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面
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线、⾯王敏溶解度曲线是《溶液》⼀章的重要知识点,溶解度曲线试题也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更是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出错的题型。
现以2006年各地市的中考试题为例,将易错解的溶解度曲线试题作以下归类解析。
⼀. 理解溶解度曲线图中点的含义例1.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曲线上Q点表⽰_____________。
解析:溶解度曲线图中不同位置的点代表的意义各不相同。
曲线下⽅的任意⼀点对应的溶液是⼀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点对应的溶液是⼀定温度下的该溶质的饱和溶液;曲线上⽅的任意⼀点代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和未溶晶体(溶质)的共存。
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表⽰在该温度下,这两种溶质的溶解度相同。
答案:20℃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掌握结晶⽅法的使⽤范围例2. 下图是甲、⼄两种物质在⽔中的溶解度曲线。
(1)在_____________,可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的甲、⼄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2)我国西北部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有⼤量的NaCl、,那⾥的⼈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
据此,你认为图中(填“甲”或“⼄”)_____________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第(2)问,⾸先要考虑的是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影响的⼤⼩。
蒸发溶剂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的物质,冷却热饱和溶液是从溶液中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的物质。
由题意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所以可通过蒸发溶剂(夏天晒盐)使其结晶,⽽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所以可通过降温(冬天捞碱)使其结晶。
因⽽图中甲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答案:(1)(2)甲纯碱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三. 认清溶液的状态例3. 下图是M、N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在t2℃时,往盛有100g⽔的烧杯中先后加⼊agM和agN(两种物质溶解时互不影响,且溶质仍是M、N),充分搅拌。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
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
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
(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
(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质量分数最大的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100g+S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等效法)×100%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S纵+100g技巧引入: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浅谈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备考解题策略
浅谈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备考解题策略[摘要]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是初中学业水平的必考题,无论是考点还是题型都已比较稳定、完善。
但涉及知识面广、灵活多变、综合性强,从基本概念到基本理论、物质提纯、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等基础知识。
在备考中,考生往往由于知识掌握不牢固,对有关概念理解不透彻,考虑问题不全面等因素总是出现各种错误。
为此,本文拟结合近五年的真题提炼知识点,对溶解度和溶解度曲线相关知识的考查,总结出五大高频考点,并对相关解题策略作了简单的阐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溶解度溶解度曲线教学策略溶解度是中学阶段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必考点之一[1],热点是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其题型主要设置在选择题,一般以坐标图像形式呈现。
往往涉及到溶解度大小的判断和比较,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判断及提纯方法,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温度改变时溶液中各种量的变化情况[2]等知识,考查考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简单计算和综合应用能力,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3]。
解此类题目的总原则是:坚持一个基本概念(溶解度)和四个要素(条件、标准、溶液状态、单位),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本文根据近年初中学业水平命题对此知识点的要求,旨在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攻克重难专题。
常见的高频考点主要是从以下五个考查角度进行考查:考查角度1:判断和比较的溶解度大小如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2、A与B的溶解度关系是A>B。
()3、t1℃,A溶解度为20。
()4、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________。
考生往往忽略了使用溶解度概念应注意的潜在条件即(四要素),要么忽略前提条件如第2小题,没有指明温度,比较溶解度是没有意义的,溶解度仅受温度影响,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
要么忽略了单位而造成判断错误如第3小题,溶解度的单位是g。
人教部编版初中化学中考溶解度知识及解题技巧
人教部编版初中化学中考溶解度知识及解题技巧物质的溶解度一、定义: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根据物质在20℃时溶解度的大小不同,把物质的溶解性通常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粗略地来描述.二、固体的溶解度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在理解固体的溶解度概念时,要抓住五个要点:①“在一定温度下”:因为每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有一个对应的定值,但这定值是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所以给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时,必须指出在什么温度下的溶解度才有意义.②“在100g溶剂里”:溶剂质量有规定的值,统一为100g,但并不是100g溶液,在未指明溶剂时,一般是指水.③“饱和状态”:所谓饱和状态,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溶质的溶解达到了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质量”:表明溶解度是有单位的,这个单位既不是度数(°),也不是质量分数(%),而是质量单位“g”.⑤“在这种溶剂里”:就是说必须指明在哪种溶剂里,不能泛泛地谈溶剂.因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相同的.三、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②温度的高低也是影响溶解度大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大多数固态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少数物质(如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也有极少数物质(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计算1、纯净物与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关系: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纯净物质的质量纯净物质的质量÷纯物质质量分数=含杂质物质的质量物质纯度= 纯净物质量/混合物质量×100% = 1—杂质的质量分数2.含杂质物质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1)将含杂质的物质质量换算成纯净物的质量。
