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选修35 第十八章 第一节电子的发现
人教版选修3-5 第18章 1 电子的发现 课件(30张)
2.产生:在研究气体导电的玻璃管内有阴阳两极时,当 两极间加一定电压时,阴极便发出一种射线,叫________.
【答案】阴极射线 3.特点:碰到荧光物质能使其________. 【答案】发光
二、电子的发现 1.汤姆孙的探究方法 (1)让阴极射线分别通过电场或磁场,根据________现 象,证明它是________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其比荷. (2)换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________,所得粒子的 ________________相同. (3)粒子带负电荷,比荷是氢离子的近两千倍,说明阴极 射线粒子质量远小于氢离子质量. (4)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为________. 【答案】(1)偏转 带电 (2)场 比荷的数值 (4)电子
偏距 y=12at2④
能飞出的条件为 y<d2⑤
解①~⑤式得
U′<
2Ud2 l2
=
2×5
000×1.0×10-22 5.0×10-22
V
=
4.0×102 V
即要使电子能飞出,所加电压最大为 400 V.
答案:400 V
反思领悟:阴极射线在电场中或磁场中偏转实质是带电粒 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解决这类题目关键还是需进行受力分析 和运动情况分析,然后运用力学规律解决问题,另外,应注意 电子一般不计重力.
2.带电性质的判断方法 (1)方法一: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上电场,通过打在荧 光屏上的亮点的变化和电场的情况确定带电性质. (2)方法二:在阴极射线所经区域加一磁场,根据亮点位 置的变化和左手定则确定带电的性质.
3.比荷的测定方法 (1)让某一速率的电子垂直进入某一电场中,在荧光屏上亮 点位置发生变化. (2)在电场区域加一与其垂直的大小合适的磁场,抵消阴极 射线的偏转,由此可知 Eq-qvB=0,则 v=BE. (3)去掉电场,只保留磁场,磁场方向与射线运动方向垂直, 阴极射线在有磁场的区域将会形成一个半径为 r 的圆弧,根据 磁场情况和轨迹偏转情况,由几何知识求出其半径 r,则由 qvB =mrv2得mq =Bvr=BE2r.
[学案]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第一节电子发现学案全面版
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阴极射线的组成,电子是原子的组成局部。
2.领悟电子发现过程中所包括的科学方法。
3.知道电荷是量子化的,意会电子的发现对揭穿原子结构的意义。
【重点难点】1.领悟电子发现过程中包括的科学方法。
2.电子电荷量确实定以及比荷确实定。
【课前预习】1.阴极射线〔 1〕在 ___________条件下,把气体分子中原来结合在一起的________电荷分开的过程叫气体的电离;(2〕阴极射线是x射线还是带电粒子流呢?假设是带电粒子流,显然可以由在电场或磁场中的 ______来确定。
2.电子的发现(1〕物理学家 __________在对阴极射线的研究中断定,阴极射线是带_______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它的比荷,确定了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是________,它是原子的组成局部;(2〕电子的电荷量是经过 ___________ 实验测定的,数值为e=______________,一个电子所带电荷量的数值也叫根本电荷,其他带电体的带电量是根本电荷的_________倍。
【预习检测】1.以以下图,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假设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 时,发现射线径迹下偏,那么〔〕A.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 BB.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 AC.假设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可以经过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D.电子束的径迹与AB中的电流方向没关××××××××2.以以下图,让一束均匀的阴极射线垂直穿过正交的电磁场,选择合适的磁感觉强度 B 和电场强度E,带电粒子将不发生偏转,尔后撤去电场,粒子将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为R,求阴极射线中带电粒子的比荷。
3.密立根油滴实验第一测出了元电荷的数值,其实验装置以以下图,油滴从喷雾器喷出,以某一速度进入水平旋转的平板之间。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1电子的发觉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5
电子的发觉★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术1.了解阴极射线及电子发觉的进程2.明白汤姆孙研究阴极射线发觉电子的实验及理论推导(二)进程与方式培育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初步了解原子不是最小不可分割的粒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人类对原子的熟悉和研究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的进程,这一进程也是辩证进展的进程.按照事实成立学说,进展学说,或是决定学说的取舍,发觉新的事实,再成立新的学说.人类就是如此通过光的行为,通过度析和研究,逐渐熟悉原子的。
★教学重点阴极射线的研究★教学难点汤姆孙发觉电子的理论推导★教学方式实验演示和启发式综合教学法★教学用具: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进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很早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原子是一种不可再分割的粒子。
这种熟悉一直统治了人类思想近两千年。
直到19世纪末,科学家对实验中的阴极射线深切研究时,发觉了电子,令人类对微观世界有了新的熟悉。
电子的发觉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三大发觉之一。
(二)进行新课1.阴极射线讲述:气体分子在高压电场下能够发生电离,使本来不带电的空气分子变成具有等量正、负电荷的带电粒子,使不导电的空气变成导体。
设疑:是什么原因让空气分子变成带电粒子的?带电粒子从何而来的? 科学家在研究气体导电时发觉了辉光放电现象。
史料: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较早发觉了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辉光放电现象时以为这是从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引发的。
所以他把这种未知射线称之为阴极射线。
对于阴极射线的本质,有大量的科学家作出大量的科学研究,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
(1)电磁波说:代表人物,赫兹。
以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电磁波的传播进程。
(2)粒子说:代表人物,汤姆孙。
以为这种射线的本质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试探:你可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进行阴极射线的研究,能通过实验现象来讲明这种射线是一种电磁波仍是一种高速粒子流。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课件: 18.1 电子的发现 (共23张PPT)
演示
真空玻璃管中K是金属板制成的阴极,A是金属环制成的阳 极;把它们分别连接在感应圈的负极和正极上。管中十字状物 体是个金属片。接通电源时,感应圈产生的近万伏的高电压加 在两个电极之间,观察管端玻璃壁上亮度的变化。
实验现象:看到十字架的影子。 结论:说明有光照射。
一、阴极射线
早在1858 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就发现了 气体导电时的辉光放电现象。
思考与讨论
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规律,哪些 方法可以判断运动的带电粒子所带电荷的正负号?
