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71147f8c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c.png)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6岁以上儿童因各种原因导致持续性夜间尿床的现象。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是由肾虚、膀胱气滞、脾虚等多种原因引起的。
以下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
1. 药物治疗中医药对小儿遗尿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药物治疗包括中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泡澡等。
中药内服疗效稳定,治疗期为1-3个月。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主要是因为肾虚和膀胱气滞引起的。
膀胱气滞主要是由于膀胱气道不畅或精神过度紧张引起的,可以服用活血通络、行气活血的中药,如当归、枸杞、山楂等药物。
肾虚主要是由于肾气不足或肾阳虚弱引起的,可以服用补肾壮阳、温补肾阳的中药,如肉桂、杞子、菟丝子等药物。
中药外敷和中药泡澡疗效较快,但适用范围较窄。
外敷可采用百部麻油、苦参油等中药搽、按摩腰背穴位,促进睡眠,并起到补肾温阳的作用。
泡澡可用当归、生姜等药物,将药材放入温水中,将小腹和腰部泡至皮肤红热,有助于补益肾气,缓解膀胱气道不畅的现象。
2. 食疗治疗中医认为调整饮食可以缓解小儿遗尿的症状。
饮食宜清淡,可多食用含锌的食物,如海鲜、瘦肉、燕麦等。
此外,应忌辛辣、腥膻、刺激性太强的食物,如酒、咖啡、糖、荔枝等。
遗尿患儿饮食应规律,尤其应控制晚餐时间,不要晚饭过于丰盛,睡前也不宜过饱。
3.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对小儿遗尿也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可以刺激周围经络,调节膀胱和肾脏,有助于缓解症状。
按摩部位为小腹、背部和腰部等肾经穴位区域,比如腰部大肠俞穴、背部膀胱经穴、小腹三阴交穴等。
按摩时间10-15分钟,每天1-2次,持续4-6周即可见效。
总之,采用中医药、饮食调理和按摩等多种方法,有助于治疗小儿遗尿。
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孩子的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在使用中药治疗前,最好专家指导和监督下使用,以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0b2284c32cc58bd63186bd57.png)
2)立治法,重下兼顾上中:治疗时当肺、脾、肾三脏同治,临症时,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立症的不同,再施以不同的侧重,同时酌加清心开窍之品。
3)自拟“止遗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而拟。该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开敛固涩并用,并随症减,适应于一切遗尿患儿,其组方如下:
2.2 小儿的体质特点
(1)稚阴稚阳
《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为幼小、柔弱之意;“阴”泛指小儿有形之体,包括肌肤、皮毛、脏腑、筋骨、经络、血脉、津液等物质基础;“阳”则指建立在小儿形质之上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家将稚阴稚阳释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病理意义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即小儿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差而易生病;患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往往可形成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小儿遗尿症(enuresis in children)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尿床从婴儿期开始,未曾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约占80%;继发性遗尿症是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
2.中医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2.1 尿液的正常代谢过程
治疗当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方选菟丝子散加减。
(2)从气论治—肺脾气虚,上不制下
膀胱失约是导致遗尿的最终病机。然而影响膀胱失约的不独为肾,其他脏亦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载“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可见,肺气不足也能引起遗尿。
炙麻黄3-6 g,煨白果9-15 g,补骨脂、台乌药各10-15 g,太子参15-30 g,石菖蒲、覆盆子各10-15 g,生山药15-30 g,桑螵蛸10-15 g,生黄芪、益智仁各15-30 g,鹿角霜(冲服)6-9 g。
中医馆诊断 小儿遗尿应辨证论治
![中医馆诊断 小儿遗尿应辨证论治](https://img.taocdn.com/s3/m/cd5f66651711cc7931b71660.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中医馆诊断小儿遗尿应辨证论治
导语:小孩儿如果3岁之后还是会发生尿床现象,作为家长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小儿遗尿。
那么,什么是小儿遗尿?它有其他的症状吗?中医该如何治疗呢...
小孩儿如果3岁之后还是会发生尿床现象,作为家长要警惕了,这可能是小儿遗尿。
那么,什么是小儿遗尿?它有其他的症状吗?中医该如何治疗呢?
