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翻译的四个知识点

合集下载

如何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如何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如何学会翻译文言文的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关键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准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关键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实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②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实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实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留、换、调、删、补、变。

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

包括: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用的成语或习惯用语,一般人都能够理解,能够保留不译(译了,反而显得不通顺),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能够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初三语文常考文言文翻译与常见考点

初三语文常考文言文翻译与常见考点

初三语⽂常考⽂⾔⽂翻译与常见考点 ⽂⾔⽂对于现代⼈来说⽐较少接触,所以对于学⽣来说这是超越别⼈的知识点,⼩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原⽂与译⽂ 《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藤⼦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诗赋与其上。

属予作⽂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湖。

衔远⼭,吞长江,浩浩汤汤,横⽆际涯;朝辉⼣阴,⽓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观也。

前⼈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异乎? 若夫霪⾬霏霏,连⽉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星隐耀,⼭岳潜形;商旅不⾏,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萧然,感极⽽悲者矣。

⾄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碧万顷;沙鸥翔集,⾦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或长烟⼀空,皓⽉千⾥,浮光跃⾦,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旷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之⼼,或异⼆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悲:居庙堂之⾼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乐耶?其必⽈“先天下之忧⽽忧,后天下之乐⽽乐”乎。

噫!微斯⼈,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五⽇。

译⽂: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它原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的赋刻在它上⾯。

嘱托我写⼀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全在洞庭湖上。

它连接着远处的⼭,吞吐长江的⽔流,浩浩荡荡,⽆边⽆际,⼀天⾥阴晴多变,⽓象千变万化。

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

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通到巫峡,向南⾯直到潇⽔和湘⽔,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多在这⾥聚会,(他们)观赏⾃然景物⽽触发的感情⼤概会有所不同吧? 像那阴⾬连绵,接连⼏个⽉不放晴,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岳隐没了形体;商⼈和旅客(⼀译:⾏商和客商)不能通⾏,船桅倒下,船桨折断;傍晚天⾊昏暗,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家说坏话、惧怕⼈家批评指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悲伤的⼼情。

文言文的翻译要领和基本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要领和基本方法

文言文的翻译要领和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方法和技巧有: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而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是多读,学习文言文就要以读为核心,即诵读、理解、背诵。

诵读、理解、背诵,诵读是核心、是关键、是文言文学习的立足点。

1、要把文言语句放到上下文中理解。

必须译作不好一个句子,同样必须遵守“词不距句,句不距篇”的原则。

必须把文言语句放在上下文中来认知,放在具体内容的语言环境中来推敲。

认定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一字多义的实词到底就是哪个义项,文言句式就是如何采用的,怎样精确断句,意译如何展开,这些都必须充分利用上下文。

离开了一定的语言环境,句子往往很难精确认知,也就很难能够译者不好。

有些学生不著重斟酌上下文,两眼只盯着建议译者的句子本身,结果就是“欲速则不达”,译者中发生偏差甚至错误,这就是没语境意识导致的。

2、翻译最基本的方法是将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小区别是,古汉语以单音节词居多,即为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居多,即为由两个字形成一个词。

将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

认知并掌控了这一方法,许多译者题搞出来就不难了。

3、增强文言功底,培养文言语感。

这就是搞好译者题乃至搞好所有文言文题目最显然的一点。

文言文写作理解能力的构成和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以上就是指的方法和技巧说到底都还是“末技”;其实,显然的技巧还是源自功底,源自内力。

为了增强文言功底和文言阅读的内力,考生需注意以下几点:一必须搞好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储备;二要注重平时积累。

文言知识点很多,考生要养成积累的习惯,随时随地、一点一滴地积累,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三要特别注意备考以前自学过的课文,因为搞高考题许多就是对平时自学过的课文科学知识和能力的搬迁,甚至有些考查的知识点就轻易源自自学过的课文。

