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弹性分析法——精选推荐
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的基本观点:货币贬值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在一定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下,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进而调节国际收支。
该理论的假设前提:
1.假设没有资本转移,国际收支就是贸易收支。
2.假定利率和国民收入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3.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
实现弹性调节的条件是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各国的进出口供给弹性无限大的情况下,一国通过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关键在于改过的进口需求价格弹性和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能否大于1.大于1,则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反正则继续恶化。
弹性分析法的局限:
1.只是一种局部均衡分析,只考虑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而实际上贬值的
影响很广泛,会因为进出口市场的变化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整个经济。
2.是一种静态分析。
弹性调节过程要受到J型曲线效应的限制。
贬值初期存在
时滞,因为贬值初期该国外汇收支会继续恶化,经过一段时间逆差才会减少,并出现顺差。
3.该理论假设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但该假设却不符合现实情况。
从
生产初级产品的情况来看,供给弹性是有限的。
货币贬值只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善贸易收支,但不能根本解决国际收支问题。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测算
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测算作者:孙刚刘旸来源:《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06期摘要:本文基于1998—2012年我国双边贸易数据和细分行业数据,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我国进口价格弹性为-0.30,出口价格弹性为0.48,说明马歇尔—勒纳条件不成立。
无论是国别层面还是行业层面,出口价格弹性大于进口价格弹性,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进口以原材料等资源类商品为主,而出口则以制成品为主;进出口收入弹性大于价格弹性,说明我国贸易顺差主要是经济增长的结果,汇率只是次要因素。
关键词:马歇尔—勒纳条件;价格弹性;收入弹性中图分类号:F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4)06-0092-07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出口总额和贸易总额在2012年跃居世界第一,贸易顺差稳步增长,人民币升值压力也越来越大。
尽管2005年启动的新一轮汇率改革使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升值24%以上,但贸易顺差却并未因此而扭转。
那么,人民币升值能否改善我国持续的双顺差情况?进出口不同行业受到人民币升值影响的程度又有何差别?基于此,本文从国别层面和行业层面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进行了测算。
一、文献回顾关于进出口弹性方面的研究相当丰富,多数以价格弹性为切入点,探讨马歇尔—勒纳条件(简称M-L条件)是否成立,即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
Baldwin和Krugman[1]研究发现,在1985—1987年间,美元贬值并未改善美国的赤字状况,反而引起赤字持续增加。
Backus[2]将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相结合,认为汇率变动只能缓和但不能真正解决日美贸易失衡。
Boyd等[3]以8个OECD国家为研究对象,发现其中5个国家满足M-L条件,即本币贬值能够增加出口、减少进口。
Olugbenga[4]的研究也得出了相近的结论。
Liew等[5]对1986—1999年间的亚洲五国和日本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在本币贬值时,对日贸易状况恶化。
我国贸易条件与贸易利益的关系分析
能绝对一致。
正因为价格贸易条件的这一弱点, 众多经济学家希冀
双 要 素 贸 易 条 件 的 作 用 , 如 维 纳 ( Viner, 1937 年 ) 、鲍 尔 德
温 ( Baldwin, 1955 年 ) 、摩根 ( Morgon, 1963 年 ) 、哈 勃 勒
( Haberler, 1936 年) 等都将双要素贸易条件视作最重要的
( 2)
其中△NBTTt=NBTTt- NBTTt-1
式( 2) 中, 等式右边第二项是本文考察的重点, 它表示
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对总福利的影响, 这部分福利实际上就
是价格贸易条件代表的贸易利益。由式( 2) 可知, 国 总 体 福 利 变 动 方 向 不 一 致 。美 国
公式分别为: SFTT=NBTT*Zx; DFTT=NBTT*Zx/Zm。( Zx、Zm 分 别 本 国 产 品 出 口 生 产 率 指 数 、本 国 进 口 产 品 在 进 口 来 源 国
力大小, 它实质上是一个总量的概念, 因此收入贸易条件 是作为反映总静态贸易利益的较为理想指标。
的 生 产 率 指 数 。)
交 换 可 以 给 其 带 来 额 外 的 利 益 。该 理 论 不 仅 揭 示 了 商 品 国 际价值的形成基础和各国之间商品价值存在差异的原因, 也 揭 示 了 贸 易 利 益 的 源 泉 。一 国 参 与 对 外 贸 易 的 根 本 目 的
I=Qxt( Pxt/Pmt- 1)
( 1)
其 中 : I—贸 易 利 益 变 动 指 数 ; Qxt—t 期 的 出 口 数 量 指
方消费或效用水平即社会无差异曲线的提 价格贸易条件
1.00 0.84 0.93 0.70 0.71 0.77 0.66 0.63 0.63
第六讲--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2. 马歇尔——勒纳条件
如果我们已经预先知道现实世界中的外汇供求曲线的 确切形状,可以很容易(如上所述)确定在特殊情况下外 汇市场稳定与否,而且,如果稳定的话,还可以知道为消 除国际收支逆差所需的贬值程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因 此,我们仅能从一国进出口的供求来推断外汇市场是否稳 定以及外汇供求的弹性大小。
当外汇市场不稳定时,浮动汇率制度将增强而不是减 弱国际收支的失衡程度。因此,为消除或减少一国逆差, 就要求该国货币增值而不是贬值,贬值将用于调节顺差。 这些政策与稳定的外汇市场下的做法相反。这样一来,确 定外汇市场稳定与否非常关键。只有在确定外汇市场稳定 之后,曲线D€和S€的弹性(因而以贬值调节逆差国国际收 支失衡的可行性)才变得重要起来。
