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做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经典精做【含答案及解析】(1)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练习)(解析版)
专题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1.(2019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左传·定公四年》载:“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
分鲁公以大路大旂,夏后氏之璜,封父之繁弱,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
”材料表明( )A.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B.周公成为天下的绝对大宗C.智慧和品德是分封的重要依据D.殷族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答案】C【解析】宗族关系是维系分封制的纽带,材料没有涉及,故A项排除;周天子是天下的绝对大宗,而不是周公,故B项错误;“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表明分封的重要依据是智慧和品德,故C项正确;“殷民六族: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使帅其宗氏,辑其分族,将其类丑,以法则周公,用即命于周”表明殷族没有获得与周族同等地位,故D项错误。
2.(2019江苏扬州期末)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
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材料反映分封制的实施( )A.使得封国成为地方政权B.削弱对封国的政治管理C.彻底打破了宗族的界限D.强化了旧有的宗族因素【答案】A【解析】材料中“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说明诸侯国的形成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相互作用的结果,故选A;B、D是从分封制或宗法制单个方面而言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中“彻底”表述不当,排除。
3.(2019江苏苏锡常镇调研一)《左传·襄公十二年》中记载:“秋,吴子寿梦卒。
(襄公)临于周庙,礼也。
凡诸侯之丧,异姓临(临,哭也)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含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考点1 了解先秦时期的王朝变迁1. 变迁:、、周(又分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更替,合称三代。
2. 周朝:年周武王伐纣灭,建立周朝,吏称西周。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
考点2 理解分封制、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和影响1. 分封制的内容:为了进行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和分别授予、和,让他们建立,拱卫王室。
诸侯的义务有:服从的命令,为周天子、随从作战、和。
同时,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建立和征派等。
分封制的影响:加强了;扩大了,形成对周王室的政治格局。
2. 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是用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
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
3. 宗法制的内容:周天子由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地位。
按关系的亲疏,形成了“———”这样的宗法等级。
宗法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和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考点3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征。
形成了一套从到的行政管理制度;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族权与王权相结合;王位世袭制、和构成基本内容。
考点4 了解秦的统一战国时期,秦王赢政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公元前年,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秦朝,定都。
考点5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中央官制1.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
秦王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和地位,因此把三皇和五帝的名称合为“”,定作自己尊号,自称“”。
2. 秦朝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秦朝在中央设立、与,史称“”。
他们的职权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是的助手,负责系统;太尉主管。
三者互相又相互,大权最终集中于手中。
九卿:之下设诸卿,分别掌管国家的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考点6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1. 建立: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
秦统一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直接任命。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案1.【答案】A【点拨】关键是理解材料的意思并且能了解时代背景,唐朝高宗时期门阀和士族都已经遭到沉重的打击,不再是政府的主要问题,所以可以排除BD。
至于C项与题干无关,故而选A。
2.【答案】C【点拨】科举制最早是在隋朝设立的,八股取士是明朝才开始的,所以材料中关于科举制的史实有问题。
另外,材料中对科举制的评价也有问题,只看到了它的消极方面,没有看到它在历史上的积极方面。
答案选C项。
3.【答案】A【点拨】宋太祖从“权”“钱”“兵”三方面着手,削弱地方的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故选A。
4.【答案】D【点拨】本题以唐朝科举制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析理解能力,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规律①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②选拔方式从推荐到考试,渐趋严密科学;③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④历代选官制度在执行初期都主要起到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后期逐渐影响和阻碍社会的发展。
在本题中从题干中的信息可知,隋唐以前官府用人须查考谱籍,看祖上有何官爵,这种制度实际上是在九品中正制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的是门第观念逐渐淡化,这明显与科举考试注重才能密切相关。
隋唐以前的选人制度主要考察的是门第高低,即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开始推行了科举制度,,不再以出身选官,使得人们可以科举,即政府以所谓“才能”做为标准选拔人才,官府的谱局等逐渐消失。
因此导致门弟出身逐渐被淡化。
A项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崩溃,但其影响深远,故排除;B项察举制主要在汉朝实施,时间不符;C项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与官爵、门第没有必然联系,故选D项。
5.【答案】B【点拨】此题考查的是对汉朝地方行政制度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汉朝由于刘邦采用郡国并行制度,结果引发后来的七国之乱,这都是因为封国制激化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所以此题应该选择B项。
