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技术(六项)技术分析之
田径运动技术与赛事规则
![田径运动技术与赛事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e9820373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6c.png)
判水平
• 测量法:通过测量成绩,判
• 保持公正、公平的态度,避
断运动员是否达到比赛要求
免偏袒
• 计时法:通过计时设备,记
• 及时处理比赛中的突发事件,
录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确保比赛顺利进行
03
田径运动竞赛策略与技巧
田径运动竞赛前的训练与准备
训练计划
比赛准备
• 制定针对性的训练计划,提高比赛成绩
• 熟悉比赛场地、器材,提高比赛适应能力
• 安排裁判员、运动员、工作人员
• 制定比赛日程、安排比赛顺序
02
筹备工作
• 制定比赛筹备计划,明确任务分工
• 筹集比赛经费,保障比赛顺利进行
•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作,提高比
赛筹备效率
田径赛事的裁判方法与技巧
裁判方法
裁判技巧
• 观察法:通过观察运动员的
• 熟练掌握比赛规则,提高裁
动作、成绩,判断是否犯规
• 提高柔韧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
• 加强心理训练,提高心理素质
康复训练
• 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恢复受伤部位功能
• 加强身体素质和力量训练,提高运动能力
•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效果
05
田径运动器材与场地维护
田径运动器材的选择与使用
01
器材选择
• 根据比赛项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的
器材
• 注重器材质量,保障运动安全
田径运动技术与赛事规则详解
01
田径运动基本概念与技术要点
田径运动的定义与分类
田径运动的分类
• 田径比赛项目分类:跑、跳、投、走、全能等
• 田径比赛场地分类:室内田径、室外田径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8f292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8b.png)
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全面发展的运动项目。
为了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田径运动训练涉及到许多内容和方法。
下面是关于田径运动训练内容与基本方法的详细说明。
一、速度训练速度是田径运动的核心要素之一,对于短跑、跳远、跳高等项目来说尤为重要。
速度训练的主要内容包括爆发力训练、起跑训练、冲刺训练等。
爆发力训练主要通过开合跳、坐位启动等动作来提高起跑时的爆发力;起跑训练包括起跑动作的练习以及起跑时间的测试和调整;冲刺训练则通过长跑、间歇跑、负重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冲刺速度和耐力。
二、耐力训练耐力是长跑项目的关键要素,也对其他项目的训练有着重要影响。
耐力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两个方面。
有氧运动主要通过长距离跑、慢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心肺功能和持久力;无氧运动则通过间歇跑、爬坡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无氧代谢水平和爆发力。
三、技术训练技术是田径运动的基础,各个项目都有独特的技术要求。
比如,跳远项目需要训练弹跳、转体等技术动作;投掷项目需要训练摆臂、腰腹力量等技术要素。
技术训练主要包括分解动作的练习、技术动作的整合、技术要素的强化等。
同时,技术训练还需要通过视频分析、模仿学习等方式来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动作、提高技术水平。
四、力量训练力量对于田径运动同样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爆发力、稳定性和抗疲劳能力。
力量训练包括基础力量训练和专项力量训练两个方面。
基础力量训练主要通过杠铃、哑铃、俯卧撑等方式来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和骨骼稳定性;专项力量训练则根据不同项目的要求,采用特定的器械和动作进行训练。
五、柔韧性训练柔韧性是田径运动中另一个重要的要素,它可以增加运动员的肌肉伸展度和关节活动度,减少运动伤害的发生。
柔韧性训练主要包括拉伸训练、瑜伽训练等。
拉伸训练通过各种伸展动作来放松肌肉、增加肌肉伸展度;瑜伽训练则通过各种体位和呼吸方法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稳定性。
六、心理训练心理训练对于田径运动同样至关重要,它可以帮助运动员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竞技状态。
浅谈400米跑中弯道跑的技术特点及技术分析
![浅谈400米跑中弯道跑的技术特点及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aa35fe19e8b8f67c1cb947.png)
浅谈400米跑中弯道跑的技术特点及技术分析一、400米弯道跑技术特点400m田径场是由两个相等的半圆及两个相等的直段组成。
在田径运动的竞赛项目中,400m项目的跑步距离有一半以上是在弯道上完成的。
因此,只有掌握好合理的弯道跑技术,才能合理发挥人体的最大运动能力,使运动成绩提高。
很多人提出掌握好合理的弯道跑技术就可以少跑弯道距离,在这里我想根据人体的自然形态结构分析提出我自己的观点。
人体的自然形态结构特点是因骨盆构成的特殊性,决定了两脚位置的平行分离,使人体在弯道跑步时,两脚内侧只能沿着趋于一条直线或弧线的跑进方向的技术进行,而这一直线或弧线的长短才是决定人体运动的实际位移距离。
如果两脚刻意沿着一条直线或弧线重合跑进,人体的跑步形态姿势必然形成“扭捏”跑。
这样,不但造成跑步时的摆动腿摆动速度和骨盆转动速度的减慢,而且还要产生相对更大的横向水平分力,影响人体运动的经济性和实效性,使人体的位移速度减慢。
所以,要根据人体的自然属性来采用有利于发挥人体最大运动能力的合理技术。
二、400米弯道跑训练分析在400米跑整个过程中一共要经过两个弯道,下面从两个不同弯道进行分析1.第一个弯道跑技术分析(1)摆臂技术弯道跑时,两只手臂的摆动幅度是不一样的,内侧的手臂摆动幅度要比直道跑时小,而外侧的手臂要比直道跑时摆动的幅度要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高速运动时身体的平衡。
(2)起跑及入弯道技术起跑加速是所有短跑项目中一个制关重要的因素,而400米跑中由于起跑一开始便马上进入弯道,就没有足够的直线距离给运动用来加速,那么运动员在起跑站位时就要尽量靠近跑道的外侧线,使自己的起跑运动路线和弯道的内侧线的切线成直线,这个距离拉得越长越有利于运动员加速,当运动员跑完这段距离后就正式进入弯道,此时运动员的摆臂由两臂摆动幅度一致变成内侧手臂小外侧手臂大,身体由竖直前倾变为向内侧倾斜。
(3)步长与步频人体在直道上跑动时,跑动的方向不变,每次做功可以在原来已有速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全叠加。
