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2016.1)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朱光潜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
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 与C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
(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④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
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
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
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⑤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
徐汇区2015年高考语文二模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4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高三年级语文学科2015.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7分)经典谁说了算王乾坤①很难说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去经典”还是“趋经典”的时代。
有一点可以肯定,这是一个不太吝啬“经典”名词的时代。
那么,什么是经典?经典由谁说了算?②通常的回答是:权威说了算或大众说了算。
但深通艺术之堂奥的人既不看重权势的眼色,也不在意大众的褒贬,他们心里明白:权威认定、大众评判也许不可或缺,但一切有形的人为裁判只有在文学合法性的前提下,才可能是有效的。
换言之,他们在乎的或敬畏的,是文学本身的法权。
③文学的自然法不是任何一种成文的文学法则,而是一种无形的天则。
“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人事俯身可察,天则是需要仰观的。
由“自然法”来言事物的合法性本是天经地义。
可是在文明史上,天经地义的天则被各种偏见所干扰反倒成了常态。
五花八门的政治观、道德观、科学观、文化观、历史观以种种集体偶像的强势向文学越权,任意在这个领域封号经典,成了由来已久的“常态”。
④现当代,影响文学创作和评论的有两种思潮:一是认为世界是按照优胜劣汰的进化论定律演进的,二是认为权力可以决定一切。
这两种思潮交合成一种集体无意识:优胜在于权力,劣汰在于无权力。
于是,话语权如拜物教一般左右着创作家和评论家,从事文学艺术的匠人们使出浑身解数,不顾一切地调动可能的权力让自己的声音足够强大,最好是压倒一切成为中心。
⑤可惜,话语权或其他权力决定论不能解释中外文学的经典史,只要检索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巨匠们弱势的社会身份或话语权状况就能验证。
□⑥那么进入文苑的小说多得是,为什么能被认定经典的是此而不是彼?是谁在进行这种无形的筛选?答案只能在文学合法性中寻求。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卷【积累运用题】汇集练附答案解析
2024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二模卷【积累运用题】汇集练2024.04【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1.按要求填空。
(5分)⑴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
(屈原《离骚》)⑵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
(《六国论》)⑶李白《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人行蜀道时的艰难和惊恐。
2.按要求选择。
(5分)⑴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40年前,费孝通先生通过对苏州吴江区的调查研究,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要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工业,解决农民本地就业的命题。
近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箴言已然在他的家乡书写出生动实践②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逐步照进现实③齐心村为村民提供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等就业岗位,搭建富民增收平台④随着吴江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⑤开弦弓村探索出一条具有研学文化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A.②④③⑤①B.④②⑤③①C.①④②⑤③D.④①③⑤②⑵以上语段摘自某报纸,下列版面名称和文章标题与其最匹配的一项是()。
(2分)A.民生版《绘就美美江村发展蓝图》B.文化版《讲好现代乡村振兴故事》C.时评版《打造乡村振兴吴江样板》D.理论版《统筹规划苏州乡村建设》1.(5分)⑴竞周容以为度⑵赂秦而力亏苏洵⑶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评分说明:一空1分,错字少字不给分2.(5分)⑴(3分)B⑵(2分)C【青浦区高三语文二模】1.按要求填空。
(5分)(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韩愈《师说》)(1分)(2)____________________,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先进》)(2分)(3)曹操《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诗经》中表现女子思念恋人的诗句来表达自己渴望得到人才的愿望。