答 带电粒子垂直于电场线或磁感线进入电 场(磁场),根据它们在场区内运动的偏转 情况进行判定。
二、电子的发现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
射线是带电粒子流。为了证实这点, 从1890年起他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 究。
+ 汤姆孙的气体放_电 管的示意图
D1
p3
_
k AB
D2
p1 P2
①K产生阴极射线;
+
②A、B形成一束细细射线;
③D1、D2之间加电场或磁场检测阴极射线是否带电和带电
性质;
④荧光屏显示阴极射线到达的位置,对阴极射线的偏转做
定量的测定。
思考与讨论
1.电粒子的电荷量与其量之比一比荷q/m,是一个重要
的物理量。根据带电粒子在电场和场中受力的情况,可以得 出它的比荷。假设你是当年“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观点的支 特者,请你依照下面的提示思考计算阴极射线微粒的比荷的 方法。
纸面的磁均。这个磁场B应该向纸外还是向纸内?写出此时每
个阴板射线微粒(质量为m、速度为)受到的洛伦兹力和库仑屏カ
。两个力之间应该有什么关系?
幕
m q ʋ0
P1
高二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18.1 电子的发现) Word版含解析
绝密★启用前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第Ⅰ部分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里。
1.关于阴极射线的本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极射线本质是氢原子B.阴极射线本质是电磁波C.阴极射线本质是电子流D.阴极射线本质是X射线2.关于电荷的电荷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子的电荷量是由密立根油滴实验测得的B.物体所带电荷量可以是任意值C.物体所带电荷量最小值为1.6×10-19CD.物体所带的电荷量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3.如图所示,一只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出,若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AB时,发现射线径迹下偏,则()A.导线中的电流由A流向BB.导线中的电流由B流向AC.若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可以通过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D.电子束的径迹与AB中的电流方向无关4.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任何物质中均有电子B.不同的物质中具有不同的电子C.电子质量是氢离子质量的1 836倍D.电子是一种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5.1897年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电子,被称为“电子之父”,下列关于电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孙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运动得出了阴极射线是带负电的粒子的结论,并没能求出了阴极射线的比荷B.汤姆孙通过对光电效应的研究,发现了电子C.电子的质量无法测定D.汤姆孙通过对不同材料的阴极发出的射线的研究,并研究光电效应等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6.如图为示波管中电子枪的原理示意图,A为发射电子的阴极,K为接在高电势的加速极,A、K之间电压为U,电子离开阴极时的速度可以忽略,电子经加速后从K的小孔中射出的速度大小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A、K之间距离减半而电压仍为U,那么电子离开K的速度为2vv B.如果A、K间距离减半电压仍为U,那么电子经过K时的速度为2v C.如果A、K间距离保持不变而电压减半,那么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为2v D.如果A、K间距离保持不变而电压减半,那么电子离开K时的速度为2 7.如图所示是阴极射线显像管及其偏转线圈的示意图,显像管中有一个阴极,工作时它能发射阴极射线,荧光屏被阴极射线轰击就能发光。
人教版物理选修35课件:第十八章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解析:设电子的电荷量为 q、质量为 m,在加速电场 U 中加速的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mv2 qU= 2 , 解得 v= 2mqU, 垂直进入磁场后,电子受到的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电子做匀速圆周运动,故有
v2 Bqv=m R , 又 R=d2, 由以上各式整理可得电子的比荷为: mq =B82Ud2.
