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教案:10 短文三篇 热爱生命
人教版高中语文热爱生命公开课详细教案
•《热爱生命》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二、导入: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对于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该怎么对待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课——《热爱生命》。
三、教学步骤:(一)作者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是一位有世界影响的著名作家,在美国作家里,要论作品在国外被翻译的数量和读者的广泛,几乎无人可以和他相比。
如今,杰克·伦敦作品的版本不计其数,有些作品被翻译成七十多种语言。
杰克·伦敦一生多姿多彩,而且不甘平淡,常有惊世骇俗之举,因此,他到底是人以文名,还是文以人名,有时不易看得清楚;衡量杰克·伦敦的那根准绳时松时紧,或者此松彼紧,也就不足为奇了。
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幼年起靠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著作大多探讨生死问题,强调人性尊严正直。
杰克·伦敦在其精彩而短暂的一生中写了19部长篇和150多部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
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海狼》、《马丁·伊登》、《老头子同盟》、《北方的奥德赛》等。
(二)整体感知课文:快速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独自跋涉在广袤的荒原上。
冬天的寒风夹着雪花向他袭来,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
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匹病狼。
这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
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
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
为了活着回去、为了战胜这匹令他作呕的病狼.最终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十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课件(共46张PPT)
锯木厂尾水道中发现了几片含金石英。他带人找
遍方圆数里,一无所获。之后,一家杂货店老板
体力虚弱 内在的生命逼着他向前爬
伤病
撕下毯子把脚腕子捆紧
野兽威胁 时昏时醒,努力提防
的热爱, 对家园的 热爱。
人狼搏斗 抓住狼的牙床,压在狼身上
13
小说中的“他”是一个什么 样的人物形象?
14
“他”意志坚强、富于毅力、
不畏困难,同大自然勇敢斗争, 在饥饿、寒冷和伤痛中顽强挣 扎,在同病狼的搏斗中获得胜
戏剧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看法。他购买了一大罐美
洲河金土,带到旧金山,四处喧嚷,“金子!金
子!来自美洲河的金子!”各处的人们听到消息
后就丢下手头的工作,奔向加利福尼亚寻找金子。
先是几十、几百、几千的人,随后是几万、几十
万的人,坐着帆船和汽船,驾着驴马,甚至步行,
蜂拥而至。在淘金热中,许多人几乎是一夜之间
成为富翁。但更多的人并没有发财,而是留下许
“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呢?
明确:因为作者认为:
①“生之本质在于死。因此只有乐于生的人才 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②“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因为生活乐趣 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③在“眼看着生命的时光不多”之时,“就愈 想增加生命的分量”。“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 就“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听一听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 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 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 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热爱生命》(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案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人教版高一必修四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清三篇文章的思路,概括文章的主旨2、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的基础上,理解具有哲理的语句3、体会用形象化语言阐释抽象道理的写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蒙田对“热爱生命”的理解2、理解帕斯卡尔“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的比喻及对人生的意义3、理解信条对人生作用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音乐,《怒放的生命》生命是一条艰险的狭谷,只有勇敢的人才能通过。
--米歇潘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
生命的意义是在于活得充实,而不是在于活得长久。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旺盛。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肖伯纳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陶潜对于生命这一话题,同学们是怎样理解的呢?二、初步阅读,提出问题1、听录音朗诵,纠正字词,去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质疑问难,鼓励其从课文中发现值得思考、探讨的话题。
学生的可能性答案:3、学生交流思考所得,经过集中,确立几个探究主题:三、理清思路,把握结构1、题目叫做《热爱生命》,那作者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呢?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讨论了什么问题?明确:度日分别探讨了什么时候,哪些人怎样度日?(学生上台板书)好日子细细品尝坏日子消磨光阴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我值得称颂富有乐趣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2、对待生命不同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不同的结果呢?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将希望寄于来世聪明的人享受生活充实3、聪明人享受生活,其实享受生活也要讲究方法,作者在第三段是告诉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去享受生活呢?(读)抓紧时间有效利用时间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享受生活。
