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合集下载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教案标题:《海绵宝宝》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绵宝宝这个卡通形象;2.培养幼儿对海洋生物的兴趣;3.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准备:1.物料准备:海绵宝宝的图片、绘画纸、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2.教学环境准备:教室需要布置成海洋主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幼儿园老师带领幼儿坐在海洋主题布置的教室里,引导幼儿回忆之前幼儿园活动中学习到的关于海洋的知识,并与幼儿一起合唱《海绵宝宝》主题曲。

2.活动1:认识海绵宝宝a.展示海绵宝宝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他们认识的海绵宝宝;b.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海绵宝宝的特点和故事情节;c.让幼儿自由发表他们对海绵宝宝的感受和想法。

3.活动2:海绵宝宝手工制作a.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参观海洋主题装饰的手工制作角落;b.教师向幼儿展示已经制作好的海绵宝宝手工作品,并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制作;c.提供一些绘画纸、彩色纸、剪刀、胶水和彩色笔等材料供幼儿使用;d.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出自己的海绵宝宝。

4.活动3:模仿海绵宝宝a.让幼儿站成一个圆圈,教师拿出一张海绵宝宝的图片,让幼儿一起模仿图片中的动作和表情;b.让幼儿自由发挥,模仿海绵宝宝的声音、动作等;c.通过模仿游戏,加深幼儿对海绵宝宝形象的理解和连接。

5.活动4:《海绵宝宝》故事表演a.选择几个喜欢的幼儿扮演海绵宝宝和他的朋友们;b.其他幼儿可以扮演其他角色,比如海绵宝宝的宠物、海洋生物等;c.通过角色扮演表演出一段《海绵宝宝》的故事片段;d.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表演添加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四、课堂反思:本节课主题以《海绵宝宝》为内容,通过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模仿海绵宝宝,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整个上课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然而,在活动2中,由于准备手工材料的不足,导致幼儿的参与度较低,需要进一步改进。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方式,认识海绵宝宝,了解海绵宝宝的特征和喜好。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名称、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2. 海绵宝宝的颜色:让学生认识海绵宝宝的颜色,并能用颜色词汇进行描述。

3. 海绵宝宝的表情:让学生认识海绵宝宝的各种表情,并能用表情词汇进行描述。

三、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图片或动画视频。

2. 颜色和表情词汇卡片。

3. 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播放海绵宝宝动画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海绵宝宝。

2. 介绍海绵宝宝:展示海绵宝宝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海绵宝宝的外形特征,并用颜色和表情词汇进行描述。

3. 绘画活动:发给学生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画出自己喜欢的海绵宝宝。

4. 展示和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语言描述海绵宝宝的颜色和表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绘画过程中,对海绵宝宝的认识和表现能力。

2. 听取学生在交流中的语言表达,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综合评价学生对海绵宝宝的认识和喜好,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培养。

六、教学活动:海绵宝宝主题角色扮演1. 目的: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海绵宝宝及其朋友的性格特点,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2. 内容:选择海绵宝宝及其朋友中的一个角色,进行角色扮演。

3. 准备:学生准备角色扮演的服装、道具等。

4. 过程: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其他学生观看并评价。

七、教学活动:海绵宝宝主题故事会1. 目的:通过讲述海绵宝宝的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理解能力。

2. 内容:选择海绵宝宝的故事,由学生进行讲述。

3. 准备:学生准备故事讲述的稿件。

4. 过程:学生进行故事讲述,其他学生倾听并提问。

八、教学活动:海绵宝宝主题游戏1. 目的:通过海绵宝宝主题游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海绵宝宝》教案一、教案背景《海绵宝宝》是一部深受幼儿喜爱的动画片,它以活泼可爱的角色和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幼儿探索海洋世界的奥秘。

本次教案旨在通过《海绵宝宝》的故事情节,引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感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2. 语言目标:学习有关海洋动植物的词汇,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观察力。

4. 动手能力目标: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5. 社交目标: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准备1. 视频资源:《海绵宝宝》片段。

2. 故事书籍:《海绵宝宝》绘本。

3. 课件或图片:包括海洋动植物的图片、绘画示范等。

4. 绘画工具:颜料、画笔、画纸等。

5. 手工制作材料:彩纸、剪刀、胶水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海绵宝宝》片段,引发幼儿对海洋世界的向往与兴趣。

