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古诗词二首
新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7古诗词二首

chì lè 敕 勒 歌
相关资料
北朝民歌:是指南北朝时期北方文人所创作
的作品,产生于黄河流域,歌词的作者主要是鲜
卑族,也有氐、羌、汉族的人民。其内容丰富,
语言质朴,风格粗犷豪迈,主要收录在《乐府诗
集》中,今存60多首。其代表作《木兰诗》等还 入选了人教版教材,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梳理文意
敕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 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 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 写下赞江南的诗词,今天让我们来感 受白居易的《忆江南》。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7 古诗词两首 忆江南
走近作者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 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 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 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
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
主要作品:《长恨歌》《卖炭翁》
《琵琶行》等。
梳理诗意
忆江南
词牌名。原题下有词 三首,这里是其中第一 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
从前,指诗人 年轻时曾漫游 江南。
风景旧曾谙。
曾经。 熟悉。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美丽的风景 曾经是多么的熟悉。
比喻
日出江花红胜火,
书写指导:中间是竖提和点,要小 些,人字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sì
似
音序:S
部首:亻 结构:左右
组词:相似
好似
似乎
造句:这俩小姐妹长得非常相似。
书写指导:下边人字要舒
展,底下横折要带一小钩。
cāng
苍
音序:C
部首:艹 结构:上下
组词:苍白
苍天
苍老
古诗二首绝句

古诗二首绝句
一、《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的诗人白居易所作。
他在此诗中运用了极富感染力的自然景象来表达离别之情,使人不由自主地感同身受。
二、《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巨匠杜甫所作。
他用悲秋、独登高台等手法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苦与沉痛,既展示了诗人自身的人生境遇,又表达了深层的社会关怀。
以上是古诗两首,都表达了离别、孤独、苦难等主题,通过自然景象
的描绘,让人们感受到了原生态的情感。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一部分,传承中华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四年级语文古诗词二首

《古诗词两首》第一首《独坐敬亭山》一、学习课文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2、解诗题,知作者(1)独:独自一人独自一人坐着看敬亭山(2)李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3、抓字眼,明诗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鸟儿们;高飞尽:都飞远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孤云:孤独的白云(孤帆远影碧空尽);独去闲:独自飘来飘去悠闲自在①思考:从这两句诗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李白很孤单、孤独)②介绍背景:这首诗是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飘泊生活,来到宣城时所写。
长期的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了孤寂之感,然而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
因怀才不遇一直抑郁不平。
身心的疲惫,需要得到慰藉。
这期间,他写了大量的借游仙、饮酒的方式排遣苦闷的诗,也写了许多寄情山水、倾诉内心情感的诗篇,《独坐敬亭山》即是其一。
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尽既有消失的意思,又有慢慢消失在天际的感觉。
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
这两个词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因此,这两句是写“动”见“静”,以“动”衬“静”。
这种“静”,正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这种生动形象的写法,能给读者以联想,并且暗示了诗人在敬亭山游览观望之久,勾画出他“独坐”出神的形象,为下联“相看两不厌”作了铺垫。
《古诗二首》

8、《古诗二首》1、《古诗二首》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课文中心梳理总结:《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二、生字组词lóu楼(城楼)(楼房) yī依(依旧)(依然) jìn尽(尽力)(用尽)yù欲(欲望)(随心所欲) qiónɡ穷(穷苦)(穷人) cénɡ层(楼层)(云层)pù瀑(瀑布)(飞瀑) bù布(公布)(布局) lú炉(香炉)(火炉)yān烟(紫烟)(香烟) yáo遥(遥远)(遥看) chuān川(山川)(川流不息)huánɡ黄(黄瓜)(黄山) zhào照(日照)(照片)ɡuà挂(挂号)(挂念)楼 lóu(楼房)(上楼)(下楼)(楼梯)(顶楼)(茶楼)(楼兰)(楼市)(木楼)依 yī(依靠)(依然)(不依)(皈依)(依托)(依傍)(依法)(依旧)(依次)尽 jìn (无尽)(尽头)(尽量)(尽快)(尽力)(尽心)黄 huáng (黄色)(黄河)(米黄)(杏黄)(蛋黄)(黄昏)(黄山)层 céng(一层)(云层)(层次)(中层)(冰层)(土层)(分层)(地层)照 zhào(照亮)(光照)(照顾)(照看)(照料)(对照)(照相)炉 lú(香炉)(火炉)(炉子)(电炉)(炉灶)(出炉)(炉火)(手炉)烟 yān(烟火)(烟花)(云烟)(油烟)(松烟)(烟土)(烟叶)(香烟)挂 guà(挂在)(挂住)(挂念)(记挂)(挂失)(挂号)(挂名)川 chuān(山川)(大川)(川菜)(川贝)(四川)(川流不息)(河川)(川剧)。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7 古诗词二首 敕勒歌》教案_0