初中化学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1、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M 、A 、N 三点相对于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 点表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A 点表示饱和溶液;N 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4、结晶方法的选择: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②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③升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丙)5、物质提纯方法的选择想提纯什么物质,就看该物质适用于什么结晶方法。
① 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② 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提纯固体甲的方法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冷水)、干燥 ③ 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④ 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甲,提纯固体乙的方法●M ●A●N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热水)、干燥6、甲乙两种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必须是饱和溶液降温才有晶体析出。
7、要比较甲乙两种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必须是等量的饱和溶液才能比较。
8、t3℃时,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所含水的量最少(或者说在t3℃时将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要的水最少)因为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液能力最强(或者说在等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的最多)9、升温或降温后比较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依据公式:S/100g+S ×100% 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①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根据末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发生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虽然发生变化,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按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例:现有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分析:从t1℃升温到t3℃时,甲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根据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图可以看出,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从t1℃升温到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还是饱和溶液,则根据t 3℃时的溶解度计算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度比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所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10、大多数物质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溶质(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②蒸发溶剂(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③降低温度(温度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11、常用计算公式:①饱和溶液中溶解度(S )= 溶剂质量溶质质量×100g(已知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求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饱和溶液中g S 100=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一定量的溶质能否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③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溶质质量×100%(已知其中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④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 g S +100×100%(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便可以求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⑤ 饱和溶液中S g S +100=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求出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⑥ 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S:100g:(100g+S)。
中考化学溶解度计算专题
溶解度曲线一直是历年中考化学试卷中必考知识点之一,一般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将溶解度、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溶质质量分数、物质的提纯等知识点与题中所给出的溶解度曲线图相结合起来综合考察。
一、溶解度曲线定义溶解度曲线是指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溶解度。
例如:图中A点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度为80g。
二、溶解度曲线含义1、曲线上的点,表示某物质在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2、曲线的走向表示某物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例如:图中溶解度曲线表示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例如:A点表示t1℃时,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4、曲线上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曲线下面的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例如:图中Q点表示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未溶晶体,N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三、溶解度曲线应用1、查找某一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
