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合集下载

巷道带压掘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带压掘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巷道带压掘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概述巷道开挖中的水灾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程安全问题,特别是在带压掘进作业中更为突出。

为了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工程的顺利施工,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防治水灾事故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巷道带压掘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的相关内容。

巷道带压掘进概述巷道带压掘进是一种挖掘工程中常见的作业方式,其特点是在巷道开挖过程中保持一定的压力,以阻止地下水涌入巷道。

在巷道开挖施工中,需要对水源进行管控,否则会导致水灾事故的发生。

因此,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防治水灾事故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措施地质勘探在巷道带压掘进前,必须对工程所处地质环境进行详细的勘探工作,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水位变化规律等。

通过地质勘探可以确定开挖工程的合理布局,选择合适的施工方式,并制定相应的水控措施。

管理与监测在巷道带压掘进过程中,需要建立严格的管理与监测体系,包括施工现场的管理、水位监测等。

通过及时的监测和掌握施工现场的情况,可以做到水源管控,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影响工程安全的问题。

适当降低巷道压力在巷道带压掘进过程中,可以适当降低巷道的开挖压力,减小水压对巷道的影响。

通过控制开挖压力,可以降低地下水的涌入速度,减少水灾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接水措施在巷道带压掘进过程中,需要采取接水措施,及时将地下水引导至排水系统中,以保持巷道内的相对干燥状态。

接水措施可以包括设置引水管道、收水井等,将地下水排放出去,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加固巷道结构巷道带压掘进时,可能会受到水压的冲击,对巷道结构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保证巷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可以通过加固巷道结构的方式来增加其抗水能力。

加固巷道结构可以采用钢支撑、混凝土喷射等方法,增强其抵御水压的能力。

安全教育和紧急预案对参与巷道带压掘进作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水灾事故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紧急避险方法等。

此外,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紧急预案,做好事故应对和救援工作,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2012)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2012)

x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二1煤“带压开采”参数计算一、井田概况xxxxxxxxx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xx煤田马岭山井田东段,目前开采的煤层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部的二1煤层,煤层厚度0.28~14.52m(平均3.67m),走向近东西,倾角29度,煤层结构简单,偶含夹矸,矿区东西有两个薄煤带。

矿井开采的二1煤层直接顶底板岩性均为砂泥岩或砂泥岩互层。

其中,隔水层岩石的抗张强度102t/m2,隔水层岩石的容重为3t/m3;采矿对底板隔水层的扰动破坏厚度10m 。

主要含水层有上部老顶的大占砂岩、煤层底板下部L7-L8灰岩和L1-L4灰岩,但顶板大占砂岩突水性不强,一般含水性较弱,迳流条件差,水源不丰富,不足以对矿井构成威胁。

影响矿井开采的主要水源为煤层底板以下的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段的L7-L8灰岩和下段的L1-L4灰岩含水层;以上含水层均为承压含水层,其中L7-L8灰岩为二1煤层底板含水层,距二1煤层约7.64m,是矿井疏放对象。

L1-L4灰岩为主要承压含水层,距二1煤层底板平均39m。

目前xxxxx有限责任公司矿井的最大涌水量75m3/h,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现阶段最低标高+80m,井田内L1-L4灰岩水水位静止标高为+195m。

奥陶系灰岩在该矿区断失,为此,xxxx有限责任公司“带压开采”主要针对的是L1-L4灰岩含水层。

二、水文地质开采二1煤层的底板隔水层和含水层地层由新到老分别是:1、二1煤层底板砂泥岩隔水层二1煤层底板至L8灰岩隔水层为深灰色砂质泥岩,炭质泥岩组成,最厚14.55m,最薄8.01m,平均11m ,属海相沉积型,具有一定隔水能力,随着厚度变薄,隔水能力相应降低。

2、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由L7-L8灰岩组成,其中L7灰岩较发育,岩性和层位较稳定,厚度平均7.34m,岩溶裂隙发育较差,且极不均一。

矿区中揭露该层的钻孔15个,钻孔抽水试验资料,水位降深(s)64.5m,涌水量(Q)0.0172L/S,单位涌水量(q)0.000266L/S·m,渗透系数(k)0.00243m/d ,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Ca型,矿化度0.741g/L,水温19.5℃。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煤矿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矿井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的南翼东段,处在北西向的嵩山与五指岭平移断层之间,大部地段受到了芦店-大金店滑动构造的影响。

井田东南部大致以石淙河断层(郜F1)为界,北部以翟门断层(郜F5)为界,东北部始于一1煤层露头。

告成煤矿主要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层,煤层平均厚度为4.86m。

煤层顶板大部分为滑动构造,滑动构造上盘位于朝阳沟背斜的南翼,基本为一单斜构造。

以朝阳沟河为界,以东地层呈北东走向,倾向北西,倾角8~32°,与下盘地层产状基本一致。

朝阳沟河以西,地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偏西,地层倾角10~49°,与下盘地层相对而倾。

