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pptx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距离)。
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源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农业制度改革,贵族形成独立的农业企业家,同时出现 大量劳动者。由农业企业家和农业劳动者构成的农业企业式 经营出现。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 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在区位因子中,还可分出区域性因子,集聚、分散因子。
区域性因子: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 如工业受运费影响,而向某一点集中,故运费就是区位 因子中的区域性因子,还有原料、燃料费等。
集聚、分散因子:由相关工业集聚产生集聚利益,从而 向某一地点集聚,或由于集聚而导致地价上升而向其他 地点分散。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 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 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3.杜能的研究方法
河流等)的干扰,只探讨一个要素(即市场距离)的作用。 只考察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距离的关系。
结论分析:
第一个杜能环被称作自由农作区:该区距城市最近, 主要生产新鲜蔬菜、牛奶等.由此向外,距离变远, 运费增加. 在第一个杜能环内不是不可以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 完全适合,但由于新鲜农产品生产比林业有更大利润, 两种资源竞争,排挤了林. 而如果一个环形带生产新鲜农产品不如其他产业生产 有利,从而使这个带转变为别的农作物生产区.杜能 按当时的价格计算,如果在第一个环外生产粮食.并 没有生产木材利润大.因此形成了林业带. 杜能还导出第三环为谷物轮作区,第四环为谷草轮作 区,第五环为牧业区,第六环为荒芜土地(这个地带 生产任何产品在运往中心城市后都将不足以支付运费)
经济地理学课件NO3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原料、燃料费; 劳动成本; 运费
ahead
第四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 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 位因子。
第五步,出于理论研究和便于处理, 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 费差异来替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 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back
2.理论前提与构建步骤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 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 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 在这种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 的无限供应。
back
(三)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 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 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 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back
1.住宅区 2.香蕉地 3.内侧耕地 4.咖啡种植地 5.外侧耕地 6.河谷耕地 A.雨季耕地 B.旱季耕地
图3.5 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第二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第三节 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第四节 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
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第一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ahead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区位 法则: (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质量=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 区位)。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PPT
按原料的空间分布状况分为:遍在原料和 局地原料
根据局地原料生产时重量转化状况的不同: 分为纯原料和损重原料
原料指数=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区位重量=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
重量=原料指数+1
2、最小运费原理 (1)仅使用遍地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 范力农构架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Q/C
dQ ' 0或 dC ' 0,收益上升 ;
dI
dI
dQ ' 0或 dC ' 0,收益持平;
dI
dI
dQ ' 0或 dC ' 0,收益下降。
dI
dI
I/a
边际产量曲线Q = f (I) 或边际成本曲线C=f (a)
然后,将运输费用计入。由于利润式销售价格减 去生产成本和运费的差额,故在土地收益递减 的场合,继续增加投入量虽然可以增加产量, 但必须使价格减去边际成本的余额尚能低偿边 际产量增加的运费,此时必须满足:
经济指标:
✓1、市场上大的农产品销售价格决定 于经营产品的种类和经营方式,以 及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和运输 费用之和。
R=PQ-CQ-KtQ=(p-c-Kt)Q
式中: R为地租收入;P为农产品的市场价 格;C为农产品的生产费;Q为农产品的 生产量(等于销售量);K为距城市 (市场)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运输方式不同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2韦伯的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也是不现书36页针对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局限艾萨尔德胡佛等提出修正德建议使其更具实用3就工厂经营而言有生计性的经营和企业性的经营4工厂区位是由工厂经营者所选定的而这种决定也取决于决策者的主观因素5技术进步使得单位产品的原材料消耗下降以及替代原材料的使用都使最适宜区位发生变化原料地指向弱化消费地指向增强6交通发达使得在产品价格中地运费所占地比重减小例如电子产品集成电路中地运费所占比重只有千分之7其他诸如地域政策因素政府在一些地区鼓励工业发展而在令一些地区则限制工业发展直接影响到工业区位地选当前世界工业布局正在发生巨大的指向性变化一些过去是原料指向性的重要传统部门转变成了消费区指向或技术密集型的部门从而进一步突出了地区的优势加剧了极化效应的作用