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7 古诗词二首敕勒歌教材分析:《敕勒歌》是敕勒人唱的民歌,歌唱了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行交代了敕勒川的位置,在高耸连绵的阴山脚下,接着用“穹庐”“笼盖”描写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最后三行“苍苍”“茫茫”“见”生动地体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设计理念:《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敕勒人歌唱大草原的景色和游牧民族生活的歌。
我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设计时,我指导学生抓住“苍苍”“笼盖”等关键词理解诗意,引导学生在多形式、多层次的诵读中感受草原无比壮阔的景象,感受诗人对大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了解,初步具备了通过查找工具书和结合画面了解诗词大意的水平,我把这首诗大意的教学任务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
在此基础上,依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以各种方式朗读为平台,想象草原的壮阔,以唱背古诗升华学生的情感,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目标:1.学习4生字,似、阴、苍、低,理解“穹庐”“苍苍”。
2.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多层次的诵读、想象、拓展中,学生体会大草原壮阔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敕勒族人美好的生活,感受对大草原和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1.学习4生字,似、阴、苍、低,理解“穹庐”“苍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像画面,感受草原的壮阔和美丽。
教学难点:体会敕勒族人美好的生活,感受对大草原和家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准备ppt课件. 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敕勒歌》古诗新唱视频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进入古诗1.谈话创设情境,配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暑假杨老师去了趟草原,带来几张自己在草原拍的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看?但你们看完要给我一个点评哦!(1)课件展示图片老师适时讲解图片拍摄的背景(设计意图:教师用自己去草原的照片导入,会给学生亲切真实感,并且配上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更能渲染草原的壮阔意境,易于激发学生对大草原的向往之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七年级下语文《古诗二首》

28课《古诗二首》《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选自他的组诗《步出夏门行》,属古乐府诗,写于东汉建安12年(207年)秋天。
当年夏历5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7月出?龙塞,9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感慨万分,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
这首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现了诗人壮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天下的雄伟抱负。
陶渊明的《饮酒》,是一首五言古诗,是作者《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
全诗以归复自然为宗旨,以即事即景的叙写,表现了诗人弃官归隐后乐于田居,陶醉于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既反映他远离世俗,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心志,也流露出作者躲避社会矛盾、与世无争独善其身的消极思想。
这两首诗表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态度。
这与诗人所处的时代,个人抱负和那个时代的文风有关。
教师在教学时应让学生了解诗人的经历和写作时的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和诗人感情;引导学生自行搜集有关资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诗歌的理解;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感受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感情;加强朗读训练,激发学生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的兴趣,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联系时代背景和诗人经历,体会诗人感情。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积累理解名句,背诵全诗。
3、学习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感受诗中所描绘的不同的优美境界。
【教学重难点】重点:训练朗读,培养语感,体会诗人感情。
难点:引导学生想象和联想,进入诗歌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再创造的热情。
【教学安排】1、本教学安排两个课时。
2、布置预习,搜集相关资料(作者经历、写作背景材料等)。
3、第一课时:预习交流,训练诵读,自主合作学习诗歌。
4、第二课时:课堂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背诵默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导入今天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是曹操的具有恢宏壮丽之美的《观沧海》;另一首是陶渊明的具有清新脱俗之美的《饮酒》。
初中古诗集锦

初中古诗集锦1、【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赤壁】(杜牧·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浣溪沙】(苏轼·北宋)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4、咏月诗词二首【十五夜望月】(王建·唐)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水调歌头】(苏轼。
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对联集锦】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杭州岳墓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山海关孟姜女庙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积句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方志敏卧室联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
6、描写春夏秋的诗词【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唐)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南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秋词】(刘禹锡·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论语八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部编二语文下第课《古诗两首》

