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教案

合集下载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教案(最新4篇)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教案(最新4篇)

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教案(最新4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14个字。

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画水,交流图画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说明】课前画水,不管画的画简单还是复杂,那都是学生心目中的。

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果某些孩子思维没有拓宽,学完课文之后,他可能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如果某些孩子画的水比较复杂,思维很独特,学习课文时他就会更加自信,学完之后再去画水,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谜,认识水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会认字晒、极、傍、管、越、滴、溪、奔、坏、淹、没、毁、屋、猜会写字变、极、片、傍、海、洋、作、带、给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回答,板书:云雨雹子雪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温和暴躁(2)动动脑师: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例:“我会变”“我的家”“我的活动”“我的脾气”【说明】这是对整篇文章的通体认识,整体了解文章,简单了解水的多种表现形式。

“动动脑”这一环节,主要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

到此为止,学生对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三、朗读,赞美水1、自选题目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

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模板15篇模板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模板15篇模板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模板15篇模板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最新精选1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1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篇1)导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30课,齐读课题《我是什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到底我是什么呢?听老师读课文,你们边听边想,等一会儿看谁能猜出来。

二、师范读课文。

猜猜我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学习我会认的字。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开火车检测生字。

四、我会读。

漂浮灌溉灾害机器电器乐器冲毁毁坏毁灭暴躁风暴暴风雪五、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4、描红练习。

六、作业:1、收集资料,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文中的我是什么吗?(水)二、作业反馈。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怎样变的?2、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水既做好事,又做坏事。

2、齐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水的特点。

既然水有这些不同特点和作用,那我们就要多了解有关水的知识,让它来为我们做好事。

下面请看水的几种不同形态。

3、课件展示:水——汽——云——雨(雹子、雪)4、快速自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以上内容。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我是什么》。

全文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生动有趣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以及水的循环过程。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循环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思考,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循环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本、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引导学生思考:“水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它们是如何变化的?”2. 课文朗读(5分钟)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语调、停顿。

3.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检查并讲解。

4. 课文解析(10分钟)a.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中水的不同形态及循环过程。

b.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的疑问。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

b. 画出水的循环过程图。

7. 拓展延伸(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水的不同形态,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什么2. 生字词:液、汽、熔、冻、云、雨、雪、露3. 水的循环过程:液态→气态→固态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

b. 根据课文内容,用“我”来介绍水的不同形态及循环过程。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答案。

b. 课文内容介绍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对水的循环过程的理解,是否需要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2. 学生拓展延伸:a. 收集有关水的资料,了解水的用途和环保知识。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精选(1)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精选(1)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我是什么》一课。

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不同状态下“我”的形象,旨在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 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的认识,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课件、生字卡片、图片等;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形态的水(如雨、雪、冰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我”是什么,它有哪些不同形态。

3. 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逐段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书写;(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水的不同形态;(3)结合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形态的水的特点。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彩笔在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水的形态,并写下一句话描述。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什么》2. 生字词:雨、雪、冰、云等3. 内容摘要:水的不同形态及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课文,抄写生字词;(2)用自己的话描述水的不同形态,不少于3种;(3)画一幅你喜欢的水的形态,并配上一句话描述。

2. 答案:(1)见课本;(2)例:雨:从天空落下的水滴,滋润大地;雪:飘落的白色结晶,装点世界;冰: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固体,晶莹剔透;(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展示、课文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水的不同形态,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1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我是什么》1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

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

它们也和水有关吗?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

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

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

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谁会读?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2)同样是水,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状态就不一样呢?教师:和池子、小溪、江河、海洋的特点有关;教师可出示图片帮助学生认识。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优质教案及反思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优质教案及反思案例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优质教案及反思案例《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童话。

*采用第一人称“我”的口吻,用拟人的方式,让学生在猜读的过程中,关注水的变化、水的不同形态以及水同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兴趣。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优质教案及反思案例,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2.学习书写10个汉字。

