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获奖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获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基本的分与合的方法,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数学,对于分与合的概念可能比较陌生,因此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与合的意义。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通过教学设计来激发。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分与合的方法,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分与合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分与合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分与合的教具,如图片、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些分与合的教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引出分与合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分与合的教具,向学生展示分与合的过程,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一些更复杂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分与合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第【1】篇〗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通过把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中,探索并掌握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 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谈话引入师:今天很多老师来听我们小朋友上课,我们来欢迎一下生:(齐)欢迎! 欢迎!热烈欢迎!(师生鼓掌)师:谢谢你们的掌声!师:我们鼓掌时两只手先分开来,再合起来,然后又分开来,再合起来。
师:看来两只手要有分有合才能拍响。
在数学王国里呀,也经常用到分与合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的分与合。
(板书课题:分与合)二、新课学习1.教学4的组成师:(课件)大家看看这里有几个篮子几朵花啊?问题:把4朵向日葵放到两个筐里,怎样放?操作:谁来帮我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
(叫学生上来动手操作)看一看与我们分的怎么样?(课件)4可以分成1和3与4可以分成3和1有什么不同?4分成1和3,还有3和1这两组数都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1)还有一个相同的数字几?(3)它们的数字相同,但是它们的位置不同,只要知道了一种分法后,将两个部分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就是另一种分法。
带读4的分成与合成:4可以分成3和1;4可以分成2和2。
3和1可以合成4;2和2可以合(同时用手势表示分与合)2.教学5的组成师:李奶奶家的屋檐下挂着一些玉米(课件),大家看看有几个啊?问题:5个玉米棒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放?操作:请大家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与合教案3篇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与合教案3篇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与合教案3篇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分与合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第二册,第30——31页,解决比多比少的数学问题。
学习目标: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小棒口算卡片挂图教学措施:1、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操作,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2、通过操作活动抽象出比多比少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激发问题情境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节电池)生:电池师:准确地说这是节用完了电能的电池,可以说它现在就是一件“废品”。
板书:废品师:你们知道吗?废电池中有金属和废弃的液体,这些物质对土壤、对水、对人的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颗纽扣大小的电池可以污染60万升水,这些少掌柜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师:再看老师的手里又拿了什么?(出示塑料饮料瓶子)。
生:塑料饮料瓶子)。
师:这也是“废品”。
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庄稼的生长有影响。
师:针对这种情况,同学们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生想一想。
生:回收师:很好。
(再板书“回收”。
)回收是个好办法,对回收的废品有的还能再利用,不能利用的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处理。
这不,小林、小红、小青已经行动了,我们去看一看吧。
出示主题图,我们今天就来探讨一下这里有哪些数学问题。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信息?学生用语言描述所给的信息。
思考: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如果学生提出的是两步解答的,就放到问题银行。
)师: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该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学生汇报。
人教版一年级分与合教案5篇

人教版一年级分与合教案5篇人教版一年级分与合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学写“十、木、禾”3个字。
认识3种笔画:竖、撇、捺和一个偏旁角子头。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文字。
教学重点:认记生字,会写“十、木、禾”3个字。
课前准备:12种实物的图片;生字字形演变卡;竖、撇、捺笔画卡片。
教法:培优辅差学法:小组合作教学课时:1课时一、图字结合,认识口耳目手足1、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2、图字结合;字和图有什么联系?二、认读生字1、哪些生字你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小组互相交流一下。
2、认读生字:(1)领读:学生已经认识的字可让学生领读,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可由教师领读。
(2)自由练读,小组读,指名读,加拼音读,去拼音读。
(3)竞赛读。
看谁认得快记得多;你已经认识了多少3、学习新课文。
三、巩固认读1、认读:选自己喜欢的字说说是怎样记住的?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教笔画名称及笔顺:竖、撇、捺3、学生练习书写:课本田字格中生字自己写一写。
哪个字写得满意可以向同学和老师展示。
四、作业布置:在田格本上写今天所学的生字板书设计:课后反思:人教版一年级分与合教案篇2?小溪笑了》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流利地背诵课文。
3、读认生字,利用分析法和联想法记忆生字。
4、体会小溪变化的原因,增强学生的环保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意。
教学难点:了解小溪的变化与动物行为变化的相互关系。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器。
教学方法:自学、探究、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语:同学们,昨天我们都被春天的景色迷住了,就是因为春天中有美丽的颜色、悦耳的声音和感人至深的微笑——池塘在笑,小溪也在笑,它们怎么会笑呢?让我们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小溪笑了》这篇课文。
二、学习生字。
1、请学生们试读课文,找出文中不认识的字。
着往医生仔细都溪扔屑猪些臭病2、请学生根据拼音试读这些生字,然后老师订正。
3、结合上述情况,指出应注意的生字。
2022年《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

2022年《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通用5篇)《分与合》优秀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第52页。
二、教学目标:1. 掌握8、9的分解与组成,领悟规律,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 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意识。
3. 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初步感受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三、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探索得出8、9的分与合,并领悟规律。
