出一种轻松而又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为了达到这种效果的教学方法就是“趣味”教学法。

一、开展趣味性美术教育的必要性每个儿童都是一个天才,他们具有不可估量的创造潜能,他们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不受约束勇于探索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

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抛弃固定的、自闭的、被动的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与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内涵,注入体验性学习的机制和方式方法,开展体验性学习。

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基本动力,是从事美术活动的最基本的前提,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如果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后盾学习是枯燥的,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是轻松地主动的愉快的。

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千方百计地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的美术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味性。

教学方法上要着重强调以游戏方式,让学生观察和触摸各种实物,进行感官体验,并作简单组合造型。

教师甚至打破常规的课堂模式,设计各种趣味性美术教学,走出课堂,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社会生活、艺术作品中的美,使学生头脑中留有丰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并能运用掌握的美术技能和工具材料通过趣味绘画、手工,想象、创作出新颖、独特有创意的优秀的美术作品。

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

小学美术“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美术教学的积极探索,小学美术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分离”,而是更加注重“教学做合一”。

在教学中,将艺术的创作和实践融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术的魅力,是当前美术教学的一种重要趋势。

本文将分享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做合一”创新实践探讨的经验和教育价值。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做合一”的定义与内涵“教学做合一”是指在美术教学中,教学和做作品的过程相融合,教师不仅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还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使学生在实践中领悟美术的艺术魅力。

这种教学模式既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也注重学生的创作和实践,是一种寓教于乐,培养学生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学做合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与做作品融合。

在教学中,老师不仅教授具体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还与学生一起完成具体的美术创作,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魅力和乐趣。

2. 教学方法与创作实践融合。

老师在教学中注重通过示范和引导,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美术的基本技能和表现方法。

3. 教学过程与学生需求融合。

在教学中,老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量身定制教学内容和方法,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习中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

1. 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注重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体差异,设计差异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2.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美术的魅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感受美术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在创作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3. 鼓励学生多方面表现和创新实践。

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多方面进行美术表现和创新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和发展自己的美术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5. 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中,老师要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和创新,引导学生在艺术实践中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念和态度。

浅谈小学美术愉快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愉快教学
会, 使学生勤思考、 学习, 爱 真正成 为学习的主人 , 将被动
学 习 变为 主动 学 习。
关 键 词 : 快教 学 愉 寓教 于 乐
四 、 立新 的教 育观 , 树 鼓励 自我发 展
对 学生实施 多元 多维度评价 法。教育首先是 赏识教 育, 教 师要相信每 一位 学生都是 有能力的人 , 乐于挖 掘每一位学生 的 潜 能, 给 予其充 分 的肯定和 欣 赏, 立 学生 的 自尊和 自信 。 并 树 同时教 育也应是个体化 的教 育 , 师要尽 力触及 并激发学生最 教
具 个性 的优 势 , 学生的个性 与优势通过 美术教 育更加完善 。 使
学生 由此学会认识 自我, 实现 自己的价值 , 自己的情感 、 用 思想 真 实地展现 自我 的认 识 , 陶冶并 激发 内心深 层次 的、 富创 作 最 力 的意识 。 教 师可 以鼓 励学 生 当“ 小老 师” 让 学生带动 学生 、 , 学生影 响学生。在美术活 动中学生的个 性差异非常 明显 , 对于 同一题
兴趣 , 才是愉快教 学的主要方法 。在这种 环境下学 生才不会 觉
得学 习是乏味的事情, 才能激发学 习兴趣, 自己学会学 习和爱学 习, 形成对学 习的持久兴趣 , 变被动为主动, 做学 学美术 课 的特 点
小学美术是义 务教育必修课 , 美术教 育能够提高 学生的美 感 , 高其审美认知 能力, 提 是进行 美育 、 促进智力发展 的重要手 段。教 师通过美 术教学 向学 生传授 美术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 ,
结 语
多元化是 世界发展 的潮流 。美术教 师应真 正地从 学生 的 角 度 出发 , 切 为学 生着 想 , 一 为他 们创 造 轻松 和谐 的学 习环 境 。教 师应具备 卓尔不凡 的眼光 , 去接纳和 赏识每 一名学 生, 这样 学生的学 习兴趣会被 最大限度 地激发 , 而美术将会成为学 生一生挚爱 的艺术学科。

游戏教学 寓教于乐

游戏教学 寓教于乐

游戏教学寓教于乐我国的艺术课程标准主张开展具有游戏倾向的艺术活动。

艺术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造是艺术和游戏的共同本性。

游戏是孩子美丽的梦想,它可以让每一个孩子兴味盎然地参与活动,没有功利,没有强加的任务,有的是孩子全身心的放松与参与。

所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年龄小、自控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在美术教学中适当加入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化难为易,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美术游戏化教学的具体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巧用教材自身游戏美术课属于艺术课程,而艺术课程又着力改变艺术学习中的机械模仿与枯燥训练,不以单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为目标,而是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习,从而促进学生个性的完善与发展。