七年级《田径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田径类运动的基本技术》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26378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f8.png)
2.各小组针对所负责的项目,总结技术动作的关键点,并讨论如何在实践中提高运动效果。
3.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完善各个项目的技术要领。
(四)课堂练习,500字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将组织以下活动:
1.学生按照所学项目进行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练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
4.比赛法:组织小型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提高运动技能。
5.互助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2.培养学生顽强拼搏、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家长协助学生进行课后练习,拍摄学生练习的视频,关注动作的规范性,培养学生自我纠错的能力。
3.学生针对自己在课堂练习中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计划,并在课后练习中尝试实施,提高运动技能。
4.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讨如何将所学技术要领应用到实际比赛中,形成一份比赛策略报告,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5.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田径运动的学习心得,内容可包括:学习过程中的收获、遇到的困难、解决方法以及今后努力的方向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反思能力。
3.田径比赛规则的了解:培养学生遵守比赛规则,树立公平竞争的意识。
(二)教学难点
1.技术动作的精细化:学生在掌握基本技术动作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动作的准确性和协调性。
2.呼吸与动作的配合: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难以做到呼吸与动作的同步,需要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3.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如何有效沟通、协作,提高团队整体实力。
体育综合
![体育综合](https://img.taocdn.com/s3/m/28d1c92bccbff121dd368383.png)
田径基础知识田径运动是田赛和径赛的合称。
它是一种结合了速度与能力,力量与技巧的综合性体育运动。
“更高、更快、更强”的奥林匹克运动精神在很多方面都能够通过田径运动得到集中体现。
田赛主要指跑道内部进行的,像跳高、跳远、标枪之类的比赛项目;径赛主要是指在跑道上完成的赛跑项目。
它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径赛:以时间计算成绩的项目叫径赛一、短跑:1、短跑项目的起跑采用蹲踞式(中长跑为站立式)。
短跑的起跑过程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阶段(中长跑为各就位、鸣枪)。
起跑仅允许一次抢跑,其后的抢跑者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2、判定运动员到达终点的名次是以运动员的躯干为准。
3、短距离跑中能量的代谢以无氧呼吸为主。
4、奥运会比赛项目男、女均为100米跑、200米跑和400米跑。
二、中长跑:1、一般是指800米及800米以上距离的跑,是田径运动中发展耐久力的项目,对增强心肺功能十分有效。
2、中长跑的呼吸方法口鼻结合法;呼吸节奏是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者两步一吸两步一呼。
3、中长跑的能量代谢以有氧呼吸为主。
4、极点:通常长跑运动在开始后不久,就会有两腿发软、全身乏力,呼吸困难等感觉。
在运动生理学中,这种现象称为“极点”;5、“第二次呼吸”。
6、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
三、跨栏赛跑:1、起源于英国,有牧羊人跨越羊圈栅栏的游戏演变而来。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子11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女子100米跨栏跑、400米跨栏跑。
2、比赛时,运动员必须跨越10个栏架,除故意用手推或用脚踢到栏架外,身体其他部位碰到栏架不算犯规。
四、接力跑:1、接力跑是田径运动中唯一的集体项目。
奥运会比赛项目分男、女4×100米接力跑和4×400米接力跑。
2、交棒的手势分上挑传棒和下压传棒。
3、接力跑运动必须持棒跑完各自规定的距离,并且必须在20米的接力区内完成传接棒。
任何参赛者在传接棒完毕后故意越出跑道以妨碍其他参赛队伍,其队伍可以被取消资格。
短跑技术分析
![短跑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7fa120aaea998fcc220ea0.png)
正确和积极地完成起跑后的最初几步取决于较小的躯干前倾
角度和运动员动作的力量与速度。在加速跑的最初阶段,躯 干前顿较大,随着步长和跑速的增长,躯干应逐渐抬起直至 接近途中跑的姿势。在进入途中跑之前,运动员应顺惯性自 然放松跑2—4步,以消除人体在加速跑阶段肌肉的过分紧张 和疲劳,以及调整跑动的姿势。在起跑后的加速跑中,两臂 有力地前后摆动具有很大意义。两臂的动作与途中跑时基本 相同,但开始几步大腿前摆幅度较大,与此相应摆臂的幅度 也比较大。
在支撑腿着地缓冲过程中,摆动腿以大小腿折叠姿势迅速向前摆
动,直至摆过支撑腿的膝关节稍前部位,这时大小腿折叠角度最小,脚 跟几乎碰到臀部。大小腿折叠越好,越能缩短摆动半径,减小摆动时的 阻力、并加快摆动速度。为减少支撑腿的缓冲支撑时间,摆动腿应加快 其摆动速度,并与支撑腿做相向运动,使支撑腿尽早由缓冲转入后蹬。 (如下图)
图1:起跑器的安装
“普通式”起跑器的安装是:前起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一脚半处,后起 跑器距离前起跑器一脚半;前、后起跑器的支撑面与地面分别成40一45度 角和70一80度角,两个起跑器的中轴线间隔约为15厘米。“拉长式”前起 跑器安装在起跑线后两脚掌处,后起跑器距离前起跑器一脚长。起跑器的 支撑面与地面的夹角和两个起跑器的间隔,基本上与“普通式”相同。两 种起跑器安装方法各有优缺点。前、后起跑器的距离短,蹬起的时间间隔 短,后起跑器上的蹬力小,有利于前10米加速跑的速率提高;前、后起跑 器的距离长,蹬起的时间间隔长,后起跑器上的蹬力大,保证起跑时获得 较大的步幅并使步幅得到均匀地增长。前起跑器至起跑线后沿的距离与运 动员的身高、上肢支撑力量的大小有关,并且对双腿膝关节角度、髋关节 角度产生直接影响。前后起跑器抵足板与地面的夹角,不仅对膝、踝关节 角度有影响,而且对起跑后人体纵轴与地面形成的倾斜角也产生直接影响, 其大小取决于起跑器的位置,距起跑线越近,角度越小,距离远则角度大。 因此,应根据个人的身高、体形、训练程度和技术水平,选用和调整起跑 器。
