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献及史料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 乾嘉时期,清初启蒙思想家的反理学思潮蜕变为朴实考经 证史,传统的考据学至此得到充分发展,叙事史学再次受到 推重。
⑤ 清代中晚期,史学风气又为之一变,经世实学再现史坛, 注入了救亡图强的意识和社会改良的历史必变观点,史学呈 现出新旧分化的趋势,新史学正在兴起。
正文 一、实录、东华录、方略
《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 印本,1967年。
二、典志、诏诰律令
申时行等:《明会典》,万历重修,中华书局影印 本,1989年。
清五朝会典及“则例”、“事例”、“图”等。 清三通。如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献通考》,浙江
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
《皇明祖训》,见《明朝开国文献》,台湾学生书 局,1963年。
《御制大诰》,见《明朝开国文献》(一),台北, 学生书局影印本,1963年。
《大明律集解附例》,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
三、正史、野史、政书、传记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谈 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 夏 燮:《明通鉴》,中华书局,1959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徐 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1957年。 徐 鼒:《小腆纪传》,中华书局,1958年。 魏 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
黄六鸿:《福惠全书》,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陈宏谋:《在官法戒录》,同治七年(1868)崇文书局。 田文镜:《抚豫宣化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丁日昌:《牧令书辑要》,《政书集成》本,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影印。
焦 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影印本,1987年。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一册,
四、文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
陈子龙等编:《皇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 琴川居士编:《皇清奏议》,都城国史馆琴川居士排印本。 陆 燿编:《切问斋文钞》,乾隆四十年(1775)河南布
政使杨国桢刊本。 贺长龄、魏源编:《皇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
1992年。 盛 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五、笔记、年谱、日记
陆 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 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 余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97年。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岳麓书
社,1994年。 阮葵生:《茶余客话》,中华书局,1959年。 福 格:《听雨丛谈》,中华书局,1959年。 昭 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 梁章钜:《浪迹丛谈》,中华书局,1981年。 王庆云:《石渠余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
《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年。
六、小说、诗歌、竹枝词
1987年。 饶玉成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同上。 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同上。 陈忠倚编:《皇朝经世文三编》,同上。 何良栋编:《皇朝经世文四编》,同上。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万历五年(1577) 世经堂刊本。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万有文库》本,商务 印书馆,1935年。
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 李 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光绪十年(1884)湘阴李氏
版。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
1936年。收录“先正”1108人。 钱仪吉:《碑传集》,光绪十九年(1893)江苏书局。 阮 元:《畴人传》,商务印书馆,1935年。 《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28年。
三、明清史学演进的阶段性特点
从明清史学的发展理路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时段性特点:
① 明代前期的史学是以重价值判断、有理学化倾向的史学居 主流地位,而承袭史汉传统、重事实判断的叙事史学遭到冷 落,此时仅官方史学坚持叙事史学的方式。
② 明代中期以后,理学化史学受到批评,非理学化史学开始 占据上风。
③ 晚明至清初的史学则在叙事史学之外,新增一股具有批判 精神和启蒙意味的史学思潮。
二、史料是研究历史的素材和凭借
“史料”及其考证至关重要,从“太史迁,曰实 录”,到德国的兰克的实证主义,以及中国学者 傅斯年、顾颉刚的史料学派(科学派),都很重 视史料。
如何认识史料的价值? 钱大昕认为: 金石文字最可信 实录比正史可靠,正史中私修好于官修 正史又比地方志、家史可信 诗歌和小说笔记也有证史之功 王鸣盛:先读正史,后阅杂史 万斯同:重视实录。 傅斯年:比较史料,分为8对。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
袁 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章学诚:《章氏遗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冯桂芬:《显志堂稿》,光绪二年(1876)校邠庐 刊本。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
王先谦:《东华录》,光绪十年上海广百宋斋校 印本。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
清有25部方略:《平定三逆方略》、《亲征平定 朔漠方略》、《平定金川方略》、《剿平三省邪 匪方略》等。记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属纪事本末 体。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及史料学》 课程之一
明清基本史料
序言
一、史学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几个基本问题
1、应具有什么样的治史态度和学养 2、如何对待史料? 3、如何确认史实、选择史实的标准是什么? 4、能否运用假设、想象、比较、同情、投射等方 法进行研究? 5、在编写方式上,是一个人修史好,还是集体写 史好,或是两者并存?
