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思考题

合集下载

[农业]土壤学思考题ti

[农业]土壤学思考题ti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胶体;2、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3、土壤盐基饱和度;4、比表面积 5、硅酸盐层 二、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 三、影响阳离子交换量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第七章 土壤酸碱性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活性酸;2、土壤潜性酸; 3、土壤缓冲性 二、简述酸性土、碱性土的改良. 三、谈谈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
影响.
第八章 土壤养分与土壤肥料
思考题: 1、土壤养分有哪些种类? 2、常用肥料有哪些类型? 3、植物如何吸收养分? 4、什么叫根外追肥?它有哪些特点? 5、施肥的方式有哪些?
第九章 我国土壤的分类与分布
一、什么是土壤水平地带性? 二、什么是土壤垂直地带性? 三、什么是诊断层?什么是诊断特征? 四、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土壤类型有哪些?
第十章 园林土壤类型
一、简述园林绿地土壤的特征?
包括哪些层次?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土壤有机质矿质化过程; 2、土壤有机质腐殖化过程; 3、氨化作用;4、硝化作用; 5、反硝化作用;6、根际效应 二、什么是土壤腐殖质,主要物质成分是什么,是如
何形成的? 三、土壤细菌有哪些生理类群?它们在土壤第五章 土壤水、空气和热量
土壤学思考题
城市规划专业
20XX6月22日
思考题
一、解释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 二、什么是土壤肥力的生态相对性?对指
导园林生产有什么意义.
思考题
一、矿物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化学风化包括 哪几种作用?
二、矿物的养分主要通过哪种途径释放的? 三、岩石风化产物的主要物质组成是什么? 四、简述矿物风化难易的顺序. 五、什么叫土壤剖面? 六、土壤的剖面形态特征包括哪些? 七、自然土壤、耕作土壤和城市绿地土壤的剖面

土壤学思考题

土壤学思考题

1.灰潮土的形成特点和主要类型有哪些?答:形成特点:1.近代河流沉积物的影响①沉积物的颗粒分布上具有“紧砂漫淤”的规律;②在水平方向上,颗粒粗细具有“呈带性”;③在垂直方向上,颗粒粗细具有“成层性”。

2. 受地下水的影响潮土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地下水位较高,频繁的氧化还原和干湿交替,使Fe、Mn、 Ca等物质溶解、移动、淀积,出现Fe、Mn结核,砂姜等。

3. 耕种熟化的影响潮土的熟化是人类耕作,施肥、灌排等培肥措施的结果,它的腐殖质含量决定于熟化种度。

主要类型:根据其沉积物和地下水位状况,分为砂质灰潮土,壤质灰潮土和粘质灰潮土三个土属。

2.红壤的利用改良措施有哪些?答;1)保持水土2)增施有机肥3)注意施用化肥和石灰4)合理耕作和轮作5)旱地改水田3.蔬菜保护地存在哪些问题?应如何防治措施?答:存在问题:1)次生盐渍化:土壤中阴离子以NO3-为主,且其浓度过高;阳离子以Ca2+为主;pH中性至微碱性。

2)NH3、NO2危害:NH3高。

NO2高,达2μg/L时,会毒害作物。

3)O2、CO2不足:O2供应不足,影响作物根系的呼吸作用;CO2浓度过低,不能满足作物的光合作用。

防治措施:1)施用有机肥,注意施用微量元素肥料;2)注意补充CO2;3)要计量施用化肥,平衡施肥,避免在土壤中残留;4)适时适量灌水;5)注意冬闲田、揭膜换气。

(产生次生盐碱化时的措施:灌水洗盐;深耕;表层土壤全部换掉或保护地搬迁。

)4.富铝化过程具体有哪三个阶段?答:阶段一:矿物彻底分解阶段——铁铝氧化物和易溶性盐类;阶段二:中性淋溶阶段——脱硅;阶段三:铁铝聚积层形成阶段——形成铁铝氧化物的红色层次,呈酸性反应。

5.国际土壤日是哪一天?答:12月5日。

6.土壤形成中有哪些主要成土过程?答:1. 原始成土过程:从岩石露出地表着生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开始,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的土壤过程2. 腐殖质化过程3. 粘化过程:残积粘化和淀积粘化4. 钙化过程5. 盐化过程6. 碱化过程7. 灰化过程8. 白浆化过程9. 富铝化过程10. 潜育化过程11. 潴育化过程12. 熟化过程13. 退化过程7.土壤剖面的主要层次和鉴别项目。