专题04文言翻译之三翻译原则技巧考点解析(课件)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

专题04文言翻译之三翻译原则技巧考点解析(课件)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解析
④对互文句的翻译,应结合上下句翻译。互文又叫“互文见义”,前后两句 或两个短语意义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翻译时要把两部分合二为一。“将军百战 死,壮士十年归”中的“百战死”“十年归”,翻译为“将军和壮士们出征十年 ,经历了很多次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
⑤运用典故的翻译,结合典故灵活翻译。古人为了使行文典雅,言简意丰, 常或明或暗地引用典故,在翻译时可灵活处理,一般可译为这个典故所包含的普 遍意义。“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中的“元嘉草草”“封狼居 胥”,翻译为“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在元嘉年间草率出师北伐,本想建立像汉代霍 去病封狼居胥那样的功绩,却落得个望着北方追来的敌军而仓皇南逃的下场”。
五.文言文翻译的四种意识 1.强化人物意识——弄清人物关系、人物与事件的关系。 2.强化语境意识——①灵活推断难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用法。
——②推断被省略成分的内容,完整表达句意。 3.强化采点意识——有的放矢,一举得到关键词的3分!!! 4.强化连贯意识——让句意通顺合理,增强大意1分的把握度!!!
(节选自《晋书·郭舒传》) 【答案】(郭舒)开始做官担任领军校尉,因为犯了擅自释放司马彪的罪过, (被)廷尉拘囚,当时的人称赞他为人仗义。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若乃含章舒藻,挥翰流离,称述世务,探赜究奇,使杨、班韬笔,仲舒结舌 ,亦惟才所居,固无常人也。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 理无由济也。诸生若绝人间之务,心专亲学,累一以贯之,积渐以进之,则亦或 迟或速,或先或后耳,何滞而不通,何远而不至邪!
1.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运用替换法) ①扁鹊过赵王,王太子暴疾而死。鹊造宫门曰:“入言郑医秦越人能活太子。”中庶 子入报赵王,赵王跣而趋,出宫门,言未已,涕泣沾襟。扁鹊遂诊之。太子遂得复生。天 下闻之皆曰:“扁鹊能生死人。”鹊辞曰:“②予非能生死人也,特使夫当生者活耳。夫 死者犹不可药而生也。”悲夫!乱君之治不可药而息也。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同学们的语言素养和文化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初中文言文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1、古今异义古今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古代和现代的意义不同。

例如,“走”在古代是“跑”的意思,“妻子”在古代是“妻子和儿女”。

2、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含义。

比如“兵”,可以指“兵器”“士兵”“战争”等。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

常见的有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

例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原本是名词“军队”,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驻军”。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使用频率高,用法灵活。

1、之(1)作代词,代人、事、物。

(2)作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凑足音节,无实义。

(3)作动词,“到……去”。

2、而(1)表并列,“和”“又”。

(2)表承接,“然后”“就”。

(3)表转折,“但是”“却”。

(4)表修饰,“地”。

3、以(1)作介词,“用”“把”“凭借”“因为”等。

(2)作连词,表目的“来”;表结果“以致”。

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常见的形式有“……者,……也”“……,……也”“……者,……”等。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

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倒装句包括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何陋之有”就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应为“有何陋”。

四、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音同或音近的字代替本字。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表示愉快。

五、文言翻译文言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

1、信忠实原文,不随意增减内容。

2、达通顺流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3、雅用词优美,富有文采。

翻译时要注意保留人名、地名、官名等专有名词,对古今词义发生变化的词要准确翻译。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

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归纳初中文言文是学生重点学习的内容,每次考试都会有文言文的的考题,那么大家都答得怎么样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常考文言文翻译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初中文言文桃花源记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译:渔人感到诧异,继续往前走,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桃源人)见了渔人,竟然感到十分惊讶,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看到)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屋,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田间小路纵横交错,鸡鸣狗叫之声都处处可以听见。

4.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译:率领妻子儿女同乡的人来到这个跟世人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了。

5.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渔人一五一十把自己所听到的事详细地告诉他们。

6.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个朝代了。

初中文言文及翻译总结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十点失误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具有关键作用。

然而,在翻译过程中,同学们常常会出现一些失误。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文言文翻译的十点失误,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翻译的准确性。