例如:查找图中甲物质在t3℃时的溶解度,就是Q点对应的纵坐标,也就是说,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80g;2、比较某一温度下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例如:比较乙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从图上可知,乙的溶解度是大于丙的;3、选择使某种物质从溶液中的结晶方法。
结晶的方法一般分为三种,分别是降温结晶、蒸发结晶和升温结晶。
降温结晶(又称冷却热饱和溶液),它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出来,例如图甲或硝酸钾;蒸发结晶,它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图乙或氯化钠;升温结晶,它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例如图丙或熟石灰。
四、典型例题1、下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在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C.在t2℃时,N点表示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D.在t1℃时,100g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5g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30℃时,将40g甲物质加人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3、下图是X、Y、Z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要配制相同浓度的Y、Z饱和溶液,需要把温度控制在________℃.(2)t1℃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仍然饱和的是________的溶液.(3)t3℃时,将X、Y、Z的饱和溶液都降温到t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4、如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________℃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___乙(填“>”“<”或“=”).(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学到唯一的一个定律,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内容。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解题技巧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解题技巧中学化学课程中,学习到溶解度曲线,是一种十分有用的知识。
溶解度曲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质在不同温度、不同溶剂下的溶解度,从而掌握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关键方法。
本文旨在介绍溶解度曲线解题技巧给初三学生,以便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溶解度曲线,从而更好地解决化学问题。
溶解度曲线是一种表示溶质在温度和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溶解度关系的曲线。
溶解度曲线可以更好地反映物质的溶解度,以更好的方式描述溶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清楚地表示其与温度、压力的关系。
学习溶解度曲线解题技巧的步骤主要有两步:首先,要分析题目给出的温度或压力变化情况,了解溶质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其次,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更快更准确地解答问题。
例如,题目中给出的是温度变化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根据溶解度曲线图表,从而确定溶质溶解度的变化情况。
假如题目中描述的是温度从T升至T,此时,我们只需要在温度T和T的溶解度曲线图上找出对应的点,就可以获得溶解度变化的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的答案。
学习溶解度曲线解题技巧,还有一点需要牢记:溶解度取决于溶质的性质和溶剂的性质。
当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发生变化时,溶解度也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根据不同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画出不同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以形成科学的解题方法。
此外,每当面对溶解度曲线解题时,初三学生应该注意选择正确的曲线。
例如,使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根据温度和压力,确定溶质的溶解度是否增加或减少,从而确定化学反应是否会发生。
在温度曲线上,当温度升高时,溶质的溶解度也会升高,而利用压力曲线时,当压力升高时,溶质的溶解度会减少。
因此,选择正确的曲线也是解决溶解度曲线解题的关键环节。
总而言之,溶解度曲线是一种重要的化学知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了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溶解度,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选择题实例及化学元素速记法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选择题实例及化学元素速记法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溶解度曲线就是在直角坐标系中,用来描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进行溶液的配制,混合物的分离与提纯,以及进行物质结晶或溶解的计算。
近年来,以溶解度曲线为切入点的题目已成为中考、竞赛命题的一个热点。
下面,我们从溶解度曲线的特点入手,对溶解度作进一步的理解。
1、点①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如:下图中a表示A物质在t1℃时溶解度为m1g。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
如:图中b表示在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有(m2-m1)g未溶解的溶质。
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如:图中C表示在t1℃时,A的不饱和溶液中,还需要加入(m1-m3)gA物质才达到饱和。
②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如图中d表示在t2℃,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为m4g。
2、线如图中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A曲线为“陡升型”。
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
图中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B曲线为“缓升型”,如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
图中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曲线为“下降型”,如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
二、掌握溶解度曲线的应用1. 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点,代表着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因此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并根据物质的溶解度判断其溶解性。
2. 可以比较在同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3. 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状走向,可以看出某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并根据此情况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例如:某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陡”,表明该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明显,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降温结晶法。
