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统计学思考题答案

统计学思考题答案

统计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概括性数字度量,是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所关心的参数主要有总体均值、标准差、总体比例等。

总体参数通常用希腊字母表示2.残差:因变量的观测值与根据估计的回归方程求出的预测值之差,用e表示。

反映了用估计的回归方程去预测而引起的误差,可用于确定有关误差项ε的假定是否成立3.标准分数: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离差除以标准差后的值就是标准分数也称标准化值或z分数。

P874.次序统计量:一组样本观测值X1,X2,…,X n由小到大的排序X(1)≤X(2)≤…≤ X (i)≤…≤ X(n)后,称X(1),X(2),…,X(n)为次序统计量。

中位数、分位数、四分位数等都是次序统计量5.β错误:原假设为伪是没有拒绝,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表示,所以也称β错误或取伪错误6.α错误: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犯这种错误的概率用α表示,所以也被称为α错误或弃真错误。

7.多元回归方程:描述因变量y 的平均值或期望值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1,x2,…,x k的方程。

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为E( y ) = β+ β1 x1+ β2 x2+…+ βk x k8.多元回归模型:描述因变量y 如何依赖于自变量x1, x2,…, x k和误差项ε的方程,称为多元回归模型。

其一般形式为:E( y ) = β+ β1 x1+ β2 x2+…+ βk x k + ε9.多重判定系数:是多元回归中的回归平方和占总平方和的比例,它是度量多元回归方程拟合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反映了在因变量y的变差中被估计的回归方程所解释的比例。

10.F分布:设随机变量Y与Z相互独立,且Y与Z分别服从于自由度为m和n的2χ分布,随机变量X有如下表达式:F=nY/mZ,则称X服从于第一自由度为m,第二自由度为n的F分布,记作X~F(m,n)11.方差分析:检验各个总体均值是否相等来判断分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是否有显著影响。

《统计学》课后思考题

《统计学》课后思考题

《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统计学》课后思考题第⼀章导论1、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法。

推断统计:研究如何利⽤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法。

2、统计数据可分为哪⼏个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据各有什么特点?3、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个概念总体: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的集合,其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eg.要检验⼀批灯泡的使⽤寿命,这批灯泡构成的集合就是总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元素的集合。

eg.从⼀批灯泡中随机抽取100个,这100个灯泡就构成了⼀个样本。

参数:研究者想要了解的总体的某种特征值。

eg.总体平均数⽤µ表⽰,总体标准差⽤σ表⽰。

统计量: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出来的⼀个量。

eg.样本标准差⽤s表⽰变量: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

eg.商品销售额、受教育程度等第三章数据的图表展⽰1、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法各有哪些分类数据整理:频数、⽐例、百分⽐、⽐率图⽰:条形图、帕累托图、饼图、环形图顺序数据整理:累计频数、累计频率(累计百分⽐)图⽰:累计频数分布图和累计频率分布图分类数据的整理和图⽰⽅法同样适⽤于顺序数据2、茎叶图与直⽅图相⽐有什么优点?它们的应⽤场合是什么?茎叶图是由“茎”和“叶”两部分组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其图形是由数字组成的。

通过茎叶图,可以看数据的分布形状及数据的离散状况。

与直⽅图相⽐,茎叶图既能给出数据的分布状况,⼜能给出⼀个原始数值,即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

⽽直⽅图不能给出原始数值。

在应⽤⽅⾯,直⽅图⼀般适⽤于⼤批量数据,茎叶图通常适⽤于⼩批量数据。

第四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1、⼀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个⽅⾯进⾏测度?⼀是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各数据向其中⼼值靠拢或聚集的程度;⼆是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各数据远离其中⼼值的趋势;三是分布的形状,反映数据分布的偏态和峰态。

2、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场合(1)众数特点:是⼀组数据分布的峰值,不受极端值影响。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参考答案doc

第一章复习思考题与练习题:一、思考题1.统计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哪些?3.如何理解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

4.试述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5.标志与指标有何区别何联系。

二、判断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三、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3、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标志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因此()。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4、统计规律性主要是通过运用下述方法经整理、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A、统计分组法B、大量观察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推断法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答案:二、 1.× 2.× 3.√ 4.× 5.×三、 1.C 2.B 3.C 4.B 5.B第三章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可以分为哪些种类?2.为什么说平均数反映了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3.为什么说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4.算术平均数的数学性质有哪些?5.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有哪些特点?6.什么是标志变动度?标志变动度的作用是什么?7.标志变动度可分为哪些指标?它们分别是如何运用的?8.平均数与标志变动度为什么要结合运用?二、练习题2.某商业系统所属商业企业产值计划完成程度资料如下:要求:计算该商业系统企业产值的平均计划完成程度。

统计学知识点复习思考题

统计学知识点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总论一、概念题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标志的共同表现。

2.统计指标、可变的数量标志都是变量,变量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4.不是所有总体单位与总体之间都存在相互转换关系。

5.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数值,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和特征的名称。

