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全文

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xx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开发校本课程既是时代的需要,又是弘扬办学特色、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环节。

为保证我校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依据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现有课程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建立广泛而有效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实际,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程结构,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

结合我校实际,构建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最后确定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从而弥补原有课程本身的不足,以满足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

二、校本课程管理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确保执行国家课程,在维护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严肃性的前提下,通过独立地或合作开发校本课程,体现办学特色;根据我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从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出发,协调学校各类课程的关系,优化学校课程的结构,提高学校课程的适应性;把建设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高中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切入点,以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丰富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以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升和发展教师的特长,从而实现我校“人人得到最优的发展”的办学理念。

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把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益的补充,逐年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在3—5年内构建学校创新型、开放性、个性化的校本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掌握国家规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校本课程中得到特长发展与个性形成的及时补偿,成长为人格健全,能力见长、身体健康、学识渊博,具有合作精神和负责态度的创新型人才。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为了贯彻国家、省、市的相关文件精神,建立普通高中课程体系,提高学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主动地发展,本方案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制定。

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1、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基于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组织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而生动的发展。

3、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4、要因地制宜,努力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通过校本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能力,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培养终身研究的愿望和能力。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能拓展知识面,改善知识结构,转变教学观念,增强课程意识,同时提高科研能力、科学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3、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我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推进我校课程建设,逐步形成办学特色,提升我校的办学水平。

4、规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各模块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规定相同。

一个模块可以是18课时(1学分),也可为36课时(2学分)。

要避免和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的简单重复。

学校将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研究,以获得所需的学分。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统一。

2.实际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我校的实际需要,立足本校,从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还要注意与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相结合。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

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5篇)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篇1)新学期已经开始,在学校工作总体思路的指导下,现将本学期数学组工作进行规划、设想,力争使本学期的工作扎实有效,为学校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总体思路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新课程理念,以教育教学工作为重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数学组工作实际,用心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各项素质的提高,提高数学组教研工作水平。

二、工作目标1、加强常规教学工作,优化教学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教研,用心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透过撰写教学反思类*等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用心开展网络教研,拓展教研的深度与广度。

4、组织好学生的数学实践活动,以调动学生学习用心性,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促进其全面发展。

三、主要工作1、备课做好教学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本学期要求每位教师做好课件、教学用具、作业本等准备,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进入课堂。

备课是上好课的基础,本学期数学组仍采用年级组群众备课形式,要求课件尽量做到环节齐全,反思具体,有价值。

群众备课时,所有教师务必做好准备,每个单元负责教师要提前安排好资料及备课方式,对于课件中修改或补充的资料要及时地在旁边批注,电子课件的可在旁边用红色批注(发布校园网数学组板块内),使群众备课不流于形式,每节课前都要做到课前的“复备”。

每一位教师在个人研究和群众备课的基础上构成适合自己、实用有效的课件,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

各年级组每月带给单元备课活动记录,在规定的群众备课时间,教师无特殊原因不得缺席。

提高课后反思的质量,提倡教学以后将课堂上精彩的地方进行实录,以案例形式进行剖析。

对于原课件中不合理的及时记录,结合课堂重新修改和设计,同年级教师能够共同反思、共同提高,为以后的教学带给借鉴价值。

数学教师每周反思不少于2次,每学期要有1—2篇较高水平的反思或教学案例,及时发布在向校园网上,学校将及时进行评审。

2022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2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2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具有潘径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形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1、“以校为本”的原则。

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乡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符合“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以师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坚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和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兼具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教师队伍。

3、“以生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学生的发展水平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

三、总体目标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

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___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课本剧、篮球、理化生探究实验、木雕、班班歌声等课程。

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方案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智力、思维能力、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校本课程的建设旨在通过多种教育方式和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二、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校本课程建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合作、实践、沟通和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也要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课程建设的原则包括立足学生、关注个性发展、注重课程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三、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1. 科学与创新:通过开展科学实验、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

2. 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 体育与健康:加强体育课程的开设,培养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

4. 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创造力。

5. 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心理调适能力。

四、校本课程建设的实施机制为了保证校本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机制。

包括:1. 设立相关岗位,明确各个责任人的职责和权力。

2. 制定细化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确保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3. 定期评估和监督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校本课程建设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校本课程建设面临一些挑战,如资源匮乏、教师培训不足、评估体系不完善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2. 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估体系,确保校本课程的质量。

3. 多方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如社会团体、企业、政府等。

六、校本课程建设的成效和影响校本课程建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课程开发背景随着21世纪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教育发展也逐渐跟进。

