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实录-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造一艘小船》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优秀公开课
科目版本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章节课名第一单元第四课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师上课教学环节页码内容1.情境导入 1.1船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货物运送到远方。
很多以水为生的民族还在使用着这类简单而实用的船,随着时间和技术的推进,船在动力和外形上发生了很大的进步。
2.探索新知 1.2最早出现的是以浮具为水上工具和人力划桨为推动力的木船。
1.3后来出现了以人力和风力等为动力的帆船。
1.4这是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建成第一艘采用明轮推进的蒸汽机船“克莱蒙脱”号,时速约为每小时8公里。
1.5这是19世纪出现的以蒸汽机为动力的钢铁船。
1.6当今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又为船舶开辟了新的动力来源。
图为美国“杜鲁门号”航空母舰和以空气为动力的气垫船。
1.7纵观船的发展史,同学们感受到船只的变化了吗?你发现了哪些变化?(学生讨论3分钟)其实,上节课我们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们知道铁块在水中是沉的,用钢铁制造的大轮船却能浮在水面,还能装载很多货物,是因为体积越大的船,排开的水量就越大,受到水的浮力也就越大,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
这节课我们也来造一艘小船,材料是橡皮泥。
大家准备用橡皮泥造一艘什么形状的船呢?你有增加小船载重量的好方法吗?是的,我们要把小船做成空心的,而且要尽量做得体积大一些,这样排开的水量也会大一些,装载量也就1.12我们先观看一段实验视频,探究一下同重量不同体积与形状的小船,装载量是否存在差异。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下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与教学目标1.1 教学背景本节课是教科版科学五下4第7单元《造一艘小船》中的一部分。
该单元涵盖了孩子们小学阶段必须了解的关于浮力、物体的密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1.2 教学目标•能够了解物体的浮力原理•能够构建简易的小船•能够在实践中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浮力的原理和影响因素•小船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2 教学难点•如何确保小船的稳定性和漂浮性•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三、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3.1 教学内容1.浮力原理2.小船的构建3.实践操作:造一艘小船3.2 教学步骤步骤一:带领学生了解浮力原理•描述物体的密度和因此浮力导致它漂浮的原理•指导学生制作简易的浮力实验步骤二:带领学生构建小船•介绍小船制作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制作小船模型并加入自己的设计元素•引导学生思考小船如何能够漂浮步骤三:实践操作,造一艘小船•学生使用自己制作的小船进行测试和实践•描述学生制造和测试小船的流程,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加深学生对物体密度的概念和实践操作的理解四、教学评价与作业4.1 教学评价学生能否理解物体密度和浮力原理,能否使用材料和工具制作小船,并能在实践操作中加深对物体密度概念的理解。
4.2 作业学生完成针对小船制作与测试的小组报告。
报告内容包括:小组成员、小船制作过程、小船设计思路、在测试过程中的发现和结果分析,然后分析报告,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该节课采取了理论授课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法,学生利用自己的实践操作来更加深入地理解浮力原理和理解物体密度的概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严格把控学生的安全问题,要确保学生制作的小船牢固可靠并优雅漂浮,加强学生练习操作的机会,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思考小船制作的细节和可能的改进。
在教学评价方面,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鼓励他们多分享对于物理和浮力方面的体会,让他们在小组讨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案(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通过两年半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认识得到了一定提高,部分学生已学会了自己收集资料和行课堂记录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已会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在实验前已具备了提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计划,最后进行实验验证,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学生小组内的合作交流也有了基础。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他们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探索橡皮泥造的船,不断改进船形,增大船浸入水中体积。
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队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排开的水量越多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如何更好的造一艘排开水量大,装载量多的小船。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橡皮泥若干,泡沫若干,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船一直以来是水上交通工具,古往今来,人们制造了形态各异的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欣赏完这些图片后,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船的发展史?3.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船的发展史。