6.【答案】C【点拨】属于容易题。
本题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高考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思维导图】【考点梳理】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宗法制(1)特点:以血缘为纽带,“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等级森严。
(2)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保证王权的稳定。
(3)内容:按照血缘亲疏、远近确立起严格的大小宗体系及土地、财产分配制度。
(4)作用:强化了王权,保障了贵族特权;强调血缘关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2.分封制(1)目的: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象:王族、功臣及先代帝王的后代。
(3)内容:主要是分封土地和人口。
(4)作用:确立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边远地区得到开发,疆域得到扩大。
(5)瓦解: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战国时各国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废除了分封制。
考点二君主专制的逐步强化1.皇帝制度:秦始皇创立,具有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的突出特征。
2.中央官制的演变(1)秦:实行三公九卿制。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掌行政、监察、军事,集权于皇帝。
(2)西汉:实行内外朝制度,改变了丞相位高权重的局面。
(3)唐:完善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政令的起草、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皆是宰相,分割相权。
(4)宋: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明: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立内阁,皇权专制加强。
(6)清:雍正年间,设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考点三中央集权的演进1.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变革。
2.西汉:汉初实行郡国制;汉武帝设刺史,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3.宋朝:军事上,剥夺节度使权力,军权收归中央;行政上,派文臣做地方官,设通判监督;财政上,派转运使管理财政。
4.元朝:设立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巩固了国家统一。
考点四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与监察制度1.选官制度的演变2.古代监察制度的变化(1)秦朝:中央设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历朝沿用,但地方监察制有一些变化。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A卷)(解析版)
建议用时:6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1.据成书于清代的《华西邹君记》记载,苏州有一邹姓富户立下遗嘱将名下一千亩土地交给儿子,其余三千亩捐给义庄,以接济族人。
这表明()A.土地是唯一的财富象征B.宗族在古代有存在的必要性C.租佃经营开始成为主要经营方式D.清代土地公有制缓慢发展【答案】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度2.《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
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
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
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
清康熙帝甚至以“记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居住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4.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之“体”,始终存在着监察、谏议和封驳制度,并通过“微服私访”、“采诗观风”、公开巡视,设置“谏鼓谤木”等机制进行民间政治信息的收集,这些制度和机制()A.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B.避免了专制主义的危害和弊端C.杜绝了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D.有效保证了官僚机构的廉洁和效率【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居住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5.“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主要与下列哪种制度的影响有关()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中央集权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寻根祭祖活动”是为了突出血缘关系在成员联络交际中的纽带作用,即强化血缘亲情关系,这种制度直接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宗法制,B项正确;C项是一种礼仪规范;A D两项前者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的兴起,后者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故选B项。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6.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B.隋唐在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D.清初军国政事皆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议政王大臣会议7.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军队,处理各种军务 B.参与决策,负责朝廷事务C.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行政,安排地方事务【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最新实用)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天子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2.影响(1)对当时的影响①稳定了统治秩序,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逐渐凝聚成华夏的国家意识)。
③打破了夏商的部落国家和方国联盟状态,国家政权由松散走向紧密,是一种制度创新。
(2)对后世的影响①中国封建王朝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大宗和小宗具有相对性。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国”与“家”结合。
(3)大宗与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
(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2.影响(1)积极影响①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注重家庭关系,提倡尊老爱幼,有利于社会和谐与稳定。
③“尊宗敬祖”“认祖归宗”“寻根祭祖”风俗,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2)消极影响①传宗接代观念,重男轻女思想。
②等级观念严重。