经济地理·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 城市所需农产品由平原农业经营者供给
• 农业经营者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
a
10
• 农产品价格、农业工人工资及资本利息固定不变
1.3 理论模型与“杜能圈”
• 1.3.1 农场观测数据 • 1.3.2 理论模型 • 1.3.3 杜能圈 • 1.3.4 杜能圈形成机制
a
11
1.3.1 农场观测数据
距市场距离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农产品的生产费
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
K——距城市(市a 场)的距离
13
t——农产品的运费率
1.3.3 杜能圈
• 杜能圈:杜能利用地租收入模型,对孤立国 农业土地利用和集约化程度分析后得出结论: 城市周围土地利用类型及农业集约化程度,都随 着距离城市的远近呈带状变化,围绕城市形成 由自由农作圈、林业圈、轮作式农业圈、谷草 式农业圈、三莆式农业圈和畜牧圈构成的农业 圈层,被后人称“杜能圈”
经济地理学
Economic Geography
a
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1. 杜能农业区位论
2. 韦伯工业区位论
3. 其他区位论介绍
4. 本章思考题
a
2
本章重点与难点
➢ 本章重点
概念与术语:原料指数、区位重量、综合等运费线、
临界等费用线、送达价格、需求圆锥体、利益空间、行为
矩阵
原理与思想:杜能农业区位论假设条件、模型及图
2.1 研究背景
英国工业革命后,随着机器大工业和资本主义经 济的活跃,资本家为了在自由竞争中获取最大利润, 开始提出工业区位选择问题。到19世纪末,资本主义 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使生 产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进一步加剧。工业区位的合理 选择在你死我活的资本竞争中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可见,边际成本和追加运费越低,边际产量本身 需偿付的越少,生产规模扩大的可能性越大, 这些分析从理论上道出城市附近农业较远郊集 约的本质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
(三)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杜能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距离消费市场的
远近对农作物布局有重大的影响,据此他计算 处各种农作物组合的合理的分界线,并将他设 想的孤立国分成6个同心农业圈层。 1、第一圈——自由式农业圈 2、第二圈——林业圈 3、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 4、第四圈——谷草式农业圈 5、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 6、第六圈——畜牧业圈
乌有:R=0
区域经济学
(二)不同急跃程度,单一产品的区位地租 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资本 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取决于一定土地上
投入的劳动力和资本。即总投入量 I,每追 加一个单位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土地上 产量会有相应的增加,这部分增加的产量 成为编辑产量,到一定程度,虽然土地的 总产量仍在增加,但边际产量会处于不断 下降,即土地收益递减律。
重量=原料指数+1
区域经济学
2、最小运费原理 (1)仅使用遍地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 范力农构架
区域经济学
如何确定运费最小点的工业区位,他把原料、燃 料和消费地的分布,作为决定工厂区位的基本 图形,分以下几种情况:
区域经济学
五、理论与现实——韦伯工业区位理论的局限: ✓ 1、他将运费是距离和重量的函数,并且成比
例地增加,而现实找你嘎的运费制度则是区段 增加并且是远距离递减;运费率往往因原料、 产品的不同而不同,而不是韦伯工业区位论的 统一的运价体系;同时,交通网以及运输线路 的地形条件不同也影响运费;运输方式不同, 即使是运输同样的物品,运价体系也不同 ✓ 2、韦伯的假定的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也是不现 实的
经济地理学课件-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5-3
二、理论概要区位因子(1) 一般因子 —— 所有与工业有关的运费(可包含原料燃料费差异)、劳动力成本 (2) 特殊因子 —— 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3) 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促使集聚与促使分散的因子二、理论概要(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2 理论前提(1)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2) 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3) 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 各地的劳动成本固定,并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二、理论概要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Step Three Step TwoStep One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韦伯工业区位论的三个阶段二、理论概要(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3 理论重点(1) 运费指向论(2) 劳动力成本指向论(3) 集聚指向论二、理论概要运费指向论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 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 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运费指向论•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原料生产时的重量转换状况。
:遍在原料和局地原料(纯原料、损重原料) 原料指数 = 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运费指向论•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区位重量= (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产品重量 = 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 1= 原料指数 + 1运费指向论•2.最小运费原理☆前提: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运费指向论•2.最小运费原理☆一般区位法则:(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均可(自由)。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3-1.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一.背景与目标背景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目的是获取的地租最多。