2015-土壤学思考题概述

2015-土壤学思考题概述
的条件是哪一种?为什么? 4. 叙述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及生态环境上的意义
和作用。☆ 5. 增加土壤有机质的方法有哪些?你认为最有效是
哪种?
第五章思考题
一.概念 1. 土壤容重 2. 团粒结构 二.团粒结构在土壤肥力方面作用和意义有
哪些? 三.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农业生产上比较理
想的结构?培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二、土壤胶体有哪些类型? 三、简述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 四、影响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五、土壤阳离、名词解释 土壤活性酸、土壤潜性酸、土壤碱化度
二、问答 1、简述土壤酸、碱性的成因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2、土壤具有缓冲性能的原因是什么? 3、简述土壤酸性的类型,过酸、过碱土壤的改良方
第一章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土壤、土壤圈、土壤肥力
二、简述土壤的物质组成。 三、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有什么区别? 四、简述土壤在农林业和自然环境中的重要
性。
第二章 思考题
• 一、基本概念: 矿物、岩石、风化作用、成土母质 二、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及作用结果。 三、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 四、自然土壤、耕作土壤的剖面包括哪些层 次?
第六章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水、田间持水量、土水势、土壤呼吸
二、问答 • 1、土壤水分类型、特点及其相应的水分常数; • 2、如何运用水吸力和土水势判断水分运动的方向? • 3、土壤空气组成特点; • 4、土壤水、气、热的相互关系及其调节;
第七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土壤胶体、永久电荷、可变电荷、CEC
法?
第九章土壤养分与肥料
一、N、P、K的营养功能? 二、土壤中N、P、K的存在形态及转化? 三、 N、P、K利用率低的原因? 四、常见N、P、K肥料的性质

最新土壤地理学思考题总汇

最新土壤地理学思考题总汇

土壤地理学思考题总汇标红色的题目不做要求!!!绪论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污染土壤的酸化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二、思考题1、论述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2、阐述土壤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土壤剖析土壤矿物一、名词解释原生矿物物理风化化学风化次生矿物同晶置换(同型异质替代)二、思考题1、原生矿物的主要功能有哪些?2、什么叫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如何凭借硅铝率和硅铝铁率初步判断矿物或土壤的风化程度?3、次生矿物主要有哪些种类?鉴定次生矿物有什么重要意义?4、简述高岭石组(1:1型)粘土矿物的构造和特性5、简述朦脱石组(2:1型)胀缩性粘土矿物的构造和特性土壤有机质一、名词解释土壤有机质有机质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二、思考题1、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发挥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几个方面?2、有机质的转化包括哪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又是如何影响土壤肥力及性质的?3、土壤腐殖质主要由胡敏素、胡敏酸和富里酸构成,两者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影响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是如何影响的?土壤水和热一、名词解释吸湿水薄膜水毛管水水分常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最大毛管持水量)基质势溶质势压力势二、思考题1、按水分的吸附情况和特殊结合形态(结合作用力的类型)可以把土壤水划分哪几种类型?2、什么质地的土壤有效含水量较大?为什么?3、用土壤水的能量观点解释植物什么时候出现永久凋萎?4、一般情况下,当土壤的含水量由大变小时,土壤的水吸力会发生什么变化?5、为增加土壤的保水抗旱能力,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改土措施?6、土壤气相和大气的组成有什么差异?7、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有什么重要意义?第三节土壤性质一、名词解释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的容重有机—无机复合胶体土壤的离子交换阳离子交换量称为盐基饱和度活性酸度潜在酸度重量热容量容积热容量二、思考题1、分析不同的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2、土壤结构的形成的胶结物质主要有哪几种?3、我们如何评价土壤结构的好坏?4、为什么说土壤团粒结构对土壤肥力意义重大?5、说明土壤胶体的构造膜式6、土壤胶体电荷的起因主要有哪几个?7、简述土壤中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8、胶体类型和pH值对阳离子代换量有影响吗?为什么?9、土壤液相的作用和功能表现在几个方面?10、论述酸土的成因11、论述碱土的成因12、说明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的关系12、EH值在土壤发生和肥力上的意义13、土壤的物质组成和水分含量是如何影响土壤的升温、降温和保温性的。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土壤地理学复习思考题0. 什么叫土壤圈?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有怎样的地位和作用?1. 通过学习谈谈你对土壤地理学的认识(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2. 土壤化学风化的基本过程有哪些?其主要过程(水解)怎样影响土壤次生粘土矿物组成?3. 土壤矿物风化的强度指数有哪些指标?如果K m x<1表明什么?4. 试述我国土壤次生矿物的分布规律。

5. 什么是土壤生态系统?土壤的生态功能有哪些?6. 土壤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评价土壤结构状况?7. 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受哪些因素的影响?8. 土壤的吸附作用和土壤的吸收作用有什么区别?土壤的专性吸附对土壤磷的植物吸收有何影响?9. 什么是土壤的本质特征?如何进行调控?10. 土壤调查的目的、依据和方法是什么?11. 从土壤发生学的角度阐明不同成土因素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12. 我区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风对成土过程有哪些影响?13. 论述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有怎样的作用?土壤中物质迁移的动力是什么?受哪些因素的影响?14. 土壤中物质迁移转化有哪些形式?15. 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什么?如何表征土壤形成?16. 成土过程的特点有哪些?17. 灰化过程与白浆化过程有什么异同?灰化过程与富铁铝化过程的差异是什么?18. 什么是土壤的熟化过程,有什么意义?19. 试述土壤分类的依据、目的。

