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

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通用3篇)留守儿童状况调研报告篇1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出务工人员快速增长,青壮年都外出挣钱,留下老人和孩子们在家乡生活。

这些父母在外务工,自己留在家中和爷爷奶奶生活的孩子们被社会称为“留守儿童”。

据统计,我乡留守儿童约800名,虽然说这些留守儿童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他们在心理状况、教育状况上暴露的问题慢慢的突出。

父母长期远离孩子,使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爷爷奶奶辈的溺爱,在培养他们的品格上还是有所缺失的。

何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十四周岁以及以下的儿童。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不与父母双方生活在一起,在代理监护人的照顾下生活,远离传统式的家庭生活,使得留守儿童在生存、心理、教育问题上出现了许多问题。

本文就从我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心理特点、教育问题这三个方面来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有关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问题在正常状态下,家庭成员以“面对面”为条件展开活动,孩子是家庭生活的一份子。

家中有了孩子便有了地,有了爸爸便有了天,有了妈妈便有了万物。

但是,留守儿童生活在“残缺不全”的家庭中,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呢?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

1、生活状况不尽如人意(1)生活质量不能保障。

一般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是由祖父辈进行代理监护的,这些老年人一般最为关注的是孩子的吃饱穿暖问题,而并不懂得如何提高孩子的生活质量,孩子的食物营养往往达不到孩子身体生长的需要,并且在农忙时,老人们又忙于农活,不能够让孩子按时吃饭,更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其次,留守儿童在生活中往往有较差的生活习惯,由于父母给他们多寄零花钱,再加上代理监护人的管教不力,留守儿童用钱自由度大,禁不住零食的诱惑,常用零食代替主食,不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展。

(2)留守儿童劳动强度大。

由于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家中留守的多为老人、妇女、儿童,在农忙季节,由于有大量的劳动,家长下地干农活,家中的事情就只有留守孩子做了,有时候爷爷奶奶在前,小孩子在后丢种子,小小年龄就学着干农活。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1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留下了很多的留守儿童,由此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在暑假过程中走访了一些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也有了一顶的了解!结合此次调查,现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现状、成因及对策,提出如下调查意见。

一、基本概况这个地方生活条比较艰苦,自然环境也较为恶劣,人民的生活水平不高,很多人为了改变这中现象,在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年轻人纷纷外出到沿海发达地方打工。

在这些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一类型!年轻人外出大工就把家里的孩子留给父母和亲戚来照顾!这就是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来源!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由于父母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戚朋友作为临时监护人,由他们照管孩子的一切,当然其中还存在家中无人看管的现象。

因此,这个群体的孩子通常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1、学生成绩不佳。

但据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小学阶段的学习兴趣还比较浓,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还较好,优秀的也不少。

但到了初中阶段,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极少的留守儿童能表现为优秀,调查中发现,初中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都优秀的不到10%,良好的不到30%,学习和生活习惯都很差且行为出现问题的儿童却占了近30%,而且在所有“问题儿童”中,留守儿童占80%。

2、亲情缺失严重,心理发展不全。

农村留守儿童们由于其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家庭的“缺陷”使留守子女无法享受到正常的亲情关爱,生活中的烦恼无法向亲人倾诉,成长中的困惑无法得到父母的正确引导和鼓励。

严重影响着留守子女心理的健康成长。

调查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留守儿童与父母很少见面,缺少沟通。

其中,与父母见面半年一次的为53%,一年一次的为44%,两年一次的有3%,还有一个孩子的父母双双外出六年未曾回过一次家。

3、父爱母爱失常,孩子志向模糊。

外出务工的父母由于长期不在孩子身边,内心往往会出现一种愧疚感,加上在外打工,经济较为宽裕,对这些孩子生活的经济支付能力较强。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精选15篇)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1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大量农村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数量不断增多,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相关问题,提高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探索有效解决留守妇女儿童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逐步建立健全留守妇女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营造共同关爱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社会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优化留守妇女的生存发展环境及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环境。

__区妇联深入笔架山乡、新市渡镇、会龙山街道、牌口乡、__桥镇等单位,通过发放情况统计表、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等形式,对这几个乡镇街道的农村留守妇女儿童的现状及如何建立关爱服务体系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现状汇报如下:__区位于__偏北,总面积1278平方公里,辖12个乡镇、5个街道和__工业园,总人口85.77万,其中女性40.2万人,占46.87%。