艺术课程离不开说、玩、画、做、创,它自身就含有一定的游戏内容。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二年级教材中都有《水墨游戏》这一课,课的课题本身就点明了这一课就是一个游戏活动。

在一年级的这一课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游戏,如游戏接龙,让小组学生轮流在准备好的宣纸上画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弯曲线均可以,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不一样。

一个一个的游戏接龙,让学生初步接触了水墨画,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刚才的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在这样的游戏化美术教育活动中,让我们传统的水墨技巧情趣化、活动化、游戏化,让它更接近于儿童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注重兴趣的培养、情趣的形成,让儿童在快乐和自由的活动中“游戏”笔墨,自在地表达和体验,这样组织“游戏”活动成功了,“教学”也成功了。

二、发掘教材潜在游戏美术教材中的大部分内容,特别是低、中年级的教材都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

同样突出了美术课程的游戏性,强调美术课程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技能技巧,而且包含更广泛的美术文化。

如苏教版美术第三册的第五课《小挂件》就是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该课的教学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小挂件的本源在于美化生活,小挂件的素材广,制作难度低,在制作的过程中,就是让学生充分体验画画贴贴、剪剪接接、挂挂玩玩的美术制作活动,孩子就像是在做游戏,“一环扣着一环,好似一条铁链,又像一条长龙。

寓教于乐,因势利导论文

寓教于乐,因势利导论文

寓教于乐,因势利导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积极推进和大力实施,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而美术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

它对于陶冶情趣、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民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美术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加大素质教育的前进步伐,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真正做到对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是引导学生热爱美术课的前提和关键。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呢?通过我十几年来小学美术教学的实践,浅谈几点体会。

一、激趣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儿童时代是人认识世界的开始,黑格尔曾经说过:“儿童精神的发生是人类意识产生过程的重演。

”儿童对陌生世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对什么都感兴趣。

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所观察、认识的人或事物是有一定局限的。

由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点以及儿童的特征来决定。

著名艺术专家翟墨把学生美术学习和发展定为“开发四步”:(1)2~3岁的“自由涂鸦期”,即“潜意识”,又叫“无意识之期”,这一时期孩子涂鸦的几乎是“不教而能”,这时要极其珍视并小心呵护孩子的“潜意识”,不要干扰、破坏了他们身上携带的神奇密码。

(2)3~4岁的“朦胧象征期”,即“前意识”期。

这一时期是儿童由“潜意识”向“前意识”的过渡阶段,要对儿童的潜意识在呵护中轻轻唤醒,如使他们在酣梦中慢慢睁开意识“惺忪的眼睛”。

(3)4~5岁的“理智发展期”,即“初意识”期,这是儿童智力的迅速发展期,这时要注意对其意识依其本性小心地诱导和牵引,而不要主观武断地硬拽和增加。

(4)5~10岁的“写实初创期”,即“意识期”。

这是儿童意识的形成期,随着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的增强,这一时期的儿童画逐渐趋于写实。

并在写实中融入创造所需要的变形,这时的教学应该在智力开发的同时增加感情投入、兴趣培养、技法的训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大胆、自信和自由。

略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寓教于乐

略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寓教于乐

略谈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寓教于乐徐媛(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第二小学校重庆409106)摘要《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逐步体会美术学习的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以及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等基本理念。

当前,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因为“寓教于乐,寓教于玩”是现代儿童教育的基本特点。

经过半年的新课标下的美术教育教学实践,我摸索出以下几点做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寓教于乐探索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1巧用游戏,寓教于乐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

而学生学好美术主要靠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要求和兴趣。

有兴趣就能提高接受效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者成功的源动力。

如在教学《我的宝盒》一课时,我将它设计成一个游戏活动,用装有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的宝盒布置出游戏场景,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随意选择,大胆尝试,自然而然地在玩中体验到各种材料、工具使用的特点及不同组合的不同效果,并要求学生在体验之后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学生不仅自己得到锻炼,也在发言中得到交流,学到新的、不相同的方法。

部分学生用彩纸剪了漂亮的窗花,贴在宝盒的外表做装饰,热情很高!再如《五彩连环》一课教学,我带领学生一起做环环相连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从而使他们乐于学习美术。

2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

如在这次在玉山听的《剪纸贴花》,上课时老师挂出自制的鞭炮、对联、提灯笼的小孩等剪纸作品,把教室布置成新年的景象,然后讲授知识点,请学生欣赏、总结、归纳剪纸的造型、制作方法,再做作业将“新年”装扮得更美丽,这个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小组成员竞争激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并乐于参与。