因受滑动构造影响,告成矿地质构造较为复杂。

据勘探资料显示本井田落差大于100m的断层3条,50~100m的1条,30~50m的1条,小于30m的12条。

25采区目前新发现落差介于5~20m的断层3条,对煤层开采影响较大。

2.矿井水文地质概况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据现有资料分析,告成煤矿二1煤层主要为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岩溶充水及二1煤层顶板滑体构造破碎带及上覆碎屑岩类含水层的孔隙-裂隙水。

各含水层以缓慢渗入为主,并且动态补给水量不够充分,随着第 2 页共 10 页埋深的增加补给条件变差,富水性变弱,因此告成煤矿顶、底板含水层虽有一定的补给水源,但补给条件一般。

告成煤矿二1煤层底板承压含水层为石炭系太原组L7-8灰岩、L1-4灰岩(L5-6灰岩不稳定)、O2灰岩含水层。

其中:L7-8灰岩含水层为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厚度0~23.48m,平均厚度8.55m,距二1煤层平均为11.4m,岩溶裂隙发育不均匀,富水性强,联通性差,补给水源不足,易疏干,对矿井开采影响小,通常是矿井的疏放对象;L1-4灰岩含水层,厚度13.51~31.82m,平均厚度22.09m。

井下使用水压机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使用水压机安全技术措施

井下使用水压机安全技术措施1.设备的选择与维护选择符合安全要求的水压机设备,应当具备国家标准规定的性能指标,并且定期进行维修与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同时,在选用水压机设备时,应考虑到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例如井下通风不良、狭小空间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机型和配置。

2.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仅有经过专门培训和合格考核的工作人员,才能操作井下使用水压机设备。

他们应具备独立判断、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并熟悉相关操作规程和安全标准。

3.事前准备工作在进行井下使用水压机作业前,应进行必要的事前准备工作,包括检查作业现场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排除潜在的危险因素;设置相应的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设施;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4.管理控制措施设备应由专人负责监管,确保水压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操作。

工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使用规程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安全操作规范,如不穿松散衣物,不佩戴首饰,不进行违禁操作等。

对于人员密集或危险程度较高的作业环境,应设立专门的工作班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

5.应急预案和设备维修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以便在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能迅速进行处置。

另外,定期对水压机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如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停用,并进行修复或更换。

6.安全监测和事故调查加强对井下使用水压机作业的监测,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对发生的事故进行调查,总结并分析事故原因和教训,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避免事故再次发生。

综上所述,井下使用水压机的安全技术措施包括设备的选择与维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要求、事前准备工作、管理控制措施、应急预案和设备维修以及安全监测和事故调查等多个方面。

只有全面采取这些措施,并严格执行,才能确保井下使用水压机的安全性和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

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带压开采防治水措施

登封市兴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随着矿井巷道延伸深度的不断增加,煤层所承受的水头压力愈来愈大,潜在的突水威胁将表现的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人身生命安全。

因此,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水规定及相关文件要求,特制定我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保障措施,望认真遵照执行。

一、井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兴运煤业区域上处在登封煤田告成井田东北部。

告成井田位于颖阳~芦店向斜东段登封~告成水文地质区。

该单元南北分别以箕山、嵩山两分水岭为界,西部和东北部分别以颖河与白降河、双洎河分水岭为界。

从构造上为一不对称向斜,南翼地层出露完整,北翼被月湾断层破坏,构成阻水边界。

大气降水入渗是本区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影响入渗的因素除降水本身的大小、分布和性质外,尚与地形、植被、岩性组成,构造及地下水的埋藏、赋存条件密切相关。

箕山分水岭以北与大冶一带碳酸盐类岩石出露面积达220Km2,嵩山分水岭以南古老变质岩、花岗岩出露面积达470 Km2,二者构成了本区的降雨直接入渗场和赋存地。

大气降水转化为地下水后,受重力作用,由分水岭顺着透水岩层或裂隙向盆地汇集,遇纬向构造阻截而改变为沿断层走向、背斜轴方向运移。

地下分水岭、流向均与地表水一致,地下水的水力坡度一般6~10‰。

本区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有自然径流和人为抽放两种形式。

地下水在径流途中遇阻水构造或岩体时,常以上升泉的形式溢出地表。

当沟谷深切到地下水位以下时,则以下降泉的形式排泄,汇入河流。

登封煤田内生产矿井极多,有大量地下水被抽排,加之当地居民及乡镇企业用水,每年有上亿吨的地下水被人为抽放,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条件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地下水位呈现逐年下降趋势,改变了以自然径流为主的状态。