可以选择片段中宝宝与海洋动植物互动的场景,让幼儿感受海洋的魅力。

2. 情境引入教师出示故事书籍《海绵宝宝》绘本,利用图片和文字激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好奇心。

教师简要介绍《海绵宝宝》的主要角色和故事背景,并设计问题引导幼儿思考,例如:“你知道海绵宝宝住在哪里吗?它有哪些朋友?”3. 故事阅读教师朗读《海绵宝宝》绘本,注重语音语调、情感表达等,以增加故事的魅力与吸引力。

在朗读过程中,适时停顿,鼓励幼儿回答问题、提出疑惑,与教师互动。

4. 语言拓展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引导幼儿描述每个角色的特点,并介绍相关的海洋动植物词汇和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课件展示海洋动植物的图片,让幼儿学习并模仿发音。

5. 绘画创作为了加深幼儿对海洋动植物的印象,教师引导幼儿进行绘画创作。

教师先示范绘制简单的海洋动植物,然后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海洋生物,并边画边进行语言表达,描述自己绘制的海洋动植物。

以海绵宝宝为引导的小班科学实践教案及反思

以海绵宝宝为引导的小班科学实践教案及反思

小班科学实践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识海绵宝宝及其生活环境;2. 掌握简单的海洋生物分类及特点;3. 增强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二、教学内容1. 导入环节通过海绵宝宝的歌曲或视频引入,让学生认识海绵宝宝,唤起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环节讲解海绵的生活环境及其特点,介绍海洋生物的基本分类,如鱼类、藻类、贝类等。

3. 实践环节(1)集体探究先让学生在课堂中观察海绵宝宝的图片或模型,了解其外形和特点。

引导学生设定问题,探究海绵宝宝的生活方式,如它们吃什么、住在哪里等等。

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归纳总结,达到知识充实、理解深化的目的。

(2)互动探究引导学生到校园周围寻找湖泊、河流、海洋等水域,观察水生动物的特征与生活习性,分类做好记录和整理,以便后期的展示和分享。

4. 学科拓展学生经过实践探究,了解到了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特点,以此作为基础,拓展到相关的学科内容。

三、实践反思1. 教学效果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师用海绵宝宝作为引导,科学带领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知识,并且引导学生进行集体探究和互动探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通过实践,效果相当不错,学生对于海洋生物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方式,将知识点拓展至相关学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应用,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提升教学质量。

3. 教学过程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海绵宝宝的外形与特点,以及海洋生物的分类和生活方式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加深入地认识了自然界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教学改进针对小班学生,师生互动较为主要,未来教学时可以将引导重心更加向学生方向倾斜,突出学生实践探究的培养过程,提高学生参与和探究的积极性。

科学实践教学是以学生为本,以探究为核心的学生主导型教学模式,一定会为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带来重要的促进。

2024年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的本领教案

2024年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的本领教案

2024年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的本领教案一、活动目标:1. 引导幼儿观察海绵的吸水特性,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2. 通过实验操作,让幼儿亲身体验海绵的吸水、释水过程,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

4.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学会分享和交流。

二、活动准备:1. 教具:海绵、水、盆、颜料、画纸、刷子、剪刀、胶水等。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块海绵、一张画纸、一把刷子。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海绵宝宝的故事,引起幼儿对海绵的兴趣。

2. 观察海绵:教师展示海绵,让幼儿观察海绵的质地、颜色,引导幼儿说出海绵的特点。

3. 实验一:吸水实验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观察海绵吸水的过程。

③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海绵为什么能吸水。

4. 实验二:释水实验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观察海绵释水的过程。

③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海绵为什么能释水。

四、活动延伸:1. 创意画:幼儿使用海绵和颜料进行创意画创作,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2. 手工制作:幼儿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制作海绵宝宝的手工作品,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了解了海绵的吸水、释水特性,培养了幼儿的观察、思考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动手动脑,提高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发挥。

在未来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六、教学活动流程:1. 导入:通过播放海绵宝宝动画片片段,引起幼儿对海绵宝宝的兴趣。

2. 观察海绵: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海绵,让幼儿观察海绵的质地、颜色,引导幼儿说出海绵的特点。

3. 实验一:吸水实验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②幼儿按照步骤进行实验,观察海绵吸水的过程。