“寓教于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寓教于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2 3 6・
பைடு நூலகம்
教 学 研 究
‘ ‘ 寓教于乐" 在小学 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张晓丹 刘显成
( 西华师范大学华凤校 区美术学院 ,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2 ) 摘 要: “ 寓教 于乐” 是典型的传统审美教 育手段 , 能使受教育者寓理义于情 感愉 悦的体验之 中, 以潜移默 化的方式发挥 审美教育功 能。新时期 小学美术教 学的“ 寓教 于乐” 有 自身的特点 , 我们应与 时俱 进 , 在打破 常规创新教 学、 多媒体 等教 育技术拓展、 情 商教 育三个方 面开拓提 升, 充分释放素质教育的美育能量。 关键词 : 寓教 于乐; 小学美术 ; 美育; 课 程教 学 两千 多年前 , 古罗马的文艺理论 家贺拉斯就提 出了“ 寓教 于乐 ” 动。 多媒体技术这种真实 、 灵活、 立体 的特性 , 使课堂化枯燥 为生动 , 的美育理念 。就小学美术教学而言 , 我认 为“ 寓教于乐” 就是在教育 情感沟通反馈更便捷 , 课堂注意力更持久 , 化学生从 “ 要我学” 为“ 我 教学过程 中 , 教师针对学生 的身心发展状况 , 创造 轻松 愉快 的教学 要学” 的转变。 氛围和师生沟通渠道。心理学家认为 , 内在的兴趣是最好 的学 习动 教师要开放式学习多媒体技术 ,做 到技术与教学 内容 完美结 力 。“ 寓教于乐” 要求教师避免机械单调 , 在创造性 的“ 教” 与“ 学” 活 合 , 技术对主观能动性 紧密依赖 , 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得益彰 。 而 动 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 达到润物无声的境界。 且, 教师要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 的发展趋 势 , 如关 注微 课和慕课 的 2 0 0 1 年颁布试行 的美 术新课标 反思着一个问题 ,美术课真 的 发展前景与技术研发前 沿。 只需要教会学 生绘 画技法吗?现在我们知道 , 小学美术课重 点不是 3设置抽象教 学工具——情 商教育 培养 画家的课 , 而是教会 学生发现美 、 认识美 、 创造美 的媒介 , 让 学 情商指情感 、 情绪商数 , 与智商相对 。从某种意义上说 , 它 比智 生在课堂 中快乐 的学 习 , 除了获取 知识 技能以外 , 还要 得到情感价 商更能决定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家庭 的幸福。 当代美育必须重视情 值 的提升 , 让学生在快乐学 习的同时学会审美。小学时期是 培养 学 商对孩子的影 响。 生人生观 、 价值观 , 塑造健全人格 最重要 的阶段 , 快乐的课堂可以调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 的想象力 , 发掘他们 的 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灵 活性 , 激发他们 审美 的热情和兴趣 。所 以, 动手 能力 和创 造力 , 不仅要教会 他们美术的基本技能 , 更要 注重与 “ 寓教于乐 ”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至关重要 , 是新时期美术教师需要 探 学生情感的沟通。我们可以把小学生分为三个 阶段 : 第一阶段是一 究 的重要课题。 年级 和二年级 , 第二 阶段 是三年级和 四年级 , 第三 阶段是 五年级 和 1打破 常规创设教 学情境 六年级 。 这三个阶段 中, 一年级是基础阶段 , 要注重小孩 子的想象力 新课程标准指 出 : “ 兴趣是学习美术 的基本动力之一 。 美术课程 和创造力 , 不要死搬硬套的教会他们 书本知识而 限制 了他们 的想象 强调通过发挥美术 教学特有 的魅力 , 使课程 内容与不 同年龄阶段的 力 , 所 以教 师在 教授 他们 的过程 中要做到 “ 寓教于乐 ” , 让他 们在学 学生 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 , 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 激发 学生 习中快乐 , 在快乐 中学习 !第二 阶段 的四年级是学生 由小学低年级 的学习兴趣 , 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 的情感态度 。 美术课程注重 向小学高年级过度的重要 阶段 , 教师在教学 中要注重对他们 的情感 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 紧密联系 , 发挥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提高 引导, 不要 只注重技巧 , 要引导他们发散思维 , 参 与其 中。第三 阶段 精神和生活品质方面的作用 , 让学生在实 际生活 中领悟美术的独特 中的六年级学生到了青 春期 的关卡 , 教师 教学中更需注 意的是与他 价值 。” 们内心的交流 , 让他们在学习知识 的过程 中是愉悦并 享受 的 , 不要 我认为 , 创设情境引起学 生兴趣是活跃课堂最好 的渠道 。教师 激发他们 的逆反心理 , 让他们对课堂产生厌倦的情绪 。 在课 堂教学 中要有出乎学生意料 的教学方式 , 激发他们 的兴趣 。加 小学美术教学 中的各个 阶段都需要用爱教导学生 。 “ 寓教于乐” 德 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中证实每个学生都有其感 兴趣 的点 , 教师可以 能让学生愉悦 的接受每一节美术课 , 使美 术教 育似难 而易。我们应 引导其进行发散思维 , 并大声说 出 自己的需求 , 这样不仅 可以活跃 与时俱进 , 在打破常规创新教学 、 多媒体等教育技术拓展 、 情 商教育 课 堂气 氛, 也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 自己。 三个方面开拓提升 , 就能充分释放素质教育 的美育能量 。 如果教 师在课堂 中用一个引人入胜 的小 故事或小谜语 引 出这 参 考 文 献 节 课的课题 , 让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踊跃 的参 与其中 , 这样会营 f 1 1 西方 文 论 选 ( 上卷 ) 『 M 1 . 上海 : 上 海译 文 出版 , 1 9 7 9 : 1 1 3 . 造一个 宽松 、 和谐 、 活跃 的课 堂氛 围。 『 2 1 义务 教 育 美术课 程标 准『 S 1 . 2 0 1 1 . 比如在课堂教学中 , 实物演示一直很受学生欢迎 , 课 堂上 , 教师 [ 3 】 钱初熹. 美术教 学理论与方法[ M】 . 第一版 . 北京 :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 00 5, 2. 拿出一个 圆球 , 让学生想像 自己看 到的这个 圆球可 以是什 么?让学 2 生起来说一下想像的是什么东西 ?是什么颜色 ?有什么味道?这样 让学生发散思维 ,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 活跃课堂气氛 , 再让他们 动手 画一画 自己想像 的事 物 , 这样既让学 生学 到了知识 技能 , 并且在兴 趣和快 乐中获得知识技能 , 这在现代美术教育 中是非常重要 的。 2 多媒体等教 育技术拓展 现 代的教学方法 已趋 于多元化 , 在现代教学 中 , 多媒体技术 的 运用 已经是非常普遍了。多媒体教学主要是指教 师借 助 c o m p u t e r 、 i n t e ac r t 、 C a m p u s n e t 、 投影仪 器 、 综合音像设备等各种现代化 的教育 技术装 备 , 根据教学大纲 和教学 内容的需要 , 创造性工作 , 激发学生 兴趣 , 完成教育 目标任务。 对于美术课来说 ,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融声 、 形、 色于一体的便捷 形象表现方式 , 它把教学 内容化抽象为具体 、 化虚为实 、 化被动为主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摘要:小学美术是锻炼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学科,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教育部门对美术教学的关注度也在逐渐上升。