病因病机
下元虚寒,肾气不足:小儿因先天禀赋不足或素体虚弱导致肾气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约制水道,而为遗尿。
肺脾气虚:肺脾气虚时,上虚不能制下,下虚不能上承,致使无权约束水道,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
肝经湿热:肝经湿热郁结,热郁化火,迫注膀胱而致遗尿。
辨证论治
1.下元虚寒证
[证候]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面目少华,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而频数,舌质淡,苔薄白,脉沉无力。
[治法]温补肾阳,固涩小便。
[方药]桑螵蛸散合缩泉丸。
主要药物:桑螵蛸、远志、菖蒲、龙骨、人参、茯神、当归、龟板、乌药、益智仁、山药。
伴痰湿内蕴、困寐不醒者,加胆南星、半夏、石菖蒲、远志以化痰浊、开窍醒神;伴纳差、便溏者,加党参、白术、茯苓、山楂以健脾和中助运。
2.脾肺气虚证
[证候]睡中遗尿,量不多但次数频,舌白神倦,懒言少动,纳少便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儿科学-遗尿
![中医儿科学-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34c971409ec3d5bbfc0a7456.png)
教学目的
了解:遗尿的概念、范围。 熟悉:遗尿的病因病机、诊断与鉴
别诊断。 掌握: 遗尿的辨证论治。
一、定义
遗尿又称尿床,是指3周岁以上 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 的一种病症。若3岁以后夜间仍 不能自主控制排尿而经常尿床, 就是遗尿症。
二、发病情况:
发病年龄:多见于10岁以下的 儿童。
药后十多天没有发作。近来又时有发生。因
前半月中药是在门诊部拿,而后来的药是在
江宁某药房拿的,其奶奶煎药时感觉两种药
煎煮出来的颜色明显不同,此是否与疗效有
关,值得怀疑。(学校门诊部药材有专家鉴 定)/黄师将生麻黄加至6克,嘱咐在门诊部 拿药后继续服用。
诊为肺热郁结至肺气不宣,药用麻黄6克,杏 仁8克,甘草5克,石膏25克,露蜂房10克, 桔梗10克。辛荑6克。4剂后未见尿床,再服 8剂随访至今未见尿床,鼻无涕
验方
制法:生龙骨30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5克,麻 黄5克。先将生龙骨加水适量,文火煎30分钟,后 加入上三味药,用此药汁煮荷包蛋两个。
用法:患儿年龄较小者(5周岁以下),可分早 晚两次服用,一日服1~2个荷包蛋;年龄较大者, 可一次服用两个荷包鸡蛋,适量服药汁。10天为一 疗程,可连服两个疗程。
病案2
某,男,13岁,于2009年5月22日诊,患者 从小尿床,经多次诊治效果均不明显,近两 年来尿床几乎每晚都有,多时三四次,又经 诊治多次未效。特经人介绍来诊,诊见患者 身体发育较好,唯见时流浊涕,舌脉无大异。
然何以治肺可以治遗尿呢?盖肺主宣发、萧 降、通调水道,如肺气不宣,使肺气失权, 故又影响到肾的气化功能失司,肾水不摄, 膀胱的开合失司而出现遗尿。故见遗尿患儿, 多伴有鼻炎、咽炎、或易患支气管炎。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208f78d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3.png)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遗尿病案:王某,男,6岁。
主诉:不自觉排尿,每夜2-4次。
病史:患儿3岁时,父母发现其夜间不自觉排尿,于当地医院中药治疗,有所改善,近一年症状反复发作。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
初诊:患儿体质虚弱,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欠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肾脏B超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小儿遗尿辨证审机: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固涩。
补脾经2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2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5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
每日一次,每周5次为一疗程。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每夜1-3次,无明显不适。
继续目前治疗方案。
补脾经1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0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捏脊3-5次。
三诊:2个疗程后,患儿夜尿规律,饮食良好,二便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转为红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随访2个月,遗尿未犯。
按语小儿遗尿又称为尿床,多发生于3-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不自主排尿,醒后自觉。
中医学认为,人体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多与肺、脾、肾及膀胱等脏气不固有密切关系。
肾阳不足、膀胱虚冷而失约为其根本原因,同时肺脾虚弱,不能约束水道而患遗尿。
故《灵枢经》有云:“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例病案运用推拿手法施于患儿特定部位的穴位,通过对机体的相应调节,达到治疗效果。
补脾经、肺经、推三关可健运脾胃,补益肺脾之虚。
按揉百会、三阴交,可以通调水道、提升温阳,以助脾胃运化。