(教师边出示课件图片,边讲解)二、做一艘橡皮泥小船1.欣赏完这些船,了解了船的发展史,大家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船?2.出示材料:橡皮泥3.小组分工合作制作4.各小组汇报,各小组派代表去欣赏别的小组小船。
三、用其它材料造船1.画出你想制作的船的草图2小组合作请同学们拿出自己事先做的小船,展示给同学们看,介绍一下你的小船,它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有什么优点?3.没有带材料的同学,请你按书本P10说说你准备做什么小船,用什么材料,自己觉得小船有什么优点,写在作业本上。
其它同学按自己做好的小船写在作业本上。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船的基本结构,认识浮力与船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享交流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学会制作小船。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并运用到小船的制作中。
三、教学准备1.教具:各种类型的船模型、泡沫板、塑料瓶、竹签、细线等。
2.学具:每组泡沫板、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各种类型的船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船有哪些部分组成吗?2.学习浮力知识(1)讲解浮力的概念: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叫做浮力。
(2)举例说明浮力的作用:如轮船、木筏等。
(3)讨论:如何让小船浮在水面上?3.制作小船(1)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艘小船,并说明设计理念。
(2)发放材料:每组泡沫板、剪刀、胶水、直尺、圆规等。
(3)指导学生制作小船:a.画出船体轮廓,用剪刀剪出船体。
b.用胶水将船体与船舱连接。
c.添加船帆,用细线固定。
d.调整小船的重量,使其能浮在水面上。
4.测试小船(2)讨论:如何改进小船的设计,使其浮力更好?(1)引导学生分享制作小船的过程和感受。
(2)讨论:通过制作小船,我们学到了哪些科学知识?五、作业布置1.画出一艘自己设计的船,并标明各部分名称。
2.家长监督下,尝试用其他材料制作小船,并记录制作过程。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制作小船,让学生了解了船的基本结构和浮力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1.浮力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吗?”学生:“因为它很轻。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10)
1.4 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了解船文化,体验船的承重和船舱的大小是和船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若干,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船一直以来是水上交通工具,古往今来,人们制造了形态各异的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欣赏完这些图片后,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船的发展史?3.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船的发展史。
(教师边出示课件图片,边讲解)二、做一艘橡皮泥小船1.欣赏完这些船,了解了船的发展史,大家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船?2.出示材料:橡皮泥3.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我们如何造出一艘载重量大的船呢?(1)把船造得尽量大(2)浸入水中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大后,载重量也多。
4.今天我们用老师发的垫圈来表示载重量,垫圈越多,意味着----载重量越大,我们要做的是比比哪个小组在橡皮泥一定的情况下,哪组的小船载重量大。
5.那把垫圈放入水中有什么要求吗?四人小组讨论6.课件出示实验提示:(1)先把船平稳地放入水中,不可以浸水。
(2)放垫圈的时候尽可能平稳,一个个的放,当最后一个放入水中而船沉浮了,那么最后一个不算船的载重。
(3)边放边数,实验三次,注意卫生。
7.出示小船制作要求:装载量大,平稳,美观,大方。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二、教材解析三、学情分析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体积相同的物体,重容易沉,轻容易浮;轻重相同的物体,体积小容易沉,体积大容易浮;也知道了轻重相同的物体,改变排开水的量,可以改变沉浮。
但学生的认识停留在知识层面,不能应用于生活实际,在应用方面也未形成规律。
四、学生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增大船排开的水量,从而增大载重量。
情感与态度: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五、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增大船排开的水量,增大载重量。
2、教学难点:理解载重量增大的实质是增大了排开的水量。
六、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师: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昨天大家回去收集了关于船的知识,你都了解到了一些什么?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资料。
(教师引导性评价,引导学生思考:别人介绍的是关于船的什么方面的知识?)3、师:船的种类很多,用途也各不相同。
从独木舟到现在的客轮,在逐渐变化,变得更好,越来越满足人们的需求了,所以是在逐渐发展,大家想一想,船的发展过程主要是从哪些方面变好的?4、小组讨论交流:稳定、载重、动力、材料……(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归纳。
)(二)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师:船作为一种交通工具,载重量很重要,从独木舟载一个人到现在的客轮载许多人,载重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
今天我们要来造一艘小船,材料是橡皮泥。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下学期科学《造一艘小船》教案《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引导学生通过制造一艘橡皮泥小船,研究相同重量下,怎样增加船排开的水量,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
