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马史诗 (1)分析51页PPT
荷马史诗赏析幻灯片
![荷马史诗赏析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a136c2335727a5e9856a6182.png)
俄林波斯神谱
第一,宙斯,天神之父 第二,赫拉,宙斯正妻。 第三,雅典娜,智慧女神和雅典城守护神。 第四,阿波罗,太阳神 第五,阿尔戒弥斯,月神。 第六,狄俄倪索斯,酒神和狂饮欢乐之神 第七,阿佛洛狄特,爱情女神 第八,波塞冬, 海神。 第九,哈台斯 ,“阎土爷”。 第十 赫菲斯托斯,火神。 第十一,阿瑞司,战神
艺术价值:人物塑造
类型到典型 阿基琉斯: 形:太阳神般的卷发,刚直的鼻子,坚强的下巴, 魁梧有力的身躯 艺:非常高强的武艺 性格:A渴望战斗冒险,勇敢,残暴 B天真、温和、善良 C对个人荣誉和尊严的极度敏感
阿基琉斯典型性
希腊的民族精神和性格:喜欢动,喜欢 斗争,喜欢冒险 ;个人本位 中国民族性格:崇尚和谐,是温柔、敦 厚;义务本位 阿喀琉斯的脚后跟与希腊民族的致命 伤
经典简说2
经典是 “我正在重读” 的书,对读过并喜欢它 们的人构成一种宝贵的体验;产生某种特殊影 响;每次重读都有新发现的书; 永不会耗尽它要 向读者说的一切; 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 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时留下 的足迹; 不断在它周围制造批判话语; 越读越 觉得独特、意想不到和新颖; 需要非强制阅读; 表现整个宇宙,你不能对它保持不闻不问,帮助 你确立你自己; 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 当代材料。 (卡尔维诺)
思想价值
面子问题揭示 1战争起因:A女神厄利斯的捣乱;B部 落对海伦的争夺 2战争发展与复杂化:A阿基硫斯之怒B 众神干预 自省精神 :阿喀琉斯、阿加门侬、奈斯托尔
艺术价值:情节原型价值
1人神相通 2逆境奇遇:A神助人与大师传功 B神救人与英雄救英雄,英雄救孤,英雄救美 C绝境炼就奇功 3“逆境奇遇” 美学意义: A凡人现实生活之艺术反映 B解决事件矛盾之必备手段 C阅读审美期待之心理满足 4帮派描绘 5试察标记
荷马史诗课件
![荷马史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3dfb967767f5acfa1c7cdf6.png)
3、人物:俄底修斯
俄底修斯是一个理想化的早期奴隶主形象,他比 阿喀琉斯、阿迦门侬甚至赫克托耳都更理想化。
(1)首先他是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勇敢不屈,关 心同伴与部下,忠于家庭,不贪财、不贪色,是 个智、勇、德三全其美的形象。
五、《荷马史诗》解读
(一)《伊利亚特》 史诗的第一部《伊利亚特》是关于特洛伊战 争的一首歌。
电影《特洛伊》中 的帕里斯和海伦
1、情节人物
始于: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娜、阿佛
罗狄忒) 十年战争;最后51天的战争 集中于:阿喀琉斯的愤怒 赫克托尔的葬礼 结束于:奥德修斯献木马计
(二)《奥德赛》
史诗的第二部《奥德赛》是写特洛伊战 争结束后,英雄俄底修斯在返回家乡的途 中,十年海上漂流的故事以及回家后与纠 缠他妻子的求婚者斗争的故事。
1、故事情节介绍
两条线索: A、奥德赛回家十年的艰辛。 B、其儿子忒勒玛科斯 在雅典娜的帮助下去
海上寻父。
结局:奥德修斯扮成乞丐回到自己的府邸,看到求
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的形盲人诗人荷马把几百年以至上千年来广泛流传的盲人诗人荷马把几百年以至上千年来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歌谣关于对天地起源历史未来民间传说歌谣关于对天地起源历史未来人生向往等神话整理出两部不朽的文艺作品也人生向往等神话整理出两部不朽的文艺作品也就是这两部作品为后来希腊美术的发展方向奠定就是这两部作品为后来希腊美术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调成了希腊美术取之不尽的素材和源泉