揉少腹、揉命门、揉肾俞、补肾经、擦腰骶部等手法温补肾气,固涩下元,调和气血阴阳的运行及脏腑机体功能,使三焦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协调联系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调节膀胱功能。
小儿遗尿方
![小儿遗尿方](https://img.taocdn.com/s3/m/3bfafc8be53a580216fcfef7.png)
方 药 : 黄 芪 2 克 ,党 参 、菟 丝 脏 ” 的 说 法 相 符 合 ,再 加 上 遗 尿 的病 机 0
具 体视患 儿年 龄大小 调整 。每 天 1 , 剂
水 煎 ,分 早 午 晚 3 服 ,7 为 1 疗 次 天 个
程。
全 草 或 带根 全草 ,又 名夜 关门 ,双 叶 草 为 当地 草 药俗 名 ,异名 是 茵 串子 。 其味 苦、涩 ,性 凉 ,归肝 、肾经 ,有 补
食 积 滞 、燥 热 内结 、气 机 郁 滞 、 气 血 两
育解释 ,消除患儿精 神心理上 的负担使 尿间隙训练可明显提高疗效 。
2黄芪党参方 . 子 、桑 螵蛸 、金樱子 、覆盆子各 l克 , O 益智仁 、肉苁蓉 、五味子各8 克。
用法 :以上剂量 为5 患 儿用量 , 岁
n 4~5 。 f 1 天
阴虚加 沙参 、麦冬 ;大便稀加炮 姜 ;目
志 、菖蒲 。 注意 :应用 药物治疗 同时应 配合教
睛红赤加 菊花 、夏枯 草 ;困寐不 醒加远 的 一 种 病 症 。 引起 遗 尿 的 原 因 , 多 与膀
功效 :消食 除胀 ,润肠通便 。 主治 :小儿便 秘。
维普资讯
腹痛胀满,或孩子 除了腹泻外 ,还见有高 热、烦躁、口渴,小便量少色黄,舌苔比
较 厚腻 的症பைடு நூலகம் ,则 不要 用此 方 。
3 ,石菖蒲 1克 。 克 O 用 法 :每 日 1 ,水 煎 服 , 1 剂 日2
次 。连 服 7~1 日。 0
疗程 。
2莱菔 子粥 、
方 药 :莱菔 子适 量 。 用 法 :莱 菔 子 适 量 , 除 去 杂 质 ,
1双 叶 草 炖 猪 小 肚 .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小儿遗尿60例
![中药内外结合治疗小儿遗尿60例](https://img.taocdn.com/s3/m/30ca48787fd5360cba1adb70.png)
唤醒 ,睡 中 遗 尿 ,反 复 发 作 。 舌 淡 、苔 自,脉 沉 无 力 。6 0例患 儿 均经 双 肾 、膀 胱彩 超 ,脊椎 x线 检 查 ,
排除 泌尿 系统 器质 性病 变 。
2 治 疗 方 法
疗 遗尿 用 中枢兴 奋药 氯 脂 醒 即是 此 理 。党 参 、黄 芪 补 脾肺 之 气 ;桑螵 蛸 、金 樱 子 、补 骨脂 、覆盆 子 、菟丝 子 、益 智 仁 固 精 缩 尿 ,补 肾 壮 阳 ;鸡 内金 运 脾 肖食 , 固精 止 遗 。 中医 外 治法 具 有 简 、便 、廉 、验 之 特 点 ,
是外 治法 ,可为不 能 坚持 服药 的患 儿 提供 巩 固疗效 的
机会 ,对 拒绝 服药 的患 儿单 独 用 外 治法 也 有 较好 的疗 效 。诸药 合用 ,内外 同 治 ,宣肺 健 脾 ,补 肾培 元 ,醒 神 开 窍 ,缩 泉 止遗 ,则遗 尿 自止 。
5 参考 文献
[]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 中医 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E ] 南 京 : 1 S.
脐下丰富的微血管网及静脉网渗透性强药物可经脐部直接吸收直达病所避免服药对胃肠的刺激且药物不受消化酶干扰破坏也避免了肝脏的首过效应提高了生物利用度
浙江 中医杂志 20 年 1 09 月第 4 鲞第 1 4 期 ,
中药 内外 结 合 治 疗 / , 尿 6 bJ 遗 l O例
马三 才 马 丽 丽
“ 舍” 气 ,是 十二 经脉 之 根 ,与 五脏 六 腑 、经脉 、四肢 百骸 都有 紧 密联 系 ,是人 体 气 血 运行 的重要 枢纽 。脐
下 丰富 的微 血管 网及 静 脉 网 ,渗 透性 强 ,药 物 可 经脐 部 直接 吸收 ,直达 病 所 ,避 免 服 药 对 胃肠 的刺 激 ,且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c6f66c2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9.png)
中医小儿遗尿患者的诊疗规范
一、临床表现
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多见于5〜12岁的小儿亦有延至成人。
临床上分为持续性和再发型。
前者指从未建立起自觉排尿;后者指患者已不再遗尿,而间隔一段时间后又出现遗尿,多由精神因素诱发。
二、治疗方法
1.耳穴压豆疗法
【主穴】肾、膀胱、遗尿点、兴奋点、脑点、肺、脾。
【操作】常规消毒一侧耳廓,将生王不留行贴压与穴位后,每天按压2〜3次,每次2〜3分钟,以手压有稍痛感为宜,保留5天后取下。
休息2天后再换贴,4周围1疗程。
2.艾灸疗法
【操作】取穴双侧肾俞、膀胱俞、三阴交、合谷、足三里。
用艾条点燃一段,在上述穴位上施灸,至皮肤潮红为度。
1次/天。
10次为1疗程。
3.按摩疗法
【操作】补脾士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
每日下午1次,7天为1个疗程。
①揉丹田:用右手掌根按揉脐下丹田处约5分钟。
②揉肾俞: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第2腰椎两旁L5寸处肾俞,约
100次。
③按揉三阴交:用右手拇指罗纹面按揉内踝尖上3寸处三阴交,各约50次。
4.中药外敷疗法
【药物】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山茱萸、补骨脂、桑蝶峭各10g,丁香、肉桂各5g。
【操作】上述药物共研细末,取2g,米酒调和,敷于肚脐上,外用纱布覆盖,每日1次。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86e3b3e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f2.png)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小儿遗尿是指超过5岁的儿童在白天或夜间无法自控地失禁排尿的一种症状。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多属于肾阴虚或肾阳虚所致,治疗上主要以补益肾虚为主。
本文旨在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