全区现有17个乡镇(街道、工业园)目前,我区共有人口85.77万人,妇女40.2万人,占总人口的48.84%,其中留守农村妇女31320人,留守妇女占妇女总数的7.8%;0-18岁儿童共159178人,其中留守儿童5648人,占儿童总数的3.5%。

1、从年龄特征看,以中青年妇女为主。

2、从文化程度看,以初高中水平为主。

留守妇女大多文化偏低,小学文化程度1970人,17.4%;初、高中文化程度8965人,占79.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只有385人,约占3.3%。

3、从分布地域看,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村。

如__桥镇共28个村,__寺村,留守妇女为1326人,占全镇留守妇女人数的11.8%;沛林村1405人,占12.4%.4、从所从事的生产活动看,以低技术含量劳动为主。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篇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篇

留守儿童调查报告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3篇要去了解一件不明白的事情时,我们必须开展调查以搞清情况,并将获得的成果展现于调查报告中。

调查报告要怎么写才逻辑紧密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1摘要:近些年来,一些农村地区每逢过年基本上没有了以前的热闹,而作为“留守儿童”问题的附带现象却屡见不鲜。

如今,“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基于课题需要和我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我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在自己的农村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走访。

通过这次调查,我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心理等方面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合作,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导言此次决定在自己的家乡——邵家铺村进行有关“留守儿童”的调研问卷,主要是因为近些年来发现自己的一些亲戚逢年过节几乎都在外面打工,长期不回家。

但是孩子却放在家里,让孩子的爷爷、奶奶照顾,读书。

如果把孩子带上身边,先不谈有没有时间精力照顾孩子,仅是保证孩子在大城市念书的高额费用就会让人望而却步。

由此导致孩子的成长遭到严重的忽视,亲情也逐渐成为孩子们心中的软肋,而我的一个妹妹就正是“留守儿童”中的一个。

所以,想通过这个调研,让村民们对农村这个情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认识这个问题带来的危害,尽可能地帮助他们。

一、调研的背景和地点:由于改革开放,我国东南沿海经济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同时也随之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

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从事农业,不仅各方面的条件缺乏,而且年收入还不高,所以导致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寻求发展,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为留守儿童。

根据本地政府的调查显示,本地的留守儿童中有大部分处于0~12周岁。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爷爷、奶奶等)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比如:教育方式、监护能力等等。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其在写作上有一定的技巧。

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在仪征市马集镇方营村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方营村位于马集镇北首,共有20个村民小组。

常住户540户,现有人口1950人。

土地面积2684亩,其中花园800亩。

现有机械加工、玩具、生态园等企业8家。

三业总产值2500万元,人均纯收入9611元。

我村大部分群众迫于生计挤进了打工队伍中去,成为打工一族,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

据调查,全村有留守儿童43人,其中在校小学生中就有18位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41.9%,老人监护的有35人,占81.4%,寄养他人的有2人,占4.7%。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主要问题1、留守儿童成绩欠佳。

大部分的留守儿童学习成绩中等偏下,其中17%的小学生成绩较差,4%的小学生成绩很差;留守儿童中有1%的人上学经常迟到,有时迟到的高达27%,11%的留守儿童有过逃学的经历。

分析原因,一是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部分农民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大,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

二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

作为一个特殊的监护群体,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隔代监护,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7篇)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用到报告,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

你知道怎样写报告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欢迎阅读参考。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的调研报告通用篇1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

据有关部门估算,我国目前年流动人口已逾1.2亿,且呈继续增长的趋势。

在流动人口大军中,随同父母一起流动且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少年约有300万人数,”留守儿童”则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据__省的一项调查统计,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中,“留守儿童”的比例已达到在校生的1/4,而且有着扩大化和低龄化的趋势。

在张家界市经济发展较快地区武陵源区,20__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8327人,“留守儿童”6__人,占7%左右。

20__年春季,全区中小学生8301人,“留守儿童”665人,占8%左右。

武陵源区第二中学20__年春季,学生1413人,“留守儿童”148人,占22%左右。

可见,在我国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占有不小比例,且在不断增长。

由于“留守儿童”特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由此引发的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日益凸显。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意义。

