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白族的装饰文化特色

合集下载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

大理白族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

TEXT /许丽苹李纶向颖晰文雅一、大理白族民居所适应的自然环境大理地区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大理市属于地震易发区,白族民居建筑在架构上采用了一些有效的防震措施;由于大理地区风大,且风向多为西南风和南风,所以,房屋大多数为坐西朝东,这样既避免风直接吹进屋内,且由于大理西高东低,该朝向便于采光;由于大理地区在雨季时期雨水较多,在建筑上民居的屋顶均为瓦顶,且用“封火檐”,以避免大风将瓦片吹掉,增强防风的功能。

二、大理白族民居装饰特点大理民居最大的装饰特点就是民族个性,每家每户都有所不同,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他的个性特点在于它的装饰艺术方面[1]。

白族民居具有建筑功能实用性,布局灵活性,设计多边性,构造合理性,材料使用的经济性,外观造型的民族审美性,反映出白族的特征和本地的地方特色。

三、喜洲典型民居建筑装饰特色浅析1、严家大院民居建筑装饰严家大院由一进四院和一栋洋楼别墅组成。

为“六合同春”式白族民居,两院通过楼上的檐廊相连为一个整体,为“三坊一照壁”形式和四合五天井形式组合而成的院落,主房四方均居西,每院风格不同,各门的立柱、飞檐、灰雕等做工精细彰显气派。

(1)门楼装饰严家院正门门楼为三叠水的形式,类似一个小三开间的牌楼,它有两个形式的门楼(图1),一种:为“平头”有厦门楼,屋顶两端起翘稍短,这是白族传统的瓦木结构门楼形式;另一种门楼形式是纯欧式装饰的砖石结构门楼形式,这就形成了白族民居中典型的在中西合璧的建筑装饰风格,大门做成拱形形状,颜色为中国红和黑色搭配,显示了典型的民族特色,檐下有排列整齐的斗拱装饰,拱形门上部以浮雕彩画装饰,边梃两侧贴有门联,门框上部有门簪装饰,门簪上雕有动物装饰,在门簪上部安放匾额,大门两侧的墙壁为不加粉刷和贴面材料的“清水墙”[2],其上面的砖缝用灰浆勾填,防止雨水侵入的同时看起来更为整洁、朴实和干净,下方墙裙用青石板制作,台基是用自然石砌成的“如意踏跺”形式,为三级阶梯,来显示主人的身份地位。

白族的风俗简介

白族的风俗简介

白族的风俗简介1. 引言白族是中国数百个民族中的一个,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大理白族自治州。

作为中国56个民族之一,白族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风俗。

本文将对白族的风俗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独特的民族。

2. 服饰白族的传统服饰非常华丽而独特。

男性白族人通常穿着白色或黑色的长袍,腰间束一条色彩鲜艳的布带,戴着百花帽。

女性则穿着绣满花纹的长袍,而且头戴花冠和银饰,非常华美。

白族的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反映了白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3. 婚嫁习俗白族的婚嫁习俗很独特,尤其是婚礼。

在传统的白族婚礼中,新郎要提前穿越一段“灶门”,意为离开父母的家庭,迎接新的生活。

婚礼上,新娘要穿上传统的婚纱,并戴上百花冠,由新郎亲自为新娘戴上。

在白族的传统观念中,婚姻是神圣而重要的,所以他们十分重视婚姻仪式。

4. 舞蹈白族的舞蹈也是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之一。

白族舞蹈通常是一种高度舞蹈与音乐结合的表演形式。

白族舞蹈动作流畅,优美而富有力量感。

舞蹈中大量运用了手臂的动作,并强调身姿的协调与舞者对舞蹈音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白族的舞蹈给人们带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也是他们艺术才能的体现。

5. 民间音乐白族的民间音乐非常丰富多样,有着浓厚的地方特色。

他们善于演奏各种民族乐器,如竹琴、芦笙、弦子等等。

白族人民通过音乐表达感情,传递信息和交流,民间音乐深受人们的喜爱。

同时,白族的音乐也被用于庆典、祭祀等重要仪式,是白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6. 节日庆典白族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节日庆典,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三月街”节和“火把节”。

三月街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庆祝时间通常在农历三月。

在节日期间,人们会穿着传统服饰,举行游街游艺和各种民俗表演。

火把节则是在每年的农历十月举行,人们手持火把绕行街道,祈求好运和祝福。

这些节日庆典不仅丰富了白族人民的生活,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7. 饮食文化白族人喜好辛辣的食物,他们的饮食文化也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服饰文化总结

白族服饰文化总结

白族服饰文化总结导言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和滇西傣族自治州等地。

白族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文将对白族的服饰文化进行总结,以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民族文化。

一、白族服饰的历史白族的历史悠久,包括服饰文化的历史也极为丰富。

早在唐代,白族的服饰就已经开始形成。

在宋代,由于白族地区的繁荣和交流,白族服饰不断发展壮大。

到了明清时期,白族的服饰文化达到了巅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白族服饰的特点1.色彩鲜艳:白族的服饰以色彩鲜明著称,常见的颜色有红色、蓝色、黄色等。

这些鲜艳的色彩代表了白族人民开朗、热情的性格特点。

2.刺绣工艺:白族的服饰以精湛的刺绣工艺著称。

白族妇女在平时就会利用闲暇时间进行刺绣,将各种花卉、鸟兽等图案刺绣在服饰上,使得服饰更加华丽、精美。

3.流苏和银饰:白族的服饰常常搭配流苏和银饰,使得服饰更加典雅华贵。

流苏的运用使得服饰在行走时具有优美的动感;银饰的使用则体现了白族人民对财富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4.民族特色:白族的服饰充满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往往可以从服饰上看到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先的崇敬。

