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内肺炎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临床应用指南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与临床应用指南抗菌药物是指能够抑制或杀灭细菌感染的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药物耐药性的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遏制耐药菌株的扩散,保持抗菌药物的疗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成为当务之急。
本篇文章将介绍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以及临床应用的指南。
一、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1. 遵循细菌感染的诊断原则对于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医生应当根据细菌感染的症状、病原学检测结果以及临床实践指南等多个因素,明确诊断是否为细菌感染,并确定感染部位和感染程度。
避免误用抗菌药物,保证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在确定细菌感染的同时,应根据病原菌的敏感性,选择对该菌株有高度杀菌作用的药物。
必要时,可以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情况,进行药敏试验,以确保药物的有效性。
3. 使用最短有效疗程在用药过程中,应以最小有效剂量和最短疗程为原则,避免不必要的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4. 避免滥用和误用抗菌药物滥用和误用是导致细菌耐药性加重的主要因素之一。
临床医生应严格遵循药物使用指南,避免在病毒感染或其他不适用的情况下使用抗菌药物。
同时,应减少外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避免对皮肤和黏膜的不必要伤害。
二、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指南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对于轻度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给予支持性治疗,不使用抗菌药物。
对于重症上呼吸道感染,建议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如头孢菌素类,药物疗程建议不超过7天。
2. 下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等疾病。
在确定为细菌感染后,常规推荐使用β-内酰胺类药物如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
对于重症肺炎,建议使用大环内酯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疗程建议7-10天。
3.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常见于女性,一般治疗期为3-7天。
轻度尿路感染可以选用氟喹诺酮类药物,适量饮水和清洁外阴区即可。
对于复发性尿路感染或严重感染,建议使用β-内酰胺类或氨基糖苷类药物。
4. 腹部感染腹部感染主要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胰腺炎等。
医院感染的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评估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实时监测等方 法,对抗菌药物的疗效、安全性 、经济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
发现和纠正不合理使用现象。
结果反馈
将监测与评估结果及时反馈给临 床医生,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 进建议,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
用。
06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案 例分析与实践
案例一: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中的合理使用
常用抗菌药物的种类与特点
β-内酰胺类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具有杀菌作用强、毒性低、适 应症广等优点,但易产生耐药
性。
氨基糖苷类
如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具 有强效杀菌作用,但耳肾毒性 较大。
大环内酯类
如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主要 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和支原 体感染,但易产生耐药性。
四环素类
如四环素、土霉素等,主要用 于治疗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 原体感染,但不良反应较多。
医院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的感染 ,包括住院期间和院内获得出院 后发生的感染。
分类
根据感染来源,医院感染可分为 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的影响与危害
影响
医院感染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降低治愈率,甚至导致死亡。
危害
医院感染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同时影响医疗质量和安全。
抗菌药物在防治医院感染中的作用
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其他感染高 危因素的患者,应根据情况预防性使 用抗菌药物。
在进行手术、介入性操作等有感染风 险的操作时,应根据情况预防性使用 抗菌药物。
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应选择适当的药 物和给药时机,避免盲目使用和滥用 。
04
医院感染抗菌药物使用 的现状与问题