上海市徐汇区(金山、松江)2016年高三二模语文答案
2016年徐汇(松江、金山)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一、阅读(80分)(一)18分1. C(2分)2. B(2分)3. ⑴迎合数码化⑵强调体验⑶艺术形式(表现)(3分)4. 更清晰地说明艺术品的价值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2分)5. ⑴挂毯、铜版画等复制技术,使作品的原貌在传播过程中对受到折损。
⑵摄影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绘画的传统要求,催生了现代主义艺术。
⑶数码复制技术影响了艺术品的价格,进而影响了艺术家和艺术品生存、发展的方式,导致创作方式的改变、艺术形式的变化。
⑷数码复制技术使得受众可以随意对艺术品进行剪辑、改动,使艺术品最终变得面目全非。
(4分)6.【答案示例】复制品进入观赏者的生活情境,使观赏者和艺术品距离更近,满足了大众对艺术的渴望;数码复制技术促进了艺术的多样性,使得欣赏者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数码技术使得观赏者同时也可能参与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当中,通过对艺术品的改编,表达个人的感悟、评价、灵感,成为表达自我的手段等。
(5分)(二)18分7. 写出了作者远离尘嚣与自然逐渐接近的过程,也表现了他逐渐获得心灵慰藉的过程,引出下文在绝幽之处的草地上作者与自然的更深沉的沟通。
(3分)8. 从句式运用的角度:整句;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运用想象、修辞(比拟、比喻)。
写出作者与大地、海洋、天空、太阳在灵魂上的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也表现出自然的伟力与神奇。
表达灵动,富有感染力。
(4分)9. “吮吸”比“呼吸”更具力度,更贴切地表现出作者对生命力的热烈渴望与尽情吸收;“吮吸”多用于对液体的吸取,也与下文作者说从草叶、野花等身上汲取生命的滋养来生活更匹配;“吮吸”也是一种孩童的行为,更能表现出作者在大自然面前婴儿般的依恋。
(写出两点即可,3分)10. A(3分)11. 作者借助“祈祷”这一形式,通过与大地、阳光、天空、海洋等自然界在身体、灵魂两方面的接触和交流,从渴望接近自然以获取力量与慰藉,到释放心灵,进而追问灵魂的内在意义,再到从宇宙间获取对生命的认识,汲取生命的智慧与能量,达到与自然完全交融、物我两忘的境界,逐渐推进文意,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在精神层面逐渐深入的契合,也表达了作者在自然面前的虔诚,对有“神性”的自然界的崇敬。
上海市四区2016届高三语文4月质量调研测试(二模)试题(含答案)
2016年高三语文教学质量检测试卷(二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7分)中医不必“死乞白赖”地宣称“我也是科学”江晓原①虽然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呵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但是从鸦片战争之后,西医挟欧风美雨之狂暴,君临华夏大地,将中医打得节节败退。
国民党统治时期,“取消中医论”一度甚嚣尘上。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对中医采取保护和扶持态度,这一态度迄今为止并无改变。
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从理论上对中医的攻击,“取消中医论”居然重新出现,而某著名院士“中医是伪科学”的论断,更让广大中医界人士痛心疾首。
②中医面对这一攻击,能够做出的辩护,往往只是非常软弱无力地辩称“我也是科学”。
③其实,我们可以指出:如果中医不是科学,那西医也不是;如果西医是科学,那中医就也是。
④在西方现在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经常是科学、数学、医学三者并列,医学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
因为在这种分类中,“科学”是指天文学、物理学等等“精密科学”,而人类对人体奥秘所知仍非常之少,故医学远远没有达到“精密科学”的地步。
事实上,至迟到17世纪,西医仍然停留在与星占学、炼金术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巫术阶段,那时西医中“□□□□”的信念与《黄帝内经》相比如出一辙。
⑤但是在中国,似乎人人——包括中医界的人士——都承认西医是科学,这是由于当初西医就是在强大的唯科学主义.....语境下输入中国的,所以这个在西方至今也没有被视为科学的西医,到了中国却天经地义地成了科学。
⑥那么,如果使用宽泛一点的“科学”定义呢?在那样的定义中,就可以将西医包括进去。
但是,如果使用了宽泛的“科学”定义,那应该宽到何处呢?只要适度加宽“科学”的定义(比如“对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马上就能将中医也包括进去,又怎么能再说“中医不是科学”呢?⑦此外,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至今仍然习惯于一种一元价值观,即“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
上海市徐汇区高考语文二模试卷
高考语文二模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按要求填空。
(1)云无心以出岫,______。
”(陶渊明《______》)(2)是日也,天朗气清,______。
(王羲之《兰亭集序》)(3)无论是《老子》中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还是《荀子•劝学》中的“______,______”,都是以“行路”来形象地阐释积累的重要性。
二、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题。
舟中夜起(宋)苏轼微风萧萧吹菰蒲[注],开门看雨月满湖。
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
夜深人物不相管,我独形影相嬉娱。
暗潮生渚吊寒蚓,落月挂柳看悬蛛。
此生忽忽忧患里,清境过眼能须臾?鸡鸣钟动百鸟散,船头击鼓还相呼。
【注】菰蒲:菰和蒲都是生长在水中的草本植物。
