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月亮诗词

合集下载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豪放狂放、奇思妙想著称。

在他的诗集中,有许多描写月亮的诗句,这些诗句既展现了他对月亮的独特理解,又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其中最著名的一首诗就是《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一个人在夜晚思念故乡的情感,明月的光辉照亮了孤独的夜晚,也唤起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除了《静夜思》,李白的另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望月怀远》也是他描写月亮的经典之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这首诗通过描绘海上的明月将远在天涯的情人连结在一起,表达了李白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此外,李白还有许多其他描写月亮的诗句,如《月下独酌》中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以及《月夜忆舍弟》中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都展现了他对月亮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

李白的诗作中,月亮通常被赋予人格化的形象,被描绘为孤独、美丽和神秘的存在。

他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生命的热爱。

他的诗句中常常融入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慨,表达了对人生、爱情和离别的思考和感慨。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不仅展示了他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深深触动了无
数读者的心灵。

他的诗作不仅在古代广为流传,而且在今天仍然被广泛阅读和赏析。

草原月亮的古诗词

草原月亮的古诗词

草原月亮的古诗词月亮的古诗词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十三》【唐】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唐】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9、《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草原的古诗词1、《寄刘驾》唐·曹邺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怅望美人不携手,墙东又发数枝花。

2、《塞上行》唐·鲍溶西风应时筋角坚,承露牧马水草冷。

可怜黄河九曲尽,毡馆牢落胡无影。

3、《草原诗三首》(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李白笔下关于月亮的诗句

李白笔下关于月亮的诗句

李白笔下关于月亮的诗句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其诗歌代表了唐代诗歌的高峰。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豪情的气息,尤以其对月亮的描写尤为着重和出色。

李白笔下的月亮,常常被赋予神秘、幽雅、浪漫的色彩,他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了对自然的敬仰与赞美,表达出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白笔下关于月亮的诗句。

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是李白最为著名的诗句之一,表达了孤独、思乡之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明月的痴迷与赞美。

2.《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首诗中,李白借天门山的景致,来描绘月光下的江水和孤帆,在无边的夜空下,月亮映照在江面上,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3.《月下独酌四首》之一:“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首诗中,李白通过对月亮、清风、蝉鸣、蛙声等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神秘与美丽,表达出诗人内心深深的感叹。

4.《宿王昌龄隐居》:“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这首诗中,李白运用“星垂”和“月涌”来描绘夜空中的繁星和皓月,展示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和赞美。

5.《折桂令》:“山转小阁吴宫见,树开遥水越亭开。

简檐三面云山外,长风一带月明来。

”这首诗中,李白描绘了夜晚的山水景致,融入了月光和风的元素,创造了一种幽静、神秘的意境。

李白笔下的月亮,丰富多彩,充满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想象力。

他用诗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奇幻而美丽的世界,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浪漫与诗意。

在李白的诗句中,月亮常常是一个灵动、神秘的形象,给读者带来无尽的遐想与感悟。

愿我们能够借助李白的诗意,与明月共赏,与风云共舞,让心灵在月色下飘逸,感受生命的深邃与美好。

第二篇示例: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代伟大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有:《静夜思》、《渌水曲》、《月下独酌四首·其一》、《玉阶怨》、《乌栖曲》、《金陵城西楼月下吟》、《独不见》、《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春日醉起言志》、《天台晓望》等。

1、《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释义:明亮的月光洒在井上的栏杆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主题:这首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

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思想的感情。

2、《渌水曲》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释义: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主题: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迷人的胜似春光的秋景,从景色的描写,表现出诗人愉悦的情绪。

3、《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释义:在花丛中摆上一壶美酒,我自斟自饮,身边没有一个亲友。

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明月既不能理解开怀畅饮之乐,影子也只能默默地跟随在我的左右。