二.理论概要1.前提假设杜能提出了假设的孤立国,以及孤立国成立的6个前提条件:P60㊣ 2.形成机制在以上的条件下,所有假定农产品的运费与运输距离和其重量成正比。
农产品活动以追求地租最大为目标的合理活动。
杜能通过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和斜率。
从而形成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笔记本有推算式。
3.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理P61的杜能圈形成机制杜能圈:在孤立国的假设条件成立的前提下,在一平原,以一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即杜能圈。
㊣4杜能区位理论的意义(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他提出在同一自然条件下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并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性的总结。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领域,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磨擦(距离的影响)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 5 理论的局限性见书P65-661.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
河流因素的干扰,杜能圈沿着河流方向分布。
土质因素影响为随着土质恶劣,单产下降,谷作业农业圈系那个城市方向缩小,畜牧圈范围扩大。
谷物价格。
随其价格的降低,商业谷物种植范围向城市范围缩小,畜牧圈扩大。
2技术发展和交通手段的发达使在杜能理论中起决定作用的距离因素制约趋于变小。
3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化使该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
逆杜能圈:辛克莱尔通过研究美国中西部的许多大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提出了同杜能圈完全相反的城市周围土地利用模式,即所谓的逆杜能圈。
三.杜能研理论的方法1.明确目标-获取最多地租2假定前提3律化因子(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的确定)4锁定于一5清化关系(在单一变量的条件下研究)6依次展开7形成体系3-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一.背景与目的二.理论概要(一)基本概念1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ppt 人教版优质课件
提供的选项中,确定外地农村的原料优势突出。
[答案] (1)D (2)A
返回目录
典例示范
例3 下面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完成下列要 求:
返回目录
典例示范
(1)计划在①②③④⑤⑥⑦⑧中选择合适位置建下列工业基地,
请在工业基地括号内写出数码。
饮料工业基地(
)
钢铁工业基地(
)
化学工业基地(
工业的布局需要密切联系原料种植区,即要靠近葡萄产区,同时,
该工业部门的工业产品又要面向市场;而原料——葡萄、产品——
酒,都是不便储存和运输的。
返回目录
跟踪演练
5.对图中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符合图文信息的是( ) A.以工业为基础,产业部门单一 B.地域文化决定了葡萄酒的产量 C.工业产品间都有“上下游”联系 D.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工业生产的结构流程包括原料加 工、产品销售、废弃物回收处理、相关产业环节旅游,生成过程中, 既可以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又兼顾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
基础是( )
A.水分B.热量源自C.地形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返回目录
典例示范
[解析] (1)从图中可以看出,沿着0°经线分别出现了种植 业、畜牧业、游牧业等农业类型,这种沿着经线延伸、沿着纬度变 化方向出现的地域分异即为纬度地带性规律,其形成是以热量为基 础的,在低纬度地区表现尤其明显。(2)判断发展农业生产的主导 区位因素,要从光热、降水、水源、土壤、市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 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条件, 然后再找出主导区位因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区位于尼罗河 下游地区,其丰富的水源使其未成为沙漠而成为世界上著名的棉花 产区。
高三地理农业、工业、港口区位分析课件
工业的区位
3。社会因素
B.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C.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A。远离水源或上游 A。远离居民区或农田 A。远离居住区
4。环境因素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噪音污染
三、港口的区位分析
港口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1)良好的避风港 1)水域条件 2)港阔、水深 2)地域条件 3)水源补给 1)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包括交通条件) 地域条件 2)城市为依托 (或天然良港)
廉价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 廉价劳动力 型工业 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1。自然因素 1)工厂厂址(地形)、水源 、原料与燃料
2。经济因素
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交通、劳动力、 科技、政策、基础)
1)国防安全、民族团结需要 2)为了缩小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的需要 3)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4)个人的偏好 5)工业的惯性 A.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二、工业区位分析
工业指向类型
工业指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本较高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举例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产地Βιβλιοθήκη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市场 动力
啤酒厂、家具厂、 印刷厂等 炼铝厂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包带、制伞、 制鞋 集成电路、卫星、 飞机、精密仪表
⑤以鹿特丹城市为依托。
地形平坦、开阔的筑港条件
港口的区位 因素分析
2。社会、经济因素
例1:鹿特丹港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的原因?