6.统计指标是由总体各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汇总而成的。

7.年份、产品质量、信用等级、宾馆星级以及是非标志等是品质标志。

二、思考题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有哪些?答: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以及通过这些数量方面反映出来的客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

2.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举例说明。

答:数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用绝对数表示。

如人。

口总数、国民生产总值。

质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的统计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如平均工资、人口密度等。

3.统计指标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答: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概念和数值。

构成要素有:(1)时间限定;(2)空间范围;(3)指标名称;(4)指标数值;(5)计量单位;(6)计算方法。

如2009年6月全国粗钢产量4942. 5万吨。

4.统计学的学科性质及特点是什么?统计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统计学的学科性质: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其特点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定性分析”。

统计学的研究方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模型法、归纳推断法等。

5.什么是简单现象总体?什么是复杂现象总体?答:将几个小总体组成一个大总体,这时小总体变成了大总体的总体单位。

如果各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或总体单位数有相加性,则这个大总体叫做简单现象总体;如果无相加性,则叫做复杂现象总体。

上述各个小总体本身是简单现象总体。

第二、三章统计调查与整理一、概念题1.统计整理的方法有分组、汇总和编表。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内涵有哪三层含义?这三层含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哪个是最基础的?内涵:(1)统计工作/统计活动(最基础的);(2)统计资料;(3)统计学关系:统计工作是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统计资料是统计学研究的前提。

2、统计工作过程有哪几个阶段?(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开发3、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两者的关系怎样?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基本单位的个别事物。

关系:(1)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2)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总体与总体单位可相互转换。

4、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什么是变量?标志:标志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变量:指可变的数量指标。

5、什么是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如何区分?数量指标: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与现象之间相互联系过程以及现象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区分标准:数量指标一般具有可加性,质量指标一般具有可除性。

第二章统计调查1、什么是统计调查?它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主要是数据资料,是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

作用:基础环节,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作用。

2、什么是时期指标?什么是时点指标?如何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主要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所达到的总量。

时点指标:主要是反映现象在某一个瞬间或某一时刻上所达到的总量。

区分:从时间角度看能否相加,能相加的为时期指标,不能相加或相加无意义的是时点指标。

但两者都是总量指标。

3、统计调查方式有哪些?哪些是全面调查方式?哪些是非全面调查方式?(1)普查——全面调查;(2)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3)典型调查——非全面调查;(4)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

(完整版)统计学思考题

(完整版)统计学思考题

1.1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1。

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 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3。

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1。

2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2。

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

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 4.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 5.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1.3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1。

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 .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

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

4.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1.4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1.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2。

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

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3。

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1。

5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1)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

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

(2)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3)分层抽样,分层抽样也叫分类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统计学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

统计学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

统计学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第一章思考题及习题:?单选题:?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将古典概率论引入社会经济现象研究的学者是( A)。

?A.阿道夫・凯特勒B.威廉・配第C.约翰・格朗特D.赫尔曼・康令B.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同的?2. 在确定统计总体时必须注意()A。

?A. 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同质的?C.构成总体的单位,不能有差异D.构成总体的单位,必须是不相干的单位?3.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4.在某地区2021年GDP和人均GDP资料中,属于下面哪一种类统计指标(B)。

?A.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D.实体指标和行为指标?5.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D)。

?A.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B.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C.某一高等学校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6.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国有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国有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D.该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每一台设备?7.有200个公司全部职工每个人的工资资料,如要调查这200个公司职工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个公司的全部职工工资 B.200个公司 C.200个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个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8.下列标志中属品质标志的是(A)?A.性别B.年龄C.商品价格D.工业企业的总产值?9.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C)。

?A.标志B.变量C.指标D.标志值?10.某班四名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四个数字是(B)。

?A.标志B.标志值C.指标D.变量?11.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后者是连续型变量?A.连续型变量B.离散型变量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多选题:?1.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BCE)。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3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5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6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7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8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8统计应用实例人口普查商场的名意调查等。

1.9统计应用的领域经济分析和政府分析还有物理生物等等各个领域。

第二章思考题2.4自填式面访式和电话式各自的长处和弱点自填式优点 1调查组织者管理容易2成本低可进行大规模调查3对被调查者可选择方便时间答卷减少回答敏感问题压力。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范文

统计学复习思考题范文

复习思考题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一、填空题: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B、交院每一位学生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6. 港口货运情况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完整版)统计学思考题

(完整版)统计学思考题

1.1请举出统计应用的几个例子:1.用统计识别作者:对于存在争议的论文,通过统计量推出作者2.用统计量得到一个重要发现:在不同海域鳗鱼脊椎骨数量变化不大,推断所有各个不同海域内的鳗鱼是由海洋中某公共场所繁殖的3.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预测1.2请举出应用统计的几个领域:1.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应用2.在产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3.在市场研究中的应用4.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5.在经济预测中的应用1.3你怎么理解统计的研究内容:1.统计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统计对象、统计方法和统计规律。

2 .统计对象就是统计研究的课题,称谓统计总体。

3.统计研究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数量分析法、抽样推断法、实验法等。

4.统计规律就是通过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所揭示的用数量指标反映的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