田径运动中跨栏步技术动作的分析与研究
![田径运动中跨栏步技术动作的分析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618772b680203d8cf2f24a7.png)
田径运动中跨栏步技术动作的分析与研究
李媞 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摘要:跨栏步技术是跨栏跑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例如,在平跑能力都在一 个水平上的情况下,提高自己的跨栏步 技术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跨栏跑的总成绩; 在百米能力不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提 高我们的跨栏技术,来弥补我们的平跑 不足,从而来提高我们的整体跨栏跑的 成绩。本文是对跨栏步技术中的起跨攻 栏、腾空过栏、和下栏着地,这几个方 面的技术动作进行分析,以便我们对跨 栏技术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 一 )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外优秀运动员为对象。 ( 二 )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知识产权网 络、Wanfang 数据库和互联网等技术对 国内外跨栏跑技术动作研究成果,了解 了项目栏目中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 对比法分析 将所有收集到的数据资料进行对比 分析,找到国内外优秀跨栏运动员在跨 栏步技术方面的差异。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跨栏步: 跨栏步在整个跨栏项目中会起到至 关重要的作用,它要求在短时间完成复 杂的技术动作。它是由起跨攻栏、腾空 过栏与下栏着地这三个重要部分组成。 ( 一 ) 起跨攻栏 起跨攻栏是跨栏第一阶段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从腿部前腿到后脚后跟的过程。
关键词:跨栏步;技术动作;分析; 研究
一、前言 跨 栏 跑 技 术 包 含 一 系 列 复 杂 过 程,
从加速起跑、腾空过栏、栏间跑与最后 冲刺。它还能分为:开始跨栏技术、跨 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和冲刺技术。跨 栏步技术是跨栏跑的重点,掌握跨栏步 的整体节奏是跨栏跑成功与否的关键。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跨栏技术也得到了逐 步提高,世界上也因此出现了一大批的 超高水平跨栏运动员。对于跨栏运动员 而言,它即可以培养运动员的勇气、决 心和克服困难,而且能有效地锻炼初始 速度、弹跳力、柔韧性和灵敏度等身体 素质。本文重点介绍跨栏步分析与研究 的联系。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短跑技术分析
![短跑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142f7683c4bb4cf6ecd105.png)
成绩:华中师范大学课程考核作业课程名称:副项教学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任课教师:王飏专业:体育教育年级: 08学号: 2008212218姓名:高隆飞2010年11 月短跑技术分析与训练方法一、短跑技术短跑技术包括起跑、起跑后加速跑、途中跑及终点跑三个部分。
(一)起跑。
起跑包括“各就位”、“预备”、“鸣枪”三个过程。
技术动作:听到“各就位”的口令后,运动员走起跑器前,俯身用手撑在起跑器前,两脚依次踏上起跑器上,单膝跪地,两手收回放在起跑线后,两臂伸直与肩宽或稍宽于肩,四指并拢与拇指成“八”字撑地,做好准备姿势;“预备”时,运动员逐渐抬起臀部,重心前移至最佳起动姿势。
听到“鸣枪”后,运动员两腿用力向后蹬起跑器,迅速摆臂体前倾,以最快的速度蹬离起跑器,跑出第一步。
(二)起跑后加速跑。
起动后,摆动腿积极前抬、下压,前脚掌着地,两臂配合快速、有力地前后摆动,步幅由小到大,步频逐渐加快,上体逐渐抬起,在最短时间内达到个人最快速度后过渡到途中跑。
(三)途中跑及终点跑。
途中跑的任务是继续发挥和保持高速跑到终点。
途中跑的技术包括支撑阶段(前支撑和蹬伸阶段)—腾空阶段(前摆下压和折叠阶段)—支撑阶段。
支撑阶段技术要点:前脚掌积极扒地并着地支撑,在缓冲过程中,支撑腿膝关节的尽可能地减少弯曲;摆动腿要求大小腿充分折叠,身体重心移过垂直面后髋、膝、踝三关节强有力地伸展,据推动身体向前运动;摆动腿以膝关节领先,向前上快速摆至接近水平线位置。
腾空阶段技术要点:摆动腿膝关节继续向前上运动,支撑腿腾空后膝关节放松,大小腿迅速折叠,两臂积极有力配合摆动,并注意放松,着地下一支撑腿积极向后向下摆压,注意膝关节着地时尽可能减少制动。
终点跑技术与途中跑技术基本相同,当以最快的速度跑至终点2米左右时,迅速前倾上体,用胸部做撞线动作,跑过终点。
二、训练方法(一)基本技术训练方法1.途中跑训练方法。
途中跑是决定比赛成绩的关键阶段,其中包括直道跑、弯道跑技术,其训练方法有:①行进间折叠腿跑20-30m,②行进间跑跳步20-30m,③行进间小步跑20-30m,④行进间高抬腿跑20-30m,⑤行进间车轮跑20-30m,⑥行进间后蹬跑20-30m,(以上行进间的练习也可以过渡到途中跑,距离可以增加到40-60m)⑦原地摆臂练习⑧直道跑60-80m,3-4组⑨弯道跑100米,3-4组⑩直、弯道跑150米,2-3组;教练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安排运动负荷。
体育田径运动中的跳高技术与训练
![体育田径运动中的跳高技术与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ec3065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d5.png)
体育田径运动中的跳高技术与训练跳高是田径运动的一个项目,是指由运动员从站立的位置,通过蹬地和运动的综合力量,跳过一个横放在一定高度的水平杆。
这项项目不仅考验运动员的力量和速度,还需要运动员具备优秀的技术和灵活的身体协调能力。
在本教案中,我将详细介绍体育田径运动中的跳高技术与训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跳高的基本技能和提高训练效果。
一、跳高的基本技术介绍1. 一步跳高技术:运动员通过单腿助跳,先将跳腿快速抬起,再用助跳腿将身体推起,最后借助助跳腿的力量将身体抬过横杆。
2. 两步跳高技术:运动员先做一次助跳,将跳腿加速拉起,再进行第二次助跳,将助跳腿用力甩起,最后将身体抬过横杆。
3. 引体向上跳高技术:运动员先进行一个引体向上的动作,然后将身体向横杆方向抬起,用助跳腿的力量将身体抬过横杆。
二、跳高训练的基本要点1. 动作准备:运动员要先进行充分的热身准备,包括拉伸、活动关节、热身跑等,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
2. 技术训练:运动员要进行跳高的基本动作练习,包括单腿助跳、两步助跳、引体向上等,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提高技术水平。