三、白族男女服饰的区别在白族的服饰文化中,男女的服饰有着明显的区别。

1.男性服饰:白族男性的服饰主要包括长袍、长裤等。

长袍的样式较为简单,常以黑色为主,腰部则采用大腰带束腰。

配饰方面,男性常戴帽子和挂饰,如红包、饰带等。

2.女性服饰:白族女性的服饰更加丰富多样,主要包括上装、下装、围腰等。

上装常使用对襟、交领等设计,下装常为宽松的裙子。

女性还会佩戴发饰、项链、手镯等装饰品,以展示自己的美丽和品味。

四、白族服饰的现代传承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白族的服饰文化也在不断地进行现代传承。

如今,白族的服饰文化已经走出了大理,走向了全国乃至全球。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学习白族的服饰文化,使得这一独特的民族文化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白族服饰特点有什么特征

白族服饰特点有什么特征

白族服饰特点有什么特征白族服饰特点有什么特征白族是中国西南边疆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崇尚白色,服饰以白色为主色。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白族服饰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白族服饰特点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

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 等字样。

绣荷包是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

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

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

已婚妇女改为挽髻。

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

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

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手巧的标志。

白族姑娘头上戴的头饰上也有着“风花雪月”的含义。

因为在白族少女的头饰上,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的风;艳丽的花饰是上关的花,帽顶的洁白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因此,也就形成了她们的头饰现在所呈现的模样。

白族服饰简介白族服饰既是适应于白族人生产劳动、文化以及气候特点的产物,又是秀丽的湖光山色潜移默化地对白族人审美观念陶冶的结果,具有独特的`风格。

在服饰方面,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

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海东(洱海东部地区)男子则外套鹿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鹿皮或绣花兜肚,下著蓝色或黑色长裤。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同。

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掖结纽处接“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一、建筑特点1.结构简洁:云南白族传统民居建筑结构简洁明了,常见的有单层或两层的独立房屋,采用木结构或石结构。

屋顶多采用坡屋顶或平券屋顶,屋脊多为直角形,屋顶外面有石板覆盖。

2.布局合理:白族传统民居的布局通常遵循“三进”、“四合院”的原则,即有前进、中进、后进,各进之间通道相连,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以保障家庭生活的私密性。

3.外观简洁:白族传统民居外观线条简洁,墙体多采用石砌或黏土砖砌,外墙没有过多的装饰,保持纯洁质朴的特点。

二、装饰特点1.装饰花纹:白族传统民居的装饰花纹丰富多样,通常以寓意吉祥如瑞云、阳光、树叶等,同时还会运用一些动植物的形象,比如葡萄、花朵等,这些花纹都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2.彩绘壁画:白族传统民居内部墙壁经常布满彩绘壁画,壁画的主题往往与白族的宗教信仰有关,如白族民居常见的有八卦、孔雀、龙凤、花鸟等,这些壁画极富艺术性和装饰性,为民居增添了色彩和韵味。

3.雕刻工艺:白族传统民居的家具和装饰物常常采用雕刻工艺进行装饰,如木雕、石雕等。

这些雕刻工艺精湛,常用来装饰门窗、梁柱、墙壁等部位,使整个房屋更加华丽独特。

4.织物装饰:白族传统民居装饰中,织物也占据一个重要的地位,常被用来装饰床上四周的帐幔、窗帘、靠垫等,以及地板的地毯等。

织物的图案多是以民族花纹为主,色彩鲜艳,富有浓厚的民族风格。

三、风格特点1.浓厚的地方特色: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其装饰元素和风格通常与白族的风俗习惯、信仰文化紧密相连,体现了白族的独特文化。

2.质朴、自然的风格:白族传统民居装饰风格注重质朴自然,没有过多的繁杂装饰,彰显了白族人民淳朴自然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统一3.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白族传统民居装饰注重艺术性与实用性的结合,既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民族艺术,又满足了人们的实际生活需求。

4.丰富多样的装饰方式:白族传统民居装饰方式多种多样,既有彩绘壁画、雕刻工艺等传统技艺,也有织物装饰、摆设物等,凸显了白族装饰文化的多样性。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装饰的特点与风格研究白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部地区。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是白族先民们历经千余年的岁月沉淀及吸取各民族优秀建筑文化的结晶。

白族村庄处处蕴含着丰富的建筑文化,如照壁门楼、坡顶屋面、白墙灰瓦、流檐飞阁、大理石屏、淡墨彩画及精美木雕与石雕等,由此体现出白族鲜明的地方特色及民族风格。

云南白族民居是白族人民为适应白族民俗习惯、生活方式及自然环境所创造出的别具风格的建筑形式,也是白族传统文化所呈现出的物质形态,因此白族民居从整体空间至细部装饰、从室外至室内及从选址至营造的方方面面均凝聚着白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本文侧重谈论云南白族民居装饰的特点及风格,以期对现代室内设计有所启发。

建筑装饰是一种以建筑实体为依附载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对建筑造型艺术的深化与发展,因此装饰对充分表现建筑艺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白族民居的建筑形式采用四合院式,因此白族人民十分重视对建筑的装饰与美化,建筑的用料、造型、结构及装饰均体现出白族的民族特色,且白族民居采用砖木结构,因此十分讲究对室外的装饰。

白族民居的装饰特点与风格具体由民居的重要装饰部位及装饰手法体现出来,同时建筑的庭院景观陈设、色彩搭配及用材也体现着浓郁的民族特色。

本文侧重从装饰手法角度浅析云南白族传统民居的装饰特点与风格。

(1)木雕装饰工艺。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的格子门、吊柱、横坡、走廊栏杆及板锯等部位普遍采用木雕装饰工艺。