③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海绵为什么能吸水。

4. 实验二:释水实验①教师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小班综合《海绵宝宝》教案

小班综合《海绵宝宝》教案

小班综合《海绵宝宝》教案教学目标1.学生会听、说、认10个与《海绵宝宝》有关的单词和短语;2.学生能熟练引导故事情节的发展,理解故事内容;3.学生能较准确地对《海绵宝宝》中的人物或场景进行描述;4.学生能通过手工、唱游等形式表达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教学准备1.《海绵宝宝》的视频资源;2.绘本《海绵宝宝》;3.海绵宝宝的海螺制作材料;4.海绵宝宝的海底水族馆制作材料;5.海绵宝宝的情景还原游戏。

教学内容活动一:背景介绍教师拿起《海绵宝宝》绘本,给学生分享主角、背景等情景。

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引,学习海底世界的基本知识、海绵宝宝的个性特点等。

活动二:情景还原教师为学生准备好海底水族馆的制作材料,让学生按照故事的情节来制作每个场景的背景与参与人物。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自己的意境与场景。

活动三:视频故事教师播放《海绵宝宝》的视频,带领学生一起看完整个故事。

在视频看完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互动提问,加深学生的故事理解能力。

活动四:海绵宝宝的手工教师拿出海螺制作的材料,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与海绵宝宝有关的玩具。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设计出独具特色的海螺玩具。

活动五:唱游教师可以给学生唱一首《海绵宝宝》的主题曲,让学生跟着节奏跳舞,对歌曲中的人物和场景进行模仿表演。

教学总结通过这样一堂《海绵宝宝》的小班综合教育课,学生们学习了简单的英语词汇和语言表达能力,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力,提高了故事理解能力,加深了对海洋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了解。

学生们通过幼儿园的这样一个场景模拟体验,也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打下了基础。

神奇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海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绵的特性,知道海绵是一种多孔的吸水材料。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海绵的特性。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海绵的多孔结构。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海绵若干块。

2. 滴管若干。

3. 彩色笔若干。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海绵宝宝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海绵宝宝的生活环境。

2. 观察海绵:请学生触摸海绵,观察海绵的表面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海绵的吸水能力。

3. 实验一:用滴管向海绵滴水,观察海绵的吸水现象,引导学生总结海绵的吸水特性。

4. 实验二:用彩色笔在海绵上作画,观察颜色是否能够被海绵吸收,引导学生了解海绵的多孔结构。

5.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验中的发现,教师总结海绵的吸水特性和多孔结构。

第二章:海绵宝宝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家园——海洋,知道海洋中的基本生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海洋中的基本生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认识海洋中的基本生物。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动画片片段。

2. 海洋生物图片。

教学过程:1. 引入话题:展示海绵宝宝动画片片段,引导学生关注海绵宝宝的家园。

2. 观察海洋生物:展示海洋生物图片,请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3.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海洋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4. 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讨论中的发现,教师总结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海绵宝宝的伙伴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伙伴,知道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认识海绵宝宝的伙伴。

2.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1. 认识海绵宝宝的伙伴。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精选五篇)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精选五篇)

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精选五篇)第一篇: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活动:有趣的海绵宝宝活动目标:1.通过用看看、摸摸、捏捏等方式进行探索操作,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的主要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表达自己在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生活中使用过海绵制品,幼儿有看过海绵宝宝。

2.物质准备:海绵人手一块;大1个、小盒子每桌1个、音乐活动过程:1.回顾动画片《海绵宝宝》,激发活动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了个大礼物,猜猜里面有什么?上来摸摸看?感觉一下是怎样的?(个别幼儿)倒底是什么呢?我们把它拿出来看一看!哇!是海绵宝宝!小朋友,你们有看过动画片《海绵宝宝》吗?海绵宝宝有什么样的本领?2.动手操作,发现海绵特性。

①感受海绵的轻软。

——今天老师带来了这么多的海绵宝宝,他们都要跟我们小朋友做游戏,让我们和它打个招呼、玩一玩吧!(音乐中亲亲、握握、抱抱、压压、捏捏)——海绵宝宝好玩吗?你摸上去觉得海绵宝宝的身体是怎么样的?(软软的、轻轻的)小结:原来海绵宝宝掂一掂它是轻轻的,抱一抱它是软软的、很舒服。