四、品味语言,感受风格1、文章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明确】意思是说,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蒙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法国思想家、散文家蒙田2、了解随笔这种文体3、积累本文需掌握的重点字音、字词、字义4、学会阅读的简单技巧: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5、学会重点分析带有哲学性的句子导入:以上两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自杀导致更多的人死亡。
生命如此的脆弱,被轻视、被践踏。
那么,我们该如何的对待生命?热爱、珍惜生命。
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蒙田的文章《热爱生命》一、作者简介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整体感知1、听录音朗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用心感悟蒙田是怎么样去热爱生命的。
3、请学生带着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男、女各一人)★全班朗读课文三、分析课文,感悟文章找同学读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问,你喜欢这段中的那句话,为什么?⒈文章标题为《热爱生命》,作者却并没有直接来给我们讲述如何要热爱生命,那么作者是通过那个词来给我们引述到生命上的?”作者从对“度日”这个词语的理解写起,通过与“哲人”的态度对比,否定“哲人”的看法,反衬自己对生命的称颂和热爱。
最后一句的引用,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无比热爱之情。
⒉提问:作者对“度日”有几种理解?讨论并归纳:有四种。
⑴天色不佳,令人不快时,将“度日”看作是“消磨光阴”。
⑵风和日丽时,是慢慢赏玩、领略美好的时光。
⑶坏日子,要飞快地去“度”。
⑷好日子,要停下来细细品尝。
⒊提问:那些“哲人”对度日是怎样认识的?讨论并归纳:他们以为生命的利用不外乎将它打发、消磨,并且尽量回避它,无视它的存在,仿佛这是一件苦事、一件贱事似的。
2024年《热爱生命》教案 热爱生命教材模板
2024年《热爱生命》教案热爱生命教材模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2.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默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生命的意义。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请同学们谈谈对生命的认识和理解。
2.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独特性和可贵性。
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标记出生字词,并查阅字典、词典。
三、课堂讲解1.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课文表达了哪些对生命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课后收集关于生命的名言、故事,下节课分享。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生命的意义。
2.分享课后收集到的关于生命的名言、故事。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2.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课文中的热爱生命的精神融入自己的生活?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热爱生命的主题活动。
2.各组展示活动方案,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五、课堂小结2.布置作业:以“热爱生命”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分享课后写的关于热爱生命的短文。
二、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哲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生命的价值。
2.分析课文中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热爱生命的精神传承下去?四、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关于传承热爱生命精神的公益活动。
2.各组展示活动方案,全班同学投票选出最佳方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教案: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Word版含答案
短文三篇之《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
2、过程和方法目标: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阅读学习课文,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每一天。
【教学重点和难点】理清思路,品味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学生朗诵汪国真的《热爱生命》热爱生命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既然钟情于玫瑰就勇敢地吐露真诚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这是一种心态,这是一种境界。
我不去想是否怎么样,突出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无论成功、爱情、奋斗历程还是未来都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坦然,不管平坦泥泞还是寒风冷雨,既然选择了便只顾风雨兼程。
热爱生命,不是因为想要获得而去热爱,而是因为热爱而最终获得。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进一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关于作者和文体①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②随笔,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语言灵动,婉而多讽。
三、阅读探究1、看到“热爱生命”这个标题的时候,脑海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为什么要热爱生命?怎样热爱生命?看看蒙田是怎样回答的。
【明确】:①因为生命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优越无比,所以要热爱生命。
人教版必修4教学教案:第三单元-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3)-Word版含答案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梳理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品读重点语句,领悟感受文章朴实又富有哲理的语言。
能力目标:学会品读文本的技巧,进而把握全文的主旨;发展运用不同文学形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能力。