20.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21. 干旱土纲的成土因素、主导成土过程有哪些?其分类特征何利用方向有什么特点?22. 银川平原的主要土壤类型应怎样分类?说明理由。

23. 试述我国土壤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

24. 什么是土壤资源?主要特征是什么?怎样合理利用?25. 什么是土壤质量?你认为用怎样的指标评价土壤质量更合理?26. 什么是土壤污染?污染土壤是怎样自净的?27.什么是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有什么优点?28. 试述土壤地理调查的目的任务和基本程序。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是地球陆地表面上,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其本质特征是具有肥力。

2、土壤肥力: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

它是土壤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

二、简答: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子是什么?1、西欧土壤学派:(1)农业化学土壤学派(2)农业地质土壤学派2、俄国土壤发生学派及其发展:3、美国土壤学派及其发展:4、中国土壤学的发展:3、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关系: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为植物生长供应和协调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生产力是由土壤肥力与发挥肥力作用的外界条件所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看,肥力只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不是全部。

所谓发挥外界条件指土壤所处环境、气候、日照状况、地形、供水、耕作等4、土壤学的研究内容土壤学就是研究土壤性状、土壤发生、土壤分类和分布的科学,并且也是研究土壤调查、利用和改良的科学1、土壤发生的研究2、土壤的组成、性质和形态的研究3、土壤分类和类型的研究4、土壤分布规律的研究5、土壤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土壤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绝对年龄:从开始形成土壤时起,直到现在。

相对年龄:指土壤的发育阶段或土壤的发育程度,一般用土壤剖面分异程度加以确定。

2、腐殖质化过程:指在各种植物作用下,在土体中,特别是土体表层进行的腐殖质累积过程。

腐殖质化过程的结果,是使土体发生分化,往往在土体上部形成一暗色腐殖质层。

3、粘化过程:指土体中粘土矿物的生成和聚集过程,常在温带和暖温带的生物气候条件下,一般在土体内部(20—30厘米)发生强烈的原生矿物分解和次生粘土矿物的形成,或表层粘粒向下机械地淋洗。

4、富铝化过程:是土体中硅以硅酸形式的淋失(脱硅),铁铝的富积(富铁铝)的过程,也称脱硅富铝化过程5、潜育化过程:指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6、潴育化过程:指土体中发生的氧化还原过程。

7、土壤的熟化过程:二、简答:指在人类的合理利用和定向培育下,土壤向着肥力提高的方向发展的过程。

土壤学学生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学生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1.土壤:是地球陆地能够产生绿色植物收获物的疏松表层。

2.土壤肥力:是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和协调营养条件和环境条件的能力。

第一章土壤的物质组成1. 岩石:是一种或几种矿物的集合体。

2. 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一定的化学成分、内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元素或化合物。

3. 风化作用:是地壳表层的岩石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崩解破碎和分解作用。

4.硅铝铁铝:指粘粒矿物中二氧化硅与铁、铝氧化物的克分子比率。

5. 土壤机械组成:土壤中各粒级土粒重量百分率的组合叫土壤颗粒组成,也称为土壤机械组成。

6. 土壤质地:根据土壤颗粒组成所划分的土壤类别名称。

7. 矿质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在土壤微生物及其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其中的矿质养分的过程。

8. 有机质的矿化率:是指每年因矿化作用而消耗掉的有机质量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百分数。

9. 腐殖化过程:土壤中各种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腐殖质的过程。

10. 腐殖化系数:单位质量(或重量)有机物质(料)在土壤中分解一年后残留下来的量占施入量的比例。

11. 同晶替代:指粘土矿物的中心离子被电性相同、大小相近的离子所替代而晶格构造保持不变的现象。

12. 永久电荷:由粘粒矿物晶层内的同晶替代所产生的电荷。

13. 可变电荷:其数量和性质随土壤溶液 pH 的变化而改变的电荷。

14. 土壤吸收性:土壤能吸(收和保)持各种分子、离子、气体、悬浮颗粒以及微生物的能力。

第二章、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1. 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向下挖掘而裸露出来的垂直切面。

2. 土壤剖面构造(型):指土壤剖面层次排列状况。

3. 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土壤在水平方向上随生物气候带而演替的规律性称为水平地带性。

4. 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土壤随地势的增高而呈现演替分布的规律性称为土壤垂直地带性。

5. 土壤分布的区域性:指土壤在水平和垂直分布带内,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不同,其土壤类型有别于地带性土壤类型,显示土壤的区域性。

土壤学思考题

土壤学思考题

土壤学思考题(共4页) -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第一章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肥力二思考题1. 怎样理解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土壤和人的关系2. 人类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和利用土壤3. 土壤和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的有什么重要意义4. 试从地理环境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角度证明地理圈中包含着土壤圈。