① 位于欧洲西海岸中心位置,莱茵河的河口附近,河海联运,地理位置优越. ② ③ 终年不冻, 且不淤, 港阔水深,良好的天然良港。
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冲突!
区位的行为主义研究:一种考虑与分析人的主观因素 (对环境的感知和相应的行为)对工厂区位决策影响 的区位理论。它强调了对人的心理过程的关注。
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理论:将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和廖什 的空间收入曲线相结合,就能够画出收入的空间界限;通 过收入的空间边界分析就可找到最佳区位,即总收入超过 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区位。
理论 前提
理论概要
拟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一种条件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
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 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理论概要
形成机制
地租收入公式 R = PQ-CQ-KtQ =(P-C-Kt)Q
地 租 B 地租曲线 耕作极限点
(城市)0
A
距离
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于 销售总量); K:生产地距城市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廖什的市场区 与需求圆锥体
4.区位的行为主义分析
理论概要
理论上:经济人 传统经济区位论都假定从 事经济活动行为的人,完全 掌握了所有环境的全部信息, 并且具有正确地选择所有事 物的能力,即所谓的经济人。 现实中:满意人 经济活动的经营者和参与 者多是在追求某种程度的满 足下行动,即“满意人”。其 行为是按照“最小努力原理” 寻找某一基本满意的区位。
可通航河流和其他小城市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理论局限
模型修正:谷物和土质
谷价与土质对孤立国模式的影响
理论局限
模型修正:土地利用方式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逆杜能圈
理论应用
一、温室、花卉 二、园艺、果品、烟草 三、奶酪、牛羊、饲料 四、普通农业地带 五、面包用谷物、亚麻 六、牧场 七、森林
高考复习农业与工业区位选择PPT课件(上课用)
专题5 重点热点探究
例3 下表是四个地区建厂的优势比较(点数越多,优
势越明显),回答1~2题。
1. 某高科技公司若建一子公司,上述四地最有可能选择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
专题5 重点热点探究
2. 影响甲地工业发展最不利的区位因素可能是
A. 劳动力素质低
B.
C. 距市场远
D. 劳动力缺乏
4. 5. 分析影响某一区位的有利条件或限制性因素。解决此类 问题的关键是对区域特征的了解和把握程度。日常复习中,要 注意对典型区域区位特征的归纳和概括。以农业为例:①东北 平原——优势主要表现为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适于大规 模机械化耕作;而制约因素主要是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 只能一年一熟。
专业化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而 出现的一种农业生产专业化方式,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是科学技术革命的成果,故图③ 的农业技术改革应该是美国农业区域专业化形成的主 导因素。
【答案】 C
专题5 重点热点探究
探究点三 工业区位选择分析
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如下表所示)
料 42,+我1们0=知5道2元企,业L乙2点分为别2在8这+1四9点(注的意综L合2在费数用值为为L21点0的为等运费线 内 点侧为,15其+4运0费=5增5加元额,约很为明1显9选)=B4。7元,L3点为20+30=50元,L4
1、快乐总和宽厚的人相伴,财富总与诚信的人相伴,聪明总与高尚的人相伴,魅力总与幽默的人相伴,健康总与阔达的人相伴。 2、人生就有许多这样的奇迹,看似比登天还难的事,有时轻而易举就可以做到,其中的差别就在于非凡的信念。
《经济地理学》课件PPT-第3章-农业与工业区位论
根据以上分类,韦伯提出原料指数的概念,以 此来论证运输费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所谓原 料指数,是指需要运输的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和 制成品总重量之比,即:
原料指数=限地性原料总重量/制成品总 重量
按此公式推算,可得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 不同种类原料的原料指数。一般使用遍在性原 料的指数为0,纯原料的指数为1,失重性原料 的指数大于1,限地性原料加用遍在性原料, 其指数都可能大于1。
(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内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杜能根据其理论前提,认为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
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之和;而运输费用又决定着
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某个经营者是否能在单位面积土地 上获得最大利润(P),将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 价格(V)和把农产品从产地运到市场的费用(T)三个因素所决 定,它们之间的变化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劳动力指向是对运输指向的第一次变形。
劳动力成本指每单位产品中劳动力的费用,即工资率。由于工资 率的差异与劳动效率也即劳动力的素质有关,故存在着地理分布 上的差异性。如此,在运输指向确定的工业区位上,当移出此地 时,若节约的劳动力成本大于增加的运输费,则为合理;反之, 位置移动则不合理。韦伯理论中用等费用线工具来分析确定劳动 力指向。
(三)劳工成本影响工业区位趋向的分析
韦伯从运输成本的关系论述了工业区位模式之后, 对影响工业区位的第二项因素——劳工成本进行了分 析。他认为劳工成本是导致以运输成本确定的工业区 位模式产生第一次变形的因素。所谓劳工成本,就是 指每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工人工资额,或称劳动力费 用。
韦伯认为,当劳工成本(工资)在特定区位对 工厂配置有利时,可能使一个工厂离开或者放 弃运输成本最小的区位,而移向廉价劳动力 (工资较低)的地区选址建厂。其前提是在工 资率固定、劳动力供给充分的条件之下,工厂 从旧址迁往新址,所需原料和制成品的追加运 费小于节省的劳动力费用。
农业工业区位论[1]
l 乔纳森对欧洲城市周围农业用地分布形 态的研究 (宏观尺度)
l 上海、北京市郊区农业用地分布的圈层 形态(中观尺度)
l 一些发展中国家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 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微观尺度)