③宗族派别观念严重,容易产生家族本位、人情关系和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与现代民主思想相违背,影响国家的政治建设。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1)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周天子的王位以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的爵位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卿大夫之下分封士,这样就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纽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的稳定。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2014·黑龙江阶段性统一考试)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一继承制度的弊端在于“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即王位世袭制下以兄终弟及为主,易导致“弟”与“子”之争夺,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A项说法错误;B项“严密”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应是不利于社会稳定。
2.(2014·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
”周初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据题干“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说的是分封制,从提问方式“周初的这一做法”来,说明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影响,时间是周初;分封制实行后,形成了等级秩序,所以等级秩序是分封制的产物,不能说是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A项错误;从“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说的是周初分封制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统治,B项错误,故C项正确;周初,尚没有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故D项错误。
3.(2014·北京朝阳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答案】C【解析】解题依据材料中的“贵族色彩”、“共主”、“地方分权体制”等信息反映了西周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分封制,故选C。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命题规律从考查角度看,主要考查分封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的演进;从试题分布看,从汉至元的政治制度题量最为集中,其次是商周的政治制度和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从考查方式看,主要以新材料、新情境的方式进行考查,答案极少能脱离材料得出。
复习建议1.要将此单元划分为两大部分进行考察,一是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二是中央集权制度。
2.重点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脉络理清楚,纵向梳理不同期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3.深入钻研历年来国家考试中心命制的真题,反复揣摩,举一反三,吃透教材,总结规律。
试题大观选择题考点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1.(2017年全国文综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
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解析:本题考查对有效信息完整、准确、合理解读的能力。
本题体现了对核心素养中时空观念的考查。
本题围绕主干知识“西周的分封制”展开,突出强调了封国的地理位置。
所涉及的三个封国,分别位于今天的北京、河南北部和山东西南,这些地方相隔较远,但总体上位于东方,是原来殷商文化的分布区,与来自西方的周文化不同。
因此将周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有助于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并促进各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
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而分封制对地方是间接控制,战国以后的郡县制才是直接控制,所以C项错误。
题干中没有涉及B、D两项的内容,所以不选。
答案:A2.(2016年全国文综卷Ⅱ27)福建各地族谱中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A. 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D. 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解析:(本题与宗法制的影响有联系。
高考历史小题狂做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解析)
高考历史小题狂做0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朝晚期的殷墟甲骨卜、辞表明,不论同一代兄弟有几人为王,只有其中有子继位为王的一位最受后世的尊敬。
”由此可以推断出商朝晚期 ( )A. 宗法世系观念已大大加强B. 王位由嫡长子继承已成定制C. 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尖锐D. 王位世袭制度已经趋于衰落2.商周时,内服王畿地为王室直接管辖,对外服之地大多虽享有统领权,但受封建贵族政治的制约,其控制力有限。
春秋列国体制的出现,其实也正是地方逐步独立于中央的产物,原有王朝体制因此崩解。
材料中“封建贵族政治”指的是A. 宗法制B. 分封制C. 世袭制D. 中央集权制3.按照周初礼制,周王用九鼎,诸侯用七鼎。
1 978年湖北随州周墓出土了制造精美的九鼎八簋。
据此可知该墓主所处的时代 ( )A. 周统治中心在随州B. 分封制遭破坏C. 青铜冶炼技术成熟D. 宗法等级森严4.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指出,“封建之道,盖有三端:慑服他部,责令服从,一也。
替其酋长,改树我之同姓、外戚、功臣、故旧,二也。
开辟荒地,使同姓、外戚、功臣、故旧移殖焉,三也。
”如图中属于第三种情况的是()A. 归顺周的商贵族微子启封于宋(商故地)B. 周武王弟康叔封于卫C. 周成王弟叔虞封于唐(即晋,夏故地)D. 周贵族召公奭封于燕5.《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6.许倬云在《西周史》中指出:“分封制度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封了不同的人群。
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族群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古代政治专题精品附答案(最终)
第一局部模块一专题一“家天下〞的文明古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21 ?北京石景山模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近年来,一些处所为弘扬传统文化、鞭策经济开展,按照当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
这种习俗源自( )A.禅让制C.分封制B.宗法制D.郡县制解析:寻根祭祖活动是依据血缘关系进行的祭祀活动,宗法制是依据血缘亲疏关系和辈分差别形成的政治制度和社会道德尺度,寻根祭祖的习俗深受宗法制的影响。
答案:B2.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与中央集权和处所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剧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以下处所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本身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利,故B、C、D 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答案:A3.(2021 ?南京模拟)清朝学者万斯大说:“方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材料主要说明了( )B.诸侯的庶子都不克不及取得政治权力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解析:由“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可知宗法制为维系政权效劳, D 项正确。