3.正确、连贯地朗读课文。

4.认识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板块一认读生字,认识事物1.认读“滴、溪”。

(1)出示图片:水滴、小溪。

这是什么?谁认识?“滴”和“溪”有什么共同点?要点:偏旁一致,都是“氵”;都与水有关。

(2)课文里还有哪些字的偏旁也是“氵”,请你找一找,圈一圈。

它们也和水有关吗?要点:“汽、江河、海洋、灌溉、淹没”等。

(3)偏旁是“氵”的字,都与水有关。

但是有些字偏旁虽然不是“氵”,但也和水有关。

比如“雨”,你还能找一找带有“雨字头”的字吗?要点:“雹、雪、雾、露、霜”等。

(4)你能为这些表示水的字再组个词吗?看谁能组得最多。

2.整体认读本课1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提示:带拼音读词语、去拼音读词语、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板块二朗读课文1.教读长句。

(1)指导朗读长句:升到空中,我又变成无数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飘浮。

要点:教师范读,一种没有重音,一种带有重音,让学生辨析哪种朗读更好听;让学生听读,标出老师语气加重的词语“无数、极小极小、一片、飘浮”;学生模仿读。

(2)引导学生注意朗读时语气的轻重变化。

你来听,哪些地方的词语被老师重读了?提示:教师可示范朗读“我在空中越升越高,体温越来越低,变成了无数小水滴”等语句;学生听读,标出老师停顿和语气加重的地方;学生模仿读。

2.教读短语连缀式语句。

(1)出示短语: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谁会读?要点:词组和词组之间要注意停顿;每个短语中也有重音,例如“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包括“晒”、“极”等,读准多音字“没”,掌握写作10个字,例如“变”、“极”,以及10个词语,例如“天空”、“傍晚”等。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简单描述水的变化过程。

理解“落”、“打”、“飘”等用词的准确含义,并能够仿照说出句子。

3.了解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认识到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

教学重难点:1.利用图片、关键句和表示动作的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我”指的是什么,“我”会变成什么。

3.理解课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出课题1.猜谜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让我们一起来猜猜下面这些谜语吧!(展示谜语)忽然不见忽然有,像虎像龙又像狗。

太阳出来它不怕,大风一吹它就走。

(云)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

落在水里无踪迹,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白色花儿无人栽,无根无枝又无叶。

一夜北风遍地开,此花源自天上来。

(雪)大小珍珠光芒四射,噼里啪啦从天而降。

小孩捡起来,握在手中,慢慢地变成一汪水。

(冰雹)2.引导学生理解课题,导入本课研究。

过渡:同学们的猜谜技巧真是高超啊!我这里还有一个谜语,大家想不想来猜一猜呢?(板书课题:“我是什么”)谁能用疑问的语气读一下呢?(学生试着读课题)那么,“我”指的是什么呢?学完今天这篇课文后,大家就会明白了。

刚才我们猜的四个谜语的答案和这篇文章有很大的关系哦!二、初读课文,检查预1.朗读课文,展示朗读要求。

1)读一读: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用笔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听一听:每组选一个代表,分段接读课文。

其他学生边听边圈注,看看谁读得好,好在哪里。

3)评一评:学生评议读书情况。

评议方法:判断字音是否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声音是否洪亮。

注:这篇文章非常适合低年级小学生朗读、诵读。

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我是什么》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我是什么》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我是什么》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侮、厉”等5个生字,会写“但、颗”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暴躁、飘荡”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体会水的脾气。

4.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什么,感受水的神奇力量,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我”是谁,感受水的神奇力量,激发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兴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课件。

学生:搜集有关水的成语、谚语、诗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对水的了解。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水)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水的文章。

大家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可能会问:“我是谁?”“这篇课文讲的是谁?”)3. 大家的问题真不少,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2.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几个方面写了水的形态变化及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坏处?并标上段落号码。

交流汇报。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1. 学习水的变化过程(一)(二)段。

指名读课文第一段、第二段。

思考:水有哪些脾气?从哪里看出来的?(暴躁、温柔)指导朗读。

出示相关段落,理解重点词语:“温和”、“急躁”、“愤怒”。

指导朗读、背诵。

2. 学习第三段。

(1)自由朗读第3段。

说说这段主要写了什么?作者运用了什么方法使水变幻得更多更快?说说你的理解。

(列数字、比较、设比喻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朗读句子“有时候我乘着舰船……给人类带来灾难。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句子中列举了三峡大坝、水力发电站等都是水的功劳。

)学生表演朗读。

谈谈你对水的不同形态变化的看法。

(神奇)适时播放相关课件,如水变成小雨点、水蒸气等)感情朗读,背诵积累。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优秀7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优秀7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流利准确。