暂且以明月影子相伴,趁此春宵要及时行乐。

我吟诵诗篇,月亮伴随我徘徊,我手舞足蹈,影子便随我蹁跹。

清醒时我与你一同分享欢乐,酒醉以后各奔东西。

我愿与他们永远结下忘掉伤情的友谊,相约在缥缈的银河边。

主题:这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复杂情感。

表达了诗人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

4、《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月亮最经典十首诗词

月亮最经典十首诗词

月亮最经典十首诗词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3、《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4、《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6、《寄人》唐·张泌别梦依依到谢家,小廊回合曲阑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7、《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8、《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9、《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10、《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

李白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大全
1.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二》)
2.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
3.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赠汪伦》)
4. 君有兴,赏一月;我有情,揽一星。

(《送张舍人之江东》)
5.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6. 月洒乾坤万里霜,白云如顶天地苍。

(《舞天落笔云想空》)
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静夜思》)
8. 银缠玉绕,星垂罗列,尽埃尘之奇雅。

(《秋夕即事》)
9.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渡荆门送孟尝君之汉阳别业》)
10.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望庐山瀑布》)。

李白中秋月亮的古诗

李白中秋月亮的古诗

李白描写中秋月亮的古诗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李白《关山月》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唐李白《赠孟浩然》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李白的这些诗词都以月亮为题材,通过月亮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想。

这些诗词的创作背景和历史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政治环境等有关。

在唐代,中秋节赏月已经成为一种习俗,而李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将月亮作为诗歌中的重要元素,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

其中,《关山月》是李白在边塞所作的一首诗,描写了天山明月照耀下的苍茫云海,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赠孟浩然》是李白送给好友孟浩然的一首诗,通过描写孟浩然对月醉酒、沉迷于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赞美和敬意。

《月下独酌》是李白在长安城外所作的一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月下自斟自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孤独、寂寞、思念家乡的情感。

《静夜思》是李白在旅途中所作的一首诗,通过描写明亮的月光洒在地上,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这些诗词的解析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如李白的个人情感、社会
文化背景、月亮的象征意义等。

从李白的个人情感角度来看,这些诗词表达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和思考,以及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之情。

从社会文化背景角度来看,这些诗词反映了唐代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和文化背景。

从月亮的象征意义角度来看,月亮在李白的诗词中被赋予了多重的象征意义,如纯洁、思念、孤独等。

总之,李白描写中秋月亮的这些诗词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

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的下

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的下

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的下描写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的下一句导语:“小时不识月”出自李白写景诗《古朗月行》,它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

小时不识月的下一句是:呼作白玉盘。

原句是: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意思是:小时不识天上明月,把它称为白玉圆盘。

这句话出自李白的《古朗月行》,原文如下: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诗词注释】呼作:称为。

白玉盘:指晶莹剔透的白盘子。

疑:怀疑。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

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仙人垂两足:意思是月亮里有仙人和桂树。

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起来,就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

仙人,传说驾月的车夫,叫舒望,又名纤阿。

团团:圆圆的样子。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白兔老是忙着捣药,究竟是给谁吃呢?言外有批评长生不老药之意。

问言,问。

言,语助词,无实意。

与谁,一作“谁与”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

”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

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圆影:指月亮。

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

《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

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

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

”所以日又叫阳乌。

天人:天上人间。

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

”阴精也指月。

沦惑:沉沦迷惑。

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古朗月行唐李白李白《古朗月行》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如下:《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朗月行》为乐府旧题。

诗前半回忆幼时观月之印象,运用丰富想象及神话传说构成瑰丽诗境,纯用童稚口吻,清浅真率。

后半写月蚀,仍用神话传说,以蟾蜍蚀影喻指朝中奸佞,希望有后羿般的人射落九乌,廓清天下。

意境含蓄。

《朗月行》是乐府古题,属于《杂曲歌辞》。

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所以称《古朗月行》。

这首诗共有十六句,这里只节选开头八句,这八句意思可以独立成篇,适合少年儿童阅读背诵。

在这首小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李白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注释】1.瑶台: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2.仙人二句:古代传说月亮中有仙子和桂树,月初生时只见仙人两足,变圆后才能见仙人和桂树全形,见《太平御览》卷四引虞喜《安天论》。