抗菌药物使用现状与趋势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一内酰胺酶更稳定(易 被超广谱β一内酰胺酶水解)、抗菌谱更广, 对肠杆菌科细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以及部分厌氧菌 有强大抗菌活性,对葡萄球菌的作用较第一、 二代头孢菌素差,对肠球菌无抗菌活性。注 射用药后血浓度高,在脑脊液中(特别是有炎 症情况下)能达有效血浓度,肝肾毒性低。适 用于严重革兰阴性及敏感阳性菌感染,病原 未明感染的经验治疗、医院内感染等。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024/2/9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物,在治 愈并挽救许多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出现了由于抗菌 药物不合理应用导致的不良后果,特别是细菌耐药 性的增长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安全的公共卫生问 题,2011年世界卫生主题被确定为“抗击耐药—— 今天不采取行动,明天就无药可用”,再次提醒全 球各国必须重视细菌耐药问题。本文就合理应用抗 菌药物的基本问题作简要介绍。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第一代头孢菌素划葡萄球菌(包括耐青霉素 葡萄球煎)、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伤 寒沙门菌、志贺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有较强 抗苗恬眭。注射剂用药后血药浓度较高,用 于敏感菌所致的较严重感染.主要品种有头 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氨苄、头孢羟胺苄、 头孢托啶等口服品种抗菌作用较头孢唑啉为 差,适用于各种轻中度感染治疗。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 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产酶葡萄球菌所引起的各种 感染。氢基青霉素以氨苄阿林与阿莫西林为 代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革兰阳性菌作 用逊于青霉素,但对流感嗜血杆菌、肠球菌 及部分肠道杆菌有抗菌作用,近年细菌对其 耐药率较高,主要用于肠球菌、敏感革兰阴 性菌所至各种感染,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志贺菌和沙门菌对本品耐药率较高。抗假单 胞菌青霉素有羧苄西林、磺苄西林、呋布西 林、美洛西林、哌拉西林等。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培训材料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细菌适应环境改变的一种生存方式,虽然抗生素并不引起耐药性,但是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会加剧这一过程。
细菌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抗生素时,将对细菌产生一种选择性的压力,只有那些产生耐药性基因的细菌能够生存。
抗菌药物使用得越多,这种压力也就越大。
因此监测了解常见细菌,特别是医院感染常见细菌的耐药情况,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规范临床抗感染治疗,延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以延长抗生素的使用寿命,已成为保护人类健康资源的当务之急。
20世纪40年代中期青霉素的应用,在开创抗感染治疗新纪元的同时,也出现了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
其后随着新型抗菌药物的不断问世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广泛应用,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日益突出,至80年代末已发展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院外感染中细菌的耐药突变发生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院内感染几乎均由耐药菌导致,且常为多重耐药株感染。
细菌对一种新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人类发现和生产一个新抗生素的速度远远落后于细菌对其产生耐药性的速度,目前几乎用于临床的所有抗生素都有其相应的耐药菌谱,尤其是耐甲氧西林金葡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肠球菌和多重耐药结核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一、常见的医院细菌感染及其病原体医院感染的定义:根据2001年1月3日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主要的病原体是细菌,在不同的地区和医院里,医院内感染的常见致病菌差异很大。
不同的感染部位,常见的致病菌也有差异。
1997~1998年欧洲14国家24个教学医院从血液、院内肺炎、皮肤软组织和泌尿道感染中共分离得到15,704株细菌,发现超过95%的感染是由15个种属的细菌导致,其中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属的比例超过50%。
李坚---肺部感染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
4、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制剂不应使用。
产ESBLs耐药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部分属Bush分
2、病原菌上抗生素结合的靶位发生改变,使抗生素无法
与其结合而发挥其抗菌作用,如PBPs改变。 3、病原菌的膜孔蛋白(Porin Protein)发生改变,细 胞膜通透性发生改变,抗生素难以进入细菌的胞内。 4、病原菌产生对抗生素的泵出机制,将进入细菌内的抗
生素主动泵出胞外。
目前临床感染中倍受关注的耐药菌
CAP常见病原体及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
青壮年、无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
炎衣原体、流感嗜血杆菌。
选用:大环内脂类、青霉素、多西环素、第
一代头孢菌素、新喹诺酮类。
CAP常见病原体及经验性抗菌药物应用 老年人或有基础疾病患者:
常见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卡他莫拉菌。 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 β内 酰胺酶抑制剂,或联合大环内酯类、新喹诺酮类。
用药疗程应个体化。其长短取决于感染的病
原体、严重程度、基础疾病及临床治疗反应等。
HAP抗菌治疗无效常见原因:
①诊断不可靠;
②病原体清除困难(耐药);
③二重感染或肺外扩散;
④因药物不良反应,用药受限。
重症HAP最初经验性治疗“猛击”