(1)下列作品与这首诗在体裁上归于同一类属的是______。
A.李商隐《夜雨寄北》B.左思《咏史》C.黄庭坚《登快阁》D.杜甫《月夜》(2)与“舟人水鸟两同梦,大鱼惊窜如奔狐”一句景物描写手法相同的诗句是______。
A.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B.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D.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3)分析画线部分的诗句在全诗情感表达上的作用。
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3.按要求选择。
(1)假设你为学校“读书节”设计一张宣传海报,下列诗文中最适合选用的是______。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C.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下面是某高三学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自荐信,画线部分可能存在不得体的表达。
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①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自荐信。
我是××,来自××市××中学,学习成绩优秀,曾担任校学生会文艺部部长,爱好写作。
2024年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和答案
2024年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一积累运用10分1.按要求填空。
(5分)(1)背绳墨以追曲兮,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破灭之道也。
(_________《六国论》)(3)李白《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人行蜀道时的艰难和惊恐。
2.按要求选择。
(5分)(1)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40年前,费孝通先生通过对苏州吴江区的调查研究,在《小城镇,大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要重视小城镇建设,发展乡镇工业,解决农民本地就业的命题。
近十年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费孝通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箴言已然在他的家乡书写出生动实践②一幅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美好图景逐步照进现实③齐心村为村民提供保洁服务、绿化养护等就业岗位,搭建富民增收平台④随着吴江区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的全面铺开⑤开弦弓村探索出一条具有研学文化特色的江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A.②④③⑤①B.④②⑤③①C.①④②⑤③D.④①③⑤②(2)以上语段摘自某报纸,下列版面名称和文章标题与其最匹配的一项是()。
(2分)A.民生版《绘就美美江村发展蓝图》B.文化版《讲好现代乡村振兴故事》C.时评版《打造乡村振兴吴江样板》D.理论版《统筹规划苏州乡村建设》二阅读70分(一)光启中学文学社组织社员观看了电影《阿Q正传》后召开了电影改编得失研讨会。
请阅读会议资料“书信”“影评”和发言摘录,完成第3—7题。
(17分)〔书信〕1930年10月13日,鲁迅致信给将《阿Q正传》改编为电影剧本的王乔南:“我的意见,以为《阿Q正传》,实无改编剧本及电影的要素。
因为一上演台,将只剩了滑稽,而我之作此篇,实不以滑稽或哀怜为目的,其中情景,恐中国此刻的‘明星’是无法表现的。
上海市徐汇区2016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一、文言文1.(1),一览众山小。
(《望岳》)(2)人生自古谁无死,。
(《过零丁洋》)(3),浓睡不消残酒。
(《如梦令》)(4)困于心,,而后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日星隐耀,。
(《岳阳楼记》)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诗中“春芳歇”意为。
(2)下列诗句所体现的情感与此诗相近的一项是A.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B.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桃花源记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作者是晋代著名诗人(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不足为外人道也。
(3)下列对第⑤段理解恰当的一项是A.桃花源只是刘子骥等高尚之人心中的向往与追求。
B.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的经历体现了桃花源的神秘。
最新上海市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上海市2017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2017 年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积累应用(10分)1.填空题。
( 5 分)(1)《兰亭集序》中“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语句化用了《 ________ ?述而》篇中的“乐以忘忧,________________ ”。
(2)白居易描写“卖炭翁”外貌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 ,两鬓苍苍十指黑”,他在《琵琶行》中以比喻手法描摹粗弦、细弦弹奏效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2.选择题。
( 5 分)(1)假如你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后留言,下列诗句不适合的一项是()。