一、望文生义望文生义是文言文翻译中最常见的失误之一。

有些同学仅仅根据字词的表面意思进行翻译,而不考虑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

比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没有出路的境地”,而是“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二、以今释古由于古今词义的差异,用现代的词义去解释古代的词语往往会导致错误。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代指“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并非今义的“品质恶劣”。

三、不辨通假通假字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如果不辨别通假现象,就会造成误解。

像“孰为汝多知乎”中的“知”通“智”,意思是“智慧”。

四、漏译省略文言文常有省略成分,在翻译时如果不补充出来,就会影响句子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比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应译为“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其中“再”“三”后面省略了“鼓”,翻译时要补上。

五、该补不补除了省略成分,有些句子为了表意完整,需要增添一些词语。

如果该补不补,也会使翻译不准确。

比如,“夫战,勇气也”,应译为“作战,靠的是勇气啊”,需要加上“靠的是”“啊”等词语,才能使句子更通顺。

六、该调不调文言文中有很多倒装句,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等。

翻译时如果不调整语序,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比如,“何陋之有”是宾语前置句,应译为“有什么简陋的呢”。

七、该删不删文言文中有些虚词,如发语词、衬音助词等,在翻译时没有实际意义,应该删掉。

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夫”,是发语词,翻译时无需译出。

八、错译实词实词是文言文翻译的重点,如果对实词的理解错误,整个句子的翻译就会出错。

比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中的“微”,应译为“如果没有”,而不是“微小”。

初中文言文实词释义及翻译方法

初中文言文实词释义及翻译方法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常用实词及翻译方法一.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安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3.从(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4.得(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5.道(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文言文翻译方法

文言文翻译方法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烛之武退秦师》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 兵而走。
《寡人之于国也》
无实际意义的虚词 偏义复词的陪衬字

可删
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留”即保留原词。文言 文中凡人名、地名、物名、 帝号、年号、国号、朝代、 官名、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 都可以保留不译。
迁移练习:
练习
抓关键词句,洞悉得分点
①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 3分)
翻译下列句子: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结构助词,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删去
语助,句中表停顿,以舒缓语气, 删去
译: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
例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是发语词,可不译。 例②: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之”是取消句子独立性,可不译。 例③: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之”是补足音节作用,可不译。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 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如: 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 宴》) 直译: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 也不敢接近。听起来很别扭,不如 意译为:连最小的东西都不敢占有。 这样听起来容易让人理解、接受。

【意】
①金城千里
比喻 借代
像金子一样坚固
②万钟于我何加焉?
③一旦填沟壑
高官厚禄 死了
讳饰
使用了修辞的文言句子一般要意译
例1: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张衡到职工作了三年,向朝廷上表章请求告 老还乡。
例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樊篱,却匈奴七百余里
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 击退匈奴七百多里。 例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 吞八荒之心。

第9节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

第9节文言翻译-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全国通用)(原卷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9节文言翻译文言文翻译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文言知识点多,是检查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属必考题。

文言文翻译集中考查实词、虚词、特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多方面的知识,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的综合能力,是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一、文言文翻译“三大赋分点”文言文翻译和很多题目一样,也是按得分点赋分的。

文言文翻译语句的赋分点主要体现在实词、虚词、特殊句式上,找准了这三点,也就抓住了翻译题的命题点和基本的得分点。

赋分点一重要实词所谓重要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和借助语境推断词义的多义词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赋分点二关键虚词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助词等。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有些虚词必须译出。

有实词义项的,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这两类需要译出。

②有些虚词不必译出。

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此类一般不必译出。

总之,我们在翻译虚词时,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赋分点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

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后,考生要灵活运用学过的文言句式的判断方法和翻译格式,重点把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要掌握各种句式的翻译格式。

①判断句:必须加上“是”“就是”等词语。

②被动句:必须加上“被”字。

③倒装句:必须用“调”的方法将译句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调整过来。

如:状语后置句,译时要将状语调到动词前;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译时要将定语和宾语恢复原位。