从理论上看,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其核心是社会结构的转型,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正是这一结构转型的重要特征之一。

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

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1、监护现状堪忧以武陵源为例,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主要有两种类型。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

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采用这种监护的方式比较多。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调查报告应具有客观性,避免受到个人立场或偏见的影响,调查报告需要描述研究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的过程,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四篇)篇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3300字“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

由于历史和现实等诸多原因,“留守儿童”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是一种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在我县,“留守儿童”为我县“打工经济”的繁荣承担了很多压力和责任,有理由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关心和关爱。

一、留守儿童的现状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我县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带来巨大影响。

通常情况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有四种被监护方式。

一是隔辈监护。

监护人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是留守儿童的监护主体。

他们占监护者总数的90%左右。

他们的年龄大都在60岁以上,这些人绝大多数人文化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

二是上辈监护。

监护的主体是叔叔、婶婶,舅舅、舅妈等。

这类监护比例不是很大。

但是,这种监护方式存在着监护权比较频繁流动的问题,很不稳定。

三是同辈监护。

监护者是哥哥、嫂嫂或姐姐、姐夫。

这类监护者一般是年纪较轻,文化水平也较高,如果有就业信息或机会,他们随时都会外出打工。

所以,该类监护者也存在着监护权不稳定的问题。

四是监护缺失。

也就是农村流动父母外出打工后,把监护权交付给了留守儿童自己。

这类留守儿童往往除了要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外,还要承担起农业劳动力的角色,照顾好自家的农田。

二、留守儿童现状产生的根源(一)农民工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最直接的根源。

我县农村青壮年约有80%以上常年流向各地,但城乡二元结构使进城打工的农民工无法长期将子女带在身边给予照顾。

原因在于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以及与这种户籍制度相伴而生的子女免费或低收费入学、必须在原籍所在地中考、高考等制度形成的壁垒,直接推动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产生。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

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精选10篇)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1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

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

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

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

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

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

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

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_调研报告_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4篇近年来,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谋求发展。

在这些进城务工人员中,有相当数量的是有孩子的父母,由于经济、教育、家庭等多方面原因,他们将子女留在农村,从而形成了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儿童时期是人身体发育、性格养成、知识积累的关键时期,由于生活环境不稳定,缺乏父母的关爱,部分留守儿童成长发展受到一定影响,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为较为全面地了解全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现状,我们利用开展大调研的实际,对高密市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形成了此份报告。

一、调研基本情况说明为便于数据的统计和梳理,此次调研中,我们将留守儿童定义为父母双方或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农村,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6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为确保调研数据和相关分析的准确定,调研过程中,我们随机选取了高密市不同镇街的200名留守儿童(男孩109名,女孩91名),并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了解、家庭走访多种方式,深入了解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从社会、家庭、个人等层面探究出现此类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二、农村留守儿童成长、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调研过程中,我们重点摸清了农村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情况、打工地域、回家频率,留守儿童抚养、安全保护、学习教育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数据,并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分析,通过分析,我们感到,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和发展中,主要面临以下问题。

(一)亲情缺失的问题。

在作为调查样本的200名留守儿童中,超过半数的没有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或者不能和父母同时生活在一起。

37%留守儿童的父母同时在外打工,51%的父亲单独在外打工,25%的父母连续外出打工时间在2年以上。

15%的留守儿童父母并不是在潍坊本地打工,部分离开潍坊市,前往济南、青岛、烟台等地,有的甚至在外省打工,由于离家较远,回家不方便,进一步加剧了亲情缺失的问题。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精选9篇)在某一情况或事件需要弄清楚时,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调查结束以后,还需要写调查报告。

好的调查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查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已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但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将子女留在农村,由此产生了一批特殊群体,即“留守儿童”。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一)基本情况县统计局采取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全县xx个镇共抽取42个村民小组,调查时点为20xx年3月20日。

汇总结果显示: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9630人,劳动力4966人。

20xx 年外出务工人员总数为1336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人,减少2.12%。

据此推算,20xx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为13477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2926人。

在留守儿童中,由父母一方照顾的有23121人,占留守儿童的68.4%,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的有10596人,占留守儿童的25.5%,其他亲人照顾的有2138人,占留守儿童的5%,独立生活的有44人,占留守儿童的1.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育情况令人堪忧。

xx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学习均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教育帮助不够。