作为学校重要的教育环节,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需要对学校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程开发目的本校本课程开发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与竞争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元化的学科课程,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需求,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本,并加强教师对学生的引领和帮助。

三、课程开发理念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我们将遵循以下几点:1、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现知识、思想、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3、建立全面协调的教育教学体系,形成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良好环境。

四、课程开发内容1、教学模式:采用“问题为导向”的授课模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创新精神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形式:多元化的教学形式。

如:普及性课程,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及专题课程等,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3、教学内容:强化综合素质教育,构建科技创新实践应用课程,加强学科间的关联性和交叉性。

4、英语课程:开展多元的英语课程,深化英语学科学习,使学生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五、课程实施方案1、制定课程开发的时间表,由相关部门负责安排与推进。

2、课程开发以学科、课程组为单位,由专业教师或行业专家负责,形成课程开发小组。

3、制定课程开发的流程与标准,突出学生想象力和探究精神,强化过程性评价,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

4、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科技手段,建设“智慧教室”,提高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互动性。

5、积极与企业、专家等单位合作,开展校外拓展性课程以及实践课程等,充分体现多元化的课程开发。

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高考逐渐成为我国高中教育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

新高考要求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注重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的实施成为了新高考改革的重要一环。

下面,我将介绍一套新高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设计原则校本课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构建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尊重学科自身特点,将知识、能力、素养等元素进行整合,构建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2.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动手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主体地位。

3. 强化关键能力培养。

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合作精神、领导力等关键能力。

4. 体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

通过跨学科融合,促进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设置基于以上原则,我们可以设置一套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科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学科基本知识和核心概念的学习,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

2. 学科拓展课程。

拓展课程旨在发展学生的学科兴趣和特长,提供深入学习的机会,如计算机、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

3. 综合素质拓展课程。

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政治、品德与法治、心理健康、历史与社会等。

4. 实践创新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包括实践探究、创业精神、项目管理等。

三、课程实施1. 教育教学理念的转变。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身心全面发展。

2. 强化课程交叉融合。

开展跨学科项目合作,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3.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

积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计多媒体课件和网络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4. 精心设计评价方式。

评价方式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科能力、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考试、报告、演示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四、师资培养与支持1. 建立师资培养体系。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在高中教育中,校本课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它可以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本文档旨在制定高中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以帮助学校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教育。

2. 目标与原则2.1 目标:通过开展校本课程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竞争力。

2.2 原则:实施校本课程教育应坚持以下原则:- 学校特色:根据学校的特点和资源,开设与学生需求相匹配的校本课程。

- 教育实践:注重学生实践操作,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 知识结构: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研究进度,合理设计校本课程的内容和难度。

- 教学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提升。

3. 实施步骤3.1 需求分析:了解学生和教师的需求,确定开设校本课程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内容。

3.2 课程设计: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校特色,制定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

3.3 师资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校本课程教学能力和素养。

3.4 教学实施:按照教学大纲和课程计划,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实施,注重学生的互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3.5 教学评价: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研究成果和能力进行评估,为后续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4. 资源保障4.1 建立课程资源库:收集和整理相关教材、教辅资料和教学案例,供教师参考和使用。

4.2 确保教学设施和器材:为校本课程教学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和器材,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4.3 提供经费支持:学校应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持,保障校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5. 评估与改进5.1 定期评估:设立评估机制,定期对校本课程的实施效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

5.2 教学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6. 总结通过制定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学校将能够更好地开展校本课程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背景高中化学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化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业和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目标本方案的目标是开发和实施一套符合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的校本课程,以实现以下目标:1. 提高学生对化学科目的兴趣和研究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5. 建立学生对化学安全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方案课程设计1. 根据教育部的课程标准,制定符合高中化学教学大纲的校本课程大纲。

2. 设计教学目标,明确每个学期的研究内容和重点。

3. 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研究能力,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4. 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理论知识。

5. 引入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和应用。

6. 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和自主研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师资培训1. 为化学教师提供系统的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2. 加强化学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教学。

3. 提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会,让他们不断更新和拓展自己的化学知识。

评估机制1. 设计合理的评估方案,包括课堂作业、实验报告、期中期末考试等评估方式。

2. 引入综合评价,评估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实验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 定期进行评估结果的分析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实施计划1.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包括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和评估机制的具体时间和步骤。