* 了解我是水,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策略激趣教学法、游戏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11个字,会写8个字。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流利准确。

教学准备1.卡片、板书用图片(太阳、云、雨、雹子、雪、水)2.多媒体设备,识字的动画课件。

3.律动音乐。

4.代表学生身份的小标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教师描述班上一位同学的外貌、服装、性格特征或特长,让学生猜猜他是谁。

2.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里也藏着一位朋友,是谁呢?(板书课题)生带着思考语气读课题。

注意轻声“么”。

* 问题设疑,初读课文o 读课题后激趣:想知道课文里的“我”是什么吗?o 请小朋友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 学习生字,再读课文1.课件出示生字)愿意和这些生字交朋友吗?浮、雹、暴、躁、灌、溉、器、淹、稼、毁、灾2.请小朋友和他们打招呼。

(自己练习读一读)同桌之间相互正音。

3.找规律当小老师讲讲生字,提醒大家。

4.游戏打乱生字开火车。

摆长龙:拿出字卡,请一个孩子读,其他孩子找,然后摆一条长龙,比比谁眼明手快。

送生字回家,再读一读,把字卡收回文具盒里。

5.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巧记生字。

出字迷:一只小黑狗,长着四个口。

水大好发电。

禾苗的家。

家里玩火,闯了大祸。

一只脚踢三球,一脚踢到树上头。

6.增加难度,挑战词语。

暴躁灌溉淹没冲毁庄稼灾害7.练习读课文,要求读准确流利。

8.小朋友们,现在知道我是谁了吧?9.说说你是从哪看出来的?(用书上的句子回答。

)10.和你最喜欢的小伙伴交流,水是怎样变化的。

选择你最喜欢得一种有感情地读一读。

(采用多种方式:接龙读、竞赛读、表演读等,学生自由选择。

)* 指导写字1、拓展活动重点指导“两点水、三点水、四点底”的写法。

冲:教师示范书写,两点起笔以横中线为中心,两点在横中线两边。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我是什么》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我是什么》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2《我是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认识水的不同形态,理解课文中“我”指的是水。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形式,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现象。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是什么》2. 课堂活动: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小组讨论、分享生活中的科学现象3. 课后作业:观察日记、手抄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认识水的不同形态,理解课文中“我”指的是水。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视频、图片、实物(冰块、水、水蒸气)2. 学具:观察记录表、彩笔、图画纸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水的存在,引发学生对水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讲解水的三态变化,结合课文内容,使学生了解水的循环过程。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生活中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水的循环过程及三态变化。

5. 课后作业布置: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水的三态变化,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什么》2. 板书内容:- 水的循环过程- 水的三态变化:固态(冰)、液态(水)、气态(水蒸气)- “我”指的是水七、作业设计1. 观察日记:让学生记录一周内观察到的水的三态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2. 手抄报:让学生以“水的循环”为主题,制作一份手抄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教案

【篇一】教學過程:第一課時一、導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30課,齊讀課題《我是什麼》,讀了課題,你想到了什麼?到底我是什麼呢?聽老師讀課文,你們邊聽邊想,等一會兒看誰能猜出來。

二、師範讀課文。

猜猜我是什麼。

三、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生自讀課文,把課文中的生字多讀幾遍。

2、齊讀課文,要求讀通順,字音準確。

3、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你最喜歡哪段就回家多讀一讀。

4、同桌學習我會認的字。

A、讀出生字,要求字音準確。

B、互相說說是怎麼記住生字的。

5、齊讀生字,說說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結構。

6、交流怎麼記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組詞,看誰組得多。

8、自讀生字,邊讀邊記。

9、開火車檢測生字。

四、我會讀。

漂浮、灌溉、災害機器、電器、樂器沖毀、毀壞、毀滅暴躁、風暴、暴風雪五、學習我會寫的字。

1、齊讀生字。

2、給生字組詞。

3、用學過的方法記字。

4、描紅練習。

六、作業:1、收集資料,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壞事。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熟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第二課時一、引入新課: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30課,還記得文中的我是什麼嗎?(水)二、作業回饋。