调查中发现,83%以上的监护人没有参加过家长会,13%的监护人偶尔辅导孩子学习,仅有10%的监护人和老师联系。

从而致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时好时坏,对学习缺乏热情和进取心,甚至有的厌学、辍学,成为老师眼中的“双差生”和“问题儿”。

2.性格行为存在缺陷。

由于正常的家庭心理环境的缺失、农村教育环境的不理想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和渗透,使得留守儿童形成了典型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缺陷。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_调研报告_

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随着农村父母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人数的增多,农村儿童留守农村而无人照管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留守儿童,欢迎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留守儿童调研报告范文(一)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人数在逐渐增多。

农民外出务工创业,为农村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但同时也造就了一个特殊群体——“留守流动儿童”。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流动儿童”是指农村未成年的子女不在父母身边而在城镇或在旗县政府所在地就学,而父母又不能承担日常管理监护责任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留守流动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

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流动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现在是到了该“救救”留守流动儿童的时候了。

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潜在的社会问题,奈曼旗妇联于20xx年5月至9月期间,在全旗14个苏木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有农场全面开展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教育生活问题主题调研活动。

调研过程中,通过召集全旗部分乡镇妇联主席、村妇代会主任参与调研、座谈,深入学校、留守流动儿童家庭了解情况,听取各地妇联的综合情况汇报、填报农村留守流动儿童情况调研表、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对全旗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生存和学习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一、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现状(一)基本情况据调研,目前,全旗共有17岁以下儿童132441人,其中留守流动儿童共有16147人,占全旗儿童总数的12.19%。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调研报告是知识传播和学术交流的重要方式,调研报告是调研工作的文字证明,是落实一项项目的文字参考,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篇1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其中一部分群体赴韩务工,一部分涌入经济发达城市,而他们的子女大多留给了祖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照顾,从而形成了一支特殊的留守儿童队伍。

大部分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正常的爱护、教育和关怀,有的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社会习气,留守儿童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而其教育问题更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目前,我市有中小学校共计28所,农村中小学14所;其中汉校有6所、朝校有4所、民族联校有4所。

从留守儿童分布情况看,汉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6%~68%之间;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总数的72%~90%之间;民族联校留守儿童基本是朝鲜族学生。

从图表中我们不难看出,我市农村留守儿童比例比较高,有的学校留守儿童比例接近极化,尤其是朝鲜族学校留守儿童所占比更为突出,民族联校和汉校的留守儿童也多是朝鲜族学生。

(一)学习教育不系统。

外出务工父母常年在外,一周或一个月才能与孩子通过电话、网络等渠道联系一次,有的甚至好几年不回家。

这种父爱、母爱的严重缺位,不利于引导、教育和监督子女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更不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部分监护家庭只注重孩子的物质生活,而忽视孩子的学习,尤其是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

(二)人格发展不健全。

由于爷爷、奶奶等隔代监护者,对孩子溺爱、放纵,留守儿童的生活几乎处于无限制状态,缺乏正常、积极的教育和引导。

而且由于他们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与父母进行沟通和感情培养,长此以往,大多数留守儿童会变得感情冷漠,容易形成内向、自卑、孤僻等性格特征。

可以说,父母外出打工的时间越长,留守儿童的性格变化就越大;儿童年龄越小,变化就会越快。

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

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5篇)中国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篇1)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他们在为城市建设和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家庭收入做出贡献的同时,其子女的教育问题已凸显出来。

外出打工农民大多是青壮年,子女正值学习阶段,多数被丢给爷爷奶奶或亲戚照顾,这些“留守子女”的教育管理状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前不久,内蒙古赤峰市妇联、赤峰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就赤峰市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在松山区,敖汉旗、巴林右旗发放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700份。

同时,妇联的工作人员又在松山区、宁城县入户走访了部分留守儿童及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与部分留守儿童及监护人进行了座谈访谈。

结果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22%有暴力倾向,36%学习成绩差。

调查显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三种情况:一是隔代监护型(占73%),即由祖辈——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方式;二是亲朋监护型(占20%),即把孩子托给亲朋好友,叔婶、姑舅或要好的朋友。

监护人通常是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以便好向孩子的父母交代;而对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却很少关注,一切顺其自然,顺其发展。