1.4举例说明分类变量、顺序变量和数值变量:1.分类变量:表现为不同类别的变量称为分类变量,如“性别”表现为“男”或“女”,“企业所属的行业”表现为“制造业”、“零售业”、“旅游业”等,“学生所在的学院”可能是“商学院”、“法学院”等2.顺序变量:如果类别有一定的顺序,这样的分类变量称为顺序变量,如考试成绩按等级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分为赞成、中立、反对。

这里的“考试成绩等级”、“态度”等就是顺序变量。

3.数值变量:可以用数字记录其观察结果,这样的变量称为数值变量,如“企业销售额”、“生活费支出”、“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

1.5获得数据的概率抽样方法有哪些?(1)简单随机抽样 ,简单随机抽样又称纯随机抽样,是指在特定总体的所有单位中直接抽取n个组成样本。

它最直观地体现了抽样的基本原理,是最基本的概率抽样。

(2)系统抽样 ,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是按一定的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方法。

(3)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也叫分类抽样,就是先将总体的所有单位依照一种或几种特征分为若干个子总体,每一个子总体即为一类,然后从每一类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或系统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一个子样本,称为分类样本,它们的集合即为总体样本。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统计学原理复习思考题
析中,计算F统计量,其分子与分母的自由度各为( )。
A.r,n B.r-1,n-1
C.r-1,n-r D.n-r, r-1
C
当变量x按一定方向变化时,变量y也按照同一方向围绕某一定值发生变化,这表明变量x和变量y之间存在着
A.完全相关B.虚假相关C.直线相关D.负相关
C
利用最小平方法配合回归方程的数学依据是:令观察值和估计值之间:
A.所有离差皆为零B.离差之和为零
C.离差的平方和为零D.离差平方和为最小
D
两个互斥事件的加法规则为( )。
A.P(A或B)= P(A)+ P(B)
B.P(A或B)= P(A)- P(B)
C.P(A或B)=P(A)+P(B) - P(A和B)
D.既包括系统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也包括内部方差
C
分布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该()。
A.小于1 B.等于1C.大于1 D.不等于1
B
根据指标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总量指标可分为: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C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D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
D
根据中心极限定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A.10 B.
C.2.9 D.3.7
C
从总体N=10000, =900中,随机抽取n=100的样本,样本均值的抽样平均误差最接近的数是:
A.9 B.3 C.3.33 D.0.33
B
单位产品成本与其产量的相关;单位产品成本与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的相关( )
A.前者是正相关,后者是负相关B.前者是负相关,后者是正相关
D
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B.可变的数值指标和标志
C.可变的品质标志D.可变的数量标志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1.3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1.51.6如说灯泡的寿命。

1.7变量的分类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8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1.8统计应用实例1.9统计应用的领域第二章思考题2.41调查组织者管理容易231返回率低23调查周期长4在数据搜集过程中遇见问题不能及时调整。

1回答率高2数据质量高31成本比较高2搜集数据的方式对调查过程的质量控制有一定难度31速度快2对调查员比较安全31实施地区有限2调查时间不能过长3使用的问卷要简单4第三章思考题2.5数据预处理内容3.2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整理和图示方法各有哪些行图示分析。

2.6数据型数据的分组方法和步骤1确定组数2确定各组组距3根据分组整理成频数分布表2.7直方图和条形图的区别123图主要展示数值型数据。

第4章数据的概括性度量3.13.4简述四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四分位数是一组数据排序后处于25%和75%3.2G就是平均增长率。

3.3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据量较少时不宜使用。

主要适合作为分类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要适合作为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测度值。

此时应考虑中位数或众数。

3.5简述异众比率、四分位差、方差或标准差的适用场合测量其离散程度。

3.6标准分数有哪些用途行标准化处理。

它还可以用来判断一组数据是否有离群数据。

3.8测度数据分第五章概率与概率分布5.1在相同条件下随机试验n A 出现m m/n 称为事件A 发生的频率。

随着n围绕某一常数p5.2第8章思考题8.1μ在估计前是未知的。

而在参数假设检验中则是先对μ8.2著等价拒绝00.05或比0.05更小的显著水平上。

8.5解释假设检验中的P 值P8.6显著性水平与P 值有何区别者0.05。

而P 只是原假设为真时所得到的样本观察结果或更极端结果出现的概率被称为观察到的(或实测的)显著性水平 8.7第10章思考题10.1的是非类型自变量对数值型因变量的影响。