(4)带电粒子若通过相互垂直的电、磁场时,一般不 发生偏转,由此可求出带电粒子的速度.
1. (多选)如图所示,一阴极射线管左侧不断有电子射 出,若在管的正下方放一通电直导线 AB 时,发现射线径 迹向下偏转,则( )
A.导线中的电流由 A 流向 B B.导线中的电流由 B 流向 A C.若要使电子束的径迹往上偏转,可以通过改变 AB 中的电流方向来实现 D.电子束的径迹与 AB 中的电流方向无关
解析:阴极射线是原子受激发射出的电子,关于阴 极射线是电磁波、X 射线都是在研究阴极射线过程中的 一些假设,是错误的.
答案:C
知识点二 电子的发现
提炼知识 1.汤姆孙的探究方法及结论. (1)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判 定,它的本质是带负电的粒子流,并求出了这种粒子的 比荷. (2)汤姆孙用不同材料的阴极和不同的气体做实验, 所得的比荷都是相同的,是氢离子比荷的近千倍.
他测定了数千个带电油滴的电量,发现这些电量都 是某个最小电量的整数倍,这个最小的电量就是电子的 电量.
(2)密立根实验更重要的发现是:电荷是量子化的, 即任何电荷的电荷量只能是元电荷 e 的整数倍,并求得 了元电荷即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 e.
温馨提示:密立根的“油滴实验”中易忽视带电油
滴的重力,从而使问题无从下手,像油滴、尘埃、小颗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高二下学期物理人教版选修3-5第十八章第一节电子的发现课件
观察到油滴的运动,两金属板
间距为d,不计空气阻力和浮力。求:
(1)调节两板的电势差U,当U=U0时,使得某个质量为m1
的油滴恰好悬浮在两板间保持静止,求油滴所带的电荷量
q为多少?
q m1gd
时,观察到某个质量为m2
的油滴进入电场后做匀加速运动时,经过时间t运动到下
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
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
磁场,则电子在荧光屏上产生的光点又回到O。
已知极板的长度l=5.00cm,C、D间的距离d=1.50cm,极 板区的中点M到荧光屏中点O的距离为L=12.50cm,U= 200V,B=6.3×10–4T,P点到O点的距离y=3.0cm。试求 电子的比荷。
e/m=1.6×1011C/kg
转最后落在屏上的P3点。请写出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探究电子比荷方法
若两金属板D1、D2加上方向向上、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射 线将向下偏转并射到屏上P2点。这说明射线的粒子所带的电 荷为负电荷。
当金属板D1、D2间加上磁场,射线粒子受到的库仑力等于洛 仑兹力,即:qE=qvB荧光斑恰好回到荧光屏中心P1点。 如果去掉电场,仅保留磁场,射线粒子做圆周运动,洛伦兹 力提供向心力,即:qvB=mv2/r
实验现象: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在类似的实验中看到 了玻璃壁上淡淡的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
实验分析:荧光的实质是由于玻璃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 射线的撞击而引起的,这种射线被命名为阴极射线。
二、电子的发现
1.汤姆孙对阴极射线的探究
(1)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如图所示是他当 时使用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又阴极K发出的带电粒子通 过小孔A、B形成一束细细的射线。它穿过两片平行的金属 板D1、D2之间的空间,到达右端带有标尺的荧光屏上。通 过射线产生的荧光位置,可以研究射线的径迹。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 第18章 第1节 电子的发现(共23张PPT)
O
r d
r
2
.qVB. . . . . ...... ...... . V. . . . . d . . . . . .B ......
L
V=E/B
qvB = m v2 r
q m
=
E B2r
r = L2 +d 2 d
b、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模型
--------E-
O
d
V
+qE++++++++ y
1889年4月30日,J.J.汤姆孙正式 宣布发现电子;
电子的发现,结束了关于阴极射线 本质的争论;
从此,人类意识到,原子并不是组 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探索原子结构的 序幕由此拉开……
由于J.J.汤姆孙的杰出贡献,1906 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密立根油滴实验
)美国( 密立根
Robert likan 年1953年~1868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112021/8/112021/8/118/11/2021 10:21:57 AM
•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1/8/112021/8/112021/8/11Aug-2111- Aug-21
•
12、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 也是学 生的教 育者, 生活的 导师和 道德的 引路人 。2021/8/112021/8/112021/8/11Wednesday, August 11, 2021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第1节电子的发现共22张PPT[可修改版ppt]
2.如图所示,在阴极射线管正上方平行放一根通有强电流的
长直导线,则阴极射线将( D )
A.向纸内偏转 B.向纸外偏转
C.向下偏转 D.向上偏转
........................ ........................ ........................
分析:1.安培定则:导线下方的磁场如图 ........................
. . . . .B
....