1、你在生活中看到過水在變嗎?怎樣變的?2、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壞事。

三、講讀課文。

1、自讀課文,哪個自然段講了水既做好事,又做壞事。

2、齊讀第四自然段。

指導朗讀,讀出水的特點。

既然水有這些不同特點和作用,那我們就要多瞭解有關水的知識,讓它來為我們做好事。

下麵請看水的幾種不同形態。

3、課件展示:水——汽——雲——雨(雹子、雪)4、快速自讀課文,看哪幾個自然段寫的是以上內容。

5、講讀第一自然段。

自讀第一自然段,你讀懂了什麼?水——雲(白雲、烏雲)指導朗讀,你最喜歡哪句讀哪句。

6、講讀第二自然段。

雲——雨或雹子或雪7、齊讀一、二自然段。

課件展示,一、二自然段的整個過程。

8、自讀第三自然段。

請生表演:睡覺、散步、奔跑、跳舞、唱歌、開大會。

《我是什么》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是什么》二年级语文教案

《我是什么》二年级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流畅朗读课文《我是什么》。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新生字和词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水”的多种形态。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对“水”的认识和体验。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激发学生对水资源的珍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够识别“水”的不同形态。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新生字和词语。

2. 教学难点:理解“水”的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直观地教学“水”的不同形态。

2. 小组合作法: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对“水”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情境设置:展示水滴的图片,询问学生“这是什么?”引出课题《我是什么》。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水有哪些不同的形态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学习新课(15分钟)1. 课文朗读:教师首先朗读课文,学生认真聆听。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2. 生字词语学习:教师指出课文中的新生字和词语,解释其含义。

学生跟读并书写新词,教师巡视指导。

(三)活动练习(15分钟)1. 图片展示:展示水的三种形态(液态、固态、气态)的图片,让学生识别。

学生描述图片中的水,并联系课文内容。

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水的形态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水”的三种形态及其变化过程。

强调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家庭作业:在家中观察水的形态变化,记录下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家长签字确认完成情况。

六、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图片展示和小组讨论,有效提升了学生对“水”的三种形态的理解。

学生在讨论中表现积极,但在生字词语的掌握上还需加强。

今后可以增加生字的复习环节,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七、创新性与实用性说明本教案结合了直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教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什么》教案,欢迎阅读参考!教材分析:《我是什么》是一篇科普短文。

课文采用拟人手法,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并结合谜语的形式,图文并茂的向学生展示了水在不同的条件下,会呈现出的不同状态以及水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利弊。

学情分析:水,是生命之源。

对于水,学生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水的各种形态也有一定的了解,然而他们却很少会去琢磨其中的规律和科学道理。

所以,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我根据课文的结构,以读为本,积极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然后再用多媒体课件重现学生的生活经验,那么,本篇课文中所蕴含的科学知识就浅显易懂了。

教学目标:1、认识“晒、毁、淹”等15个字,会写“变、片”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教学。

2、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自然界中的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成各种不同形态。

教法学法:演示法教具准备:PPT 词卡头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认会生字,会写生字,整体感知。

课前交流孩子们,你们喜欢猜谜吗?今天赵老师给大家带来两则关于小动物的谜语。

师读谜面,其他小朋友猜,若知道答案请不出声,用举手的方式告诉老师,明白了吗?谜语1:像熊不是猫,大脸黑眼包。

只爱吃竹子,人人叫国宝。

——熊猫谜语2:医术本领高,嘴当手术刀。

啄出害人虫,不吃药就好。

——啄木鸟你是怎么猜中这两种动物的?一、开门见山,揭题、读题1、看老师写课题,谁能读?注意“么”的读音。

(评价:发音标准,还读出了疑惑的语气,读得不错)2、齐读课题。

帮忙呢!请你快速读读第一自然段,找出第一位帮助水珠变身的朋友。

(太阳)2、看,太阳出来了。

小水珠变身了——(指名读)我会变。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汽。

(读出变得快!)[板书:汽]3、瞧,好多好多的汽。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三篇导读:本文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教学目标】1.认识“晒、飘、浮、傍、冷、珠、硬、雹、奔、洋、舞、暴、灾、坏”14个生字,会写“变”。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会正确书写“变”;了解水的特性。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相关图片【教学时间】两课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玩游戏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谈话:这节课曹老师还想把一个神秘的朋友介绍给大家,想认识它吗?(想)它可是个调皮的娃娃,喜欢和大家玩游戏呢,请看老师写课题。