中国古建筑木雕刻饰艺术是一种运用多种技术及艺术手段对建筑形象进行雕刻加工与美化的雕饰门类。

木雕有贴雕、圆雕、浮雕、线雕、嵌雕、透雕等类别。

云南白族传统民居木雕艺术多由剑川木匠所创作,且从古至今,中原文化便影响着剑川白族木雕艺术。

白族民居的窗户、斗拱、梁柱、隔扇及横坡等部位均刻有剑川木雕,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且各图案纹饰多取自中原地区的牡丹、龙凤、鹿及马等传统题材,但白族工匠融合了白族人民的审美观点及生活情趣,由此创作出二龙抢宝等独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纹饰。

白族装饰纹样分类

白族装饰纹样分类

白族装饰纹样分类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和四川省。

白族文化独特,其中装饰纹样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白族装饰纹样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对白族装饰纹样进行分类和介绍。

一、几何图案几何图案是白族装饰纹样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们通常由各种形状的线条、点、圆形、三角形等构成,具有明显的对称性和规律性。

这些几何图案不仅美观大方,而且寓意深刻。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1. 交叉图案:由两条平行线交叉而成,代表着两个不同元素之间的结合。

2. 菱形图案:由四条相交直线构成,代表着天地四方之间的联系。

3. 六芒星图案:由六个相等大小的三角形组成,代表着六个方向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二、动植物图案动植物图案是白族装饰纹样中最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种类型。

它们通常以各种动植物为主题,如龙、虎、鹰、狮子、葫芦、竹子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寓意深刻,代表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1. 龙纹:代表着权利和财富,是白族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图案之一。

2. 狮子头图案:代表着勇气和力量,是白族文化中最受欢迎的动物图案之一。

3. 葫芦图案:代表着长寿和幸福,是白族文化中最具有吉祥意义的植物图案之一。

三、人物图案人物图案是白族装饰纹样中最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性的一种类型。

它们通常以各种人物形象为主题,如武士、舞者、农民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装饰性,而且寓意深刻,代表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

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种:1. 舞蹈图案:代表着欢乐和祝福,是白族文化中最具有艺术性的人物图案之一。

2. 武士图案:代表着勇气和战斗精神,是白族文化中最具有英雄主义色彩的人物图案之一。

3. 农民图案:代表着勤劳和朴实,是白族文化中最具有民间色彩的人物图案之一。

四、其他图案除了以上三种类型外,白族装饰纹样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类型的图案。

这些图案通常以各种符号、标志、器具等为主题,如日月星辰、器皿花卉、符号标记等。

云南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设计的创意及表现方法研究

云南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设计的创意及表现方法研究

云南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设计的创意及表现方法研究云南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拥有独特而繁盛的传统装饰工艺品文化。

这些工艺品以其精致的设计、细腻的手工艺以及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对云南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设计的创意及表现方法进行研究,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些传统元素,使其融入到现代生活中。

(1)自然元素:云南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丰富的自然元素为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设计提供了灵感。

设计师可以借鉴大自然中的花草、动物和山水等元素,将其巧妙地融入到工艺品的设计中。

例如,可以以花朵为主题,设计出精美的花瓶或花篮;以蝴蝶、鸟类为主题,设计出精美的挂饰和吊饰等。

(2)传统服饰:白族传统服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符号,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设计师可以从白族传统服饰中获得灵感,将其精髓和元素运用到装饰工艺品的设计中。

例如,可以借鉴传统服饰上的刺绣、花纹和图案,设计出精美的挂饰、饰品和手工艺品等。

(3)建筑特色:白族传统建筑是云南文化的瑰宝,其特色建筑风格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设计师可以从白族传统建筑中获取创意,将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图案元素融入到装饰工艺品的设计中。

例如,可以借鉴传统建筑的屋顶、门窗和栏杆等元素,设计出精美的挂饰、摆件和家居用品等。

在表现方法上,云南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设计注重形式美和技巧美的结合,力求将传统的文化元素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

以下是几种表现方法的介绍:(1)手工雕刻: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通常采用手工雕刻技法,通过雕刻的工艺将文化元素完美地表现出来。

设计师可以运用不同的雕刻技法,如浮雕、阴刻和阳刻等,将花草、动物和建筑等元素雕刻得栩栩如生,展现出工艺品的高度艺术价值。

(2)绘画和刺绣:绘画和刺绣是另一种常用的表现方法。

设计师可以运用绘画和刺绣技法,将花草、动物和建筑等元素以线条、颜色和图案的形式表现出来。

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鲜艳的色彩,让工艺品更加精致,增加观赏价值。

(3)材料和制作工艺:云南白族传统装饰工艺品常常使用天然材料,如木材、竹子、玉石和丝绸等。

白族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白族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白族民居有哪些建筑特色?
白族民居是中国传统民居建筑中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而闻名。

以下是白族民居的一些建筑特色:
1.布局方式:白族民居通常采用“三坊一照壁”的布局方式,即三座房屋加上一个照壁
围成一个院落,主房位于中间,两侧是厢房。

这种布局方式注重对称和平衡,给人以稳重、端庄的感觉。

2.建筑材料:白族民居主要采用土、木、石等自然材料建造,尤其是土墙和石头的使
用非常普遍。

这种就地取材的方式既降低了建筑成本,又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3.外观造型:白族民居的外观造型简洁明快,多采用直线和几何形状,给人以质朴、
大方的感觉。

同时,在细节处理上非常考究,如门楼、窗花等部位的雕刻和装饰都十分精美。

4.内部结构:白族民居的内部结构也很有特色,通常采用“间”作为基本的单元,根据
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进行组合。