三是自我监护型(占7%),即由于没有上面两种条件,或其他原因,监护的责任就成了孩子自己,根本就谈不上家庭教育。

这些留守儿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亲情的缺失,影响了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程度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在对700名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后发现,35%的父母经常给孩子打电话;8%的孩子经常给父母打电话;15%的父母经常回家;3%的孩子经常去看父母;9.6%的不经常联系;8%的孩子竟然没有父母电话;14%的孩子不知道父母打工地址;37%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出去后再也没回来过的占1.6%。

留守儿童强烈渴望与亲人情感交流,11%的孩子变得胆小;14%依赖性强;不善交往的7%。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3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3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1最近,我在乡下进行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

我走访了几家留守儿童家庭,问了问孩子们的生活。

以下是调查结果:第一,留守儿童大多由父母外出打工造成。

父母大多数离家2年以上,有些一直没有回家。

孩子们感到寂寞和孤独,他们在校外没有朋友,只好回家。

但即便回家,父母也不在,孩子很快又会感到孤单。

第二,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教育环境。

由于缺乏监督,他们可能会放弃学业。

有些孩子甚至没有注册入学,而且课程非常基本,不能满足普通学校的要求。

同时,他们也看不到以前的老师,没有人来帮助他们学习。

即使父母在家里,孩子们也不喜欢听他们的学习建议。

第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面临一些威胁。

孩子们面临着孤独、无聊和思乡之苦,他们没有足够的支持和鼓励,可能会失去信心。

在我的调查中,我发现有些孩子患有抑郁症,有些甚至只是沉默寡言。

综上所述,留守儿童的处境非常严峻。

他们需要家长、老师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需要采取行动来解决这个问题。

让孩子们感到受到社会的关注,让他们感到有人在乎他们。

他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未来,我们不能放弃他们。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范文2农村留守儿童的调查是一项让人感到悲伤的工作。

我看到了未成年人的苦难与孤独。

调查显示,许多农村家庭没有足够的条件供孩子入读城市学校。

这导致孩子只能留在农村读基础教育。

然而,农村学校面临的问题也很多。

教育资源不足、师资力量不够,学生们在学校里缺少宽敞的地方实践。

我们发现,农村孩子们留守的主要原因是父母外出打工。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困扰着大部分农民。

父母外出打工只是一个得以生存的选择,但这个选择也破坏了家庭关系。

这些孩子大多数在小学或初中时父母外出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照顾。

当成长习惯形成。

孩子们学会了独立、自尊和自立。

但是,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与亲人和父母的失去也是一种损失。

他们的离异和孤独感也是人们需要重视的。

最重要的是,这些孩子需要社会关注和支持。

虽然在城市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教育并有更好的发展空间,但对于留在农村的孩子们来说难以实现。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通用6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通用6篇

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通用6篇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篇一根据《中国青年报》在《他们是当下中国最容易受伤害的人》的报道中说,湖南省涟源市荷塘镇遭遇一场特大洪灾,12名儿童死亡,其中11个“留守儿童”。

据资料显示,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且父母打工年限越长,孩子的心理问题越严重。

他们虽然隅居农村看似与我们毫不相干,但是谁又能无视他们的存在和将来对社会的影响?留守儿童不只是一群缺少父母照看的人,他们是这个时代的孤儿,他们的成长与中国的未来也息息相关。

留守儿童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体系松动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或无立锥之地,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

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的离开自己的工作,不能轻易的离开城市,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理解“骨肉分离”的现实。

这个时代的孤儿由于长期被托养或寄养,缺少父母之爱容易导致心里缺陷,由于老人溺爱或亲友疏于管教缺少正确的价值引导,孩子是未来、是期望,中国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

他们关乎整个农村教育和社会进步,鲁迅曾发出“救救孩子”呼声,此刻是该“救救”留守儿童的时候了。

河南省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在暑假期间,对河南省18个地区的1000名(6—14周岁)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

众所周知,河南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河南也逐渐成为第一劳务输出大省。

全省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约有3500万人,外出务工半年以上人员到达1557万人,从而使河南人均收入,成为河南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与此同时受户籍、经济、居住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他们的子女大多在家乡理解教育,或生活在有父母一方抚养的“单亲家庭”里或由祖父母、亲戚朋友代为抚养。