矿井疏水已经成为二1煤层顶板碎屑岩类水和煤层底板C2tL7-8灰岩岩溶水的主要排泄形式。

据钻孔揭露本区地层由老至新依次为:寒武系上统崮山组、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石炭系上统本溪组与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及第四系。

工作面带压掘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带压掘进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带压掘进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核:科长:2018年8月10日目录一、矿井概况 (2)二、工作面基本概况 (8)三、工作面地质、水文地质情况 (8)四、工作面煤层底板突水影响因素 (9)五、工作面带压掘进评价 (10)六、工作面带压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12)附:水灾避灾路线图 (16)工作面带压掘进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根据矿井水文地质资料分析,掘进工作面煤层底板标高低于奥灰水水位标高,属带压掘进。

为避免发生水害事故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细则》规定,结合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编制工作面带压掘进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一、矿井概况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有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三个井筒。

(一)矿井地质情况井田通过煤田钻探及物探,基本查明了地层、煤层赋存条件和规律,以及井田构造发育形态。

井田内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基岩地层由下至上分别为: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平均厚度250m。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及泥岩组成,平均厚42.00m。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为井田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以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为主。

4-1号煤层厚度1.75-8.10m,平均5.39m,埋深113-324m,平均219m;9号煤层厚度15.25-19.04m,平均16.88m,埋深178-384m,平均281m;11号煤层厚度2.80-5.06m,平均3.76m,埋深184-456m,平均289m。

本组厚73.30-109.11m,平均厚86.65m。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厚度44.76-102.00m,平均厚63.76m。

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零星出露于沟谷之中,岩性由粉、细及中粒砂岩,砂质泥岩和泥岩组成,厚度51.00m-142.55m,平均厚109.63m。

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上部地层已被剥蚀,残留岩性多为砂质泥岩、泥岩与砂岩互层。

底部K6砂岩为巨厚层含砾粗砂岩。

(改)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改)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

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随着我矿井巷道和水平的不断延伸和拓展,煤层所承受的水头压力愈来愈大,加之我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潜在的水害威胁将表现的更为突出,严重威胁着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

因此,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269、270条之规定,特制定矿井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井田内沟壑纵横,切割强烈,具典型的黄土地貌特征。

在梁邵地带被第四系上更新统黄土所覆盖,沟谷中广泛出露上第三系上新统红土。

基岩未见出露。

区内最高点在井田中部以东则庄子村西北部的山顶上,标高1302.0m ,最低点在井田南部红年洼村西的南川河河床中,标高1010.7m,最大相对高差为291.3m ,属中山区。

一、地表水井田地表水属黄河流域三川河水系。

井田内无常年性水流,仅在雨季沟谷中有短暂洪水向西流入南川河。

在雨季应做好防洪、防汛工作。

二、地下水1. 第四系全新统砂砾石含水层井田西部外围为南J11河河床东侧一级阶地,属第四系全新统淤积物,其砂砾层中含有一定潜水,为当地村民重要农业用水资源之一。

2. 第三系上新统砾石含水层井田内第三系广泛分布于沟谷两侧或沟低。

下部为一层胶结或半胶结的砾石层,供人畜用水,水量一般很小,当有较好的补给源时,为较好的孔隙含水层。

3. 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本组含水层一般由数层中粒粗砂岩组成,总厚约20m ,其间多隔以泥岩、粘土岩等。

据金春-乔家沟井田精查时的132号孔(位于本井田北部1700m处朱家店煤矿)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q) =0.0072L/s刑,渗透系数(K) =0.0018m/d ,钻孔揭露最大涌水量为0.33L/S,水位最高大于1078m ,水量较小,属弱富水性含水层,水质类型为SO4 HCO 3-Ca Mg Na。

4. 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砂岩含水层本组主要含水层为03号煤层与4号煤之间的中粒砂岩,该含水层稳定连续。

测井曲线上反映明显,厚度 5 - 9m,泥质和钙质胶结。

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

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概况河南宏福煤业有限公司徐庄矿位于荥阳市南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年。

开采石炭系太原组一1煤层,平均厚度1.15m,煤质为无烟煤,顶板L1-L2灰岩,底板本溪组铝土泥岩,下部奥陶系灰岩。

不存在火成岩侵入情况。

低瓦斯矿井,属低沼煤层,煤层倾角平均15°,煤层无自然发火和无煤尘爆炸危险。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目前主要采区为西翼12采区和东翼11采区。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炮采陷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刮板运输机运输。

掘进巷道均为裸体巷道,采用点柱支护形式,人力推车运输。

皮带下山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大巷采用7吨电机车,一吨标准矿车运输,井筒提升采用一吨标准罐笼提升。

1、主要含水层:(1)中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但不均匀,在断层破碎地段,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富含岩溶承压水,上距一1煤层底板10m左右,是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含水层。