情感目标: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理解体会蒙田对生命本质和意义的阐述,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学情分析:高二阶段的学生情感趋于稳定,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对于生命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随笔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是在组织教学时要考虑的因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东坡居士说”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蒙田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人生何其短暂,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对待生命?一、走进蒙田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知识权威和批评家、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
出身新贵族,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但是他也喜欢出游,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蒙田《随笔集》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
二、了解随笔随笔是随手笔录的一种散文体裁,或叙事或议论,篇幅短小,形式不拘。
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是一种心情,或是一点感悟,或是一个观点……三、内容梳理第一段:从“度日”谈起,阐释了对生命的认识,阐释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第二段:过渡。
第三段:揭示生的本质即死,阐释怎样热爱生命。
四、理解分析1.作者在第一自然段运用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对比日子分为两种对比:“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度’”;“好日子”要“慢慢”“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哲人”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热爱生命教案(6篇)
热爱生命教案(6篇)热爱生命教案热爱生命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命之可爱,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之情;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3.让学生体味小说中的心理和行动描述。
教学重点1.透过心理、行动描述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2.进一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3.作品中对主人公觅食过程的心理和行动描述。
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主人公力量的。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热爱生命》全文;2.作者的有关资料;3.外国小说赏析方法的资料。
学生准备:1.查找作者的有关资料;2.查找对《热爱生命》的赏析材料;3.通读全文,试作批注。
教学设想1.本文篇幅较长,拟采用批注式阅读;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课前让学生自主查阅资料,对资料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进行归类整理;课上对文本进行阅读,合作探究,分组对抗,辩论对资料的理解,语言的赏析;课后进一步自主合作探究生命之好处。
3.课前的资料搜集,合作整理拟用2~3天,课堂学习1~2节课,课后拓展1~2天。
教学过程一、导入生命究竟是什么?人,可能无法说清。
生命的力量究竟有多大?人,可能也无法说清。
生命有时是极其脆弱的。
瞬间,它可能就会化为乌有。
但是生命有时又无比强大,让你不能不为之惊叹。
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就给我们展示了一曲生命的赞歌。
二、自主合作,整体把握1.让学生谈谈本文的主要资料。
参考答案:本文写一位淘金者在与同样病弱的野狼的较量、跟踪中,最终咬死了狼,他吮吸了狼血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生命本身那巨大的潜能,歌颂生命的无比强大。
2.浏览课文,作批注。
教师讲:批注是阅读理解的一大关键手段。
在勾画圈点中品读美文,筛选捕捉重要信息,概括分析资料,创造性地理解。
批注能帮忙我们梳理结构、概括主旨、体会写法、品味和锤炼语言(炼字)、思考并汲取的思想内涵等。
要做到精心圈划,运用不同的笔色符号和旁批、总批等形式,批与注结合,大胆设疑推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铁岭市高级中学杨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培养学生鉴赏语言理解诗歌主题的能力2、能力目标学习领悟语言的含蓄美——难点3、情感目标领悟文章的哲理美,感悟生命、热爱生命——重点二、教学方法诵读与讨论相结合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入,人应该怎样活着。
“人最宝贵是的生命,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这么宝贵的一生该怎样度过呢?介绍随笔: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所创的,随笔的表现形式灵活自由,不拘一格,可以观景抒情;可以睹物谈看法;可以读书谈感想;可以一事一议,也综合议论,也不受字数的限制,短的几十字,长的几百字,篇幅长短皆由内容而定。
写随笔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写作的意图:或者是一种快乐的心情,或者是一点小感悟,或者是一个新观点。
介绍作者:蒙田,(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法国思想家、散文家。
曾当过15年文官,后辞官回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户读书思考。
他也喜欢出游,曾游历瑞士、意大利等地,留意各地人情风俗。
他把读书心得、旅途见闻、日常感想记录下来,日积月累,成《随笔集》(或译《随感录》) 2卷,于1580年出版。
他的散文对英国培根、莎士比亚和十七、十八世纪法国的一些先进思想家、文学家和戏剧家的影响颇大。
蒙田以博学著称,他的语言平易通畅,不加雕饰,文章亲切活泼,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有“生活的哲学”之美称,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1 指定一名学生范读教师提出要求: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画出文中你最欣赏的句子,然后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谈谈你的理解。
2 师生共同点评该生的朗读后用投影仪呈现知识目标3 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和体验畅谈初读课文的感受(三)引导学生赏析课文(1)第一段中,作者对度日是如何理解的?答案:坏日子,天色不佳,令人不快,“度日”是“消磨光阴”,要飞快地度;好日子,风和日丽,要慢慢赏玩,细细品尝,领略美好时光(2)第一、二段中,“哲人”、“我”和“糊涂人”的区别在哪里?答案:对生命的理解不同, “哲人”认为是苦事、贱物。