(1 分)A.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B.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
C.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D.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2)填入下列文字空缺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在阿Q的记忆上,这大约要算是生平第一件的屈辱,_______________ ,向来只被他奚落,从没有奚落他,更不必说动手了。
A.王胡即使以络腮胡子的缺点B.因为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C.王胡何况以络腮胡子的缺点D.而且王胡以络腮胡子的缺点(3)假如你父亲因故无法参加家长会,他发给你班主任潘老师短信,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A.潘老师,今天我工作繁忙,无法拨冗参加家长会,敬请谅解。
B.潘老师,因我晚上加班,不能光临今天的家长会,非常抱歉。
C.潘老师,因贵体小恙,不能参加今晚的家长会,谨此奉告。
D.潘老师,我出差在外地,无法参加今晚的家长会,深表歉意。
. 二 阅读 70 分(一) 阅读下列文章,完成第 3—8题。
( 16 分)①尽管网络文学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什么是网络文学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不过,如果从媒介革命的视野出发, 在不久的将来应该不再存在网络文学的概念,相反会出现 “纸 质文学”的概念。
除了作为“博物馆艺术”传承的纸质文学外,网络将成为一切主流、非主 流文学艺术的平台。
上海市徐汇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学习能力诊断语文试题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一模(2016.1)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16分)“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朱光潜①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美感起于形象的直觉。
形象属物,而又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
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拿欣赏古松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
②这里要进一步研究一个浅例。
比如我们看下列六条垂直线,往往把它们看成三个柱子,觉得这三个柱子所围的空间(即A与B、C与D、E与F所围的空间)离我们较近,而B与C 以及D与E所围的空间则看成背景,离我们较远。
还不仅此。
我们把这六条垂直线摆在一块看,它们仿佛自成一个谐和的整体;至于G与H两条没有规律的线则仿佛是这整体以外的东西,如果勉强把它搭上前面的六条线一块看,就觉得它不和谐。
(1)A、B、C、D、E、F为六条平行垂直线,G与H为两条没有规律的线。
(2)A与B、C与D、E与F距离都相等。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从这个有趣的事实,我们可以看出两个很重要的道理。
④一、最简单的形象的直觉都带有创造性。
把六条垂直线看成三个柱子,就是直觉到一种形象。
它们本来同是垂直线,我们把A和B选在一块看,却不把B和C选在一块看;同是直线所围的空间,本来没有远近的分别,我们却把A、B中的空间看得近,把B、C中的空间看得远。
由此可知在外物者原来是散漫混乱,经过知觉的综合作用,才现出形象来。
形象是心灵从混乱的自然中所创造成的整体。
⑤二、事物本来也要有可综合为整体的可能性。
A至F六条线可以看成一个整体,G与H两条线何以不能纳入这个整体里面去呢?这里我们很可以见出心和物的关系。
我们从左看到右时,看出CD和AB相似,DE又和BC相似。
这两种相似的感觉便在心中形成一个有规律的节奏,使我们预料此后都可由此例推,右边所有的线都顺着左边诸线的节奏。
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二模试卷语文一、积累应用1.按要求填空。
⑴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兰亭集序》)⑵王国维在《______》中借用了柳永的词句“_____,_____”来类比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经的第二境界。
【答案】 (1). 一觞一咏 (2). 王羲之 (3). 人间词话 (4). 衣带渐宽终不悔 (5). 为伊消得人憔悴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选择。
2016年,由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领衔的“中国深部探测技术”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黄大年对他的团队成员说:在“巡天探地潜海”领域,我们一直在跟跑;经过5年的努力,我们进入了并跑阶段。
要达到领跑水平,我们更要戮力同心,沉下心来做研究。
常常有队员拿实验报告来向我(),或发来论文让我(),不时能看到你们的(),我很欣慰,也很骄傲。
目前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从并跑到领跑的路还很长,“_____,_____”,我们任重道远。
⑴按顺序填入括号的词语,用语贴切的一项是A.请示指正不经之谈B.垂询斧正不根之论C.请教斧正不易之论D.咨询指正不刊之论⑵填入画线处的句子,合适的一项是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C.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答案】(1)D(2)B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科幻作品的价值①近几年,随着刘慈欣的《三体》获雨果奖,以及《黑客帝国》《阿凡达》等科幻电影迸发出炽烈的“科幻热”,科幻作品拥有了数量庞大的受众,但这依然未能改变科幻作品的尴尬地位:它既不是科学领域的主流,也不是文学领域的主流,而是被大部分国人习惯看作“科普读物”沉沦在边缘状态。