矿井正常涌水量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新修编地质报告提供),充水水源主要以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为主,故将其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归为复杂型,即以岩溶裂隙水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床类型。

(2)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L1-3)由石炭系太原组L1-3灰岩构成,厚度为10.34~14.37m,平均10m左右。

岩溶发育程度一般,第 2 页共 10 页除浅部风化带及断裂带附近岩溶较发育和富水性较强外,其余地区岩溶不太发育,富水性较差。

L1-3灰岩距离奥陶系灰岩较近,与奥灰水水力联系密切。

是矿井的另一主要含水层。

(3)其他: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L7-9),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

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二1煤层“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煤层开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而煤层中的瓦斯常常是矿井安全的主要隐患之一、因此,为了确保矿井的安全运营,煤层“带压开采”时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

首先,对煤层进行充分的预先勘探工作。

通过对煤层进行详细的地质勘探,确定煤层的深度、厚度、瓦斯含量等参数,可以为后续的采掘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

此外,对煤层周边的地质构造、煤床断裂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以便制定合理的开采方案。

其次,建立完善的瓦斯抽采系统。

在煤层“带压开采”过程中,瓦斯的抽采是最有效的防止瓦斯爆炸的措施之一、通过地下巷道和瓦斯抽放井等方式,将矿井中积聚的瓦斯抽采出来,并通过特定的处理设备进行处理。

同时,需要对瓦斯抽放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三,采用安全矿柱和合理的支护措施。

在煤层“带压开采”中,为了防止煤层的破裂和坍塌,需要采用合理的支护措施,如钢支撑、木柱等。

此外,在煤炭层中留置一定的安全矿柱,可以保持采煤工作面的稳定,减少瓦斯泄漏的风险。

第四,使用安全的开采设备和工艺。

煤矿开采过程中使用的设备和工艺应该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其性能稳定、操作安全。

特别是要注意采用低瓦斯化工艺和低瓦斯化设备,减少瓦斯的生成和积聚。

第五,加强瓦斯监测和预警。

煤层“带压开采”中,瓦斯监测和预警是确保矿井安全运营的关键。

通过在矿井中布置瓦斯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及时监测矿井中的瓦斯浓度和压力变化。

当瓦斯浓度超过安全限值或者压力异常时,及时发出预警信号,采取措施防止瓦斯爆炸的发生。

最后,加强矿井的安全管理。

煤层“带压开采”过程中,需要加强矿井的安全管理工作。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明确作业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做好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矿井的监督检查和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总之,煤层“带压开采”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安全措施必不可少。

通过预先勘探、瓦斯抽采、支护措施、安全设备等方面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矿井的安全性,保证矿工的生命安全和矿井的正常运营。

带水压开采措施

带水压开采措施

河南省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带水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济煤五矿2015年带水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为保证矿井生产安全,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防治水规定》有关规定,制定我矿的带水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简述1、主要含水层河南省济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五矿含水层特征同区域含水层特征为:井田的北部为碳酸盐类岩石组成的中高山区,井田地表为山前坡(洪)积物所覆盖,潜水受地形因素控制,自北而南由浅而深,地形北高南低,有利洪水的排泄。

井田内的主要含水层有:(1)第四系砂砾石孔隙水含水层本井田第四系厚62.10~149.50m,其中砂砾石层及底部的砾岩为主要含水层。

该含水层累计厚25~30m,泥钙质充填式胶结,孔隙发育,富水性强,为本井田二1煤层的顶板的间接含水层。

(2)二叠系砂岩孔(裂)隙水含水层矿区内二叠系的最大厚度为120m,其中二1煤层顶板的大占砂岩厚15~30m,岩石孔(裂)隙不发育,含水微弱。

根据该区水文地质资料显示,该砂岩孔(裂)隙水的钻孔单位涌水量为0.0056~0.014L/s〃m,渗透系数为0.02399m/d。

该含水层为本井田二1煤层的顶板的直接充水含水层。

根据矿井排水量调查,其顶板砂岩孔(裂)隙水多以雨滴式和串珠式渗入巷道。

(3)二叠系太原组L8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L8灰岩岩溶水含水层:L8灰岩厚2.45~3.50m,上距二1煤层底板20m左右,该含水层岩溶不发育,裂隙细小,且多被方解石脉充填,富水性较差,根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一般0.00733~0.03999L/s〃m,最大涌水量为0.282L/s〃m。

该含水层是本井田二1煤的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由于煤层与含水层之间约20m的泥岩和砂质泥岩的阻隔,该含水层对矿井二1煤开采影响不大。

(4)奥陶系灰岩岩溶水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在矿区北部及西部山区广泛出露,上距二1煤层90m左右。

据区域资料,奥陶系灰岩厚度大于200m,由厚层状灰岩、花斑状灰岩及白云质灰岩组成。

2020新版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2020新版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2020新版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2020新版带水压开采专项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概况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新安煤矿位于新安县城以北15㎞处,石寺镇境内。