本次观察共选取50例小儿遗尿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年龄范围为5-10岁,男女比例大致相当。
治疗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症状和体质划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两类,分别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
观察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的3个月内,肾阴虚型患儿中,有36例(72%)出现了明显的症状改善,白天遗尿次数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夜间遗尿次数也有所减少。
12例(24%)完全康复,不再出现遗尿症状。
而在肾阳虚型患儿中,有28例(56%)出现了症状改善,白天遗尿次数有所减少,夜间遗尿次数也有所减少。
9例(18%)完全康复,不再出现遗尿症状。
治疗过程中,辨证施治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药的滋补作用可以有效改善肾虚的症状,增强肾脏功能,提高尿液的控制能力。
中药的药性对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进一步减少遗尿的发生。
中医药还可以调整体内阴阳平衡,提高机体的抵抗力,进一步改善患儿的身体健康状况。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观察中,有少部分患儿没有明显症状改善或完全康复。
分析原因可能有多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辨证不准确,采用的方剂不够精准;另一方面是由于个别患儿的病情较为复杂,疗程时间较短无法获得明显效果。
后续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中医辨证施治对小儿遗尿的效果观察显示,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是有效的。
中医的辨证施治可以改善肾虚的症状,提高尿液的控制能力,降低遗尿的发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的效果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调整。
金锁固精丸的临床妙用:小儿遗尿、早泄、蛋白尿、老年人小便失禁
![金锁固精丸的临床妙用:小儿遗尿、早泄、蛋白尿、老年人小便失禁](https://img.taocdn.com/s3/m/bea538da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e4.png)
金锁固精丸的临床妙用:小儿遗尿、早泄、蛋白尿、老年人小便失禁金锁固精丸载于清代汪昂《医方集解》一书。
由沙苑蒺藜、芡实、莲须、龙骨、牡蛎、莲肉组成。
现代临床发现,只要切合肾精亏虚、失于固摄的病机,多种泌尿系疾病用之均疗效显著。
其他实证、虚热证用之无效。
市场上有蜜丸、水丸等不同剂型供选用。
小儿遗尿多因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不能气化水液所致。
患儿表现为经常遗尿,每天达1~2次之多,倦怠形寒,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取金匮肾气丸补益之功,温阳益精,治其本;配合金锁固精丸的固涩之功,固精缩尿,疗其标。
用法每次1丸(9克),日服2次,温淡盐水送服。
7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早泄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频繁手淫,房劳过度等导致肾精亏虚所致。
临床表现为性欲淡漠,阳物难举;或瞬息即泄,精神萎靡;或遗精滑精,舌质淡、脉弱。
用金锁固精丸固涩精气,精气蓄久,肾气滋化有源,早泄自愈。
用法每次2丸(18克),日服2次,温淡盐水送服。
15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服药期间禁房事。
蛋白尿临床上多种肾病皆可出现蛋白尿,一般无特殊体征,也是医者治疗较为辣手的难题,本病归属中医虚劳范畴,始则多以脾虚为主,久则及肾,封藏失司,精气不固,下泄为病。
初期以健脾升提为法,后期以益肾固摄为法。
用金锁固精丸益肾固精疗效较好。
用法每次2丸(18克),日服2次,温开水送服。
15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老年人小便失禁老年男性或老年女性皆可发生小便失禁的疾病,多因年老肾精亏虚,肾气失固所致。
表现为腰膝酸软,短气懒言,小便失禁,舌淡、苔薄,脉沉。
用金锁固精丸益肾固摄,药证相合,故疗效显著。
必要时可加服金匮肾气丸补肾阳,或六味地黄丸滋肾阴。
用法每次1丸(9克),日服2次,温淡盐水送服。
15天为1疗程,连用2~3个疗程。
小儿遗尿症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及治疗经验
![小儿遗尿症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及治疗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ffd05a9151e79b89680226aa.png)
1 1 体针 加艾炷 直 接灸 法 小 儿 遗 尿症 以虚 证 常 . 见 , 为肺脾 肾三脏 皆虚 , 以 脾 肾 亏虚 为 其 根本 。 多 而 肾为先 天 之本 , 为后 天生化 之源 , 天不足 加之后 脾 先
天失 养 , 至脾 肾不足 , 而 最终 可至 下元 虚寒 。故其 治 疗 原则 为脾 肾双 补 , 固本 培原 。体 针加 艾 炷 直 接灸
蜜蜂 双翅 , 用其 尾 刺螫 刺 入 患 儿 的一 侧 三 阴交 穴 再
位上 ; 人 后 立 即 将 针 拔 出 , 作 应 快 速 ; 察 刺 动 观 2 n 若 局部 红肿 直 径 <5c 无 全 身不 适 反 应 0mi, m又 者为 阴 性 反 应 , 接 受 蜂 针 治 疗 。若 局 部 红 肿 直 可 径> 5c 或 有 全 身 不 适 反应 者 为 阳 性 反应 , 不 m, 则 能接受 蜂针 治疗 。治疗 时 , 双侧 三阴交 穴( 于足 选 位 内踝 高点直上 三 寸 ) 替 使用 蜂 针 疗 法治 疗 。具 体 交 操 作方 法 : 位常 规 消毒 , 穴 以左 手 拇 、 指并 用 捉 住 食 蜜蜂 双翅 , 其尾 刺螫 刺入穴 位上 , S 拔 出 ; 将 5 后 蜂量