在动手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困难,如怎样保持船身的稳定和平衡,如何装载更多的货物。
这些问题的解决只有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不断地调试才能达成,因此对学生技能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学情分析自从有了船,人类的活动范围大大扩大,人类的物资运输和交流也大大增加。
可以说,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
大部分学生对船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验,有折纸船的经验。
学生知道船的作用,因此也很乐意来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在水中有的物体会浮,有的会沉,即浮力和重力的关系;也知道了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这是学生造一艘小船的知识基础。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评价任务1.学生能否通过动手设计,制作出装载量大的船。
2.是否理解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今天让我们来造一艘小船。
不过,我们使用的造船材料是橡皮泥,而且我们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橡皮泥小船比赛。
2.集体制订比赛规则:用同体积的同种品牌橡皮泥,不准有其他的添加物,比谁制造的小船装载量大。
时间限制在10分钟内。
3.学生分小组制作,教师提醒要考虑装载物以及船的稳定性。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的小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的载重量。
2.选择材料,设计方案改进船的其他方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STEM目标S(科学):学生知道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T(技术):学生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装载量。
设计方案改进船的其他方面。
E(工程):改进小船装载量并不断完善小船。
M(数学):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装载量也越大。
【教学重点】学生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排开的水量,进而增大装载量。
体会原理: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造的小船,船排开的水量越大,它的装载量也越大。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活动中体会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装载量也越大,并能根据原理改进小船的装载量。
学生能设计改进方案,使小船更实用、更完善。
【教学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若干,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完成一项伟大的工程——造船。
老师这里有一块橡皮泥,你们会用这块橡皮泥捏出一艘小船吗?2.这么有自信,好,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哪组以最快的速度造出小船,让小船能稳稳地浮在水面上。
二、造一艘浮起来的小船1.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活动过程中,老师有几点要求要提醒下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下。
PPT出示活动1要求:a.用一整块橡皮泥制作;b.先小组讨论,得出合理方案后,动手捏;c.完成的小组端坐示意老师。
2.生活动捏出浮起来的小船,师巡视指导,并板书统计小组成功情况。
3.(请学生按成功与否分类摆放在讲台两边)比较下两边的小船,为什么这些小船能成功浮在水面上,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点。
4.看来想要橡皮泥小船平稳地浮在水面上,也是有讲究的,要注意捏出边缘且边缘高度要一致,使其成为一个类似碗、托盘等容器的形状,厚薄捏得均匀,高度要注意。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造一艘小船教科版【课前谈话】两次见面了,对周老师有什么印象?生:幽默生:说话有点轻今天玩橡皮泥,你平时能捏出什么形状来?生:正方形生:爱心形生:曲线生:恐龙老师这里准备了这多的橡皮泥,每块都一样重【上课实录】这是常见的橡皮泥,一杯清水(放了点颜料),把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是沉的还是浮的?生:沉的(演示:放)看到了什么?生:橡皮泥沉下去了沉在水底的橡皮泥,有没有可能捏出一个形状,浮在水面上?生:不可能挑战一下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借助任何材料,造一艘小船,让橡皮泥长时间地负在水面上。
13:27(学生领取材料、分组活动)(学生操作三四分钟以后陆续有成功的小组,自行到黑板上自己的组号处画五角星评价。
从记录上看,每组的小船都浮起来了。
是什么原因让你们的小船浮起来的?生:里面要弄空生:边要高,不要漏水生:越薄越好捏薄了有什么好?生:让橡皮泥减轻这是一样重的橡皮泥啊生:薄了,做大了,很多水可以让船浮起来(生成点?)能浮起来的橡皮泥,和沉的橡皮泥,有什么不一样呢?(教师演示:到两杯有颜色的水,分别放一块橡皮泥和一艘小船)把橡皮泥放入水中,会怎样?生:橡皮泥沉,水会溢出来为什么溢出来?生:橡皮泥的体积把水挤出来了生:橡皮泥重,水轻,水就被挤出来了。
(教师演示:放橡皮泥)溢出的水,就是:生:橡皮泥的体积(教师放橡皮泥小船)如果测量这两个溢出的水的体积(把橡皮泥拿出来),那烧杯中的水倒入量筒中。
这些水是:生:溢出来的,橡皮泥的体积、橡皮泥小船的体积。
你有什么发现?生:为什么橡皮泥小船和橡皮泥的溢出来的体积不一样给他们一个名字:叫做“排开的水量”就是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橡皮泥小船排开的水量要多。
为什么橡皮泥小船排出的水量多?生:橡皮泥小船的体积大看来沉浮,与它排开的水量有关系。
小船需要装货,看看哪个组的小船装货多。
要挑战:哪个组装载的货多。