②感知海绵的弹性。

海绵宝宝可顽皮了,要和我们小朋友玩变变变的游戏。

你瞧,我的海绵朋友会卷一卷、扭一扭、弯一弯,变成什么啦?好,你们也来和你们的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看谁变得最有趣。

——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变成什么了?让我们捏紧海绵宝宝,看看现在海绵宝宝怎么样啦?——老师数到一二三一起放开手,看看海绵宝宝会怎么样?海绵宝宝从我们的手上弹出去啦。

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是什么形状?(原来的形状)。

分组游戏:——海绵宝宝玩累了,它很想休息一下!瞧,这么小的房子海绵宝宝能住得进去吗?幼儿自由尝试交流分享:——你们的盒子里面住了几个海绵宝宝?是用什么方法让它住进去的?看看住进去的海绵宝宝和原来的一样吗?海绵又柔软又有弹性所以通过挤压它能变得很小,就住进这么小的房子里!如果现在我让海绵宝宝出来,它还会变回原来的样子吗?请你们把它们拿出来!小结:原来海绵的身体软软的,只要用点力就能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不用力的时候还会还原,它是有弹性的。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海绵宝宝》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海绵宝宝”这个卡通形象,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其外貌、性格特点;2.认得海底生物,例如海星、海龟、海胆、绿藻等等;3.在仿照、动手制作小游戏中,培育孩子们的察看力、耐性和手眼协调本领;4.通过互动游戏和汇报,加强团队合作意识,并提高孩子们的表达本领。

二、教学内容:1.观看“海绵宝宝”大电影的片段,介绍“海绵宝宝”及其伙伴们的特点;2.介绍海底生物相关学问:海星、海龟、海胆、绿藻等等;3.制作海底生物,例如用纸袋制作海龟壳、用牛奶盒子制作海星等等;4.团队互动游戏:分组进行小比赛,谁制作的海底生物最像真实的生物就可以获胜;5.孩子们可以在游戏中自由发挥,比如将几个海龟壳放在一起,形成一只龟,或是将不同种类的海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生物。

三、教学步骤:1.热身环节:使用一些歌谣或小游戏,让孩子们放松身心,进入学习状态。

2.第一步:通过播放“海绵宝宝”大电影的片段,引导孩子们认得“海绵宝宝”、梅洛、珊迪等人物,以及他们的性格特点。

3.第二步:介绍海底生物的相关学问,例如海龟的壳、海星的手臂、海胆的刺等等,让孩子们了解不同的海洋生物,并且注意区分它们之间的差异。

4.第三步:进行制作海底生物的活动,老师可以给孩子们供给一些材料,例如纸袋、牛奶盒子、棉花等等,激励孩子们依照本身的想象进行制作。

同时引导孩子们把握不同的制作技巧,并且在过程中重视细节,让孩子们在操作中体验到乐趣。

5.第四步:进行团队互动游戏,将孩子们分为两组,让他们竞争制作更多、更好的海底生物。

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发觉并赏识别人制作的好作品,并且激励他们学习和借鉴。

最后,组织孩子们进行评比,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和表现最好的小组。

6.第五步:回顾和总结本次活动的内容和目标,激励孩子们进行交流和讨论,让他们呈现本身制作的作品,共享本身的阅历。

同时,让孩子们相互赏识、称赞和激励,加强团队合作意识。

幼儿班海绵宝宝教案大全

幼儿班海绵宝宝教案大全

幼儿班海绵宝宝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幼儿班海绵宝宝教案大全教案1:认识海绵宝宝教学目标:1. 认识海绵宝宝角色及其特点。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形容词来描述海绵宝宝。

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图片、海绵宝宝玩具或海绵宝宝视频片段。

2. 形容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海绵宝宝的图片或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观看海绵宝宝视频片段,让幼儿了解海绵宝宝的外貌和特点。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形容词描述海绵宝宝,如“海绵宝宝是黄色的,软软的,有洞洞的”等。

4. 分发形容词卡片,让幼儿根据海绵宝宝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并用语言描述海绵宝宝。

教案2:海绵宝宝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认识海绵宝宝的朋友角色及其特点。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形容词来描述海绵宝宝的朋友。

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的朋友角色图片或玩具。

2. 形容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海绵宝宝的朋友角色的图片或玩具,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让幼儿观察海绵宝宝的朋友的外貌和特点。

