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教学评价方式
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和常用方式方法
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和常用方式方法一、教学评价的分类有哪些,有何作用?按评价基准不同: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按评价功能不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按参与评价的主体不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按分析方法不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导向与指挥的作用。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性与指挥性,通过评价目标的引导,指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目标和应达到的水准。
通过评价过程的反馈,教师随时了解学生达到目标的水准,同时也能够发现教师教中所存有的问题,使教师的教持续地调整与改进,学生的学持续地强化与提升。
(2)激励作用。
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与学生互评、教师与学生共评,被评价者通过评价能够看到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找到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通过评价使师生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扬长避短,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促使师生共同发展。
(3)鉴定作用。
课堂评价是多元化的,但评价毕竟起到鉴定作用,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及教学结果实行有效评价的判断,通过评价来比较与区分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水平,从而鉴定学生水平,以便于教师与学生制定教与学计划、有效落实教学。
(4)改进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实行信息的反馈,无论是师生都可获得较为准确的反馈信息,以利于鉴定自己教与学的过程是否有效。
对于做得好的地方要强化,对于缺点和不足要纠正,使课堂教与学双边活动持续完善,改进与提升,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从而达到教学的整体优化。
总来说之,课堂评价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以促动学生发展为根本目的。
评价应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发展需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人格完善,促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准确地制定评价标准和使用恰当的评价方式,积极地发挥评价的作用。
通过评价,协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自己的态度、水平、知识等方面的成就和问题,增强自尊心与自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质量。
二、新课程评价理念是什么?⑴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更是为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成为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进行浅谈,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一、新课程理念对教学评价的影响新课程理念的提出,强调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和考试评价。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也不再是一纸试卷和单一的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全面、客观和多元的教学效果评价。
1. 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基于新课程理念,教学评价模式的多元化是必然的。
教学评价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成绩评价,而是涵盖了多个方面:学情评价、过程评价、综合评价和自评互评等。
学情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中的讨论、调查等方式来开展。
过程评价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调整和支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反馈等方式来开展。
综合评价则更加注重学习的真实性和综合性,可以通过考察学生的不同方面的学习成果来进行。
自评和互评则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2. 评价与学习的同步进行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评价也必须与学习同步进行。
评价不再是对学习的检验,而是对学习的引导和促进。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支持,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和理解,从而在学习中不断地自我调整、反思和提高。
评价变得更加全面和客观,更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成长,同时也会激发学生的自信和动力。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实践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需要从课程设计到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以及评价结果等多个环节进行具体实践。
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教学评价的基础,通过将评价贯穿于课程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确保评价与教学的同步进行。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学生不同方面的发展需求,并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来促进学生的跨学科、跨文化、跨领域的综合能力。
20_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和常用方式方法
教学评价的分类按评价基准不同: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按评价功能不同: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按分析方法不同: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教学评价的作用教学评价对教师的教学具有导向、激励、调节和促动反思等功能,其根本目的是促动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水平的持续提升。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必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因为传统的评价方式给教师投下了浓重的心理阴影,使教师不敢直面评价,甚至回避评价,压抑教师教学个性的自由发挥,防碍教师的进步.新课程的评价理念新课程改革评价的目的是“三促动”:促动学生的发展、促动教师的发展、促动学校的发展。
三促动中,“促动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所以,我们能够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的口号。
这既是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归宿。
学校的存有是为了培养人才,由此,又能够把新课程改革评价的核心理念概括为一句话:“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促动学生的发展、促动教师的发展、促动学校发展—→以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达在:1、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水平、个性、创造性等)为出发点来确定教什么和怎样教,教学要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的发展适合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作用,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得到生动活泼、创造性的锻炼。
3、把学生的发展情况作为衡量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以此来衡量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形成性评价的方式与方法1)自我评价这主要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策略,努力水准和学习效果等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的评价和理解。