(Hitting hard)的原则:
及早、合理和足够的抗生素治疗:首次抗生
克雷伯氏菌 大肠杆菌
医院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中存在的问题
1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但联合用药率较低。
抗菌药物使用应根据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及药物到达感染部位的浓度来选择合适的药物, 致病菌尚未明确或病情危急时, 可根据感染的部位及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特征等进行经验治疗。
经验性的治疗方案是以各种感染常见致病菌的种类及其目前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基础制定的, 并非个人经验。
单纯的病毒感染、非感染所致的发热不应选用抗菌药物。
然而, 抗菌药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使用率偏高的现象比比皆是。
我院在相关文件精神指导下,今年对抗菌药物使用进行了严格控制,目前使用率有了明显下降,但与相关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2、无指征和预防用药过多。
临床工作中,无论门诊还是住院患者, 都存在抗菌药物应用比例偏高的现象, 医师掌握抗菌药物应用的适应证过宽,有的甚至缺乏应用指征, 抗菌药物被滥用。
如在门诊或急诊,即使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也较广泛地应用抗菌药物; 有的临床医师一旦发现患者有发热现象, 便开始应用抗生素, 既不查询发热原因, 也不做相应病原检查。
事实上, 这不但违反临床诊疗常规,也违反了合理用药原则。
3、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检测, 医生选用抗菌药物时,往往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病原学检查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临床医生的病原检查送检意识。
我院病原检查送检率仅为38.2%,分析原因主要为技术因素:首先是检出率较低,目前我院病原检查阳性率为35.0%~40.0%,往往临床病例感染征象明显但无法检出有意义病原菌;其次,病原检查多采用传统细菌培养法,该方法耗时长,阳性培养结果3~4d才能报告,而血培养阴性结果7d后才能报告,不便于早期指导临床针对性用药。
这两方面因素很大程度影响了医生的送检积极性。
此外,单病种核算、医疗保险等规定也制约了医生的送检行为。
)4、给药方式和剂量存在问题。
目前我院抗菌药物给药方式以静脉给药者比例较高为主,这说明抗菌药物给药方式非常不合理。
但在使用剂量方面,没有用大剂量、超剂量现象存在。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六)质量管理办公室职责
将全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情况纳入临床科室工作质量考核指标,每月对抗菌药物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 为制度的落实提供依据。
(七)信息科职责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与管理的网络知识培训与考核。
(五)感控管理科职责
1.制定手术部位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等各类医院感染的预防制度 ,纠正过度依赖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理念和医疗行为。
.加强全院控制感染的环节管理,如手卫生管理、无菌操作、消毒隔离和耐药菌防控、缩短术前住院时间等综合 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减少抗菌药物过度的预防应用。
第十二条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未列入本院药品处方集和基本药品供应目录的抗菌药物,可以启动临时采 购程序。临时采购应当由临床科室提交申请报告,说明申请购入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 由,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剂科一次性购入使用。严格控制临时采购抗菌药物品种和数量,同 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不得超过5次。如果超过5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应当进行调查, 决定是否同意继续临时采购或者列入常规药品采购程序。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 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全院所有科室。
第二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职责
第四条院长担任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小组组长。
第五条各部门职责与分工:
(一)组长职责
第五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
第十八条严格落实相应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标。每月对院、科两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调查项目:住院患 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统计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急诊 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虬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机I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不超过 30%,原则上不联合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统计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疗程24小时的百分率、时机合理率、品种 选择合理率;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3096,接受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 标本送检率50%,接受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住院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80%;统计抗菌药物“双十”情况,抗菌 药物使用金额占药品总费用的比例;检查分级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每月接受处方点评的医师比例25%,每位接受点 评医师被点评处方(医嘱)数量不少于50份等。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休克者肠道监测:休克时,肠粘膜PH是放 反映肠粘膜氧合指标,用肠腔内气体分压 测定仪,经鼻或肛门置入待测部位,用血 气分析仪测知肠粘膜PH以估计缺血氧的情 况,若能保证肠粘膜血氧的供应,可预防 BD。