3.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用形容词描述海绵宝宝的朋友,如“派大星是粉红色的,圆圆的,有花纹的”等。

4. 分发形容词卡片,让幼儿根据海绵宝宝的朋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形容词,并用语言描述海绵宝宝的朋友。

教案3:与海绵宝宝一起玩教学目标:1. 学习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的重要性。

2. 发展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玩具或图片。

2. 合作游戏道具,如拼图、积木等。

教学过程:1. 引入:展示海绵宝宝的玩具或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讨论与海绵宝宝一起玩的乐趣和好处,如互相帮助、分享玩具等。

3. 分发合作游戏道具,让幼儿分组合作完成任务,鼓励他们互相交流和分享。

4. 引导幼儿回顾合作的过程,分享他们的体验和感受。

教案4:海绵宝宝的快乐冒险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故事叙述能力。

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的故事书籍或故事片段。

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精选9篇)

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精选9篇)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篇1活动目标:1.感知海绵柔软、弹性、吸水的特性。

2.对海绵的特性感到好奇,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活动准备:海绵若干,记录表,PPT,颜料水,毛巾,篓子。

活动过程:一、认识海绵,引起探究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动画片,请你们一起来看一看。

2.动画片里有谁呀?(海绵宝宝)3.你们知道海绵宝宝有什么本领吗?二、动手操作,感知海绵的弹性。

1.今天海绵宝宝要和我们玩“变一变”的游戏。

看,海绵宝宝脸上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变变变,你们看现在海绵宝宝变成什么样子了啊?(变成哭脸的海绵宝宝)如果我把手放开,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吗?2.预测记录:如果你认为海绵宝宝还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有笑脸的纸上。

如果你认为不能变回笑脸,请将苹果贴在画有哭脸的纸上。

有几个小朋友认为可以变回笑脸呢?让我们来数一数。

认为不可以的有几个?3.操作验证:到底能不能行呢?等会请你想办法和海绵宝宝一起玩变一变的游戏,每次变的时候仔细看,海绵宝宝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教师重点观察幼儿用什么方法变的?指导幼儿观察海绵有没有变回原来的笑脸。

4.交流分享你是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变一变的游戏?海绵宝宝变成了什么?如果放开手海绵宝宝会变会原来的样子吗?教师小结:不管我们是卷一卷、压一压、扭一扭,只要手一放海绵宝宝就能变回原来的样子。

看来海绵宝宝的身体不光是软软的,还有弹性的!三、再次操作,感知海绵的吸水性1.你们仔细地观察一下海绵宝宝,它的身上有什么呢?(小孔)2.猜猜这些小孔有什么用呢?老师准备了一些水,请你们把海绵宝宝放进水里,看看海绵宝宝有什么变化?(提醒幼儿卷衣袖)3.交流分享:海绵宝宝放进水里后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小结:原来海绵宝宝还有吸水的本领啊!四、观看PPT,了解生活中的海绵制品1.你们看,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做成的呢?(海绵宝宝)2.海绵宝宝还可以做成什么呢?这些东西你们认识吗?你们家里有吗?教师总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东西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海绵宝宝的本领可真大!请小朋友回家找找还有什么东西也是用海绵宝宝做成的。

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

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海绵宝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并熟悉海洋生物中的海绵宝宝。

2. 培养幼儿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关注。

3. 帮助幼儿发展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4. 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准备:1. 海洋生物的图片或海绵宝宝的玩具模型。

2. 讲解PPT或课堂板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导入学生的兴趣,例如播放海绵宝宝主题曲,并让幼儿跟着动起来。

然后问幼儿是否看过海绵宝宝的动画片,他们对海绵宝宝了解多少。

2. 引入(10分钟)出示海洋生物的图片或海绵宝宝的玩具模型,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海绵宝宝的外形和特点,如它们有多少只手脚,身体是什么形状,身上有什么颜色等。

3. 讲解知识点(15分钟)通过课堂PPT或板书,简单介绍海绵宝宝的生活习性、食物来源、生长环境等基本知识。

可以图片或简短的文字配合讲解。

讲解时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问题,例如:- 海绵宝宝生活在哪里?- 海绵宝宝是如何呼吸的?- 海绵宝宝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海绵宝宝有哪些颜色和形状?通过提问,激发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他们对生物多样性的兴趣和关注。