D1D2间无电场、磁场时,沿直 线射向P1点
在两极板D1D2间加电场, 观察射线的偏转情况。若电 场方向由D1指向D2,射线 向上偏,射线带电吗?带什 么电?
在两极板D1D2间加匀强磁场, 观察射线的偏转情况。若磁 场方向如图,射线向上偏, 射线带电吗?带什么电?
结论:阴极射线的本质是:从阴极发射的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复习:电荷在 场电 中场 的、 受磁 力。 =E电 q=q场 U 力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 修35第18章第1节 电子的发现共22张
PPT
什么是阴极射线?
阴极射线 Cathode ray
赫兹 H.Rudolf Hertz
1857 ~ 1894 德国
J.J 汤姆孙 J.J Thomson 1857 ~ 1940
英国
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波 ”
我看到的是:
1、它在电场中不偏转,因此不带电 2、它能穿透薄铝片
qvB
qE
qU d
v
E B
U Bd
这时,飞过来的阴极射
利 用 速 度 选 择 器入求磁解场进的 速 度 线粒子会受到电场力,
这个电场力向哪方
? 电负为因,下向(受荷
力与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高中物理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电子的发现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5
提示:(1)阴极射线向下偏转,与电场线方向相反,说明阴极射线带负电。 (2)由左手定则可得,在金属板D1、D2之间单独加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 可以(kěyǐ)让阴极射线向上偏转。
第二十七页,共46页。
【归纳总结】
1.让带电粒子通过相互(xiānghù)垂直的电场和磁场(如图),让其做匀速直线
运动,根据二力平衡,即F洛=F电(Bqv=qE),得到粒子的运动速度v=
第十五页,共46页。
【解题探究】 (1)射线的轨迹向下偏说明了什么? 提示:粒子受到了磁场对它向下的作用力。 (2)如何确定射线所在处磁场的方向? 提示:应根据左手定则(dìnɡ zé)判断。
第十六页,共46页。
【正确解答】选B、C。阴极射线是高速电子流,由左手定则判断可知,磁场 垂直纸面向里,由安培定则可知,导线(dǎoxiàn)AB中的电流由B流向A,且 改变AB中的电流方向时可以使电子束的轨迹往上偏。故选项B、C正确。
第十二页,共46页。
【归纳总结】 1.现象:真空玻璃管两极加上高电压,玻璃管壁上发出荧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 的影。 2.命名(mìng míng):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将阴极发出的射线命名(mìng míng)为 阴极射线。 3.猜想: (1)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2)阴极射线是带电微粒。
【判一判】 (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电磁辐射。( )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lìzǐ)是电子。 ( ) (3)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电子电荷量可以取任意数值。( ) 提示:(1)×。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认为阴极射线是一种带电粒子(lìzǐ) 流。 (2)√。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lìzǐ)被称为电子。 (3)×。电子电荷量是量子化的,只能是e的整数倍。
第十九页,共46页。
【教育资料】人教版《物理》选修35 第十八章 第一节电子的发现学习精品
课题电子的发现【课型】情景教学实验探究【课标要求】了解人类探究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教材分析】将本节作为原子结构的第一个内容,是因为电子的发现拉开了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序幕,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获得了第一个突破性进展。
在此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内,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捷报频传,迅速发现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谱写了物理科学的崭新篇章。
把“电子的发现”单列一节来处理,目的不仅是为教材后续关于原子结构的内容做准备和铺垫,还在于电子的发现本身在科学史以及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内容主要分为阴极射线和电子的发现两个部分,而将重点放在情感目标的渗透上——电子发现过程蕴含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知道核外电子带负电,高中阶段在电磁场部分也经常接触电子模型,因此对于电子学生在知识上并不陌生,但对电子的发现过程,特别是电子发现过程中体现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微观科学发展的意义了解较少,因此本课的重点不在知识和技能上,而是通过回顾电子发展的历史,以物理学史及物理研究方法为线索展开。
学生在学习磁场时已接触过阴极射线,但对其产生原理不太清楚,因此在本节内容的学习展开过程中有必要对阴极射线做更为详细的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阴极射线的产生原理,回顾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电子发现的过程,了解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从提出问题到实验论证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电子的发现对物理学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了解科学家在面对已有经验和现实困扰的情况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创造性地展开科学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产生对前人的崇敬之情,激发献身科学的探索激情。
【重、难点分析】重点:体会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体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了解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
难点:从相关史实中提炼科学研究的各种要素【教学用具】带偏转电极的阴极射线管一只马蹄形磁铁一块高压电源两台学生低压电源一个激光源一个导线若干PPT课件一套【教学设计】为达成以上教学教育目标,作如下课堂设计1.课堂剧的设计——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争论为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设计了一个由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两个流派的争论的课堂剧,三组学生分别扮演赫兹、克鲁克斯、汤姆孙,以第一人称陈述他们各自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第1节电子的发现共27张PPT[可修改版ppt]
汤姆孙猜测:这可能表示阴极射线粒子电荷量的 大小与一个氢离子一样,而质量比氢离子小得多。
后来汤姆孙测得了这种粒子的电荷量与氢离子 电荷量大致相同,由此可以看出他当初的猜测是 正确的。后来阴极射线的粒子被称为电子
电子
进一步拓展研究对象:用不同的材料做成的阴 极做实验,做光电效应实验、热离子发射效应实 验、β射线(研究对象普遍化)。
汤姆孙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
Q
1. 当金属板D、E之间未加电场时,射线不偏转,射 在屏上F点。施加电场E之后,射线发生偏转并射到 屏上Q处。由此可以推断阴极射线带有什么性质的 电荷?