给休克患者肠别嘌呤醇,以减弱黄 嘌呤氧化醇活性,阻止产生氧自由基。 用含钨食物喂动物,亦可灭活黄嘌呤 氧化醇活性。双歧杆菌能预防内源性 感染。
二、医院对临床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一) 各医疗机构应将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 管理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和综合目标 考核中,要有具体的管理办法并有保证 实施的监督措施。 (二) 各级医疗机构应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内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专家咨询 小组”,由主管业务院长、医院感染科、 医务科、临床抗感染专家、临床微生物 医师及临床药师组成。
(2)免疫功能低政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 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 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 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激素治疗者; 血WBC<1*109/L或中性粒细胞<0.5*109/L; 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 艾滋病; 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者; 老年患者。
(3)病原菌只对二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 染。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 或一旦发生感染后果严重者 , 如开颅手术 、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 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 流术、脾切除术等; 流术、脾切除术等;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五、细菌性感染经验治疗选药方案 经验治疗选药原则 1、临床医生必须熟悉和掌握常用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抗菌活性、药物 动力学特征、不良反应等,了解本地 区、本单位重要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 耐药水平,进行个性话给药。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2)抗菌作用抑菌药。
①抗菌谱:抗菌谱较广。
革兰阳性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杆菌;
革兰阴性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杆菌、流感杆菌、肺炎杆菌、伤寒杆菌;
磺胺嘧啶银、磺胺米隆局部应用抗铜绿假单胞菌;
(2)肾毒性大小依次为新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妥布霉素>奈替米星>链霉素
(3)引起神经肌肉麻痹的程度依次为奈替米星>新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性
(1)体内过程口服易吸收,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主要集中在肝、肾、脾、皮肤、牙齿和骨骼等。但米诺环素在无炎症的情况下也能进人大脑,以原形经肾小球滤过排泄,故尿药浓度高,药物进入肠道后可形成肝肠循环。
常用抗肠蠕虫药物抗虫范围
(1)甲苯咪唑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绦虫、肠道粪类圆线虫。
(2)阿苯达唑蛔虫、钩虫、蛲虫、鞭虫、绦虫、肠道粪类圆线虫。
(3)左旋咪唑蛔虫、钩虫、蛲虫。
(4)噻嘧啶蛔虫、钩虫、蛲虫。
(5)哌嗪蛔虫、蛲虫。
(6)恩波维胺钩虫、鞭虫、蛔虫。
对衣原体、少数真菌、少数原虫也较敏感;
对螺旋体、支原体、病毒感染无效,对立克次体不仅无效,反能刺激其生长。
②抗菌机制:结构与PABA相似,与二氢叶酸合酶结合,并竞争拮抗PABA,妨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叶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3)临床应用①流行性脑脊髓膜炎;②呼吸道感染;③泌尿道感染;④伤寒;⑤鼠疫;⑥肠道感染;⑦局部软组织或创面感染。
(5)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复方制剂,叫替卡西林钠克拉维酸钾
ICU院内感染与抗生素合理使用
ICU院内感染特点
在原有疾病基础上并发感染,感染细菌 来自医院特殊环境,尤其是耐药性较强条件 致病菌。院内感染主要以G-杆菌为主,院外 感染多是G+球菌。感染菌种依次是铜绿假单 胞菌、真菌为主、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 菌、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G+球菌 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主地位。
ICU感染控制措施
ICU感染种类
感染来源:
内源性(自身)感染 外源性(交叉)感染
感染部位:
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 腹部感染 伤口感染 血源性感染
与治疗器械关系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导管相关性菌(败)血症
二、ICU病室院内感染控制
(一)ICU院内感染原因 (二)ICU院内感染特点 (三)ICU院内感染控制措施
感染的原因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 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感染,