学生对自己学习过程的评价是形成性学习责任感,形成个人独特有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水平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学生实行自我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方面入手:上课是否认真听讲,参与课堂活动积极是否积极;是否能大声、有节奏、流利地说出所学的单词及句子,语音语调基本准确主要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水平,“学以致用”,和培养及提升学生对自我评价的水平。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教学评价设计
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评价设计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包括学科特点、学生差异、教学目标等。
以下是一些建议和常见的设计元素:
1.明确教学目标:评价设计的首要任务是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可能强调学科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评价设计需要与这些目标保持一致。
2.多元评价方法:使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包括但不限于笔试、实际操作、小组项目、口头报告、作品展示等。
这有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学科掌握水平和综合素养。
3.个性化评价: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灵活的评价方式。
例如,可以通过个性化项目、兴趣导向的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反馈机制:设计有针对性的反馈机制,及时向学生提供关于其学习表现的详细信息。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更好地调整学习策略。
5.任务型评价:引入任务型评价,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或完成实际任务来展示他们的学科能力。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6.综合素养评价:考虑评价学生的综合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沟通能力、合作精神等。
这与新课程标准中强调的综合素养培养相一致。
7.持续性评价:采用持续性评价,而不仅仅是单次考试。
这可以通过定期的小测验、项目作业等形式实现,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科掌握情况。
8.教师自评:鼓励教师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和调整教学策略。
这有助于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在实际设计评价方案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群体的特征进行灵活调整,确保评价方式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
19.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和常用方式方法
20.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和常用方式方法①教学评价的分类有哪些,有何作用?依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教学评价可作不同的划分。
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可分为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自身评价按评价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按评价功能的不同,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②新课程评价理念是什么?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评价理念,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明确的表述:“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体系。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的发展。
”“建立和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强调教师以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 综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改革的发展趋势,结合我现阶段课程评价改革的实际,我们可对这一评价理念作以下阐释和理解:1、在评价功能上,由侧重甄别和选拔转向侧重发展。
2、从评价对象上,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转向关注以过程的评价。
3、在评价主体上,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信息的多源化,重视自评、互评的作用。
4、在评价结果上,不只是关注评价结果的准确、公正,而是更强调评价结果的反馈以及被评价者对评价结果的认同和以原有状态的改进。
5、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对评价对象的各方面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考察。
6、在评价方法上,强调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尤其注重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化评价。
7、在在评价者与评价对象的关系上,强调平等、理解、互动,体现以人为本的主体性评价的价值取向。
③常用的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的设计方式和方法有哪些?(一)形成性评价1)制定评价计划这是教学设计成果评价的准备阶段。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必要步骤,它不仅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有效途径,也是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的重要手段。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对教学评价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将从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特点、评价内容和方式以及实践效果进行探讨。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含义和特点新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包括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传统的教学评价只关注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忽略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
因此,新课程提出了更为全面的教学评价思路,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
具体来说,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具有以下特点:1.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注重课程与学生的互动,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绩和分数。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展示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所受到的熏陶、启示和影响,以及课程对学生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调整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评价一次考试或者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认为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极点。
因此,教学评价要注重学生自觉、自主、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过程。
在教学评价过程中,身心因素、性格、偏好、个人发展特点、生活与时间经验以及自我意识等因素都会成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3.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科知识只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因此,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长短板。
评价不是为了评定学生的成绩,而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以具体的建议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二、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式1.内容(1)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虽然知识点不再是唯一的评分标准,但是对于学科学习来说,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仍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行课堂教学评价作为一个中学教师来说,最基本的任务是搞好教学工作,要搞好教学工作,中心环节是备好课。