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特别重视对学生的积极引导,给学生提供更多创作和想象的空间,充分挖掘学生的艺术潜能。

本文对小学美术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提升小学美术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激发;兴趣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小学美术教学的任务不再只有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当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术学习过程中。

所以说小学美术教师要以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为出发点不断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的美术素养得以提升。

一、创设艺术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重要因素。

因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艺术灵感的源泉,其能够让学生感到快乐和放松,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了与会得到释放。

所以说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进行《贺卡》这一课程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程准备环节有意识地把课件设计得更加美观,然后插入轻松舒缓的背景音乐,再给学生展示课前做好的贺卡,对学生起到指引示范作用。

接下来再鼓励每一位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动手制作一张贺卡,当学生制作完成后教师可以把学生制作的贺卡在班级里进行展示,并及时对学生提出表扬。

通过这种方式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也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二、采取游戏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受到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相比较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模式,他们更倾向于游戏教学法。

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设计环节必须考虑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相关的教学游戏,同时要考虑到教学游戏的合理性和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更多的美术知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作为一种普及性课程,美术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造力和艺术技能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新时代,如何深入挖掘美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功能,将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不仅是提高美术教学水平的一种必要手段,更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一、美术教育中德育的渗透美术教育与德育一直有密切的关系。

其实,美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教育,既教授学生美术知识、技能,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美好的人格品质的培养。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并不仅仅是通过鼓励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来实现的,更体现在美术教学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比如,美术教学在课程的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审美素养的培养,又要兼顾他们道德心理、道德观念的塑造。

在此基础上,需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制定符合其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的德育教学策略。

从而使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达到双重的教育效果。

二、美术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美术教育中蕴含的德育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渗透:1. 美术教学中的课程培养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该从整个课程的设计开始,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注重课堂文化营造。

为了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美术教学中来,并确保课堂的秩序和安全,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文化氛围。

通过进行集体活动、组织文化课程、讨论有关伦理道德的话题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尊重他人的态度、团队意识等。