5. 请亲自观察校园绿地或者附近农田林地,选择一个具体的单个土体,运用所学的知识阐述土壤是一个开放系统,并说明该土壤开放系统中的主导物质能量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土壤母质;岩石风化;同晶替代;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粒级;土壤质地;有机质矿质化;有机质腐殖化;化学风化;风化作用;物理风化;矿化率;腐殖化系数二思考题1. 土壤的基本组成是什么如何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2. 结合中国土壤粒径分级系统,简述进行土壤粒径分级的意义和作用3. 简述土壤质地对肥力的影响,那种质地对肥力更有利4. 简述土壤结构类型,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好的结构5. 土壤形态是怎样形成的,研究土壤形态的意义是什么6. 说明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概念和意义。

7. 主要次生黏土矿物有几种有什么区别8. 矿物岩石的风化作用有几种类型9. 岩石、母质、土壤之间有何差异联系10. 为什么说生物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11. 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有什么影响12. 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作用怎样合理调节土壤有机质13. 土壤质地改良措施有哪些第三章.一名词解释灰化过程;钙化过程;富铝化过程;潜育化过程二思考题1.试讨论分析土壤形成因素方程的基本原理。

2.简述土壤发生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过程。

3.请小组讨论六大成土因素在土壤形成过程的作用。

4.通过实地观察试发现各种成土因素与土壤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换过程。

5.为什么说评价母质和土壤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困难的第四章.一名词解释诊断表层诊断表下层二思考题1. 世界上有哪几大土壤分类体系试比较分析各土壤分类体系的特点。

土壤学讨论习题和思考题

土壤学讨论习题和思考题

讨论习题:(按章)
绪论:如何理解并应用土壤肥力生态相对性
1.如何区分三大类岩石。

2.如何从土壤剖面形态特征初步判断土壤的肥力状况
3.叙述不同微生物在有机质转化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核心地位?如何调节有机质含量?
5.谈谈土壤质地和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6.谈谈土壤水在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

7.全面论述离子交换对土壤养分性状的影响。

8.土壤酸碱性和氧化还原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9.林木施肥和作物施肥有什么不同?
10.比较数量化系统分类和我国过去土壤分类的不同和特点。

11.如何防治土壤退化,提高土壤质量?
思考题:(按章)
绪论:农业土壤和森林土壤的重要区别?
1.我国丰富的地形对土壤形成有什么影响?
2.耕作土壤剖面和自然土壤剖面的重要区别是什么?
3.土壤中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4.土壤矿质化过程和腐殖质化过程是否同等重要?
5.质地、结构和孔隙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6.怎样提高土壤中有效水的含量?
7.如何调控土壤的交换性能?
8.如何选择改良土壤酸碱性的方法?
9.如何进行土壤和树木营养诊断?
10.分别比较我国南方和北方土壤在土壤形成过程上的异同点。

11.如何提高土壤的耕作质量和环境质量?。

土壤学思考题

土壤学思考题

土壤学思考题第一篇:土壤学思考题土壤学思考题一.名词解释土壤,土壤缓冲性,土壤的吸收性能,土壤肥力,自然肥力,同晶置换,硝化作用,氨化作用,盐基离子,致酸离子,风化作用,水解作用,腐殖化作用,矿质化过程,土壤质地,原生矿物,次生矿物,土壤耕性,粘着性,粘结性,土壤容重,土壤比重,土壤孔隙度,盐基饱和度,阳离子交换量,吸湿水,膜状水,毛灌水,吸湿系数,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土壤热容量,导热率,缓冲量,碱化度,土壤剖面,新生体,侵入体,可变电荷,永久电荷,岩石,矿物,饱和水分运动,非饱和水分运动,陪伴离子,菌根,土壤发生层,钙化过程,粘化过程,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二.回答或计算1.试论述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简明系统是以-------mm为界限,把土壤颗粒分为物理性砂粒及物理性粘粒的。

2.土壤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肥力的四大因子是什么?3.土壤组成如何?4.从水,肥,气,热,耕性几方面说明团粒结构的优点。

5.与大气交换的方式有几种?哪一种最重要?6.土壤气体交换的方式有几种?哪一种最重要?7.什么是土水势?由哪几个分势组成?8.土壤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如何推导?9.土壤为什么具有缓冲酸碱的能力?10.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征?地理文化趋势及产生原因?11.土壤热量的来源有哪些?12.土壤吸收氧分作用方式有几种?13.粘土矿物基本构造单元是什么?14.土壤中氢离子的来源,以及氢氧根离子的来源15.土壤有机质有什么作用呢? 16.化学风化作用的方式分别有哪些17.某红壤的ph为5.0,耕层土壤为2250000kg/hm平方,土壤含水量为20%,阳离子交换量为10cmol/kg土,盐基饱和度为60%,式计算改良每公顷该土壤的石灰需要量18.可变电荷是怎样产生的?19.是比较高岭石与蒙脱石晶层构造上的差异。