统计学思考题

统计学思考题

思考题: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答:⑴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的内在的数量规律性;⑵统计学是由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方法组成的;这些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乃至统计学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答:1统计数据来源于直接获取的数据和间接获取的数据;2直接获取的数据来自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试验;3间接获取的数据来源于报纸、杂志、统计年鉴、网络或从调查公司或数据库公司等处购买..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答:1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有关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它包括调查方案中有关规定或解释不明确所导致的填报错误、抄录错误、汇总错误;不完整的抽样框导致的误差;调查中由于被调查者不回答产生的误差等..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2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产生的误差..抽样误差对任何一个随机样本来讲都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计量;可以控制..4、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学中的地位答:1反映了一组数据的中心点或代表值;是数据误差互相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2是统计分布的均衡点;3任何统计推断和分析都离不开均值..5、解释洛伦茨曲线及其用途..答:1洛伦茨曲线是累积次数分配曲线;“二八原理”和收入分配公式绘制;2用于描述收入和财富分配性质..6、简述基尼系数的使用..答:基尼系数用于反应收入分配的变化情况;取值在0~1之间①基尼系数小于0.2;表明分配平均;②在0.2~0.4之间;分配比较适当;③0.4 是收入分配不公平的警戒线;超过0.4;收入分配不公平..7、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答:可以从三个方面测度:⑴分布的集中趋势反映的是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者数据分布的中心值;⑵分布的离散程度反映的是分布离散和差异程度;⑶分布的偏态与峰度反映数据的分布形态是否对称、偏斜的程度以及分布的扁平程度..8、简述频率与概率的关系..答:①频率反映的是某一事物出现的频繁程度;②概率是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可能性;③当观察次数n很大时;频率与概率非常接近..9、概率的三种定义各有什么应用场合..答:⑴古典概率实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有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同;⑵统计概率实验的基本事件总数有限;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不完全相同;⑶主观概率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既不能通过等可能事件个数来计算;也不能根据大量重复试验的频率来估计..10、概率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的联系与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联系:概率密度函数的积分是分布函数;分布函数的导数是概率密度函数;2区别:概率密度函数的函数值是某点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的函数值表示某个区间的概率..11、离散型随机变量和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的描述有些什么不同 答: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表格、函数或图形等形式来表现..最常见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是二项分布;此外还有伯松分布、超几何分布;⑵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可以用概率密度和分布函数以及对应的曲线图来表示..最常见的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有正态分布、均匀分布等..12、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随机现象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许多随机现象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答:⑴正态分布所描述的随机现象的特点:①对称的分布;②中间多两端少;⑵许多随机现象的分布都会有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即现象的分布表现为中间多两端少的特点;这种分布与正态分布十分贴近..13、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答:①总体分布是指总体的全部观察值形成的分布;②样本分布是指一个样本的所有观察值形成的分布;③抽样分布就是由样本观察值计算的统计量的概率分布..14、解释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答:⑴样本来自于任意总体;样本容量充分大;⑵当样本容量充分大时;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近似于一个均值x μμ=和方差22x σσ= 的正态分布..15、简述评价估计量好坏的标准答:①无偏性估计量抽样分布的数学期望等于被估计的总体参数;②有效性无偏估计量与总体参数的离散程度;③相合性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大;估计量与总体参数的接近程度..16、解释置信水平的含义..答:⑴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给定的一个概率值;⑵反应总体参数包括在置信区间的概率..17、简述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总体方差、允许误差的关系..答:①样本容量与置信水平成正比;②样本容量与总体方差成正比;③样本容量与允许误差成反比..18、第Ⅰ类错误和第Ⅱ类错误分别是指什么它们发生的概率大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答:⑴第Ⅰ类错误是指当原假设为真时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⑵第Ⅱ类错误是指当原假设为假时没有拒绝原假设所犯的错误;⑶两类错误的概率之间的关系:增大时;减小;增大时;减小..19、什么是显着性水平它对于假设检验决策的意义是什么答:1显着性水平是指假设检验中犯的第Ⅰ类错误的概率;记为;2显着性水平所围成的区域成为拒绝域;3检验统计量落在拒绝域则拒绝原假设的概率;是人们事先指定的犯第Ⅰ类错误概率的最大允许值..20、分别列出小样本情形下总体均值左侧检验、右侧检验及双侧检验的拒绝域..