由于汇率以一固定百分比变动,D'M与DM实 际上不是平行的。因而,从B'点(1欧元)减少 20%,价格只下降了0.20欧元,而同时对应于G点 (1.25欧元)则下降了0.25欧元。在D'M与SM的交 点E'处,PM=0.9欧元,QM=110亿单位,这样, 美国对于欧元的需求降至99亿欧元(图2左图中的 E'点),相当于图1中的E点(99亿欧元四舍五入 为100亿欧元)。因此,美国对欧元的需求在汇率 为R=1美元/1欧元时为120亿欧元(由图2左图中的 B'点给出),在汇率R=1.2美元/1欧元时为100亿 欧元(由E'点给出)。这相当于图1中B点沿D€曲 线上升至E点的运动。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分析摘要:对外贸易依存度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对一国经济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保持合理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是当今各国追求的经济目标之一。
本文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的原因,指出了其不利影响,并简要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现状影响对外贸易依存度(foreign-trade dependence,FTD)又称作对外贸易系数,是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对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的重要指标,它以本国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表示,即(EX+IM)/GDP。
为了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依赖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被分为进口依存度(import depen-dence,ID)和出口依存度(export dependence,ED)。
进口依存度反映一国市场对外的开放程度,出口依存度则反映一国经济对外贸的依赖程度。
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
一、我国目前对外贸易依存度的现状随着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日益加深, 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依存度呈现出以下现状:1. 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
1978年-2006年我国FTD不断提升,由1978年的9.8%上升至2006年的65%,与国际发展趋势基本一致。
20世纪以来,世界货物贸易的发展速度一直高于全球经济的发展速度。
据统计,1980年-2002年间,世界货物贸易的年均增长速度约为6%,而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在此期间年均增长约为5%,世界平均的外贸依存度从1980年的35.9%提高到40%。
这表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的外贸依存度在此20多年中是在提高的。
由此可见,我国外贸依存度不断提高是符合国际趋势的。
2.我国的出口贸易依存度总体上高于进口贸易依存度。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依存度也分别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析(全文)
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析[[[XX]F272[XX][XX]1005-6432(20XX)23-0072-02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GJ一定时期内用出口商品可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能力。
在贸易条件概念的形成进展过程中,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卫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证明贸易两国的相对成本比率可作为均衡价格贸易条件所处的区间范围,即贸易条件的上下界。
新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通过运用“相互需求方程”和“相互需求理论”解决了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即两种商品在两国的不同生产费用比率即为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不能超出的界限。
随着我国和其他GJ贸易联系的紧密,关于贸易带给我国的利益日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如秦杰从经济增长角度探讨在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时,贸易条件却因为我国偏向于产品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恶化,他援引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指出ZG贸易条件如果以2000年为基期,那么到20XX年已经下降了10%左右。
曾铮和胡小环、黄满盈和曹彦勤等人曾对1980—20XX年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测算,虽然他们选择的基期不同,但从一般趋势来看,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在1980至20XX年间呈恶化趋势。
本文对我国2020—20XX年的贸易条件进行了测算。
测算方法选用拉式指数法,使测度结果更准确。
此外,还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需求价格弹性角度探讨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原因。
文章结构安排为:第一部分,测算贸易条件;第二部分,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我国贸易条件改善政策建议。
1 贸易条件测算贸易条件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本文研究对象为价格贸易条件。
其一般计算公式为:NBTT=(Px/Pm)×100(1)Px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为一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公式(1)是一般计算方法,该法虽简单直观,但其准确性和解释力相对不足。
为弥补该缺陷,在具体计算方法选取上,常用拉式指数法和帕式指数法。
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贸易条件的因素分析内容摘要:贸易条件反映一国的贸易状况以及实际资源的流入流出,反映一国实际福利的变动,是衡量一国获取贸易利益空间大小的重要指标。
一国的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这一国家每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减少,近十几年间我国的贸易条件呈现出一种先升后降的趋势。
本文据此对影响我国贸易条件变动的因素做出分析。
关键词:对外贸易结构改善经济增长我国对外贸易战略分析国际贸易战略,是一国进行国际贸易的指导方针,主要分为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
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加快引进项目,大力促进进口替代工业的建设,一些基础原材料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
这时,我国出口及贸易收汇主要依赖农副产品及矿产品。
出口的目的是为了支付基本的进口所需的外汇,而进口则主要是为了建立自主的工业基础,这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从政策内容来看,与旧的进口替代相比,混合型贸易战略的确有许多改进。