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 水痘等。 4.患者原有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做出病原学诊断。
可选药物
烧伤感染 绿脓杆菌 肠道杆菌
哌拉西林、阿米卡星、环丙沙 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氨 曲南、头孢吡肟、亚胺培南
见腹腔感染
金葡菌、球 万古霉素 菌、MRSA
经验性用药选择
感染种类 常见病原菌
可选药物
颅脑创伤 或手术后 感染(脑 膜炎、脑 室炎、脑
脓肿)
金黄色葡球 菌表皮葡萄 球菌链球菌
肠道杆菌
头颈四肢感染 烧伤创面感染 胸、腹、盆腔感染
院内感染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不同感染部位病原分布的特点
• ICU院内感染的病原因感染部位的不同而异(表1), 主要感染部位按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低依次为血液 (21%~34%)、肺部(18%~26%)、尿路(12%~ 22%)和手术部位感染(6%~10%),其中血液、肺 部和尿路感染均与侵入性操作密切相关。如91% 的血液感染患儿曾接受深静脉置管,95%的肺部 感染见于机械通气患儿,77%的尿路感染患儿曾 放置过导尿管。此外,不同年龄患儿的院内感染 病原分布也有差异,如血液感染多见于2个月或更 小的婴儿,而尿路感染则更多见于5岁以上的患儿。
表1 四个主要院内感染部位检出的主 要病原分布情况
血液感染
• 血液感染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以新生 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最为严重。血液感染的主要病原以 革兰阳性细菌为主,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3.5%)、金 黄色葡萄球菌(13.4%)、肠球菌(12.8%)等,革兰阴性菌如 肠杆菌属较少见(5.2%)。值得注意的是,约5.8%的血液感 染是由真菌(白色念珠菌)所致,深静脉置管患儿发生真菌 感染的风险为未接受此类操作患儿的2.2倍。北京儿童医 院ICU曾对33例经皮锁骨下放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进行 血培养和拔管后的导管残端培养,结果11例有细菌生长, 阳性率33 3%。导管残端培养类酵母菌4例、铜绿假单胞 菌3例,硝酸盐阴性杆菌、微球菌各1例,2例血培养阳性, 分别为大肠杆菌与硝酸盐阴性杆菌。而且置管时间越长, 培养阳性率越高。
尿路感染
• 与肺部感染类似,ICU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 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大肠埃 希杆菌最为多见(19.2%),其他依次为肠球 菌属(14.1%)、铜绿假单胞菌(11.2%)、肺炎 克雷伯菌(5.8%)等。与其他感染部位明显不 同的是,尿路发生真菌感染的比例高达 23%,最常见者为白色念珠菌(14%)。尿道 插管患儿发生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 感染的风险分别是未经尿道插管患儿的1.6 和2.6倍。
抗菌药物管理和合理使用
阿米卡星
优势病原体:G-(优于庆大霉素、依替米星) • 一天一次疗效和安全性较好(肾功能不全患
优势疾病:G-尿路感染(单用)、某些II类
者除外)
切口手术预防(头孢过敏)、β内酰胺联合 • 不应单药长疗程治疗除尿路感染以外的感染
用于多重耐药感染(G-)
• 预防用药:阿米卡星 单剂 0.2g
30S核糖体-四环素类
• 头孢克肟可用于淋球菌,葡萄球菌弱效 优势病原体:链球菌、肠杆菌科、淋球菌(头
• 头孢地尼可用于中耳炎、鼻窦炎治疗, 孢克肟)、葡萄球菌(头孢地尼)
疗效优于前者 优势疾病:轻症尿路感染、中耳炎、鼻窦炎、
• 头孢克肟对阳球弱,不用于上呼吸道感 皮肤软组织感染
染
细胞壁-β内酰胺类
药物
临床定位
合理性注意事项
优势病原体:院内产ESBL、AmpC
厌氧菌感染
酶G-、厌氧菌、分枝杆菌、奴卡菌 • 应有病程记录,用药前送检微生物标本
优势疾病:院内G-严重感染(有器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应根据感染严重程度及体重调
官衰竭风险、生命体征不稳定、血流 整剂量
感染),怀疑多重耐药G-严重感染, • 美罗培南抗G-活性更强(除鲍曼不动),亚胺培
药物
临床定位
合理性注意事项
米诺环素、多 西环素
替加环素
优势病原体:鲍曼不动杆菌、非典型病原体(比 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更广)、嗜麦芽、洋葱伯 克霍尔德菌、痤疮丙酸杆菌、布鲁氏菌
优势疾病: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优势病原体的感 染(除尿路感染)、痤疮
优势病原体:可覆盖几乎所有细菌(除铜绿、变 形杆菌、普罗威登斯菌)
细胞壁-糖肽类
药物
临床定位
合理性注意事项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及答案
《院内感染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试题一、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1。
在陪护者处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属于:BA.内源性感染B.交叉感染C。
环境感染D 以上均不是2.以下有关尿路感染说法错误的是:AA.病人在入院时没有尿路感染的症状,而在其住院期间48小时后出现B.症状虽无症状,但尿标本中的白细胞在10个/ml以上,细菌多于105/ml C.我国统计,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在医院感染中约占20。
8%~31.7%D.66%~86%尿路感染的发生与导尿管的使用有关3。
以下有关医院中如何进行清洁卫生工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DA.注意不要扬起灰尘,避免播散污染B.拖布的头最好能卸下以便消毒C.医护人员工作地点亦应进行清洁卫生打扫D. 病房的清洁卫生工作顺序应由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开始,逐步进入污染较轻的病房4。
医院中由于传染源多,所以环境的污染也严重。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是:AA 感染患者的病房B.厕所C 病区中的水池D 手推车、拖布、抹布5.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肝炎流行属于哪种感染:CA.内源性感染B。
交叉感染C。
环境感染D。
以上均不是二、医院内感染及预防1。
为了防止静脉输液发生感染,每一输液部位的维持时间不应超过:CA。
12~24hB。
24~48hC.48~72hD。
1周2。
95%以上的医院内感染为:AA。
细菌所致B。
病毒所致C。
真菌所D。
支原体所致3.医院内败血症的总病死率近:CA.30%B.40%C.50%D。