答:1方差已知左侧检验为-∞;-z;右侧检验为z;+∞;双侧检验为-∞;-z/2z/2;+∞;2方差未知左侧检验为-∞;-t;右侧检验为t;+∞;双侧检验为-∞;-t/2t/2;+∞..21、什么是统计上的显着性答:1由于随机因素的作用;点估计量与假设的总体参数出现差异是可以理解的;2点估计量与假设的总体参数出现较小差异是大概率事件;出现过大差异是小概率事件;3在一次试验中;点估计量与假设的总体参数出现差异过大是不正常的;这就是统计上的显着性..22、方差分析中有哪些基本假定答:①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②各个总体的方差σ2必须相同;③观测值是独立的..23、简述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答:①将观测值之间的差异分为两类:组内误差和组间误差;②组内误差只包含随机误差;组间误差既包括随机误差;也包括系统误差;③衡量组内误差与组间误差的大小;推断观测值之间差异产生的原因..24、方差分析包括哪些类型它们有何区别答:⑴主要是两种类型:单因素反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方差分析又分为无交互作用和有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两类;⑵区别之一是考虑因素的数目不同;⑶区别之二是两个因素是否有交互作用..25、解释方差分析中的水平项平方和、误差项平方和的含义..答:⑴水平项误差平方和是各组平均值与总平均值的误差平方和;反映各总体的样本均值之间的差异程度;⑵误差项平方和是每个水平或组的各个样本数据与其组平均值误差的平方和;反映了每个样本各观测值的离散状况即反映随机误差的大小26、解释试验、试验设计、试验单元的含义答:1试验是指收集样本数据的过程;2试验设计是研究如何科学地安排试验;使人们能用尽可能少的试验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3试验单元是指接受“处理”的对象或实体..27、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答:1具有共同的研究对象;都是对变量间相关关系的分析;两者可以相互补充;2只有当变量间存在相当程度的相关关系时;进行回归分析去寻找变量间相关的具体数学形式才有实际的意义;3相关分析中相关系数的确定建立在回归分析的基础上..28、简述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区别..答:1相关分析是用一定的数量指标度量变量间相互联系的方向和程度;回归分析是寻找变量间联系的具体数学形式;是要根据自变量的固定值去估计和预测因变量的平均值;2相关分析对称的对待相互联系的变量;不考虑二者的因果关系;回归分析对变量的处理是不对称的;必须明确划分自变量和因变量;3相关分析的两个变量均视为随机变量;回归分析中通常假定自变量为取固定值的非随机变量;因变量为随机变量..29、什么是随机误差项和残差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⑴随机误差项是指因变量的观测值i Y 与其相应的条件期望值(|)i E Y X 的偏差;⑵残差是指因变量的实际样本观测值i y 与样本条件期望ˆi y的偏差..⑶随机误差不能直接观测;残差可以直接计算..30、什么是总体回归函数和样本回归函数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⑴总体回归函数是指总体因变量的条件期望表示为自变量的某种函数;⑵样本回归函数是指把因变量的样本条件期望表示为自变量的某种函数⑶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总体回归函数是确定的;样本回归函数随样本波动而变化..31、为什么在对参数进行最小二乘估计时;要对模型提出一些基本的假定答:①基本假定有:零期望值、同方差、无自相关、随机扰动与自变量不相关、正态性等假定;②在基本假定满足的条件下;回归系数的最小二乘估计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③如果多次进行估计值计算;或者是扩大样本容量进行估计值计算;按最佳估计方式计算的估计值接近真实值的可能性最大..32、为什么对计算的样本相关系数还要进行检验答:1样本相关系数是根据从总体中抽取的随机样本的观测值计算出来的;它只是对总体相关系数的估计;2样本相关系数是随抽样而变动的随机变量;必需对估计的样本相关系数是否为抽样的偶然结果做出判断..33、为什么用可决系数能够度量回归方程对样本数据的拟合程度答:1回归方程是通过对样本数据拟合而得到;在散点图上;样本回归线与样本观测值总是一定程度上存在或正或负的偏离;即拟合的优劣程度;3可决系数表示回归平方和占总离差平方和的比重;4如果样本回归线对样本观测值拟合程度越好;各样本观测点与回归线靠得越近;由样本回归作出解释的离差平方和在总离差平方和中占的比重也将越大;反之拟合程度越差;这部分占的比重越小;34、利用回归方程作经济预测的基本条件和前提是什么答:1变量分为因变量和解释变量两类;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建立的回归方程通过各项统计检验;并且在经济上有实际意义;3影响经济现象的因素及条件始终保持不变..35、为什么对用回归方程计算的预测值要作区间估计答:1由样本回归函数计算的ˆf y只是对y f 的平均值做的点估计;2回归方程中ˆα和ˆβ是随机变量;因而ˆf y 也是随机变量;3对平均值的点估计ˆf y不一定等于因变量预测值的真实个别值y f ;需要对y f 可能的置信区间作出预测..36、对回归系数显着性作t 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什么答:1回归分析中;最基本的是简单线性回归;人们最关心的是自变量x 对因变量y 是否有显着线性影响;2回归系数显着性检验的原假设是H 0: =0;若不拒绝原假设;表明x 对y 没有显着的线性影响;若拒绝原假设;表明x 对y 存在显着的线性影响;3随机扰动项u i 的方差 2未知;且样本量较小;统计量ˆˆ()Se ββ服从t 分布;只能采用t 检验法进行双侧检验.. 37、总指数的基本编制方式..答:①先综合、后对比的方式 就是先将各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资料加总起来;然后通过对比得到相应的总指数;②先对比、后平均的方式 就是先将各种商品的价格或销售量资料进行对比;然后通过个体指数的平均得到相应的总指数..38、简述统计指数与数学上的指数函数有何不同 ..答:①统计学中的指数是一种对比性的分析指标;②可以反映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现象水平的数量对比关系;③再经济分析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又称为“经济指数”..39、与一般相对数比较;总指数所研究现象总体有何特点答:⑴一般反映的是多种现象的综合变动;⑵在经济领域应用广泛;被称为“经济指数”;⑶通常是指不同时间的现象水平的对比..40、相对于简单形式的总指数;加权指数有何优点答:1总指数是考察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对比关系的指数;2简单形式的总指数是指在处理复杂现象总体时;对各个现象不加区分;同等对待;进行简单的综合;3加权指数是指在计算总指数时依据各个现象重要性的差别;对各个现象加以综合..加权指数能真实的反映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