四、教学难点:掌握并领悟8、9的分与合的规律。
五、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小棒,记录表。
六、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准备:学生边摆小棒边说6、7的分解与组成。
(二)探索8、9的分与合:活动一:8个分成两组,有几种分法?(用小棒代替)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8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楚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教师把分法写在黑板上。
4、引导学生观察8的分解情况,可以一对一对的记忆,这样既方便又快捷。
活动二:让学生用9根小棒分一分,看看可以怎样分?1、学生动手操作边分9根小棒,边把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要求有序的分,一对一对的记录)2、请学生上前演示自己分的方法,并说清分的结果。
3、随着学生的演示与汇报,课件出示9的分解与组成。
(三)加强记忆,牢固掌握:1、对口令游戏:同桌两个同学进行对口令游戏。
例如:生1, 5和几可以组成9;生2, 5和4可以组成9。
2、找朋友游戏:学生每人手中拿一个数字,找出组成8或9的好朋友。
3、摘星星:4、连一连:哪两张卡片上的点子数合起来是8呢?5、快来帮小猴子摘下合起来是9的桃子吧?四、应用练习,加强理解:1、分一分:喜羊羊与懒羊羊分吃9个草莓,他们能吃同样多的草莓吗?为什么呢?8个草莓可以吗?2、原来有8块糖,大头儿子吃了一些,还剩下3块糖,聪明的同学们,请你猜一猜大头儿子吃了几块糖呢?五、综合拓展:你会填吗!六、布置作业:边摆小棒边向爸爸、妈妈说一说8、9的分解与组成。
分与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分与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分与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77页的例1和第78页的“做一做”,以及第79页的练习题。
例1主要介绍了分与合的概念,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分与合的过程,并能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分与合的操作。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分与合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分与合的操作材料,以及一些实际的物品,如水果、糖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分与合的概念。
2. 新课讲解: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分与合的意义。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并用语言描述分与合的过程。
3. 练习:我给出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分与合的定义、分与合的方法以及分与合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一些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进行解答的题目,如:1. 把10个苹果分成2份,每份有多少个苹果?答案:每份有5个苹果。
2. 把7个糖果分成3份,每份有多少个糖果?答案:每份有2个糖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进行了反思,认为本节课学生对分与合的概念掌握得比较好,但在运用分与合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有一些学生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分与合的方法。
同时,我还将进行一些拓展延伸,如让学生尝试解决更复杂的分与合问题,以及让学生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
在实际操作中,我选择了学生喜爱的水果作为例子,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感受到分与合的实际意义。
2023年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范文(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范文(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范文第【1】篇〗教学目标:1、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2—5各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加深对2-5各数的理解。
2、学生经历由具体到抽象认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抽象和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逐步发展合作学习的意识,对分与合的联系有初步体会,初步形成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
教学难点:初步建立学生的数感,理解数的组成与数之间的关系,体会分与合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一)讲述小猴子跳跳的故事。
森林里住着小猴子跳跳一家,小猴子跳跳调皮可爱,今天,小猴子妈妈过生日,小猴子跳跳想给妈妈准备生日礼物,于是,小猴子跑到山上摘了4个又大又甜的水蜜桃,回到家中想分给爸爸和妈妈,你能帮它分一分吗?(二)分一分桃子1、听清老师的要求,使爸爸和妈妈每人至少分得一个桃子,有几种分法?手中的4个小圆片代替桃子,想一想,分一分,摆一摆,摆好以后给我信号。
2、交流反馈生1:我给爸爸2个,给妈妈2个。
生2:我给妈妈3个,给爸爸1个。
生3:我给爸爸3个,给妈妈1个。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4的分与合1、4可以分成2和2咱们一起来看第一位同学的分法,将4个水蜜桃给爸爸2个,妈妈2个。
在数学中,我们把分实物的方法用分解式的形式表示出来,4可以分成2和2,反过来,2和2合成4。
谁能像老师刚才那样再说一遍。
(两位同学分别说一遍),你们真聪明。
我们一起再来说一遍。
2、4可以分成1和3(1)用分解式表示出第二幅图,1和3合成4。
(2)全班读,抽学生读。
3、观察分解式之间的关系仔细观察一下这个分解式和这个分解式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那么这两个分解式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吗?师:你们真细致,我们看到这两个分解式都是4分成了1和3,只是1和3的位置对调了一下,那当我们看见其中一个式子时,就马上会想到另一个式子,这样会在做题中更加节省时间,也不容易丢失。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6篇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6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读6个单韵母和10个声母。
2、能比较形近的.声韵母,并抄写。
3、看图拼读音节,会把音节和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4、认读巩固学过的字。
二、教学重难点1、区分比较形近声韵母的音和形。
2、巩固学过的生字。
三、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读字母。
1、学生自由读字母,要读准每个字母的音。
2、同桌互读,如果读对了,奖他一颗五角星。
3、小组开"火车"比赛认读。
比一比哪组读得又准又快。
二、比较并抄写形近的声韵母。
1、集体认读,注意读准音。
2、四人小组,选择一组字母,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发现多。
(1)b___d相同点:由半圆和竖组成,都占上格和中格。
不同点:前者右下半圆,先写竖,再写半圆。
后者左下半圆,先写半圆,再写竖。
儿歌巩固:右下半圆bbb,左下半圆ddd。
(2)f___t相同点:横写在二线下方。
不同点:f,右弯竖。
t,竖右弯。
儿歌巩固:一根拐棍fff,一个伞把ttt。
(3)n___m不同点:m比n多个左弯竖。
儿歌巩固: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
(4)u___ü不同点:ü比u多两点。
儿歌巩固:u上两点ü。
3、游戏"变变变"。
老师说前半句,学生猜字母,猜对者学生击掌表扬。
4、对比书写,边抄边小声读字母。
第二课时一、看看读读。
1、看看图,你知道图上都画了什么吗?2、自由拼读音节。
3、指名读。
二、认认连连。
1、看看图上画了哪六种动物?你认识吗?2、现在它们迷路了,想请同学们替它们找到回家的路,同学们能帮忙吗?小动物的家上都有名字,只要你把动物和相应的音节连起来,它们就能到家了,3、学生自由拼读音节,连线,教师巡视,找出一份全对的连线。
4、集体订正。
四、巩固生字。
1、小动物为了感谢咱们,送咱们一篮水果,只要你读出水果上的字,这又香又甜的果子就归你了。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加深对5以内各数的认识。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简洁;在研究数的组成中,理解分是合的逆向关系;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会用数学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发现联系、寻找规律,唤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目标分析】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完成对1~5各数的认读写,数序,比大小的基础上,在解决问题体中,通过摆、画、写,自主探究5以内数的组成(能对5以内数进行分与合)。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能有序的写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并发现一些规律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板书贴纸、学生每人小花卡片10张。