某物质溶解度曲线“平缓”,提纯或分离该物质时适合采用蒸发溶剂法。
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方法
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方法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的一种图像。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了解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程度,对于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的溶解过程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解题过程中,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
首先,了解溶解度曲线的基本特点是解题的基础。
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
例如,在一些溶质中,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在另一些溶质中,则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这种变化趋势与溶质和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掌握这种基本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的变化规律。
其次,利用溶解度曲线进行溶度计算是解题的主要方法之一。
通过线性插值法,我们可以在曲线上的两个已知温度点之间,根据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来求得所需的溶解度。
这种方法可以在没有给定的数据时,根据已知的点来估算其他未知点的溶解度。
但是需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准确性受到数据的稳定性和溶解度曲线的规律性的影响,因此在应用中需要谨慎使用。
另外,溶解度曲线也可以用来判断溶液中是否存在过饱和的现象。
当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度超过了溶液在该温度下的最大溶解度时,就会出现过饱和现象。
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确定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是否处于过饱和状态。
这对于溶解实验的设计和溶液制备过程中的操作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溶解度曲线。
例如,在解题时可以考虑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溶液浓度的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
此外,还可以利用溶液的反应特性来解题,例如酸碱中和反应和络合反应等。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我们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更好地应用溶解度曲线。
总之,溶解度曲线是描述溶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程度的重要工具。
在解题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了解曲线的基本特点,利用插值法计算溶解度,判断溶液是否过饱和等方法来更好地应用溶解度曲线。
此外,还可以结合溶质和溶剂的性质,以及溶液的反应特性等技巧来解决问题。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解决方法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解决方法,潘解度曲税的应用+溶解度依1.找物质的溶解度该物质在某一温度下曲线上点对应的纵坐标值,如丙物质在t1 C时的溶解度为50 g。
2.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溶解度的大小同一温度下,位于上方曲线对应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下方曲线对应物质的溶解度。
如0 ~t3C,乙的曲线在甲的上方,溶解度大小为乙〉甲;0 ~t2C, 内的曲线在甲的上方,溶解度大小为丙〉甲;t2 C时,甲、内两曲线相交,此时溶解度大小为甲二丙。
特别提醒:比较溶解度,温度是前提3.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分析溶解度曲线的坡度及走向,从左向右看曲线的走势是向上、向下还是平缓。
常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分为:1.陡升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如甲;2.缓升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增大不明显,如乙;3.下降型: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如丙。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以溶解度曲线为界限,曲线上及上方的点代表该物质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曲线下方的点代表该物质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对于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如下:a.对于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b.对于极少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及大小比较通过计算可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对于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有:当0< t < 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乙 >甲;当t = t3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t > t3 时,甲、乙两种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甲 >⑥温度变化时溶液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1、根据有无晶体析出2、根据曲线走向(饱和溶液适用)物质溶解度增大口溶剂、溶质 质量、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物质溶解度减小3溶剂质量不 变,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物质溶解度减小e 溶剂质量不 变,溶质、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物质溶解度增大溶剂、溶质 质量、溶质质量分救均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xlOO%若溶液为饱和溶液,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溶解度+ 100gxlOO%温度升高: L 温度下降:温度,升商:〔温度下降:⑦判断物质结晶或提纯的方法溶解度曲线升降情况结晶蝴纯方法陡升型(如甲)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缓升型(如乙)恒温蒸发溶剂下降型(如丙)蒸发结晶(或i 口热)-升/ W/H-E-7下降型(如丙)蒸发结晶(或加热)才二4 i [ f丁/m e判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变化趋势和两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范围。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
初三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种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包括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种类以及温度。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升高,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而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如氢氧化钙。