20.一容重为1g/cm平方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2%,田间持水量为30%,要使30cm土层含水量达田间持水量的80%,需灌水多少(方/亩)? 21.已知某土壤的容重为1.30g/cm立方,问土壤的孔隙度是多大?22.试论述阳离子代换作用在土壤肥力上的意义?23.简述岩石矿物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II》复习思考题绪论一、名词解释:1、土壤2、土壤肥力二、简答:1、土壤肥力的四大因子是什么?2、土壤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哪几个学派?3、土壤肥力与土壤生产力的关系:4、土壤学的研究内容第一章土壤母质与土壤的形成一、名词解释:1、土壤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2、腐殖质化过程3、粘化过程4、富铝化过程5、潜育化过程:6、潴育化过程7、土壤的熟化过程:8、土壤剖面构型:二、简答:1、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2、常见的原生矿物有哪些?常见的次生矿物主要有哪些?3、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成哪三类?分别是什么构造?4、常见的岩浆岩有哪些?常见的沉积岩有哪些?常见的变质岩有哪些?5、完整岩石风化有哪三个阶段?6、硅铁铝率的概念及意义7、成土因素主要有哪些?8、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的关系怎样?9、自然土壤剖面层次主要有哪些?10、人为农业旱耕地土壤剖面层次主要有哪些?三、论述:1、人为因素如何影响土壤的形成过程?2、简述生物因素的成土作用第二章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一、名词解释:1、土壤机械组成2、土壤质地3、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4、有机质的腐殖化过程5、有机质的矿化率6、有机质的腐殖化系数7、永久电荷8、可变电荷9、同晶替代二、简答:1、土壤有哪三相物质所组成?2、土壤的基本粒级有哪4种?土壤质地的三个基本类型是什么?3、土壤腐殖质主要有哪两大类?4、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中的作用5、土壤胶体的组成有哪些?6、层状硅酸盐矿物的基本结构单元是什么7、胶体的构造怎样?三、论述:1、土壤质地与土壤肥力的关系?2、简述土壤腐殖质的性质四、计算题:1、假定每亩表层(20厘米)土重150 000kg;某土壤有机质含量2%,矿化率为2%;假定施入有机物质为紫云英,其腐殖化系数为0.25,紫云英含水率86%;则要想用紫云英维持原有土壤有机质水平不下降,应施入量为多少?第三章土壤的基本性质一、名词解释:–1、土壤容重:土壤的容重是指单位体积自然状态下的土壤(固和孔隙)的干土重–2、土壤孔隙度:单位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体积的百分比,称为土壤孔隙度。

湖南农业大学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湖南农业大学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绪论 :1.土壤2.土壤肥力第一章土壤的物质组成:1.岩石2.矿物3.风化作用4.硅铝铁铝(saf)5.土壤机械组成6.土壤质地7.矿质化过程8.有机质的矿化率9.腐殖化过程10.腐殖化系数11.同晶替代12.永久电荷13.可变电荷14.土壤吸收性第二章、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1.土壤剖面2.土壤剖面构型3.土壤分布的水平地带性4.土壤分布的垂直地带性第三章、土壤基本性质:1.土壤孔(隙)性2.土壤孔隙度3.土粒密度4.土壤容重5.土壤结构性6. 土壤宜耕期7.土壤耕性8.土壤粘结性9.土壤粘着性10.土壤可塑性11.阳离子交换量12.盐基饱和度13.离子饱和度效应14.互补离子效应15.土壤活性酸16.土壤潜性酸17.总碱度18.碱化度(钠碱化度:ESP)19.土壤缓冲性能第四章土壤肥力1.氨化作用2.硝化作用3.反硝化作用4.田间持水量5.凋萎系数6.土水势7.土壤水吸力8.水分特征曲线9.土壤通气性10.质量热容量11.容积热容量12.导热率二、填空:1. 按土壤矿物的来源分为矿物和矿物两大类,主要的原生矿物有,主要的次生矿物有等(各举3种)。

2.岩石按其成因分为、和三类,其中地表分布最广的是。

3.影响岩石化学风化作用的因素有、、等,其中是主要因素。

4.化学风化作用包括、、和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其中是化学风化中最主要的作用和基本的环节。

5.由于生物气候等环境条件的不同,岩石的风化作用类型不同,高温多湿地区以为主,寒漠地区以为主,沙漠地区以为主。

6.影响自然土壤形成主要有:、、、和五大因素,其中是主导因素。

7.水田土壤的剖面可划分为、、、、、等土层。

8.组成地壳的4种主要化学元素为、、、。

9.土体中Saf 值大,说明土体淋溶,母质风化度,阳离子交换量,土壤保肥能力。

10. 岩石经过风化成土过程,N、P、K三要素含量的变化趋势是N,P ,K 。

11. 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和的矛盾与统一。

《土壤学》考试思考题

《土壤学》考试思考题

《土壤学》考试思考题《土壤学》思考题:绪论1、土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营养库的作用2)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3)水分涵养与对植物的供给4)生物的支撑作用5)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2、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土壤是在地球表面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时间等因素综合作用下所形成能够生长植物的、处于永恒变化中的疏松矿物质与有机质的混合物土壤肥力:是土壤能经常适时供给并协调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养分、空气、温度、支撑条件和无毒害物质的能力。