同时,在房屋内部也常常设置天井、廊道等空间,增强了室内通风和采光效果。

5.装饰艺术:白族民居的装饰艺术也是一大特色,尤其在木雕、石雕、彩绘等方面非
常出色。

在民居内部,常常可以看到精美的木雕门、窗、隔扇等,以及石雕的柱础、门框等。

此外,在墙壁和天井上也有精美的彩绘和图案。

总之,白族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装饰特点展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艺术审美观。

白族扎染:天然成趣的璞真

白族扎染:天然成趣的璞真

白族扎染:天然成趣的璞真白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白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其中扎染就是白族传统手工艺中的一大特色。

扎染是一种在织物上进行手工艺品装饰的传统技艺,而白族的扎染则是以天然植物染料、一针一线的细致工艺而闻名。

白族扎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白族先民利用植物染料,在布料上织出不同的图案和纹理,形成了扎染工艺。

随着时间的推移,白族扎染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手工艺传统,成为白族文化的一部分。

在白族扎染的图案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几何图案和几何纹理。

白族扎染工艺师善于利用线条和颜色的搭配,在布料上织出各种形式的图案和纹理,如鱼鳞纹、菱形格、流水线等。

这些图案和纹理既能展现出自然界的美丽景观,又能传达出白族人民对生命和自然的敬畏和崇尚。

除了图案和纹理,白族扎染还体现了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在白族扎染的作品中,常常出现一些象征着白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的图案,如龙、凤、猫头、鸟羽等。

这些图案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能通过寓意和象征的方式传递出白族人民对于宗教和信仰的热爱和崇尚。

在当今世界,白族扎染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时代和地域,而是逐渐成为了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手工艺品。

随着人们对于自然环境和传统文化的追求,白族扎染所蕴含的天然和原始成趣已经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时尚潮流。

许多设计师和品牌纷纷将白族扎染的图案和纹理融入到服装、家居用品等产品中,使之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时尚艺术品。

这些产品不仅在国内受到了热烈追捧,而且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尽管白族扎染在当代已经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认可,但这一民族传统手工艺品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一方面,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人们开始选择机械化生产和化学染料代替传统的手工艺品。

这些产品虽然制作工艺和成本较低,但却缺乏原始的质感和独特的文化内涵。

白族扎染的传承和培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

由于扎染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投入,而年轻一代对于这一传统手工艺品的兴趣和认可度不高,导致了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一定的考验。

白族建筑特色

白族建筑特色

白族建筑特色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地区。

他们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体现了他们丰富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白族建筑的特色和背后的文化内涵。

一、建筑材料白族传统建筑多使用木材和石头作为主要材料。

这些天然材料给白族建筑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质感和风格。

木材被用于建造房屋的骨架和梁柱,石头则被用来砌筑墙体和地面。

这些材料既具有强大的抗压性,又能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使建筑有着更好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二、建筑形式白族建筑以“三坡一堆四合院”为主要形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三坡屋顶是白族建筑的标志性元素,即屋顶两侧呈斜坡,中间呈弧形,兼具美观和排水的功能。

一堆是指建筑物前的院落,可以用来种植花草树木,也可以作为休闲娱乐的场所。

四合院则是由四幢建筑围合而成的中庭式建筑群,常用于家庭住宅或者公共场所。

三、装饰元素白族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丰富多样的装饰元素。

白族人民善于用彩绘、雕刻和刺绣等技艺将建筑装饰的图案、花纹和文字融入建筑中。

这些装饰元素既美化了建筑的外观,也传递着白族人民的文化和信仰。

比如,他们常常使用象征吉祥和幸福的图案和颜色来装饰建筑,以表达他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福。

四、民居布局白族传统建筑的布局通常采用分户式或者对角式,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建造。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居住空间,并且与其他家庭保持一定的距离,增加了私密性和亲密性。

民居的布局通常是围合式的,建筑围合成一个中心庭院,起到隔绝外界噪音和保护隐私的作用。

庭院被用来种植花草树木,形成自然的环境氛围。

五、文化传承白族建筑不仅仅是一种物质的表达,更是白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通过建筑的设计和装饰,白族人民将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生活方式传递给后代。

他们注重家庭和睦、和谐相处,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这些都体现在建筑的细节中。

白族建筑是一种文化的积淀,是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的象征。

总结白族建筑以其独特的材料、形式、装饰元素和布局,展现了白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生活方式。

白族服饰介绍50字

白族服饰介绍50字

白族服饰介绍50字
白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他们的文化积淀深厚,其服饰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就用50字来介绍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以白色为主,男性服饰为大襟式的衬衫,下面搭配黑色的短裤,外面有一件白色的长大衣,传统服饰上面还有有针织的花边,或一排小领带,伴随着羽状披肩。

女性服饰以裙装为主,上身为大襟式长袍,下身搭配一条白色的短裙,头饰有特殊的发髻,鞋子通常是一双黑色的布鞋。

白族服饰让人想起古老、优雅、天然的民族文化,但也有不同的变化,从传统的服装中增添了更加时尚的元素,例如各种花纹的衣服,或者编制的腰带,衣服的材料也变得更加多样,此外,还有各种配饰,不仅仅是服装,还有珠宝、鞋子、头巾、饰品和手袋等。

白族的服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的服饰不仅仅是表面的装饰,而是一种文化传承,时间的变迁,他们的服饰也有不少改变,但是他们仍然保持古老传统,以白色为主色调,让服饰表达出他们的文化认同。