④省略句:必须用“补”的方法补出省略的成分,确保句意通顺。

⑤固定句式(结构):千万不要生硬地翻译,它有固定的译法,须在平时掌握好。

考点14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考点14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新高考)
译:于是说贾谊坏话道:“洛阳之人,年轻学浅, 一味想独揽权力,使事情变得复杂混乱。”
(4)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 可稍削之。
译:贾生屡次上奏,说诸侯封地有的接连数郡,不 合古代制度,可以逐渐削减其封地。
(5)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 人各如其意所欲出。
译:每当诏令交下来讨论时,各位老先生都不能说什么, 贾生都一一对答,每个人都感到他说出了他们想说的话。
考点14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文言文阅读
一、考点解读 文言文语句翻译是文言文阅读题中的难点和重点, 主要是考查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考查 学生对古代实词、虚词、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 式、古今异义等基本文言知识的理解,以及准确地将 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考纲要求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 (3)若理、解所与、现为代、汉焉语、不也同、的以句、式因和、用于法、与、则、 • 者不、同之的”句等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
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借代、互文等,翻译含有这些 修辞手法的句子大都不能采用直译的方式,而应根据其修辞手法的 特点进行意译。解答此类试题,一要积累一定的文言文修辞知识,
二、知识储备——(四)翻译的原则和方法
留心文言文修辞现象;二要结合语境,把握好人物与人物之间的 关系,确定使用的修辞手法,恰当翻译。 2.掌握翻译的基本要求:信、达、雅,重在“信”“达”
译:等到悼王死去,王室大臣暴乱而攻击吴起,吴起 退逃到悼王尸旁并伏在尸体上。
(9)涟等初不承,已而恐以不承为酷刑所毙,冀 下法司,得少缓死为后图。(4分)
译:杨涟等起初不招认,随后担心不招认会被酷刑毙 命,希望下至法司,得以稍稍缓死,日后再做谋划。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 1 ) 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 2 )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 (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 (人琴俱亡)) 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 (《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

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演讲致辞、人物事迹、学习资料、教学资源、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character stories, learning materials, teaching resources, essay encyclopedia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语文文言文的内容,也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常识,本店铺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古代文言文常识知识点大全,供大家学习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怎么才能准确的翻译文言文

怎么才能准确的翻译文言文

怎么才能准确的翻译文言文不可否认的是,大多数同学在文言文阅读上丢分最多的就是丢在翻译上了。

怎么才能准确的翻译文言文拿到该拿的分数呢?下面有几招,一起来跟小编学一学吧。

怎么才能准确的翻译文言文1、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来确定其词性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除倒装句外,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其对应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

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

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

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在文言文中,谓语动词一般不能省略,如果谓语对应的位置上不是动词,我们得首先确定它的词性,继而确立词性活用类别,最后推知它的意思。

例1: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个字的翻译很关键。

一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二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

示例: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二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这两个词表面上看都不是动词,但两词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其“动词性”是很容易得出的。

示例: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2、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

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3: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掌握文言文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还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文将对高中文言文的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

一、实词1. 古今异义-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江河。

- 词义缩小:如“妻子”,古代指妻子和儿女,现在仅指妻子。

- 词义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现在指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2. 一词多义-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如“兵”,本义是兵器,引申为士兵、军队、战争等义;“爪牙”,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为得力的助手。

- 实词的不同用法:如“使”,可作动词,意为派遣、让;也可作名词,使者。

3. 通假字- 音近通假:如“蚤”通“早”。

- 形近通假:如“说”通“悦”。

4. 词类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名词用作动词,意为驻军。

- 名词作状语:如“吾得兄事之”中的“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

- 动词活用为名词:如“追亡逐北”中的“亡”“北”,动词用作名词,逃亡的人、败北的人。

-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如“吾妻之美我者”中的“美”,形容词用作动词,赞美。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形容词用作名词,坚固的铠甲、锐利的兵器。

二、虚词1. 而- 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修饰、承接等关系。

如“蟹六跪而二螯”中的“而”表示并列;“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的“而”表示递进;“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表示转折;“吾尝跂而望矣”中的“而”表示修饰;“拔剑切而啖之”中的“而”表示承接。

2. 之- 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

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代指所学的知识。

- 助词,可作结构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宾语前置的标志,定语后置的标志等。

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中的“之”是结构助词“的”;“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