这两种战略的同时实施,使中国避免了其他单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恶果。
但从实质上讲,我国现行的混合型贸易战略仅仅属于一种改良的进口替代战略。
它保留了进口替代的核心内容,即继续机制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仍然通过过高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排斥进口。
实际上,如果以世界银行的多指标法对我国现行贸易战略进行分析,结论是我国目前执行的战略属于温和的进口替代性。
在贸易战略上虽然实施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际操作中却是过度的进口保护和无序的出口自由。
本文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的对外贸易策略表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一直保持着强劲增长态势,外贸规模迅速扩大。
从1978年至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55.9倍,年均增长20.72%,远远超过同期GDP年均增长幅度。
我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处地位不断上升,已成为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贸易国。
贸易结构改善。
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对外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外贸易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我国贸易条件分析
规模经济程度与市场结构的相关性能够很明 确地用市场集中度作用指标来阐述。 市场集中度高,说明规模经济程度高,市场 结构寡占程度越高,企业竞争能力就越强; 反之,市场集中度低,企业处于自由竞争的 状态,那么规模经济程度也越低,市场结构 就涣散,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就差,贸易条 件相应地难以改善。 而所谓的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 或市场中,卖者或卖者具有什么样的相对的 规模结构的指标。
首先,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 的实施,加大了对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需求;
其次,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提高,国内资源己不 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国外原料和中间产 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严重。我国近年来进口需 求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原材料价格;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进口高档消费品 的消费能力日趋增强、消费档次不断提高。 再加上我国进口的高技术产品具有市场垄断性, 容易形成垄断价格,导致进口价格居高不下。
《TBT协议》主要由15个条款和3个附件组成。其 宗旨是“: 提高生产效率和便利国际贸易的进行; 保证技术法规和标准,以及对技术法规和标准的 合格评定程序不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障碍; 保证成员方可以在贸易中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 以保护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
由于TBT阻止了产品的出口,导致国内 产品供大于求,必然会降低该商品的价 格, 国外则可用相同的商品换得更多的该商 品,所以贸易条件恶化。
计算的公式为: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 数X100 , 它们分别是出口商品价格和进口商 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 terms of trade =(price index of exports/ price index of imports)100 terms of trade>100 improvement terms of trade<100 deterioration
浅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影响因素——基于130个月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
研究论文H A I X I A K E X U E海峡科学浅析中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影响因素——基于130个月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李心萍[摘要]贸易条件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情况,在中国高贸易依存度背景下,研究贸易条件变化的影响因素显得非常必要。
该文依据2000年1月~2010年10月的月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等方法研究了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汇率、对外直接投资与价格贸易条件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且汇率、对外直接投资在有关价格贸易条件的V EC M 长期协整回归中是联合统计显著的。
汇率是价格贸易条件的格兰杰原因,来自汇率的冲击并不能影响价格贸易条件的长期均衡水平,只有短期影响。
另外,对外直接投资是价格贸易条件的统计显著影响因素。
[关键词]价格贸易条件协整分析格兰杰检验0引言贸易条件是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状况变化的重要指标,而随着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市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对中国贸易条件的考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有关中国贸易条件是恶化还是改善的问题引起了激烈的讨论。
赵玉敏、郭兴培和王婷(2003年)通过对各项指数进行编制和计算,得出1993年~2000年我国整体贸易条件下降了3%,制成品贸易条件下降了14%,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下降了2%;陈飞翔、郑静、聂钊(2005年)计算了我国1995年~2004年的收入贸易条件,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呈现出持续改善的趋势;李慧中、黄平(2007年)指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FDI)主要流向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从而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在学者们讨论中国贸易条件恶化还是改善的同时,对于引起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因素也引起大家的重视。