结晶有两种方法,分别是蒸发溶剂和降低温度。
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解释。
曲线上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存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质,曲线下方的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交点表示在对应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对于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形态不同,如KNO3等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呈“陡升型”;NaCl等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呈“缓升型”;气体及Ca(OH)2等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呈“下降型”。
针对题目,正确答案为C,D,B。
第一题中,A项错误,因为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第二题中,C项正确,因为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30g;第三题中,正确答案为B,因为升温可以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第四题中,正确答案为C,因为甲、乙、丙三种物质在t℃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丙>乙。
4.根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正确的说法是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降到t℃,析出甲的质量大。
5.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正确的说法是B.将20℃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6.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正确的说法是A.t℃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7.根据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正确的说法是:(1)C>A>B;(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A;(3)t℃时,在100g水中放入适量A物质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8.根据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不正确的说法是A.t℃时,甲、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溶解度曲线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于溶解度曲线常见问题的解答人教版的初中化学中关于固体溶解曲线的问题,常见的问题并不是太多,但是由于这些问题都要联系着溶解度曲线来解决,但初中生对于曲线图像的理解还是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总是反复的出现失误,在这里对于几种常见的问题,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对一些学生能够有所帮助。
例1、现有a 、b 两种物质在t 1℃的饱和溶液,将它们的温度分别升高到t 2℃,a溶液有晶体析出而b 溶液还可以继续溶解一些b 晶体。
则能表示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是( )方法:其实在解关于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一些题时,要抓住溶解度这一重点,曲线中所要表达的意思就是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的一个过程,那么这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溶解度的改变与溶液的状态的关系: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有晶体从题干中不难得出a 溶液是由饱和溶液到有晶体析出,b 溶液是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并且是温度升高的前提下。
那么我们就能够得出a 物质的溶解度时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b 物质的溶解度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所以选择D溶解度溶解度 溶解度 溶解度例2、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t2℃时甲的溶解度________乙的溶解度(填“>”、“<”或“=”);(2)t2℃时,向50克水中加入50克乙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_______;(3)t1℃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填“>”、“<”或“=”);(4)若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甲,可用________方法提纯乙(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方法:分别标记出每条曲线在t1、t2两个温度时的溶解度所对应的点,取每条曲线上的最低点进行比较,温度变化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与三个最低点纵坐标的大小关系相对应所以答案为:甲=乙>丙(4)此类问题较为简单,都是在问一种是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较大的,一种是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不大的两种物质混合,并且都是一种较多量种含有少量的另一种物质,来提纯就多量的这种物质,这里的提纯也就是将混合物制作成溶液,然后使较大量的要提纯的那种物质先达到饱和,再由晶体析出,而另一种物质再次过程中还没有达到饱和。
溶解度曲线题技巧
溶解度曲线题技巧引言溶解度曲线题是化学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溶解度曲线图和相关的实验条件,回答与溶解度相关的问题。
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解决这类题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溶解度曲线题解题技巧。
技巧一:理解溶解度曲线图的基本概念在解决溶解度曲线题之前,首先要理解溶解度曲线图的基本概念。
溶解度曲线图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温度、浓度或其他实验条件之间关系的图形表示。
通常,曲线上的每一个点代表了特定温度或浓度下的溶解度。
技巧二:注意浓度和溶解度的区别在解答溶解度曲线题时,不要混淆浓度和溶解度的概念。
浓度是指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或摩尔数,通常用g/L 或mol/L 表示。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所能溶解的最大溶质质量或摩尔数,通常用 g/100 g 溶剂或 mol/L 表示。
技巧三:寻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通常,在溶解度曲线题中,需要我们根据给定的曲线图判断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升高,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会增大,因为在高温下溶质分子活动增强,溶解过程更容易进行。
但也有个别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如 NaCl 的溶解度曲线。
技巧四:利用实验条件解题在解答溶解度曲线题时,经常会给出一些实验条件,如溶质的初始质量、溶解过程中是否加热或冷却等。
利用这些实验条件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回答问题。
例如,当题目给出了溶质的初始质量和最终溶液的体积时,我们可以通过计算溶质的浓度来解题。
技巧五:注意溶解度曲线图上的标记点溶解度曲线图上通常标有一些特定点,如溶解度最大点(饱和点)、溶解度达到50%的点(半饱和点)等。
注意这些标记点的位置和含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溶解度曲线图,答题更加准确。