何:一作“作”。

团团:圆形貌。

3.白兔二句:传说月亮中有白兔捣药。

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 白兔捣药。

”与谁:一作“谁与”。

4.蟾蜍:《淮南子·精神训》:“月中有蟾蜍。

”高诱注:“蟾蜍:虾蟆也。

”传说月中蟾蜍食月造成月蚀。

圆形,指月。

5.此句谓月在夜间已是残月。

大明:《文选》卷十二木华《海赋》:“大明摝辔于金枢之穴。

”李善注:“言月将夕也。

大明,月也。

”6.此句谓上古时后羿曾射落九个太阳。

古代传说唐尧时十个太阳并出,草木焦枯。

尧令羿射落九个太阳,其中的三足乌都被射死,羽毛纷纷掉下。

后人就把乌作为太阳的代称。

7.此句谓月亮遭遇如此灾难,失去了光彩。

阴精:指月亮。

张衡《灵宪》:“月者,阴精之宗。

”沦惑:灾难,蒙蔽。

8.去去:催人速去之词。

9.二句为月被蚀而忧伤。

凄怆:一作“侧怆”。

【赏析】这首诗前八句以朴素纯真的笔触描绘了童年的美好记忆,写得那么明白畅晓而又自然,一串瑰丽奇特的传说,构筑了一个优美神奇、玲珑剔透的神话世界,一个个稚气的疑问,把一个孩童对月亮的种种不解心理刻画得十分细致。

李白的关于月亮的诗

李白的关于月亮的诗

李白的关于月亮的诗
嘿,你知道李白吗?那可是个超级厉害的大诗人啊!他写的关于月亮的诗,那真叫一个绝!
就说那首吧,“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哇塞,你想想,在寂静的夜晚,那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他一开始还以为是地上的寒霜呢!然后抬头看看那月亮,哎呀,这思乡之情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这不就跟咱有时候看到个啥熟悉的东西,一下子就想起老家一样嘛!
还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还把它叫成白玉盘呢,多有意思啊!后来又觉得像瑶台的镜子飞在青云之上。

这想象力,简直了!就好比咱小时候看天上的云,一会儿觉得像匹马,一会儿觉得像只狗。

李白对月亮那可真是情有独钟啊!他为啥这么喜欢写月亮呢?我觉得吧,月亮那神秘又美丽的样子,肯定给了他很多灵感。

就像咱有时候看到特别美的风景,也会忍不住感叹几句一样。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句诗多潇洒啊!一个人喝酒,还邀请月亮一起,再加上自己的影子,就成了三个人。

这要是咱,可能就觉得孤单寂寞冷了,可李白不,他就能把这场景变得这么有趣。

李白的这些关于月亮的诗,就像是一个个神奇的窗口,让我们看到了他眼中的月亮,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情感和心境。

我觉得啊,李
白真的是个天才诗人,他的诗能流传这么久,那绝对是有道理的。

他写月亮的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在文学的天空中闪闪发光,让人忍不住一直去欣赏,去品味。

你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呢?。

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

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

关于月亮的诗句大全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5、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李白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7、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李白8、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李白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10、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11、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12、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王维13、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1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15、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马戴16、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1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18、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杜甫19、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2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2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2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23、一弹流水一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24、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25、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2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2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永遇乐苏轼彭城夜宿燕子楼,梦盼盼,因作此词。

月亮的四诗句古诗

月亮的四诗句古诗

月亮的四诗句古诗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月亮的四诗句古诗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描写月亮的诗句四句1、《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家乡。

2、《玉阶怨》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秋浦歌其103》李白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1道夜歌归。

4、《月下独酌》李白花间1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3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关山月》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把酒问月》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1问之:人攀明月不行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7、《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月》薛涛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9、《望月怀远》张9龄海上生明月,天际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0、《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1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家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01、《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便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02、《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03、《故人寄茶》曹邺剑外9华英,缄题下玉京。