东以F29及F2断层为界,西以第三勘探线为界,浅部以二1煤层底板+180m等高线及小煤窑下部边界为界,深部以二l煤层底板-230m等高线为界。

井田走向长15.5km,倾向宽3.5km,面积50.27km2。

新安井田位于新安倾伏向斜之北翼,为一平缓的单斜构造,向斜轴向近东西,向东倾伏,北翼倾角平缓,一般为7°~11°。

1995年11月5日12161掘进工作面底板奥陶系灰岩发生突水事故,最大涌水量4257m3/h,2010年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极复杂。

新安煤矿于1978年筹建,1988年建成投产。

2011年核定生产能力180万吨/年。

矿井开拓方式为斜井双水平上下山开拓,Ⅰ水平为+150m~-50m,Ⅱ水平为-50m~-200m。

目前开采+25水平,有12、13、14、15四个生产采区及16开掘准备采区;计划2012年开始施工二水平开拓工程。

二、主要承压含水层新安井田主要承压充水含水层为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其具有富水性强而不均一,水压高,个别断层带岩溶裂隙发育,补给充足等特点。

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承压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含水层由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硅质白云岩和白云岩组成,地层总厚度500m。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井下应设立防水闸门编制)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针对井下应设立防水闸门编制)

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一、概况根据XX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晋煤重组办发[2009]112号文《关于吕梁市兴县、石楼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文件批准,由XX华润联盛能源投资XX对原兴县车家庄煤矿、原XX兴县东坡煤业XX、原XX兴县程家沟煤业XX进行兼并重组整合,兼并重组整合后煤企业名称为XX兴县华润联盛车家庄煤业XX。

该矿现持有XX省国土厅2014年12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0465,批准开采6-13号煤层,生产规模90万吨/年,井田面积6.4916km2。

该矿现为生产矿井,采用斜立井开拓方式。

13号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综合放顶煤回采工艺,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

为了合理开发有限的煤炭资源,保证该矿开采的安全,使矿井能够“持续、高效、安全、有序、环保、健康”的发展,按照煤矿安全国家有关规定,特编制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二、地质概况(一)地层本井田位于河东煤田北部。

在区域上,基岩大部分被新生界所覆盖,仅在沟谷中有所出露,其出露大致呈东老西新的情况,由老到新依次有太古界界河口群、吕梁山群,元古界野鸡山群、黑茶山组、震旦系汉高山组,古生界寒武系中统、上统,奥陶系下统、中统,石炭系中统、上统,二叠系下统、上统,中生界三叠系下统、中统,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

(二)构造该井田总体构造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倾向南东,地层倾角6°—9°,井田内煤层开采时未发现断层构造;建矿以来未做过矿压测试,生产建设过程中未发现天窗、矿压及地热异常现象。

车家庄煤业在对13号煤层开采过程中共发现3个陷落柱,其中X1陷落柱发育于井田西北部,为原兴县程家沟煤业XX巷道揭露,呈近圆形,直径50m,陷壁角70°;X2陷落柱发育于井田东北部,为原兴县东坡煤业XX开采13号煤层时揭露,呈椭圆形,短轴70m,长轴100m,陷壁角70°;X3陷落柱发育于井田东南部,为原车家庄煤矿开采13号煤层时揭露,呈椭圆形。

工作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工作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工作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煤矿二零一七年六月矿审批意见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目录矿审批意见11 工作面概况11。

1工作面基本情况11。

2工作面构造情况11。

3工作面水害分析21。

4受水威胁程度分析及结论22 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42。

1一般措施42.2具体措施53 避灾路线63.1避灾原则73.2避灾路线73。

3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措施84 突水预兆8工作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根据地质资料,1601工作面为带压开采工作面,为避免水灾水害事故发生,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305条、《煤矿防治水规定》第77条要求,特制定以下带压开采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工作面概况1。

1工作面基本情况1601工作面煤层倾角3°~5°,平均煤厚约6m。

走向长约460m,倾向长160米,标高956m~1000m.1601工作面位于16#煤层井田南部,其东部为16煤三条大巷,南部为井田南边界,西部与F67逆断层留有73米防水煤柱,北部为未采区实体煤。

1.2工作面构造情况根据《**煤矿水文地质补充详查报告》及1601工作面掘进实际揭露情况.1601工作面位于F67、F65断层之间,F67逆断层倾角67°落差60,F65逆断层倾角86°落差5—8米。

1601工作面切眼距F67逆断层留有煤柱73米,F65逆断层按设计留有30m防水煤柱。

根据1601回风顺槽掘进揭露情况,1601工作面停采线处及距停采线230米处揭露有2条落差小于2m(小于巷道高度)的小断层,均掘进约30米通过,煤层连续性较好且稳定。