如何定位科幻作品,我们似乎应该厘清一个基本问题:科幻作品的价值到底是什么?②1866年,人们在海上发现了一只被称为“独角鲸”的大怪物,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应邀参加了捕捉这只“怪物”的行动。
2016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2016.4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民文学》杂志把我的两篇文章放在“非虚构”栏目,无意间使其获得了一种命名和意义。
但是,它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非虚构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也即“真实” 在文学中的合法性问题。
就文学而言,“真实”是一个很奇怪的词语。
在通行的文学标准中,“真实”只是最低级的文学形式。
韦勒克在《文学理论》中谈到现实主义时认为,“现实主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一种坏的美学,因为一切艺术都是‘创作’,都是一个本身由幻觉和象征形式构成的世界” 。
“真实”从来都不是艺术的标准。
但是,必须注意到,韦勒克所反对的“现实”和“真实”是就其最基本意义而言的,是指物理意义的现实和真实。
“那儿有一朵玫瑰花”,这是物理真实,但这还不是文学。
文学要求比物理真实更多的真实,“那儿是哪儿?庭院、原野、书桌?谁种的,或谁送的?那玫瑰花的颜色、形态、味道是什么样子?”这才进入文学的层面,因为关于这些会是千差万别的叙述。
即使是非虚构写作,也只能说:我在尽最大努力接近“真实”。
在“真实”的基础上,寻找一种叙事模式,并最终结构出关于事物本身的不同意义和空间,这是非虚构文学的核心。
非虚构文本并不排斥叙事性,相反,这也是它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美国出现了大量的非虚构作品,“一种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说家的直觉洞察力去记录当代事件的非虚构文学作品的形式”。
非虚构文学融合了新闻报道的现实性与细致观察及小说的技巧与道德眼光——倾向于纪实的形式,倾向于个人的坦白,倾向于调查和暴露公共问题,并且能够把现实材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艺术结构,着力探索现实的社会问题和道德困境。
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只有在你声称自己是进行非虚构写作时,你才面临着“是否真实”的质疑。
假借“真实” 之名,你赢得了读者的基本信任,并因此拥有了阐释权和话语权。
它使你和你的作品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更具介入性、影响力和批判性。
徐汇高考二模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畏首畏尾炽热如火B. 雅俗共赏豁然开朗C. 碌碌无为蹉跎岁月D. 妄自菲薄恣意妄为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条件越来越好。
B.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C. 他的演讲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体现了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D. 这场大火导致多人伤亡,损失惨重,教训极为深刻。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非常喜欢文学,尤其是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作品。
B. 你看,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真是个优秀的学生。
C. 在这次比赛中,他跑得最快,获得了第一名。
D. 他虽然年纪小,但已经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
二、古诗文阅读(40分)1. 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春眠不觉晓,。
(孟浩然《春晓》)(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诫子书》)(3),月落乌啼霜满天。
(张继《枫桥夜泊》)(4)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过秦论》节选(秦孝公)于是废穰侯,逐商鞅,楚、赵、韩、魏闻之,皆朝于秦。
未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秦王乃令白起伐赵,取光狼城。
其后四年,楚人反我河外。
王又使司马上将军攻楚,大破楚军,杀其将唐昧。
秦王复使王翦攻赵,赵军大破,杀赵将赵奢。
明年,秦王立为皇帝,乃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复收河南地。
因河为塞,筑长城,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堕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于是废穰侯,逐商鞅B. 未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C. 王又使司马上将军攻楚,大破楚军D.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未几:不久B. 谋:策划C. 悉:全部D. 弱:削弱三、现代文阅读(50分)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几度播洒汗水,即将迎来收获;几度辛勤耕耘,即将结出硕果;几度怀揣梦想,即将放飞希望;成功已在招手,只等最后拼搏。