⑤ 清代中晚期,史学风气又为之一变,经世实学再现史坛, 注入了救亡图强的意识和社会改良的历史必变观点,史学呈 现出新旧分化的趋势,新史学正在兴起。
正文 一、实录、东华录、方略
《明实录》,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影 印本,1967年。
二、典志、诏诰律令
申时行等:《明会典》,万历重修,中华书局影印 本,1989年。
清五朝会典及“则例”、“事例”、“图”等。 清三通。如清高宗敕撰:《清朝文献通考》,浙江
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8年。
《皇明祖训》,见《明朝开国文献》,台湾学生书 局,1963年。
《御制大诰》,见《明朝开国文献》(一),台北, 学生书局影印本,1963年。
《大明律集解附例》,台湾学生书局,1986年。 《大清律例》,法律出版社,1999年。
三、正史、野史、政书、传记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年。 赵尔巽:《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年。
谈 迁:《国榷》,中华书局,1958年。 夏 燮:《明通鉴》,中华书局,1959年。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年。 徐 鼒:《小腆纪年附考》,中华书局,1957年。 徐 鼒:《小腆纪传》,中华书局,1958年。 魏 源:《圣武记》,中华书局,1984年。
黄六鸿:《福惠全书》,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本。 陈宏谋:《在官法戒录》,同治七年(1868)崇文书局。 田文镜:《抚豫宣化录》,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 丁日昌:《牧令书辑要》,《政书集成》本,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6年影印。
焦 竑:《国朝献征录》,上海书店影印本,1987年。 王世贞:《嘉靖以来首辅传》,《明清史料汇编》初集第一册,
四、文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集
陈子龙等编:《皇明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1962年。 琴川居士编:《皇清奏议》,都城国史馆琴川居士排印本。 陆 燿编:《切问斋文钞》,乾隆四十年(1775)河南布
政使杨国桢刊本。 贺长龄、魏源编:《皇朝经世文编》,中华书局影印本,
1992年。 盛 康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本,
五、笔记、年谱、日记
陆 容:《菽园杂记》,中华书局,1985年。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1959年。 谢肇淛:《五杂俎》,上海中央书店,1935年。 余继登:《典故纪闻》,中华书局,1997年。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岳麓书
社,1994年。 阮葵生:《茶余客话》,中华书局,1959年。 福 格:《听雨丛谈》,中华书局,1959年。 昭 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年。 梁章钜:《浪迹丛谈》,中华书局,1981年。 王庆云:《石渠余纪》,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年。
段光清:《镜湖自撰年谱》,中华书局,1960年。
《清代日记汇抄》,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湖南人民出版社, 1982年。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上海商务印书馆, 1936年。
六、小说、诗歌、竹枝词
1987年。 饶玉成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同上。 葛士濬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同上。 陈忠倚编:《皇朝经世文三编》,同上。 何良栋编:《皇朝经世文四编》,同上。
王世贞:《弇州山人四部稿》,万历五年(1577) 世经堂刊本。
张居正:《张文忠公全集》,《万有文库》本,商务 印书馆,1935年。
台湾文海出版社1967年。 李 桓:《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光绪十年(1884)湘阴李氏
版。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四部备要》本,中华书局,
1936年。收录“先正”1108人。 钱仪吉:《碑传集》,光绪十九年(1893)江苏书局。 阮 元:《畴人传》,商务印书馆,1935年。 《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28年。
三、明清史学演进的阶段性特点
从明清史学的发展理路来看,呈现出以下几个时段性特点:
① 明代前期的史学是以重价值判断、有理学化倾向的史学居 主流地位,而承袭史汉传统、重事实判断的叙事史学遭到冷 落,此时仅官方史学坚持叙事史学的方式。
② 明代中期以后,理学化史学受到批评,非理学化史学开始 占据上风。
③ 晚明至清初的史学则在叙事史学之外,新增一股具有批判 精神和启蒙意味的史学思潮。
二、史料是研究历史的素材和凭借
“史料”及其考证至关重要,从“太史迁,曰实 录”,到德国的兰克的实证主义,以及中国学者 傅斯年、顾颉刚的史料学派(科学派),都很重 视史料。
如何认识史料的价值? 钱大昕认为: 金石文字最可信 实录比正史可靠,正史中私修好于官修 正史又比地方志、家史可信 诗歌和小说笔记也有证史之功 王鸣盛:先读正史,后阅杂史 万斯同:重视实录。 傅斯年:比较史料,分为8对。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4年。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
袁 枚:《小仓山房诗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
章学诚:《章氏遗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
钱大昕:《潜研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年。
冯桂芬:《显志堂稿》,光绪二年(1876)校邠庐 刊本。
《清实录》,中华书局影印本,1985年。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年。
王先谦:《东华录》,光绪十年上海广百宋斋校 印本。
朱寿朋:《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84年。
清有25部方略:《平定三逆方略》、《亲征平定 朔漠方略》、《平定金川方略》、《剿平三省邪 匪方略》等。记历次重大军事行动,属纪事本末 体。
《中国古代历史文献及史料学》 课程之一
明清基本史料
序言
一、史学工作者需要重视的几个基本问题
1、应具有什么样的治史态度和学养 2、如何对待史料? 3、如何确认史实、选择史实的标准是什么? 4、能否运用假设、想象、比较、同情、投射等方 法进行研究? 5、在编写方式上,是一个人修史好,还是集体写 史好,或是两者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