李白关于太阳,月亮的诗

李白关于太阳,月亮的诗

李白关于太阳,月亮的诗李白关于太阳、月亮的诗如下:关于太阳的诗: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

——唐·李白《长相思·其二》天秋木叶下,月冷莎鸡悲。

——唐·李白《秋思》关于月亮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唐·李白《古朗月行》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唐·李白《关山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唐·李白《玉阶怨》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唐·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唐·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唐·李白《子夜吴歌·秋歌》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唐·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落月低轩窥烛尽,飞花入户笑床空。

关于李白的关于月亮的诗句

关于李白的关于月亮的诗句

关于李白的关于月亮的诗句
嘿,咱今儿个就来说说李白和他那些关于月亮的诗句!李白啊,那
可是大唐诗坛上的超级巨星呀!他写月亮的那些诗,就跟夜空中最亮
的星一样耀眼。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想想,这画面多绝啊!李白一个人
在那儿喝酒,寂寞不?那可不见得!他直接邀请明月来作伴,加上自
己的影子,嘿,就成了三个人啦!这不就像咱有时候自己在家,也能
跟玩具小熊玩得不亦乐乎嘛!这得是多有想象力的人才能想出来呀。

还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多生动形象啊!咱小时候不也对
好多东西懵懵懂懂的嘛,看到月亮,说不定也会喊出个稀奇古怪的名
字来。

李白就这么直白地写出来了,多亲切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简直就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场景呀!晚上那月光洒在地上,可不就容易让人恍惚觉得是霜嘛。

这感觉,就
好像大冬天早上起来,看到窗户上的水汽,还以为是外面下雪了呢!
李白对月亮那真是情有独钟啊,他在诗里赋予了月亮各种情感和故事。

他高兴的时候写月亮,难过的时候也写月亮。

月亮在他笔下,一
会儿是知心好友,一会儿又是引发思乡之情的引子。

你说李白咋就这么厉害呢?他能把那么平常的月亮写得那么出神入化。

咱普通人看到月亮,顶多感叹一句“哇,好圆的月亮啊”,可人家
李白就能写出流传千古的诗句来。

这就是差距呀!
我觉得呀,李白的这些关于月亮的诗句,那就是诗歌宝库中的珍宝。

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唐的诗意与浪漫,也让我们对月亮有了更深的
感情和理解。

不管过了多少年,这些诗句都会一直闪耀着光芒,让后
人不断地欣赏和赞叹!。

李白与月亮的诗句

李白与月亮的诗句

李白与月亮的诗句
1. “李白啊,那可是对月亮情有独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你看他多会找伴儿呀,就像咱孤单时也会找朋友聊天一样!
2. “哇,‘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小时候看月亮就跟咱小时候看新奇东西似的,好可爱啊!
3. “嘿,‘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这月亮在他笔下多霸气,跟那英雄站在山巅似的,多牛!
4. “哎呀呀,‘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这月亮陪着李白走一路呢,就像好朋友一直跟着咱一样!
5. “哟呵,‘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写得多形象啊,咱有时不也会恍惚一下嘛!
6. “看看,‘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他把月亮和生活融合得真好,可不就像咱们的平常日子嘛!
7. “哈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他连发愁都找月亮帮忙,咱是不是也能学学呢?
8. “瞧这,‘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这志向可大了,咱能有他这气魄吗?
结论:李白的这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真是太精彩了,生动地展现了他对月亮的独特情感,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月亮的无穷魅力。

李白与月亮有关的喜怒哀乐诗句

李白与月亮有关的喜怒哀乐诗句

李白与月亮有关的喜怒哀乐诗句李白呀,那可是个超级浪漫的大诗人呢,他和月亮之间的故事可太多啦,喜怒哀乐都能跟月亮牵扯上。

一、喜与月亮李白高兴的时候看月亮,那月亮就像是他的一个欢乐小伙伴。

像“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你看,小时候的李白多可爱呀,不认识月亮呢,就把月亮叫做白玉盘,还怀疑是瑶台仙境的镜子飞到天上去了。