那么该如何备好课呢?为此本文将谈以下两个问题:新课程标准下历史课型千变万化,如何对新课程标准下的一节课实行评价,我认为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
一、对课的设计与构思实行评价课的设计与构思是教师对一堂课的整体思路,它从备课到上课以及本堂课的效果预计是一个有机整体,能体现出教师对一堂课的把握水准。
所以在评课时要看教师的设计与构思是否明确,是否突出新的教学理念,是否使用多种评价方式,教法是否多样,是否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学法是否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能为学生的创新、协作留有较大的空间和时间,是否能贴近学生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需要。
二、对课的目标实行评价教学目标是一堂课要达到的目的,在评价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①看课的目标是否能统领本堂课的内容;②以目标来管理教学内容;③看课的目标是否能符合本堂课的设计;④看课的目标是否既有知识、技能目标,又能注重并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思想教育渗透。
三、评价课的组织一堂历史课的优与劣关键在于组织,评价课的组织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教法首先,在新的课程标准下的一节历史课应该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恰当地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时刻重视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和其他领域知识的渗透。
其次,应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体验出发创设情境,灵活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再次,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让单调乏味的教材变得丰富有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最后,教师应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安全措施得当,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
随学生思维活动发展的进程,即时合理指导、示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兴奋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学法根据课堂需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观察、参与的活动机会,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自我展示、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提出有挑战性与独创性的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培养学生敢于质疑、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实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新课程给教学带来了新气象,教师的教育观点、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变化。
但是,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出现了“刻意追求”、“生搬硬套”、“热热闹闹”、“样样俱全”等现象,让我们重新审视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
一、如何评价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的教师在新课改正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操作。
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去做。
有些实验探究课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一步地完成,基本上学生没有思维活动……教师只培养了学生机械的动手水平,学生的思维水平、实验设计水平没有得到培养,看似热闹,实际上仅仅形式而没有实效。
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
究竟需要不需要合作?值不值得探究?教师缺少深刻的思考。
所有能有效地促动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
但并不是所有的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都需要用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或者用探究学习的方式来实行。
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
动要动得有序,不是杂乱无章,课堂教学法要的不是热闹场面,而是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当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探索时,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时,要放手让学生活动,但要避免学生兴奋过度或活动过量,理应具体研究怎样放,怎样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收。
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理应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不能为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
二、如何评价课堂气氛新课程强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
于是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显示启发式教学,便采用边讲边问,把可供探索的问题分解成为较低认知水平的“填空式问题”,一节课竟能提问上百次。
试问这样不停地碎问、乱问,能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维吗?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方法有哪些教学中你是怎样综合运用的[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的方法与运用
教学评价方法: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评价方法也不同,如下表:
全新的课堂教学评价理念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就是要通过巧妙地铺垫、点拨、引导、开拓、深化,使学生发现求知、增智、冶情的道路上“别有洞天”。
它有时需要归纳,画龙点睛,一语中的;有时需要引申,纵横发散,左右逢源;有时需要指正,由表及里,指点迷津;有时需要突破,走出定势,另觅新途;有时需要针对个体,循循善诱,春风化雨;有时需要面向全体,以石击浪,各抒己见……教学评价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
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不要进行定性评价,多表扬少批评。
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教师教学评价
3、效益性原则
▪ 效益性原则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教学成 果与所付出的物质代价和精神代价的比率。这 往往是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学活动适宜性的一个 重要标准,课堂教学活动本身是为了完成相应 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环节和相应的教 学活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而存在的。 不同的教学处理,其效果和效率是不一样的。 因此,某些教学活动和教学环节是否恰当,效 益性原则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判断标准。这 既是教师创造性发挥的体现,同时也是通过课 堂教学评价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它的实 现才能真正达到发展性评价的目的。再好的方法 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 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所以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 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 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性上下一番功 夫,使课堂教学常教常新,富有艺术 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 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 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 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 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 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 的形成等。