怎么样比?生:放一样重的橡皮老师这里有一样的垫圈如果有个小组放到第11个时沉了,算几个?生:10个。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下1.4《造一艘小船》教案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五下的第一章第四节。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浮力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在教材中,已经给出了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方法,以及如何测试小船的浮力。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进行制作,并在制作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使小船更稳定等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于浮力原理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有较强的兴趣,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
但同时,五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控制。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浮力原理,知道如何制作一艘稳定的小船。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浮力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2.小船的制作技巧。
五. 教学方法1.实验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浮力原理。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小船的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和教师用书。
2.制作小船所需的材料:如塑料瓶、木棍、绳子等。
3.测试浮力的工具:如称、水等。
4.计时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浮力原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制作好的小船,让学生初步了解小船的结构和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按照教材的步骤,开始制作小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怎样才能使小船更稳定等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完成小船的制作后,教师学生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在交流中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如何使小船更稳定?让学生思考和探究。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记忆。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教学目标:
1.了解造船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2.掌握自己动手制作小船的方法。
教学重点:
学习造船的基本步骤和材料。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动手制作小船。
教学准备:
瓶盖、蜡烛、烛心线、薄木片、胶水等材料。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不同种类的船只,引导学生们讨论船只的构造和用途。
Step 2:呈现问题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要制作一艘小船,你们会选择什么材料和工具呢?
Step 3: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介绍
引导学生们讨论和列举制作小船可能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如瓶盖、薄木片、胶水等。
Step 4:制作小船的步骤
1. 将一个瓶盖固定在一块薄木片上,用胶水粘贴。
2. 将烛心线固定在另一块薄木片上,用胶水粘贴。
3. 将两块木片胶合在一起,确保瓶盖朝上,烛心线朝下。
4. 等胶水干透后,小船就制作完成了。
Step 5:制作小船实践
让学生们按照上面的步骤,动手制作自己的小船。
Step 6:展示和分享
让学生们展示自己制作的小船,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Step 7:学科拓展
通过观察和探究,让学生们思考为什么小船能够浮在水面上,进一步了解液体压力的原理。
Step 8:作业
布置相关练习或调查任务,巩固和拓展所学内容。
Step 9: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小船的制作过程进行总结。
Step 10:课后反思
思考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对下节课的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1.4造一艘小船》教案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的第4课,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解各种船的结构特点,学习设计船的图纸,并动手制作一艘小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船的基本结构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船的设计和制作方面,学生的经验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船的结构特点,知道船的设计原理。
2.学会设计船的图纸,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动手制作一艘小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船的结构特点,学会设计船的图纸,制作一艘小船。
2.难点:船的设计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材、PPT、船的图片和视频、制作小船的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小船制作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船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船的结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介绍船的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让学生初步了解船的制作过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设计自己的船的图纸,并动手制作一艘小船。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
5.拓展(5分钟)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了解我国古代的船舶文化,分享自己的收获。
6.小结(3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船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