有的孩子甚至独自留在家中,从而构成了一支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河南农村14周岁以下留守儿童242.75万人占全国留守儿童总人数的1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3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3篇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3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报告1一、调查背景大学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内容丰富,为大学生了解中国国情开启了一扇窗口,密切了高等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有益于高教体系建立针对性和切合实际的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表现及成因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就业,随之而来的人口迁移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便是其中一个。

留守儿童大多存在自卑、不自信、自闭、叛逆、压抑、孤僻等心理问题,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1.成长背景复杂。

农村留守儿童大多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尤其是生活在相对偏远的农村的孩子。

由于他们的父母大多或离异,或离世,或因经济困难常年在外打工,他们一般由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抚养,导致他们缺少父爱母爱,也常常受到他人的嘲笑,所以他们更懂得世态炎凉,这类孩子内心世界对社会差别感受到的强烈不平等,易产生自卑、自控能力不强、意志力薄弱、戒备能力强等不良心理。

2.文化背景差异大。

很多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于是他们便把孩子接到所在城市上学,但这类孩子是介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群体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文化基础较差,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活,不同的口音、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进度以及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得他们的成绩较本地孩子差,受到来自本地孩子的歧视,让他们承受着一定的心理压力。

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没有学习热情,缺乏成就感,情绪不稳定,如忍受性低、孤独感强等;二是缺乏团体归属感,易产生不良情绪如反抗倾向、被压迫感等。

同时,农民工子女还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自我评价偏低、自卑、自闭、压抑等心理特征。

这些原因导致流动儿童产生厌学态度。

3.监护人监护不到位。

由于父母本身文化素质低,不在身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又大多年老体弱,文化素质也不行,“天高皇帝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仿佛脱了缰的野马,没人管,不会管,或者管不了。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4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4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优秀4篇)关于留守儿童的调查报告篇一外出打工成了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

近20多年来,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青壮年劳动力,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左右。

由此,在很多流动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普遍出现了留守家庭问题。

目前,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留守老人、留守妻子,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一旦外出以后,他们整日忙于打工,大多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内心的困惑、需求、兴趣更无法关注。

有的即使想关心,限于经济等条件,他们也无法更多地给孩子打电话或者经常返家看孩子。

此外,由于夫妻一方长期外出打工,也造成了不少农村家庭的破裂,影响了孩子的健康发展。

留守孩子由于家庭生活和父母教育的缺失,势必会形成下面一些问题:1、学习上缺人辅导。

留守学生多发生不完成家庭作业、逃学、辍学等现象。

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大多数。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一些留守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

2、生活上缺人照应。

留守儿童的生活主要靠在外务工的父母寄钱回家或者在家的临时监护人提供。

大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比较贫困,有的甚至失去依靠,生活极其艰辛。

更有部分留守儿童的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

3、亲情上缺少温暖。

留守儿童父母(或一方)不在孩子身边,缺少应有的关爱。

父母在外务工,大部分身心疲惫,与家人联系较少,骨肉分离,与子女缺乏交流和沟通,亲情失落。

在调查中,90%以上的留守学生普遍感到父母不在身边的亲情失落和孤独感。

有的父母外出时间长达多年,从未回家,也无电无信,无从谈上亲情的存在。

4、心理上缺少帮助。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陷,与外界不愿接触或接触太少,大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障碍,生活、卫生习惯差,自卑感重,自理能力差。

5、道德上缺少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的调研报告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进城打工。

有些农民工把子女扔给了老人监护或寄养他人,于是在我国广大农村中出现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

有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已达2290万人,而且这个数字还将在未来几年成较大规模的上升趋势。

因此,留守儿童问题虽然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留守儿童问题仍然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就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走访和调查,并对留守儿童问题谈一些初浅的看法。

一、现状和特点根据县妇联的调查数据和我的走访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有以下特点。

——分布范围广。

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在全市的各县区、各乡镇、村组,其中,隆阳区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8039名,施甸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13786名,腾冲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100名,龙陵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2850名,昌宁县共有农村留守儿童3305名。

——老人带多溺爱。

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大约有35%的儿童是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长辈代为照顾,大约有65%的儿童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照顾。

即使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另一方要担负起家庭的所有责任和重担,也没有精力和时间来照顾孩子,往往也是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