2. 分阶段实施,逐步完善和提高课程质量。

3. 监测和评估实施效果,及时修正和改进方案。

结论高中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师资培训和评估机制,我们相信这一方案能够为高中化学教育提供良好的支持,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开发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我校特制定以下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2. 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1. 语言知识:词汇、语法、句型、语篇等。

2. 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等。

3. 文化知识:英语国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

4. 实践活动:英语角、演讲比赛、戏剧表演、英语歌曲比赛等。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任务型教学、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3. 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课程管理1. 制定课程管理制度,明确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环节的责任主体。

2. 建立课程开发团队,由英语教师、教研组长、学校领导等组成,负责课程的整体规划、实施和评价。

3. 定期召开课程研讨会,交流课程实施经验,改进课程内容和方法。

4.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需求,共同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

六、课程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教师评价:通过教学效果、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3. 家长评价:通过家校联系、家长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

4. 学校评价:通过课程实施效果、课程影响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七、课程特色1.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

3. 融入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4. 强化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通过以上高中英语校本课程设计方案,我校将努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高中教育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中生,我们学校决定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二、目标与意义1. 培养综合素质:校本课程将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2. 个性化发展:校本课程将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3. 增强适应能力:校本课程将以现实问题和挑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复杂情境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及特色1. 核心课程(1)创新设计与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项目实践。

(2)智能技术与应用:关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和应用技能。

(3)艺术与文化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文化素养,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

(4)体育与健康教育:提供全面的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

2. 选修课程(2)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服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职业发展与创业导向:关注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创业能力培养,开设创业管理、职场技巧等选修课程。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项目驱动学习:通过项目实践来推动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并解决实际问题。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种多媒体工具和技术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 辅助课堂活动:开展小组合作、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等辅助活动,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训练:注重实践操作环节,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师培训与评估1. 教师培训:组织专业培训机构为教师进行培训,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2. 课程评估:建立全面的课程评估体系,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课程实施效果评估,及时调整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2023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6篇)

2023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6篇)

2023年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6篇)高中学校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

实施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我根据实验中学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此方案。

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3、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基本理念1、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主体。

一方面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依据;另一方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创造课程。

2、“生活世界”是校本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学生通过反思性、创生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反思和创造的环境、对象。

4、校本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本,旨在改变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

5、教师和学生不是校本课程的简单执行者,而是校本课程的创生者。

三、教学原则校本课程与其他必修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原则:1、自主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可能让学生多练、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

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

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地做出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

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前言随着21世纪教育的迅速发展,现代学校正在逐步走向个性化教育和定制化教学的道路,校本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为满足学生特别需求,打破繁琐的传统课程体系,实现学校课程改革创造了条件。

本文将提出一份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以满足不同学科和年级的特定需求。

校本课程简介校本课程是指学校在国家、省、市、区县教育部门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校教学实际和特点,依据学生认知、心理和能力特点,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创新和开发的一种课程体系。

它是通过研究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提出适合本校的教育改革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步骤第一步:确定学科与年级高中阶段的校本课程开发涉及到各个学科及各个年级的课程设置。

首先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需要针对哪些学科和哪些年级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可以参照学科目标、课程标准和学生需求进行选择。

第二步: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目标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需要明确,这是校本课程的开发的核心步骤。

学校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应该围绕学生的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和个性特点等方面展开。

第三步:确定教材与教学内容在了解学生需求和开发目标的基础上,学校需要选取和开发符合要求的教材和教学内容。

这需要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环境进行深刻的分析和研究。

第四步:确定教学方法与评价方法校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与传统课程有很大的不同。

学生参与程度较高,教学形式多样。

同时,校本课程不同于传统课程,不能简单采用单一的考试评价方法,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适合的评价方法。

第五步:实施校本课程在确定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并准备好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后,学校可以正式实施校本课程。

这需要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指导,以保证校本课程的顺利开展。

校本课程教学评价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是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与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相适应。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为了更好地适应高中教育改革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决定进行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本方案旨在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发展,具体内容如下:一、课程建设目标1. 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强化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

2.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科整合能力。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建设内容1. 优化课程设置,注重学科整合。

通过跨学科的整合,打破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流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2.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验课程、实习课程等实践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3. 强调创新教育。

设置创新创业课程,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加强学科导师制。

建立学科导师制度,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科辅导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制定课程改革方案。

组建课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具体的课程改革方案,明确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教育的具体内容和安排。

2. 健全教师队伍。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为课程改革提供师资支持。

3. 完善教学设施。

加大对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设施的投入,提高实践教学条件,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