4. 实践活动(20分钟)让幼儿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给予一些材料,如海绵、吸水棉等,让他们自己制作海绵宝宝的模型。

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设计海绵宝宝的外形,并用给定的材料进行装饰和组装。

同时,引导幼儿讨论并描述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对海绵宝宝的想法和理解。

5. 总结(10分钟)让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设计和制作的海绵宝宝模型,并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对海绵宝宝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总结,加深幼儿对海绵宝宝的理解和认识,同时评价他们的参与和创造力。

6. 归纳(5分钟)引导幼儿总结整个学习过程,回答以下问题:- 你了解海绵宝宝吗?- 你学到了什么?- 你喜欢这个科学教案吗?四、教学延伸:1. 观看相关的海洋动画片或视频,进一步了解海绵宝宝的故事和其他海洋生物。

《海绵宝宝》幼儿园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幼儿园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幼儿园小班教案一、教案概述《海绵宝宝》是一部儿童动画片,以海底的生活为背景,通过海绵宝宝和他的朋友们的故事,向孩子们传递友爱、勇敢、乐观等正能量。

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小班,旨在通过观看《海绵宝宝》的片段,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熟悉《海绵宝宝》的角色和故事情节;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3.提升幼儿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海绵宝宝》片段视频;2.幼儿园教室;3.纸张、彩色笔、蜡笔;4.《海绵宝宝》相关的图片、道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环节1.与幼儿们打招呼,引入今天的主题:《海绵宝宝》。

2.让幼儿们回忆自己对《海绵宝宝》的了解,引导他们谈论自己喜欢的角色和情节。

第二步:观看视频1.准备好《海绵宝宝》的片段视频,播放片段。

2.引导幼儿们观察视频中的角色、场景,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想法。

第三步:共同讨论1.让幼儿们围绕观看的片段展开讨论,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提问引导幼儿们思考,比如:“你最喜欢片段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你能描述一下视频中发生的故事情节吗?”等。

第四步:创作活动1.将幼儿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观看的片段,自由发挥创作一段小故事。

2.引导幼儿们在纸上画出自己的故事情节,并鼓励他们口头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

第五步:分享和展示1.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创作故事以及画面。

2.引导其他幼儿评论并提出问题,促进互动交流。

五、教学延伸1.鼓励幼儿们继续观看《海绵宝宝》的其他片段或整集,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想象力。

2.回顾幼儿们的创作故事,让他们通过上台表演的形式展示给其他年级的幼儿园同学观看。

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观看视频时的专注度和参与度;2.收集幼儿创作的故事和画面,评估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3.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分享过程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以上是《海绵宝宝》幼儿园小班教案的内容,通过对《海绵宝宝》片段的观看和创作活动,帮助幼儿们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神奇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

神奇的海绵宝宝小班科学教案第一章:认识海绵宝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外貌特征:方形身体,圆眼睛,大笑脸。

2. 海绵宝宝的生活习性:生活在海底,以微生物为食,能吸收水分。

教学活动:1. 观看海绵宝宝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海绵宝宝的外貌特征和生活环境。

2. 教师展示实物海绵,让学生触摸感受海绵的吸水性。

3. 学生动手制作海绵宝宝手工艺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第二章:海绵宝宝的家园——海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洋的特点和生态环境。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海洋的特点:广阔、神秘、丰富。

2. 海洋生态环境:珊瑚礁、海底草原、深海洞穴等。

教学活动:1. 观看海洋生物纪录片,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生物的生活环境。

2. 教师展示海洋生物标本,让学生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第三章:海绵宝宝的生存技能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生存技能。

2. 培养学生对海绵宝宝生存策略的兴趣。

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吸水能力:通过细胞间隙吸收水分。

2. 海绵宝宝的繁殖方式: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海绵宝宝的吸水原理,引导学生动手实验验证。

2. 观看海绵宝宝繁殖的视频,了解海绵宝宝的繁殖方式。

3.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海绵宝宝的生存优势。

第四章:海绵宝宝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同类和它们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同类:海綿、海藻、海星等。

2. 同类海洋生物的特点:生活习性、生存技能等。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同类海洋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它们的特点。