老人对儿童的照顾,都是溺爱加上宠爱,觉得孩子离开了父母很可怜,不愿意过多的批评孩子,更不用说严厉管教孩子。

大多数老人仅仅只能起到照顾孩子吃穿的作用,管不了也管不好孩子。

部分孩子养成了不良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青春期无人导。

很多农村留守儿童都是在不满一岁的时候,父母双亲就外出打工,直到进入青春期,父母几乎没有照顾过他们。

青春期的孩子处于逆反期,是身体的急剧发育和心理半成熟状态的阶段,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生理的成人化使孩子需要独立、拒绝父母的管教,心理的半成熟化又使孩子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候需要得到父母的指导。

所以有人把青春期形容成人生的疾风骤雨期,在教育孩子时,和孩子的距离远不得也近不得,对孩子放不得也紧不得。

要掌握和孩子相处的“度”,就要对家长进行培训。

但是,隔代长辈没有家庭教育的知识和理念,也不能够代替父母起到这样的作用,往往采取放任自由的态度,孩子容易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导致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亲情少易孤独。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回家一次,部分父母两年才回家一次,儿童与父母之间相处的时间很少,亲子之间缺乏沟通交流的机会,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

父母仅仅是过年时回来几天时间,其余的时间,与留守儿童之间只能靠电话进行交流,孩子与父母之间无法建立深厚的感情,父母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理状况的关心、了解不够,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孩子和老人也没有共同语言,交流困难,儿童对父母有陌生感,常常感到孤独。

所以,很多孩子变得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交往,沉默少言。

极少数孩子甚至在父母外出时没有监护人,自己在家做饭吃,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只是周围的邻居或其他亲戚隔三差五的来照看一下,这些孩子的孤独感就更加强烈。

——轻教育重经济。

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双方外出,有的远到北京、上海,甚至缅甸、泰国等地打工,在为家庭带来了宽裕的经济条件的同时往往忽略孩子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以及对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身体病了,家人会很着急的送医院输液打针,但是,碰上孩子情绪的不良,需要安慰的时候,往往得不到理解,有的甚至会遭到一顿骂。

另外,留守儿童的父母由于很少陪伴孩子,心得觉得愧疚,一旦回到家里,对孩子百依百顺,尽量满足孩子提出的各种要求,用金钱来“买”亲情,有的父母给孩子购买手机、摩托、玩具、零食,使孩子养成了相互攀比、奢侈浪费的习惯。

有时即使孩子做错了事,父母明知做得不对,也狠不下心来管教孩子,无形中助长了留守儿童的懒散、任性等不良习惯。

——染网络习惯坏。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自恃老人的溺爱和宠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有的染上了抽烟、喝酒和赌博的坏习惯。

有的迷上了网吧,经常到乡镇或周围的网吧里打游戏,有的时候甚至打到天亮才回家,就借口生病不去上学,老人对孩子的坏习惯也没有办法纠正,只能帮助孩子撒谎,向老师请病假。

这些孩子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帮助,过一段时间学习跟不上了,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干脆就辍学在家。

还有少数染上恶习的孩子,在从家里得不到金钱来为他的恶习“埋单”的时候,就容易在外人的指使下,走上盗窃、抢劫等犯罪的道路。

——无安全交恶友。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中女生的情况相应比男生较好,多数女生都能在老人的照料下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很多都是品学兼优,有的女生甚至肩负起家庭重任,反哺老人,在学习之余照顾家庭、照顾老人,帮助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但也有极少数女生在父母离开后,缺乏正确的交友观、缺乏正确的性教育、同时也缺乏安全感,往往把对父亲的感情、对安全的需求投射到一些比她们大的社会青年身上,和这些人确立了所谓的恋爱关系,甚至发展到未婚同居的行为。

有少数男生结交了社会青年,受到了不良风气的影响,旷课逃课、打架斗殴、寻衅滋事、酒后驾驶摩托车而肇事等等,这些行为给青少年埋下了违法犯罪伏笔和阴影。

二、存在问题虽然保山市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中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但也还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底数不清、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没有得到有效关注。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各部门对农村留守儿童统计没有统一的口径,统计局没有统计的安排,人社局只是对劳动力转有序移输出的部分有统计数据,对自发外出打工的人群没有统计,而自发外出打工又占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大多数。