4. 加强课程评估。

建立完善的课程评估机制,定期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和完善课程建设方案。

四、预期效果1. 学生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2. 学科整合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3. 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4. 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热情和创新意识得到激发。

五、总结高中校本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学校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优秀校本课程开发案例嘿,各位亲爱的教育同仁,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一款优秀的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下面我会以一个真实案例为基础,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案例的背景。

这是一所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所重点高中,学校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决定开发一门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这门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定位为选修课程,面向全校高一、高二年级学生。

二、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分为四大模块:科技创新理论、科技创新实践、科技创新竞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

1.科技创新理论:主要包括科技创新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科技创新的方法和技巧等。

2.科技创新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科技创新项目的设计与实施,包括选题、方案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

3.科技创新竞赛:组织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等。

4.科技创新成果展示:学生将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展示,包括论文发表、专利申请、实物展示等。

三、课程实施1.开设课程:学校在每学期开设科技创新课程,每周2课时。

2.教学方式:采用讲授、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4.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四、课程保障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科技创新课程领导小组,负责课程的规划、实施和评价。

2.师资保障:学校选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科技创新背景的教师担任课程教师。

3.经费保障:学校为课程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确保课程顺利进行。

五、课程成果1.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提高,每年均有大量学生参加国内外科技创新竞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2.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已有数十项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多篇论文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高中物理校本课程《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高一物理生活中的趣味物理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高一物理一、课程背景生命是许多自然法则和社会知识的起源,而知识法则的功能就在于它的起源生活而又作用于生活,进而改变生活。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在这一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物理规律现象可以说处处贯穿于我们的生活中。

而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关于物理知识的传授都忽略了生活这一环节,以致使许多人认为物理学而无用,因而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也就理所当然的视而不见了,从而造成了实际生活与书本知识的脱离,以及探索精神的匮乏。

《生活中的有趣物理》校本课程计划和课程开发基于“关注生活,勇于探究,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以生活为对象,以物理探究为方法,积极组织引导全校学生亲近生活,了解生活,探究生活。

营造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氛围,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很近,并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发掘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课改为载体,坚持“科研兴校”,走探究式学习之路,以“关注生以“活下去、勇于探索、学以致用、促进发展”为宗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让师生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以身体的眼光进入生活,鼓励学生认真学习生活,在研究过程中积累知识,拓展视野,形成务实的探索精神。

2、让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发展教研和科研水平,形成一支良好的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教师队伍。

过程和方法:1、通过提供信息资源,创设情境,进行课堂教学及课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物理与生活的关系。

2.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学会收集整理资料,学会原理分析,提高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积极营造探究学习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三、课程内容:生活中有趣的物理(高一,一个学期,24学时)第一章,有趣的物理讲座1、步行者和蒸汽机车的奥秘2.我该如何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3.电磁列车4。

重力有多大?5.在铁路的弯道上。

失重7。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____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引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动,高中校本课程已经成为现代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本课程作为传统课程的补充和扩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因此,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开发创新的高中校本课程是迫切需要的。

本文将结合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学生的需求,提出____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二、背景当前,教育改革持续深化,教育的目标已经从传授知识扩展到培养创新人才。

传统的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涌现,传统课程无法完全覆盖。

因此,开发创新的高中校本课程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

三、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四、原则1. 以学生为中心。

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量身定制校本课程。

2. 强调实践与实践。

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合科技与科技。

融合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创新教学方法。

4. 鼓励跨学科。

促进不同学科的交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设置1. 校本核心课程(1)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2)综合素质拓展课程该课程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艺术、体育、公民教育等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3)职业技能培养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包括计算机技能、工程技术、财务管理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2. 校本选择课程(1)科学实验与探究课程该课程旨在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课程该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3)创新创业与科技创造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科技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2024年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高中教育的目标也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

传统的标准化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需要引入校本课程来适应多样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

二、目标设定1.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注重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其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和素质。

2.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和发展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3.加强学科交叉融合。

鼓励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三、实施策略1.调整课程设置。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设置选修课程和专业方向,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深入学习。

2.开展课程研究和开发工作。

组织专业团队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制定教学大纲、课程目标和评价标准,确保课程的质量和有效性。

3.提供师资培训。

组织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课程研发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有效地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工作。

4.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

建立科学、全面、公正的评价体系,评估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为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5.加强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

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引入外部资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课程内容1.核心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传统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2.选修课程。

设置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包括艺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创新创业、心理健康教育等领域,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促进个性发展。

3.专业方向课程。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设立专业方向课程,如机器人、计算机科学、医学、工程等,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培训。