3. 力量训练:运动员要进行相关的力量训练,包括腿部力量训练、上体力量训练,以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跳高能力。
4. 灵敏度训练:运动员要进行相关的灵敏度训练,包括速度训练、协调性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的敏捷性和反应速度。
5. 跳高技术的综合训练:运动员要进行跳高技术的综合训练,包括速度与力量的结合、技术与灵敏度的结合等,以提高整体的跳高水平。
三、跳高训练的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跳高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避免受伤。
2. 逐步提高难度:运动员在进行跳高训练时,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训练的难度,避免因难度过大导致受伤。
3. 合理安排训练时间:运动员在进行跳高训练时,要合理安排训练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以免影响训练效果。
4. 注意休息与恢复:运动员在进行跳高训练时,要注意及时休息和恢复,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田径
![田径](https://img.taocdn.com/s3/m/8e5e208fa0116c175f0e4883.png)
名词解释:1、内力:体内各环节之间的相互作用,由肌肉收缩张力与骨,关节所组成,是构成人体跑动的主导2、外力:指自然界物体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构成人体运动的客观条件3、步长:是指跑动时两脚着地之间的距离4、田径运动:是由径赛、田赛、公路赛、竞走和越野赛组成的运动项目。
5、田径运动技术:人们合理利用自己的运动能力创造田径运动的方法。
6、途中跑:它是全程跑中距离最长,速度最快的一段,各种参数较稳定,它是跑的技术动作周期划分的依据7、起动:包括起跑和加速跑,是使运动员的身体在最短的时间内由静止状态转为最佳的向前运动状态8、起跳:是在人体快速向前运动的条件下,身体与地面发生的一次非弹性碰撞,接着以积极的蹬伸动作使人腾起9、重复锻炼法:根据练习任务的需要,在相对固定的条件下反复进行练习的方法10、田径运动训练计划:根据田径运动训练过程的规律和专项特点,在对运动员起始状态的科学诊断,目标预测的基础上,结合训练条件,科研指导力量,医务监督水平及后勤保障能力,预先做出的理论设计,是运动员达到目的的有效途径。
11、腾起角:是指人体起跳时,身体重心腾起的初速度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2、分解练习法:是把完整的田径运动技术过程,分解为几个部分,一个部分一个部分的进行练习,最后再把各部分动作联系、完整起来。
13、完整练习法:完整练习法是把田径运动技术的全过程,以完整的形式进行练习。
14 游戏法:以游戏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方法15 比赛法:在比赛条件下组织练习的方法16 跳跃:非周期性的运动项目,经助跑、起跳后使身体腾起,以克服最大垂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空间距离的运动。
17 投掷:把手中的物体用力投出去,非周期性运动项目用旋转或直线的助跑方式给器械预先加速,然后通过最后用力使器械运动到最大的水平距离。
18 身体的补偿运动:当身体在腾空时某一部分的下降必然一起另一部分的升高。
19动作演示法:教师以自身完成的动作为范例,用以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方法。
我国三级跳远优秀女运动员三跳的技术分析
![我国三级跳远优秀女运动员三跳的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34f6d9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48.png)
我国三级跳远优秀女运动员三跳的技术分析三级跳远是现代田径项目中的一项跳跃项目,是由跳板跳、草跳和沙坑跳三个步骤组成,是一项要求技巧、速度和力量的综合性项目。
在我国的女子田径项目中,三级跳远一直位居重点发展的地位,而中国的优秀女运动员在这项项目上也获得了大量的成绩和荣誉。
因此,对我国三级跳远优秀女运动员三跳的技术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这项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运动员的表现水平。
一、跳板跳跳板跳是三级跳远的第一步,它需要运动员在跳板上用力将身体向前倾,然后利用跳板的反弹力量完成跳跃,将身体向上提高,并完成一次旋转。
在我国优秀女运动员中,多数人跳板跳时出现几种相似的技术特点。
首先,跳板跳姿势舒展,动作自然流畅。
运动员们大多采用“小步快轻”、踩踏后迅速跨步、弯曲腰部等技巧,完成了身体重心向前的瞬间转移,并完成了助跑和跳板脚的换脚。
其次,跳板时刻不停地维持身体的平衡,可以在身体受到跳板反弹力量的同时,利用手臂、躯干等力量向前倾斜,提高身体控制的稳定性。
最后,跳板后能够顺利完成一次旋转,并保证在空中有足够的高度和时间完成下一步的动作。
优秀的运动员可以在跳板后利用脚趾的力量和旋转的惯性,使身体更加稳定,为下一步跳跃做准备。
二、草跳草跳是三级跳远的第二步,需要运动员在完成跳板跳后,迅速将身体转向、维持平衡,并利用脚趾的力量完成步伐的调整和稳定。
草跳是三级跳远中最为基础和关键的一步,因此优秀女运动员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出的技术特点十分重要。
第一,草跳时动作干净、流畅。
良好的草跳表现为膝关节的小幅弯曲,在保持身体平衡的情况下,小步前移,稳定身体控制。
运动员们需要根据个人能力和实际情况,在不影响下一步动作的前提下,尽可能完成脚的换脚和踏地,准备完成下一步的跳跃。
第二,草跳需要注意身体位置和力量分配。
在草跳过程中,运动员需要注意充分发力,利用脚趾的力量稳定身体,同时注意膝关节的弯曲程度、臀部的转化和肩膀的控制。
同时,在站立、前移、掌握力度等方面要注意平衡与协调,保证下一步跳跃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田径短跑的起跑技术
![田径短跑的起跑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4401834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36.png)
5《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0年12月1起跑在田径短跑中的重要性作为很重要的一项无氧代谢运动,田径短跑主要涉及100m、200m、400m 等几类跑项。
在田径短跑中,需要运动员基于最快的速度,沿一定的跑道,一直跑完要求的距离,并且以最先跑完的运动员为胜利者。
其中主要含有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跑环节,并且以起跑为关键所在。
一切准备就位后,随着枪声的响起,需要运动员双手立刻离地,快速蹬起两腿起跑器,迫使身体向前上方的角度来运动。
起跑旨在产生向前冲力,帮助身体快速脱离静止态,从而提供给起跑后的加速条件。
所以起跑完成的情况与短跑质量息息相关,需要优秀运动员在田径短跑当中高度重视该起跑环节。
在训练短跑中,着重训练起跑技术,优先获得起跑优势,以在后续的运动中保持更大的优势,从而力争率先跑完。