(按评价资料的收集手段分)
(五)、新课程的课堂教学评价
发展的趋势
▪ 1、在评价的功能上,由传统课堂教学评价过分注重管理导向 转向注重教师的发展,提倡课堂教学的发展性评价。
▪ 2、评价的目的不再是单纯地评判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和 教师课堂教学的优劣,而是期望通过评价来改进教学,提高课 堂教学的质量,促进教师的成长。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教学评价河北省新乐市教育局教研室周素辉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新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教师是关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美好心灵的雕塑家,肩负着传承文明,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责任重大,义不容辞。
因此,身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德为人师,行为世范;专业水平不是一劳永逸,而是不断进取,终身学习;课堂教学是实现生命价值的主阵地,和谐的交流、合作与探究,科学、智慧的急射,闪烁着师生睿智的喷涌。
那么,应该如何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进行公正、合理的评价呢?一般来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1、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把教育当作一生的事业孜孜以求,热爱教育事业从真“心”开始;把工作当作一生的志趣而不断完善,关爱学生。
2、为人师表:作为一名教师还应当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具有健康的心态和乐于奉献的精神,既教书又育人,德为众人之高师,行为世人之典范。
二、精深的教学专业水平1、学历资格:中学教师学历达到所教学科本科以上学历,小学教师学历达到所教学科大专以上学历。
其实,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学无止境,志当高远,追求卓越。
2、教学技能:普通话达到国家标准,用普通话进行教学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其次,作为教师,一手整齐、规范的标准化汉字也是一个良好的形象;不仅如此,作为教师还应该能制作简单的教具和课件,从而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加具体、真实和丰厚;利用电脑、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不断开拓自己知识领域和思维空间,进而更好的完成本学科知识教学、信息技术教学、实验教学等所需要的专业技能。
3、教学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一定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感染力,以科学的知识教育人,以丰富的情感浸润学生的心灵,并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情况,对学生学业、思想态度、价值观进行正确的预测、诊断、指导,对学生实验、实践、创新活动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新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
选择题命题技术
选择题因其答案性质的不同可分两类:
正确答案型(Correct answer) 最佳答案型(Best answer)
选择题的结构分“题干”(Stem)与“可 能答案”(Alternatives)两部分:
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
A.XXXX C.XXXX
但下面的试题命制却不合理: 题3:葡萄糖 A.为植物体内养分的运输状态 B.与本氏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C.分子量为180,故不能透过细胞膜 D.完全氧化了二氧化碳可产生35个ATP (题干“葡萄糖”不是一个句子)
题4:近视眼在配戴眼镜时,镜片应为 A.平面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 D.无需镜片
3.题干句子应长些,而可能答案的句 子则尽量短些. 题5: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如果目镜的 放大倍数为5倍,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倍, 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A.5倍 B.40倍 C.200倍 D.400倍
题6:下列对于动物细胞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细胞质是流动的; 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密切相关 B.由细胞壁、细胞膜、液泡组成,细胞质是流动的; 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密切相关 C.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膜有保护细 胞的作用;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密切相关 D.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细胞质有保护细 胞的作用;细胞核与生物的遗传密切相关
改革的方向: -- 应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要特别关注 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 既要反映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又要 反映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 需求。 -- 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技能
观中: 提前进入 选择座位 带好工具 作好记录 留心教师 关注学生 观察记录 反思标注 (记录教学过程、教师行为、学生表现、个人感受和设想) 做到“四到”即:耳到、眼到、心到、手到
耳到:仔细聆听教师讲授和师生对话
01
眼到:认真观察教师教态、板书、学生表现
02
心到:边听边思考
专业技能 教学媒体 应变能力
教学设计 教学风格 教学特色
学习效果的评价:
对教学目标的考查
从学生的表现看(考试)
(3)教师教学素养的评价:
讲究议课方法 追求良好效果——议课技术
抓纲及目,有理有据 在议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把观课的感受、体会,或建议进行归纳,发言时做到以纲带目,纲目并举,有理有据,才能收到要言不烦,省时高效之效果
03
手到:写下教学流程 记下师生交流情况 记下教学亮点 记下值商榷的地方
04
Hale Waihona Puke 观(听)课 “四到”一看: 学习目标是否落实
二看: 教材处理是否得当
三看: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四看: 教学手段是否优化
五看: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
六看: 教学效果是否明显
七看: 教师基本教学素养
02
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反思,是融“听、看、思、议、学”为一体的系列活动,是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研修活动。
2、观课议课的界定
当然“听课评课”和“观课议课”并非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各有所用。听课评课更多地适用于对上课者做结论性的评价,而观课议课更多的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中。
观课中观什么
观后 为议课做好充分准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通常强调以下几个关键观点:1. 综合性评价:新课程强调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还要评估他们的综合素质,包括创造力、批判性思维、沟通技巧、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该包括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如考试、项目、作品集、口头报告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2. 个性化评价:新课程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发展。
评价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节奏,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个性化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3. 过程性评价: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的重要性。
评价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最终成果,还应该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过程等来评估他们的学习过程。