这时候的李白对月亮充满了好奇和喜爱,就像一个孩子发现了超级好玩的新玩具一样。

还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虽然是一个人喝酒,但是有月亮陪着,还有自己的影子,就好像有三个人在一起似的,这多有趣呀。

李白能把孤独的喝酒场景变得这么欢乐,月亮在他眼里就像是一个能懂他的知心好友,陪着他一起享受美酒,分享快乐。

二、怒与月亮不过呢,李白也有对月亮“生气”的时候,当然这不是真的生气啦。

比如说他在仕途不顺的时候,看到月亮可能就会觉得月亮好像在看着他的落魄。

他一心想在朝廷里大展宏图,可是却总是受到挫折。

这时候的月亮虽然还是那个月亮,但是在他心里就有点像是一个冷眼旁观者。

他可能会想,月亮啊月亮,你每天都这么高高在上地看着我,我这么有才华,却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满心期待去做一件事,结果却不尽人意,然后看到周围一切都好像在嘲笑自己一样,月亮就成了他这种情绪的一个投射对象。

三、哀与月亮李白哀愁的时候,月亮就更显得凄美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一句那可是家喻户晓呀。

一个人在异乡漂泊,抬头看到那一轮明月,思念家乡的情绪就像潮水一样涌上来。

月亮在这里就像是一条思念的纽带,连接着他和远方的家乡。

还有“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里的月亮好像带着一种命运的无奈,沉到碧海之中,就像他的一些朋友或者他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最后只能消逝,这种悲哀在月亮的映照下更加深沉。

他对着月亮诉说自己的哀愁,月亮成了他最忠实的听众。

四、乐与月亮再说说李白快乐的时候和月亮的关系吧。

李白的诗关于月亮的诗

李白的诗关于月亮的诗

李白的诗关于月亮的诗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3、《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玉阶怨》唐·李白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7、《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8、《夜泊牛渚怀古》唐·李白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9、《金陵城西楼月下吟》唐·李白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

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亮最佳10首古诗

月亮最佳10首古诗

月亮最佳10首古诗1、《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3、《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4、《古朗月行》(唐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谁与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5、《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7、《月夜思乡》(唐杜甫)星稀月冷逸银河,万籁无声自啸歌;何处关山家万里,夜来枨触客愁多。

8、《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9、《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0、《行香子》(宋李清照)天与秋光,转转情伤,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新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月的诗歌赏析

月的诗歌赏析

月的诗歌赏析一、原文:《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二、衍生注释:1. “古朗月行”:这是一首乐府古题。

“朗月行”,是乐府古曲名,属于《杂曲歌辞》。

2. “呼作”:可以理解为叫做、称作。

这里是说小孩子把月亮叫做白玉盘。

3.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瑶台镜”就是瑶台上仙人所用的镜子。

三、赏析:这首诗的主题主要围绕着儿童对月亮的天真想象。

充满了童真童趣,情感上非常纯真质朴。

在表现手法上,诗人通过运用形象的比喻。

先把月亮比作白玉盘,这是非常贴合儿童认知的类比,因为盘子洁白圆润,和月亮的外观很相似。

然后又将月亮比作瑶台镜,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奇的想象,瑶台本就是神秘的仙境,那瑶台的镜子飞到青云之上,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古代人们对月亮那种遥远又神秘的向往。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

他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

他一生渴望建功立业,游遍了名山大川,饮酒赋诗。

感情充沛的他总是能在诗中把澎湃的情感、极致的想象和深刻的意境完美融合,像这首描写月亮的诗就充满了想象力,这种想象力贯穿在他很多诗作之中,也是他诗作的一大特征。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正在上语文课,今天的主题是描写月亮的古诗词。