2. 观看同类海洋生物的生活视频,了解它们的生存技能。

第五章:保护海绵宝宝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保护海绵宝宝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爱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生活威胁:污染、过度捕捞等。

小班认识海绵宝宝教案

小班认识海绵宝宝教案

小班认识海绵宝宝教案【引言】海绵宝宝是一部备受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动画片,它以幽默、可爱的形象和精彩的故事,吸引着孩子们的注意力。

为了让小班的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海绵宝宝,我们设计了一堂有趣的教案,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海绵宝宝,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活动一】1. 教师播放海绵宝宝的主题曲,引导孩子们一起跟着歌曲舞动。

2. 教师出示海绵宝宝的图片,让孩子们观察图片中的海绵宝宝形象。

3. 教师提问:海绵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宝宝们可以尝试回答。

4.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玩“捉迷藏”游戏,让孩子们模仿海绵宝宝的动作和表情。

【活动二】1. 教师给每个孩子发放一份海绵宝宝的彩色素描图,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用彩色笔涂饰。

2. 教师鼓励孩子们自由发言,分享他们对海绵宝宝的理解和想象。

3. 教师组织孩子们一起玩“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扮演海绵宝宝和他的朋友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才华。

【活动三】1. 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观看一集海绵宝宝的动画片,让他们感受海绵宝宝的故事和情节。

2. 教师引导孩子们讨论动画片中的情节和角色,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提问:海绵宝宝在故事中有哪些好朋友?让孩子们回忆并回答问题。

4. 教师组织孩子们分小组进行团队合作游戏,让他们通过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活动四】1.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制作海绵宝宝的手工艺品,如纸板海绵宝宝面具或彩绘海绵宝宝玩偶。

2. 教师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赞赏。

3. 教师与孩子们一起玩“猜谜语”游戏,出谜语:“黄色的、有洞的、住在海底的生物是什么?”让孩子们猜答案。

【总结】通过这堂有趣的教案,小班的孩子们在游戏中认识了海绵宝宝,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他们通过互动、表演、制作手工艺品等多种方式,体验了海绵宝宝的世界,增强了对海。

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的本领教案

小班科学活动海绵宝宝的本领教案

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认识海绵,了解海绵的特性。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 物质准备:海绵、水、容器、颜料、画纸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整洁的科学活动室。

三、活动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海绵,引导幼儿说出海绵的特点,如颜色、形状等。

2. 实验一:海绵吸水实验。

a. 请幼儿观察海绵在水中吸水的过程。

b. 引导幼儿探讨海绵为什么能吸水,吸水后海绵会发生什么变化。

c. 幼儿动手操作,用海绵吸水。

3. 实验二:海绵印花实验。

a. 请幼儿观察颜料在海绵上的印花过程。

b. 引导幼儿探讨颜料为什么能印花,印花后的海绵会发生什么变化。

c. 幼儿动手操作,用海绵印花。

4. 结束活动:总结海绵的吸水能力和印花特点,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海绵制品及作用。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搜集生活中的海绵制品,了解其用途。

2. 环境创设:在科学区设置“海绵宝宝的世界”,展示幼儿的印花作品。

3. 区域活动:在美工区开展海绵绘画活动,引导幼儿创作。

五、教学反思:1. 本次活动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幼儿的参与度如何?2. 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是否得到提升?3. 针对本次活动,有哪些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4. 如何在本活动中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索精神?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海绵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通过实验操作,评估幼儿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发展。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综合评价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兴趣和主动探索精神。

七、安全注意:1. 在活动前向幼儿讲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小心使用水、颜料等。

2. 确保实验用的容器稳固,避免幼儿跌倒或容器翻倒。

3. 使用安全的颜料,避免幼儿接触到不安全的化学物质。

4. 监督幼儿操作实验,防止他们将颜料等物品放入口中。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看海绵宝宝动画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引导学生学习海绵宝宝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通过学习海绵宝宝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海洋生物的认知。

二、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等。

2. 海绵宝宝的动画片欣赏:让学生观看海绵宝宝动画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海绵宝宝的日常生活:让学生学习海绵宝宝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海洋生物知识: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所生活的海洋环境,认识其他海洋生物。

5. 手工活动:让学生制作海绵宝宝手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海绵宝宝的相关知识。

2. 观看动画片: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绵宝宝的日常生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海绵宝宝手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海绵宝宝的外貌特征和生活习性。