统计学思考题

统计学思考题

思考题(仅供参考)部分题目超出范围。

同学们仅作上课讲授过的题目即可二、判断题1、对于定性变量不能确定平均数.( )2、根据组距式数列计算的平均数、标准差等都是近似值.( )3、任何平均数都受变量数列中的极端值的影响.( )4、中位数把变量数列分成了两半,一半数值比它大,一半数值比它小.( )5、任何变量数列都存在众数.( )6、如果x <Me<M0,则变量分布存在右偏.( )7、若比较两个变量分布平均数代表性的高低,则方差或标准差大的平均数的代表性差.( )8、只要变量分布具有相同的标准差就会有相同的分布形状.( )9、在统计学实际应用中,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形式虽然不同,但计算结果及其意义是一样的.( )10.各标志值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公式为 ( )11.各个变量值对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绝对值之和等于零。

( )12.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其权数必须是各组的次数或比率。

( )13.计算数值平均数时,要求资料中的各项数值必须大于零。

( )14.根据分组资料计算的算术平均数,只是一个近似值。

( )15.权数的绝对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也就越大。

( )16.组距数列条件下,众数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众数组相邻两小次数多少的影响。

( )17.两个企业比较,若B A B A x x σσ>>,”,由此可以肯定B 企业生产的均衡性比A 企业好。

( )18.对于分组资料,若不同时期相比,各组平均数均程度不同地上升,则总平均数一定上升。

( )19.n 个同性质独立变量和的方差等于各个变量方差之和。

( )20.n 个同性质独立变量平均数的方差等于各变量方差的平均数。

( )21.变量的方差等于变量平均数的平方减变量平方的平均数。

( )22、峰态一词是由统计学家Galton 于1905年首次提出的。

它是对数据分布平峰或尖峰程度的测度。

( )三、选择题1、某工厂新工人月工资400元,工资总额为200000元,老工人月工资800元,工资总额80000元,则总平均工资为( )A 、 600元B 、 533.33元C 、466.67元D 、 500元2、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同质总体的( ).A 、集中程度B 、离中程度C 、一般水平D 、变动程度3、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作为权数的各组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比重的大小B 、各组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的大小C 、标志值本身的大小D 、标志值数量的多少4、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 )来比较A.标准差系数B.平均差C.全距D.均方差5、统计学中最重要的离散指标是( ).A 、平均差B 、全距C 、标准差D 、变异系数6、离散指标中受极端值影响最大的是( )A 、平均差B 、全距C 、标准差D 、方差7、假如学生的考试成绩用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来表示,则全班考试成绩的水平高低应该用什么平均数来说明?( )A 、算术平均数B 、众数C 、众数或中位数D 、中位数8、若两个变量数列的标准差相等且计量单位相同,但平均数不相等,则( )A 、平均数大者代表性强B 、平均数小者代表性强C 、两个平均数的代表性一样D 、无法判断哪个平均数的代表性强9、某企业有A 、B 两个车间,去年A 车间人均产量3.6万件,B 车间人均产量3.5万件.今年A 车间人数增加6%,B 车间增加8%.如果两个车间的人均产量都保持不变,则该企业今年总的人均产量与去年相比( )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能确定如何变化10、已知某变量分布属于钟形分布且M0=900,Me=930,则( )A 、x <900B 、900<x < 930C 、x >930D 、x =91511.受极大值影响较大的平均数是( )。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

统计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思考题1.1什么是统计学统计学是关于数据的一门学科,它收集,处理,分析,解释来自各个领域的数据并从中得出结论。

1.2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描述统计;它研究的是数据收集,处理,汇总,图表描述,概括与分析等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方法。

1.3统计学的类型和不同类型的特点统计数据;按所采用的计量尺度不同分;(定性数据)分类数据:只能归于某一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它是对事物进行分类的结果,数据表现为类别,用文字来表述;(定性数据)顺序数据:只能归于某一有序类别的非数字型数据。

它也是有类别的,但这些类别是有序的。

(定量数据)数值型数据:按数字尺度测量的观察值,其结果表现为具体的数值。

统计数据;按统计数据都收集方法分;观测数据:是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这类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数据。

统计数据;按被描述的现象与实践的关系分;截面数据:在相同或相似的时间点收集到的数据,也叫静态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按时间顺序收集到的,用于描述现象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也叫动态数据。

1.4解释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答案同1.31.5举例说明总体,样本,参数,统计量,变量这几个概念对一千灯泡进行寿命测试,那么这千个灯泡就是总体,从中抽取一百个进行检测,这一百个灯泡的集合就是样本,这一千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参数,这一百个灯泡的寿命的平均值和标准差还有合格率等描述特征的数值就是统计量,变量就是说明现象某种特征的概念,比如说灯泡的寿命。