3、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土壤空气、土壤水、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土壤是由固、液、气三相物质组成的多相分散的复杂体系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什么?传统四大肥力因子:水、肥、气,热第一章土壤母质及矿物质1、矿物、成土矿物、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土壤粒级1)矿物是指天然产出的具有比较均一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内在结构的元素或化合物。

2)成土矿物:与土壤矿物质组成密切相关的矿物。

硅氧四面体、铝氧八面体3)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构成的矿物的天然集合体。

4)风化作用:岩石在地表或近地表受到温度、水、空气、生物等外力的作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逐渐破碎成为疏松物质,这一过程叫做风化作用。

5)土壤母质:岩石的风化产物,又称成土母质,简称母质。

6)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的不同级别颗粒的含量分布称之为土壤颗粒分布,又叫土壤机械组成。

7)土壤质地:将土壤机械组成分为若干不同的组合,并给每一组合一定的名称,这种分类命名称为土壤质地(土壤中各粒级占土壤重量的百分比组合)8)粒级:根据土粒直径的大小和性质上的差异,将矿物质土粒划分为若干粒径等级,每一等级就叫一个粒级2、矿物和岩石按其成因各是如何分类的。

1)矿物按成因不同可将矿物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原生矿物:由地壳深处熔融的岩浆直接冷凝而成的,如石英、长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是指原生矿物经风化变质作用后,改变了其形态、性质和成分而形成的新矿物,如蒙脱石、高岭石和伊利石等。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解:两种土壤的固相容积为1.2/2.65=0.4528 甲土Cv = 0.46×0.4528+1×30%×1.2
=0.208+0.36=0.568(卡/立方厘米.度)
乙土Cv =0.46×0.4528+1×20%×1.2 =0.208+0.24=0.412(卡/立方厘米.度) 甲土含水量高,热容量大;乙土含水量低,热容量小。
解:田间持水量的80%为: 30%×80%=24% 30厘米土层含水达80%田间持水量时:
水mm=(0.24-0.12)×1×300=36(mm)
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CEC
3.阴离子专性吸附 5.交换酸
2.BS
4.活性酸 6.碱化度 7.土壤酸碱缓冲性
二、思考题
1.产生可变电荷的原因有哪些? 2.什么是土壤CEC,影响CEC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复习思考题
• 风化作用的概念、类型、意义及影响因素?
• 不同母质类型的成因和特点? • 母质区别于土壤的特征? • 花岗岩、砂岩、页岩、石灰岩的风化物上发 育的土壤各有何特征?
复习思考题
• 土壤质地 土壤机械组成 • 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征,质地不良的土 壤如何改良? • 不同粒级的土粒的矿物组成、化学组成和 物理性质有何差异?
通气孔度=总孔度-非活性孔度-毛管孔度
例2:容重为1.2g/cm3的土壤,初始含水量为10%,田间持水量为30%,降 雨10mm,若全部入渗,可使多深土层达田间持水量?
解:先将土壤含水量水w%换算为水v% 初始含水量 水v%=10%×1.2=12%
田间持水量 水v%=30%×1.2=36% 因:水mm= 水v% ×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水mm/水v%=10/(0.36-0.12) =41.7(mm)

茶学《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茶学《土壤学》复习思考题

茶学《土壤学》复习思考题一、填空题:1、土壤肥力的四大要素是指(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

2、构成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晶格的基本结构单位是(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

3、土壤次生矿物以(结晶态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 为主;高岭石属(1:1)型粘土矿物,蒙脱石属(2:1膨胀)型粘土矿物。

伊利石属(2:1)型(膨胀性)矿物,绿泥石属( 2:1)型粘土矿物4、产生物理风化的原因以(温度变化)为主,此外水的冻融、盐的结晶胀裂等均会促使岩石的破裂。

5、一般各种粒级都把大小颗粒分为( 石砾) 、( 砂粒) 、( 粉粒) 和( 粘粒) 4组。

6、在土壤学中一般把表层土壤有机质在20%以上的土壤,称为( 有机质土壤) ,但耕作土壤有机质一般在( 20 ) %以下。

7、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是( 物质的地质大循环与生物小循环过程的矛盾和统一) 。

8、母质可根据其搬运方式和堆积特点,分为( 残积母质) 和( 运积母质) 。

9、化学风化是( 水、氧气和二氧化碳) 对岩石作用的结果。

10、土壤有机质的形态主要分为( 新鲜的有机物) 、( 半分解的有机物) 和( 腐殖质) 。

11、土壤有机质转化的两个主要方向是:( 矿质化) 和( 腐殖化) 。

12、卡庆斯基质地制是一种( 二级) 分类法,按( 物理性砂粒) 和( 物理性粘粒) 的百分数划分为( 砂土) 、( 壤土) 和( 粘土) 三类九级。

13、按土粒成分,可分为(矿物质土粒) 和(有机质土粒)。

通常所指的土粒,是专指(土壤矿物质土粒) 。

14、土壤胶体的双电层是指( 决定电位离子层)和( 补偿离子层)15、土壤胶体可分为( 土壤无机胶体) 、( 土壤有机胶体) 和( 土壤有机无机复合体) 。

16、土壤学中大体上把土壤孔隙分为:( 非活性孔隙)、( 毛管孔隙)和( 通气孔隙) 。

17、测得某种土壤的CEC为50cmol(+)/kg,交换性盐基离子Ca2+、Mg2+、K+、Na+的含量分别为10、5、10、5 cmol(+)/kg,那么该土壤的盐基饱和度为( 0.6% ) 。