英雄阿喀琉斯:
(1)是古代英勇战士的理想形象,带有神话 色彩。他是神与人之子,是一个非常骁勇 善战又重视个人荣誉的将领。
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PPT课件
![古希腊神话荷马史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6a493cd4d8d15abf234e21.png)
佩涅洛佩
52
落难费埃克斯人国土,瑙 西卡娅公主救援落难人
费埃克斯国忆归程历述险情
53
• 奥德修斯的历险
– 基科涅斯人;洛托法戈伊人的洛托斯花(忘 忧花);库克洛普斯人的羊群,刺瞎独目巨人 波吕斐摩斯(第九卷)
36
荷马史诗
• 古希腊文学为我们留下了两部伟大的史 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产 生于公元前九至八世纪。相传史诗是由一个 名叫荷马的盲诗人根据流传在小亚细亚一带 的史诗短歌整理而成,故称荷马史诗。公元 前3到前2世纪,由亚历山德里亚学者编订, 每部各分为24卷定本。
37
•“荷马问题”
•不明朗的身世 •“统一派”“分辨派”“口头诗学 派”
3
(一)文学
由神话、史诗时代而走向戏剧、文艺美 学时代。到古典时期,戏剧达到很高成就。
埃皮道罗斯剧场
4
(二)哲学
由“自然哲学”时期进入“人文哲学”时期,先后出现 了“苏格拉底学派”、“柏拉图学派”和“亚里斯多德学 派”。
古希腊哲学一开始就取了和中国古代哲学不同的路径, 直奔哲学的基本主题:世界的“始基”、“本原”,也即 “存在”问题。
11
12
第二,社会政治结构原因
–城邦制和奴隶主民主制 城邦制:城邦的居民大部分是由各海岛相互移民而 来, 其结果是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社会被一种以地缘为基础 重新组合起来社会组织所取代。 –雅典民主制的组织形式及内容: 立法机构:公民大会和五百人议事会;贵族会议 选区制; 十执政官; 集体决策、监督制约: 公务人员实行任期制 ; 审查审计制度; 津贴制度。
荷马史诗ppt
![荷马史诗ppt](https://img.taocdn.com/s3/m/bbeb72a7680203d8ce2f243e.png)
《伊里亚特》
——风格
• 富于阳刚之美、格调悲壮、节奏急促。 塑造了英雄群像。 • 史诗是希腊民族思想感情的载体,希腊 民族是史诗的真正主人公。 • 展现民族意识是史诗的特性。
《奥德赛》
——结构
• 24卷,12110行, • 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四十天。 • “一条绳子的结构”, 一个情节串起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 “流浪汉小说结构”。
《伊里亚特》
——结构
• 24卷,15693行 • 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 51 天, 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 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伊里亚特》
——情节人物
• 阿喀琉斯 • 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 娜、阿佛罗狄忒) • 十年战争; • 希腊联军将领、伊塔克(伊大卡) 岛君王奥德修斯献木马计、英雄、 妻子 • 阿喀琉斯的愤怒 • 争夺女俘 • 赫克托尔的葬礼
目
• • • • • •
录
概述 史诗 《伊里亚特》 《奥德赛》 荷马史诗的精神共同点 荷马史诗的影响
荷马史诗
•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 荷马其人: 一个年老的盲歌手,过着 流浪的生活,是《伊利亚 特》和《奥德赛》及其他 许多诗歌的作者。行吟诗 人。
史
诗
• 体裁特征: 古代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以传说或重大 历史事件为题材的古代长篇民间叙事诗。 • 内容特点: 史诗中描写的是人间事件,但人间与神界 往往相通,诗中英雄既有一般勇士的特征, 又具有超人的能力。