李慧中、黄平(2007年)指出中国FDI主要流向劳动力密集型出口部门,从而造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张建华和刘庆玉(2004年)利用20世纪90年代的数据对贸易条件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却对贸易条件有明显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其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摘要:本文揭示了世界经济的近期走势,尤其是泛亚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所引起的世界贸易流向和产品构成的变化,是如何影响不同类别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及其国民收入增长的。
首先阐述了在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的情况下,贸易条件的概念。
接着分析了国际供需方式的变化所引起的贸易条件的近期变化。
然后探讨了贸易条件变化对具有不同出口结构和不同对外贸易开放度的国家的实际国民收入的影响。
再后分析了贸易条件收益和损失是如何在国民经济和外国投资者之间进行分享和分担的。
最后分析了石油和采掘业租金的分享问题。
一、引言国际贸易商品的价格变动与贸易量及其产品构成的变化影响着一国从国际贸易中能够获得的收益。
这种收益一般用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一国出口价格相对其进口价格的变动)和出口购买力(出口值/进口价格)来衡量。
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制成品的价格变动对这两个衡量标准的影响,从短期看取决于一国进出口产品构成,从中期看取决于其进出口产品构成对不断变化的国际供需环境的适应性。
显然,贸易条件的变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随着对外贸易在该国GDP中的相对比重的上升而上升。
在国际贸易理论(Benham,1940)中,贸易条件概念的重要性很早就已被认识到。
最初,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问题的讨论集中在初级产品价格相对于制成品价格的变动上。
20世纪50年代初,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ch,1950,1952)和汉斯·辛格(Hans Singer,1950)的研究引发了关于这一问题的更为广泛的争论。
他们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国际贸易中初级产品对制成品的贸易条件是趋于长期下降的,这一发现构成了被称之为“普雷维什·辛格命题”(Prebisch-Singer thesis)的基础。
随后有关大量商品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理论(见Bleaney, 1993;Akiyama 和Larson,1994;世界银行,1996: 55;TDR 1993: 98.102;Ocampo 和Parra, 2003;以及UNCTAD, 2003a: 13.19)。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doc
中国贸易条件变化一、引言贸易条件这一概念很早就在经济学经典理论文献中出现了,但由于受传统国际贸易模式一定是正博弈过程的影响,贸易条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长期以来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广泛讨论和研究。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普雷维什(RaulPrebisch,1950)和辛格(HansSinger,1950)提出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观点之后,关于贸易条件的研究才持续不断进行着。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开放政策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占全球贸易总额比重的大幅提高,贸易结构也有较大的改善,那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中国贸易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中国将采取什么样的政策措施使中国贸易条件向有利的方向变化?贸易条件是反映一国贸易利益和贸易地位变动的基本概念。
根据马歇尔的提供曲线,贸易条件说明了国际贸易为两国带来的利益范围及各国在利益分配中各占的比例。
但是由于利用马歇尔提供曲线的假设前提是物物交换下供给等于需求,因此根据提供曲线研究贸易条件只适用于抽象的理论分析,同样不能具体地定量地得到一国一定时期贸易条件变化情况。
在贸易条件的实证研究中,采用进出口价格指数和数量指数编制不同指数形式对贸易条件变化进行评价。
在贸易条件评价指标的不断完善中出现了不同侧面反映贸易条件变化的各种形式的贸易条件指数,最主要的有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单要素贸易条件、双要素贸易条件等四种形式。
本文主要考察价中国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
价格贸易条件(NetBarterTermsofTrade,NBTT,也经常被称为净贸易条件、净易货贸易条件或净实物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反映的是一国出口单位价值商品能获得单位价值进口商品的变化,体现的是贸易利益分配的公平问题。
收入贸易条件(IncomeTermsofTrade,ITT)是通过价格贸易条件指数乘以出口商品数量指数而得到的,反映的是一国出口商品的总体进口能力的变动情况,即出口收入变动所能获得进口商品的变化,体现的是通过国际贸易获得效率的问题。
弹性分析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这是因为,在本币贬值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 支出,受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和进口数 量的同时影响,从而进口支出变化幅度不确定。 本币贬值,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价格肯定会上升, 进口数量肯定会下降,进口支出就取决于价格 和数量两个因素的变化幅度
现在的任务是,主要能够表达清楚 dCA/de与 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ηx、ηm之间的关系,问
题就解决了。也就是当满足什么样的进出口需 求价格弹性,货币贬值会改善国际收支
由于假设国内外价格不变,假定e表示以本币 表示的外币价格,即1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 ηx、ηm分别表示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与进口需 求价格弹性 所以货币贬值后,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价格 (Px=P/e)的变动率就等于汇率的变动率,但符 号相反;
长期顺差意味着大量的实物资源通过出口输往 了国外,得到的只是资金的积压 巨额顺差往往使得本币升值,从而不利于扩大 出口(还会削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而且还 会造成同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紧张
第三,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好,要视具体 情况而定 当一个国家总需求不足,生产能力过剩,顺差 能够缓和需求不足矛盾,扩大国内生产,增加 就业就会 当一个国家科技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较 低,引进外部投资品,增强竞争力也是必要, 这时候会出现贸易逆差。