7.家庭作业(2分钟)学生课后完成一幅关于船的手抄报,展示自己对船舶文化的了解。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沉和浮》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实验认识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探索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3.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3.感受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难点】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难点:探索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小组材料:水槽一个、若干防水橡皮泥(卡纸、泡沫、胶水、易拉罐等)、若干垫圈、记录单、毛巾。
【教学过程】一、引入:船的发展史师展示图片资料:木筏、独木舟、帆船、明轮、气垫船、现代客轮、远洋货轮、驱逐舰。
生阅读图片资料,感受到人类创造发明船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引出课题:造一艘小船。
(师板书课题)二、探索:造船PK赛师出示材料:防水橡皮泥;卡纸、泡沫、胶水、易拉罐等。
师出示提示:1.造一艘载重量大的小船;2.选择合适的材料(二选一);3.边画设计图边造船;4.造船结束,用垫圈来检测哪艘船的载重量最大。
(同种材料PK)1.把橡皮泥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检测各个橡皮泥船的载重量;2.观察载重量大的船有什么特色?(预设:体积大,排开的水量大)3.分析同样形状的船为什么载重量会不同?(预设:船是否放平稳、垫圈放的位置等)4.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船的装载量变多?其他材料制作的船:1.把船放入水中,用垫圈检测各个船的载重量;2.观察载重量大的船有什么特色?(预设:上有泡沫、体积大等)3.讨论船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四、总结船浮在水面上的原因师:钢铁很重,在水中是沉的。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1.4《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造一艘小船》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船的构造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船的结构和功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船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制作小船的过程中,可能对船的结构和浮力原理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加深对船的构造和浮力原理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掌握制作小船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制作小船的基本技能。
2.难点:浮力原理在船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船的结构和功能,浮力原理。
2.示范法:展示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动手制作小船,培养动手能力。
4.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图片、实例、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2.学具:制作小船的材料和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船的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船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浮力原理。
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小船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示范制作小船的步骤和技巧,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动手制作。
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浮力原理在制作过程中的应用。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制作小船,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拓展(10分钟)邀请学生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讨论如何改进小船的设计,提高其性能。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船的结构、浮力原理以及制作技巧。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完善自己的小船制作,观察其在水中的浮力表现,并撰写观察报告。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极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极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第一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极下册《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造一艘小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科学与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亲身经历按一定要求进行设计制作小船的活动过程。
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在科学探究中认识到船舱的大小与船的载重量的关系,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在体验中培养学生不断修正、完善原有认识的思想。
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制作多媒体。
学生准备:每组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或玻璃弹子若干。
【教学过程】一、简述船的发展过程,了解船的发展史1.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