技巧六:综合考虑多个因素解题在一些复杂的溶解度曲线题中,可能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确定答案。
例如,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和溶解过程中的实验条件,结合物质的溶解特性和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分析出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程度,进而回答问题。
(完整版)溶解度曲线解题方法归纳
巧用溶解度曲线在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第 2 课题中溶解度曲线是反应溶解度与温度数学表示法,是溶解度曲线概念直观形象的表达方式。
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技巧一:溶解度曲线是一条饱和线。
通过点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判断溶液的的状态。
1、线上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饱和溶液且有固体存在。
2、线下方的点表示该温度下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3、线上的点表示该游弋上该溶液恰好为饱和溶液。
技巧二:将溶液升温或降温,可在图上将点平移。
通过点与线的位置判断溶液的状态变化,质量分数的变化以及是否有晶体析出。
(归纳为5个字,就低不就高)1、某温度下将溶升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右平移。
2、某温度下将溶降温。
在图象上把表示该溶液的点向左平移。
技巧三:通过曲线趋势,选择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措施(特别是升温或降温),以及混合物分离的方法(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技巧四:通过点的位置(高低),比较不同温度,不同状态下溶液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1、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比其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要大。
(同温下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最大)。
×100%,溶解度S越大质量分数越大。
(质量分数最大的2、某温度下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S100g+S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特殊点的处理方法:溶解度曲线是一笨拙饱和线,线上方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等效法)×100%3、线上的点及线下的点表示的溶液的质量分数=S纵S纵+100g技巧引入:例:已知: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其含义为。
(1)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KCl,搅拌至完全溶解,形成溶液A,此时,溶液A中KCl的质量分数为,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
(2)在40℃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B的质量分数为。
(3)在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钾,充分搅拌形成溶液C。
此时溶液C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中,溶解度曲线题型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以下是解题技巧的一些指导:
1. 理解溶解度曲线的含义:溶解度曲线描述了在不同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变化情况。
通常以溶质在100g溶剂中溶解的质量(单位:g)作为纵坐标,温度(单位:摄氏度)作为横坐标。
2. 分析溶解度曲线的特征:根据曲线的形状和趋势,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例如,曲线上升表示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加;曲线下降表示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少。
3. 判断饱和溶解度:曲线上的某一点对应的溶解度即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解度。
可以通过读取曲线上的数值或者利用曲线的趋势来判断。
4. 估算非饱和溶解度:如果需要求解非饱和溶解度,可以根据曲线上临近的两个点进行估算。
通过线性插值法或者比例关系来计算出相应温度下的溶解度。
5. 理解饱和溶液的饱和度:饱和溶液指的是在一定温度下,已经达到了最大溶解度的溶液。
此时,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与析出达到了动态平衡。
通过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
6. 运用溶解度曲线解决问题: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结合溶解度曲线上的信息,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计算或预测。
以上是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题型解题技巧的一些要点,通过对这些技巧的理解和实践,可以提高对溶解度曲线题型的解题能力。
同时,
多做相关练习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注意积累解题经验,有助于应对不同类型的题目。
溶解度曲线解题窍门
溶解度曲线解题窍门一、溶解度曲线解题窍门哎呀,宝子们!溶解度曲线的题其实没那么难搞啦。
1. 看曲线走势曲线上升,就说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像硝酸钾这种典型的,温度越高,能溶得就越多。
这就好比你吃小零食,给你的小盒子越大(温度越高),你能装的零食(溶质)就越多。
曲线下降呢,那就是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的调皮鬼。
2. 交点的秘密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可是个大宝藏哦。
这个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就好像两个人在这个温度下,能吃一样多的小零食呢。
比如在某个温度下,A物质和B物质在水里能溶解的量一样多。
3. 温度变化时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当温度升高,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如果原来是饱和溶液,没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要是有溶质析出,那溶质质量分数就变小啦。
这就像你本来有一盒子满满的小零食,温度一变,有些小零食掉出去了,那你盒子里小零食占的比例就小了。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温度升高时,饱和溶液中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也变小。
4. 比较溶解度大小比较溶解度大小的时候,一定要看温度哦。
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是不一样的。
就像你不能拿夏天和冬天你能吃的冰淇淋数量直接比一样,得在相同的温度条件下比较物质能溶解多少。
5. 饱和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饱和变不饱和可以升高温度或者增加溶剂。
不饱和变饱和可以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者减少溶剂。
这就像你调整你的小零食盒子的状态一样,想让盒子里的小零食不饱和(有空间再装),你可以把盒子变大(升高温度相当于增大溶剂容纳溶质的能力)或者直接再加点小零食(增加溶质)。
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饱和变不饱和可以降低温度或者增加溶剂,不饱和变饱和可以升高温度、增加溶质或者减少溶剂。
化学溶解度曲线类题解题技巧
化学溶解度曲线类题解题技巧化学溶解度曲线类题解题技巧:溶解度曲线题型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个方面进行解答。
1.首先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
2.比较相同湿度时(或一定湿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