汤姆孙的气体放电管的示意图
Q
2. 如果要抵消阴极射线的偏转,使它从Q点回到 F,需要在两块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再施加一个大 小、方向合适的磁场。 这个磁场的方向是? 写出此时每个阴极射线微粒(质量为m,速度为 v) 受到的洛仑兹力和电场力。能求出阴极射线 的速度v的表达式吗?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 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又精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量: e=1.6022×10-19 C
根据荷质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电子的质量为: m=9.1094×10-31 kg
质子质量与电子质量的比值: m p 1 8 3 6 me
密立根油滴实验
密立根 (美国)
Robert likan 1868年~1953年
每种化学元素都有它对应的原子… 原子是最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 …
阴极射线 Cathode ray
赫兹 H.Rudolf Hertz
1857 ~ 1894 德国
J.J 汤姆孙 J.J Thomson 1857 ~ 1940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第18章第1节电子的发现公开课教学共27张ppt课件
vx v0ຫໍສະໝຸດ L v0tv0E B
P2
根据几何关系:tan
D
y
L
2
化简得: q m
(D
Ey L)B2L
2
比荷求法
1. 用“电偏转〞测定阴极射线比荷的表达式
q Ey m (D l )B2L
2
2. 用“磁偏转〞测定阴极射线比荷的表达式
q m
Esin
B2L
电子的发现
汤姆孙发现,用不同资料的阴极和不同的方法做 实验,所得比荷的数值是相等的。这阐明,这种粒子 是构成各种物质的共有成分。由实验测得的阴极射线 粒子的比荷是氢离子比荷的近2000倍。假设这种粒子 的电荷量与氢离子的电荷量一样,那么其质量约为氢 离子质量的近1/2000。汤姆孙后续的实验粗略测出了 这种粒子的电荷量确实与氢离子的电荷量差别不大, 证明了他当初的猜测是正确的。后来,物理学家把新 发现的这种组成阴极射线的粒子称之为电子。
1.经过演示实验,培育学生察看实验景象的才干。 2.领会科学家研讨对原子的认识阅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培育学生辩证 科学现实的才干。
二、教学重点 、难点 1.认识电子发现的艰苦意义,领会电子发现过程中的科学方法。 2.电子比荷的实际推导。
很早以来,人们不断以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不 可再分的。这种认识不断统治了人类思想近两千年。直到19世 纪末,科学家对实验中的阴极射线进展深化研讨时,才发现 原来原子也是有内部构造的.
根据粒子在电场中受力判别
二 电子的发现 汤姆孙实验:
汤姆孙实验安装表示图
〔 1〕K、A部分产生阴极射线 〔2〕A、B只让程度运动的阴极射线经过 〔3〕D1、D2之间加电场或磁场检测阴极射线能否带电和带 电性质 〔4〕荧光屏显示阴极射线到达的位置,对阴极射线的偏转 做定量的测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5《18.1电子的发现》课件
1、阴极射线的本质是电子。
2、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3、电子的电荷量与氢离子的电荷量相同。
发现电子以后,汤姆孙进一步研究又发现了许多新现象:
正离子的轰击 金属受热
紫外线照射
阴极射线 热离子流 光电流
电子
放射性物质
β射线
赫兹 H.Rudolf Hertz
四、电子的电量和质量
1、电量:e=1.60217733×10-19 C(现代值) e=1.6×10-19 C (近似值)
二、电子发现的起因
19世纪也是电磁学大发展的时期, 电气照明吸引了许多科学 家的注意。人们竞相研究与低压气体放电现象有关的问题。
早在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普吕克尔利用气体放电管研究 气体放电时发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在玻璃管壁上看到淡淡的荧 光及管中物体在玻璃壁上的影子。
187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研究后认为:管壁上的荧光 是受到阴极发出的某种射线撞击而引起的,因此命名为阴极射 线。
物理选修3-5 第十八章 原子的结构
18.1 电子的发现
科学靠两条腿走路,一是理论,一是实验。有时一条腿走在 前面,有时另一条腿走在前面。但只有使用两条腿,才能前进。
————密立根
学习目标:
1、知道阴极射线是由电子组成的,电子是原子的 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
2、体会电子的发现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 3、知道电荷是量子化的,即任何电荷只能是e的
对阴极射线的本质存在两种观点的原因(阅读)
有的物理学家用点状的阴极发出阴极射线,并在阴极和阳极之间 放置障碍物进行试验,在产生荧光的管壁上就出现障碍物清晰的影子, 证明了阴极射线是直线传播的,并且根据阴极射线在磁场中偏转的事 实,提出阴极射线是由带电的“微粒”组成的假说。
18.1 电子的发现 课件(人教版选修35)
密立根测量出电子的电量
e 1.60221019C
根据荷质比,可以精确地计算出电子 的质量
m 9.1094 10 31kg
阴极射线究竟是什么?汤姆生如何测定阴极 射线的电荷?