4. 反馈与提升:评价应该具有指导性和反馈性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强项和改进空间。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具体的反馈,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学习需求,并提供指导以改进学习策略和技能。
5. 多元化评价:新课程鼓励多种多样的评价方法,以适应不同类型和水平的学习。
这包括书面考试、口头表现、项目作品、小组讨论、实际应用等多种方式。
这有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
6.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学生应该被鼓励参与到评价过程中,他们可以自我评价,也可以评价同伴。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合作精神。
7. 社会情感评价:除了学术成绩,评价还应该考虑学生的社会情感发展。
这包括他们的道德品质、情感管理能力、社交技能等方面的表现。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强调全面性、个性化、过程性和指导性。
评价应该成为学习的一部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提升,而不仅仅是一种对学术成绩的度量。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
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一、课程定义反映了定义者的基本观点和取向,每一种课程定义的背后都有其成文或不成文的理论基础。
(广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或学术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组成的课程二、课程设计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的课程理论工作者可谓众说纷纭,没有一致的认识与理解。
而课程设计的基础是研究任何事物的产生和发展,从多方面探讨其产生或发展的基础和原因,也是研究事物的根本所在。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第一,从目的上谈,学科课程主要向学生传达人类长期缔造和累积出来的种族经验的精华;活动课程则主要使学生赢得包含直接经验和轻易认知的新信息在内的个体教育经验。
第二,从编排方式上讲,学科课程重视学科知识逻辑的系统性,活动课程则强调各种有意义的学生活动的系统性。
第三,从教学方式上谈,学科课程主要就是以教师为主导回去重新认识人类种族经验;而活动课课程主要以学生独立自主的相处居多以获取直接经验。
第四,在评价方面,学科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而活动课程则重视过程性评价,侧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
三、课程设计的内容和基本策略课程设计是课程领域最常用的术语之一,说白了就是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和评价的设计。
内容决定目标,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并且可以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
课程设计的策略,在一般意义上与课程设计方法是一样的,但是目前阐述的课程设计策略的文献很少,一般认为有六种。
(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课程新编)基本思路:一就是以目标为中心的设计思路:(目标中心思路(或表示目标模式)就是课程设计者根据对学习者犯罪行为变化的希望而确认的教育目标展开课程设计的思路。
特征是:它以明确而具体的行为目标作为课程设计的中心,其他设计步骤都要围绕所定的行为目标来进行;其次,它主张行为导向的教学目标,第三,它强调目标的结构性。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评价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评价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也相继出台。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如何评价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本文将从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评价标准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一、教学方式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学生主体地位,强调情感体验和情感沟通,教学方式也需要与之相应地改变和发展。
和传统教学相比,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 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基于学生的兴趣、实际需要和学习特点来选择并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真正地获得知识,掌握能力,提高素养。
2.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学习针对语文的性质和特点,课程设计要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尤其要让学生直接、真实地接触到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和思考能力。
3. 发扬群体合作精神,实现共同进步在团队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可以互相交流,还能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群体合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情感体验和情感沟通的过程,在集体中帮助他人,也能获得自我提升。
二、教学目标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和语文素养,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点:1.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语文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对于逐渐成长的学生而言,能力的培养远比知识的掌握更加重要。
对于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跨层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让学生有能力熟练运用不同场景的语言表达。
2.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面,学生需要掌握不同文本类型的阅读方法,以培养学生的综合阅读兴趣和能力。
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启迪思想,也为后续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方式。
通过语文学习,让学生获得正确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沟通的能力,发挥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并增强他们的交际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走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评价已经贯穿了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以小组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以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出现,以多种形式富有创新性的评价方式出现。
无论哪种教学评价方式,评价的核心应具备下面几点要素,下面结合我校的课堂教学谈一谈我的浅见。
首先,在自主学习环节,教师要创设具有民主开放的课堂学习生态,学生自主支配的学习时间不少于2/3,学程集中,课堂实施大问题、大板块推进。
学生表现有较强的方法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师生实现导学“四到位”:目标、流程、方法、时间。
其次,在小组合作探究环节,同学们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合作学习机制健全,独学、对学、群学时间比例适当(4:2:4),小组合作学习有“共识性”成果。
课堂学习实现“官教兵”“兵教兵”、有分享、有帮扶,各团队评价项目明确,评价具体。
探究过程探究成果展示充分,并能做出清晰的说明。
小组合作交流中自主探究兴趣浓厚,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合作探究组织有序,做到全员参与。
同学具有较强的质疑能力,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探究过程中,生生、师生之间有互动,并有规律、方法、结构等的生成。
第三,学生能够感受学习的快乐。
表现为主动投入,体验自主发现的快乐,从中学会合作,尝试团队协作学习的快乐。
学生积极参与,享受展示成功的快乐。
展示过程方法灵活多样。
第四,教学效率高。
每节课学生的学习目标具体,并能贯穿始终。
精选课堂问题和练习题。
分层设计或归纳问题与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
作业当堂完成,且目标达成率不低于85%,并能当堂反馈。
总之,新课程改革,重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的重点也就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评价方式,就会促进教学的长足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