2.板书课题:我是什么,指导读准轻声,读出问的语气。

3.过渡:通过预习,你猜出它是谁了吗?(水)对,就是水娃娃。

你们真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提前预习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能帮助我们早早做好上课的准备。

瞧,它来了,(贴水娃娃图)快跟它打个招呼吧!这节课就让水娃娃陪着我们读课文识汉字。

来,快把书翻到62页,自己读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开始吧!二、初读课文,识字认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

教师巡视,及时引导鼓励。

2.过渡:我发现咱们班小朋友书读得特别认真,相信课文一定会读得不错。

谁敢第一个站起来读给大家听?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随文正音,学习生字。

师相机评价。

(1)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学习生字“傍”。

①指名读书。

②指导识记“傍晚”。

(2)读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书,评价。

②赶快自己练习读两遍,一会儿我们来个比赛!藏在这一段中的词语宝宝,你都认识了吗?来大声叫出它们的名字吧!③认读词语。

瞧,认字就像交朋友,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咱们就和它变成好朋友了。

给你们的奖励——读书!(3)读第三自然段。

①请女生来读第三段。

②女孩子都喜欢跳舞吧,(出示词语跳舞)一起来读这个词。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教案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
教案
【导语】《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

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对人的利弊关系。

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而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教材。

【篇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30课,齐读课题《我是什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到底我是什么呢?听老师读课文,你们边听边想,等一会儿看谁能猜出来。

二、师范读课文。

猜猜我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学习我会认的字。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关注我谢谢。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5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

(重点)2.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我”是什么。

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语的游戏,看哪个聪明的同学脑筋转得最快!2.课件出示谜语:我在天空变魔术,变猫变狗变花朵,太阳出来我不怕,大风一吹我就走。

(云)线儿有粗又有细,上接天来下接地,落在水里无踪影,庄稼见了笑嘻嘻。

(雨)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地开,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源自天上来。

(雪花)3.师:同学们真不错,个个都是猜谜大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三种自然现象,说说你们从中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水的变化”卡通图,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4.师:大家都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一起跟随作者去了解与水有关的自然现象。

二、初读课文,快乐识字1.自由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

圈画课后生字,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指导重难点字音。

如:“晒”是翘舌音,“猜”是平舌音;“傍”是后鼻音,注意与“旁”的读音不同。

“没”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mò”,另一个读音是“méi”。

4.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中的“我”是什么?找出描述“我”的句子,做上记号。

2.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1.出示会写生字,指导学生拼读字音并组词。

2.学生分析生字字形并识记。

3.教师范写,指导学生认真观察。

极:左高右低,注意右边“及”的笔顺,要先写“丿”。

带:上中下结构,注意上部“”与“艹”的区别,中部“冖”与“宀”的区别。

4.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5.教师点评学生的书写。

二年级上册语文《我是什么》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我会读”中的生字,能读准字音。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小学二年级语文《我是什么》的教学设计「篇一」我是什么教学设计(一)本文是一篇科学短文,是语文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文章用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通过拟人的手法形象的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中的形态、变化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利害关系。

课文内容贴近生活,语言生动形象,结构新颖,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晒、飘”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三自然段。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水的特性和用处,知道云、雨、冰雹、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变化形成的。

课前准备:课件、图形卡片(水珠、云、雨、冰雹、雪)教学过程:一、谈话、复习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对,孙悟空会变,我也会变,你们想知道我是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14课《我是什么》2、齐读课题3、课文中很多生字宝宝也想学孙悟空变一变,小朋友还能认出它们来吗?课件出示生字词(全班认读生字词)真不错,把变化的生字都读准了!二、学习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师:课文的题目说我是什么,他在问小朋友呢,如果我们要在课题后面加上标点符号,你们说加什么好呢?(问号)对,那究竟我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己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思考究竟我是什么?生自由读文指名回答板书:水(你真会读书,我们就应该像他这样一边读书一边思考问题)师:水,他虽然没有孙悟空那样七十二般变化,但它也是一位小小魔术师呢,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可以从书中破解它的魔术。

谁来读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小魔术师会变成什么?指名读,指名回答相机板书:汽云师:是啊,小朋友们看,水被太阳一晒,变成汽,升上天空,一个小水珠可不够,无数的小点儿连成一片,就成了云。

