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_原电池实验的探究[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化学》 专题5 电化学问题研究
课题1 原电池实验的探究
知识回顾:
电 化学 1、原电池是______能转化_______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反应。 2、如右图所示原电池: ⑴Zn电极是______极, 负 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 Zn-2e-=Zn2+ 氧化 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2.去极化剂的选择
加入物质 5ml 3%的 双氧水 0.5 g 重铬酸钾 小灯泡发 光的时间 约6 min 约13 min 小灯泡发 光的亮度 灯丝亮 三者中最 亮 重铬酸钾 效果最好 实验结论
0.5 g 高锰酸钾
约4 min
较双氧水 亮
3.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极材料:Zn-C(直径1.1cm),与Zn-Cu对比 溶液介质:稀硫酸 去极化剂:重铬酸钾晶体
●勿将电池存放在湿处。
●电池不可长时间放在数码机器内,以防止过度放 电以致即使再充电也无法使用 。 ●电池在长期使用或保养不当的情况下,其金属触片 会出现氧化现象,会导致手机的自动关机或通话时自 动断线,建议在使用前将触片擦拭干净。 ●一次性电池使用完毕后请注意回收…
实验表明: 电池的电流密度的大小与电极的表面积、极板之间 的距离和介质等因素有关; 无论何种材料制作的原电池,电池的极化作用都是 很强的,极化作用会使电极的放电反应变得迟钝,影响 电池的工作时间,而去极 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 酸钾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剂) 由于有效降低了电极的极 化作用,提高了电池的放 电效率。为此设计了如下 图的实验装置。
电极的极化:两种极性(正、负)的物质分帮, 正的到一边,负的到另一边,分帮分得越厉害, 极性就越强 ,极性越强使电极的放电反应变得 迟钝,当加入一些强氧化剂时,可降低极化作用, 提高电池的效率。
电池使用小贴士
●勿使电池受热或将其扔进火中。
●勿将电池与项链、发卡等金属物体一起携带或存放, 以防止此类物品与电池基地金属正极和负极相接触 。
⑵Cu电极是______极, 正 2H++2e-=H2↑ 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还原 Zn+2H+=Zn2++H2↑ ⑶电池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上述装置有何现象发生? Zn电极溶解, Cu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实际现象 zn片表面也产生气泡 原因:
电极的材料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两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差异越大(两电极的 电势差越大),产生的电流与电压越大。
电极材料 电解液
电流计读数
实验结论
Zn - Cu 稀硫酸
大
Zຫໍສະໝຸດ Baidu- Pb
稀硫酸
小
Cu电 极优于 Pb电极
实验表明:电池的效率确实与电极的表面积、极板 间距、电极的材料和电极的极化等因素有关。 但在具体的生产中是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比如 说:单从电极表面积角度考虑确实越大越好,但电池 的体积显然越小越方便,两者显然矛盾,所以更高效 的电极、电解质、电池的外壳等的研究尤为重要。 阅读课本p63 “检索咨询”
仍然有直接的置换反应发生,或在锌片表面也形 成许多微小原电池,使得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 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普通原电池弊端
如图的锌铜原电池作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 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
改进关键点 zn片不和硫酸溶液直接接触
该电解质溶液不与Zn 极反应一般是该金属 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
Zn - C
Al - Cu
稀盐酸
稀硫酸
亮,可照明
亮,持续一段时 间
Al - C
稀盐酸
亮,可照明
4.溶液介质的选择 电极材料:Zn - C(直径1.1cm) ,Al - C 溶液介质:加入约 10 g 氢氧化钠固体 去极化剂:重铬酸钾晶体 按照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 Zn-C-NaOH: 小灯泡不亮,检流计偏转。 Al-C-NaOH: 小灯泡不亮,两极有气泡。
实验表明: 电池的电流密度的大小与电极的表面积、极 板之间的距离、电极的材料和介质等因素有 关. 1、电极的接触面积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电极的接触面积越大,可供离子产生电流的 面积就越大,因此,就能产生越大的电流与电压。 2、电极的间距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电极的间距越小,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越小, 产生的电流与电压越大。
实验操作要点
1.装置的组装 取一块锌片(6cm×3.3cm)和一块铜片 (6cm×3.3cm),两者之间放一块海绵(厚度2cm), 用橡皮筋固定好,用导线把小灯泡(2.5V 0.3A)和 锌片、铜片连接起来,插入放有50ml蒸馏水的100ml 小烧杯中,组装这样的装置多个备用。
海绵的作用: 防止两极相互接触,并缩短两 极间的距离
2.去极化剂的选择
向三个装置中分别加入 10ml 的稀硫酸,编号为 甲、乙、丙,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向甲装置中加入 5ml 3% 的双氧水,振荡溶液, 记录小灯泡发光的时间和亮度。
向乙装置中加入 0.5 g 的重铬酸钾晶体,振荡 溶液,记录小灯泡发光的时间和亮度。
向丙装置中加入 0.5 g 的高锰酸钾晶体,振荡 溶液,记录小灯泡发光的时间和亮度。
盐桥:(含饱和KCl溶
液的琼脂)
作用:消除浓差电势所引起 的极化作用,以平衡两电池 的电荷,获得稳定电流
e半电池 半电池
这样的装置克服了锌极板有大量气泡的现象, 有效地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很好地 避免了“单一”原电池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热 能而带来的电池效率低下的问题.