根据1601进风顺槽、1601切眼、1601回风顺槽掘进揭露情况,1601工作面无断层等其它地质构造。

根据1601工作面物探报告,工作面内部无隐伏地质构造.根据上述实际情况分析,1601工作面区域内煤层稳定,地质条件简单,对1601工作面回采影响不大。

1。

3工作面水害分析1)主要含水层①山西组(P1s)、太原组(C3t)承压水含水层岩性为灰色、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各种粒级的砂岩、粉砂岩及煤层,根据原**煤矿核查报告资料:单位涌水量q=0。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严格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指导方针,坚持贯彻“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和“探掘分离”的制度,要求加强现场探放水管理工作。

2.矿井开拓掘进首先要地测部门探明矿区及周边老空、老窑的分布情况,掌握预计储水量,并依据矿井开拓而编制开采计划。

3.承压水开采要纳入防治水计划当中,当每次掘进开始前要利用有限空间,依靠物探仪器探测前方富水情况,并及时提出预警信息,设置防水煤(岩)柱,通知各部门做好探放水准备,列入探放水倒计的日程。

4.承压水开采工作要依据掘进进度进行,准备掌握预警信息。

5.当承压水开采各种信息提出后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同时协力搞好开采工作。

6.承压水开采前后不能停止或减少钻探的次数,不能替代探放水工作,必须坚持探放水原则,钻探可以进一步验证预测预报结果。

7.每一次掘进探放水结束之后,要认真分析预测预报成果,总结经验教训,并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技术技能。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8.预测、预报工作要做好各种顶、底板水、断层裂隙水、溶洞水、老空水的防治工作,为矿井综合防治水I作做好技术指导资料。

9.在有突水危险的地区设置防水闸门,防止巷道或采区突水时,阻挡水流,进行分区隔离,防止灾情扩大,并要对防水闸门]定期检查和维修。

10.水闸墙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建造,筑墙地点应选择在岩石坚硬、完整的地方,并经验收合格。

11.矿井煤层顶板有含水层等积水体存在时,应观测“三带”发育高度,当导水裂隙带范围内的含水层或老空区积水影响安全开采时,必须超前探放水。

12.矿井煤层底部有强承压含水层并有突水危险的工作面,在开采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和安全措施,待查明条件后,再确定是否开采。

煤矿承压水开采安全技术措施13.巷道掘进接近含水层、导水断层、溶洞、导水陷落柱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必须采用钻探、物探等手段查清水文地质条件,写出水情分析报告,提出防范措施,经矿井总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掘进工作。

晋城市大宁煤矿带压采掘防突水安全技术措施

晋城市大宁煤矿带压采掘防突水安全技术措施

晋城市大宁煤矿带压采掘防突水安全技术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晋城市大宁煤矿带压采掘防突水安全技术措施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1、井田内3号煤层底板标高在380~640m之间, 井田内下伏奥陶系岩溶含水层水位标高为510~650m。

井田内3号煤层绝大部分位于奥陶系岩溶水水位以下, 属带压开采矿床。

带压水头北部大于南部, 最大位于井田西北2040号孔附近, 带压水头大2.66MPa(约合266m水柱)。

大宁煤矿3号煤层底板至奥陶系顶面之间有100m左右的地层阻隔, 突水系数变化值在0.010~0.041MPa/m之间, 全井田突水系数均小于0.06MPa/m。

下伏奥陶岩溶水在水压作用下突破底板造成突水的可能性很小, 应属带压开采安全区。

但是, 井田西部发育多条大中型断层, 现有勘查程度下对其断裂带富水性、导水性尚未查明。

在断裂带导水的条件下, 靠近或揭露断层仍可能发生突水。

单纯采用突水系数0.06 MPa/m进行带压开采安全分区, 显然不够合理。

井田中东部其它小型断层发育规模较小,多属层间断层导通奥陶系岩溶水的可能较小。

综合井田断裂构造发育规律, 3号煤层底板隔水岩柱的岩性组合, 隔水、抗水能力及奥陶系岩溶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把带压开采带压条件分为两个区(断裂发育简单区、断裂构造带)分别进行评价:断裂发育简单区:突水系数均小于0.06MPa/m, 发生底板突水的可能性很小, 属带压开采安全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708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带水压采掘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矿井概况河南宏福煤业有限公司徐庄矿位于荥阳市南部,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为21万/年。

开采石炭系太原组一1煤层,平均厚度1.15m,煤质为无烟煤,顶板L1-L2灰岩,底板本溪组铝土泥岩,下部奥陶系灰岩。

不存在火成岩侵入情况。

低瓦斯矿井,属低沼煤层,煤层倾角平均15°,煤层无自然发火和无煤尘爆炸危险。

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

目前主要采区为西翼12采区和东翼11采区。

回采工作面采用走向长壁式采煤方法,炮采陷落法管理顶板,工作面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刮板运输机运输。