(播放课件,观看水的变化)这个时候的小魔术师还给自己准备了不同的衣服,谁知道它给自己准备了哪些衣服?指名回答:白衣服,黑衣服,红衣服师:那它分别在什么时候穿这些衣服的呢?(睛空万里,白云朵朵;快下雨的时候,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早晨与傍晚,那是朝霞与晚霞啊!)有了这不同的衣服,云可美丽了!让我们一起去看看漂亮的云吧!课件欣赏(蓝天白云、乌云密布、朝霞、晚霞)喜欢吗?自己读一读,看谁读得最美?(学生练读)指名读还有很多小朋友想夸夸自己的衣服吧!我们一起读(齐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嗯,小朋友们看,水会变成汽,变成云,还会变什么呢?自由读第二段,回答问题(会变成雨,冰雹,雪)贴图你看,这个小朋友读懂课文了,云遇到冷风会变成雨、冰雹、雪,(贴画)雨、雹子、雪分别是怎么回到大地上来的呢?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出示:飘落打)指名上台贴,同意他的看法吗?为什么这样贴,你能说说理由吗?小朋友们有信心读好这一段吗?自己练一练,可以一边做动作,一边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4课《我是什么》教案【篇一】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30课,齐读课题《我是什么》,读了课题,你想到了什么?到底我是什么呢?听老师读课文,你们边听边想,等一会儿看谁能猜出来。

二、师范读课文。

猜猜我是什么。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生自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多读几遍。

2、齐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字音准确。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你最喜欢哪段就回家多读一读。

4、同桌学习我会认的字。

A、读出生字,要求字音准确。

B、互相说说是怎么记住生字的。

5、齐读生字,说说这些字的偏旁部首和字型结构。

6、交流怎么记住生字的方法。

7、用生字组词,看谁组得多。

8、自读生字,边读边记。

9、开火车检测生字。

四、我会读。

漂浮、灌溉、灾害机器、电器、乐器冲毁、毁坏、毁灭暴躁、风暴、暴风雪五、学习我会写的字。

1、齐读生字。

2、给生字组词。

3、用学过的方法记字。

4、描红练习。

六、作业:1、收集资料,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熟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第二课时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0课,还记得文中的我是什么吗?(水)二、作业反馈。

1、你在生活中看到过水在变吗?怎样变的?2、在日常生活中,水做了哪些好事,做了哪些坏事。

三、讲读课文。

1、自读课文,哪个自然段讲了水既做好事,又做坏事。

2、齐读第四自然段。

指导朗读,读出水的特点。

既然水有这些不同特点和作用,那我们就要多了解有关水的知识,让它来为我们做好事。

下面请看水的几种不同形态。

3、课件展示:水——汽——云——雨(雹子、雪)4、快速自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以上内容。

5、讲读第一自然段。

自读第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水——云(白云、乌云)指导朗读,你最喜欢哪句读哪句。

6、讲读第二自然段。

云——雨或雹子或雪7、齐读一、二自然段。

课件展示,一、二自然段的整个过程。

8、自读第三自然段。

请生表演:睡觉、散步、奔跑、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来读并背诵。

【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水的变化及与人类的关系。

信息资料1、生字词语卡片、故事录音、反映水的变化的录像片或课件。

2、师生收集水与人类关系的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故事导入:同学们,今天我想把一个调皮可爱的小朋友介绍给你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他们呀?(播放录音故事)(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内容,了解了课文大意。

)2、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条谜语,看看你能猜到谜底吗?"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板题)对话平台自读1、给学生充分地时间自由读课文。

同时用笔标出生字、词语和不懂的地方。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生评议读书情况。

强调标出的生字、词语,注意难点的字音。

如:"躁、灾"是平舌音;"稼"是第四声,在"庄稼"一词中,读轻声等。

3、读书交流,鼓励质疑。

说说读完课文你了解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对问题进行梳理、归纳、解答。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师有效地收集学生读文后的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走向。

)识字1、利用生字卡片,出示"我会认"中的11个字。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指认,交流识字的方法。

2、请同学来当小老师,带领同学读生字和词语。

(参见"我会读")。

3、分组开火车读字词比赛,评出优秀小组,读得不准的,请组内的同学帮助纠正。

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冲、晒、池、浮"四个左右结构的字。

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特点,以及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找出自己认为难写的字。

2、教师范写。

边写边强调重点。

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以及"两点水"和"三点水"在写法上的异同。

3、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教师巡视,师生共同评议。

谈话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已经学到了什么或会干什么,接下来你们想做些什么呀?(学生自己说想干什么,学生可能说出以下的活动意向。