中考文言文必考重点知识点一、实词。

1. 通假字。

- 识别方法:当一个字在句子中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可能是通假字。

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平时的积累来判断其通假的字。

2. 古今异义。

- 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专指长江、黄河,现在泛指一切江河。

3. 一词多义。

- 以:- 之:4. 词类活用。

二、虚词。

1. 之。

- 作助词:- 作代词:2. 而。

3. 其。

- 代词:- 语气词:4. 以。

- 介词:- 连词: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2. 省略句。

3. 倒装句。

- 宾语前置:-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四、文言文翻译技巧。

1. 留。

2. 删。

3. 换。

- 把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换成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如“虽”换成“虽然”,“吾”换成“我”等。

4. 补。

5. 调。

五、重点篇目重点内容。

- 主要思想: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包含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强调“仁”“礼”“义”等道德观念。

- 重点句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体现了学习方法、交友和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思想。

- 思想内容:孟子主张“仁政”,认为“民贵君轻”。

- 背景:诸葛亮出师北伐前给后主刘禅的表文。

- 内容:表达了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对后主的劝诫,如“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提出了治国的建议。

- 主题: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没有剥削压迫、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反映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 重点描写:对桃花源中环境、人物生活的描写,如“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 描写内容:按季节描写了三峡的山高、水急、景色秀丽等特点。

如夏季“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水势浩大;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描写了清幽的景色。

- 主题: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现象。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全解析》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智慧结晶。

掌握文言文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提高语文成绩,更能让我们深入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实词实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等。

在学习实词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一词多义文言文实词往往具有多个意义,需要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其具体含义。

例如,“兵”字在“兵器”“士兵”“战争”等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思。

2. 古今异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言实词的意义发生了变化。

例如,“妻子”在古代指“妻子和儿女”,而在现代仅指“妻子”。

3. 通假字通假字是古人在书写时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的现象。

例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

4.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了其词性和用法。

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名词”等。

二、虚词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不多,但用法灵活,对理解文意起着重要作用。

常见的虚词有:1. 之(1)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

例如,“学而时习之”中的“之”代指所学的知识。

(2)用作助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

-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宾语前置的标志。

例如,“何陋之有”。

- 定语后置的标志。

例如,“马之千里者”。

2. 而(1)用作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转折、承接、修饰等关系。

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中的“而”表示并列关系。

(2)用作代词,相当于“你”“你的”。

例如,“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3. 以(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凭借、方式、原因等。

例如,“以刀劈狼首”中的“以”表示用。

(2)用作连词,表示目的、结果等。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中的“以”表示目的,即“来”。

4. 于(1)用作介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对象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翻译的四个知识点
整体求解文言文,难度不可否认。

应对考试,理解了七八成内容就能解题,但是对翻译题却要精雕细啄,因为评卷的得分点都是明确的。

而且大部分命题者都会选择那些含有特殊文言语法现象的句子给我们来翻译,因此熟悉语言的运用法则对考生来讲是必不可少的。

[锁定谓语,按现代汉语的句法来确定其词性]
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相比,除倒装句外,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的顺序排列的,其对应的词性也与现代汉语一致。

即主语、宾语一般是名词,谓语一般是动词,定语一般是形容词,状语一般是副词。

比如“他艰难地挪动肥胖的身体”这个句子中,“他”是主语,“挪动”是谓语动词,“身体”是宾语,“艰难”是修饰谓语动词“挪动”的状语,“肥胖”是修饰宾语“身体”的定语。

如此看下来,词性、语序这些常规的语法概念是一目了然的。

在文言文中,谓语动词一般不能省略,如果谓语对应的位置上不是动词,我们得首先确定它的词性,继而确立词性活用类别,最后推知它的意思。

例1 吾唯知吾君可帝中国尔,苟立异姓,吾当死者。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解析此句中“帝”和“死”二个字的翻译很关键。