基于上述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个国家实施 货币贬值时,其国内价格要想保持不变是很困 难的,通常情况是国内价格不仅要很快发生变 化,还极有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 一点我们从现实中的各国汇率贬值政策实施的 直观观察中可以得到验证。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恶化及对策
我国对外贸易条件变化及对策###(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升本) 2009级)摘要:2007年我国的GDP达到246619亿人民币,人均GDP超过2300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量从206.4亿美元增加到21738亿美元,其中出口额为12180.1亿美元,进口额为9558.2亿美元。
虽然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从贸易条件上看,我国的贸易条件呈现恶化的趋势。
本文首先从总贸易条件、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贸易条件、出口商品价格等方面分析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状况。
其次分别从我国贸易方式的特殊性、世界各国对我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偏低、进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以及加入WTO后,贸易自由化的压力等方面分析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最后针对以上各种原因提出了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一些解决的方法及相关措施。
如调整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利用外资战略、推进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等。
关键词:贸易条件;产业结构;贸易方式引言2008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
3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巨大的发展。
对外贸易额从1978年的206.38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万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84倍,年均增长17.2%。
进口从111.3亿美元增加到7916.1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70倍,年均增长16.5%,世界排名从第29位上升到第3位。
其中,出口从97.5亿美元增加到9690.8亿美元,相当于1978年的98倍,年均增长17.9%占世界出口比重从0.8%上升到8%,世界排名从第34位上升到第3位[1];外贸依存度从1978年的9.8%,越至2006年的66.2%,已成为高度开放的经济体。
在对外贸易超高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不断扩大,外汇储备持续增加,导致人民币被动投放增加,助长了流动性过剩,这与我国货币政策背道而驰,出口顺差与经济稳定之间出现了冲突。
入世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状况如何,我们可以从贸易条件的变化及趋势这个角度分析。
对影响我国进出口贸易因素的分析及其建议
对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因素的分析及其建议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总额高速增长,加工贸易出口占据半壁江山,外商投资企业促进了我国出口的高速增长,贸易增长率和出口率均居世界前列。
作为贸易大国,我国跟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
如何将中国的国际地位抬升,掌握国际经济的话语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析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因素能让我们对国际经济有更多深入的了解。
关键字:对外贸易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品牌意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保持快速增长,为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看到我国外贸快速增长的同时,还应看到我国外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外贸出口“高消耗、高投入、低收益”的现状,使得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实现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己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最初由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动荡逐步引发成为的金融危机,已经对世界各个国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随着这一场金融风暴的冲击,我国出口贸易已经严重受挫。
首先,外需下降导致出口减少,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使居民消费信心指数下降,国外订单数量大幅减少,这成为导致我国出口贸易恶化的主要原因,其次,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各国政府为了减缓经济衰退,保证产业安全,保护本国企业不受外来竞争者的影响和减少失业,利用技术、环保等各种贸易壁垒对我国商品进行阻碍,再次,金融危机的环境下,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贬值,而人民币相对坚挺,外贸企业的价格优势减弱,这给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压力,最后,企业融资不顺,金融危机造成的信贷亏损打击了银行的信心,银行收紧信贷标准,导致信贷短缺。
特别是对于某些中小型的外贸企业。
面对信贷融资的不顾,再加上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涨所导致的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上升,纷纷承受不了压力,缩小生产规模甚至倒闭。
二、国际市场的商品价格走势对经济的影响。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及原因分析
另 外 由 于 跨 国 公 司 的 转 移 定 价 、 内 部 采 购 等 行 为 的 影 响 ,进 口的 设备 、 初 级 商 品 的
际研 究时一般 用贸易条件指数来量化一 国 的贸易条件 ,常用 的贸 易条件指数有价格
初级产 品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大 ,发展 中国
家的贸易条件也就趋于恶化。 ( ) 商 直接 投 资 对 贸 易条 件 的 影 响 四 外
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 ,如 果 F DI 主要流 向本 国劳动密集型的 出1 3行业 ,那 么本 国出 口量会增加 ,出口商品价格会下 降 , 易条件趋于恶化。 贸 如果 F I D 主要流入 本国的进 口竞争部 门,那么结果会导致贸