2起跑技术分析2.1起跑翻转力矩、起动平衡控制在预备起跑中,运动员一听见发令员响起枪声以后,便应从前部蹬伸起跑器来支撑起腿部,再从后起跑向前摆支撑腿,进而辅助运动员迅速向上方展开运动。
这时通过起跑器准备,便可迫使重心适当远离支撑点,维持人体向前倾斜的姿势。
按运动力学领域的力矩原理可知,在力臂有力的作用后,便能形成转动,基于前后腿合力,形成总重力矩,并在起跑的过程中,支撑腿部的起跑器便能提供给腿部必要的反作用力以及垂直分力,辅助重心向前倾。
最终改变运动状态,并在做完助跑以后,运动员要想控制起跑后维持平衡态,便应在起跑前注意规范以下动作要领:一方面,运动员在枪响起跑时,应瞬时摊开地面上的手掌并向上发力,从地面上推离开运动员,并快速、有力地促使手肘展开前后摆臂运动,迫使运动员直接抵消掉起跑中向前翻转产生的腿部力矩冲量,以平衡起跑作用。
另一方面,听见鸣枪后,运动员要快速蹬离后腿起跑器,并前屈、向上摆膝盖,以通过扩充腿部蹬地分离,来提升逆时针力矩作用冲量,控制后续起跑可以平衡起动过程。
2.2促进起跑前反应和起跑中的注意力2.2.1起跑前反应与短跑成绩相关的影响因素不少,且一般均集中在起跑环节,如起跑的具体姿势、反应速度等。
女子100米跨栏跑中攻栏腿快速下压技术分析
![女子100米跨栏跑中攻栏腿快速下压技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82d5c7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eb.png)
学术研讨95女子100米跨栏跑中攻栏腿快速下压技术分析◊重庆师范大学唐元元本文通过查阅文献,结合自身训练心得体会,综合分析我校田径队两名运动员100米跨栏跑攻栏腿技术,设计了周期为八周的训练计划,以提高运动员综合身体素质和100米跨栏跑攻栏腿下压技术,进而提高运动员100米跨栏跑成绩,以期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可借鉴之处。
跨栏动作贯穿100米赛道的始终,且在短跑100m中要运用十次之多,技术好坏十分重要,积极快速下压是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瞬的关键环节之一,它可全面带动环过栏林完成,从而减少栏上用时,进而提高全程速度及成绩。
其中攻栏腿下压林一直册栏跑需要突破的重难点。
因此,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自身训练心得体会,综合分析快速下压技术,尝试提出快速且高效地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以期为教练和运动员提供可借鉴之处。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两名高校校级优秀100米栏运动员。
(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法。
2训练对象与技术分析2.1训练对象现状概况指标A B 起跑至第1栏时间(S) 2.55 2.26第1栏至第2栏时间(s) 1.79 1.31第2栏至第3栏时间(s) 1.41 1.50第3栏至第4栏时间(s) 1.86 1.36第4栏至第5栏时间(s) 1.75 1.27第5栏至第6栏时间(s) 1.97 1.37第6栏至第7栏时间(s) 1.69 1.34第7栏至第8栏时间(s) 1.85 1.39第8栏至第9栏时间(s) 1.62 1.30第9栏至第10栏时间(s) 1.95 1.48100米跨栏跑全程计时20.2015.95半蹲(kg)120120曲(kg)3040十级跨跳(m)23.1025.5020米计时(s) 3.14 3.0310秒下压(个)2932表1两组同学训练前基本状态女子100米栏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素质要素组成。
为评估训练对象的身体素质现状,本文所研究对象是我校田径队女子100米跨栏跑2名运动员,并命名为A、B,两名运动员在设计训练前的基本状态如表1和图1所示:选定运动员的100米栏分段栏间计时、100米跨栏跑全程计时、半蹲、抓举、十级跨跳、20米计时和10秒下压成绩作为分析数据。
田径运动概述讲
![田径运动概述讲](https://img.taocdn.com/s3/m/23e0cf3f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6.png)
目 录
• 田径运动基本概念与特点 • 田径运动场地与器材 • 田径运动项目介绍 • 田径运动技术要点与训练方法 • 田径运动比赛规则与裁判法 • 田径运动观赏性与文化内涵
01 田径运动基本概念与特点
田径运动定义及分类
田径运动定义
田径运动是以走、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竞技性体育运动项目。
04 田径运动技术要点与训练 方法
各项目技术要点分析
01
02
03
04
短跑
起跑反应快,加速能力强,途 中跑保持高步频和大步幅,冲
刺压线技术娴熟。
中长跑
具备良好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 力,掌握节奏跑和变速跑技术 ,以及合理的体力分配策略。
跳远、跳高
助跑速度快,起跳准确有力, 空中姿态稳定,落地技术安全
。
传承历史文化
田径运动历史悠久,与人类文明发展紧密相连。通过挖掘田径运动的历史文化内涵,可以 传承和弘扬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
拓展国际交流
田径运动作为世界性的体育项目,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通过参与 国际田径比赛和文化交流活动,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国际友谊与合 作。
运动员需将铅球、标枪 等投掷物投出一定距离 ,比赛中需注意投掷姿 势和力量控制,以最远 投掷距离者为胜。
裁判法原则及实践应用
公正公平
裁判员需保持中立和公正的 态度,严格按照比赛规则进 行裁决,确保比赛的公平性 和公正性。
准确及时
裁判员需准确判断运动员的 动作和成绩,及时做出裁决 并公布结果,确保比赛的顺 利进行。
02 田径运动场地与器材
场地类型及标准
场地类型
田径运动技术的生理学原理课件
![田径运动技术的生理学原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bf96e4d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f.png)
目标设定
明确训练目标,如提高速 度、力量、耐力等,并根 据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训练 计划。
周期安排
将训练周期划分为准备期 、竞赛期和恢复期,根据 不同阶段安排不同的训练 内容和强度。
训练负荷
合理安排训练负荷,避免 过度训练和损伤,确保运 动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 复。
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重量训练
柔韧性训练
投掷的协调性原理
在投掷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配合对提高成绩至关重要。例如,手臂、肩部和躯 干的协调配合可以产生更大的投掷力量和速度。
投掷的稳定性原理
保持身体平衡是投掷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技术动作和肌肉力量分配,可以减少 投掷过程中的摇晃和能量损失。
THANKS
感谢观看
02
CATALOGUE
田径运动技术的生理学基础
人体生理结构与功能