部编二语文下第课《古诗两首》导语《古诗两首》是部编二年级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分别选取了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和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夕》两首古诗。
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古代文化的魅力和智慧,培养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一、课文概述《古诗两首》是一篇描写中秋节的诗歌。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文人雅士们最喜欢写诗的主题之一。
在这两首诗中,诗人们通过对夜空、月亮、家庭团圆等元素的描绘,抒发了他们对家乡、家人和美好生活的思念之情。
二、《秋夕》《秋夕》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诗歌,共有七个句子。
这首诗以描绘夜晚的景象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以“銮舆卷尽西风”这样的形象化的描述来描绘夜晚的景象: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大地,使人们感到心旷神怡。
接着,诗人描述了家庭团聚的场景,通过表现家庭的和睦和团结,传递出对于家乡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写意的手法展开,没有严格的韵律要求。
诗人运用了对偶句、借景抒情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显得朴实自然,引人入胜。
三、《秋夕》《秋夕》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也是一首描写中秋节的诗。
与杜牧的《秋夕》不同的是,陆游的诗中更加注重细节描写,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他对家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人通过对夜晚的描写,再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云雾缭绕,月色如水。
他用“触目皆是心期”来形容自己对于家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困境的痛苦和不满。
整首诗采用了五言绝句的形式,结构紧凑,意境深远。
陆游运用了象征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感人,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诗歌的共同点虽然这两首诗是不同时期的作品,但它们都以中秋节为主题,表达了对家乡、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描写夜晚的景象:《秋夕》中的銮舆卷尽西风,《秋夕》中的云雾缭绕,月色如水,都是对夜晚景象的描绘,给人一种沉思和悠远的感觉。
2.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两首诗中都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家庭团聚的场景和对家人的思念描写,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厚意。
苏教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7古诗词二首敕勒歌》教案0

苏教版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7 古诗词二首敕勒歌教材剖析:《敕勒歌》是敕勒人唱的民歌,歌唱了大草原的风景和游牧民族的生活,开头两行交代了敕勒川的地点,在高耸绵延的阴山脚下,接着用“穹庐”“笼罩”描绘天野相接,非常壮阔的情景,最后三行“苍苍”“茫茫”“见”生动地表现了一幅活力勃勃的草原全景图。
设计理念:《敕勒歌》是北朝民歌,敕勒人歌唱大草原的风景和游牧民族生活的歌。
我以课文为载体,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广博,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从中获取阅读的乐趣,感觉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
设计时,我指导学生抓住“苍苍”“笼罩”等重点词理解诗意,指引学生在多形式、多层次的朗读中感觉草原非常壮阔的情景,感觉诗人对大草原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学情剖析: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必定的古诗累积,对古诗词有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具备了经过查找工具书和联合画面认识诗词粗心的水平,我把这首诗粗心的教课任务交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达成。
在此基础上,依照低年级学生的特色,我以各种方式朗诵为平台,想象草原的壮阔,以唱背古诗升华学生的感情,领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教课目的:知识与水平目标:学习4生字,似、阴、苍、低,理解“穹庐”“苍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多层次的朗读、想象、拓展中,学生领会大草原壮阔的境界。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敕勒族人美好的生活,感觉对大草原和家乡的热爱赞叹之情。
教课重点:1.学习4生字,似、阴、苍、低,理解“穹庐”“苍苍”。
有感情的朗诵课文,想像画面,感觉草原的壮阔和漂亮。
教课难点:领会敕勒族人美好的生活,感觉对大草原和家乡的热爱和赞叹之情,同时达到熟读成诵。
教课时间:一课时教课准备ppt课件. 音乐《草原上涨起不落的太阳》.《敕勒歌》古诗新唱视频教课过程:一、创建情境,进入古诗1.讲话创建情境,配乐:《草原上涨起不落的太阳》暑期杨老师去了趟草原,带来几张自己在草原拍的照片,同学们想不想看?但你们看完要给我一个评论哦!1)课件展现图片老师合时解说图片拍摄的背景(设计企图:教师用自己去草原的照片导入,会给学生和蔼真切感,而且配上音乐《草原上涨起不落的太阳》,更能衬着草原的壮阔境界,易于激发学生对大草原的神往之情,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部编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古诗词二首》优质课件