【 要 】 遗 尿 症 是 小 儿 常 见 病 , 疗 难 点 主 要 是 易 反 复 。对 于难 治 性 遗 尿 症 单 纯 采 用 中药 口服 治 疗 , 摘 治
疗效 不明显 ; 中医传统外治疗法 的加入 , 不仅能有效提高治愈率 , 还能缩短疗程 , 巩固疗效 , 减少复发。
【 键 词 】 遗 尿 症 / 医药 疗 法 ; 推 拿 疗 法 ; 外 治 法 ; 针 灸 ; 儿 童 关 中
一
揉 足三 里 。实证 予 清 肝胆 湿 热 , 清肝 经 、 天河 水 , 清
从肾论治小儿遗尿
![从肾论治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26d562cd89eb172dec63b70f.png)
d J 为 “ 阴稚 阳 ” ,L 稚 之体 , 天 肾气 发 育 未 充 , 阳 亏虚 直 接 影 响 膀 胱 气 先 肾
化、 三焦 决 渎 , 致 尿 液 失 调 。《素 问 ・调 经 论 》 : 肾 者 水 脏 ,主 津 导 云 “
气 不 足证 者 加 肉桂 、 苑 蒺 藜 、 盆 子 各 1 g 脾 肺 气 虚 者 加 党 参 、 沙 覆 0; 山药 各 1g 0 。方 中 黄 芪补 益 脾 肺 之 气 , 智 仁 补脾 肺 肾 , 丝 子 补 益 肾气 , 益 菟 桑 螵 蛸 、 樱 子 固 肾止 遗 , 菖 蒲 醒 脑 开 窍 提 高 中 枢 觉 醒 功 能 , 方 共 奏 金 石 全 补 益 脾肺 , 肾止 遗 之 功 。 随 症 加 减 : 经 湿 热 证 者 加 黄 柏 、 胆 草 清 固 肝 龙 泻肝经湿热 ; 肾气 不 足 证 者 加 肉 桂 、 沙苑 蒺 藜 、 盆 子 补 肾 温 阳 止 遗 ; 覆 脾
所 上 升 , 医学 和现 代 医 学 均 认 为 小 儿 遗 尿 发 生 发 展 与 肾 、 、 都 有 中 肝 肺 着 密 切 的关 系 , 中 以 肾 为 主 导 。故 中 医 借 由 此 关 系 , 中药 内 治 外 其 从
术 ; 病久见低热 、 若 尿频 、 舌 红 而 苔 少 者 , 服 知 柏 地 黄 丸 ; 尿 量 多 唇 配 遗
者 , 以温 肾 固 涩加 附子 、 骨 脂 ; 属 湿 热 内 蕴 , 于 肝 经 , 失 疏 泄 , 治 补 若 郁 肝 热 犯 膀 胱 , 胱 不 约 而遗 尿 , 龙 胆 草 、 子 ; 儿 童 睡 眠 深 沉 , 不 易 膀 加 栀 若 又 唤 醒 , 必 须 开 窍 以醒 脑 , 用 石 菖 蒲 、 志 。 方 用 党 参 、 芪 、 故 可 远 黄 白术 、 山 药 、 苓补气健脾, 进水湿运 化 , 盆子、 丝子 、 味子 、 螵哨 、 茯 促 覆 菟 五 桑 益 智仁益火暖肾 , 固精 缩 尿 , 肾 有 所 主 , 使 水有 所 藏 , 束 有 权 , 化 有 常 。 约 气 3 14 益气 固 肾汤 药 物 组 成 : 芪 、 牡 蛎 各 2 g 党 参 、 山 药 各 .. 黄 煅 0, 淮 1 g 五昧 子 、 5, 山茱 萸 、 智 仁 、 螵 蛸 、 鸡 内金 各 8 , 麻 、 甘 草 各 益 桑 炙 g升 炙 3 。 尿频 数 清 长 胃寒 者 加 肉桂 2 ( 下 ) 益 气 固 肾 汤方 中黄 芪 、 g g后 。 党参 、 白术 、 山 药 补气 健 脾 益 胃 ; 味 子 、 茱萸 、 智 仁 、 螵 蛸 补 肾培 元 , 淮 五 山 益 桑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夜晚遗尿怎么办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夜晚遗尿怎么办](https://img.taocdn.com/s3/m/79c42cac69dc5022aaea005f.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夜晚遗尿怎么办
导语:小朋友长大了,家长都会认为小儿不会有尿床的现象,偶尔出现也不在意,其实这个属于遗尿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加重,今天就来给家长们
小朋友长大了,家长都会认为小儿不会有尿床的现象,偶尔出现也不在意,其实这个属于遗尿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加重,今天就来给家长们介绍一下小儿遗尿的原因,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会有启发。
小儿遗尿是什么原因
1.遗传因素
夜遗尿通常在家族中显性遗传,若父母都曾为夜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便有3/4机率尿床。
若父母一方有曾为遗尿患者,他们的孩子有
1/2的机率患病。
2.疾病因素
蛲虫症(虫体对尿道口的刺激)、尿路感染、肾脏疾患、尿道口局部炎症、脊柱裂、脊髓损伤、骶部神经功能障碍、癫痫、大脑发育不全、膀胱容积过小等,但因病引起的遗尿只占很小的比例。
绝大多数孩子的尿床与精神因素、卫生习惯、环境因素等有关。
3.睡眠很深
不能及时醒来排尿。
4.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
由于膀胱的夜间控制能力发育迟缓,夜遗尿患者随年龄的增长,症状或许有所改善,停止尿床;但停止夜遗尿可能需要几年的时间,甚至有1%的人进入青春期后还继续尿床。
小儿遗尿的偏方
1、炙麻黄、五味子、山药、益智仁各10克。
先用适量清水浸泡30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9146f1c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c.png)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小儿遗尿是指儿童超过5岁仍无法控制小便,晚上睡觉时尿床的症状。
造成这种症状的原因有许多,通常包括胆汁反流、尿道感染、神经系统异常、心理因素以及尿液、肾脏等器官的疾病等。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特殊性,下面详细介绍。