高考加油,期待奏响凯歌!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更多高考语文试卷及高考语文答案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2016年上海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答案(1)唯昭质其犹未亏(2)引以为流觞曲水(3)泣孤舟之嫠妇(4)城阙辅三秦(5)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6)山气日夕佳二、语言文字运用(15分)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4分)①世界文学________(cuǐ càn)的星空中又一颗巨星陨落了!②马尔克斯的去世引发了互联网世界几乎是排山倒海般的缅怀。
③但这似乎与逝者没有多大关系,因为真正能打开《百年孤独》沉下心读完全书的人恐怕只是凤毛鳞角。
④而纪念一个作家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亲近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马尔克斯离世这件事,让人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感情已变得多么空洞苍白。
(1)根据括号内的拼音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分)答:(3)材料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徐汇二模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崇高(chóng)呕心沥血(lì)畅游(chàng)B. 惊涛骇浪(hài)欣欣向荣(xīn)落英缤纷(bīn)C. 恍若隔世(huǎng)水滴石穿(shuǐ)鸿毛利箭(hóng)D. 妙笔生花(miào)奇峰异石(qí)风雨同舟(tóng)答案:B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周开设一节选修课。
B. 近些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充分展示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C.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D. 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答案:C3. 下列词语中,与“人才济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A. 人才辈出B. 人山人海C. 人浮于事D. 人头攒动答案:A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让我受益匪浅。
B.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犹如夜空中的明珠。
C. 他的演讲生动形象,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D. 她的笑容如同春天的阳光,温暖人心。
答案:B5. 下列对联中,符合对联基本要求的一项是()A. 上联:红日初升,其道大光B. 上联:江山如画,岁月如歌C. 上联:雄鹰展翅,翱翔蓝天D. 上联:绿树成荫,花开满园答案:B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
【甲】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文学迅速崛起,成为文化领域的一股新势力。
然而,网络文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内容低俗、抄袭成风等。
为了规范网络文学市场,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力求推动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网络文学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作家。
优秀作家是网络文学的灵魂,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汗水,为读者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徐汇二模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红尘滚滚翻箱倒柜B. 雕梁画栋琴瑟和鸣雪中送炭C. 碧波荡漾欣欣向荣惊弓之鸟D. 豁然开朗息息相关知难而进答案:B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为了这次比赛,每天都起早贪黑地训练。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表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
D. 这个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
答案:B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文笔犹如行云流水,给人以美的享受。
B. 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如同夜莺的歌声。
C. 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让人感到无比的温馨。
D. 他的思考缜密深入,犹如海纳百川。
答案:A4. 下列各句中,使用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优异,堪称“学霸”。
B. 她为人谦逊,待人诚恳,是个“谦谦君子”。
C. 他的观点独到,见解深刻,堪称“一代宗师”。
D. 她面对困难,毫不退缩,是个“勇往直前”的人。
答案:B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 星星点点,犹如撒在夜空中的钻石。
B. 雨中的世界,犹如一幅水墨画卷。
C. 那里的风景如画,美得让人陶醉。
D. 晨曦中的校园,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答案:D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孔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器也?”子曰:“士,君子之器也。