老师说:“大家看,李白在《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里,把小时候天真地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多么有趣啊。

就像你们小时候看到什么都爱打比方,那当你们描述月亮的时候,也可以学学诗人这样充满想象的表达哦。

”例子二:一家人晚上在院子里乘凉,小孩子指着月亮说:“妈妈,那个月亮好大好圆,像个大饼。

”妈妈笑着说:“你可真有趣,诗人李白小时候还把月亮当成白玉盘呢,他说‘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诗人都这么充满童趣,你看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想法。

”例子三:在一个诗歌创作交流会上,大家在讨论关于如何写出新颖独特的诗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月亮就有着独特的情感。

它是美的象征,皎洁的月光更是营造出优美的意境。

加之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如中秋节月圆人团圆的特定文化心理。

同时,作为客观存在的自然物象,也会因外部的激化,人的主观心绪的差别而引发不同的感想。

它寄托了恋人的相思,表达了对故乡亲友的怀念与眷恋;在失意者的笔下,它则又成了失意、孤寂与落寞的象征……李白一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有幼年时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也有饮酒兴起时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更有游子思乡时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在其现荐的一千余首诗作之中,涉及月亮的就达380余首,数目之多,可谓唐诗这冠。

由此也足以看出李白对月亮的情有独钟。

可以说,古代诗人之中,李白对月亮的描绘是最为复杂,最为全面,也是最为完美的。

纵观李白的咏月诗,其笔下的月亮呈现出各种形态,如“圆月”“初月”“新月”“半月”“弯月”;各种色彩,如“明月”“皎月”“素月”“清月”“朗月”;就时间而言,有“寒月“”冬月“晓月”“夕月”“古月”“汉月”“夜月”;就地点而言,又有“天门月”“西江月”“峨眉月“巴月”“秋浦月”“秦地月”“萧湘月”等。

而李白天生豪迈奔放的性格又使得他可以支“泛月”“醉月“乘月”“揽月”“寄月”甚至去“赊月”。

“如此地喜月、爱月、玩月、咏月,李白可谓是古今第一,天下无双。

”了李白不尽的诗兴和灵感。

而李白更加发挥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并将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哲理精神融入兰中,使月亮由自然客体向人格意志转变,使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月亮意主题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总之,在李白的月亮世界里,不仅有灵动飘逸的物境,更是饱含了作者人格意志的“我境”,显示出独特的意境之美与独特的浪漫性,体现了自己支理想和光明的不懈追求与探索。

以下就对李白的月亮世界以及他的大胆开拓与创新做出的具体分析:一、李白的月亮世界首先,李白的咏月诗创造出了优美的意境。

月景在李白的笔下总是表现得美丽非凡。

“在描写月色时,总是有水相伴。

月或倒映湖中或伴随着大江溪流,月光水光交织在一起相映成趣。

”如《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写道:“万壑千岩,峥嵘镜湖里。

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

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

”月下乘舟,湖水与岸的真实感被月夜给模糊了,使诗人产生错觉,仿佛行在空中,向月亮游去。

诗人如入仙境,呈现出一种超凡的境界。

其次,李白在描写物境之美的同时,融入了自己的主观之意,使景与情有机结合,达到以景写情,以情衬景的效果。

此时的月也已不再是单纯的自然之物,而是自然的人化。

综合起来,李白的咏月诗所表达的情感可分为以下几类:1、表达失意与孤寂的心情李白一生历经坎坷,其性格豪迈奔放,但又高傲自大;心存远大的报国理想,无奈却报国无门,失意与惆怅伴随其大半生。

此情此感也只能寄托于诗作之中以做宣泄。

如他在《长相思》一诗中这样写道:“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帏望月空长叹。

”;便是借月来抒发自己沦落的惆怅,借用比喻的手法烘托自己被迫离就的痛苦心情。

李白一生都在幻想自己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能建功立业,功成身退是他的理想人生。