优质课高中语文必修四《热爱生命》优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信息: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四第三单元短文三篇之一。
短文以朴素的文字透析深刻的关乎人类生命、生存的哲理,可以给阅读者启迪,指导阅读者感悟生命。
二、设计思路:本节课依据教材和考试大纲要求,充分挖掘电子白板和信息技术可用资源并加以融合。
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设置各种类型的活动,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参与其中,有效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人机互动,在学生实际情况与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其学习积极性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以随笔,杂文为主。
意在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有思想深度的好文章,来清醒头脑,增添积极向上的力量。
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短文三篇之一。
以生命为关键词,作者蒙田,通过对浅俗的处世经验、自然现象、生活的冷静分析,咀嚼出深刻的关于生命的哲理。
对以后学生正确的认识生命有着重要意义。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本节课任教班级已进入高一后半学期,学生已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自控能力,但是对于生命的认识比较肤浅,对一些知识和技能,尤其是随笔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这些都成为我组织教学要考虑的因素。
(三)、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我拟定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 理清作者的思路和分析角度,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倾向。
2. 通过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作者在文中表露出的观点和态度。
3. 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和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够通过抓关键词以及品味重要的含有哲理的句子,明确作者对生命的态度。
2. 教学难点:有效指导并帮助学生将阅读中获取的信息应用于自己的讨论和最终展示当中。
另外,还需将交互式白板恰当运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当中。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 教学方法设计依据上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分析以及学生分析,本节课将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电子白板、图片展示等技术的配合下,充分调动学生欣赏图片、阅读文章、解答问题、展示成果的积极性。
课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热爱生命》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热爱生命》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热爱生命的重要性。
2. 如何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对课文《热爱生命》的主题进行简要回顾。
步骤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热爱生命》,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步骤三:合作探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步骤四:课堂小结2. 强调热爱生命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课文中的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步骤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一篇关于热爱生命的感悟文章。
2. 要求学生在文章中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热爱生命。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课文《热爱生命》的中心思想,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学评价评价方式:课堂表现、课后作业评价内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热爱生命的生活态度、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五、课时安排本节课安排1课时(45分钟)完成。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图片、音乐等多媒体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感人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2. 互动教学: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实例分析:分享一些真实感人的故事,让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重要性和热爱生命的意义。
4. 情感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尊重生命。
七、教学准备1. 课文《热爱生命》的相关资料:包括课文原文、译文、作者简介等。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
人教版必修4《短文三篇》教案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是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1906年创作的着名短篇小说。
这部小说以雄健粗犷的笔触,记述了一个悲壮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人性的伟大和坚强。
小说把人物置于近乎残忍的恶劣环境之中,让主人公在与寒冷、饥饿、伤病和野兽的抗争中,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充分展现出人性深处闪光的东西,生动逼真地描写出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奏响了生命的赞歌,有着撼人心魄的力量。
故事情节的传奇性与具体细节的逼真性的高度统一,是这篇小说的最大特色。
教读课文,要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体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寄予着的作者独特的人生理想和美学追求。