汤姆生如何测定出粒子的荷质比?
让带电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磁场,如果仅受磁 场力作用,将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仑兹力提
供向心力: v2 m evB r
汤姆生如何测定出粒子速度v和半径r?
1、让粒子垂直射入正交的电磁场做匀速直
线运动:
v E B
2、让粒子垂直射入匀强电场仅受电场力作
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八章 原子结构
第1节 电子的发现
一、阴极射线
汤姆生的伟大发现
汤姆生发现电子之前人们认为原子是组成物体的最小微粒, 是不可再分的。汤姆生对阴极射线等现象的研究中发现了 电子,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
探索阴极射线
1858年德国的科学家普里克(J.Plucker, 1801——1868)发现了阴极射线。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下午3时30分21.9.1715:30September 17, 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3时30分36秒15:30:3617 September 2021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1.9.1721.9.1715:30:3615:30:36September 17, 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7日星期五下午3时30分36秒15:30:3621.9.17
人教版《物理》选修35 第十八章 第一节电子的发现
课题电子的发现【课型】情景教学实验探究【课标要求】了解人类探究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教材分析】将本节作为原子结构的第一个内容,是因为电子的发现拉开了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序幕,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获得了第一个突破性进展。
在此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内,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捷报频传,迅速发现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谱写了物理科学的崭新篇章。
把“电子的发现”单列一节来处理,目的不仅是为教材后续关于原子结构的内容做准备和铺垫,还在于电子的发现本身在科学史以及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内容主要分为阴极射线和电子的发现两个部分,而将重点放在情感目标的渗透上——电子发现过程蕴含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知道核外电子带负电,高中阶段在电磁场部分也经常接触电子模型,因此对于电子学生在知识上并不陌生,但对电子的发现过程,特别是电子发现过程中体现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微观科学发展的意义了解较少,因此本课的重点不在知识和技能上,而是通过回顾电子发展的历史,以物理学史及物理研究方法为线索展开。
学生在学习磁场时已接触过阴极射线,但对其产生原理不太清楚,因此在本节内容的学习展开过程中有必要对阴极射线做更为详细的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阴极射线的产生原理,回顾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电子发现的过程,了解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从提出问题到实验论证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电子的发现对物理学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了解科学家在面对已有经验和现实困扰的情况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创造性地展开科学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产生对前人的崇敬之情,激发献身科学的探索激情。
【重、难点分析】重点:体会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体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了解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
难点:从相关史实中提炼科学研究的各种要素【教学用具】带偏转电极的阴极射线管一只马蹄形磁铁一块高压电源两台学生低压电源一个激光源一个导线若干PPT课件一套【教学设计】为达成以上教学教育目标,作如下课堂设计1.课堂剧的设计——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争论为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设计了一个由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两个流派的争论的课堂剧,三组学生分别扮演赫兹、克鲁克斯、汤姆孙,以第一人称陈述他们各自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电子的发现【课型】情景教学实验探究【课标要求】了解人类探究原子结构的历史以及有关经典实验【教材分析】将本节作为原子结构的第一个内容,是因为电子的发现拉开了人类认识原子内部结构的序幕,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获得了第一个突破性进展。
在此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内,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索捷报频传,迅速发现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谱写了物理科学的崭新篇章。