1.6变量的分类变量可以分为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数值型变量。

变量也可以分为随机变量和非随机变量。

经验变量和理论变量。

1.7举例说明离散型变量和连续性变量离散型变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取值以整数位断开,比如“企业数”连续型变量,取之连续不断,不能一一列举,比如“温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统计的内涵有哪三层含义?这三层含义之间有什么关系?哪个是最基础的?内涵:(1)统计工作/统计活动(最基础的);(2)统计资料;(3)统计学关系:统计工作是收集统计资料的基础,统计资料是统计学研究的前提。

2、统计工作过程有哪几个阶段?(1)统计设计;(2)统计调查;(3)统计整理;(4)统计分析;(5)统计资料的提供和开发3、总体?什么是总体单位?两者的关系怎样?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确定的所要研究的事物的全体。

总体单位:构成总体基本单位的个别事物。

关系:(1)总体由总体单位构成;(2)总体与总体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研究目的下,总体与总体单位可相互转换。

4、什么是标志?什么是指标?什么是变量?标志:标志是与总体单位相对应的概念,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的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值。

变量:指可变的数量指标。

5、什么是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如何区分?数量指标:反映的是社会经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质量指标:反映的是现象与现象之间相互联系过程以及现象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区分标准:数量指标一般具有可加性,质量指标一般具有可除性。

第二章统计调查1、什么是统计调查?它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统计调查:统计调查搜集的资料主要是数据资料,是反映总体特征的数据。

作用:基础环节,担负着提供基础资料的作用。

2、什么是时期指标?什么是时点指标?如何区分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主要是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活动过程所达到的总量。

时点指标:主要是反映现象在某一个瞬间或某一时刻上所达到的总量。

区分:从时间角度看能否相加,能相加的为时期指标,不能相加或相加无意义的是时点指标。

但两者都是总量指标。

3、统计调查方式有哪些?哪些是全面调查方式?哪些是非全面调查方式?(1)普查——全面调查;(2)重点调查——非全面调查;(3)典型调查——非全面调查;(4)抽样调查——非全面调查。

第三章统计整理1、什么是统计整理?它在整个统计工作中有什么作用?统计整理:指对统计调查取得的资料进行加工处理的工作过程。

作用:对现象个体量认识过渡到现象总体量认识的连接点。

(承上启下作用)2、什么是统计分组?统计分组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统计分组:根据统计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将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的标志分为若干部分或组别的方法。

关键: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关键3、什么是分配数列?怎样编制等距数列?分配数列: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个标志分成若干组,列出各组的总体单位数或各组单位数在总体单位数中所占的比重,这样形成的数列称为分配数列。

等距数列的编制(相关概念见P24):(1)确定分组的形式;(2)确定组数;(3)确定组距;(4)确定组限;(5)计算各组次数,形成变量数列。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1、什么是总量指标?什么是相对指标?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或绝对水平的指标。

相对指标:指两个有联系的指标之比,是反映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程度的统计指标。

2、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的特点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特点:区别:(1)连续:指时期指标是连续统计得到的,时点指标是间断统计得到的。

(2)可加:时期指标可以相加,时点指标不可加或相加无意义。

(3)相关:时点指标与时间长短无关;时期指标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时期指标数值越大。

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常见的相对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表现形式:(1)无名数:%、‰、成数、倍数、系数等。

(2)复名数:以分子分母的计量单位共同构成计量单位。

常见的相对指标及其计算:(一)计划完成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完成数不能套用公式的情况:1、当计划任务数或实际完成数为0或负数,相除没有意义,只有想减;2、如果计划任务数是以增(减)率下达的,计算计划完成相对指标时不能直接以实际增(减)率除以计划增(减)率,而必须包括原有的基数。

即:计划完成相对指标=1±实际增(减)率/1±计划增(减)率(二)结构相对指标=各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例:见作业一-第4题)所有结构相对指标之和等于1。

实际工作中,如果前面数据都出现四舍五入,最后一个数据用1倒减。

(三)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分子、分母可颠倒)(四)比较相对指标=某一个总体的某一个指标/另一个总体的同类指标(五)强度相对指标=某一个总体的某一个指标/另一个总体的另一个指标(单位都保留)4、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有何区别?比例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期同一总体中的不同现象数值相比较形成的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是指同一时期不同总体中的同类现象数值相比较形成的相对指标。

5、比较相对指标与结构相对指标的异同点是什么?区别:结构相对指标是反映总体内部的结构状况,而比较相对指标反映的是不同总体之间的结构状况。

相同点:都是反映总体的结构状况。

6、强度相对指标与平均相对指标的区别是什么?区别标准:看分子数值是否由分母上的所有单位提供,如果是,则是平均相对指标;反之,则为强度相对指标。

第五章平均指标与标志变异指标1、什么是平均指标?平均指标有哪些种类?平均指标:指代表现象所达到的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种类:(1)按时间分:①静态平均指标: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调和平均数、众数、中位②动态平均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算术平均数(例见作业一-第8题①)a.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之和为零,即:b.各个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之和为最小,即:权数:权衡轻重作用:权数越大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越大(主要是相对权数起作用)媒介作用:把不能相加的因素变为能够相加的因素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2、调和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二者对资料有何不同的要求?给定的资料在分子上且相等,用调和平均数;给定的资料在分母上且相等,用算术平均数。