在写法上,引导学生了解小说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在阅渎中,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的意识追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踉跄、窒息、辗转、吹毛求疵、奄奄一息”等词语。
2.了解杰克伦敦的人生及创作经历。
3.把握小说富有传奇色彩的情节结构。
能力目标
1.体会小说细腻的心理描写和逼真的细节描写。
2.领会主人公的精神魅力及其象征意味。
德育目标
体会小说主人公坚韧顽强、不畏艰险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敬畏生命、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三单元10 #%短文三篇教案
短文三篇(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信条)·教案【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多媒体演播美国西部风情及淘金图片)同学们,说起美国小说家杰克·伦敦,我们自然会想到他富于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拼搏中蕴蓄生命的北方小说。
北极地带严寒自然情境中毅力坚强的人们,传递着的是撼人心魄的力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小说《热爱生命》,去了解一个美国西部淘金者绝境求生的艰难历程。
(板书文题、作者)二、资料助读投影:杰克·伦敦简介杰克·伦敦(1876~1916)美国小说家,生于加利福尼亚旧金山一个破产农民家庭。
他从幼年起就不得不出卖体力养活自己。
他当过牧童、报童、童工、工人、水手。
他还参加过1893年大恐慌中失业大军组成的抗议队伍,以流浪罪被捕入狱,罚做苦工几个月。
出狱后,他一边拼命干活,一边刻苦学习,广泛涉猎达尔文、斯宾塞、尼采和马克思等人的著作。
他曾考进加利福尼亚大学,一年后辍学。
后来受了阿拉斯加淘金热的影响,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却因病空手而归,但带回了北方故事的丰富素材。
从此,他埋头写作,成为“出卖脑力劳动”的职业作家。
杰克·伦敦从1900年起连续发表了许多短篇小说,通称为“北方故事”,是他的成名之作。
描写英国伦敦贫民窟和工人的悲惨生活《深渊中的人们》(1903)、自传体小说《马丁·伊登》(1909)、政治幻想小说《铁蹄》(1908)等许多中长篇小说和散文集,深刻地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罪恶,有力地控诉资产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公开号召用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杰克·伦敦在不长的十几年创作生涯中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150多篇中短篇小说和大量文学报告集、散文集和论文。
其中比较优秀的还有《荒野的呼唤》(1903)、《白牙》(1906)、《天大亮》(1910)、《月谷》(1913)、《墨西哥人》(1913),和受到列宁赞赏的《热爱生命》(190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单元第10课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设计(王小利)
《热爱生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正确的人生观。
2.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3.了解蒙田及主要观点。
【教学重点】认识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如何对待生命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怎样对待生命【教学难点】领悟品味哲理性语言。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李白和曹操也有同样的感慨,其实都是说与广袤的宇宙和漫长的历史相比,人的一生是非常短暂的。
可生活中有些人选择了早早结束自己的生命,调查显示自杀已成为中国人第五大死因,目前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命,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一下来自欧洲16世纪蒙田的声音。
二.师生自由诵读课文三.讨论问题,了解文章思路1.全文有哪个词语引出话题?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个词语的?2.文中提到哪几类人对生命的理解?是如何理解的?通过对这几类人的描写,概括作者对待生命的态度。
3.作者热爱生命,那为何说“我却随时准备搞别人生,毫不惋惜”?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完成板书,理出短文思路对“度日的认识”天色不佳坏日子消磨光阴飞快的度风和日丽好日子慢慢赏玩细细品尝对生命的理解哲人打发消磨回避无视苦事贱物我自然的厚物优越无比值得称颂富于乐趣糊涂人枯燥无味躁动不安寄希望于来世享受生活时光无多增加生命的分量抓紧时间留住稍松即使的日子有效利用时间弥补流失的光阴生命短暂过的丰盈对死亡的态度毫不惋惜乐于生短文思路从对待生命的态度写到对待生命的方法。
即第一段侧重从不同的生活态度,表明为什么要热爱生命。
第二段侧重生与死生命的短暂谈怎样热爱生命四.深入品味哲理性语言1.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
2.生之本质在于死。
3.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敢到死之苦恼。
4.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针对以上问题,学生畅谈自己的理解,老师补充自己的理解,随后引入对蒙田以及随笔特点的简单介绍。
高中语文:3.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一、导放新课
同学们,从呱呱坠地起,你们已走过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的人生旅程中,你对生命都有过怎样的认识呢?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名言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愿每个人都珍视生命、热爱生命。
今天,我们将借助蒙田的《热爱生命》来领悟生命的意义,认识生命的本真。
二、走近作者
米舍勒•爱冈•德•蒙田
(Michel.de.Montaigne,1533-1592),法
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
家。
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
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
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
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
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
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因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
《散文集》在法国散文史上有重要地位。
蒙田也是欧洲近代散文这一体裁的创始人。
五、结束语
通过学习这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我们对“生命”的理解更加深刻了,我们应该爱世界上一切的生命,特别是应该珍惜我们每一天的时光。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让生命更加充盈!