但是,他为人真率狂放,蔑视权贵。

国为不为奸佞所容,所以他的一生都不尽如人意,仕途坎坷,屡遭谗毁,他在不少诗歌中都写下了自己这种愁苦之情。

如《古风》一诗中写道:孤兰生幽园,众草共芜没。

虽照阳春辉,复悲高秋月。

飞霜早淅沥,绿艳恐休歇。

若无情风吹,香气为谁发?”在这里,李白也借月来抒发自己理想的失落和感叹自己仕途的坎坷。

由于如此种种的遭遇,使得李白也是孤独寂寞的,现实中屡遭打击却无处申诉,只能借诗抒怀。

如《夜泊牛渚怀古》中“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谢尚牛渚乘月泛舟遇见袁宏月下朗吟这一富于诗意的故事,和诗人眼前所在之地(牛渚西江),所接之景(表天朗月)的巧合,便是诗人由“望月”而“怀古”的主要凭借。

诗人面对空中明月,心情无限孤寂,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世上知音难觅,惟有仰空长叹。

而《鹦鹉洲》中“迁客此时徙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则饱含了对黑暗社会不重视人才的不合理现象的控诉。

月亮作为皎洁真率的象征,被李白赋予了更多的人性和灵性,也成为了他倾诉苦闷的对象。

在李白的一生中,月亮就像一个忠诚的朋友,始终陪伴在他的身边。

2、表现豪迈洒脱的性格和飘逸超旷的胸襟李白兼具儒、道、任侠精神,也造就了他豪迈洒脱的个性和飘逸超旷的襟怀。

如《东鲁门泛舟》中:“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诗人将月下泛舟,遨游太空看作是人生无穷的乐事。

《唐摭言》甚至以“水中捉月”为李白生命的归宿点。

“李白着宫锦袍,游采石江中,傲然自得,旁若无人,因醉水中捉月而死。

”传闻虽不可信,但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李白对月亮喜爱的程度。

因此,他竟敢上天捉月。

如《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云》中的“俱怀逸光壮思飞,欲上表天揽明月。

”由此我们也看到一个想象丰富,个性洒脱的诗仙形象。

而他的《把酒问月》更是逸兴豪迈,感情丰富,语言夸张。

其中的“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引出了人与月之间若即若离,似却近的关系,并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与思考。

人生是短暂的、痛苦的、其间有着不尽的坎坷与曲折,孤独与寂寞,但李白却可以让自己尽量忘却这一切,去享受人间的自由与快乐。

如《将进酒》在自己失意之时,李白却仍能吟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样旷达豪迈的诗句,我们也不得不为他有如此宽广的胸襟而感叹。

又如《关山月》中“明月出天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李白心境开阔,因此,他的月亮也随之开阔和雄壮。

读后,使人心胸一振,我们也找不到他一丝惆怅的借月咏愁情的意象。

再如他在《玉壶吟》中写道:“烈士击玉壶,壮心异暮年。

三杯拂剑舞秋月,忽然高咏涕泗连。

“这里的刀光剑影,显示出诗人那种拂剑而起的游侠豪情。

月亮在此也不再委靡惆怅,而体现了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壮志。

李白生平最渴望的就是做一名儒将,驰骋沙场,但他的一生都没有机会尝试,因此就把这种强烈的愿望写入了自己的诗作之中。

如《塞下曲》之五中写道:“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这类诗歌充满了一种侠肝仪胆的豪情。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他咏边塞而悠悠闲谈,也许,这正是李白儒侠风格所在。

3、表达自己清高、皎洁的品质以及与朋友之间纯洁的友谊月,是清高、皎洁的象征,这也正好与李白的先天秉性相契合。

如《月下独酌》中这样写道:“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诗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意能招呼明月为伴,表现了自己如月般冰清玉洁,超凡脱俗的节操。

也许,在现实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也只有明月能与自己进行心灵上的门交流,成为自己永远的知己。