土壤思考题

土壤思考题

土壤思考题1.土壤的颗粒组成及质地分类(P65)土壤的颗粒组成又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是指土壤中不同粒径矿质颗粒的组合比例,可由此确定土壤的质地;国内外使用多年的土壤质地分类制包括国际制、美国农部制和卡钦斯基制等,对比各种分类制可以看出它们都将土壤质地粗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三类。

2.土壤黏粒矿物构造特性及其类型划分(39、42)层状硅酸盐类和含水氧化物类是构成土壤黏粒的主要成分,土壤学上将此两类矿物称为次生黏粒矿物。

构造特性:层状层状硅酸盐黏粒矿物一般粒径小于5μm,x射线衍射结果揭示其内部有一千多个层组合,每个层组有硅(氧)片和(水)铝片叠合而成。

硅片由硅氧四面体连接而成。

四面体基本的结构是由1个硅离子和4个氧离子组成的三角锥形四面体,称为硅氧四面体。

类型划分:根据黏粒矿物的构造特点和性质将其分为5组:高岭组、蒙蛭组、水化云母组、绿泥石组和氧化物组。

3.土壤有机质的性质及其生态环境意义(42-48)腐殖质是土壤有机物的主体,一般占60%~80%。

腐殖质的主体是各种腐殖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相结合的盐类。

腐殖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物理)、还表现出离子交换、对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氧化-还原性以及生理活性等(化学性质)生态环境意义:1:腐殖质中官能团对重金属离子有较强的配位和富集能力;2:有机质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较好的固定作用;3:土壤有机质是全球碳平衡过程中的非常重要的碳库,对全球气候变化有较大影响。

4.土壤反应及缓冲性的生态环境意义(76-78)土壤反应是指土壤酸碱性质的量度。

取决于土壤中氢离子浓度的大小,以pH值表示。

氢离子浓度高时,土壤呈酸性反应;反之,呈碱性反应。

因土壤的酸碱度一般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故具有一定的缓冲性。

土壤酸碱性对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对矿物质和有机质的分解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影响土壤中各项化学反应进而影响组分和污染物的电荷特性、沉淀-溶解、吸附-解吸和配位-解离平衡等及土壤微生物的活性的来改变污染物的毒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学》思考题:
绪论
1、土壤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土壤和土壤肥力的概念是什么?
3、土壤的物质组成有哪些?
4、土壤的四大肥力因素是什么?
第一章土壤母质及矿物质
1、矿物、成土矿物、岩石、风化作用、土壤母质、土壤的机械组成、土壤质地、土壤粒级、同晶替代
2、矿物和岩石按其成因各是如何分类的。

3、举例说明岩石矿物的种类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有哪些?4、什么是土壤质地,如何对土壤质地进行改良?
5、什么样的土壤被农民称为蒙金土,这种土壤为何被农民喜欢?6、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土壤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有机质土壤、矿质土壤、土壤有机质的矿化过程、腐殖化过程、氨化作用、硝化作用、矿化率、腐殖化系数、碳氮比1.土壤有机质来源于哪些方面?
2.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是什么?
3.土壤有机质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是什么?
4.影响土壤有机质转化的因素有哪些?
5.土壤腐殖质的存在形态及基本特性是什么?
6.土壤有机质矿化影响因素,秸秆还田为何施适量氮肥?7.调节有机质含量的措施是什么?
第三章土壤孔性、结构性和耕性
1、名词:土壤孔性、土壤密度、土壤容重、孔隙度、结构性、结构体、土壤耕性
2、如何利用土壤容重进行相关计算。