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也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
船的种类和形状有很多种,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船的发展史。
2.出示多媒体课件,边指导学生看图边借助文字进行讲解。
(课本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木筏、独木舟、明轮、帆船、气垫船、远洋货船、现代客轮、航空母舰。
根据动力把这几类船归类。
3.小结: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二、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1、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进行一项造船比赛,尝试用橡皮泥造一艘小船,造小船很容易,但如何能让我们的小船多装载货物呢?这是一个难点。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科学1.4《造一艘小船》教案
近期,学校将举办一期船的展览会,望同学踊跃参加。
回顾:把实心橡皮泥变成空心的,增加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用天平秤橡皮泥
认真听比赛规则和注意事项
开始捏船大比拼
准备垫圈
认真听检验要求
实验,填写表格
小组比拼
实验交流:玻璃球容易滚动,小船容易侧翻
把船分成几个舱,装载货物
讨论交流
按照老师的指导写出自己的造船计划
按计划造船,
填写实验记录
独立完成
查阅资料,交流
积极准备
让学生知道怎样造出装载量大的船
实验验证如何做到货装的多而且平稳
学会写出造船计划,并学会改进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了解船的文化
培养动手能力ຫໍສະໝຸດ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在科学探究中,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増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在活动中培养我们动手能力、小组协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7)远洋货轮
以载运货物为主的。其大部分舱位用于堆贮货物的货舱。货船的船型很多,大小悬殊,排水量可从数百吨至数十万吨。
(8)航空母舰
航空母舰,简称“航母”“空母”,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作战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现代航空母舰及舰载机已成为高技术密集的军事系统工程。航空母舰一般总是一支航空母舰舰队中的核心舰船,有时还作为航母舰队的旗舰。舰队中的其它船只为它提供保护和供给。
总结课堂
板书
用橡皮泥造船
造一艘小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4 造一艘小船 教科版 (7)
1.4 造一艘小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2.了解船的历史文化;感受选择怎样的材料造船,体验小船载重大小和船舱大小之间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
2.按照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
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小组协作、合作进行研究的习惯,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了解船文化,体验船的承重和船舱的大小是和船的稳定性密切相关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水槽一个,橡皮泥若干,垫片若干,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船的发展史资料,造个性船需要的各种材料。
【教学过程】一、船的发展史1.船一直以来是水上交通工具,古往今来,人们制造了形态各异的船,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2.欣赏完这些图片后,有没有同学来说一说船的发展史?3.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认识一下船的发展史。
(教师边出示课件图片,边讲解)二、做一艘橡皮泥小船1.欣赏完这些船,了解了船的发展史,大家想不想拥有自己的小船?2.出示材料:橡皮泥3.橡皮泥在水中是沉的,如果用一定量的橡皮泥造一艘小船,我们如何造出一艘载重量大的船呢?(1)把船造得尽量大(2)浸入水中体积越大,排开的水量越大,浮力大后,载重量也多。
4.今天我们用老师发的垫圈来表示载重量,垫圈越多,意味着----载重量越大,我们要做的是比比哪个小组在橡皮泥一定的情况下,哪组的小船载重量大。
5.那把垫圈放入水中有什么要求吗?四人小组讨论6.课件出示实验提示:(1)先把船平稳地放入水中,不可以浸水。
(2)放垫圈的时候尽可能平稳,一个个的放,当最后一个放入水中而船沉浮了,那么最后一个不算船的载重。
(3)边放边数,实验三次,注意卫生。
7.出示小船制作要求:装载量大,平稳,美观,大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科学教学实录-造一艘小船教科版
课前谈话: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张铝片(手举铝片),如果把它放在水面上会怎么样?
生:浮、沉
师:请看!(轻轻地把铝片放进水面上)
:师:我在想:这上面能放弹珠吧,你们认为能放几颗?
生:2颗、7颗、8颗、……
师:到底能放多少呢,就让我来试一试。
请大家给我点掌声!(教师在铝片上试放弹珠,边放边数。
)
师:发现了什么?
生:弹珠要滚走了……
师:现在一张铝片上可以放()颗弹珠,要使这张铝片上放更多的弹珠,你们有什么好方法?
生:用胶布(你是怎么想的?)、造船………
教学过程:
一、造一艘小船(大约5分钟)
师:好方法!我们()班的小朋友就爱动脑筋!那你们能利用这一张铝片造一艘小船吗?
生:能!
师:今天就来造一艘小船。
(板书课题)
师:在造船前每组要先想一想:小船怎样造?最多能装几颗弹珠?接着比一比,哪一组造船的速度最快?瞧一瞧,哪一组记录地最认真!(投影和介绍:记录单)
生:(理解记录单)
师:为了不相互干扰,请大家轻轻地讨论和造船,船一造好的立刻举起来!下面请材料员拿出桌子下的一号信封,开始!!
生:动手操作(约2分钟)
师:巡视指导
师:这一组速度最快!(环顾全体)哦,小船都造好了,哪一组第一个介绍?
生:我们组的方法是…….(手举船)我们觉得可以装()颗弹珠。
师:预测可以放()颗弹珠,是怎么想的?(当你们放第()颗时,铝片和弹珠会怎么样?)
生:因为老师用一张平的铝片能放9颗,而我把四周折起来……..
二、哪艘船装得多(大约15分钟)
师:刚才大家都是猜测的,那实际上装运弹珠哪一组最多呢?怎样去证明?
生:做实验!!
师:有道理!等一会儿给每一组18颗左右的弹珠。
但实验前我提个要求:操作员每放一颗弹珠时,其余的小朋友都要仔细观察,发现问题马上在“我们的发现”--------(手指记录单)中记录下来。
比一比,哪一组小朋友最会观察,记录得最认真!现在请材料员按顺序上台领取弹珠!