个句子中必须要有谓语动词,根据这个规则来分析上面这个句子,可以判断出“帝”和“死”这二个字在这里属于词类活用,从词性上讲都是动词。

示例我只知道我们的君主可以称帝统治中原这片土地,如果立异姓人做皇帝,我就为此立即死去。

例2 陛下兴军旅,百姓易咨怨,车驾游幸,深恐非宜。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Ⅱ)
解析本句中“兴”“咨怨”二个词是命题者定下来的采分点,这两个词表面上看都不是动词,但两词都处在谓语的位置上,其“动词性”是很容易得出的。

示例皇上您发动军队,百姓容易生出咨嗟怨怒,皇上
车驾巡游,恐怕很不合适。

[锁定宾语,判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是词类活用中难度较大的知识点。

名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带上宾语就成为使动或意动用法了。

带宾语是这类词活用的基本标志。

例3 人有一方之良,一言之善,必重币不远数百里而师之,以必得而止。

(2015年高考重庆卷)
解析“师”是名词,这里带了宾语“之”(有一方一言的人),是意动用法,直译就是“以他为师”。

示例(只要)别人有一个好的药方,有一句有价值的
(医学)见解,必定携重金不远数百里去拜他为师,一定要得到才罢休。

例4 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

”乃赦之,不问。

(2014年高考山东卷)
解析此句中的“活”是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但
其带了宾语“其命”,值得研究。

再者,“活”在课文《鸿门宴》中出现过(项伯杀人,臣活之)。

稍加迁移,即可译出。

示例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

”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借助同位置词义对举关系来推测词义]
文言文中为了强调表达的效果,常常在一句话中将意义接近的两个词在相同的语法位置上并列出现,形成对举关系。

这样,我们便可利用这种对举关系来推测两个实词中较难的那一个实词的词义。

例5 然积一勺以成江河,累微尘以崇峻极,匪志匪勤,理无由济也。

(2015年高考四川卷)
解析这个句子很工整。

“积”对“累”,“一勺”对“微尘”,“江河”对“峻极”,意思都很接近。

这里“微尘”好懂,“江河”也好懂,根据同位置的对举关系,“一勺”与“峻极”的意思就能推测出来了。

示例然而积累每一勺水来形成江河,积累微小的灰尘
来形成崇山峻岭,没有志向,没有勤奋,按理说没有理由成
功。

例6 故乡邑有好义士,足以补朝廷之治,救宰相有司之失,而有功于生民。

(2014年高考天津卷)
解析“补朝廷之治”与“救宰相有司之失”两个句子的结构相同,意思也应该相近。

“失”“失误、过失”之义。

根据对举关系,就不会将前一句的“治”这个词简单理解成“治理”了,而应该翻译成“治理的不足或欠缺”。

示例因此地方上有崇尚道义的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宰相等大小官吏的过失,从而对百姓有功。

[抓住倒装句,使之调整成汉代汉语语序]
倒装句式是翻译题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熟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特殊句式的表现形式。

要按汉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将颠倒的语序理顺,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例7 金人虽不吾索,吾当与之俱行,求见二酋面责之,庶或万一可济。

(2015年高考全国课标卷I)
解析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宾语前置句“不吾索”,要翻译成“不索吾”。

示例金人即使不索求我(这个人),我也应当与太子一起前往(同行),请求拜见两位敌军将领酋长并当面斥责,也许万一可以实现成功呢。

例8 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2014年高考湖南卷)
解析首句“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与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的结构一样。

是什么样的缙绅呢?是与徐孟祥交往的缙绅。

示例与徐孟祥交往的士大夫作诗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以上从四个方面谈了高考命题者在文言文翻译中经常
设置的采分点,同学们在平时的训练中应予强化,要不断增强采分点意识。

另外,还应注意翻译后的句子在整体上要通顺、无语病,注意书写的大方、清晰。

练习
将下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

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

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
示例
1. 庄周家中贫穷,所以去向监河侯借粮。

(注意点:含介宾短语后置)
2. 我昨天来,道路中有呼喊的声音,我回头一看,是车辙中有一条鲋鱼在那里。

(注意点:“焉”字是兼词,要翻译好)
3. 我失去了平常的环境,我没有生存的地方,我只要能有一斗一升的水就能活下去。

(注意点:“常与”属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