四、教学过程(一)4的组成1.提出问题。
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字朋友,今天我们来和他们做游戏。
教师要引导进行总结。
教师带着学生边拍手边说,变成顺口溜。
分: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合: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分与合:4可以分成1和3,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2和2,2和2组成4。
2.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
(1)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
①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2)演示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
(二)学习5的分与合。
(1)写出5的分与合。
黑板上有4朵花,再添上一朵是5朵花,那把这些花放在筐里又有几种可能呢?试着写一写。
(2)说一说。
由学生介绍方法,在交流中完成三项任务。
任务一:形成有序思考,有序表达。
任务二:用符号表达思维过程。
任务三:总结方法,自编顺口溜,便于记忆。
(3)由符号化还原于实物图。
有1和4,就有4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有2和3,就有3和2,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
《分与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分与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2)培养学生运用分与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分与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2)引导学生运用分与合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2)让学生在分与合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
(2)运用分与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理解并掌握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规律。
(2)运用分与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数字卡片、教鞭、磁性黑板等。
2. 学具准备:学生用数字卡片、练习本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复习已学的数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新课内容。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发现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规律。
(2)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分与合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巩固练习(1)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巩固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合知识。
(2)布置书面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与合的方法。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反思意识。
5. 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态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精选10篇)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篇1一、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版第一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1——5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内容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纵线结构是:1——5的认识——1——5的加减法——0的认识和加减法——整理和复习。
这样的编排有以下几点好处。
首先是有利于学生掌握数的概念、分散写数的难点。
其次是有利于加深学生对5以内数的认识,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加减法。
最后,这样安排拉长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为学生整体掌握本单元的知识提供了时间和空间。
分与合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学习加减法的基础,教科书在第21、22页分两个层次编排2-----5各数的组成。
在第21页以“4”的组成为例进行教学。
在第22页,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索5的组成规律。
通过这两个层次的操作活动,使学生基本掌握2-----5各数的组成,为后面学习5以内数的加、减计算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内容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此阶段,要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建立数感。
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对5以内各数有一定的认识,所以让学生初步尝试自己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4和5的组成与分解,使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设计理念:《分与合》这节课,大多数学生有一定的基础,而且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制力有差。
针对这些原因,本节课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一年级孩子自制力差,一开始上课注意力不能很快集中到课堂上。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与合教案通用6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与合教案通用6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讲话致辞、教育教学、书信文档、述职报告、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speeches, education and teaching, letter documents, job report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小学数学一年级分与合教案通用6篇优秀的教案能够帮助整个课程不跑偏,写教案能提升教师们的整体教学能力,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数学一年级分与合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分与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学生对数的拆分和合并的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简单的分与合的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拆分和合并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数的拆分和合并。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分与合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数的拆分和合并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教学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有趣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教学卡片、实物等。
2.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操作和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分与合”的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讲一个小猴子分水果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分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实物展示,呈现一些简单的数的拆分和合并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
例如,展示10个苹果,让学生想办法将这些苹果分成2组,或者将这些苹果合并成20个。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与合的过程。