(2)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对于每一堂课,老师都应该带领学生一同探讨课题,从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和文化价值观。

通过学习不同的艺术作品、了解人物与事件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使学生能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文化,从而形成全球化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包容性和性。

(3)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在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具体教学方案中,要注意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

比如,在儿童时期,可以引导学生认识简单的道德概念,并建立人际关系;到了青少年时期,可以通过情境模拟、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成年之后,还可以通过分组讨论和自我评价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寓教于乐,寓教于玩

小学美术教学随笔:寓教于乐,寓教于玩1、游戏性教学符合“愉快教育”的指导精神。

“愉快教育”的实质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

游戏性教学正是通过游戏的形式使这一变式成立的。

在《影子的游戏》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到太阳底下“玩影子”、“画影子”的游戏,一(1)班的多数同学都能在影子千变万化的游戏中,明白光源作用,明白影子产生的过程,明白影子在绘画中的重要性,在他们的画面中无不体现着发现者的欣喜与童趣。

其他学生也基本能够运用画或者剪的方法来表现影子的外形了,在游戏的基调上达到教学目的。

2、在游戏过程中,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

在愉快中得到知识,学到技能、巩固知识、熟练技能。

在《摸一摸画一画》的教学中,教学目的是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表现身体的触觉;引导学生体验色彩、点、线条、肌理等造型语言;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觉,运用主观能动性,表现感知觉。

这样深层次的理解,对于一年级的孩子十分艰难,所以我毅然决定使用游戏作为开课统领。

我用两个黑色严实的袋子装着两种感觉的物品,并用十分神秘的话语吸引孩子迫切的希望能亲自体验这样的触觉。

我提出参与的条件,用点、线、面在黑板上画出自己手中的触觉。

孩子将小手伸进袋子那瞬间的表情,有恐惧、有好奇、有微笑、有疑问……这一系列的表现,使未参与的学生激情高涨,使课堂一次次推向高潮。

通过手中的触觉,课堂的氛围,孩子创造了许多表现感知觉的绘画表现形式和成果,同时很好的发展自己的视觉表达能力。

只有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乐学”。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

”我们的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教学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学习的兴趣是美术教学的生命。

同时巧用游戏,激发学生的表现欲和想象力,从而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游戏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兴趣,能给课堂营造良好的氛围。

而创设良好活跃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美术是小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学生在小学阶段还不够成熟,对于美术的学习有时显得无趣、无力。

因此,教师在美术教学中需要采取一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让他们对美术充满热情,主动参与。

下面将详细介绍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室的布置要生动、明亮,展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魅力。

此外,教师应该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探究性学习小学生的好奇心旺盛,教师应利用这一点,开展探究性学习。

例如,在学习颜色时,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发现不同的颜色,并让他们自己动手尝试调色,以激发他们对颜色的兴趣。

再如,在学习线条时,可以组织学生在校园或者周围环境中寻找不同的线条,并通过观察和感受线条的特点,让学生发现线条的美。

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探索和学习兴趣。

三、融入生活实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

比如,在学习静物画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日常用品或者水果,并让他们自己选择一样东西进行绘制。

四、游戏化教学小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在美术课中融入一些游戏元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画动物时,教师可以给每个学生一张动物的手卡,并让他们通过画画来猜测对方画的是什么动物。

这样不仅增加了学生的互动和创造力,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五、多样化的表现方式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教师应该提供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让学生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表达。

例如,在画画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不同的工具或材料,如水彩、粉笔等,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创作。

六、展示成果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给予肯定和鼓励。

作品展示可以是个人展示,也可以是小组展示,让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孩子审美情趣、提高创造力、塑造情感的重要途径,其特点和教学方法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分别从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1. 寓教于乐小学美术教育注重创造性的表现和发挥,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学习的意愿和动力。

2. 个性化小学美术教育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和关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学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3. 综合性小学美术教育涉及到绘画、雕塑、手工、书法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帮助学生全面发展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技能。

4. 开放性小学美术教育强调启发式教学和开放性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由表现和创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与生活紧密相连小学美术教育将艺术与生活联系起来,通过观察和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和情感,使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和情感体验。

1. 启发式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探索,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鼓励性评价教师应该采用鼓励性评价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努力和进步进行肯定,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有所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融合课程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与其他学科融合,将美术与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自己的认知和表现能力。

4. 实践性教学小学美术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技能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水平。

5. 情感教育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情感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能力,使学生学会通过艺术表现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想法。

6. 多媒体教学小学美术教学应该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使美术学习更加生动、形象和丰富。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特点和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表现和审美情趣,又要注重建立起寓教于乐、启发式教学的教学环境,同时也要注重实践性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水平。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浅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