夫君子之不器也,学也,识也,行也,言也,德也,仁也,义也,礼也,智也,信也,此十者,君子之器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士,君子之器也(器:器物)B. 学也,识也,行也,言也(识:知识)C. 德也,仁也,义也,礼也(礼:礼节)D. 智也,信也(信:信任)答案:B(2)下列句子中,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 君子/不器B. 士,君子之/器也C. 学/也,识/也,行/也,言/也D. 德/也,仁/也,义/也,礼/也答案:C(3)下列句子中,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器也?”(子贡问孔子:“君子不器,是什么器物呢?”)B. 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器也?”(子贡问孔子:“君子不器,是什么器用呢?”)C. 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器也?”(子贡问孔子:“君子不器,是什么器物呢?”)D. 子贡问曰:“君子不器,何器也?”(子贡问孔子:“君子不器,是什么器用呢?”)答案:B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徐汇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附答案)2015学年第二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2016.4)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数字化时代的艺术①艺术被复制技术弄得身不由已,并非是电脑出现以后才有的事情。
②早期欧洲用羊毛挂毯来复制油画,织毯人用各种颜色的经纬线对应画面上相应的色素,只是羊毛毯子太贵,织得起挂毯的人也就请得起画师了。
随后出现的铜版画使更多的人可以分享到艺术品,但这也只是一种权宜之计。
与原作相比,这些复制品在质量上相差太远,数码方式出现之前的复制术都是一种有损复制,所以它们的冲击力远远小于今天的数字化复制。
③摄影技术的兴起至少在两方面对艺术产生了影响:一是它取代了绘画的写实职能,甚至在摹物象形的功能上,摄影比绘画要强大得多;二是它具有可复制性,不但可以用来复制绘画,它自身就是可复制品。
这两点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绘画的传统要求。
即使在绘画的装饰功能方面,摄影也部分地抢了绘画的饭碗,至少像明信片风景和鲜花之类,摄影和绘画同样广受欢迎。
[甲]有着几千年传统的绘画必须要存在下去,[乙]不能以传统的方式来延续,[丙]绘画被迫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存在意义。
现代主义艺术就是在这样的思考中诞生的。
④也许今天的绝大多数人和艺术的第一次接触就是从摄影获得的。
比方每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可能都知道《蒙娜丽莎》,但人们看到的大多是这幅画的印刷品。
数码复制的影响在于,它不仅在复制的精度上更为出色,对这一复制品的再复制也不会导致损耗——它从技术上消解了原作的概念,会导致艺术品价格上天翻地覆的变化。
由于成功的传播所建立的广泛的知名度,也许会极大地刺激人们对原作的需求;但另一种业已成为现实的趋势是,完美的复制降低了对于原作的需求,如果人们可以轻易地从网络上下载质量完全一样的图片或音乐,他们为什么还要额外花钱购买呢?这将直接影响到艺术生存下去的方式。
⑤数码复制带来的又一个问题是艺术消费群体的改变。
以前的艺术实际上都是为某个特定的对象而生产的,壁画是为教堂画的,圣像画是为老百姓画的,肖像是中产阶级的需求。
现在,如果艺术品将通过数码复制进行传播,艺术品所面对的受众在很大程度上就变得不可预知。
这种情况迫使艺术家必须自定义他的任务,使创作过程中所依循的规则出现模糊,难于聚焦,这对创作的影响不言而喻。
⑥艺术家一旦事先知道作品要通过数码化的方式到达终端受众,他或者会让他的作品更适合这种传播,或者会抗拒这种传播,刻意去强调作品中那些难以在数码复制中还原的东西。
事实上目前的技术所不能复制的东西已经所剩无几。
照这条思路,艺术可能会更多地朝味觉、触觉等领域发展;而照前一条思路,艺术显然应该进一步图形化、卡通化。
抗拒数码化的艺术家会更强调体验,更倾向于装置或者身体艺术之类强调现场亲身经验的方式;绘画将更多地强调质感等一切手工的痕迹,戏剧或许会复兴。
而乐观地迎接数码化的艺术家会更多地从事摄影和视频、音频方面的制作。
这类艺术品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将更间接,也许会变得越来越像今天的报纸,它可以用极低廉的价格提供给你,用你的阅读为它创造价值。
⑦事实上,数字化不但为准确的复制提供了可能,也为不准确的修改大开了方便之门。
要在数码时代做一个艺术家显然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你必须把自古以来关于创作主权的传统观念当作不切实际的幻想提前抛弃。
那些匿名的受者随时可以采取一种更加主动的姿态来对待你的作品,而且由于在数字化条件下对作品的再处理只需要某种心血来潮的念头,几乎没有多少接受者能经得起这样的诱惑。
作品一旦离开作者,可能会经过多次剪辑、改动,最终以始料不及的面目呈现给最后一个接受者。
作品的再生产、再消费几乎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
到达终端消费者眼前的是经过复杂的再处理之后的东西。
由一个个体艺术家设计好艺术手法,严格地控制整个艺术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的模式越来越不可能。
对消费者而言,他最终所接触到的是一个庞大的文化活动的产物,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初始作者成为一个匿名者。
创作者和接受者同时隐形,这也许是数码复制所开启的一个新的匿名时代。
1. 第③段[甲][乙][丙]三处应依次填入()。
(2分)A. 因此也于是B. 即使也因此C. 然而又于是D. 况且又乃至2. 对第④段中“它从技术上消解了原作的概念”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数码复制品的出现颠覆了原作存在的唯一性。
B. 数码复制品改变了接受者对原作内涵的理解。
C. 数码复制品使得艺术品的原创性受到了挤压。
D. 数码复制品的出现影响了人们对原作的需求。
3. 根据第⑥段的文意,在⑴⑵⑶处填入适当的内容。