例如,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尝试将一些物品分成2组,或者将这些物品合并成20个。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分与合的方法。
例如,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我有5个糖果,我想分成2个和3个,怎么办?”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尝试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2024最新-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本文是可爱的小编为家人们分享的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最新7篇】,欢迎参考。
一年级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篇一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滅法”单元中的“分与合”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和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要引导学生掌握1-5各数的组成和分解,培养学生对数字的。
喜欢和理解,最后能够自己得出各数的组成和分解。
教学内容:分与合教学时间:20xx.9.26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建立学生数感。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说出5以内各数的组成教学准备:小花朵,磁铁等。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图中有几朵花?2、请圈出从右往左数第三朵花师:上回我们去了李奶奶家,她家的向日成熟了,她准备摘下来放进两个里,大家想帮帮地唱?二、新授(一)学习4的分合1、把4朵向日葵放在两个筐里,怎么放?(用学具摆一摆,看看会有几种情况?)师巡视2、指名回答并板书,师领读4的分与合。
3、小朋友真了不起,很快学会了4的几种分法。
再请小朋友们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合成4的呢?指名学生说一说师板书4、练习巩固4的分解与组成。
出示苹果图,要把四个苹果放进两个盘子里,应该怎么分?学生回答。
(二)学习5的分合1、你们想知道5的分与合吗?好,我们一起来观看图片,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有几种放法?2、小朋友们用彩笔代替玉米,分一分。
3、学生操作,师指导4、学生反惯,师板书5、反过来谁说一说5的合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获奖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获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分与合的概念,能够简单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态度,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掌握分与合的概念;•能够简单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能够正确理解分与合的概念;•能够灵活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与分与合相关的图片、教学PPT等;•教具:拼图、数字卡片等;•实验器材:计算器、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呈现一个分与合的图片或实际生活中相关的情境,引起学生对分与合的好奇,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学习新知识•老师引导学生一起探讨分与合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感受分与合的过程。
•老师利用拼图等教具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与合的操作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练习与巩固•老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或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与合的方法解决。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答案,加深对分与合的理解。
4. 拓展与应用•老师布置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决,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法,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讨论,促进思维碰撞。
5. 总结与评价•老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梳理重难点。
•学生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自我评价,并提出建议,帮助老师完善教学方法。
六、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能够巩固学生对分与合理解的作业,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反思老师及时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找出问题所在,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本份教案旨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愿教案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分与合(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

教案标题:分与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 培养学生运用分与合进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学习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 学习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 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掌握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 教学难点:运用分与合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小棒、计数器等。
2. 学具:学生自备10以内数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趣味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观察数字卡片,发现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教师总结加法和减法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3. 操练巩固:(1)学生独立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10以内数的分与合。
(2)教师出示题目,学生抢答,检验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掌握程度。
(3)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如“找朋友”、“加减接力”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与合进行计算。
(2)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5. 总结评价:(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认识。
(2)学生自我评价,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1. 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
2. 家长协助孩子完成一道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七、板书设计1. 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 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 10以内数的分与合:八、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趣味故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中,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3.4 分与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3.4 分与合(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分”与“合”的概念,能够准确地区分“分”与“合”的动作。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区分“分”与“合”的动作。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水果、玩具等可分的物品。