六、作业
⒈请精心领悟、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⒉以“热爱生命”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生命的看法,文
体不限。
板
书
设
计。
必修四《热爱生命》教案
必修四10《短文三篇》教案1.热爱生命蒙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境界,了解随笔这种文体。
2.学习课文语言,通过摘抄名言警句,了解文章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3.读懂这篇短文,领悟文章哲理美和语言美,学会重点分析带有哲学性的句子(二)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1.学会阅读的简单技巧:画重点句、找关键词、总结概括2.把握论著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了解用以支撑观点的关键材料。
3.把学生带入那种热爱生命的情境之中,以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真实感悟,培养他们对待生命和生活的积极态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感受生命是美的历程,是自然的厚赐,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热爱生命2、使学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如何来热爱生命、如何把热爱生命落实到实际行动之中【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2008汶川大地震关于生命的故事——陈坚:背压三块预制板的男人陈坚,四川省北川县一个26岁的青年。
他也许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
在这次地震中,他是无数不幸遇难者之一。
被发现时他埋了72个小时。
他顽强地求生,顽强地相信希望,他的乐观鼓舞和感染了所有救他的人,也感动了中国网民,他们发帖说他是地震中坚强的男人!一个如此热爱生命的人,带给自己和别人希望的平民——就是英雄。
在艰难的时刻,陈坚不放弃生命,热爱生命,这是令人感动的。
每个人对生命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我们就来学习蒙田的《热爱生命》,看看这位思想家是如何诠释生命的意义的。
(板书)热爱生命二、出示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三、整体感知1.作者简介(1)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课时【课题】10、短文三篇——热爱生命【教学目标】1、明白文章思路,体会品味哲理性语言。
2、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表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
3、了解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名表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体会品味哲理性语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一天傍晚,一个人心烦意乱地走到悬崖边。
他觉得生活平淡而无聊,年轻的心不愿再负担人世间的孤独和艰辛。
于是,他把脚轻轻凌空一提。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阵独特的声音,他不禁侧耳静听。
原来是婴儿的哭声,在这荒山野岭,他能够感到生命依然高高在上。
顿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句他袭来,他一把推开诱他自杀的死神,循着啼声和灯光走去。
那是他生命里最为惊心动魄的一次闪电。
数年后,他的伟大作品如春雨般洒落在俄罗斯及世界各地。
他就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屠格涅夫。
问:是什么使屠格涅夫最终抛弃自杀的念头?(是生命的呼唤,是他心中尚存的热爱生命的信念。
)二、关于作者蒙田(1533——1592),是法国重要的思想家和散文家。
他几乎把毕生精力用在对人性种种形态的审视和研究上,撕去一切人为的伪装,揭示人的本来面目。
所以,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的《随笔集》记录了自己在智力和精神上的发展历程,与《培根人生论》《帕斯卡尔思想录》一同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的三大经典,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三、合作学习(一)学生朗读课文(强调读出声来)并思考:文章的题目是“热爱生命”,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请把能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热爱的语句画出来。