01
02
03
04
骨骼系统
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提 供运动支点。
肌肉系统
产生运动、维持姿势、保护关 节。
神经系统
调节肌肉活动、协调身体各部 分工作。
内分泌系统
调节代谢、维持内环境稳定。
运动能量代谢
01
02
03
有氧代谢
通过氧化能源物质产生能 量,供长时间、低强度运 动所需。
CATALOGUE
田径运动技术的生物力学原理
跑的生物力学原理
跑的动力学原理
跑步过程中,身体重心在支撑腿上的垂直投影点是影响步 幅和步频的关键因素。重心投影点落在支撑点前方时,身 体向前推进力大于阻力,产生向前速度。
跑的协调性原理
跑步过程中,身体各部分动作的协调配合对提高速度和减 少能量消耗至关重要。例如,摆臂与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 可以减少阻力并提高推进力。
体育训练技术分析报告
![体育训练技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0fb5c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4.png)
体育训练技术分析报告一、引言体育训练技术的分析是体育训练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运动员技术能力的全面了解和分析,可以为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运动员提高竞技水平,同时也对运动员的能力发展进行有效指导。
本文通过对田径项目中跳高、投掷和短跑技术进行细致分析,旨在总结各项目的技术特点和训练要点,为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参考。
二、跳高技术分析1. 技术特点跳高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项目,对运动员的爆发力、灵敏性和柔韧性要求较高。
技术上主要包括助跑、起跳、空中姿势和着地四个环节。
助跑要求速度快、节奏稳定,起跳时要抓住节奏和力量,空中姿势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着地时要有良好的稳定性。
2. 训练要点(1)加强核心力量训练:跳高对核心力量要求较高,包括腹部、背部和臀部的力量。
通过针对性的核心力量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稳定性和爆发力。
(2)注意起跳技巧:起跳是跳高项目的关键环节,要掌握好起跳的时机和力量的发挥,同时注意起跳脚的正确位置和姿势,以保证跳高的高度和稳定性。
(3)提高柔韧性:跳高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身体的柔韧性,特别是腿部和脚踝的柔韧性。
通过拉伸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柔韧度,有利于更好地完成跳高动作。
三、投掷技术分析1. 技术特点投掷项目以力量和技术的结合为主要特点。
包括助跑、发力和投掷三个环节。
助跑阶段要保持稳定的速度和节奏,发力时要发挥出最大的力量,投掷时要注意发力点和投掷的姿势,以保证投掷物品的最远距离。
2. 训练要点(1)增加力量训练:由于投掷项目对力量要求较高,运动员需要进行专门的力量训练,包括推、拉、腿部以及核心力量的训练,以增强发力能力。
(2)技术练习:投掷需要精确的技术动作,如腿部转动、臂部挥动、手部放松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技术指导,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动作的连贯性。
(3)调整发力点和姿势:每个运动员的发力点和姿势都有所差异,需要通过不断的调整和练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发力点和姿势,以提高投掷的距离和准确性。
田径运动
![田径运动](https://img.taocdn.com/s3/m/551539223169a4517723a356.png)
1.田径运动:是指在人们进行竞技和健身的走、跑、跳跃、投掷等身体练习组成的运动项目。
径赛:通常,人们将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2.田径健身运动:是以走、跑、跳、投为手段,以增进人体健康、增强体质、延缓衰老、延年益寿为目的的身体运动。
3.跨栏跑全程技术,可分为哪几个技术部分:起跑至第一栏技术、跨栏步技术、栏间跑技术和终点冲刺技术四个技术环节。
4.田径运动教学法是指在田径教学中为完成一定的就是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跳高:是人体通过快速助跑和有力的起跳,采用合理的过杆姿势使身体腾跃尽可能高的垂直障碍的运动项目。
6.总结性评价:是对一个学段,一个学科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其目的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的质量做出结论性评价,评价的目的是给学生下评论或分等级。
7.挺身式跳远:腾空步后,摆动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迅速伸直大腿想后下方摆动与起跳腿靠拢髋关节伸展、两肩展开,胸稍向前挺出成背弓姿势,同时两臂向下、向后上方摆动,继而两臂由后上方做弧形向下,向后摆动,收腹、提举大腿,小腿前伸落地。
8.跨栏步:从起跨腿的脚踏上起跨点开始到摆动腿的脚过栏后着地为止的这一大步。
9.超越器械:投掷标枪第三步“交叉步”时形成的下肢在前,上体和器械在后的倾斜姿势。
10.腾空步:在腾空初始阶段,身体保持起跳离地时出现的跨步姿势。
11.跳高的起跳:跳高中,人体经助跑后,迅速转变运动方向向上腾起,为过杆做好准备的技术动作。
12.最后用力:推铅球时充分发挥人体各部分的力量,集中作用于铅球,并沿适宜的角度将球推拨出去的过程。
13.栏间跑:是指下栏着地点到下一栏起跨点之间的快速跑动过程。
14.极点现象:由于氧气的供应落后于身体的需要,跑到一定距离时,会出现胸部发闷,呼吸节奏被破坏,呼吸困难,四肢无力和难以再跑下去的感受。
15.出手角度:推铅球出手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16.左侧支撑:在推铅球时,在完成滑步或旋转后,当右脚落地瞬间,左脚,左腿,左肩形成固定的支撑。
田径比赛中的各项项目介绍
![田径比赛中的各项项目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c641d07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5.png)
田径比赛中的各项项目介绍田径比赛是一项古老而激动人心的体育竞技项目,包括了多个不同的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田径比赛中的各项项目,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项精彩的运动。
一、短跑项目短跑是田径比赛中最为精彩的项目之一,它要求选手在短距离内迅速奔跑并达到最快速度。
常见的短跑项目包括:100米、200米和400米短跑。
选手们在起跑线上就位后,听到发令枪声,迅速起步,努力冲刺到终点线。
短跑项目对选手的爆发力、速度和力量有很高的要求。
二、中长跑项目中长跑项目是对选手体能和耐力的考验,跑道长度一般为800米、1500米、3000米等。
选手需要在一定距离内均匀地保持速度,并在最后冲刺时发挥潜能。