(3分)4. 第⑥段末尾以“报纸”来作类比的作用是。
(2分)5. 联系全文,概述“艺术被复制技术弄得身不由己”的表现。
(4分)6. 本文所持的是“创作者立场”,请从“观赏者立场”,说明数码复制技术带来的影响。
(5分)(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1题。
(18分)夏日芳草理查·杰弗理①我踏着芳馥的浅草向上走去。
而随着每一步的攀登,我的心境的感受范围似乎也更加宽阔;随着每一口清醇气息的吸入,一个更加深沉的渴望正在不觉萌生,甚至连这里太阳的光线也更加炽烈而妍丽。
待到我登上山顶,我早已把我的卑微处境与生活苦恼忘个干净,我感到自己已经一切正常。
山顶有堑壕一道,我沿沟缓缓而行,稍事歇息。
沟的西南边上,一处坡面坍陷,形成裂口。
这里下临一带广阔沃野,其中盛植小麦,景色颇佳,周围青山环抱,宛如一古罗马圆形剧场。
山间有通路隘口折向山南,天际远处则为白云锁闭,不可复见。
②此地堪称绝幽,唯与阳光和大地为伍。
我躺在草上,开始从灵魂深处与大地、阳光、空气以及那渺不可见的远海慢慢絮语。
③我想到大地的坚实——我甚至觉得它将我载负而起,身下如茵的绿榻那里传来一种异样的感觉,仿佛大地正在和我交谈。
我想到那流荡的空气——以及它的纯净,这正是它的美之所在;它抚摸着我,并把它自身的一部分也给了我。
我与大海对话——虽然它离我很远,在我的想象之中,我仍然看到了它缘岸近处的苍翠与远洋深处的蔚蓝,我渴望获得它的力量、秘密与光荣。
我又与太阳对语——渴望从它的辉煌与灿烂中,从它的坚忍不拔与不知疲倦的驰驱中,找到那和灵魂相仿佛的东西。
我仰对着顶上的蓝天——凝视着它的深邃,吸吮着它的绝妙的色泽和芳馥。
天上的那些采撷不到的花朵里的浓郁蔚蓝把我的灵魂也吸引了去,因为纯净的色调能给灵魂带来静谧,使它在那里得到休憩。
④凭着这一切我祈祷了,我的灵魂体验到了一种完全不可言诠的感情;相形之下,祈祷反而显得微不足道,至于语言更是这种感情的一个粗糙的标记,只可惜我除此再没有别的办法了。
凭着碧蓝的天空,凭着那光透幽径的滚滚炎阳,一个新的缥缈的“以太”[注]海洋正在一天天地展开在我的面前。
凭着那环抱宇宙周流八垠的爽气清氛;凭着那喧嚣在岸边的大海——近处雪浪翻舞的碧海与远洋的深海;凭着载负着我的坚实大地;再凭着芳馥的茴香,它们的小花我常抚摸;凭着芊芊芳草;凭着那经手一搓便顺指滑落的粉松白垩,我祈祷了。
我搓搓土块、草叶与茴香,吸吸周流寰宇的澄鲜空气,想想大海与苍天,伸伸手臂来让阳光爱抚一番,并俯首在草上以示虔敬——我正是这样来祈祷的,这时我衷心盼望这样或许能接触到那个更较上帝为高的不可言说的世界。
⑤尽管使我心神激越的许多感情那么浓烈,尽管我与大地、阳光、天空、星斗与海洋的一番歆合那么亲切,这种感情动人心魄的深切还是任你怎么写也写不出的。
我正是凭着这些来祈祷的,仿佛它们竟是一些乐器,一些键盘,把我灵魂中的乐调嘹亮地演奏出来。
那光华耀目的伟大太阳,茁壮而亲切的大地,和暖的晴空与澄鲜的空气,以及对大海的思慕——这一切无可言喻的美简直给我带来一种狂喜。
⑥夏天的时候我常到田野里去。
背靠着橡树庞大的躯干,这时身后粗糙的树皮与地衣隐隐可觉;我便在俯视绿色田野的同时,开始思索我要进一步追求的灵魂生活。
或者,坐卧在翠绿的冷杉之下昂首张望,看到天顶处的颜色更加湛蓝;这里羊齿遍地,野鸽咕咕,林木动处,槐树上的茸茸新叶清晰可辨。
不论在躯干修直饱满的榆树荫下,还是在山楂矮林与榛树之旁,我自己都充满着一种追逐灵魂本性的深刻渴求;希望从这一切绿色事物和从阳光之中获得那种连它们自己也完全懵懂的内在意义——以便我自己也能盛满光泽,恍如阳光下的林木那样。
甚至连路过时稍稍摸摸树上长满地衣的皱皮和触触伸向路边的一个枝梢,也都仿佛具有祈祷的效验。
⑦漫长的夏日天气把草地晒得暖洋洋的。
我总是偃卧在比较偏僻的角落,全身躺直,以接受大地的爱抚。
这里丰草高高过身,婆娑的树影在我的面颊上起舞。
我时而眯缝着眼望望天空,禁不住那晃眼的阳光。
蜜蜂常常从我头上嗡嗡而过,有时也飞过一只蝴蝶,空中则是一片营营,翠绿的小鸟在篱边歌唱。
当我这样逐渐进入到夏日的炽烈的生活之后,我终于对大地自远古以来的全部漫长生活有所体会。
在那悠远的往昔,传说中南国沙碛上的埃及法老西索斯托里斯就对他自己与太阳有所认识……那阳光穿越时间将我同过去相连接,我的灵魂渴望能触碰到那些过往灵魂的生活。
正如流沙能够吸收热量,我希望也能获取那种灵魂的能量。
我吮吸着生命的气息;我知道,我似乎正是通过草叶、野花、山楂与树上的绿叶来生活,仿佛它们一个个尽是我汲取生命汁液的孔道。
⑧这时蚱蜢正在鸣叫跳跃,绿莺在歌唱,画眉在欢快鸣啭,处处生机盎然。
我也深深陷入其中,并与那些所有的生命一道祈祷着。
[注]以太:英语Ether或Aether的音译,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设想的一种物质。
此处指组成空间的意识流。
7. 第①段写登山的作用是。
(3分)8. 选择一个角度,对第③段加以赏析。
(4分)9. 第⑦段画线句“我吮吸着生命的气息”原文为“I was breathing full of existence”。
结合上下文的意思,分析译者将此处的“breathing”(呼吸)译作“吮吸”的好处。
(3分)10. 下面对文章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作者反复说自己在与自然的沟通中体验到的情感无法用语言表达,是写不出的,表现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
B.从作者祈祷的内容与方式判断,所谓“更较上帝为高的不可言说的世界”指的是无边无际的神奇的自然界。
C.作者在第⑦段提到埃及法老西索斯托里斯,意在表明人类很早就开始从追索自然中获得对自我生命的认识。
D.本文作者与《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持有相似的自然观,他们都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应与自然和谐交融。
11. 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祈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用意。
(5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2.⑴君子固穷,。
(《论语·卫灵公》)⑵,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告子上》)⑶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⑷,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⑸怀旧空吟闻笛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