《特洛伊》影 片中的海伦
《伊里亚特》
——内容分析
• 战争本质: 《伊利亚特》是国家形成前希腊社会的一幅 全景图,部落联盟、战争目的在贵族掠夺 俘虏为奴、瓜分战利品。
荷马史诗PPT
![荷马史诗PPT](https://img.taocdn.com/s3/m/253cac1e52d380eb62946d66.png)
第三节荷马史诗一、荷马史诗的形成与基本内容(一)关于史诗(两种解释)史诗的解释:有两种。
一认为,史诗是指人类童年时代用诗歌体裁记录下来的古代神话传说和英雄事迹的长篇叙事作品。
结构宏大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
另一种解释是,史诗指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全体人民参加的历史事件和人民多方面生活的叙事作品。
这两种特点荷马史诗兼而有之。
它既是人类童年的叙事诗,充满幻想和神话色彩,又反映了全体希腊人的社会生活与思想情操,它是古希腊人民生活的百科全书。
(二)作者概况历史上是否确曾有过荷马其人,希腊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生活在公元前七世纪上半叶的厄菲索斯诗人卡利诺斯曾提及史诗《塞拜德》,认为他是荷马的作品: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的色谱法奈斯和开俄斯诗人西摩尼德斯(约前556-468年)也曾提及荷马的名字。
希腊人相信,荷马出生在小亚细亚,可能在伊俄尼亚,也可能在埃俄里斯。
古时候,至少有7个地方或城市争夺荷马的“所有权”,包括和小亚细亚隔海相望的雅典和阿耳戈斯。
近代有作家写了两句诗来讽刺这件事:7大城市抢的是死荷马心满意足,可是荷马当年在这七个大城市流浪行乞。
比较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荷马是一个双目失明的行吟诗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流浪歌手、艺术青年。
现在的流浪青年常常留着长头发,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拿把吉他,面前摆一个盆。
不同的是荷马拿的是竖琴。
当时,像荷马这样的人很多,因为娱乐业还不发达,没有电影、电视,那时候的人们要想知道点什么事,就只有通过这些有游吟诗人的表演。
荷马经常表演的特洛伊战争故事,也不是他的原创。
而是他旁征博引,取前人之长,去众家之短,将最初散见于民间的传说和歌谣集合成比较系统的史诗。
在荷马以后又有不少的人对这些故事进行了补充修改,最后定稿成册,成为最初的版本。
(补:抢救文化化石:少数民族史诗。
)所以史诗这种文学样式和作家文学是不一样的,它一开始并不是书面文字,而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先从口头创作到口头流传,不断的由集体或个人的再创作形成的。
外国文学第三讲荷马史诗-优质课件
![外国文学第三讲荷马史诗-优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a015bf195f312b3069a523.png)
2、自然质朴的口语,大量口头艺术的表现技巧, 如夸张、烘托、比喻、固定修饰语和套语等。
全诗具有一种磅礴的气势,洋溢着浓厚的英雄 主义气息;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又极富表现力, 如用长老们看到海伦时的惊讶的表情和交头接 耳的动作来烘托其惊人的姿色,用老鹰追鸽来 比喻阿基琉斯追击赫克托尔。同时,使用固定 修饰语有效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征,如“捷 足的阿基琉斯”、“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等。 重复套语的使用更体现了作品源于口头艺术的 特色,有利于加深印象和形成节奏感 。
阿基琉斯人物形象分析:
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1、血气方刚,英勇善战:杀死无数特洛 伊将领。
2、捍卫荣誉,毫不妥协:明知自己的命 运要在特洛伊战争中结束生命,却依然 选择参战。:“人总是要死,我为什么 选择平庸而长寿呢?即使早逝,我也要 过轰轰烈烈的生活。”