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以下作用:可根据已知温度查出相关物质对应的溶解度;可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查出其对应的温度;也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者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注意:相同温度下,同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浓度要大。
2.溶解度曲线上的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曲线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
溶解度曲线也有以下的应用:可看出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可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可选择分离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
分离方法记住:蒸发结晶: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固体。
降温结晶或者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
题目主要看要提纯或分离出的物质主要是哪种,然后根据该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来选择结晶方法。
3.溶解度曲线上的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
如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一定量的溶剂。
4.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
九年级化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经典讲解
九年级化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经典讲解[例1] 80℃时把10g硝酸钾溶解于50g水中形成溶液。
根据溶解度曲线(初中化学课本)和计算说明:①此溶液是否饱和?②如冷却降温到什么温度下才能达到饱和?③欲使其达到饱和(80℃),可采取哪些方法?分析:查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80℃时的溶解度是169g,可判断上述溶液肯定不饱和;如果降温形成饱和溶液时,其溶解度应为20g,查溶解度曲线即可得出其相应温度;欲使上述溶液形成80℃饱和溶液,一是增加溶质的量,二是加热蒸发,减少溶剂(水),然后都使温度保持80℃达到饱和。
解答:①:查溶解度曲线,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69g。
设50g水中溶解x克硝酸钾即达饱和。
169∶100=x∶50x=169×50/100=84.5(g)84.5>10 溶液未饱和②降温使溶液达到饱和,则此温度下的溶解度为y克.100∶y=50∶10y=100×10/50=20(g)查溶解度曲线,硝酸钾溶解度为20克的温度为9℃.③欲使原溶液形成80℃的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两种:a.继续溶解溶质,使之饱和且保持80℃,从①中可知50g 水中溶解84.5g,即达饱和。
应再溶解(84.5-10)g=74.5g硝酸钾b.加热蒸发减少水的质量,使之饱和并恢复到80℃.设需蒸发m克水.169:100=10:(50一m)50-m=100×10/169=5.92m=50-5.92=44.08g1.溶液未达到饱和.2.降温到9℃时溶液达到饱和.3.欲使溶液成80℃的饱和溶液,可再溶解硝酸钾74.5 g或蒸发掉水44.08g,再保持温度为80℃即可。
[例2] 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的硝酸钾溶液取其等质量的溶液两份,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份蒸发掉10g水,析出1g晶体,另一份蒸发掉12.5g水,析出2g晶体,求该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图的解读与分析方法
初中化学溶解度曲线图的解读与分析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成溶液的最大量。
溶解度曲线图是描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图表。
通过解读和分析溶解度曲线图,我们可以了解不同物质溶解度的规律性,并对溶解过程进行深入理解。
解读溶解度曲线图的第一步是观察曲线的趋势。
溶解度曲线通常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正常溶解度曲线、倒U型曲线、S型曲线等。
根据曲线的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物质的溶解过程特点。
例如,正常溶解度曲线代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这表明溶解过程是吸热的;倒U型曲线则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这表明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溶解度最大,超过该温度后溶解度降低;S型曲线则表示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加,这可能是由于溶质在低温下产生了某种结晶,而在高温下重新溶解所导致。
在进一步分析时,我们需要关注曲线上的特殊点或特征。
首先,峰值点通常表示溶解度达到最大值的温度。
通过观察峰值点的位置,我们可以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其次,曲线上的水平线段表示溶解度在该温度范围内保持不变。
这些水平线段可能与某种相变过程相关,如晶体水合物的结晶水的脱失。
最后,曲线上的斜率表示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速率。
斜率的变化率可以反映溶解过程的速度,例如,斜率越大,表示溶解过程越快。
为进一步深入分析溶解度曲线图,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温度变化对溶解度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观察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物质的溶解特性以及温度对溶解过程的影响。
2. 物质的溶解热: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形态,我们可以初步判断溶解过程是吸热还是放热的。
进一步分析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溶解热,并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热大小。
3. 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变化: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了解溶质浓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这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溶解过程中溶质在溶液中的分布规律。
4. 物质的晶体结构:溶解度曲线的特殊点和特征可以与物质的晶体结构相关联。
(完整版)溶解度解题思路(2)
溶解度曲线及解题专题指导在一定下,某固态物质在溶剂里达到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该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1。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
2。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
6g,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温度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一、正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引:溶解度常用溶解度曲线来表示,在绘制溶解度曲线时,用纵坐标表示 ,用横坐标表示。
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涵义主要从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线、面去把握。