但电流强度依然很小!实用价值不高!
电极材料:Al -C (直径1.1cm),与Al-Cu对比 溶液介质:稀盐酸 去极化剂:重铬酸钾晶体
按照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3.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极材料 Zn - Cu 电解液 稀硫酸 小灯泡发光的亮 度 亮,持续一段时 间 实验结论 碳电极 优于 铜电极 碳电极 优于 铜电极
实验注意事项
1.电解质用浓硫酸或固体氢氧化钠立即加水配制成溶 液,由于它们溶解放热,形成热的介质,加快了电
极反应。
2.如要灯泡持续发亮,不断振荡是关键。可以用电极
搅拌溶液。海绵比两极板稍长,以防碰破烧杯底。
3. 锌片和铜片先用碱液处理,再用酸液处理,然后 用蒸馏水漂洗。
课题1 原电池实验的探究
知识回顾:
电 化学 1、原电池是______能转化_______能的装置。 氧化还原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反应。 2、如右图所示原电池: ⑴Zn电极是______极, 负 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 Zn-2e-=Zn2+ 氧化 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2.去极化剂的选择
加入物质 5ml 3%的 双氧水 0.5 g 重铬酸钾 小灯泡发 光的时间 约6 min 约13 min 小灯泡发 光的亮度 灯丝亮 三者中最 亮 重铬酸钾 效果最好 实验结论
0.5 g 高锰酸钾
约4 min
较双氧水 亮
3.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极材料:Zn-C(直径1.1cm),与Zn-Cu对比 溶液介质:稀硫酸 去极化剂:重铬酸钾晶体
●勿将电池存放在湿处。
●电池不可长时间放在数码机器内,以防止过度放 电以致即使再充电也无法使用 。 ●电池在长期使用或保养不当的情况下,其金属触片 会出现氧化现象,会导致手机的自动关机或通话时自 动断线,建议在使用前将触片擦拭干净。 ●一次性电池使用完毕后请注意回收…
实验表明: 电池的电流密度的大小与电极的表面积、极板之间 的距离和介质等因素有关; 无论何种材料制作的原电池,电池的极化作用都是 很强的,极化作用会使电极的放电反应变得迟钝,影响 电池的工作时间,而去极 化剂(如高锰酸钾、重铬 酸钾和过氧化氢等氧化剂) 由于有效降低了电极的极 化作用,提高了电池的放 电效率。为此设计了如下 图的实验装置。
电极的极化:两种极性(正、负)的物质分帮, 正的到一边,负的到另一边,分帮分得越厉害, 极性就越强 ,极性越强使电极的放电反应变得 迟钝,当加入一些强氧化剂时,可降低极化作用, 提高电池的效率。
电池使用小贴士
●勿使电池受热或将其扔进火中。
●勿将电池与项链、发卡等金属物体一起携带或存放, 以防止此类物品与电池基地金属正极和负极相接触 。
⑵Cu电极是______极, 正 2H++2e-=H2↑ 电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还原 Zn+2H+=Zn2++H2↑ ⑶电池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上述装置有何现象发生? Zn电极溶解, Cu电极表面有气泡产生 实际现象 zn片表面也产生气泡 原因:
电极的材料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两电极材料的活泼性差异越大(两电极的 电势差越大),产生的电流与电压越大。
电极材料 电解液
电流计读数
实验结论
Zn - Cu 稀硫酸
大
Zຫໍສະໝຸດ Baidu- Pb
稀硫酸
小
Cu电 极优于 Pb电极
实验表明:电池的效率确实与电极的表面积、极板 间距、电极的材料和电极的极化等因素有关。 但在具体的生产中是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比如 说:单从电极表面积角度考虑确实越大越好,但电池 的体积显然越小越方便,两者显然矛盾,所以更高效 的电极、电解质、电池的外壳等的研究尤为重要。 阅读课本p63 “检索咨询”