60%4.有关院内感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A.新生儿通过产道时发生的感染,如B组链球菌感染,为医院内感染B.经胎盘传播的胎儿感染,如先天性梅毒属院外感染C。
住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在住院期间有所扩展或发生并发症者皆不能视为医院内感染,除非其病原菌有所改变D。
住院时已有的感染,根据流行病学资料说明此感染与以前的住院有关,此种情况应作医院外感染计5。
哪型肝炎病人在医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不大: AA。
甲型肝炎B。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细菌感染的药物,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
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滥用和不正确使用抗菌药物,导致了细菌耐药
性的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
因此,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显
得尤为重要。
首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种类和用药剂量。
不
同的细菌感染需要选择不同的抗菌药物,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应当根据
病情的轻重选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时间,不能盲目增加或减少用药量。
其次,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的用药规范。
不能随意更改用药剂量、频次和疗程,更不能擅自中断用药。
只有严
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才能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另外,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也是合理使用的重要一环。
很多情况下,
感冒、咳嗽等症状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应当通过其他方法进
行治疗。
过度使用抗菌药物不仅无法治愈疾病,还会加重细菌耐药性,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此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也需要注重药物的配伍性和不良反应。
一
些抗菌药物在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效。
因此,在用药过程中应当避免盲目搭配药物,遵守医生的建议。
总的来说,抗菌药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疾病
时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遵循医嘱和药品说明书,避免滥用和搭配,对于维护公共卫
生和临床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认识,共同维护好公共卫生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验性抗生素治疗不当与细菌耐药有关
;: .
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
• 产肠杆菌科细菌 • 大肠埃希菌 • 克雷伯菌菌属 • 其它菌属 •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 克雷伯菌属 • 肠杆菌属 • 其它菌属 • 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 • 假单胞菌属 • 不动杆菌属 • 寡养单胞菌
细菌耐药性问题严重 全耐药细菌感染无药可用
≤,无 >,并且同革兰染
色结果一致
临床诊断和的诊断价值
• “金标准”:肺组织病理肺组织细菌培 养阳性
• 例死亡后立即尸解
•
敏感性 特异性
• 胸片
• 项临床
• 胸片项临床
•
,.
起始经验性抗生素预后关系
• 例临床诊断;临床诊断内小时接受 • (), () • 全部符合条临床标准: () 比()多 • 两组病死率相同: • 例 () • 适当抗生素:病死率 • 不恰当抗生素:病死率(<)
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上 升趋势
鲍曼不动杆菌全耐药率(泛耐药)的 上升趋势
来自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
产菌株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
• 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 为最有效的药物,用于重症及或有基础疾病感 染患者
• 根据药敏可选用酶抑制剂合剂、头霉素、阿米 卡星、环丙沙星等
• 阳性菌不选用任何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氨 曲南(是否可选用头孢他啶及第四代头孢菌素 目前有争议)
.:
鲍曼不动杆菌:亚胺培南与舒巴坦联合
对株或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体外研究显示:亚胺培南与头孢哌酮舒巴坦的协同作用 最好
百分比
头孢哌酮舒巴坦 多西环素
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生素敏感性
年朝阳医院主要耐药的院内感染菌的耐药性变化
20
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敏感性()
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
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性()
年碳氢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
阴沟肠肝菌 产气肠肝菌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氨曲南+阿米卡星?(产金属酶包括部分
菌株仍对此药敏感)
应对挑战, 在现有药物的基础上,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单药治疗 联合治疗 增加剂量或者延长输注时间
指南推荐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致病菌肺炎
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的治疗,年指 南推荐联合治疗方案
. ..