掘进巷道均为裸体巷道,采用点柱支护形式,人力推车运输。

皮带下山采用胶带运输机运输,大巷采用7吨电机车,一吨标准矿车运输,井筒提升采用一吨标准罐笼提升。

1、主要含水层:(1)中寒武-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但不均匀,在断层破碎地段,岩溶裂隙发育,富水性强。

奥陶系灰岩含水层富含岩溶承压水,上距一1煤层底板10m左右,是威胁煤矿安全开采的主要含水层。

矿井正常涌水量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新修编地质报告提供),充水水源主要以顶底板灰岩岩溶裂隙水为主,故将其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划归为复杂型,即以岩溶裂隙水充水为主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煤矿床类型。

(2)石炭系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L1-3)由石炭系太原组L1-3灰岩构成,厚度为10.34~14.37m,平均10m左右。

岩溶发育程度一般,除浅部风化带及断裂带附近岩溶较发育和富水性较强外,其余地区岩溶不太发育,富水性较差。

L1-3灰岩距离奥陶系灰岩较近,与奥灰水水力联系密切。

是矿井的另一主要含水层。

(3)其他:石炭系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L7-9),二1煤顶板砂岩含水层、二叠系砂岩含水层,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孔隙水含水层。

以上含水层有的因厚度不够,含水性不强;有的距本煤层较远,故均不做考虑。

2、主要隔水层:由位于一1煤层底板的本溪组铝土泥岩组成,层位稳定,厚度一般为4.63-19.44m,平均厚度8.97m ,局部厚度较大。

该隔水层虽有一定隔水作用,但由于3方面的原因,隔水效果有限。

主要原因是:(1)铝土泥岩厚度较小,抗压强度较低;(2)在采动影响下,隔水层受到破坏,有效隔水层厚度减小;(3)矿区构造裂隙发育,大裂隙常能将煤层及顶底板含水层相互沟通。

矿区的奥灰水经过多年的疏排,水位呈逐年下降趋势,自开采之初的+160米下降到现在的-20米左右,采掘工程范围内的水压为2-2.2Mpa。

据矿井涌水量资料统计,矿井11采区涌水量正常为273m3/h,12采区涌水量正常为197m3/h,矿井总涌水量为470 m3/h,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复杂。

二、安全水头压力值计算1、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和地质报告提供有关数据,现对采煤工作面安全水压计算如下:P=TsM=0.1×8.97=0.897Mpa式中M-底板隔水层厚度,平均8.97m;P-安全水压,Mpa;Ts-临界突水系数,Mpa/m。

Ts值应当根据本区资料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构造破坏的地段按0.06 Mpa/m计算,隔水层完整无断裂构造破坏地段按0.1 Mpa/m计算。

本区隔水层完好,所以按0.1 Mpa/m计算。

2、根据近两年钻孔水文观测,目前水位在-20左右,开采标高在-160--240之间,开采区域水压1.4-2.2 Mpa,综上所述,安全水压为0.897 Mpa,开采区域水压大于安全水压,属带压开采,特制订带压开采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三、矿井防治水安全技术措施1、根据“防、排、疏、堵、截”矿井防治水原则(1)防水①调查清楚矿井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含水层与隔水层;岩溶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矿井出水因素分析;富水性及分区。

②建立防水隔离设施,根据矿井生产地区布局,已在东西翼大巷分别各建筑了一道防水闸门,保证两翼水的隔离。

③根据《煤矿防治水规定》的要求,结合本矿井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留设出足够的防水隔离煤柱。

④建立矿井地下水动态观测系统,在矿区井下设计奥灰水文观测孔3个,目前已施工完毕2个,及时了解奥灰水位的变化情况。

⑤搞好矿井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对所有采掘头面必须有月预报和临时预报,预报要求准确,能够指导生产。

⑥搞好超前探查工作,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各项采掘工程坚持采用两种以上的探测手段对于富水区作出准确的预报,提前采取措施,保证采掘工作面不发生突水事故。

⑦在本井田范围内,留设足够的边界防水煤柱40m和断层防水煤柱50m,对可疑地点预先建筑防水闸门或堵水墙,以便及时的隔绝水源。

(2)排水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44m3/h,最大涌水量为1332m3/h,最大排水能为为3000m3/h,采用中央立井集中排水,中央水仓总容量为3680m3,中央泵房安装有7台MD600-55×4型水泵,综合井筒内布置有4趟排水管路直径为325mm,预留水泵位置一台。

西翼12采区-120m水平水仓容量1500m3,泵房安装2台MD600-55×4型和1台MD450-60×4型水泵;-240m水平水仓容量3600m3,泵房安装4台水泵,型号均为MD450-60×4型水泵。

