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汇总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汇总与精选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 )负责制。
A. 省长B. 市长C. 县长D. 乡长2.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耕地( )保护与提升行动。
A. 面积B. 质量C. 效益D. 类型3.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富裕农民,必须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
A. 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B. 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C. 促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性增长D. 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4.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要围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 建设现代农业B. 促进农民增收C. 做好“三农”工作D. 增添农村发展活力5.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要围绕( ),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A. 建设现代农业B. 促进农民增收C. 促进农业增产D. 促进农村发展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好( )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
A. 农业机械化科技B. 农业生产经营机制C.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D.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7.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要围绕(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A. 农村经济发展B. 统筹城乡发展C. 城乡发展一体化D.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8.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连续12年聚焦“三农”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 )放在首位。
A. 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B.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D. 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9.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 )必须富。
A. 居民B. 人民C. 农村D. 农民10.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近十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一览
近十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一览
近十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作为我国的重要指导性法规,不断推出一
系列政策措施,引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下面是近十年中央一号文
件的要点一览:
2011年: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加大农民收入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力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12年:推进“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
建立现代农业产
业体系,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加快财税、金融、土地等改革,推动市
场化、法治化、国际化。
2014年:打赢脱贫攻坚战。
建立健全贫困人口退出机制,加强扶贫项
目和政策的执行力度。
2015年:破除行政垄断,促进公平竞争。
推进市场准入、经营自由化,促进优胜劣汰,强化市场监管。
2016年: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计划。
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
等新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国家竞争力。
2017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8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加强民营企业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增强民营企业活力和动力。
2019年:推进高质量发展。
加强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实现经
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
2020年:加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全力保护民生,扶持企业发展,稳
定经济基本盘,加强全球合作,战胜疫情。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纲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提纲自古以来,农业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繁荣与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农业农村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为此,中央出台了一号文件,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旨在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振兴,实现农民富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
其精神提纲如下:一、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实施农业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广绿色种植和养殖技术。
2.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加强土地流转管理,促进土地高效利用。
3. 扩大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村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生产经营规模化水平。
二、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 加强农村电网、电站建设,提高农村电力供应质量和稳定性。
2. 加大农村道路和桥梁建设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出行。
3. 推进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水资源调控,提高抗旱、防洪、供水、排涝能力。
三、促进农村产业发展1. 加强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支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2. 把握农村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发展机遇,促进农村电商发展,提升农村经济竞争力。
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四、优化农民收入结构1. 加强农村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农民保障水平。
2. 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和就业创业支持力度,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转移就业。
3. 拓宽农村收入来源渠道,促进农民参与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司法公正和人民安居乐业。
总之,一号文件的推出,将有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打造现代农业,促进农村振兴,助力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要点回顾(1982—2011)一、上世纪八十年代5个1号文件的政策框架(1982-1986)(一) 1982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联产承包制的性质问题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1981年12月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第1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农业生产责任制,改善农村商品流通,农业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改善生产条件,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强调我国农业必须坚持两个长期不变:社会主义集体的道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公有制长期不变;集体经济要建立生产责任制长期不变。
2、特点:文件不但肯定了联产承包制,认为包工、包产、包干,主要是体现劳动成果分配的不同方法,而且从理论上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3、意义:文件影响深远。
由于联产承包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联产承包制越来越成为全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二) 1983年1号文件解决的是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1983年1月2日中共中央印发《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即第2个1号文件)。
1、内容:文件对实现农业发展目标,改进农村生产结构,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发展合作经济,改革人民公社体制,搞活商品流通,广辟流通渠道,农业技术改造,广辟农村建设资金来源,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加快边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方面的政策问题作了规定。
文件指出,家庭经营是合作经济中一个经营层次,是一种新型的家庭经济。
分散经营和统一经营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既可适应当前手工劳动为主的状况和农业生产的特点,又能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2、特点:文件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民公社体制改革问题。
文件指出,人民公社的体制,要从两方面进行改革。
这就是,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社分设。
这就把农村从上层建筑的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
中央一号文件历年解读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6、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指出要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7、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解读中央一号文件“天花板”和“地板”双重制约,倒逼农业供给侧改革刚刚发布的《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指出,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厚植农业农村发展优势,加大创新驱动力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十二五”时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十二五”期间,我国粮食生产连跨两个千亿斤台阶,连续3年稳定在12000亿斤以上,标志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民收入年均增长9.5%,连续6年实现“两个高于”,城乡居民收入比下降到2.9∶1以下,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好的形势遮不住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农业生产受到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压顶和生产成本“地板”抬升的双重制约,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产成本过高、资源错配及透支利用等突出问题,是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的集中显现。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在供给侧结构性矛盾上着力,核心是围绕市场需求进行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扩大有效供给,增加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真正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破解农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闯关过坎的关键举措,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抓住了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牛鼻子”。
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供求由低水平平衡向高水平平衡的跃升,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突出抓好“六大任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涉及生产力调整和生产关系变革,当前要突出抓好调结构、提品质、促融合、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六项重点任务。
调结构,就是优化农业生产的品种结构,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念好“山海经”、唱好“林草戏”,合理开发各类农业资源,统筹粮经饲发展,大力发展肉蛋奶鱼、果菜菌茶等,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生产,为消费者提供品种多样的产品供给。
精选学习贯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汇编
精选学习贯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心得体会范文汇编回望2014,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农民和农村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业农村发展成就斐然,成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展望2015,如何在连年丰产增收后不断巩固农业农村持续向好的局面,是必须主动应对、着力破解的难题。
刚刚发布的《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农业农村的新发展,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这就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新”要求,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
进一步让农业强起来,让农村美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