快乐激趣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宰便中心小学杨昌芬【摘要】本文章就小学美术教学方法和手段来阐述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文中主要从五个观点来阐述1、游戏教学,注重快乐;2、方法灵活,愉快体验;3、组织比赛,激发兴趣;4、快乐作业,培养情趣;5、及时反馈,鼓励奖励。

老师要在美术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力,更好的达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激发兴趣愉快体验游戏教学竞赛激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古罗马时期的美学家,诗人贺拉斯在〈诗艺〉中,明确而简练地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著名论点。

在美术教学中注重从快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才能让美术课堂焕发生命力,更好地达到美术课堂的有效教学。

那么如何设计快乐教学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游戏教学,注重快乐。

游戏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有机结合在一起。

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的审美感兴能力。

奥地利教育学家茨达齐在他的名著《教育人类学原理》中指出:“游戏状态是有意识活动的创造。

”游戏是孩子生活中的主导活动,是形成审美感兴能力的一种独特方式,在游戏中,孩子们既享受到愉悦,丰富了情感体验,又发展想象力,促进了审美感兴的形成。

早在上个世纪初叶,梁启超先生就把游戏连同“劳作、艺术、学问”看作趣味的来源,称“凡人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

孩子们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局限性,在画画时总是"三心二意",不能很好的集中注意力来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老师适时的正确引导和激发绘画兴趣。

我在上《花园.果园》时,先向学生展现一幅美丽的果园景色图,然后为他们构思一个关于发生在果园里的动人故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让他们在硕果累累的果园下幻想,小朋友们放学了看到什么?(经过叔叔的果园,看到树上挂满了果子,叔叔阿姨们正在面带笑容的摘果子)他们会怎么做?(他们想尝尝鲜,还想帮叔叔阿姨们摘果子……)然后呢?………这一切奇思妙想都使学生们激动,兴奋。

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寓教于乐教学相长

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运用直观教具,引发学习兴趣直观性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领会教学内容,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收集、自制等方法展示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收集的教具,一般是指图片和小型工艺品,用于欣赏,而且层次较高,大都是名家之作和民间工艺精品。

这种教具对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有极大帮助,学生可以从中获取许多有益的精神食粮。

但这些精妙的工艺品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可望不可及”的心理,所以,教师在传授除“欣赏”以外的课题时,要配有另一形式的教具进行教学活动,即自制教具。

自制教具在绝大多数教学活动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种形式的教具有图片等所没有的“真实”感,学生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

如讲授《立体构成———纸塑》,我自制了《傣族少女》,学生马上被吸引住,赞不绝口,并且产生了自己亲自动手制作的冲动。

这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敬佩心理,正所谓“信其道而乐学也”;另一方面,引起了学生极大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

”在好奇和兴趣的支配下,他们主动、愉快地接受基本技巧训练,从而为以后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矗再则,由于这是教师亲自制作的,在教学中融入了自身的体会,那么教学活动将会更加生动。

二、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情景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创设的某一命题场景,设计并完成作业。

比如:讲授《装饰色彩基椽——色彩渐变》,上课时我挂出用色彩渐变构成的挂图,先布置“装扮海底世界”这一作业,然后讲授知识点,请学生欣赏、总结、归纳鱼的外形、鱼身的装饰图形,再做作业。

这几大步骤全都处在我所设计的场景中。

不仅激发起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而且促进了学生主动、积极地吸取知识。

三、利用求新心理,提高审美情趣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着一种求新心理。

他们注重学习中的一切新动态,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新的东西,来点缀自己的生活,那么,美术教学就可以利用这一心理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审美情趣和绘画技能的重要阶段,其特点和教学方法如下:一、特点:1.注重感性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以感性为主,通过让孩子欣赏、感受、体验美的世界,培养儿童的美感意识和审美能力,让他们从小就能辨别美与丑、好与坏,从而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2.重视观察描绘小学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选材,通过观察、描摹、绘制的方式,让孩子逐渐掌握造型技巧和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和创作能力。

3.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注重绘画技能的训练,还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

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面对将来的社会更加从容。

4.强调趣味性小学美术教育重视趣味性,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增加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加融入美丽的艺术世界中去。

二、教学方法:1.以观察为基础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以观察和描绘为基础,通过让孩子观察各种事物,如花草、动植物、人物形象等,让他们观察、想象、表达,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和审美水平。

2.以实践为主导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以实践为主导,让孩子通过手工制作、色彩绘制等具体的操作,掌握绘画技能和表现能力,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采用多种教学法小学美术教学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法,如讲述法、示范法、指导法、讨论法等,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用个性化教学,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应该注重情感教育,让孩子感受到美的情感力量,培养他们尊重他人、欣赏他人的美的品质。