3、珍视友谊,肝胆相照:听说帕特洛克 罗斯被赫克托耳杀死了,依然披甲重新 走上战场。
奥德修斯:刻画得很丰满的形象,有血有 肉,有泪有恨,他仁慈慷慨,深受百姓爱戴, 有深情的一面,也有刚强的一面。他的机 智和勇敢显得像狐狸一样狡猾 。
如果说阿喀琉斯、赫克托耳是武力的代 表,那么奥德修斯就是智力的代表。特洛 伊战争中,就是他用“木马计”攻破特洛 伊城;战后,在他回乡的十年漂泊中,凭着 对国土的无比热爱和眷恋,战胜了种种困 难和诱惑,终于回归故里,重登王位,智勇 双全的奥德修斯又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4、任性鲁莽残暴:杀死赫克托耳,辱尸 行为。
5、温柔善良重情重义热爱生活生命:
普里阿摩斯向阿喀琉斯赎回儿子赫克托 耳的尸体时,他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
阿伽门农夸口自己的箭术得罪了狩猎女 神阿耳忒弥斯,致使阿耳忒弥斯逼迫阿 伽门农将自己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 她,否则就不让希腊的舰队前进时,阿 喀琉斯也冒着被众将的斥责,前来搭救 伊菲革涅亚 ;
【高中语文】荷马史诗ppt精品课件
![【高中语文】荷马史诗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6ee1d71be1e650e53ea9918.png)
史
诗
• 形成方式及美学品格:
—— 以口头创作形式在民间流传,后来经 过文字记载,成为一部统一的作品。
——风格一般庄严、崇高。
史
诗
• 研究价值: 史诗一般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描写的 多是对本民族具有普遍意义的事件,这些 事件有口皆碑,世代相传,因而具有很深 的民族根源。 由于其反映历史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往往 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伊里亚特》
——结构
• 24卷,15693行 • 十年战争,只选最后一年中最后的 51 天, 在这51天中又有详有略。 • 重点仅是其中的10天。
《伊里亚特》
——情节人物
• 阿喀琉斯 • 不和女神厄里斯“不和的金苹果” • “给最美的女人”(赫拉、雅典 娜、阿佛罗狄忒) • 十年战争; • 希腊联军将领、伊塔克(伊大卡) 岛君王奥德修斯献木马计、英雄、 妻子 • 阿喀琉斯的愤怒 • 争夺女俘 • 赫克托尔的葬礼
《伊里亚特》
——风格
• 富于阳刚之美、格调悲壮、节奏急促。 塑造了英雄群像。 • 史诗是希腊民族思想感情的载体,希腊 民族是史诗的真正主人公。 • 展现民族意识是史诗的特性。
《奥德赛》
——结构
• 24卷,12110行, • 十年返乡之旅,只选取最后四十天。 • “一条绳子的结构”, 一个情节串起一系列事件,后来演变为 “流浪汉小说结构”。
《荷马史诗》的影响
• 荷马教育了希腊。
——柏拉图 • 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这就是希腊人 由野蛮时代带入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超详细荷马史诗ppt课件
![超详细荷马史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d3963d172ded630b1cb6ef.png)
的过程是从英雄到凡人的过
程。
精品课件
9
欧洲文明“史”和“诗” 的第一座里程碑
精品课件
10
一.古希腊文明与荷马史诗的问世
(1)时间顺序:
《荷马史诗》
公元前11世 纪到公元前 9世纪 古希腊
《神曲》
13世纪末14 世纪初 欧洲中世纪
《哈姆雷特》
16世纪到17世 纪 文艺复兴时期
《浮士德》
18世纪中叶到 19世纪初 资本主义社会
《荷马史诗》中讲述了大量古 希腊神话故事,在荷马的笔下, 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各有个性 和魅力,各有自己的悲欢和曲 折。他们聚集在一起,受治于 神王宙斯,但也富有反抗精神, 对生活有执着的追求。