A 项不是材料所要说明的不雅点;答案:D B、C 显然错误。
4.2002 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简(如图),它是公元前222 年大公元前208 年的官署档案。
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官,据此可以揣度当时( )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域B.楷书作为尺度字体通行全国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D.郡县制已经推行解析:由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职官名称可揣度为答案:DD 项。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4.具有相对的延续性(继承性)和稳定性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2. 秦的中央机构3. 郡县制4. 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点1.中央2.地方二.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1.历经千年发展,从未中断,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2.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权3.人治高于法治4.完备性、周密性、成熟性5、儒家经典是君主专制理论基础,是历代各项制度和政策的依据6.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皇权的至高无上、唯我独尊,包括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集行政、司法、军事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2.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3. 君权和相权矛盾、中央和地方矛盾伴随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始终四、中央集权的两大基础、两大矛盾和两大趋势经济基础:分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理论基础:外儒内法(韩非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君权和相权矛盾、中央和地方矛盾1.秦王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与三皇五帝的本质区别是A. 三皇五帝是部落首领,他是奴隶制的国王B. 三皇五帝是奴隶制的国王,他是封建制的皇帝C. 三皇五帝是神化了的部落首领,他是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D. 三皇五帝只是局部政权的君主,他是统一政权的君主2.下列关于公元前210年某家四兄弟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老大应征筑长城,多年未归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说他阵亡了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散文之类的书D.老四收入粮食10担,全家人还经常挨饿3.近年某地发现一座古墓,出土距今约5000年的玉面人和一尊扁足青铜方鼎,方鼎内壁刻有小篆。
对此墓葬的年代,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据玉面人的年代,应为母系氏族时期B. 青铜方鼎是商朝标志性器物,故应在商朝C.商朝时期出现铭文,估计在西周时期D.根据文字判断,墓主最早应是秦朝人练习题()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含答案)
第1讲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为两大阶段:早期(先秦时期)国家属松散的政治联盟,权力尚未实现高度集中。
秦至清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专制制度逐步加强。
2.秦至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可分为三条主要线索:一是君主专制的逐步加强,主要体现在中央官制的演变上、实质在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变化;二是中央集权的加强,表现在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上,实质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三是选官用官制度和监察制度的演变。
排查纠错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与早期政治制度属于同一个概念。
(×)点拨早期政治制度特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制度,而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是1840年之前中国政治制度的总称。
2.分封制的目的是指“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即维护天子的权威。
(√)3.宗法制将“国”与“家”结合在一起,其结合点主要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保障周王的权威和政治隶属关系。
(√)4.秦推行郡县制,故郡县制最早出现在秦朝。
(×)点拨郡县制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出现。
5.郡县制是对分封制的否定,而不是继承与发展。
(√)6.三省六部制的重大突破是决策权与司法权相分离。
(×)点拨在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长河中,行政、立法、司法等权力均从属于皇帝的意志,谈不上分离。
7.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除了更有利于“唯才是举”外,对当时的社会意义还在于有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之一是相权在不断削弱,每个朝代的相权都受到削弱。
(×)点拨错在“每个朝代相权都受到削弱”,如秦代、元代就不适合。
9.宋朝设“中书门下”为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等于隋唐时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
(×) 点拨宋朝宰相受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的牵制,不可能集决策、审议权于一身。
10.“封建专制”等于“封建制度”。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解析版)-2020年浙江新高考选考专题冲刺小卷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解读本专题时间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囊括了古代中国三四千年的政治发展过程。
中国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度,其古代政治制度较早开始了完备化、成熟化的过程。
依据政权组织形式,可以将古代政治制度分为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分封制及秦至清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大阶段,并可进一步将后者分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两个方面;依据阶段特征,可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分为形成、发展及顶峰三个时期。