而在与友人的交往中,皎洁的月亮更代表了彼此之间友谊的纯洁与高尚,如在《哭晁卿衡》一诗中,诗人这样写道:“明月不归沉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将日本友人晁衡比作明月,把晁衡海中遇难比作“明月沉碧海”,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真挚的痛悼之情。

而在听到友人王昌龄遭贬后,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寄》中寄予了无限的关切与同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朗西。

”诗人以寄月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友人的安慰与关怀。

同时也用明月象征自己和友人品质的纯洁无暇。

这样的想象既奇特新异,又无不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毫无做作之态,也显示了李白文学功底的深厚。

4、表达离别思念之情自古以来,月亮就作为离别、思念的一种寄托被历代文人使用。

如南朝谢庄《月赋》中有“美人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明月亘古如斯,而世事变幻不定,这就不可避免地滋生思念的情愫。

李白最为著名,甚至妇孺皆知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的字里行间都流露出诗人沦落天涯,眷恋故土的那份深情。

文字虽然短小,但内涵却非常丰富,表达了久别故土的人的共同情感,能激发起人们的共鸣,读起来使人感到亲切而真实。

又如他在《赠崖待御》“谁怜明月夜,肠断听秋砧。

”一诗中也以咏月表达了因失意愁苦而思念故乡亲人的那份深情。

在他的《捣衣篇》中:“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通过描写妇女趋月夜为亲人捣衣的心情,表达了她们对远征丈夫的深切怀念。

而《关山月》则描写了塞外征人的见月思乡之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不论是对亲人的思念,对朋友的思念,还是对故乡的留恋,也或者是借月表达他人的思念,李白都巧妙地把这种感情寄托在明月之上,无生命的月亮在如上之多的情感的浸泡下也变得情真意切,鲜活灵动了。

“任何艺术境界,作为对某种生活美、自然美的提炼升华的产物,都或隐或显地渗透了诗人本身的意志。

”李白的月亮世界恰恰体现了这一点,在他的咏月诗中同有单纯的以月亮本身为全诗的主题,而是有着其深刻的思想和生活基础的。

这也正是李白的月亮世界的特点,即客观物象融入主观情感。

李白之所以对月亮怀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并能将之出神入化地借用到自己用以抒发感情的诗作中,也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历史文化积淀分不开的。

传统文化中的月亮给予了李白得以遐想基础和空间,但他并不满足于前人的给予,而是从自己的眼光出发,开拓了新的文化蕴涵与境界。

那下面我们就谈一下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继承与突破问题。

二、李白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月意象的传承与突破李白笔下的月亮意象,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支脉,具有传统的共性。

月亮作为一个最为常见,也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客观自然物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显著的地位。

人文化史学的角度来看,月亮在古代就成为先人崇拜的对象。

“我国最迟在商周时就有了对于月亮的崇拜;到秦以后,民间就有了拜月的风俗,显著表现在每年的中秋节。

另外,由于月亮的隐显、圆缺,月食及月中的模糊图像,进一步激发了人的想象。

民间流传的传说,如“嫦娥奔月”“月中玉兔”“天狗吃月”等,将月亮进一步神话。

这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积淀在李白心里,成为他迷恋月亮的文化底蕴。

月亮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也是在不断发展的。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则明生焉。

”这种特殊的天象及与之相关的种种变幻莫测的自然物象(如日、月食)引起了远古中国远始人的注意。

他们在原本相信世间万物皆有生命的前提下,创造了月神:《山海经》记载:“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

”《诗经月出》则是把月亮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的开端。

到南北朝,月亮开始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出现在南朝山水诗中。

刘宋谢庄的《月赋》,北周庾信的《舟中望月》等都有着力开发月亮作为独立审美客体的审美意义。

但尽管如此,从《月出》到曹孟德的“乌鹊南飞”再到六朝的月形象,都属于对月亮进行客观描绘的范畴。

此时的月亮,只是被动地作为一个客观自然物象,被动地被主体感受,并按主体的意愿感受进行描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