- 1 -。

白族服饰特点

白族服饰特点

白族服饰特点
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大理、丽江、怒江等地。

白族的服饰特点是独特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白族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色彩鲜艳
白族服饰的色彩非常鲜艳,主要以红、黄、绿、蓝、紫等为主色调,这些颜色在白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代表喜庆和热情,黄色代表土地和收成,绿色代表生命和自然,蓝色代表清新和宁静,紫色代表尊贵和神秘。

二、图案繁复
白族服饰的图案非常繁复,主要以花卉、鸟兽、虫鱼等为主题,这些图案在白族文化中也有着深刻的意义。

例如,花卉代表美好和幸福,鸟兽代表自由和勇气,虫鱼代表生命和繁衍。

三、细节精致
白族服饰的细节非常精致,主要表现在衣领、袖口、腰带等部位。

例如,衣领和袖口常常用绣花、镶边等方式进行装饰,腰带则常常用银饰、珠子等进行点缀。

四、多样性
白族服饰的多样性非常突出,不同地区、不同族群的服饰风格各异。

例如,大理地区的白族服饰以色彩鲜艳、图案繁复、细节精致为主要特点,而怒江地区的白族服饰则以黑色为主色调,图案简洁、线条流畅为主要特点。

白族服饰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白族服饰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成为了现代时尚的一部分。

白族扎染:天然成趣的璞真

白族扎染:天然成趣的璞真

白族扎染:天然成趣的璞真扎染是白族传统手工艺之一,也是一种以天然植物染料为原料,透过特定的手法,将图案或纹样印染置织物上的古老技艺。

扎染,最早起源于土耳其,后传入亚洲各国,并渐渐延伸到中国云南地区。

白族扎染是白族文化特色之一,其色彩明快、图案多变、线条流畅、布料厚实,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白族扎染是天然成趣的璞真,白族人民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对于生态环境的维护,对于天然色彩的向往,都融入了扎染的每一处细节之中。

白族扎染所用的布料、染料,都是天然而来,阳光晒干,风吹自然的产物,无添加的洗净水,无化学染料污染环境。

这也是白族扎染吸引人的地方,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天然环境的产物,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生态意义,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追捧。

以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为主题的白族扎染图案,富有原生态风情,体现了白族人民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寄托。

这些图案不仅在形式上具有装饰性,更蕴含了白族人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和生活哲学。

每一件扎染作品都是白族人民心灵的寄托,承载着他们的情感、历史和文化,无论是作为装饰品还是实用品,都充满了生活的意义和温暖。

白族扎染所展现的图案,富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是白族人民长期生活在云南高原上的体验和感悟的结晶。

饱含神秘色彩的山水图案、传统意义的花鸟图案、神话传说的人物图案,都是白族文化的呈现和发扬。

这些图案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感,都是白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他们对生活、对环境的感悟和领悟的结晶。

白族扎染的制作工艺,从布料的选取到染料的调制,从图案设计到印染加工,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经过精心的筹划和认真的实施,才能呈现出精美的扎染作品。

制作的每一件扎染作品,都需要经过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每一个图案、每一处色彩、每一根线条,都体现了扎染师傅的用心和艺术功力。

这种制作工艺的独特性和复杂性,也是白族扎染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之一。

白族扎染,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大理市白族民居彩绘——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大理市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拥有着众多的名胜古迹和独特的文化。

而作为大理市的代表性建筑,白族民居彩绘更是独树一帜的装饰艺术。

身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深深被其所吸引,现在我们来一起探寻一下白族民居彩绘的魅力所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

白族民居彩绘是一种白族传统的彩绘艺术,通常出现在白族民居的外墙、内部装饰和家具上。

它是运用天然矿物颜料,以手工绘制或通过糊板印制来完成的艺术作品。

白族民居彩绘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表现了白族人民传统的文化、信仰和生活习俗。

其次,我们来看一下白族民居彩绘的制作流程。

彩绘材料主要包括天然矿物颜料、调料、木炭粉、蛋清、亚麻子油等。

首先,彩绘师需要将这些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调配好,制成颜料。

然后,他们便可以在墙面上进行手工彩绘,或者采用糊板印刷技术来完成墙面彩绘。

手工彩绘是指彩绘师利用细鹅毛笔或粗鹅毛笔进行手工绘画。

这种方法需要彩绘师精细、严谨的绘画技巧和对白族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在手工彩绘过程中,彩绘师需要先通过画稿确定图案形式和构图方式;然后,按照明暗分明、先浅后深、先粗后细的技法,徐徐勾勒出色彩层次和色调关系;最后,通过描绘、补充和基本构图的调整,达到满意的绘画效果。

相较于手工彩绘,糊板印刷技术则更加简单易学。

这种方法需要先将预先准备好的彩绘糊板放在颜料中蘸透,然后粘贴在待刷彩绘的位置上,用力轻轻压上一下。

这样,糊板上的图案便能完美地转移到墙面上。

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不仅能够保证彩绘的质量和稳定性,还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白族民居彩绘的魅力所在。

白族民居彩绘富有斑斓多彩的民族特色。

它采用了颜色大胆鲜明、线条清晰有力的线条和图案,更具有灵性和潜在的象征意义。

它能够表现出白族人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家族传承等特点,是白族文化的重要传承形式。

总之,白族民居彩绘是一门古老而又生动的民俗艺术,传承了白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精神。

中国传统民居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与文化意义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文化传统的国家,而其中的少数民族更是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

白族作为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传统民居也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

本文将以中国传统民居白族民居为例,介绍其建筑特色以及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中国传统民居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整体布局合理,建筑材料丰富多样,装饰精美独特,充满着民族文化元素。

首先,白族民居的整体布局合理,注重室内外空间的划分和功能的布置。

一般来说,白族民居由多个独立的建筑组成,包括正厅、侧厅、厨房、卧房等等。

每个建筑都有自己的用途,相互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建筑群整体呈四合院的形式,院子中常种植树木和花草,形成独特的庭院景观。