PPT文档演模板
农业工业区位论[1]
4.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l 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l 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 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系统 性的总结。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 件下,由于生产区位与消费区位之间的 距离,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致 使各种农业生产方式在空间上呈现出同 心圆结构
l
l
l l l
l
l l PPT文档演模板
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同心环状农业圈:
第一圈:自由农业区。它最接近于城市市场,土地用于生 产不易运输的易腐食品,以蔬菜、牛奶、鲜花为主。内外 两层 第二圈:林业区。这一区的外限,根据城市对木柴的需求 量而定 第三圈:轮作农业区。主要农产品为谷物与畜产品,采用 轮栽作物制,无休闲地,六区轮作 第四圈:谷草农作区。谷物、牧草、休闲,主要农产品也 是谷物与畜产品,其特点是经营较粗放,在轮作中增加了 牧草的比重,而且出现了休闲地 第五圈:三圃农作区。处在整个谷物种植区的最外围,经 营粗放,土地大量休闲。离家近的地方实行三圃农作制 (黑麦、大麦、休闲),离家远的地方为永久牧场。 第六圈:畜牧区。为家畜养殖区,经营畜牧业 第六圈以外的土地已无经济开发价值,农只业工能业区作位论为[1] 荒地
杜能圈的修正
l 杜能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 太相符。为了使其区位图式更加符合实际条件, 他在《孤立国》第一卷第二部分中将他的假设前 提加以修正,指出现实存在的国家与“孤立国” 有以下三点不同:
农业工业区位论课件
产品重量
= 原料指数 + 1
43
2.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 料地只有一个的前提下,依据最小运费原理 的区位为:
(1)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
44
用原料指数以及区位质量得出的一般 区位法则: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 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 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15
图3.2 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
16
(二) 上海、北京郊区农业空间结构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 型围绕城区形成四个圈域。北京市郊区也有 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17
(三) 纳瓦佛等人的研究
39
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工业区位理 论:
第一阶段: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 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费指向,可以使在运费
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
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 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 次偏移。
40
(二) 运费指向论
运费指向论所要解决的问题:在给定 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 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最小的区位。
41
1.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
原料分类: 标准:原料空间分布状况;原料生产 时的质量转换状况。 分类:
遍在原料 原材料
纯原料 局地原料
损重原料
42
原料指数:产品重量与局地原料重量之比。
局地原料重量(Wm)
◆原料指数(Mi)=
产品重量(Wp)
局地原料重量+产品重量 局地原料重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立国》),首次系统地阐述
了农业区位理论的思想,奠定了
农业区位理论的基础。之后,这
பைடு நூலகம்
一理论经过不断充实完善形成比
图2.1 杜能
较完整的体系,到20世纪60年代 由阿朗索发展到最高水平。
(资料来源:Haggett P .Geography:A Modern Synthesis.Revis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第一,在这样的条件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 状态;
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 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3.杜能的研究方法
“孤立化的方法”: 排除其它要素(像土质条件、 河流等)的干扰,而只探讨一个要素(在这里即 市场距离)的作用。即只是考察在一个均质的假 想空间里,农业生产方式的配置与距城市远近的 关系。
区位因子的分类
经济因子(成本与收入因子) 非经济因子,如决策者行为、政策、国
际国内形势等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构建的客观基础
◆ 经济活动的空间有限性 ◆ 经济活动对有限空间的竞争 ◆ 经济活动空间移动的限制
德国的农业经济学家约翰·冯·杜能
于1826年完成了《孤立国同农业
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以下简称
三、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应用研究
宏观: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 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中观: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 区形成五个圈。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微观:纳瓦佛等人的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 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
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 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