理清文章思路:┌坏日子消磨┐赏玩│态度││“哲人”:打发消磨│热爱生命│└“我”:称颂乐趣┘│┌抓紧时间增加生命的分量┐│方法└利用时间使生命丰盈饱满┘小结:通过合作学习,我们看出了用他最为诚恳的情感为我们诠释了热爱生命的含义:面对生命,我们不要沉迷于当中的痛苦和不幸,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面对死亡,我们不必畏惧,也不必逃避,抓紧时间,珍惜生命,充分享受生命所赋予我们的所有快乐。
——这就是人生的真谛。
(二)问题探究(学生找出阅读过程中理解不了的句子,通过合作讨论后,得出结论。
)A.“我们的生命受到大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
”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伟大而神奇的杰作,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既然每个生命的诞生都是上天的厚赐,更值得我们珍惜。
)B.“生之本质在于死。
”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死亡是人人不能避免的。
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又是衡量生命价值的起点,俗话说“盖棺定论”,一个人只有到了死亡,才定格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所以,对每一个想活得有意义的生命而言,走向死亡的过程便是不断超越自己的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
C.“只有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
D.“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
”只有关心生活,才能深刻地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更好地品味生活、享受生活。
E.“剩下的生命愈是短暂,我愈要使之过得丰盈充实。
”虽然生命的长度难以改变,但是只要充分理解生命的意义,尽情享受人生的乐趣,生命的内容和质量就会得到无限地丰富。
用“丰盈充实”的生活使生命相对延长。
小结:通过刚才的的讨论、解答,我们了解了作者在面对死亡时之所以那么从容,是因为他有化死亡为生命的“秘诀”,即在有限的时间里追求到生命的最大价值。
塞内卡说过:“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
”我们大家都很幸运地拥有了生命,它的存在与消亡不是我们可以决定的,可是我们能够决定它的价值,那么,就让我们活出最精彩的自我,不要辜负我们所拥有的时光。
四、比较阅读敬畏生命张晓风那是一个夏天的长的不能再长的下午,在印第安那州的一个湖边。
我起先是不经意地坐着看书,忽然发现湖边有几棵树正在飘散一些白色的纤维。
大团大团的,象棉花似的,有些飘到草地上,有些飘入湖水里。
我当时没有十分注意,只当时偶然风起所带来的。
可是,渐渐地我发现情况简直令人吃惊。
好几个小时过去了,那些树仍旧浑然不觉地在飘送那些小型的云朵,倒好象是一座无限的云库似的。
整个下午,整个晚上漫天都是那种东西。
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我感到诧异和震撼。
其实小学的时候,就知道有一类种子是靠风力吹动纤维播送的。
但也只是知道一道测验题的答案而已,那几天真的看到了,满心所感到的是一种折服——一种无以名之的敬畏。
我几乎是第一次遇见生命——虽然是植物的。
我感到那云状的种子在我心底强烈地碰撞上什么东西。
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
也许,在不分昼夜的飘散之余,只有一颗种子足以成树,但造物主乐于做这样惊心动魄的壮举。
我至今仍然在沉思之际想起那一片柔媚的湖水,不知湖畔那群种子中有哪一颗成了小树。
至少,我知道,有一颗已经成长。
那颗种子曾遇见了一片土地,在一个过客的心之峡谷里蔚然成阴,教会她怎样敬畏生命。
1、学生讨论,比较两文的异同点:同:题材都谈生命;都表达了珍爱生命的情感;都从“我”的认识感受来写;都文约意丰,内容深邃。
异:①内容不同。
前文着重谈对人生的态度,倡导以积极进取乐观的态度去对待人生;后文着重谈对生命的本质特征的认识,表现生命繁衍的无私、执着、顽强、令人敬畏。
②“生命”的含义不同。
前文中主要指的是自己的生命;后文中指的是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③阐释方式不同。
前文从词语理解入手引发出热爱生命的议论;后文写景抒情引发出敬畏生命的感悟。
④表达方式不同。
前文以议论为主,直抒胸臆,朴素深刻;后文以描写抒情为主,写得细腻含蓄。
⑤文风不同。
前文是思想家、哲学家风范,大有劝诫世人的大家气度;后文尽显散文家的魅力,轻松中隐含沉重,平凡中见深意。
2、两文中哪一篇对你更有启迪?为什么?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看法。
四、小结全文今天,我们学习了两篇谈论生命问题的文章,在两位睿智作家精妙文字的启迪下,我们加深了对生命的理解,明白了热爱生命、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更加珍视生命、热爱生命,努力过好每一天,使自己的生命焕发光彩。
最后,让我以罗曼·罗兰的名言来结束本课的内容——“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