2. 学具: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水果、玩具等可分的物品,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进行“分”与“合”的动作。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分”与“合”的概念。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亲身体验“分”与“合”的动作,进一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三、实践(10分钟)1. 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分组进行“分”与“合”的实践活动。
2.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任务。
四、分享(5分钟)1.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
2. 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分”与“合”的概念。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分”与“合”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与“合”的动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问题。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分与合》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与合》是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物体的分与合,二是数的分与合。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到数学,对数学的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理解,但是他们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善于模仿。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操作、图片展示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能够用语言和动作表示分与合。
2.让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分与合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分与合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对分与合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操作、图片展示等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与合的概念。
2.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分与合。
3.游戏教学法:设计数学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分与合的运算。
4.循序渐进教学法:由易到难,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分与合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实物、图片、数学卡片、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物品(如水果、玩具等)、练习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可以怎么分呢?让学生初步感受分与合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分与合的概念和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些物体分成两份,让学生观察和模仿;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将物体分成两份,并说出分的过程。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巩固分与合的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将一些物体分成两份,并将分好的物体按照要求组合起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分与合的运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分与合》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4 分与合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5以内的各数在整数集合中是最为简单的几个,由于数小、抽象程度低,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已经对5以内的各数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1.注重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本节课选取了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素材,便于将数的组成和图形进行联系,便于学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抽象出数学问题。
“分东西”这一生活技能符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水平。
2.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在学习4和5的分与合时,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参与活动,从动手操作中感知4
和5的分与合。
通过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数的组成。
通过动手分一分这样的操作活动,唤醒学生的原有认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数学,让学生经历数的分与合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 教具向日葵图片
学生准备学具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眼里,秋天是什么样子的?
师: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更是收获的季节。
今天一大早,雷锋小队的同学们就邀请我们一起去军属王奶奶家,帮王奶奶秋收。
你们想和雷锋小队的同学们一起去帮助王奶奶吗?
师:同学们真有爱心,现在让我们出发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描述自己眼中秋天的样子,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又让学生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为下文帮王奶奶秋收做好铺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探究新知
1.探究4的分与合。
出示教材21页情境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向日葵吗我们先帮王奶奶收向日葵吧!看图,说说图片是什么意思。
你能把这4个向日葵分别放到两个筐里吗想一想,会有几种分法呢?
学生拿出向日葵图片,在小组内尝试分一分,并全班交流,教师巡视。
交流展示。
师:刚才大家想了那么多办法,可是看起来又有点乱,请大家开动脑筋想一个好办法,怎样才能清楚地看出分的结果,又一个也不落下?
①教师巡视,发现有按顺序分的。
师:老师发现这位同学有一种好办法,下面请他来教教大家。
②全班同学再一次操作,边说边按顺序分一分。
③引导学生说一说4的分解。
④教师领读: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
⑤同桌之间对口令练习。
自学4的组成。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4的几种不同分法,请同学们反过来想一想,几和几可以组成4呢?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意见,然后全班交流。
②引读: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
引导学生用手势表示4的分与合。
认识分解和组成的写法及读法。
根据4的分解和组成,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探究3和2的分解与组成。
①用圆片摆一摆,说一说。
②归纳3和2的分解与组成。
设计意图:通过“分向日葵”的情境,教学4的分与合。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尝试把4个向日葵分到两个筐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再从学生分的结果中选出按顺序分的,引导学生把按顺序分的结果说一说,新知的学习自然水到渠成。
最后让学生想几和几能组成4,训练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先认识“分”,再认识“合”,把“分”与“合”分开教学,便于学生初步理解它们的含义,从而感受到它们是有联系的。
2.探究5的分与合。
师:我们帮王奶奶收好向日葵,又要帮她收
玉米了。
师:把5个玉米放在两个盘子里,怎么放?
学生操作,用学具摆一摆,看看有几种放法。
指名汇报。
师:你认为几和几可以组成5呢?
出示5的分与合,教师领读5的分与合。
①5能分成1和4……
②1和4组成5……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中,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方式,从“分玉米”的情境中探究5的分与合,让学生用学具分一分,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有序意识。
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分”说出“合”,使两者成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