五、实施效果评估1.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对比评估,比较学生在校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情况。

2.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学生、家长和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意见和反馈,进行质量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即实施“三级课程”的设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落实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特制定本方案。

一、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意志品质和高尚的人格;2、学会交往,在合作中学习;提倡取长补短互帮互助;4、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5、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6、学会健体,掌握一项运动技能或健身技能;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结构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修订稿)》的规定与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拟定了学校高中阶段三年的课程计划,校本课程划分为必修课程、任选课程两大类,以课堂教学、综合指导、实践活动等形式进行实施。

计划从2001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开始实施。

6、身心健康类:如心理辅导、篮球、排球、乒乓球、足球等。

7、生活技能类:声乐、摄影、书法、美术、绘画等。

五、校本课程实施本课程方案确定后,要对教师进行适当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方面。

申请开设校本课程的教师写出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交学校课程发展委员会审定,审定后列入《选修课科目目录》,提供给学生选择,如果选修该门课程的学生人数少于15人,则该选修课予以取消。

六、校本课程的考核。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校本课程的成绩评为四个等级,即A、B、C、D,D为不合格。

凡不合格者不得该门课程的学分,未达到50分的学生不予毕业。

鞍钢高中研究型课程管理条例总则1、为了使校本课程管理规范化,以适应校本课程体系的需要,特制定本条例。

2、本条例适用于高中新课程标准的年级。

3、本条例的内容与上级有关规定抵触时,以后者为准。

校本课程的性质、内容和考核1、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的课程,它与国家、地方课程一样是鞍钢高中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但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实际要求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学生的基础上,围绕某些课题或专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开放式、探究式的学习。

2、校本课程不进行考试,但要考核学生参加活动次数,活动质量、学生学习情况由指导教师负责记录,活动内容由本人记录在校本课程学习综合记录表上,每个课程结束后需有论文、作品或制作、发明、产品等成果,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有关材料。

3、指导教师对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评价。

评价分为A、B、C、D四个档次,其中D为不合格。

对每12~16课时内完成并合格的课题记学分(出勤需达3/4以上学时,否则不记学分)。

在高中期间,学生需完成学分。

4、学校对学习成果进行评比、奖励。

优秀作品汇编,向有关部门介绍、推荐、发表。

每学年组织一次优秀作品成果报告会。

校本课程教务管理1、校本课程的学习工作由教务科统一管理,年级组组长协助做好各项工作,各班学习委员负责本班校本课程的学习工作。

2、每学年末由教务科组织学生提出课题并汇总后由学校课程领导小组审核,挑选出可行性课题供指导教师和学生选择。

3、学校要求各科每一位教师极积开展校本课程的研究,每位教师每学年初给教学实际提供2~3个校本课程方案,报教务科经由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审核确定后供学生自主选择,教务科依据选择结果排课表。

4、教务科对各类课程进行不定期抽查和其中、期末检查,不合格者取消课题的活动及相关学分。

5、课程结束后,由教务科指派指导教师或专家进行课题评价,选出优秀成品汇总成集,并做好每届学生的学习资料存档工作。

6、学年初,教务科及时下发各类记录本,表格等。

校本课程任课教师管理1、经指导教师选课题,学生自主选择教师、选课题等程序后,指导教师即为确定。

2、在课题活动开始前,指导教师依据鞍钢高中校本课程实施方案制定目标、课时、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

3、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是起指导、点拨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4、在每次学习活动中,指导教师必须做好学生的出勤统计,记录在出勤表中,并对学生学习活动记录做认真审核,提出意见或建议。

5、学习活动中期,指导教师检查课程教学进度,组织课题组学生进行中期小结,提出后期教学意见和建议,并做好记录。

6、学习活动后期,指导教师须就课程结果评价学习,要求对学生进行指导。

7、学生学习活动结束,指导教师须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写出评价意见和分出A、B、C、D四个等级,同时指导教师须完成对指导的课程进行案例分析。

8、课程活动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将课题活动记录本、学生作品、指导教师评价意见和教师的案例分析,一起交教务科,教务科组织专家进行评定。

9、校本课程教师指导费的发放办法,每月末,指导教师将活动记录本交年组长审核,经核定后,年组长按指费10元/次,报教务科计入教师结构工资中。

10、每学年搞一次优秀课程小组和优秀指导教师评选,优秀课程小组100元/人,优秀指导教师200元/人(不兼得)。

校本课程学生管理1. 每个学生都应本着“选择教育、卓越发展的理念,以自主、自愿、灵活的原则”参加校本课程和学习与活动,2. 每学年末,学生致少要提出一个自己所需的课程内容,交给本班学习委员,学委收齐交教务科。