精品课件
27
史
三、荷马史诗的
社会价值与文化内涵
1、父系氏族社会 2、社会大分工 3、物物交换
精品课件
4、军事民主制 5、家奴制阶段 6、一夫一妻制
迈锡尼文明
希腊人从氏族公 社向奴隶制社会 的过渡形态。
(荷马时代 / 英雄时代)
相传由古希腊盲诗人荷马所作
《荷马史诗》
《伊利亚特》 《奥德赛》
而许多学者认为《荷马史诗》集古希腊口述文 学之大成,是古代希腊人的全民性创作。
精品课件
7
《伊利亚特》
争夺妇女
《伊利亚特》
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核心
导火线
女俘被夺,愤怒罢战
精品课件
12
史 二、主题思想
• 1、历史意识 • 2、英雄史观 • 3、现实意义与人文主义萌芽 • 4、自由主义
精品课件
13
史 1.历史意识
在《荷马史诗》中,已经出现了古希腊人关于“历 史”的最初概念,而且在一些篇章中还出现了表示 “历史”概念的词语。尽管这个词语在史诗中使用 时的含义并不确定,但是它至少已经包括了这样的 意思,即:通过对目击者提供的证词进行调查、从 而获得事实真相。后来希腊语中的“历史”一词, 就是直接从这个含义上演变而来。
荷马史诗PPT课件
![荷马史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e03554ee06eff9aef8078c.png)
他的同情心
阿基琉斯对自己父亲的 同情转移到这位承受丧子 之痛的老人身上:“你也 一样,老人家;我们听说, 你也有过兴盛的时 候,……上天的神祗给你 来这场灾难” 阿基琉斯先是握着老人的 手,把他推开,动作且如 荷马所说“轻轻的”。他 落泪了,不是为普里阿莫 斯,而是为自己年迈的父 亲——他很快将像普里阿 莫斯一样失去自己的儿子。
9天过去了,特洛伊老国王普里阿摩斯在神使的保护 下,来到阿基琉斯的营中哀求他归还儿子的尸体。 阿基琉斯被感动,将尸体交还了他。10天后,特洛伊 人悲痛地埋葬了赫克托耳。
人物塑造
《伊利亚特》描写特洛伊战争场景,塑造了希腊英 雄阿基琉斯和特洛伊英雄赫克托耳这两个既具有氏 族贵族英雄品格又具有鲜明个性的形象。
宙斯醒来,明白是赫拉的诡计,便禁止众神帮助希腊人。 特洛伊人再次反击,最后打到了希腊人的船边,放火烧 起船来。这时阿基琉斯还在和阿伽门农赌气,不肯出战 ,他的好友帕特洛克罗斯眼见希腊人将要全军覆没,感 到十分痛心,在劝告阿基琉斯出战未果的情况下,借了 阿基琉斯的铠甲出战。特洛伊人误以为他是阿基琉斯, 失去战斗勇气,帕特洛克罗斯穷追特洛伊人,但他忘记 了不能冲出营寨的告诫,在特洛伊城下被赫克托耳杀死 。好友的死使阿喀琉斯非常悲痛和懊悔,他决定与阿伽 门农和解,重上战场,替好友报仇。
阿基琉斯身披匠神赫维 斯托斯连夜为他赶制的 铠甲出战,他像战神一 般向赫克托耳扑过来, 赫克托耳转身逃走。阿 喀琉斯绕城追逐,像迅 捷的山鹰在天空盘旋着 追逐一只胆小的鸽子, 一路尖叫着紧紧跟随 ……最后,在雅典娜的 帮助下,阿基琉斯长矛 一挥,正中赫克托耳的 颈项。阿基琉斯剥下赫 克托耳身上的铠甲,把 尸体拖在战车后面,飞 驰回营。
荷马史诗讲解PPT课件
![荷马史诗讲解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e7154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f.png)
常的“机会”。
以《伊利亚特》为例
谈古代天命观与现代自由意志
;
• 荷马史诗第二部
《奥德赛》
(意为“奥德修斯 的故事”) 全篇12000行; 将长达10年的奥德 修斯回家的漂泊之 路浓缩在最后一年 中的40天之内; 通过奥德修斯的遭 难和妻子佩涅罗普 拖延求婚为线索, 将史诗串联起来。
奥德修斯
伊萨卡的国王,攻陷特洛伊后从海上归国,一路受神明捉 弄,在海上漂流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 家。
他这样的祈祷,福波斯·阿波罗听到了。 肩上挂着弯弓和箭袋,从奥林卑斯山峰上, 怒气冲冲地
直奔而下。 天神气愤地进行着,箭头在肩上琅琅作响, 他的降临有
如黑夜覆盖了大地。 他立即坐在远离海船的地方射出一支飞箭,
银弓的放弦声使人胆颤心惊, 他先射强壮的骡子和飞跑的狗, 又把利箭射向人群。 焚尸的烈火经久不灭,柴草烧掉一层又一层。
连续九天,天神把利箭射向军队, 直到第十天,阿基琉斯召集众将士开会, ………… ”
• 阿基琉斯的愤怒之由?