中长跑项目要求选手具备良好的耐力和战术意识,需要科学合理地控制体力的消耗。
三、长跑项目长跑项目是对选手体能和毅力的极大考验,常见的项目有5000米和10000米长跑。
选手需要在长时间内保持较稳定的速度,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耐力和毅力,才能坚持到终点。
四、跨栏项目跨栏项目是田径比赛中的技术性比赛。
选手在一定距离内通过设置的栏架进行奔跑,既要保持速度又要越过栏架。
常见的跨栏项目有110米栏、400米栏等。
选手需要具备出色的速度、灵敏的反应和良好的协调能力,以稳定地越过每道栏架。
五、跳高项目跳高是田径比赛中的高度项目,选手通过助跑并借助杆子的弹性实现越过栏杆的目标。
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弹跳能力、柔韧性和协调能力以及高度的技术度。
跳高项目的成绩是选手在跳远过程中最高成功越过杆子的高度。
六、跳远项目跳远是田径比赛中的水平项目,选手需通过助跑并跳出尽可能远的水平距离。
跳远项目的成功需要选手具备出色的爆发力、速度和协调能力,同时也需要在起跳时对重心的掌握和飞行姿态的控制。
七、铁饼项目铁饼项目是田径比赛中的重量项目,选手需要将铁饼尽可能远地抛出。
选手需要具备良好的力量、协调能力和技术水平,以达到更好的成绩。
八、标枪项目标枪项目是田径比赛中的投掷项目,选手需要将标枪尽可能远地投出。
田径跳跃项目技术教学要点的分析
![田径跳跃项目技术教学要点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ff073281c758f5f71f6707.png)
田径跳跃项目技术教学要点的分析作者:魏旭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6年第06期摘要:在教学的实践中,身体素质往往比技术更容易提高,多数运动员常常是技术落后于身体素质的发展。
如果教师抓住跳跃项目的主要规律特点,对影响技术的关键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重点突出。
解决好共性和个性的关系,这对提高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田径跳跃;教学重点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033-01田径跳跃项目包括跳远、三级跳远、跳高和撑竿跳高。
在田径跳跃项目中,无论是在技术上,还是在教学训练手段和方法上,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田径跳跃技术的外在表现,是指在时间、空间的完成情况,在空间上表现为动作方向、角度和幅度等,在时间上表现为动作的顺序、速度、节奏等。
田径跳跃技术是运动员整运动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除此之外,田径跳跃运动技术还应包括运动员身体速度、力量、柔韧、协调等要求的身体素质、运动员精神的高度集中,良好心理定势的心理素质等。
技术结构特征连接的有效性是判定技术的基础,也是技术教学中应把握的重点。
使各结构形成一个统一的、相互关联的运动系统。
一、田径跳跃项目的总体特点分析田径跳跃运动技术是在长期运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相关科学的渗透,田径跳跃运动技术的概念在不断的扩延。
特别是力学的介入,使人们对田径跳跃技术分析和理解更清晰化。
田径中跳跃项目按其动作结构,属于非周期运动,结构特征有助跑、起跳、腾空、落地组成。
按其用力特点,分为快速力量类练习。
跳跃成绩表现在运动员在腾空中所克服的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上,这决定了条约项目的特点:运动员在快速助跑起跳后,身体有一个明显的腾空阶段。
腾空中身体中心的移动轨迹呈抛物线,抛物线的高度和远度是决定跳跃成绩的基础。
二、助跑中固定动作节奏由于跳跃项目受起跳点的限制,在一定的助跑距离内要求达到最大的速度,又要为起跳做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铅球技术阶段
• 技术阶段 代表人 • 原地投 • 侧向滑步推铅球阶段 罗斯 1896—1928年 • 半背向滑步推铅球阶段 弗克斯 1929—1952年 • 背向滑步推铅球阶段 奥布莱思 1953—1972年 • 背向滑步与旋转 费尔巴哈 • 推铅球并驾齐驱 巴雷什尼科夫 • 奥特菲尔德 国藉 美国 美国 美国 成绩 年代 10.62m 1886 15.04m(1904) 17.95m(1950) 18.57m 1953
35
(一). 握持铅球:
• 1. 握球 五指自然分开,将球放在食.无名指 根处,拇指和小指扶在球 的两侧,手腕 背屈。这可以增加握球的稳定性,防止 铅球滑动,充分发挥手腕和手指的力量 使铅球获更快速度.
美国的铅球运动员表现了强大 的优势。
• 但到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后,情况有 了新的变化,波兰运动员弗· 科马尔从美 国人手中夺取了第20届奥运会冠军,成 绩为21.18米。1976年又有东德运动员 乌· 拜尔以21.05米获得二十一届奥运会 铅球冠军,到1986年把铅球推到了22.61 米再次创造了最高世界男子铅球纪录。
7
按体重分级比赛
• 推铅球在历史上也曾采用过按运动员的 体重分级比赛的办法。 • 后经实践证明,铅球推出的远近并不完 全取决于体重,更重要的在于掌握合理 的技术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水平。在比 赛中出现体重虽小而同样能战胜体重极 大的对手。因此按体重分级也就被取消。
8
11.22米第一个奥运会男子铅球纪录
5
2.135米的投掷圈
• 后来对助跑距离作了限制,规定在一个 方形的场地内进行投掷, • 而后又规定了直径为7英尺(合2.135米) 的投掷圈内进行,并规定铅球推出后必 须落在九十度的扇形区域内方有效。
6
铅球场地、器械的改进
• 随着铅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今天对铅 球的场地、器械、推球技术作了更为严 格的规格要求和规定。 • 比赛场地的改进: 直线----方形----园 形(2R=2.135m) • 投掷区的角度变化:900-- 650--600-450--400 ––34.920 • 比赛器械的改进:石头----炮弹----铅球 (铅. 铜. 铁+水银. 铁)
10
(二)近代铅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 随着田径运动的实践和体育科学的发展,近一 个世纪以来,推铅球的技术取得了迅速发展。 从第一届奥运会上美国人罗· 加勒特第一个奥运 会铅球纪录到1986年东德运动员拜尔创造的最 高世界纪录(22.64米)止,百年来,在世界各 国的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努力下,经历着不平凡 的推铅球技术的发展过程。美国的铅球运动员 在历届奥运会上男子铅球所取得的成绩尤为显 著
16
目前男子世界纪录22.36m
• 目前男子世界纪录由美国运动员巴恩斯 于1990年创造22.36m
17
女子铅球起步较晚
• 女子铅球虽起步较晚,在第十四届奥运 会上才有这一项目,然而她们的进步速 度很快。这是因为有了男子推铅球的实 践经验和理论指导,大大缩短了女子铅 球运动的发展进程,
18
• 女子铅球水平仅仅花了二十年左右的时 间就与男子铅球并驾齐驱。如塔· 普雷斯 (苏)古默尔一墨尔姆博特(东德)纳· 奇若 娃(苏)、伊· 克里斯托娃(保)、伊· 斯卢皮 亚内克(东德)等杰出选手成为近代历届 奥运会冠军、苏联运动员科索夫斯卡姬 于1984年以22.58米,1987创造22.63m 迄今为止的最高世界女子铅球纪录。