三年级
下册
7 狮子和鹿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伊索(约前620-前560年),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 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 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古诗二首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 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古 罗马时代流传的讽喻故事,现存 的《伊索寓言》经后人汇集,统 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是 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
古诗二首
王安石 (1021年-1086年), 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 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 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 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古诗二首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 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人,祖 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
古诗二首
朗诵古词
阳关曲·中秋月 宋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 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 明月明年何处看。
词牌名
古诗二首
整体了解《阳关曲·中秋月》是什么词?
这首词记述了作者和弟弟苏 澈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的故 事,抒发了作者对即将与弟弟分 手的哀伤与感慨。
古诗二首
暮云收尽溢清寒,
句意:夜幕降临, 云气收尽,天地 间充满了寒气 ;
主题概括
春节 期间各种民俗文化,描 《元日》描写了_____ 绘了一个辞旧迎新 _________的欢乐景象,写出了人们对 美满生活 的嘱咐和期盼。 _________ 《阳关曲·中秋月》讲述了作者与弟弟久别 中秋月 的乐事,同时也抒发了不 重逢,共赏 ________ 得不又分手的____________ 哀伤与感慨 。
结构
匀
狮 塘 映 欣致 配传 哎 叹
古诗词二首

古诗词二首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春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心中牵著一種思念,
在茫茫宇宙一角落。
張牛仔一吹口琴,
感受憶訴想念所憐。
倦客任思量,
無聊溪裏看花開。
心如靜水深,
豈知返鄉船浮沉?
明月如鏡,
照亮中午火把頭。
惆悵心頭事,
襟怀多少綠茵茵。
那不知
怎樣面對重楊駁子、九門重門天涯深。
思量空城無人返,一江孤鴻作何訴?殘波濤邊,
故事多少對酒醉;心中牽著一種思念,遠行難舍不肯歸。
新版7古诗词二首_忆江南_敕勒歌教案作业题(有答案)

7 古诗词二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忆、南、旧、如、阴、似、苍、低”8个生字,会认读绿线内的“胜、勒、庐、笼、茫”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词,熟读成诵。
并能根据词中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3.感受祖国山河的美丽,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教学素材】1.唐朝诗人白居易相关资料2.北朝民歌相关资料3.描写祖国美丽河山的古诗词【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认读和书写“忆、南、旧、如”4个生字,会读“胜”字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象画面。
体会诗人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件出示1)1.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
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指生回答。
2.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你们去过美丽的江南水乡,见过江南的美丽景色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7课《古诗词二首》中的第一首,领略一下唐代诗人白居易笔下江南水乡的美丽。
(课件出示2)3.板书课题,齐读。
(板书:忆江南)4.学习“忆、南”,记忆字形:(1)“艺”换偏旁,就变成了“忆”。
“忆”是心里的感觉,所以用“竖心旁”。
理解“忆”的意思:(回忆、思念)(2)“南”要注意中间部分不是“羊”。
二、创设意境,释题入情1.简介相关知识(1)简介诗人“白居易”。
(课件出示3)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2)了解“江南”(课件出示4):江南就是长江以南的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区。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古诗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精华之一,无论是在文学还是在社会中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古诗的学习也是重要的一环。
下面将围绕着小学二年级上册所学的《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两首古诗,分别介绍其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一、《登鹳雀楼》《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古诗,其写景描写了登高望远的美妙感受,而总结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理念。
具体内容如下: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该诗写的是作者登上鹳雀楼,俯瞰着黄河和远方的美景,不断向上寻求更高境界。
这首诗的主要特点是清丽明朗、意境高远,整首古诗清新流畅,气势恢宏,旨在表达登楼所带给人的壮丽和宽广能够将自己的心胸扩大,让人愈加自信和勇毅。
同时,该诗的描写方式也很独特,采用了“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简洁、流畅,十分生动而入味。
在学习这首古诗时,我们应该了解和掌握表达升高的古代诗句,例如“更上一层楼”、“高山流水”等词语。
同时,还需要注意节奏和韵律的把握,将句子分为四句,押韵方式为“AAAA”和“BBBB”。
二、《静夜思》《静夜思》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的一首五绝古诗,这首诗使用了简洁而优美的语言,表达了作者一个人在夜晚中清静思考的心情和感受。
内容如下: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该诗写的是一个人在床上看见明月时的心情和感受。
它表现了在夜晚中一个人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沉思。
它的意境古雅、清新、典雅,让人感到孤独和寂寞背后寄托的思乡之情。
学习这首古诗时,需要掌握表达寂静、宁静和幽深的古代词语。
同时,也需要了解五绝古诗的押韵方式,也即该诗的第一、二句采用仄韵,第三、四句采用平韵。
这种韵律方式十分独特,也是学习五绝古诗必要的知识点之一。
总结以上两首古诗都是小学二年级上册的必修内容,通过阅读和学习这些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理解,也锻炼了学生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一第二首古诗词大全必背