其次,白族民居的建筑材料丰富多样。

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不同,白族民居采用的建筑材料也不尽相同。

在山区地区,常使用的建筑材料有石头、土坯、树木等等;而在平原地区,则常使用砖瓦、木材等材料。

这些不同的材料赋予了白族民居不同的建筑风格,也反映了白族人民对当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保护。

再次,白族民居的装饰精美独特。

白族人民非常注重房屋的装饰和细节处理。

建筑外墙和内部空间都会进行精心装饰,常常使用绘画、雕刻等技艺进行装饰。

白族民居的装饰图案多以花鸟、人物和神话故事为主题,色彩鲜艳丰富,形式各异。

这些装饰精美的图案不仅美化了建筑本身,也传递了白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意义。

最后,白族民居充满着民族文化元素。

白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融入到每一座民居中。

例如,在建筑的设计中常常融入传统的宗教信仰和仪式,如在入口处设置神龛,供奉家族祖先。

同时,白族民居也是广大民众聚会交流、传承白族文化的场所,承载着丰富的社会功能和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民居白族民居的建筑特色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不仅在于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更在于其彰显出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

白族人民对于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体现了中国多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国人民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

白族服饰特点及风格

白族服饰特点及风格

白族服饰特点及风格白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白族自治县和附近的地区。

他们的服饰特点鲜明,独具风格,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关于白族服饰特点及风格的详细介绍。

白族的服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鲜艳:白族服饰的色彩通常都非常鲜艳,以红、绿、黄为主要色调,并融入了蓝、紫等鲜艳的颜色。

这些色彩代表着白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也是其自然环境中所获得的灵感。

2.精细刺绣:白族服饰以精细的刺绣工艺而闻名。

刺绣在白族服饰的各个部位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衣领、袖口、裤腿等,充分展现了白族人民对于美的追求。

刺绣的图案多样,有花鸟、山水、人物等。

3.唐装式样:白族的服饰风格受到了唐朝时期的影响,它的衣服和裤子主要采用直筒式的设计,与汉族传统的宽袍大袖有所不同。

同时,白族的衣服也更加合身,突显出身材的曲线美。

4.多种细节装饰:白族服饰在细节上也注重装饰,如银饰、挂带、钮扣、手绣花边等。

这些装饰既可以用作装饰品,也可以展示个人的身份地位。

此外,白族的头巾也是他们服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由丝绸制成,色彩鲜艳,带有细密的花纹。

白族服饰的风格也具有其独特性:1.保留白族传统元素:白族的服饰风格是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致力于保留和传承自己的传统元素。

无论是在服饰图案和细节上还是在刺绣工艺上,白族人民始终坚持保留并传承下去,以展现自己独特的民族风情。

2.兼收并蓄:尽管白族服饰保留了其传统元素,但它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特色。

例如,白族服饰中的颜色和花纹多样化,从中可以看到一些彝族、哈尼族等邻近民族的影响。

这种兼收并蓄的特色使白族的服饰更加多样化,充满了变化。

3.高雅与华丽并存:白族的服饰风格有时显示出高雅与华丽并存的特点。

无论是在服饰的颜色搭配上,还是在细节装饰上,白族服饰都充满了艺术感和华丽感。

这种风格既体现了白族对美的追求,也展现出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

总体而言,白族的服饰特点突出,风格独特。

白族民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白族民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白族民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我国的少数民族中,白族的民居建筑无论是在建筑风格还是建筑艺术上,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并取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大理、洱源、鹤庆和剑川等聚居区的白族民居,就是白族居住民俗的集中体现。

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

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以北京四合院为例作大致的比较,首先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民居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

白族的建筑,喜欢依山势定主房,主房两边的房子叫耳房。

主房多数坐西朝东,因为,太阳从东边出来,最先照到屋脊上,优先享受太阳的光辉,统领整个院子。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一般的白族人家,通常就在上述的三开间主房前两侧,配上厨房、畜厩,围上围墙,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院落,也就是白族最常见的民居格局。

白族民居的大门大都开在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还有最有代表性的民居结构如“两房一耳”、“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等,都较为完整,建筑艺术也较高。

在大理坝子,“三坊一照壁”最为常见,并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成为白族建筑艺术的代表形式。

“三坊一照壁”是由三幢三开间房屋和一个照壁加围墙组成的院落。

中间为正房,两侧为耳房,正房对面的北侧留出大门,正中立一堵照壁,故有“三坊一照壁”的称谓。

“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结构的民居建筑,比“三坊一照壁”更为庞大复杂。

所谓“四合五天井”,是以四幢楼房为主组成的院落,两幢楼房的交接处另建一座小耳房和一个小天井,加上中间的一个大天井,共有五个天井,故名。

“六合同春”则是两个院落前后相连,每幢楼房之间,以及楼上楼下,都有走廊全部连通,因此又有“走马转角楼”之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白族的装饰文化特色——话说大理【摘要】说起大理,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白族风情及其民居。

人们来到古城,无不为白族花园的古色古香和环境清幽所倾倒。

大理白族是“家家养花、户户流水”,置身其间就像到了江南名园,此所谓:“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在大理,最有名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坐落在周城村和喜洲村。

【关键字】大理白族建筑艺术去年暑假高考结束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去了云南旅游,在大理,我们接触到了白族人,也看了大理古城,那里白族人的习俗以及大理白族的居住文化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说起大理,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白族风情及其民居。

人们来到古城,无不为白族花园的古色古香和环境清幽所倾倒。

大理白族是“家家养花、户户流水”,置身其间就像到了江南名园,此所谓:“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在大理,最有名的白族民居建筑群坐落在周城村和喜洲村。