本专题的立意在于,通过对一个时期(或一个朝代)某个具体的制度或史实的剖析,了解、认识和探讨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古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
阶段特征先秦大约夏朝时我国早期政治制度即已出现端倪。
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和以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古代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秦代经过春秋战国的诸侯争霸,到秦朝建立,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实行中央官制和郡县制,从而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从汉到元从汉历经隋唐乃至元,无论是三省六部制、二府三司制还是中书省,都使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君主专制的本质。
它在中央政权层面上所体现的机构分工是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事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一直影响到后世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这突出表现于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内阁的设立、清初军机处的设置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1.(2020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三3月模拟)有学者认为,西周分封制的要旨在“分”,通过分封子弟、功臣,以分治领土,屏卫王室;宗法制的要旨在“合”,通过血缘纽带达到合族的不变。
据此可知,通过这一“分”“合”,西周A.开始重视宗法血缘关系B.专制主义体制初步建立C.政府行政管理逐渐垂直化D.国家疆域得到一定拓展【答案】D【解析】西周依据宗法制实行分封,一定程度上拓展国家疆域和巩固了统治,故选D项;宗法血缘关系在西周前就得到了重视,排除A项;西周时期并未建立专制主义体制,排除B项;分封制下对地方实行的是间接管理,排除C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做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经典精做【含答案及解
析】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综合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汉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
最高议事机关又称政事堂。
一切政府法令,须
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
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没有政事堂盖印,即算不得诏书,在法律上没有合法地位……必得
中书、门下二省共同认可,那道敕书才算合法。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
但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戴青说:“法者,国
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年发耳,陛下发一朝之而许杀之,既如不可置之
于法,此乃忍小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引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以天下为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
方可奏行。
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
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言善;其如
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论政体》
材料四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
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
事皆翰廷总之,所以稳当。
”
——《洪武实录》
(1)结合材料一、二指出,唐初君主的权力受到哪些方面的制约,据此概括唐初的君
主专制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唐太宗与明太祖在丞相作用的看法上有何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唐代和明代丞相制度的变革对中国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有什
么不一致的地方?
2. 行省制是元朝统治者在行政区划和政治制度方面留给后世的一份重要遗产。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境界建置。
……元统治者吸
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
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
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
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
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
……所以行中书省
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四
无论行政、财政、军事、司法诸事权,朝廷总是在直接掌握某些基本权力(如主要军队、官吏任用等)的同时,把相当一部分权力分寄于行省,然后借行省集权于中央。
显而易见,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明显优于单纯的
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
——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
(1)据材料一回答,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
结合元朝行省图,指出元
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行省制对于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
3. 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其管理水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阳嘉元年(东汉顺帝年号,公元132年),尚书令左雄议改察举之制。
……雄上言:
“郡国孝廉,古之贡士,出则宰人,宣协风教。
若其面墙(无真才实学),则无所施用。
孔子曰‘四十不惑’,礼称‘强仕’。
请自今孝廉年不满四十,不得察举。
皆先诣公府,
诸生试家法,儒有一家之学,故曰家法。
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以观异能,
以美风俗。
有不承科令者,正其罪法。
若有茂才异行,自可不拘年齿。
”帝从之,于是班
下郡国。
——唐·杜佑《通典》卷十三《选举一》
材料二
(隋朝)明确规定九品以上地方官一律由尚书省所属吏部任免,每年由吏部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选举权也集中到中央。
……代之以科举制。
科举制的特点是通过考试
选拔人才,首先设立秀才、明经等科……一律按才学标准录取……隋炀帝时增设进士科,
放宽录取标准。
——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三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
4. ly:宋体; font-size:10.5pt; vertical-align:-1.5pt">朝代东晋隋唐北宋比例4% 17.2% 24.5% 46.1%
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史上存在多种“分权循环”,即权力分而复始,不断循环。
“内外朝分权循环”与“地方分权和地方集权的循环”就是两种典型的“分权循环”。
根据材料任意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及解析第1题【答案】
第2题【答案】
第3题【答案】
第4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