把“电子的发现”单列一节来处理,目的不仅是为教材后续关于原子结构的内容做准备和铺垫,还在于电子的发现本身在科学史以及科学方法论中的重要性。
本节知识内容主要分为阴极射线和电子的发现两个部分,而将重点放在情感目标的渗透上——电子发现过程蕴含的科学方法,以及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了解原子的基本结构,知道核外电子带负电,高中阶段在电磁场部分也经常接触电子模型,因此对于电子学生在知识上并不陌生,但对电子的发现过程,特别是电子发现过程中体现的研究方法以及对微观科学发展的意义了解较少,因此本课的重点不在知识和技能上,而是通过回顾电子发展的历史,以物理学史及物理研究方法为线索展开。
学生在学习磁场时已接触过阴极射线,但对其产生原理不太清楚,因此在本节内容的学习展开过程中有必要对阴极射线做更为详细的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阴极射线的产生原理,回顾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运动的相关知识2、过程与方法通过回顾电子发现的过程,了解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从提出问题到实验论证的研究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电子的发现对物理学发展及社会发展的意义,了解科学家在面对已有经验和现实困扰的情况下,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思维创造性地展开科学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产生对前人的崇敬之情,激发献身科学的探索激情。
【重、难点分析】重点:体会物理学的研究过程,体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了解微观粒子的研究方法。
难点:从相关史实中提炼科学研究的各种要素【教学用具】带偏转电极的阴极射线管一只马蹄形磁铁一块高压电源两台学生低压电源一个激光源一个导线若干PPT课件一套【教学设计】为达成以上教学教育目标,作如下课堂设计1.课堂剧的设计——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争论为使学生充分了解电子的发现过程,设计了一个由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两个流派的争论的课堂剧,三组学生分别扮演赫兹、克鲁克斯、汤姆孙,以第一人称陈述他们各自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本时段教育目的】1)生动而充分地了解那段科学发展的历史:2) 在课堂上实现信息和情感的充分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3)通过学生的成功表演,愉悦师生,快乐学习,增强课堂凝聚,同时表演者自身的综合能力也得到锻炼并收获自信,提高学习兴趣。
4)通过学生的感受和教师的提炼,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从提出问题到实验论证的研究方法,体验科学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学生自主进行验证实验的设计、实现、论证和探究1)以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求证阴极射线是电磁波还是带电粒子。
提供的器材:带偏转电极的阴极射线管(1只) 马蹄形磁铁(1个) 高压发生器(2台) 学生电源(1台) 导线若干学生提出两种偏转方案:磁场偏转和电场偏转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两种偏转的具体操作方案,小组长形成定案。
各抽取两组小组长上台演示,先演示磁场偏转,再加上学生电源的直流低压作为偏转电压,观察现象。
磁场顺利偏转,并引导学生判断射线粒子的电性。
2)形成认知冲突加上学生电源的低压,结果未能看见偏转,与预设形成冲突。
3)对实验进行分析评估、论证,查找原因。
4)改变实验条件,以新的实验证实论证的正确性5)教师对实验探究进行评估【本时段教育目的】1) 自主学习2) 合作学习3) 自主探究4) 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5) 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物理模型的能力6) 通过亲自动手的过程,真切感受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与第一个时段的教育相呼应,使整堂课前后两个时段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3.比荷的测量1) 教师引导:确定微观粒子的重要方法——比荷的确定2) 比荷的确定方法:2v Bqv m r =,由此可知q v m Br = 方法本质——运动确定力3)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问题看书4) 小组讨论,完成相应学案,明确比荷的推导过程,得出表达式。
【本时段教育目的】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科技小论文的阅读能力训练4)前后知识的联系及应用5)感受物理学知识的学以致用【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本章的主要任务是初步学习有关原子结构的基本知识。
现代物理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就是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而人们认识物质结构正是以电子的发现作为开端。
今天,我们来一起回顾电子发现的历史,体验其中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探索者的科学精神。
二、课堂剧——关于阴极射线是什么的争论1.阴极射线教师:1858年德国物理学家在研究气体放电时,发现了阴极有不可见的射线放出,射线打在荧光板上能产生荧光。
这是发射阴极射线的玻璃管结构示意图(介绍结构),这是具有一定真空度的玻璃管,两个电极分别接到高压电源的正负极,其中接电源负极的金属板称作射线管的阴极,接电源正极的金属圆筒叫阳极。