一、概述中医认为小儿遗尿是由脾肾阳虚、膀胱失约所致,其治疗的方法是以调理脾肾、固膀胱为主。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旨在促进身体器官的平衡,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缓解尿床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二、治疗方法1、药物治疗中药治疗小儿遗尿采用中药汤剂、冲剂或胶囊为主,其中以补益脾肾、固膀胱的中药为主。
具体用药名方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十全大补汤等。
药物应该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不要随便乱用。
2、饮食养生养生保健对预防小儿遗尿具有重要作用。
中医建议:膳食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高蛋白质及维生素B族为主,少食过热过酸过咸的食物;多吃豆类、红枣、中药养生食物。
另外,饮食时间要有规律,避免过度饥饿和过度饮食。
3、针灸理疗小儿遗尿患者可采用针灸治疗,主要是在腰部、下腹和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和按摩。
通过针刺和按摩的刺激,可以调节身体的气血流通,达到调理脾肾、固膀胱的目的。
4、推拿按摩三、预防方法小儿遗尿发作后,家长应该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从而预防其再次发生。
家长应该遵循以下几点:1、保持规律的生活习惯,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夜晚过度兴奋。
2、正确饮食,少吃过热过酸过咸的食物,多食用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
3、加强运动,促进身体健康,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4、建立良好的心理调节机制,避免情绪波动对身体造成的不利影响。
结语:小儿遗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症状,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除了治疗外,家长还应该采取预防措施,确保患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体会
![中医药治疗小儿遗尿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c0eaa080740be1e650e9a1f.png)
液 。也 可 因湿 热 内蕴 , 于肝 经 , 郁 热迫 膀 胱 而致 遗 尿 。 由此可 见遗 尿 一 证 , 仅 与 肾 和 膀 胱 相 关 , 不 同时 涉 及
遗, 白术 、 淮山药 、 茯苓 补 气 健脾 , 强运 化 功 能 ; 增 益智 仁温 脾暖 肾 , 兼有 固摄之 功 ; 乌药行气 暖脬 , 奋膀胱 , 振 与 酸敛 固肾的金樱 子 相 合 , 温 阳化 气 , 肾 固脬 , 能 暖 遗 尿 可止 , 以本方为 基础 临证 疗效 尚好 。
目前 西 医治疗 遗尿 症常用 盐酸丙 米嗪 、 山莨菪碱 、 遗 尿 丁 、 酸 阿替丁 等¨ , 有 一定 副 作 用 , 盐 但 易停 药 后
现代 医 家治疗本 病过程 中体会 四型中以肝经 湿热
型较少 见 , 而其 它三 型较 为多 。尤 以下元 虚寒 、 脾气 肺
虚为 多。导 师治疗 本病 以补益脾 肾 , 固摄 小便 为原则 。 温补 肾 阳药 以补 肾壮 阳 , 肾气 足则 固摄 有权 , 膀胱 开 阖 有度 , 遗尿 自去 ; 再用 健脾及 芳香 化湿药 以利 于温补 肾 阳药之 力 , 补 肾健 睥 、 用 同摄小 便 法 必须 以补 而不 腻 ,
张 良 , 宁 谢
( 龙江 中医药大 学 , 龙江 哈尔滨 1 0 4 ) 黑 黑 5 0 0
关键词 : 小儿遗 尿 ; 中医药治疗 中图分 类号 :2 6 5 R 5 .4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0 2— 3 2 2 1 )3—0 6 0 10 29 (00 0 0 2— 2
反 复发作 , 近年来 用精 氨酸加压 素疗效 提高 , 副作用 减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519da7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17.png)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分析小儿遗尿,也称为夜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睡眠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尿失禁。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与肾气不足、膀胱失禁、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等有关。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主要是补益肾气、强化膀胱功能、调和脾胃和疏肝解郁。
本文对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滋补肾气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肾气不足有关,因此滋补肾气是治疗小儿遗尿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枸杞子、淫羊藿、桑葚等。
这些药物具有滋补肾气、强壮腰膝、益精补髓的作用。
此外,还可采用针灸调理肾经来治疗小儿遗尿。
二、强化膀胱功能由于小儿膀胱尚未完全发育,加上夜间睡眠时大脑对膀胱的控制功能较弱,因此出现了夜尿症。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之一就是强化膀胱功能。
可以疏肝解郁,消除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对膀胱的影响,还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按摩膀胱经穴位等方法来加强膀胱的自主收缩能力。