易条件的改善。
益 ,极 大 的促 进 了我 国经济 的总体 发展 。 在现 实 中贸易利益 的分配会 受到许 多因素
的 制 约 ,在 众 多 的 因素 中 问 ,一 国 的 贸 易 条 件 是 衡 量 该 国 贸 易 利 益 的重 要 指 标 ,因
本 文仅仅 专注研究价格贸易条件 ,它
求收 入弹 性大于 1 ,因此当经济 增长时对 制成 品的需 求会 日益增大 ,此外工业部 门
相对 于农业部 门更容 易吸收先 进的技术 ,
N T = 。 1 尸 ) B T 1 0( / Pl 其 中l P为出 E商品的价格指 数 , l l 为 P 进 口商品的价格指数。
格保持不 变, 价格贸易条件会得到改善 , 但 在现实 中汇率 的变化常 常会导致进 出口厂 商调 整商 品的价格 ,从而 引起进 出口商品 供需结构 的改 变,因此汇率 变化对 贸易条 件 的长期影响是难 以确定 的,学者们 常用 马歇 尔一穆勒弹性分析法对此进行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原因分析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原因分析国际贸易,又称为世界贸易,泛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作为世界各国联结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在联结国内生产与国外消费和国外生产与国内消费方面处于特殊的中介地位。
在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各个国家要增强自国的综合国力,就必须参加国际分工和利用国际市场。
而中国的贸易条件变化经过一个漫长的变化。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签定了《辛丑条约》,被迫开放通商口岸,中国清政府全面对外开放,但是由于关税没有自主权,对民族资产阶级不利的关税政策,使得白银大量外流。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全面实行,商品经济基本在大陆消失,也就没有对外贸易交流的基础,中国大陆主要贸易对象是苏联和东欧,贸易灵活性及供需性弹性很差。
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商品经济和大部分市场条件,允许外资企业进驻中国进行投资、生产、销售、赚取中国大陆白银,但同时也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经验、高质量的商品供民族资产者学习、运用和实践,此外关税完全自主,由我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关税的导向。
加入世贸组织后,和世界市场经济更加融入一体,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基本条件就是大幅度降低关税门槛,所以我国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加入到世界贸易市场大环境下,不再进行贸易保护,大幅降低关税,欢迎世界上各个投资商。
而对于近年来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中国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对比,出口价格指数在大幅度波动中降低,而进口价格指数则是在小幅度波动中提高,并且进口价格指数提高的程度大于出口指数降低的程度。
正是在中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大幅度波动下降、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小幅度波动提高和进口价格指数提高的程度大于出口指数下降的程度的共同作用下,1980年至2006年这27年问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指数总体趋势是有较大波动的下降,与1980年相比,中国贸易条件除1981年都处于恶化之中。
中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直接原因是中国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价格指数上升,收入贸易条件改善的全部依赖于出口的增长。
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我国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分析【摘要】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贸易利益重要指标,通过研究国家当前贸易条件形式和变化趋势,我们可以比拟清楚了解这个国家的经济开展走向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了解其贸易条件所处阶段,还可以为国家的进出口贸易结构、贸易政策、产业政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本文系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的贸易条件开展变化进行分析,并考察其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对在历史趋势和未来因素影响下对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方向做出预测。
【关键词】贸易条件影响因素一般意义而言,贸易条件的开展趋向无非两种,一种是贸易条件的恶化,一种是贸易条件的改善。
贸易条件的恶化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或经济福利的减少,同时也就意味着其贸易伙伴国家贸易利益的增加,而贸易条件的改善意味着一国的贸易利益或经济福利的增加,同时也就意味着其贸易伙伴国家贸易利益的下降。
因而,贸易条件主要研究国家之间究竟按什么样的比例来相互交换商品,它反映一国或某一行业或某类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或竞争地位的指标,其经济学含义是每单位出口商品能够换回的进口商品的数量。
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有所增加,那么该国贸易条件改善,反之那么恶化。
因此,贸易条件也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内出口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一、贸易条件的不同形式理论上而言,贸易条件有三种不同形式,即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
价格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也称商品贸易条件,纯易货贸易条件,是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指数之比。
实际上,价格贸易条件反映了一国的进口能力,即出口一个单位价值的产品能够进口多少单位价值的产品。
当贸易条件恶化时,这说明出口同一个单位价值的产品能换回的进口产品单位价值比过去少了,也就是出口商品进口能力的下降。
当贸易条件改善时,那么意味着一国贸易利益的增加。
这是一个最具实用价值的指标。
不过,它并没有反映出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结构和质量的变化,也不能说明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原因。
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