仍然有直接的置换反应发生,或在锌片表面也形 成许多微小原电池,使得一部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而 不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普通原电池弊端
如图的锌铜原电池作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 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
改进关键点 zn片不和硫酸溶液直接接触
该电解质溶液不与Zn 极反应一般是该金属 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
Zn - C
Al - Cu
稀盐酸
稀硫酸
亮,可照明
亮,持续一段时 间
Al - C
稀盐酸
亮,可照明
4.溶液介质的选择 电极材料:Zn - C(直径1.1cm) ,Al - C 溶液介质:加入约 10 g 氢氧化钠固体 去极化剂:重铬酸钾晶体 按照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观察 实验现象。 Zn-C-NaOH: 小灯泡不亮,检流计偏转。 Al-C-NaOH: 小灯泡不亮,两极有气泡。
实验表明: 电池的电流密度的大小与电极的表面积、极 板之间的距离、电极的材料和介质等因素有 关. 1、电极的接触面积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电极的接触面积越大,可供离子产生电流的 面积就越大,因此,就能产生越大的电流与电压。 2、电极的间距对电池效率的影响:
电极的间距越小,电解质溶液的电阻越小, 产生的电流与电压越大。
实验操作要点
1.装置的组装 取一块锌片(6cm×3.3cm)和一块铜片 (6cm×3.3cm),两者之间放一块海绵(厚度2cm), 用橡皮筋固定好,用导线把小灯泡(2.5V 0.3A)和 锌片、铜片连接起来,插入放有50ml蒸馏水的100ml 小烧杯中,组装这样的装置多个备用。
海绵的作用: 防止两极相互接触,并缩短两 极间的距离
2.去极化剂的选择
向三个装置中分别加入 10ml 的稀硫酸,编号为 甲、乙、丙,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向甲装置中加入 5ml 3% 的双氧水,振荡溶液, 记录小灯泡发光的时间和亮度。
向乙装置中加入 0.5 g 的重铬酸钾晶体,振荡 溶液,记录小灯泡发光的时间和亮度。
向丙装置中加入 0.5 g 的高锰酸钾晶体,振荡 溶液,记录小灯泡发光的时间和亮度。
盐桥:(含饱和KCl溶
液的琼脂)
作用:消除浓差电势所引起 的极化作用,以平衡两电池 的电荷,获得稳定电流
e半电池 半电池
这样的装置克服了锌极板有大量气泡的现象, 有效地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很好地 避免了“单一”原电池部分化学能转化成热 能而带来的电池效率低下的问题.
但电流强度依然很小!实用价值不高!
电极材料:Al -C (直径1.1cm),与Al-Cu对比 溶液介质:稀盐酸 去极化剂:重铬酸钾晶体
按照上述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3.电极材料的选择 电极材料 Zn - Cu 电解液 稀硫酸 小灯泡发光的亮 度 亮,持续一段时 间 实验结论 碳电极 优于 铜电极 碳电极 优于 铜电极
实验注意事项
1.电解质用浓硫酸或固体氢氧化钠立即加水配制成溶 液,由于它们溶解放热,形成热的介质,加快了电
极反应。
2.如要灯泡持续发亮,不断振荡是关键。可以用电极
搅拌溶液。海绵比两极板稍长,以防碰破烧杯底。
3. 锌片和铜片先用碱液处理,再用酸液处理,然后 用蒸馏水漂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