同时,也要注重价值观教育,让孩子自觉树立正确的美学观念和良好的人生态度。

总之,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儿童创造力,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应该注重感性教育、观察描绘、综合素质教育和趣味性,并采用多种教学法,注重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在美丽的艺术世界中得到最好的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寓教于乐【摘要】: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发展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契机。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生一旦对于某科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那么小学美术教学如何做到寓教于乐呢?本文作者将从创设情境激发乐趣;教学过程以乐促学;激励信心,多元评价,其乐无穷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快乐在大多数人看来,美术课最好上了,不用从头讲到尾,学生兴趣自然有,上课轻松又愉快。

其实,要真让每一节美术课轻松愉快又有良好的效果,却绝非易事。

小学生有他们的年龄和心理特征,他们活泼好学,但注意力持久性差,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概括水平处于概括事物直观的、具体形象的外部特征阶段。

作为教师,光有耐心和爱心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对孩子们深深的理解和有一颗天真纯朴的童心,只有感受到他们世界的多彩和稚趣,才能更好地发掘学生独特的个性。

那么如何点燃孩子的艺术火花,让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爱上美术课堂呢?在笔者看来,美术教师要积极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兴趣,给学生一种新奇、有趣的感觉,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而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

”《心理学》上说:“一个人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有了兴趣之后,就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和探索,寻找最完善的方法去进行创造性劳动,以至作出创造发明”。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也是发展和开发学生智力潜能的契机。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推动他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

学生一旦对于某个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上课时也会注意力集中。

所以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自己所教学科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学生,真正使兴趣成为最好的老师。

本人在日常教学中努力尝试多种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事实证明,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

1、创设情境激发乐趣《教育学》上提到:“教师要创设一种吸引学生的教学情境和气氛,使学生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需求,自觉的投入学习活动之中”。

创设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就等于一艘船上有了一个好的舵手,这次航程就有了一个美好的开始。

如何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呢?这就需要教师要积极运用各种新颖的引课艺术,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在特定的情境中,激起学习美术的欲望。

1.1.精彩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求知欲)一堂课能否成功,好的导入是关键。

导入的精彩、成功,对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反之如果导入的不理想或者失败,那势必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

因此很多老师都很重视新课的导入,但如果导入的方式单一,方法千篇一律,或者导入的时间过长,同样会使学生产生枯燥、乏味、厌倦之感。

这时,我们的教师不妨多动动脑筋,多采取一些灵活多变的导入方式,使我们的学生对美术课永葆兴趣将学生被动的“要我学”变为主动的“我乐学”。

1.谈话导入:几句启发式的谈话,既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又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吸引了学生注意力,引发大胆想象,导入新课。

如在教三年级上册第10课《纸盒“城堡”》时,我们可以这样导入新课:从前,在茂盛的树林里,有一座漂亮的城堡……2.设疑导入: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情趣,引导他们在好奇、欢乐中学习。

如:这个城堡会是什么样的呢?它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样的屋顶?3.情趣导入:一段优美的旋律,配上几句简短的措辞,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一个美妙的艺术世界; 4.综合式导入:五年级的《家乡古建筑》这一课,我把课文内容和我学校附近的莆禧古城和妈祖诞生地等历史古迹结合了起来,组织大家讨论,既联系了历史与美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 导语变化性越大、刺激性越大,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言,为美术课起个良好开端,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1.2多样化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乐趣。

首先,多媒体教学作为信息的载体,在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实践的操作中搭起过渡的桥梁。

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将美术中的形、声、光、色、动、静溶为一体,声形并茂,色彩艳丽,生动直观,突破时空限制,调动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

比如,我在上三年级《留住秋天》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美丽的秋天景色的影像纪录片,并配上优美柔和的音乐,让学生欣赏,使他们浮想联翩,也陶冶了情操。

此外,当美术教材中出现重点、难点时,而低年级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再现情境,把教材、教师所讲和学生思维融在一起,帮助学生使其受阻的思维顺畅发展,突破学生的思维定势,进而突出重点、难点,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新知。

《时间告诉我》这一课对小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我通过多媒体自创情境来教学。

我先提前用稚嫩的童声录制了一个自编的有关珍惜时间的故事,通俗易懂。

上课铃响后我就给孩子们播放,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知道了时间的宝贵,应该珍惜时间其次,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课题需要学生走出教室,实地写生。

如果教师只在教室里讲,该画哪些、那些部分是画面需要的、哪些不需要等等,这样的闭门造车,不如让学生去实地走走,了解树木、房屋的形态,感受一下小巷两边的商店、理发店、小饭店、电线杆、行人。

《美术课程标准》强调:“课堂不仅仅指课堂教学,还可以延伸至课外、校外、甚至国外,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这一观点已成为各国教育者的共识”。