1、古风古韵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面临洱海,背靠苍山。

它修筑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后,明朝以来五百多年间,这里曾经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据文献记载,它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城的四角还有角楼。

时至今日,大理古城仍保持着纵横交错、棋盘格局式的街道和雄伟壮观的南北城楼,一条主街贯通南北古城门。

“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

)的民居在这里比比皆是。

他们的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的门楼照壁工艺精致,清新典雅。

夕阳渐渐从头顶滑落,金色的光线缓缓划过街道两旁被青瓦相联的民居、商店、作坊。

贯穿全城的涓涓溪流默默流淌,垂杨依依山,茶朵朵装点着条条大街小巷。

是谁,用诗情画意的笔调,浓墨淡彩的线条,浅浅勾勒出一幅家家有水户户有花的中国水墨画。

1、古朴典雅的周城白族民居周城位于大理古城北23公里,全村居住1500余户白族居民,约有近9000人口,是大理最大的白族村镇。

这里曾是大理国王的御花园。

村内有古戏台,还有本主庙、文昌宫等古建筑。

现已被辟为白族民俗旅游村。

在这里可参观白族民居,集市、白族扎染的制作,并可领略白族婚礼,还可品尝白族风味食品,选购白族民间工艺品。

“家家门外石板路、户户门前有流水”是周城白族村庄的特色。

巷道纵横,密如蛛网,一条条石板铺就的巷道曲折有致;苍山上流下来的汩汩泉水,顺着鹅卵石砌的墙角旁七拐八弯的巷道淙淙流淌,古朴而又幽静。

巷道两侧一幢幢雕梁画栋、斗拱重叠、飞檐翘角的白墙青瓦楼房,整齐、庄重、轩昂、精致、大方。

它们都是白族传统的石墙土木结构建筑,精雕细刻,千姿百态,给人以舒适华丽、绰约多姿的印象,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与游牧民族不同,白族自古以来从事水稻为主的农业生产。

定居是农耕民族最主要的特征。

因此,注重居住条件成了白族最传统的生活方式。

在客籍和土著杂居的地方,过去曾有这样的俗语流行:白族人是“大瓦房、空腔腔”,客籍人则是“茅草房、油香香”,意思是白族人节衣缩食到了倾其所有也要建造起结实舒适的住宅,而客籍人即便是住在简陋的茅草房里,吃食却毫不马虎,茅草房里经常油味飘香。

在旧时代,建盖一所像样一点的住房,往往成了白族人花毕生精力的大事。

他们追求住宅宽敞舒适,以家庭为单位自成院落,在功能上要具有住宿、煮饭、祭祀祖先、接待客人、储备粮食、饲养牲畜等作用。

大理石头多,白族民居大都就地取材,广泛采用石头为主的建筑材料。

大理民间有“大理有三宝、石头砌墙墙不倒”的俗语,指的就是建房取材的特点。

石头不仅用在打基础、砌墙壁,也用于门窗头的横梁。

这种用材的特征沿袭的是南诏时的建筑方式。

拒记载,南诏的民居建筑就是“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

从院落布局、建筑结构和内外装修等基本风格来看,白族民居于中原民居建筑有着传统上的承袭。

由于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上的差异,白族民居又有自己明显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从主房的方位来看,北京四合院的主房以坐北朝南为贵;而白族四合院的主房一般是坐西向东,这与大理地处由北向南的横断山脉帚形山系形成的山谷坝子的特点有关,依山傍水,必然坐西向东。

其次,北京四合院的住房大多是一层的平房,而白族民居基本上都是两层。

青砖碧瓦,丹青翰墨的白族民居,是白族建筑艺术的一大景观。

白族民居都是独立的封闭式建筑,一家一院,由大门、照壁、正房、厢房组成,其组合形式有“一坊一廊”、“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和“走马转角楼”等。

所谓“坊”,指的是三间两层的一个建筑单元。

“一坊一廊”是由一坊带两瓦房组成的小院;“三坊一照壁”即是由一幢三间两层楼的主房两侧各配一座厢房,以及主房对面的一堵墙壁共同围成的一座封闭式院落,房屋与照壁围出的院心即称为“天井”。

主房比两边厢房高,在主房和两边厢房相交处各有一个漏角天井,组合成一大二小的三个院落,所以又称“三合院”。

“四合五天井”是指四面都是楼房,四个角的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天井,加上中央一个大天井的院落式建筑。

除此以外,正房和厢房二楼的走廊串通,则为“走马串角楼”;更大的住宅以院落为单位串列组成“一进两院”,称为“六合同春”;还有数院相串的,更为壮观。

大门开在照壁一侧,即院落的东北角上,门不能直通院子,必须用墙壁遮挡,遮挡墙上一般写上“福”字。

白族民居建筑吸收了西方和江南民宅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白族建筑风格,充分体现了白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的建筑艺术,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

去看白族民居,一定得往背街小巷里钻。

当进入那些幽深僻静的小巷后,你就会发现白族民居十分考究。

雄奇秀丽的大理风光,孕育了白族人民对美的深深理解和追求。

白族民居建筑讲究,飞檐高翘,斗拱别致,镂空花枋,比较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以及山墙彩绘的装饰艺术。

这也正是与丽江民居的不同之处。

“粉墙画壁”是白族建筑装饰的一大特色。

清一色的青石墙基,外墙面多为上白(石灰)。

墙体的砖柱和贴砖都刷灰勾缝,墙心粉白,檐口彩画宽窄不同,饰有色彩相间的装饰带。

一幅幅古香古色的书法绘画,山水花鸟,唐诗宋词,林林总总,古朴典雅。

虽历经百年,至今仍清晰可辨。

以各种几何图形布置“花空”作花鸟、山水、书法等文人字画,表现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情趣。