教育部门也没有系统安排对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妇联系统从各村妇代会、各学校收集到的数据也不全面,往往形成数据前后不符,统计口径不一,无法全面真实的反映农村留守儿童的真实现状,导致农村留守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和支持。

二是工作机制不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没有完全建立。

党委重视、政府主导、妇联牵头、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的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部门还处于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的局面;没用形成有效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合力;三是重点关注不够、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犯罪没有得到有效预防。

农村留守儿童是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关爱的群团,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家长和监护人监管不到位的留守儿童,特别是没有父母供养、没有监管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四是文化环境堪忧、农村社会文化环境亟待净化。

在我们的调查中,部分农村留守儿童迷恋网吧、迷恋网络游戏的现象较为突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都束手无策,农村留守儿童在运用网络方面更是无人监管,老人管不了、学校管不着、社会管不住。

虽然各级各部门也开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的专项行动,整治网吧接纳未成年人的问题。

但整治的力度和效果都不甚理想,仅仅是短期收效或收效甚微,没有形成长效的监管和整治机制。

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对网吧的治理工作也有管理权限,对黑网吧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

农村网吧的主要客户来源就是未成年人,经营网吧的人员在营销方面采取了很多吸引未成年人的方式,通宵在网吧逗留的未成年人,网吧主人还提供方便面、饼干、饮料等食品,几乎是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在家庭里感觉不到父母温暖的农村留守儿童更加愿意在网吧里逗留。

五是没有建立健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专门福利制度和体系。

在民政、卫生、计生、社会保障等部门涉及到的福利制度中,农村留守儿童只有在属于特定的照顾范围,例如,贫困儿童、独女户、双女户、残疾儿童等,才能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和照顾,没有专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政策和措施。

三、对策和建议(一)进一步摸清底数,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特殊档案。

要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就要彻底摸清农村留守儿童的底数,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档案和特殊家庭跟踪管理制度。

利用正在开展的“四群”教育,各村都有工作队员派驻的有利时机,专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基层,对留守儿童及其外出务工父母和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进行摸底汇总,建档造册,逐步建立健全留守儿童信息管理库;并开展特殊情况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对有违法犯罪隐患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要进行及时的跟踪、监督和管理和关爱,使违法犯罪行为止于萌芽状态。

(二)进一步整合资源、构建行之有效的关爱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涉及到公安、教育。

卫生、计生、农业、社会保障、司法、民政、财政、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许多部门和群体组织,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仅仅靠几个部门或群团组织的单打独斗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构建行之有效的关爱体系势在必行。

因此,建议各级党委政府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责,统筹推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要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体系,就要把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管理创新总体部署,并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领导协调机制,将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列入当地财政预算或设立专项经费。

建立留守儿童动态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状况。

在农村留守儿童集中的学校、村,建立儿童活动场所、托管机构等关爱服务阵地,建立留守儿童与其他家庭之间的互助机制,初步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衔接的关爱服务网络,并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开展切实有效的救助帮扶。

(三)进一步畅通渠道、搭建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沟通桥梁。

要教育广大留守儿童的父母意识到父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不可替代作用,要体会到孩子在情感和心理方面对父母的需求。

家长在外出务工的同时要尽可能多地利用电话、书信等形式保持与孩子的密切联系,保持与孩子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生活学习中的各种情况,努力满足孩子的亲情需求,以减少他们的孤独感。

各中小学校要把有条件的学校电脑教学室改造成留守儿童的“亲情视频”室,定期为孩子和父母沟通搭建平台,畅通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渠道。

(四)进一步发展经济、为农村留守儿童留住妈妈。

要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使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逐步回乡创业,让农村留守儿童和父母特别是母亲在一起。

各级各部门要在全市开展的“一教育五项行动”中主动谋划、主动作为、积极协调,利用项目和小额信贷等资金来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以及适合农村妇女发展的种、养、加等农业产业,就近、就地、就便的为农村妇女提供创业和就业机会,让妈妈们能够留在孩子身边。

(五)进一步构建“三结合”模式。

要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结合”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模式,建议各级各部门、群团组织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知识的培训,使监护人掌握家教知识,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学校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呵护,及时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摆脱心理阴影,避免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要负起责任,尽可能的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监护人要切实负起保护、监护、管理、关爱的责任,为农村留守儿童构筑安全温暖的社会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