东翼11采区-120m水平水仓容量3000m3,泵房安装有4台MD450-60×4型水泵;-240m水平水仓容量3800m3,安装有4台MD450-60×4型水泵。

所有泵房的水泵均实现有用有备,矿井排水能力能满足安全生产之需。

(3)疏水①对于L1-3含水层在采掘活动前,进行排水疏降,保证其水位降至开采标高之下。

②对于奥灰含水层,由于其含水量丰富,补给来源充足,目前疏降至开采标高之下难度很大,只能采取加强探测,预防为主的办法。

(4)堵水①井田内有部分钻孔缺乏原始资料,封孔情况不详,同时因二1煤层顶板滑动构造带的存在,封孔好坏直接关系到今后生产,如发现漏水及时封闭。

②要及时查清采掘工作面前方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掘进巷道要保持20m的超前距,钻探先行,掘进过程中实行长探短掘,如遇异常水量大于30m3/h立即进行封堵。

(5)截水根据荥巩煤田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不具备截水条件。

2、按照公司文件有关规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十六字方针。

矿井对采掘工作面实施物探先行,钻探验证,、长探短掘、长探短采跟踪预防。

3、掌握冲积层的厚度和组成,各分层的透水性和含水性。

4、马泉沟断层为东、西向展布北升南降正断层,落差0-25m,在矿井北部边界以外,根据11采区开拓揭露,未发现有构造,对11采区影响不大,将来开采南侧一1煤时,将会受到北侧太原组上段灰岩和奥灰岩的威胁,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所以必须查清断层、裂隙的位置,错动距离,延伸长度,破碎带范围和含水、导水性能。

5、利用地质资料分析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数量、位置、厚度,各含水层的涌水量,渗透性及其到开采煤层的距离。

6、调查老窑和现采小窑的老空和废弃井巷的出水点、积水区位置、范围、标高、积水时间和积水量。

定期对矿井周边小窑的采掘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并标注在有关图件上,要在矿井充水性图上用蓝线圈出积水范围,并外推60m用红线圈出探水警戒线。

7、开采过程中围岩破坏及地表塌陷情况,观测塌陷带、裂隙带、沉降带的高度,以及对涌水量的影响,判断是否透水等情况。

8、加强地质、水文地质预报、临时水情水害预报工作,坚决杜绝漏报现象。

9、超前探测要采用物探、钻探、巷探等不少于两种以上探测方法。

10、各采掘工作面编制有专项防治水措施、地质及水文地质说明书。

11、井下所有泵房每天必须把水仓存水排完,保证最低水位,24小时有人值班,不能空岗。

机电队要不断对井下所有泵房水泵进行检修,做到水泵完好率100%。

如泵房水泵临时出现故障(特别是中央泵房和东翼泵房),应及时向调度室汇报。

12、地面变电所必须24小时有人值班,确保井下正常供电。

13、编制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并组织实施。

14、完善隔水层等厚线图、主要含水层水位线图。

15、各采掘区队要设专职水情监视员,水情监视员应具备很强的责任心和一定的防水经验。

采掘面还应建立水情记录,设置专门电话和警报器;一旦发现恶性突水征兆,能及时发出信号,组织撤离;报警制度和细则应使全体人员熟知。

16、加强矿井水文动态监测工作,及时掌握奥灰动态水位变化情况,并根据水文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17、坚持周、月水情水害分析制度。

18、定期对两翼防水闸门试验,保持关闭灵活。

19、对采区一线职工进行防治水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掌握防治水基本常识,井巷突水征兆及避灾路线,以便应对突发事件发生。

20、承压含水层与开采煤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水头值大于实际水头值时,可带压开采,在采掘时,加强对顶、底板涌水情况观测,发现问题及时撤出井下工作地点人员,并向矿调度室汇报,对可疑地点采取封闭、堵墙或使用水闸门进行隔离措施。

21、承压含水层与开采层之间的隔水层能承受的水头值小于实际水头值时,采取疏水降压的方法,把承压含水层的水头值降到隔水层承受的安全水头值以下,以防突水事故的发生。

采取疏水降压方法是在具有底板或顶板承压含水层的条件下,如果隔水岩柱的厚度不足要求的安全厚度,为了充分利用“岩柱”强度的前提下以达到安全开采,必须采用疏水降压开采方案,把承压水头降到安全压力以下。

(1)要查明承压含水层的水文地质边界条件(2)要查明承压含水区的地质构造和含水层,隔水层的情况,通过各含水层、隔水层情况、含水层动态观测、各含水层间接触关系和地质构造等因素的综合分析,查明要疏放水层的主要补给水源和补给途径。

(3)要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编制各种专用图纸,对水文地质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合理的降压值和安全水压,预计疏降到设计安全水位时的正常水量和最大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