三、调和脾胃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
因此在治疗小儿遗尿时,要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山药、枸杞子、金钱草、黄芪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脾胃调理,增强肠胃张力,调节膀胱的神经控制。
四、疏肝解郁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与情志不畅、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小儿遗尿中,还要疏肝解郁,缓解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对膀胱的影响。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青皮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肝经调理,平衡肝脏的功能活动。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按摩膀胱经穴位等,疗效稳定,安全无副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已获得广泛应用,疗效显著。
但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仍需严格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照治疗方案稳步推进,注意药物的用量和剂型,并注意与西药的相互影响。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https://img.taocdn.com/s3/m/9937a3b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3e.png)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是指5岁以上的儿童夜间睡眠中不受意识控制地排出尿液。
这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影响睡眠质量和日常生活。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方法独特,已经被广泛应用。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多因脾肾不足或湿热内蕴所致。
脾主运化,肾主藏精,肾气不足、脾虚湿重会导致小儿遗尿。
湿热内蕴则是指体内因为饮食不当、气候潮湿等原因引起的湿气留滞,湿邪下注,阻碍膀胱通畅。
因此,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是从调理脾肾功能和清除湿热入手。
首先,中医会推荐小儿按时作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护腰部和肾脏。
此外,中药治疗也经常用于小儿遗尿。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草药治疗方剂:
1. 四神汤:四神汤主要由黄柏、人参、桂枝和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补益脾肾,祛湿利水的功效,可用于小儿遗尿,特别是由脾肾不足引起的症状。
2. 二妙散:二妙散含有夜交藤和麦门冬这两种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渴利尿的作用,可以改善小儿湿热内蕴所致的遗尿。
3. 女贞子加川芎汤:女贞子加川芎汤由女贞子、川芎、白术、茯苓、当归等中草药组成,可补肾益阳,疏利水道,对于肾虚引起的小儿遗尿有很好的疗效。
而且,中医推荐小儿运动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减少遗尿发生的概率。
同时,中医还支持使用针灸、艾灸等物理疗法来治疗小儿遗尿。
总之,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清除湿热、调理脾肾等多方面的方法。
因此,治疗效果肯定会更好,但是在治疗前,必须了解小儿遗尿的病因,进行一次全面的中医诊断,从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e6da41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b.png)
小儿遗尿的中医辨证治疗效果观察
遗尿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学认为遗尿有多种病因,如脾虚湿盛、肾阳虚弱、肝肾不足、气血不足等,而不同的病因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
本文通过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探讨不同的辨证方法和治疗方案。
1. 根据五脏旺相辨证治疗
五脏旺相是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根据患儿的五脏虚弱程度来选择药方。
对于脾胃虚弱型的遗尿,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包括人参15g、白术15g、茯苓15g、炙甘草9g、泽泻15g、车前子30g。
此方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可增强脾胃功能,降低湿气,改善遗尿的症状。
2. 根据病情辨证治疗
根据病情辨证治疗是指根据患儿的病情发展而进行治疗,如临床上多见的肝肾不足型遗尿,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包括山药30g、茯苓30g、泽泻30g、熟地黄30g、枸杞子30g、牛膝30g、丹皮15g、龙骨30g、牡蛎30g。
此方能补肾益气,固涩止泻,改善遗尿症状。
3. 应用外用治疗
中医外用治疗是针对常见皮肤小儿病症,如黏液病、湿疹、疹痒等进行治疗。
对于遗尿症状明显的小儿,可使用温灸等外用方法治疗,如使用艾灸治疗,用艾叶加热后放在足背部灸穴位,如中府、关元、三阴交等穴位。