入选病例性别构成比例
入选病例年龄构成比例
发病时间
发病前的机械通气情况
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
致病原总体分离情况(例分离到株菌)
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
株铜绿假单胞菌的抗生素敏感性
株肠杆菌科细菌的抗生素敏感性
受试菌株包括为肺炎克雷伯杆菌株、大肠埃希菌株、肠杆菌属株。 株碳青霉烯耐药菌株均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
中国九城市家大型教学医院临床调查
• 多中心、前瞻性调查研究。 • 参加单位:家大型教学医院 • 研究对象:呼吸科病房和所有确诊研究周期:年月至
年月
刘又宁,曹彬,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
参加单位
(二)病例入选标准
• 年龄>周岁,且符合美国年诊断标准的患者均应入 选。诊断需同时满足下表中、、、条。
复发性危险因素分析 -
•发生后天,复发率
•复发性的病死率()
•高龄,女性
•非发酵菌感染(绿脓,不动–
结论
•重视/的病原学研究 •可以不依赖纤支镜技术 • 中国呼吸科/多中心调查 •主要病原学依次为:鲍曼不动、绿脓杆菌、肠杆菌 科菌和 •中国主要病原菌耐药率高
问题 头孢菌素是否可用于体外试验显 示敏感的产细菌感染?
• 争论仍在进行中 • 至少,中重度感染不适用 • 轻中度感染如尿路感染是否适用? • 有认为可以 • 可能β内酰胺类酶抑制剂合剂较头孢菌素更
为合适
、肠杆菌科细菌的抗菌治疗
• 多黏菌素(国内无供应) • 替加环素(常需合用) • (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克拉维酸(对
铜绿假单胞菌:亚胺培南氨基糖苷类
亚胺培南与阿米卡星联合的菌株出现协 同或部分协同作用
亚胺培南与异帕米星联合的菌株出现协 同或部分协同作用
• 对株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受试药物均耐药)的体外研究,评估不同联合方案的部分抑菌浓度指数之和 (), 联合时甲药的甲药的联 合时乙药的乙药的
• ≤ 协同作用;< ≤ 部分协同作用; < ≤ 无关作用; < 拮抗作用 • :亚胺培南 ;阿米卡星;异帕米星
的临床诊断 ()
• 必要条件:胸片新出现的浸润影 • 同时满足下列至少一项临床表现: • 发热 • 白细胞升高 • 脓性分泌物
评分 气道分泌物 胸片
体温() 白细胞()
气道吸出物 细菌培养
( )评分
无 无浸润
非脓性分泌物
≥≤
≥≤
≥≤
<>
≥
>
≤或没有生长
>
, . ,:,
脓性分泌物 有浸润(除外和 ) ≥≤ <> 杆状核
(三)、病例排除标准
• 入院时已经存在下呼吸道感染,且入院后尚未治愈者。 • 原有肺部基础疾病,且新出现的肺部阴影不能排除为基础
病进展所致者。 • 患者或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 正接受临床试验、其数据不允许在本研究中使用的患者。
发病率
注:部分患者由其他科室或病区转入,未纳入发病率计算 全因病死率为(),(例)患者发生前天内用过抗菌药物
流行病学
:感染比例增加; 迟发(>天)、有基础病 感染率高、病死率高 多由细菌感染引起,多种致病菌多见 多见:绿脓杆菌、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或;厌氧菌
少见 分布:地区差异、医院差异、病人差异,因此当地致病菌
流行病学值得重视。
;: , ; :
病原菌的变迁 ()
革兰阴性菌总发病率变化不大,是主要病原菌 年阴性菌占 不动杆菌增长快 革兰阴性菌耐药率明显增加 耐三代头孢菌素的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增加 耐泰能和头孢他定的绿脓杆菌增加 耐泰能、头孢他定、阿米卡星的不动杆菌增加
院内肺炎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 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 于晓敏 曹彬
定义
(院内获得性肺炎) “入院后至少小时发生的肺炎,而且入
院时并不处于感染潜伏期。”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管内插管后至少至小时发生的肺炎。
”
(医疗机构相关性肺炎) “透析、伤口护理、住养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