3、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是什么?(1)众数(Mo):指总体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标志值。

求法:①单项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即为Mo②组距分组数据上式中:L、U分别为众数组下限值和上限值;为众数组次数与下一组次数之差;为众数组次数与上一组次数之差;i为众数组的组距。

(2)中位数(Me):将各单位的标志值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标志值。

求法:①由未分组的资料求Me②由已分组的资料求Me:a.计算∑f/2;b.采用向上或向下累计法进行次数累计,选取首次包括次数一半的组为中间组,中间组所对应的标志值为Me。

③由组距数列确定Me:用方法②确定中间组后,用公式计算Me公式:上式中:L、U分别为众数组下限值和上限值;分别为向上、向下累计至中位数所在组以前的次数;为中位数所在组的次数;i为中位数所在组的组距。

4、什么是标志变异指标?有哪些种类?标志变异指标:反映离散趋势的指标。

种类:全距、平均差、标准差、方差、标志变异系数。

(例见作业一-第7题)平均差(AD)标准差(σ)标准差系数(例见作业一-第8题②)意义:单位平均数上的差异,标准差系数(离散系数)小,标志变异小,平均数的代表性就高,反之则反。

5、为什么平均数要与标志变异指标结合使用?平均差和方差的计算都要用到平均数。

6、在什么情况下计算了标准差还需要计算标准差系数才能反映平均指标的代表性?性质、单位、数值这三者中有任何一项不同,都必须用标准差系数判断。

第六章时间数列1、什么是时间数列?它有哪些基本要素?有哪些种类?时间数列:是反映现象变化情况的某种统计指标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数列。

基本构成要素:指标、时间。

种类(根据指标种类进行分类):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时期数列、时点数列)、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2、什么是时点数列?什么是时期数列?二者如何区别?时点数列:反映现象在某一个瞬间或某一时刻上的变化情况的时间数列。

时期数列:反映现象在一段时期内的变化情况的时间数列。

区分标准:从时间角度看能否相加,能相加的为时期指标,不能相加或相加无意义的是时点指标。

但两者都是总量指标时间数列。

3、常见的动态分析指标有哪些?如何计算?(一)发展水平(二)增长量=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三)发展速度=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四)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增长量/基期水平(五)平均发展水平(六)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七)平均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时间序列项数-1)4、什么是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它与一般平均数有何区别?怎样计算序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一)概念:指将动态数列当中的各项指标数值进行平均所得到的平均数。

(二)联系:都是将现象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代表现象的一般水平。

区别:(1)一般平均数是将现象在同一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以静态角度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序时平均数是将现象在不用时间上的数量差异抽象化,以动态角度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

(2)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而序时平均数是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

(三)序时平均数的计算1.由总量指标动态数列进行计算(例见作业二-第2题)(1)由时期数列计算:各期水平之和除以期数【P47例3-4】公式:(2)由时点数列计算:①由连续时点数列计算(与时期数列计算相同)②由间隔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知道期初、期末水平)【P47例3-4、作业二-第3题】公式:③由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计算:相邻两期水平的平均数乘以间隔期数【P46例3-3】公式:2.由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和平均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先分别计算出分子和分母的平均数,再相除得到所需序时平均数【P47例3-4】公式:5、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有何关系?(1)某期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阶段内各个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

(2)某期环比发展速度=该期定基发展速度/前一期定基发展速度6、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有何关系?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7、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怎么计算?(例见作业二-第1题)公式:8、什么是移动平均法?奇数项移动怎样操作?所谓移动平均,是选择一定的平均项数或步长k,采用逐项递移的方法对原时间序列计算一系列移动平均数,揭示现象在较长时间内的发展趋势。

操作步骤:①选定移动项进行简单的算术平均;②将求得的平均数对准项数正中,逐项移动,边移动边求平均数,直到最后一项为准;③a.如果是奇数项移动平均,移动平均值可对正所平均的中点时期,一次即可得到趋势值。

b.如果是偶数项移动平均,移动平均值在正中两时期之间,那么必须再进行一次两项平均将移动平均值对正时期。

9、什么是最小平方法?怎样作用此法求出现象的趋势值?(例见作业二-第5题)方法:①假设x为时间序列数(1,2,3……n),y为每期实际值,n为时间数列个球②计算出∑x,∑y,∑xy,∑x²③采用公式计算参数b=n∑xy-∑x•∑y a=∑y-b•∑xn∑x²-(∑x)x²x n n④y=a+bx第七章统计指数1、举例说明哪些是数量指标指数?哪些是质量指标指数?数量指标指数是根据数量指标计算的、说明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变动的指数,如:产品产量指数、商品销售量指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