杜能带的分布说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谷 物比重等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结论——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 过渡;集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 少,休闲地随之增加。
配置的基本原理:一般在城市近处种植笨重 而体积大因而相对于其价格而言运费大的作 物,或者是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 费的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 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小的作物。
(二) 形成机制
根据假设条件,杜能首先给出一般(纯收入)地 租收入公式:
R=PQ-CQ-KtQ 式中:R——地租收入;
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 C——单位农产品的生产成本; Q——农产品的生产总量(等同于销售总量); K——生产地距城市(市场)的距离; t——农产品的运费率。
由地租收入公式,对于同一种作物,随着 与市场的距离增加而地租收入在减少,当 地租收入为零及以下时,即使耕作技术可 能,经济上也不合理,因而零地租点成为 农作物的耕作极限。由市场(运费为零) 点和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连结的曲线被 称为地租曲线。
Publishers, Inc,1983.416)
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的局限性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企业型农业的成立时代。 (二)目的:探索农业生产方式的地域配 置原则。
1自由式农业—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 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 等。
2林业区—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 产建筑用材。
3轮作式农业—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50%种植 谷物。
4谷草式农业—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 放,43%种植谷物。
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 更粗放,24%种植谷物。
区位主体
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称为区位主体, 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等, 其内容或实体都是区位主体。
区位因子
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称为区位因子。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其定义为 “经 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 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也称为“区位因素” (哈特向)或“区位力量” (艾萨德)。
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 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农作 物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相反则较 小。
理性的农场主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 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 的杜能圈结构(图2.2下部)。
图2.2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 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原则
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 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 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 构。
二、 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 理论前提
1.杜能关于“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市场)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 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土地。农村只与该城市发生联系,即 城市是“孤立国”中商品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而农村 则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 (交通)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 唯一的交通工具;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正比,运费率因作 物不同而不同,运费由农业生产者负担;
图2.3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
上海市郊区圈层结构(1980年)
1.住宅区 2.香蕉地 3.内侧耕地 4.咖啡种植地 5.外侧耕地 6.河谷耕地 A.雨季耕地 B.旱季耕地
图2.4 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一)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3) “孤立国”是一天然均质的大平原,并位 于中纬,各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等都完全相 同,宜于植物、作物生长。平原上农业区之外 为不能耕作的荒地,只供狩猎之用,荒地圈的 存在使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
(4)农业经营者以获取最大经济收益为目的,并 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 。
2.杜能要解决的问题
经济活动区位分析
基础概念 农业区位论 工业区位论
区位
区位(location) 主要是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 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 等方面的意义。
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理论
关于人类活动占有场所的理论,研究人类 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 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