3、衡量耕性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4、土壤孔隙通常分哪三级?
5、土壤孔隙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5、土壤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如何?
6、如何判断土壤耕性的好坏?
7、土壤结构体有哪几种类型?
培育良好结构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8、计算题:某土壤样品,其湿重为500克,体积为320立方厘米,当在烘箱中烘干后,它的干土重为400克,土壤密度为2.65克/立方厘米,试计算①该土壤样品的容重;②该土壤样品的总孔度;③该土壤样品的水容%;④该土壤样品的三相比(固:液:气)第四章土壤水分、空气、热量状况
1、吸湿水、吸湿系数、膜状水、最大分子持水量、凋萎系数、田间持水量、土水势、土壤水吸力、毛管上升水、土壤入渗、土壤水再分布、土面蒸发、土壤呼吸、土壤热容量、
2、数量法研究土壤水对水分类型的划分有哪些?相对应的土
壤水分常数各是什么?
3、什么是土水势包括那几个分势?
4、2、如何运用水吸力和土水势判断水分运动的方向?5、什么是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及滞后现象?
6、土壤含水量的表示方法及土壤水分测定方法有哪些?7、农业上常用的灌溉方法大致有几种?
8、土壤有效水的含量范围是什么?
9、为什么说毛管水是土壤中最宝贵的水分?
10、用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时,为什么以烘干土为基数,而不采用湿土为准?
11、如何描述土壤水的饱和流和不饱和流,其异同点主要由哪些?
12、请解释土壤的夜潮现象和冻后聚墒现象?
13、土壤水分蒸发包括那几个阶段?
14、土壤水份持续蒸发应具备哪些条件?
15、土壤水分入渗决定因素是什么?
16、地下水为什么冬暖夏凉?
17、地下水为什么冬暖夏凉?
18、土壤水气热的调节,为何以调水为主,请归纳出一些你认为的具体措施。

19、土壤空气的组成及特点。

20、简述土壤空气的运动方式。

21、土壤空气与大气交换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2、土壤热容量、导温率和导热率的定义
第五章、第六章土壤胶体与土壤溶液
土壤胶体、永久电荷、可变电荷、阳离子交换作用、阳离子交换量、土壤的盐基饱和度、活性酸、潜性酸、碱化度、土壤的缓冲性、缓冲容量
1、土壤胶体种类有哪些?
2、土壤胶体的构造如何?
3、土壤胶体有哪些特性?
4、土壤吸收性能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5、土壤交换性阳离子分为哪几类?
6、为什么在一般土壤中硝酸根容易被淋失?
7、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是什么?影响交换性阳离子有效性的因素。

8、酸性土壤氢离子的来源是什么?
9、碱性土壤的成因是什么:?
10、酸性土壤及碱性土壤常用的改良剂有哪些?石灰施入土壤后的作用。

11、简述土壤酸性的类型,过酸、过碱土壤的改良方法?
12、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是什么?
13、土壤反应对土壤肥力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14、影响土壤阳离子代换量的因素有哪些?
15、离子交换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有哪些?
第六章土壤形成、分类和分布
1、土壤形成的五大自然因素是什么?
2、人类活动对土壤发生演化影响特点
3、什么是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
4、土壤剖面,从哪几个方面对土壤剖面进行描述?
5、影响山地土壤垂直分布带的因素
6、所谓基带土壤指的是什么土壤?
7、叙述山东省自然地理地貌概况及主要土壤类型。

8、棕壤、褐土形成条件和过程及属性的异同。

9、什么是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垂直分布?
10、土壤(地)退化质量降低的表现是什么?
11、什么是土壤剖面?自然土壤一般分为哪四个基本层?旱地土壤层次构造分为哪四个层次?
12、棕壤的主要成土过程是什么?褐土呢?
13、土壤分类的主要依据
第九章土壤养分
1、名词解释:土壤养分的有关概念、土壤磷固定、土壤钾固定、闭蓄态磷、缓效钾
2、土壤中N、P、K的形态及与植物吸收利用的关系;
3、土壤氮素损失的途径有哪些?
4、土壤微量元素的种类与形态;
我国土壤退化的形势如何?
土壤质量与粮食生产、食品安全的关系如何?
快速判断题
1.土壤溶液中阳离子,一旦被胶体吸附后便失去活性就永远不能被植物吸收,变成无效态养分了。

()
2.改良酸性土壤,确定石灰用量以活性酸为计算标准。

()3.旱地通气条件良好,氧化还原电位比水田要高。

()
4.土壤胶体的永久电荷主要由粘土矿物的同晶替代引起的。

()
5.土壤含水量愈低,其热容量越小,导热率愈低土壤升温越快()
6.灌溉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昼夜温差()
7.中耕松土,可降低土壤表层土的热容量,而促进表土升温()
8.一日之内土壤上下各层温度变化是同步的()
9.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其热容量越大()
10.土壤酸度有三种表示方法,其中pHH2O<pHKCl<pHNaAC ()
11.土壤胶体吸附H+和Al3+时使土壤显酸性,吸附Na+较多使土壤显碱性()
12.北方石灰性土壤的潜(性)在酸比南方酸性土壤高,是因为石灰性土壤的CEC比酸性土高所致()
13.盐基饱和度大的土壤,缓冲酸的能力强,盐基饱和度小的缓冲碱的能力强()
14.旱地通气条件良好,则Eh比水田要高()
15.在石灰性土壤中,无机磷的形态主要是Ca-P()
16.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土壤经度地带性规律明显()
17.棕壤的基本层次构造是O---A—Bk—C ()
18.中国现行土壤分类体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原则的定量化的土壤分类()
19.土壤无机氮以NH+4-N、NO-3-N形态为主()
20.棕壤的成土过程为:腐殖质积累+残积粘化过程()
21.根际的微生物数量比非根际多()
22.根瘤是一特殊的菌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