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贸易条件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一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示,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在国际经济学中,我们对贸易条件的定义为一国出口产品的价格除以进口产品的价格,当价格比上升时,我们就说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下降时即是贸易条件恶化。
下面我就从经济增长,收入转移,以及贸易政策三个方面分别考察它们对中国贸易条件的综合影响。
首先,从经济增长方面考虑。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每年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近20年的GDP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0%,可以说经济呈现爆炸式增长。
但不幸的是,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贸易条件却呈现恶化的趋势。
从世界银行提供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以不变美元价格计)下降了20%(2000年为100,目前为80左右),如果剔除掉2007到2008年间石油价格的异常波动,那么中国的贸易条件指数实际下降10%左右。
按照国际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使一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偏向于出口产品的经济增长成为出口偏向型增长,反之为进口偏向型增长,而出口偏向型增长会是本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但对世界其他国家有利;进口偏向型增长有利于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但世界其他国家则为此付出代价。
具体到中国来看,中国通过加工贸易模式而实现的出口大都是技术含量较低、劳动要素密集的工业制造品,而由于我国在近20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以解决广大群众的就业问题,因此我国近些年来进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也是建立在出口偏向型快速增长的基础上,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就导致我国贸易条件随着经济增长反而恶化的现象。
另一方面,我国通过加工贸易所出口的产品有较高的替代性、技术含量低、国际竞争激烈、主要靠成本优势出口的特点,所以我们的出口产品涨价的空间非常小,这也是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一。
第二,从收入转移方面来分析。
什么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
什么是贸易条件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 贸易条件是⽤来衡量在⼀定时期内⼀个国家出⼝相对于进⼝的盈利能⼒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那么你对贸易条件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什么是贸易条件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贸易条件的基本简介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来衡量在⼀定时期内⼀个国家出⼝相对于进⼝的盈利能⼒和贸易利益的指标,反映该国的对外贸易状况,⼀般以贸易条件指数表⽰,在双边贸易中尤其重要。
常⽤的贸易条件有3种不同的形式:价格贸易条件、收⼊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它们从不同的⾓度衡量⼀国的贸易所得。
其中价格贸易条件最有意义,也最容易根据现有数据进⾏计算。
贸易条件的计算公式 贸易条件(NBTT) 出⼝价格指数/进⼝价格指数X100% 收⼊贸易条件(ITT) 出⼝价格指数与进⼝价格指数之⽐*出⼝商品的数量指数*100% 单因素贸易条件(SFTT) 出⼝价格指数与进⼝价格指数之⽐*出⼝商品的劳动⽣产率指数*100% 双因素贸易条件(DFTT) 出⼝价格指数与进⼝价格指数之⽐*出⼝商品的劳动⽣产率指数与进⼝商品的劳动⽣产率之⽐*100%以⼀定时期为基期,先计算出基期的进出⼝价格⽐率并作为100,再计算出⽐较期的进出⼝价格⽐率。
然后以之与基期相⽐,如⼤于100,表明贸易条件⽐基期有利;如⼩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基期不利,交换效益劣于基期。
贸易条件的影响因素 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有很多,这⾥只分析影响贸易条件的⼏个主要的同时也是⽐较直观的因素。
进出⼝商品需求 进出⼝商品的需求变化通过影响进出⼝商品的价格从⽽影响贸易条件。
对于某⼀种商品⽽⾔,影响它的需求的因素可能有很多,但我们这⾥分析的主要是⼀国总的进出⼝商品的需求情况。
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决定⼀国进⼝需求的主要因素是该国的经济发展⽔平,决定⼀国出⼝商品需求的主要因素是国外的经济发展⽔平。
传统的西⽅经济学理论认为,对于⼩国⽽⾔,经济的增长并不会导致贸易条件的变化,⽽对于⼤国,在超逆贸易增长的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在经济增长(及出⼝贸易增长)的同时会不降反升,得到改善,⽽在其他情况下,该国的贸易条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或者说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贸易条件变化的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分析
[摘要]贸易条件衡量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可以换回进口商品数量的能力。
本文利用拉式指数计算方法,使用我国2006至2011年进出口商品月度数据测算了价格贸易条件,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方面分析了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走势。
结果表明,在2006至2011年期间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价格贸易条件呈周期性波动态势,并从2010年开始我国的贸易条件出现不断恶化趋势。
为此,必须从改善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征收关税、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外贸市场多元化发展等方面采取政策措施,全面改善我国的贸易条件。
[关键词]贸易条件;价格贸易条件;进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
[中图分类号]F272[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用出口商品可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能力。
在贸易条件概念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等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卫•李嘉图基于劳动价值论,证明贸易两国的相对成本比率可作为均衡价格贸易条件所处的区间范围,即贸易条件的上下界。
新古典经济学家约翰•穆勒通过运用“相互需求方程”和“相互需求理论”解决了贸易条件的确定问题,即两种商品在两国的不同生产费用比率即为两种商品的交换比例不能超出的界限。