”五、课外阅读《热爱生命》作者:食指也许我瘦弱的身躯象攀附的葛藤,把握不住自己命运的前程,那请在凄风苦雨中听我的声音,仍在反复地低语:热爱生命。
也许经过人生激烈的搏斗后,我死得比那湖水还要平静。
那请去墓地寻找的我的碑文,上面仍刻着:热爱生命。
我下决心:用痛苦来做砝码,我有信心:以人生去做天秤。
我要称出一个人生命的价值,要后代以我为榜样:热爱生命。
的确,我十分珍爱属于我的那条曲曲弯弯的荒槽野径,正是通过这条曲折的小路,我才认识到如此艰辛的人生。
我流浪儿般的赤着双脚走来,深感到途程上顽石棱角的坚硬,再加上那一丛丛拦路的荆棘使我每一步都留下一道血痕。
我乞丐似地光着脊背走去,深知道冬天风雪中的饥饿寒冷,和夏天毒日头烈火一般的灼热,这使我百倍地珍惜每一丝温情。
但我有着向旧势力挑战的个性,虽是历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第一课时《热爱生命》一、简介作者蒙田(1533—1592),法国文艺复兴后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
在16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
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从他的思想和感情来看,人们似乎可以把他看成是在他那个时代出现的一位现代人。
蒙田出身贵族,祖上是波尔多人,他早年学习拉丁文,在波尔多市念完中学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深居简出,闭门读书思考。
后来,他在政府部门任职,成为波尔多市议员,并两度被选为波尔多市市长。
1562年他皈依天主教;1572年在他父亲死后才开始撰写《随笔集》。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被马克思称为“产生巨人”的时代,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都出现在这一时期,如哥白尼、伽利略、哥伦布、麦哲伦,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但丁、薄伽丘、拉伯雷、莎士比亚,及培根、蒙田等等。
《热爱生命》是蒙田晚年写的一篇随笔。
二、学生朗读,提问讨论1、作者在表现在哪些地方?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什么?首先,把日子分为两种,一是令人不快的时候,一是风和日丽的时候(即“坏日子”和“好日子”)。
然后,对两种日子采取不同的度日态度和方法,“坏日子”要“消磨”、“要飞快的去‘度’”;“好日子”要“慢慢地”“细细地”“赏玩”、“领略”、“品尝”。
最后再把那些“哲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受神权束缚,把希望寄托在上帝那里)和“我”对生命的不同看法作对比,他们“打发”、“消磨”、“无视”它,认为生命是“苦事”、“贱物”;“我认为生命是”“值得称颂”、“富有乐趣”,是“自然的厚赐”,“是优越无比的”。
本文作者运用对比的写法,刘=生命是否可爱,取决于对生命的理解和态度。
2、怎样理解“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人的生命是经过数十亿年的时光演化而来的,是自然的哺育,也是自然的杰作,无可比拟。
3、文章的第三段,作者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要不害怕死亡,就要热爱生活、享受生活。
同时,“生活乐趣的大小是随着我们对生活的关心程度而定的”,“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所以“我们”要更加讲究生活、专注于生活,即使已经进入老年,也要使自己最后“剩下的”生活过得“丰盈饱满”。
4、第三段谈到“享受生活要讲究方法”,文中谈到了哪些方法?抓紧时间和有效的利用时间。
只有正确认识生命,以乐观的态度去看待生活,关心生活,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才能享受生活。
5、作者为什么说“我对随时告别人生,毫不惋惜”?因为乐于生的人好好地享受了生活,对于死亡就不会感到遗憾。
而“我”热爱生活,“比别人多享受到一倍的生活”,当需要告别人生的时候,“我”会毫不惋惜。
6、文中说:“生之本质在于死。
”又说“乐于生的人才能真正不感到死之苦恼。
”怎么理解这两句话?作为个体生命的存在,都是短暂的、有限的,总是要死亡的,是人人所不能避免的。
这句话从生命的终极归宿上来看待生命,由此引出珍惜生命的话题。
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认真而充实地生活,善于享受生活中各种快乐的人就感到死而无憾,就不感到死的苦恼了。
如果一辈子懒散拖沓,萎靡不振,不能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留有好多遗憾,临死时必然感到苦恼。
从哲学上说,人在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时可以超越死亡。
在人类的历史上,饮鸩的苏格拉底,自沉汨罗的屈原,断头台上的谭嗣同,这些著名人物都把个体的“小我”融会于人类的“大我”之中,实现了人的生命的自我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