《心理学》上说:从早期就给予儿童丰富多彩的环境刺激和良好的教育,能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教师在组织学生上美术手工课时,不妨将上课场地进行改变。

我认为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阔的空间,启发他们进行新的尝试,促使他们不断的超越自我。

因此要带孩子们走进多媒体教室、走进展览馆、走向郊外……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学习的,能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发展智力。

另外,优美的舞蹈,动听的音乐,有趣的游戏,幽默的表演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我认为这些情境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最有效的学习形式。

2、教学过程以乐促学当然,光有精彩的导入,多样的教学形式还是远远不够,轻松愉快,热闹活泼绝非美术教学的全部。

自然开花的结果,常见学生因技艺不足而被挫折所苦,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

因此学生乐学,这只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第一步。

与其它学科一样,美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标,美术课教学既要传知,也要育人,既要注意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也要进行创造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乐”与“学”的有效结合。

2.1、认真观察,发现乐趣。

观察的对象可以是教师提供的素材,也可以是学生自身比较感兴的想竭力摹仿或创造的东西。

教师在提供素材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尽最大可能的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多以学生没有接触过或接触次数比较少又很感兴趣的东西为素材。

就比如农村小学生对于火车是很模糊的,因为他们见的比较少甚至于从未见过,教师这时应该多准备有关于火车的图片、文字材料及模型使学生能理解火车这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并牢牢加固火车是美好事物的一种情感;同时教师也应该对火车的构造进行简单讲解,使学生理解并培养在自己眼中火车概念,并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造型设计和使用各种材料制作模型。

学生也可以自己去发现和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实际上农村小学生的视觉范围要比城市小学生的视觉范围广阔,山永远是绿的,水永远是清的,自然界中的动植物也是很容易接触到的,自然激发他们兴趣的东西就无处不在,而且他们所接触到的也是大自然中美妙的一切,教师就需要鼓励和激发学生把看到的使用各种表现手段表现或塑造出来,以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记忆和由此能产生一定范围内的积极联想。

例如当学生上课文《鸟之王》,学画“小鸟”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观察小鸟的形态特征,引导学生将小鸟的形体概括为圆形、椭圆形,然后让学生试着将这些几何形组合成小鸟的不同形态,随后教师再归纳演示于黑板上,并用线装饰,加上翅膀。

请学生进行简笔画练习,加强小鸟的动态记忆。

2.2、动手创新,自得其乐。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竞争最需要的是具有创造性和开拓型的人才,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应为培养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探究能力,这是探究式学习法所倡导的。

纵观传统的手工课,老师教一步学生跟一步,课堂中弥漫着浓浓的“匠人之气”。

但这种重“匠气”轻创造的手工传授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步伐了。

而开放的美术学习课堂,实为一种教学理念的开放,它旨在创设一个和谐、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这种学习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容易被激发起来。

这一点,在手工制作课中表现尤为明显。

学生对手工制作课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老师布置的工具一样都不少,按时带来。

下课后还会缠着我:“老师,我们希望明天又有美术课”。

这证明孩子们盼望上美术手工课,他们喜欢收获手脑结合的成功与喜悦。

对于老师们来说,上此类课却有些棘手。

在几年实践中,我摸索了一些方法:(1)、对于一些讲解很费劲收效却甚微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先不急着讲解示范,而是给他们一些事先已做好的作品(教师范作和其它班学生作品),让他们拆一拆、想一想、装一装,在自主的探究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玩偶大本营》,我把这一课的学习过程分四个步骤:a、分发示范作业让学生观察以后再折开,发现问题,提出质疑。

b、学生上台演示制作过程。

c、分组讨论,解决问题。

d、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这些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的方法,有必要大力提倡。

(2)、提倡“用身边的东西塑造一切”,如纸工,石画,塑泥,编绳。

纸工是用各种材质和颜色的纸进行平面或立体的造型,包括剪纸、折纸、纸编织、捆扎、自由撕贴和纸浮雕等。

而石画是指巧妙地借用卵石本身的纹理作画,有的只需寥寥几笔,形象便栩栩如生。

另外塑泥和编绳同样让孩子们乐此不疲。

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而同学们从手工制作唤起了对大自然的深厚情感。

“生活是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它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驰骋天地,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充分发挥“艺术”的创造力。

当一件富有创意、色彩明快,体现学生个性的作品展现出来时,我感受到上课不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学生而言,创作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

(3)、允许课堂稍乱一些。

课堂教学的有组织性是上好课的保证,这是大多数教师认可的原则。

但有些类型的美术课往往不需要孩子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地作业,更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标准答案。

比如一些手工课,需要几个儿童合作完成,小朋友凑在一起难免会各抒己见,不会像成人那样有克制力,这样势必造成纪律不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