2. 观看动画片:让学生观看海绵宝宝动画片,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海绵宝宝的日常生活,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实践活动:让学生制作海绵宝宝手工艺品,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家里的海绵,了解海绵的特点和用途。

2. 让学生画一幅海绵宝宝的海底世界图画,展示自己的想象力。

3.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海绵宝宝的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感悟和收获。

六、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友谊:让学生学习海绵宝宝与派大星、蟹老板等角色的友谊,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关爱他人的品质。

2. 海绵宝宝的勇敢:让学生通过海绵宝宝面对困难时的勇敢表现,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

3. 海绵宝宝的智慧:让学生了解海绵宝宝在生活中运用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海绵宝宝,了解海绵宝宝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表达能力,以及动手制作海绵宝宝的手工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生活、乐于探索的态度,增强集体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介绍:让幼儿观看海绵宝宝的图片或视频,了解海绵宝宝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海绵宝宝的观察:让幼儿观察实物海绵,了解海绵的吸水性和柔软度。

3. 手工制作:教幼儿用废旧海绵制作海绵宝宝的手工制品。

4. 集体讨论:让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海绵宝宝,互相交流制作心得。

三、教学准备:1. 海绵宝宝图片、视频及实物海绵。

2. 制作海绵宝宝手工的材料:废旧海绵、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3.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方便幼儿操作和展示。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海绵宝宝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激发幼儿兴趣。

2. 观察海绵:让幼儿触摸实物海绵,观察其吸水性和柔软度,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3. 制作手工:教师示范制作海绵宝宝的手工过程,讲解制作方法,让幼儿动手制作。

4. 创作展示:鼓励幼儿完成后互相欣赏、交流,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废旧海绵,为下次制作海绵宝宝的手工做好准备。

2. 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制作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的创作展示,对幼儿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行评价。

六、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了解海绵宝宝的日常生活和好朋友派大星的特点。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及通过绘画展示想象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友谊观念,学会关爱他人。

七、教学内容:1. 海绵宝宝的日常生活:让幼儿通过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海绵宝宝的日常生活。

2. 好朋友派大星:让幼儿认识派大星,了解派大星的特点和与海绵宝宝的友谊。

3. 绘画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展示海绵宝宝和派大星的友谊。

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

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

幼儿园小班其他教案设计:海绵宝宝一、教学内容和目标1.1 教学内容:•了解海绵宝宝及其伙伴•认识不同颜色的海绵•掌握用海绵画画的技巧•提高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1.2 教学目标:•能够熟练地用海绵画画•能够识别不同颜色的海绵•能够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二、教学准备•海绵(红、蓝、黄、绿色)•水彩笔•盘子•白纸•桌布•湿巾•水杯三、教学过程3.1 情境营造:在教学前,教师可播放《海绵宝宝》的片头曲及其官方MV,为广大幼儿打开一个可爱、欢乐的学习氛围。

3.2 导入:教师吸引幼儿们的目光,向他们展示一张海绵宝宝的图片,并引导幼儿们回忆、描述海绵宝宝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

3.3 操作演示:教师拿起红色海绵,展示给幼儿们看,并示范怎样在纸上通过轻轻拍打的方式,将海绵的印迹如下:海绵宝宝红色印迹海绵宝宝红色印迹3.4 操作练习:让幼儿们拿起红色海绵,试着在白纸上印出海绵宝宝的红色印迹,并竖着拍打还是横着拍打,都可以试试看。

3.5 关注细节:教师请幼儿注意每一个海绵的颜色,并要求幼儿在完成画画时,保持动作轻柔、缓慢,手握笔的力度适中,保证印迹能够清晰并且符合要求。

3.6 结束:当所有的幼儿都完成画画的练习后,教师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享受手艺的喜悦。

四、教学反思海绵宝宝是广大幼儿很喜欢的动画角色,教师利用这种认知上的优势,能够很好地吸引幼儿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在操作方面,本活动对幼儿的观察性、手眼协调性和细节关注能力都有着积极的培养和提高的作用,而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尝试,幼儿们能够从中获取到一种自信和成就感,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谓是一项具有很高价值的校园教学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宝宝小班教案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3、培养幼儿对海绵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

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

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

同时,我还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小百科:海绵,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够用于清洁物品。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