;
• 英雄的出身:
• 希腊神话中,英雄或壮士是神的后裔,天之骄子,具备凡 人所羡慕的一切。
• 阿基琉斯是阿开亚人中的俊杰,出身高贵,人人都有显赫 门第,可资夸耀的家族,相貌俊美,鹤立鸡群于芸芸众生 之中。
荷马笔下的英雄无不带着古希腊单纯热烈的气息,无 论是为瞬息而生的阿基琉斯,还是顾全大局、抛妻别 子的赫克托耳,他们的生命早已注定一死,他们的命 运在荷马笔下像花朵一样绽放,单纯却又丰富,热烈 而又安详。
拓展思考:
歌德论及古代因素和现代因素时曾作这样的区分: “古代诗篇中占着统治地位的是天命与完成之间的不 协调,近代诗篇中则是愿望与完成之间的不协调。”— —歌德,“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评论汇编》 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
优选第三讲荷马史诗ppt(共89张PPT)
![优选第三讲荷马史诗ppt(共8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be2536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0.png)
————————————————
荷马是想象丰富、善于修辞的 语言大师。在这方面,特别应该 提及的是他的比喻。
—兵—勇埃—们阿——斯像—的狼—战或—盾狮—“子—像似—一—的堵—战墙—斗”—,。— 阿波罗从俄林波斯上下来, “像黑夜一般”;塞提斯从海里 出来,“像一层薄雾” 。此类 明喻,荷马用来得心应手,熨贴 自如,其技巧可谓已达炉火纯青 的地步。
明的英雄形象。
亚里士多德说,荷马笔下的人物, 他们具有“性格”,没有一个不 具有特殊的“性格”。
————————————————
十八世纪德国戏剧家莱辛说: “在行动上他们是超凡的人,在 感情上他们是真正的人”。
阿基琉斯、赫克托尔和奥德 修斯是其代表。
电影《特洛伊》中的 镜头:阿基琉斯
阿 基 琉 斯
到了公元前3、2世纪,亚 历山大里亚的学者又对史诗作 了最后的编订,这就是后人所 看到的定本。
————————————————
上述形成过程告诉我们:
1.荷马史诗是由人民的口头 创作演变而成的,是集体创作 与个人才能相结合的产物;
2.荷马史诗的形成经历了一个
相当长的过程,它产生于希腊氏 族社会晚期,编定于希腊奴隶社 会的衰落时期;
2.庞大的背景设定,广阔无边的地理环境,包含的许多国
家,世界或宇宙;
3.英勇的战斗或勇敢的行为; 4.故事中出现神、天使、魔鬼等神灵;
5.持久的旅程,而且通常充满异国情调; 6.诗人保有客观性; 7.传统史诗的题材多为大众所知的传统故事,使观
众能立即进入故事情节而不至于感到迷惑。
二、 “荷马问题”
荷马史诗就是代表作。
作品分类:
1.传统史诗(英雄史诗),又称原始史诗或 民间史诗,如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 德修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