3. 在活动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团队精神,团结互助,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参加研究活动。

4. 参加校本课程出席率要达3/4以上,否则不给学分。

5. 对学习活动过程中不能遵守相关要求,不按时完成相关报告、材料,表现较差者不给学分。

6. 每学年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一次评选,对评上优秀成果的学生,学校进行表彰。

校本课程之一—德育教育课程实施纲要一、课程设置意图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和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年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

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辩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

因此必须运用正确思想和方法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品德,促进他们全面健康成长。

3、德育是实施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的德、智、体等是相互联系、影响、制约、促进的统一体。

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品德发展,可为他们其它方面的发展提供保证和动力。

4、通过该课程要达到的德育目标: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情操,辩证的思维方式,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康的身心素养。

二、课程实施建议(一)德育教育涉及的内容广泛,要充分利用各种活动,突出重点展开教育,在学生成绩考核上,应努力突破传统,多种形式结合,形成全方位、立体考核模式。

1、将德育课程实施与学生日常品德量化考核结果紧密结合。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所以日常考核结果亦是最真实有效的答卷,同时,对学生课程成绩评定必将对学生日常品德行为产生激励、制约。

2、将德育课程实施与学生大型思想教育活动紧密结合。

课堂教学形式是学科教学不可或缺的内容。

学校应定期组织以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英模事迹介绍等为内容的讲座、报告会,班团会。

并将学生以加情况及心得体会以书面作业、考试等形式予以考核。

3、将德育课程实施与学生社会活动紧密结合。

社会实践活动是学生接触社会、增强素质、增长才干的有效手段,要充分发挥德育基地作用,分年级、分阶段设计活动,纳入课程管理(高一学军、学农,高二赴北京实践调查,高三学工)。

(二)课时安排:每学期德育课程的设置内容应不少于40课时(三)课程内容:本着重点突出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设置四个方面1、德育理论课程(1)以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为核心内容。

(2)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鞍钢高中学生一日常规》等为内容。

2、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以学军、学农、社会调查等活动方式进行,活动前安排活动目的,活动内容和要求,结束以调查报告、论文形式进行考核。

3、社区服务课程(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服务活动,到街道、福利院进行公益活动和献爱心活动。

(2)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结合抵制“法轮功”等展开社会调查和宣传活动。

4、新闻时事课程结合现有学校设备,组建校园电视台、广播电台适时组织学生收听、看新闻,讨论时事。

(四)记分方式:学分分配为 3:3:2:2,其中德育量化考核占30%,大型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占30%,论文或调查报告占20%,社区活动占20%执笔:闫杰校本课程之二——阅读能力实施纲要一、课程目标1、阅读能力是全面发展的需要,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阅读能力是基础的基础,只有准确地阅读理解,才能更好地分析把握内涵,才能学好其他科目,否则就会成为其它学科的障碍。

2、阅读能力是做合格现代人的需要。

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接受的信息晶益丰富,能否有效地把握、处理住处以便有效地交流交际,是衡量现代人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

3、阅读能力是做合格中国人的需。

语文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至今闪耀着璀灿的光华。

语言文学是文明的载体,通过阅读,能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为中华民族跻身发达国家之列而奋斗拼搏,才是合格的中国人,这样才能“走向世界”。

因为“只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具体做到:(1)、使学生学会阅读,“阅读”就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仅仅领会还不够,必须表达出来。

如何领会,这涉及措施方法。

(2)、使学生学会思维,思维上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

思维是一种过程,而我们的学生多重视结果,赖得去想。

在阅读教学中,就要运用文学在训练学生运用表象思维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运用联想、想象、比较等方法,使学生思维品质、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3)、使学生学会研究,要训练学生思维,就要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倡研究性学习,在思维上放开手,不再抱着走。

三、课程内容:根据高考,目前诗歌阅读方面:古典诗歌6分,现代诗歌3分;文言文18分;科技说明文10分;现代散文18分。

期中考试新教材分数比例有所变化,文言文阅读加背诵共计25分。

现代文14分。

因此,阅读内容安排如下:a、先秦及汉的散文b、魏晋南北朝及唐诗歌c、宋词、元曲d、明清小说e、现、当代散文、诗歌高一、主要是学习现代文和古代散文,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现代文的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高二、学习现当代、古代、外国的文学作品,着重培养初步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研讨、评价现代文和文学作品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