初一第二首古诗词大全必背初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初一必背古诗词,供同学们学习和记忆:1.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 《春晓》 -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5.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6. 《悯农》 - 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 《游子吟》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8.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9. 《赠汪伦》 -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 《绝句》 -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1.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2. 《山居秋暝》 -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些古诗词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诗人的情怀和对自然、生活的感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背诵,体会其中的意境与情感。
长治县某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 课文三 7 古诗词二首教学反思1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

3、问题设计合理。关于诗歌中为什么选穹庐比喻天空,是教学中的难 点,为此,我设计介绍敕勒族的特点,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很好的理解了这个问题。 二、失败的地方
我在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 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 生全面深入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 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 有滋有味。
1。朗读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2。能在语言环境中初步感受“奔、涌”等词语的表达效果。
初步感受“奔、涌"等词的表达效果,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小游戏:我来读. 出示分别写有 15 个会认字的字卡,教师任意抽取一张字卡,学生抢读并口头组词,读
得又快又准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2。指名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其余学生听写词语,小组内互评。 神州 九州 中华 小岛 海峡 三峡 民族 人民 友谊 情谊 一齐 齐心 奋发 奋斗
识字
1 神州谣
本文是一首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的歌谣,气势恢宏,赞美了中华民族历史悠
久、文化灿烂,山川壮美,风景如画,表达了中华儿女盼望祖国统一,为祖国繁荣
昌盛共同奋斗的愿望。 文
本
全文有四个小节。第 1 小节,概要地写了神州大地山川壮美,风景如画;第 2
分
析 小节列举了黄河、长江、长城、珠穆朗玛峰 4 个代表性的事物,具体描绘了神州
古诗所有古诗