1. 点:(1)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2)两条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物质在该点所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例如:1.如图,A、B是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1)、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表明A物质______(2)、M点表示在__ºC时,A和B和溶解度__ ;在_ ºC时,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在____ ºC时,A物质的溶解度小于B 物质的溶解度。
2.图为X和Y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根据该图你能看出关于这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哪些信息?2. 线:表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1)陡升型(大部分固体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如KNO);3(2)缓升型(少数物质,其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如NaCl);(3)下降型(极少数物质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如熟石灰).例如:如图所示,A、B、C三条曲线分别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受温度影响最大的是 .(2)t1温度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t2温度时,和的溶解度相同。
(4)t3温度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面:(1)曲线下方的平面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2)曲线上方的平面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例如:表示M、N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有关图示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溶解度曲线的解题思路
1、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在同一温度下进行
2、曲线上的交点,表示在某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M 、A 、N 三点相对于甲物质的曲线来讲,M
点表过饱和溶液,即溶液中还有未溶解的溶质;
A 点表示饱和溶液;N 点表示不饱和溶液。
4、结晶方法的选择:
①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
②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物质(从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乙)
③升温结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的物质(从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丙)
5、物质提纯方法的选择
想提纯什么物质,就看该物质适用于什么结晶方法。
① 甲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乙,提纯甲物质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② 固体甲中含有少量的固体乙,提纯固体甲的方法
加水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冷水)、干燥 ③ 乙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提纯乙物质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④ 固体乙中含有少量的固体甲,提纯固体乙的方法
●M ●A
●N
加水溶解、蒸发结晶、过滤、洗涤(热水)、干燥
6、甲乙两种溶液降温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必须是饱和溶液降温才有晶体析出。
7、要比较甲乙两种物质降温后析出晶体的多少,必须是等量的饱和溶液才能比较。
8、t3℃时,等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甲中所含水的量最少(或者说在t3℃时将等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甲物质需要的水最少)因为在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大,溶液能力最强(或者说在等量的水中甲物质溶解的最多)
9、升温或降温后比较三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
依据公式:S/100g+S ×100% 溶解度大的,溶质质量分数就大
①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根据末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发生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变化)
②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根据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虽然发生变化,但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按初温下的溶解度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现有t1℃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3℃,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分析:从t1℃升温到t3℃时,甲乙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则根据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来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从图可以看出,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甲,从t1℃升温到t3℃时,丙物质的溶解度降低,还是饱和溶液,
则根据t 3℃时的溶解度计算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丙物质的溶解
度比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小,所以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甲﹥丙
10、大多数物质由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①加入溶质(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②蒸发溶剂(温度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③降低温度(温度变化,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11、常用计算公式:
①饱和溶液中溶解度(S )= 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100g(已知某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可以求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②饱和溶液中g S 100=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判断一定量的溶质能否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100%(已知其中两个量,可以求第三个量)
④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S g S +100×100%(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便可以求出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⑤ 饱和溶液中S g S +100=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已知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求出一定量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⑥ 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S:100g:(100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