)1、用学会的词语说说话,给生字找朋友。

2、和伙伴一起合作读课文,读最喜欢的段落。

3、一边表演动作,一边朗读。

小组合作。

等等其他方法也可以。

(要学生读文识字以后,充分尊重学生意愿,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

)汇报学生根据自主的学习活动,汇报学习成果,交流学习感受。

第二课时对话平台导入1、用自己喜欢的记生字词。

听写生字词,然后说出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巩固识字。

同桌检查写字情况。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

启思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会不断变化的。

那么水是怎样变化的?水除了变化以外,还有什么特点呀?你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把这些问题弄懂呢?2、学生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提出"小组读书,边读边记"、"画表格填写"、"故事表演"、"绘画表现"等方法。

)(这样的设计应该建立在学生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以问启思,讨论探究阅读理解的方法,充分发挥了阅读主体的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特点可能会找出一些方法,但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可行性,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有效地学习。

)探究组织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学习方法,进行合作学习。

教师要及时关注各组学习情况,因材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正确地运用自主选择的阅读方法,以确保学习质量。

展示1、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小组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问题。

(1)水的不同状态及变化过程。

(2)水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样子。

(第3自然节)(3)水在人类生活中的利弊。

2、教师可利用课件或录像等方式,帮助学生巩固认识和理解。

组织评价各组的学习情况,特别注重对学生合作情况,创新方法及学习态度的评价。

(充分相信学习,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自主学习。

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者、合作者、促进者的作用。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合作学习及主动探究的意识。

)谈话你还知道哪些水的作用与危害?演读1、引导学生结合对文中重点语句的体会和理解,练习感情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

如:用突出重音的方法读出"落、打、飘";用愉快、轻柔的语气读出白云与红霞的美丽、可爱;用沉闷的语气读出云的"沉甸甸";用轻而慢的语调读出水的"平静、温和";用稍强的语气读出水"汹涌澎湃"等。

2、练习用自己的话说说"水的变化"及"水的不同性格"。

3、组织学生分别戴上"水、汽、云、雨、雹子、雪"的头饰,表演课文内容。

适当加上运用和表情。

(从读到说最后到演,科学地遵循了儿童思维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利用了儿童善于表现自我的特点。

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培养了创新的胆识和表演能力。

)伴教锦囊:谜语两则1、好吃没滋味,脏了不能洗,掉在地面上,再也拿不起。

(水)2、太阳一晒我就变,火上一烧我也变。

向上缭绕像青烟,遇冷结成小水点。

(水)★认识11个生字,会写八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了解水的不同形态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正确朗读课文。

★了解水的变化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小魔法师,看看它都给同学们变出了什么呢?师播放课件(四个谜语儿歌),学生猜,随机板书课题,同时全班齐读两遍课题。

二、通读课文,随文识字1、学生带着问题“我是什么”试读课文,并圈出文中生字,多读几遍。

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样把每一个字读准确的,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3、(老师读完了,同学们现在能不能把文中难读的字音读准确呢?)生答(能),那老师就来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大屏出示本课生词(带拼音的),点学生来读。

若是读得正确就将其看作小老师,集体跟读两遍。

若是读的不正确,其他同学就帮他纠正一下。

4、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词,师指导正音:重点指导读准以下字、词:暴躁、灌溉、冲毁、灾害、睡觉、散步、飘浮5﹑全班齐读两遍生词。

6、将生词回归课文,全班分自然段,逐段朗读,并课件出示相应文字对应的画面,进行看图说话小练习。

(加深视觉感知,以便有效理解课文。

)同时每读一自然段便出该自然段的生字宝宝进行个别拼读,再给生字宝宝几个好朋友。

7、四人一小组,组内讨论交流识字方法,然后选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

师生评议。

三、指导写字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让学生自己观察这些字有什么特点。

2、汇报观察结果,相机引导学生观察重点字的特点,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师范写字、边写边强调重点: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没有钩;四点底的四点不同的排列方向。

4、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老师巡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检测巩固识字1、点名读课后不带拼音的生字词。

2、分小组比赛读,加强记忆。

五、作业1、多向交流记字方法(小组交叉交流)2、读自己喜欢的段落给朋友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