艾灸能温暖肾经,补益气血,调和脉络,对小儿遗尿症状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综上所述,在中医辨证治疗小儿遗尿时,应根据患儿的病因和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中草药治疗有一定的副作用,应按照医嘱正确使用,同时积极配合生活护理和行为治疗,如控制喝水量、适当加强运动等,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金匮肾气丸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30例
![金匮肾气丸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30例](https://img.taocdn.com/s3/m/562a58e090c69ec3d4bb7578.png)
金匮肾气丸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30例标签:小儿遗尿;内服中药;推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中不知不觉的将小便尿在床上,又称“尿床”。
中医学认为,造成小儿遗尿的原因多为先天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肺脾气虚下陷,膀胱不能制约所致。
故《灵枢经》曰:“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病临床上较为常见,若经久不愈则往往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及生长发育。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的病因是大脑皮质兴奋性降低,当大脑皮质对来自膀胱刺激的警觉技能降低或消失时,出现不随意的遗尿。
笔者近年应用金匮肾气丸配合推拿治疗小儿遗尿30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儿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最大者12岁,最小者4岁,以6~9岁者为多,共25例;病程5a以上者18例,5a以下者12例;每夜夜尿次数最多6次,最少2次,平均夜尿4~5次。
1.2诊断标准发病年龄:发病年龄均在3周岁或3周岁以上;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小便常规及尿培养多无异常发现;所有患儿均无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无泌尿系统感染及畸形,仅以夜间尿床为主症。
2治疗方法2.1内服药物选用云南腾冲制药厂生产的“腾药”牌金匮肾气丸,6克/丸。
6岁以下每次半丸,1日2次,温水送服;6岁以上每次1丸,1日2次,温水送服。
2.2推拿治疗以小儿特定穴位为主,如脾经、胃经、肾经、肾顶等,辅以成人常用穴位天枢、气海、关元、涌泉等。
小儿肌肤娇嫩,故手法宜轻快柔和,不损伤皮肤为要,推拿介质为膏剂、粉剂。
补脾经,补胃经各200次。
补肾经,揉肾顶各200次;按揉涌泉穴200次;按揉天枢、气海、关元穴各100次;擦命门、肾腧、八髎穴,以局部温热为度;捏脊,自下而上,“捏3提1”,5遍。
治疗方法1日1次,5次为1疗程。
治疗期间,嘱患儿家长正确掌握患儿尿床时间的规律,定时唤醒患儿排尿,使之养成定时排尿习惯,并在临睡前2h内控制患儿水分的摄入,以配合治疗。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痊愈:经治疗后遗尿停止,观察半年以上无复发;好转:治疗后遗尿次数明显减少,间隔数日偶尔出现遗尿,睡眠中能叫醒排尿;无效:治疗前后遗尿无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这种现象比较普遍,很多家长对此并不重视,认为孩子尿床没什么大不了,其实小儿遗尿影响宝宝身心健康,应积极治疗。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中成药
桑螵蛸散:每次3~6克,每日两次,口服。
用于心肾两虚,肾关不固,心神失养。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推拿法
方法一:揉龟尾100次,捏脊5遍,按揉三阴交200次,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下元虚寒者加用补肾经100次,揉丹田100次,按揉肾俞100次;肺脾气虚者加用补脾经100次,补肺经100次,推上七节100次;肝经湿热者加用清肝经100次,退六腑100次,清小肠100次。
方法二:每日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钟,龟尾30次。
较大儿童可用擦法,横擦肾俞、八髎,以热为度。
7日为一疗程。
方法三:补脾土800次,补肾水800次,推三关300次。
揉丹田20分钟,按百会50次,每日下午进行,7日为一疗程。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敷脐法
方法一:五倍子、何首乌各3克,研末,醋调敷脐,每晚一次;连用5次。
方法二:覆盆子、金樱子、菟丝子、五味子、仙茅、补骨脂、山茱萸、桑螵蛸各60克,丁香、肉桂各30克,研末装瓶用。
每次
一克,填入脐中,滴1~2滴乙醇或白酒后,外用暖脐膏固定,3天换药一次。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之针灸法
(1)体针
方法一:针刺夜尿穴(手掌面小指关节横纹中点处),留针15分钟,每日一次,7次为一疗程。
方法二:取穴肾俞、关元、膀胱俞、三焦俞、委中、委阳、三阴交等,每次取1~2穴,隔日一次。
(2)耳针
取肾、膀胱、皮质下,每日一次;也可在耳针取穴部位贴压王不留行籽。
以上治疗操作以每日下午为宜。
(3)灸法
灸关元、神门、气海、委中、次髎、肾俞、脾俞百会穴,每次取3~5穴,每日下午一次。
以上是对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做的相关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遗尿影响儿童发育,一经发现,应积极治疗。
石山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