照壁是一主两厢三主庭院的必要建筑,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增强空间层次的效果;同时还可以挡风;另可以用来驱邪避难。

照壁多为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瓦盖顶的墙体;居主房正前,连接两厢山墙,使三方形成封闭庭院。

一块块照壁正中写有“修身齐家”、“苍洱毓秀”等吉祥字句,或嵌有精美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扇面、长方、圆形等图案,中以水磨或粉彩绘画,装潢雅致,文雅秀气,独具匠心。

壁上有画,壁下有花,整座照壁形成了一幅山水花鸟大花屏,给人以和谐、大方、精巧的美感,显示出白族民居的独特个性。

门窗特别是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为云木、红椿、楸木、云山等名贵木材。

山墙则以白灰粉刷,山尖呈三角形,其上用水墨绘以云纹、如意纹、莲花、菱花纹等吉祥图案。

大门座选用海东青山石精凿成芝麻花点,砌出棱角分明的基座,上架结构严谨、雕刻精细、斗拱出挑、飞檐翘角的门楼,象白鹤展翅。

门楼的基本造型有“一滴水”和“三滴水”两种。

“一滴水”即普通的坡屋面式,简朴大方,为一般民居通用;“三滴水”则宏伟壮观,有精致的斗拱,双层上翘,额溯结构繁缚。

殿阁式的造型,加上飞檐串角,再以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青砖等组合成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立体图案,造型精美,色彩雅丽,显得富丽堂皇,又不失古朴大方的整体风格,更显出白族民居的典雅与庄重。

白族一切建筑,包括普通民居,都离不开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木雕多用于建筑物的格子门、横披、板裾、耍头、吊柱等部分,上面多雕刻镂空的历史人物和花鸟图案,更是精美绝伦。

卷草、飞龙、蝙蝠、玉兔,各种动植物图案造型千变万化,运用自如,更有不少带象征意义的,如“金狮吊绣球”、“麒麟望芭蕉”、“丹凤含珠”、“秋菊太平”、“金鸡富贵”、“喜上眉梢”、“麒麟呈祥”等情趣怏然的吉祥图案。

白族木雕巧匠们还特别擅长作玲珑剔透的三至五层“透漏雕”,多层次的山水人物、花鸟虫鱼都表现得栩栩如生。

白族很讲求住宅环境的优雅和整洁。

多数人家的天井里一般都砌有花坛,种上几株山茶、缅桂、丹桂、石榴、香橼、翠竹等乔木花果树。

花坛边沿或屋檐口放置兰花等盆花。

种花爱花是白族的传统美德。

白族村落到处绿树成荫,巷道幽深,溪流潺潺。

周城村内有多株大青树,枝蘩叶茂犹如巨伞擎天。

树下小广场有古戏台,周围店铺成排,自然形成农贸和娱乐中心。

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的古戏台,以其建筑宏大和工艺精湛,堪称周城白族建筑的精品。

戏台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是周城居民节日歌舞娱乐的公共场所。

2、庄严玲珑的喜洲白族庭院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是五朵金花的故乡。

它西枕苍山、东濒耳海,缠绕着“水流九曲”万花溪,土地肥沃良田万顷,如一曲悠然的田园交响诗篇般摄人心魄。

喜洲白族民居,是清末至民国初期富甲一方的“喜洲商帮”在洱海之滨的喜洲镇建盖的古色古香的白族传统民居,是大理白族民居的精华,在中国建筑史上独树一帜。

现在喜洲白族民居建筑,既保持了白族民居传统,又结合西式建筑手法,其中杨品相宅建造于20世纪幼年代,总面积6530平方米,是中西结合的上品,为白族民居典型代表。

这是一憧两院三坊一照壁套连的宅院,封闭独立,四面高墙。

进院阳光充足,宽大明亮。

杨家大院在布局上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建筑,讲究四平八稳庄重对称。

院内建有坐东朝西的照壁,照壁上镶嵌一块直径l米的圆型大理石,既可用作装饰品,又被称为“照妖镜”,镜的边缘刻有浮雕——渔、樵、耕、读四人物,形态各异,惟妙惟肖。

正房中间客厅的太师椅留给长辈坐,没有靠背的春凳供晚辈坐。

东边是老人房,给长辈居住,室内陈设一般。

惟独竹制烟斗很讲究,辈分越大使用烟斗越长,按生、老、病、死、苦数节,烟斗和烟嘴必须落在生老节上,否则,是不吉利的。

西面是长子住房。

整座建筑既有西方园林的庄严,又有中国庭院的玲珑,以精见长,以少胜多。

位于古镇中心的严宅是清末至上世纪初叶滇西著名商号“永昌祥”老板严氏的宅院,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严家大院是一座有多院套连起来的“六合同春”格局的深宅大院,古朴庄严,很有气势。

走进翘角飞檐高大繁复的大门,是“三坊一照壁”的院落,有照壁字画,花木摇曳,令人满目生辉。

进了过厅是“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有漏角、天井,四通八达,仿若迷宫。

曲径通幽之后是别有洞天的又一个“四合五天井”的大院,最深的后院则悄然伫立着一栋西式风格的别墅洋房,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内设地下室、阳台、走廊、落地玻璃窗;顶楼露台,可西望苍山,北瞰洱海,揽明月清风;四周花木盆景,环境幽雅别致,在整个白族民居中,鹤立鸡群。

虽经岁月的洗涤,红色的朱漆门窗,大理石雕刻的白色围栏仍不失其当年的风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