生:实践操作。
(约5分钟)
师:巡视指导。
师:请材料员把弹珠收起来,看一个保管得最棒!!!
生:整理和保管弹珠。
师:1、哪一组预测和结果的颗数比较准的?(2、哪一组造的船装运弹珠是比较多的?)生:举手
师:了不起!请上台给大家展示,带上记录单,我们掌声有请!!(投影学生记录单)生1:(展示船,对着实验记录单)我们组预测能装()颗,结果可以装()颗。
师:你们为什么预测得那么准呢?当时你们怎么想的?
生1:因为。
生2:(展示船,对着实验记录单)我们组预测能装()颗,结果可以装()颗。
师:哇,厉害,远远超过预测呢!
师:你们组设计的船你觉得为什么能放那么多的弹珠呢?
生:(放在投影仪上介绍)因为………..
师:那在放第()颗时发现了什么?
生:小船倾斜了、弹珠滚动……….
师:(板书--------倾斜)倾斜了怎么办?
生:两边同时放。
师:这样可以吗?请你来试一试。
(台上学生演示------还是滚动!!)
生:不要弹珠滚动就可以了、用两面胶把弹珠胶住、做船舱…(适时板书---------做船舱、固定弹珠)
师:怎样做?
生:做成一格一格的。
师:如果给你卡纸,你打算怎么做?
生:折成扇形、剪和拼成格子、加高船舷……..
师:看样子针对倾斜我们有好方法了!谢谢你们这一组!!
师:大家在放弹珠的时候又发现了什么?
生:漏水
师:(板书-------漏水)漏水怎么办?
生:用两面胶粘住。
师:如果给你两面胶,你打算怎么做?
生:汇报、补充。
师:(板书--------- 两面胶粘)
三、改进措施后的哪艘船装得多(大约18分钟)
师:好方法!现在大家都利用这些材料(投影仪上)把小船进行改进,然后比一比哪一组改进的方法多而且装的弹珠最多!如果弹珠和铝片不够请举手。
记录员别忘了把你们组的好方法及时记录下来!可时间只有10分钟呀,请材料员拿出2号信封,比赛开始!!
生:动手操作。
(约10分钟)
师:巡视指导。
师:不好意思时间到!!请材料员把弹珠收起来,这一次看哪一个保管得最棒!!!
生:整理和保管
师:哪一组船改进后装的弹珠是最多的呢?
生:举手。
师:你们组改进后最多可以装运弹珠几颗?
生:()颗。
师:请你们带上记录单和小船上来介绍一下!掌声响起来!!
生:(上台)我们组的船是这样的(对着记录单)
师:你们组是怎样想的?
生;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两面胶防止漏水、把弹珠固定、做船舱、加高船舷……..
师:(面对全体学生)大家对他们组还有其他好的建议吗?
生:补充。
师:汇报的小朋友真棒,补充的小朋友也真棒,让我们把最热烈的掌声送给他们!
生:下台。
师: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我们的小船装得更多?
生:上台汇报
师:你们组是怎样想的?
生: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师:我们同样把掌声送给他们这一组。
生:下台
师:我发现有一组的小朋友也在努力想把船改进好,但是装的弹珠还是不多。
让我们一起来帮他们查找原因吧。
生:(分析原因)我认为这一组的说不定漏水了
师:我来试一试。
(演示)针对漏水我们已经有办法了。
还有可能是什么原因?
生:(分析原因)我认为这一组的船舷不够高………
四、课外延伸(大约2分钟)
师:大家真厉害,一艘小小的船能够装这么多的弹珠。
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些船的图片,请欣赏!(打开图片)
生:(欣赏图片)
师:欣赏后你最想说什么?
生:汇报
师: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更加美丽、壮观而实用的船就会在你们手中诞生了!不过,现在大家可以利用身边的材料来制作船的模型,如(拿出模型),最后可别忘了整理实验材料呦!!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