3
• 当时炮弹的重量为16磅(合7.257公斤)。 这一重量一直沿续到现在成为男子铅球 比赛的标准重量。 • 1957年国际田径联合会将此重量改为 7.26公斤。
4
划一条直线作为限止线,
• 最初进行铅球比赛, 规则比较简单,仅仅 划一条直线作为限止 线,运动员可以随意 采用助跑或原地进行 投掷。
13
新的技术带来了新的发展。
• 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增加了整个滑步 推铅球的工作距离,也给铅球运动员从 技术结构和身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1956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举行的第十 六届奥运会上帕· 奥布莱恩把铅球成绩提 高到18.57米。
14
普遍采用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
•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现在,世界各国 优秀运动员普遍采用了背向滑步推铅球 的技术,并且加以进一步的完善。不少 杰出的世界优秀选手不断拥现。如: 1960年第十七届奥运会美国人威· 尼德尔 以19.68获得冠军,1964年第十八届奥运 会美国人达拉斯· 朗以20.33米获得冠 军,1968年第十九届奥运会美国人兰· 马 特森以20.54米获得冠军。 15
32
• 其中河北运动员李梅素以21.76米的成绩,创 造了全国和亚洲纪录,排列当年世界第二位, 并以21.06米的成绩获第24届汉城奥运会第三 名。 • 黄志红又连续夺得1989年第5届田径世界杯冠 军,1991年第3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1992 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亚军和1993年第4届 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在我国铅球运动史上, 写下了辉煌的篇章。
• 1930年第四届全运会上把女子铅球也列 入了正式比赛项目。旧中国共举行了七 届全运会, • 当时我国男子铅球全国纪录:13.26米 (7.257千克),由湖北运动员陈宝球创 造; • 女子铅球全国纪录10.97米(3.632千 克),由山东运动员王藻华创造。
31
女子铅球达到了高峰
• 新中国成立后,铅球运动有了较快的发 展。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是我国铅 球运动快速发展时期,尤其是女子铅球 达到了高峰。1988年我国有四位女选手 突破20米大关,
• 运动员掌握这种技术和保持这种技术稳 定性的难度较大,认为这种技术要保持 铅球不断加速也存在着不易克服的障碍。 到目前为止尚不能被广大铅球运动员所 采用。
21
推铅球技术发展五个的阶段。
• 第一阶段(1896年前): • 原地推铅球阶段。 • 在这一阶段中先后出现了正面原地推铅 球、侧向原地推铅球、背向原地推铅球 和上步推铅球等技术。1886年记载了第 一个男子铅球(7.257千克)的世界纪录, 是10.62米。
11
左、右手推铅球两个成绩相加
• 1912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五届 奥运会上还增加了左、右手推铅球两个 成绩相加的比赛。当时美国人拉· 罗斯以 27.70米获得冠军。
12
奥布莱恩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
• 到1952年在芬兰赫尔辛基举行的十五届 奥运会上,美国人帕· 奥布莱恩第一个采 用了背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这一技术 的出现,给铅球成绩更迅速的提高开辟 了一个前景。在这以前,各国运动员大 多采用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
29
(三)我国铅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 我国的铅球运动于本世纪初随着欧美西 方文化传入我国。1907年在南京举行的 “江南第一次联合运动会”已出现“投 送铁弹” (即铅球)比赛。19l0年(宣统 二年)旧中国举行了第二届全国运动会上 将男子铅球列入正式比赛项目,产生了 我国第一个男子铅球纪录,成绩为38英 尺3/4(合11。60米)球重为12磅(合 5.44公斤)。 30
22
第二阶段(1896—1928年)侧 向滑步推铅球阶段。
• 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与原地推铅球技术 相比,增加了预先水平速度和有关肌群 的预紧张程度,提高了铅球出手的初速 度。美国运动员罗斯是这种技术的典型 代表,他于1909年创造了15.54米的世界 纪录,并保持了19年之久。
23
第三阶段(1929—1952年): 半背向滑步推铅球阶段。
田径运动技术(六项)技术分析 之5
1.短跑、2.跨栏、 3.跳高、 4.跳远、5.推铅球、6.掷标抢
1
第六章第二节. 推铅球技术分析 • 重点: • 推铅球技术各阶级的要求 • 难点: • 掌握正确推铅球技术,提高 推铅球成绩。
2
一、推铅球技术发展概述
• (一)推铅球的由来及其发展 据历史记裁现代的推铅球运动起源 于公元后十四世纪四十年代(1340年)。 当时欧洲有了火炮这一武器。炮弹是呈 圆球形的铁球。当时炮兵们常用这种炮 弹进行掷远的比赛。而后逐渐发展,形 成了目前推铅球这一项运动,至今许多 国家的文字中对于铅球这个名词仍与炮 弹这个名词相一致。
19
巴雷什尼柯夫采用背向旋 转推铅球的技术
• 苏联运动员阿· 巴雷什尼柯夫采用背向旋 转推铅球的技术,获得了可喜的进展。 曾打破过一次世界纪录。最高成绩竞达 到了22米。 • 研究认为这种背向旋转推铅球的技术能 充分发挥两腿在整个加速过程中的加速 能力;而且积累的动量较大.
20
背向旋转推铅球的技术
25
第五阶段(1973以来):背向滑 步与旋转推铅球并驾齐驱阶段。
• 这一阶段是推铅球技术“百花齐放”时期。 • 先后出现了以美国运动员费尔巴哈为代表的背向滑步 转体推铅球技术,并创造了21.82米的世界纪录; • 以前苏联运动员巴雷什尼科夫和美国职业运动员奥特 菲尔德为代表的背向旋转推铅球技术,分别以22.00 米和22.82米创造了世界纪录和世界最好的成绩; • 以前民主德国运动员苔默曼为代表的背向滑步“短长 节奏”推铅球技术,并创造了23.06米的世界纪录。 • 与直线背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相比,这几种技术更有利 于发挥最后用力前的预先水平速度,加长最后用力的 工作距离,动员更的肌群参与工作,从而达到提高铅 26 球出手初速度的目的。
美国 前苏联 美国 21.81m 22.00m 22.82m
27
1973以来
(二) 推铅球技术变革的持点:.
• 增长助跑的距离和利用助跑的速度. .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 .动员更多的肌肉参与最后用力. 同时使 肌肉在收缩用力之前被预先突然的拉长 或扭紧. .在充分用力基础上缩短用力时间. .运动员身材高大肌肉力量强大.
• 这种技术与侧向滑步推铅球技术相比, 加大了最后用力的工作距离,较充分地 发挥了腰部力量。 • 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是美国运动员弗克 斯,他于1950年创造了17.95米的世界纪 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