由于射线从阴极射出,所以被命名为“阴极射线”2.激烈的争论教师:阴极射线是什么物质?它的发现引起了物理学家的关注和思考,并由此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主要的流派有以赫兹为代表的“电磁辐射”说和以汤姆孙为代表的“带电粒子”说。
赫兹,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制单位以他的名字命名。
由于思维惯性,他对阴极射线的猜想带有浓厚的个人特点。
现在就让我们来还原这段历史。
有请科学家们。
3.学生活动——课堂剧表演三组学生分别扮演赫兹、克鲁克斯、汤姆孙,以第一人称陈述他们各自对阴极射线的研究。
(1)“电磁辐射”说依据:a、用稳定高压进行的放电实验中,阴极射线是连续发生的,这说明阴极射线不是由粒子组成,其连续性与电磁波相似。
b、在真空度为万分之一个大气压的玻璃管中做静电场偏转实验,结果未观察到偏转现象,所以阴极射线不带电c、阴极射线能透过一些金属箔.与x光穿透金属箔,在屏上产生衍射图样的现象类似结论:阴极射线是电磁辐射(电磁波)(2)“带电粒子”说a、克鲁克斯的研究:依据:发现阴极射线的热效应——能把金属片打成白炽状态(高温)阴极射线的“风轮实验”——证明射线携带较大动量结论:阴极射线是分子流b、汤姆孙的研究依据:用旋转镜实验测量阴极射线的速度:结果为1·9×105m/s,远小于光速.静电场偏转实验:无偏转分析假设与结果的差异,发现问题,改进实验方案——提高真空度,发现了偏转结论: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流教师:感谢同学们的精彩演绎教师:提炼研究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位科学家的研究过程都经历了哪些环节?汤姆孙对实验条件做了怎样的思考和调整?汤姆孙在没有观察到射线在电场中的偏转时,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对实验进行了仔细的评估,发现问题后改进实验方案,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发现了电子,并因此而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赫兹受已有的知识体系制约,背负了过多的条条框框,因墨守陈规而失去了机会。
事实上,正是诸如爱因斯坦等科学家看似疯狂的想法,催生了现代物理学的支柱理论——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在科学活动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科学的发展需要研究者具备创新的勇气,以敏锐的洞察力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三、学生活动——我的实验验证1)以教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求证阴极射线是电磁波还是带电粒子。
提供的器材:带偏转电极的阴极射线管(1只) 马蹄形磁铁(1个)高压发生器(2台)学生电源(1台)导线若干教师:这里提供有一个学生电源、两个高压电源,一支激光笔,带有偏转极板的阴极射线管、一个蹄形磁铁及导线若干,请大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实现以下验证任务:a.阴极射线不是电磁波;b. 阴极射线是带电粒子;c.求证阴极射线的电性学生提出两种偏转方案:磁场偏转和电场偏转把学生分成两组,分别设计两种偏转的具体操作方案,小组长形成定案。
各抽取两组小组长上台演示,先演示磁场偏转,再加上学生电源的直流低压作为偏转电压,观察现象。
磁场顺利偏转,并引导学生判断射线粒子的电性。
2)形成认知冲突加上学生电源的低压,结果未能看见偏转,产生疑惑,与预设形成冲突。
3)小组讨论,对实验进行分析评估、论证,查找原因。
4)一一过滤各种因素,将问题聚焦在偏转电压上。
改变实验条件,以高压电源增加偏转电压,并展示实验结果,证实论证的正确性5)教师对实验探究进行评估6)教师适时要求学生课后进行对阴极管的测量,以小论文的形式分析多大的偏转电压可使阴极射线产生约300左右的偏转,将课堂有效延伸至课外。
教师:为什么加偏转电场不发生偏转?请同学们课后仔细观察射线管,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原因,就怎样调整实验条件产生300左右的偏转为题,写一篇课后小论文。
四、探究带电粒子的比荷引入:“我不得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阴极射线就是带有负电的物质粒子.由此而产生的下一个问题,便是这种粒子是什么:是原子?分子?还是更小层次上的物质?——汤姆孙教师:汤姆孙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问题——对射线的定量研究,并对问题提出了预设。
用什么物理量定量描述微观粒子的特性?引出比荷。
受技术条件限制,要单独测量电量和质量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采取的方式是,让带电粒子在电场或磁场中运动,通过测量粒子的运动学量,间接测量其比荷。
比如在匀强磁场中偏转。
满足2v Bqv m r =,由此可知q v m Br=,相关物理量怎样测算? 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P48页的思考与讨论,请小组长组织前后六位同学讨论完成学案第2页的第3个问题a 、施加图示方向的电场E ,粒子应打到屏上哪个位置?加电场,粒子达到p2点,再次说明带负电,要让粒子回到P1点b 、要使粒子不发生偏转,可以采取什么措施?磁场的方向如何,电场与磁场之间应满足什么关系?Bqv Eq =c 、根据上述关系可以求取什么物理量?E v B=,其中E 的大小又什么决定?U 和d ,B 的大小又由什么决定?I d 、去掉电场,保留磁场,粒子将做什么运动?力与运动满足什么关系?2v Bqv m r =,由此可知2q v E m Br B r==,其中r 可根据几何关系算出 请学生上台推导 最终测得111.7610/q m C kg =⨯ 五、电子的发现①不同材料做阴极,所得结果都相同说明这种粒子是组成物质的的基本粒子 ②是氢离子比荷的近两千倍(H Hq q m m >) 什么原因造成的?H q q >或H m m < 汤姆孙对电子的比荷和电量做了基本测量,证明这种带负电粒子是电荷量与氢离子大致相同,质量比氢离子小很多,由此得出它是原子的组成部分,是比原子更基本的物质单元,并命名为“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