随着我国和其他国家贸易联系的紧密,关于贸易带给我国的利益日渐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如秦杰从经济增长角度探讨在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时,贸易条件却因为我国偏向于产品出口的经济增长方式而恶化,他援引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指出中国贸易条件如果以2000年为基期,那么到2011年已经下降了10%左右。
曾铮和胡小环、黄满盈和曹彦勤等人曾对1980—2004年间我国价格贸易条件进行了测算,虽然他们选择的基期不同,但从一般趋势来看,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在1980至2004年间呈恶化趋势。
本文对我国2006—2011年的贸易条件进行了测算。
测算方法选用拉式指数法,使测度结果更准确。
此外,还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需求价格弹性角度探讨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原因。
文章结构安排为:第一部分,测算贸易条件;第二部分,分析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第三部分,提出我国贸易条件改善政策建议。
1 贸易条件测算
贸易条件分为价格贸易条件、收入贸易条件和要素贸易条件,本文研究对象为价格贸易条件。
其一般计算公式为:
NBTT=(Px/Pm)×100
(1)
Px为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为一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公式(1)是一般计算方法,该法虽简单直观,但其准确性和解释力相对不足。
为弥补该缺陷,在具体计算方法选取上,常用拉式指数法和帕式指数法。
本文用拉式指数法,考虑的主要因素是用基期数量作权数消除权数变动对指数的影响,使价格指数更具可比性。
具体计算公式为:
KP=P1Q0P0Q0
(2)
本文计算的价格贸易条件是用我国2006至2011年主要进出口商品数量和价格月度数据,基期为2006年3月。
计算得价格贸易条件(X1)的变动情况,如图1所示。
从图1看出,我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月度值波动幅度大,出现6个明显的波峰,表明在2006至2010年间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呈周期性波动。
价格贸易条件低于100的时期较少,2007年年末和2008年年初,我国价格贸易条件恶化,数值在80以下。
从2010年开始,我国价格贸易条件逐渐低至100以下,并从2011年9月始价格贸易条件降至80以下,并伴有下降的可能。
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并用Eviews统计分析,发现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CPI变化具有密切相关性。
对CPI和价格贸易条件数据作回归分析得如表1所示结果。
从表1可以看出,CPI和价格贸易条件的回归分析通过了显著性检验,二者的变化呈负相关关系,当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呈恶化趋势时,将面临更大的通货膨胀压
力。
当我国贸易条件恶化1个单位,CPI指数将会增长约0031,和我国目前的经
济形势较吻合。
因此,为了解决通货膨胀压力,不仅要关注我国国内市场,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进出口对国内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
2 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
有关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原因学者们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John Stuart Mill 认为在产业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情况下,制成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是贸易条件恶化的一个影响因素;庄芮认为FDI不会影响发展中国家的价格贸易条件,但却有助于维护其稳定性。
本文试图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需求价格弹性角度对影响我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分析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选取的商品对象分别为主要出口商品中的活猪、大米、玉米、成品油、塑料制品等12种商品,主要进口产品中的大豆、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等13种商品。
数据均来源于国家海关信息网。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通常使用的计算公式为E=(-△Q/Q)÷(△P/P)。
为了更直观,对原公式作积分变换得lnQ=-ElnP+lnk(其中,lnk为积分常数)。
利用不同商品的相关数据作估计,可得到不同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如表2所示。
从表2可看出,我国主要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都是小于1的。
其中,在12种主要出口商品中有9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小于1,在13种主要进口商品中有11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小于1,图2直观地反映了该情况。
从图2可看出,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我国主要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的商品种类较多,表明我国主要出口商品的数量对价格变化较敏感。
在主要进口商品中有6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0,即需求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这不符合一般需求价格变动规律,其中可能存在投资炒作的因素,使得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增加,降低了我国国民福利水平,是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之一。
根据表2可分别计算出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价格贸易条件为正值和为负
值的平均值。
主要出口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为正值的平均值为009,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的平均值为095;主要进口商品中需求价格弹性为正值的平均值为077,需求价格弹性为负值的平均值为054。
从结果可看出,需求与价格同方向
变动时,我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我国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需求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时,我国进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我国出口商品需求价格弹性。
说明需求价格弹性的平均水平也可得出相同的结论。
因此,(下转P101)
刘苇,等:海产品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