古诗所有古诗
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3、《南歌子词二首/ 新添声杨柳枝词》唐·温庭筠
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原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4、《长相思·长相思》宋·晏几道
长相思,长相思。
若问相思甚了期,除非相见时。
长相思,长相思。
欲把相思说似谁,浅情人不知。
5、《锦瑟》唐·李商隐
锦瑟无端午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6、《折桂令·春情》元·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馀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 苍 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我会写
yīn
sì
cāng
dī
阴 似 苍 低
课外拓展作业
1、把见到的草原或诗中描写的草原变成一段 语言写出来。 2、读一读描写草原的作品,画一画头脑中草 原的样子。 3、课下欣赏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火”的江花反衬,所以江水显得更碧绿。
阅读方法解密:巧背古诗
1.熟读古诗。 2.大体了解诗意。 3.边读边想象画面。 4.抓重点词练习背诵。《忆江南》这首诗要抓住
“好”“江花”“江水”等词语背诵。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阅读方法解密:巧背古诗
忆的还有人情
1.“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诗人为什么觉得江南
“旧曾谙”?
因为白居易曾在江南的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 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所 以这样写。一个“江南好”,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
对江南春天的赞美。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为什么说 “江花红胜火”“江水绿如蓝”? 这句话采用比喻的手法,说江花胜似“火”,赞 叹了鲜花的红艳;把江水比作“蓝草”,突出了水色 的碧绿。由于红日映照,所以红花更红;由于“红胜
从这两首词中读到了什么?
chì lè
敕勒歌
北朝民歌
背景介绍
《敕勒歌》是我国在南北朝时流传在敕勒族 的歌。 敕勒族是北方一个少数民族,以游牧为主。
敕勒族居住在我国甘肃、内蒙古一带,那里 又称敕勒川。
chìlè yīn qióng lú lǒng 敕勒 阴山 穹 庐 笼盖 cāng máng 苍 sì dī 低头
பைடு நூலகம்
追忆 书写指导:竖的左边是垂点, 乙字横折弯钩的弯逐渐向左拉。
造句:我经常回忆童年时
nán
南
组词:江南 如画。
音序:N 部首:十 结构:上下
南北 书写指导:十字的竖稍向左拉, 下框内是两横一竖,上不出头。
造句:江南的风景真是美
jiù
旧
组词:依旧
音序:J 部首:日 结构:左右
旧俗 日字里面只有一横。
1.熟读古诗。 2.大体了解诗意。 3.边读边想象画面。 4.抓重点词练习背诵。《忆江南》这首诗要抓住
“好”“江花”“江水”等词语背诵。
阅读方法解密:巧背古诗
1.熟读古诗。 2.大体了解诗意。 3.边读边想象画面。 4.抓重点词练习背诵。《忆江南》这首诗要抓住
“好”“江花”“江水”等词语背诵。
2.《忆江南》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诗人对如诗如画般的江南风光的赞美之情, 也流露了对江南深深的怀念。
茫 好似
勒 笼
lè 勒索 lēi 勒住 lǒng 笼盖
lóng 笼子
似乎 shì 似的
似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穹庐:蒙古包的圆顶。 交代了敕勒川的地理位置,即在绵延千里的 阴山脚下,描写了一幅壮美广阔的图画。表明 了天的广阔与敕勒川的辽阔, 向四面望去,无 边无际的田野与天相接。
造句:无论岁月怎么变化, 书写指导:第一笔竖在左边,
我们的青春依旧美丽。
rú
如
组词:如同 亲姐妹。
音序:R 部首:女 结构:左右
如此 书写指导:女字第一笔撇点是 一笔,撇稍长,一横稍向上拉。
造句:她们两个好的如同
yì rú
nán jiù
回忆 江南 旧人
shèng
如果 胜
我会写
yì nán jiù
3.“能不忆江南?”这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的作
用是什么?
这句话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倾诉了诗人对江南
的深深的热爱与怀念,也激发了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 无比向往之情。
能 带着诗人对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 不 忆 带着诗人对江南春色的无限眷恋之情: 江 带着诗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 南 ?
带着江南人民对诗人的爱戴:
的风景这样美好,怎不让人回忆呢?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诗人忍不住赞美:江南---- 好 江南好—— ; 江南好—— ; 江南好—— 。
忆的是江南美景
诗人忆的仅仅是江南的景吗?
能不忆江南?
反问句
诗人曾在江南做官多年,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 当地百姓和他的感情很深。后来,他生病了,不得 不卸任苏州刺史一职,在他离任回洛阳时,苏州的 人们不舍得他走,都哭着为他送别。他的好友刘禹 锡曾在《白太守行》中写道:“苏州十万户,尽作 婴儿啼”。
江南处处是小桥流水人家,山清 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鱼米之乡” 的美誉。自古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曾 写下赞江南的诗词,今天让我们来感 受白居易的《忆江南》。
7 古诗词二首
忆江南
回忆、思念
白居易,汉族,字乐天,晚 年又号香山居士。
白居易
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 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 “诗王”之称。
这首诗词描写江南绚丽多彩春日风光。用
太阳从海平面上冉冉升起,江边的红花与倒映
在湖中的红日交相辉映这样的风景把江南之美
概括无遗。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不仅赞颂了江
南风光,而且也表达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
情感。
忆江南(其二)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再重游?
忆江南(其三)白居易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rú
忆 南 旧 如
核心问题:
这首诗分别描绘哪里的自然风光? 串珠问题: 1.《忆江南》一诗描写了什么景色? 2.《忆江南》一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梳理文意 忆江南
旧:从前,指诗人年 轻时曾漫游江南。
忆江南:词牌名。原题下 有词三首,这里是其中第 一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
曾:曾经。
风景旧曾谙 。
谙:熟悉。
江南真好,我对江南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对偶 句式
红胜火:比火还要红。 胜,超过,胜 过。
日出江花红胜火,
蓝:一种植物,叶蓝绿 春来江水绿如蓝。色,可提取青蓝色染料。
能不忆江南?
太阳从江面升起,江边的鲜花比火还红,
春回大地,春天的江水像蓝草一样碧绿。江南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 翁》《琵琶行》等。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同 学 们 一 起 听
多音字
好
hǎo (好看 hào (好学
好听) 好奇)
我会认
shèng
胜
我会写
yì
忆
组词:回忆 的趣事。
音序:Y 部首:忄 结构: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