只要粮食生产能力稳住了、上去了,我们就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始终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挖掘粮食生产新潜力,首先要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统筹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力保耕地不减少、力争地力有提高。
还要加快建设一批重大水利骨干工程,做好节水优先大文章,解决好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
最终要靠科技,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激励机制,推动农业科技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并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
市场需求是“导航仪”,资源禀赋是“定位器”。
要更好地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更好地适应个性化、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使有限的农业资源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
开辟优化农业结构新途径,要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对重点保什么、放什么,保多少、放多少,进行系统谋划,做到心中有数。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选习题及答案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精选习题及答案详解(一)一、单项选择题1.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 )负责制。
A. 省长B. 市长C. 县长D. 乡长2.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实施耕地( )保护与提升行动。
A. 面积B. 质量C. 效益D. 类型3.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富裕农民,必须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 )。
A. 维护社会的绝对公平B. 消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C. 促使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性增长D. 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4.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要围绕(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A. 建设现代农业B. 促进农民增收C. 做好“三农”工作D. 增添农村发展活力5.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要围绕( ),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A. 建设现代农业B. 促进农民增收C. 促进农业增产D. 促进农村发展6.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好( )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
A. 农业机械化科技B. 农业生产经营机制C. 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D. 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7.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要围绕(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A. 农村经济发展B. 统筹城乡发展C. 城乡发展一体化D.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8.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2月1日印发《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在连续12年聚焦“三农”的同时,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 )放在首位。
A. 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B. 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C. 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D. 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9.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中国要富,( )必须富。
A. 居民B. 人民C. 农村D. 农民10.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 )年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引言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农村改革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本文将全文详细解读该文件的内容,并分析其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背景中国农村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种种原因,农村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农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收入低、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二、文件内容解读该文件给出了以下几点主要内容:1.农业发展–提出稳定农业增长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目标。
通过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改革农业经营体制,鼓励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经营模式,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力度,促进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
2.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构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多元化农民收入体系,注重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民就业创业。
–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3.农村土地–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推进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鼓励农村土地流转,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推动农村土地集约集成发展。
三、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影响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对中国农村经济带来了积极的影响:1.推动农业现代化:文件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2.促进农民收入增长:文件注重发展农村产业和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构建多元化农民收入体系,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3.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文件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增强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推动农村土地集约集成发展。
结论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文件提出的政策措施将促进农业现代化、增加农民收入和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对于推动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中国农村经济将迎来更加繁荣和发展的未来。
一、中共中央有关“三农”的若干一号文件(1982年-2015年)
一、中共中央有关“三农”的若干一号文件(1982年-2015年)(一)中共中央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布的关于“三农”问题一号文件(1982年-1986年)1、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关于“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
文件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同时还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2、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
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3、1984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一九八四年农村工作的通知》,即第三个“一号文件”。
文件强调要继续稳定和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生产周期长的和开发性的项目,承包期应当更长一些。
4、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即第四个“一号文件”。
取消了30年来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制度,对粮、棉等少数重要产品采取国家计划合同收购的新政策。
5、1986年1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一九八六年农村工作的部署》,即第五个“一号文件”。
文件肯定了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是正确的,必须继续贯彻执行。
(二)新时期有关“三农”的若干一号文件(2004年-2012年)1、2004年1月,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的第六个“一号文件”。
文件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农业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对农业支持保护,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
2、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即第七个“一号文件”。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二、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8.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
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各级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加快建立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持续增加财政农业农村支出,中央基建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
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转换投入方式,创新涉农资金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
改革涉农转移支付制度,下放审批权限,有效整合财政农业农村投入。
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
9.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保持农业补贴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逐步扩大“绿箱”支持政策实施规模和范围,调整改进“黄箱”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惠农增收效应。
继续实施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
选择部分地方开展改革试点,提高补贴的导向性和效能。
完善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向主产区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扩大节水灌溉设备购置补贴范围。
实施农业生产重大技术措施推广补助政策。
实施粮油生产大县、粮食作物制种大县、生猪调出大县、牛羊养殖大县财政奖励补助政策。
扩大现代农业示范区奖补范围。
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
10.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继续执行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重要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
总结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经验,完善补贴方式,降低操作成本,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户。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陈锡文解读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实录)各位早上好。
因为关于一号文件的有关情况我们准备了一个背景材料,已经分发给大家。
我在这里非常概要的介绍一下文件出台的背景,针对的一些重要问题,以便大家能够比较好的、比较顺畅的理解这个文件的基本内容。
这个文件在前天已经由新华社全文公布,我在这里很简单的做一点介绍。
一、关于农业农村发展形势2014年,农业农村发展总体形势平稳向好,继续保持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良好局面,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粮食生产继续丰收。
全年粮食产量12142亿斤,比上年增产103亿斤,增长0.9%。
畜产品、水产品、蔬菜生产保持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
二是农民收入较快增长。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892元,比上年增加9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增幅继续高于城镇居民。
三是农村改革稳步推进。
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工作稳步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有序展开,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正在稳步推进,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正在部署。
此外,还出台了引导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健康发展的意见等,并将出台关于国有林区改革的指导意见和国有林场的改革方案,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决定、农垦改革发展等文件。
四是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党群干群关系更为融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全面展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持续改善。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新的成效。
农村党建工作不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和乡村治理机制进一步健全。
但也要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环境和问题更加复杂。
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国内大宗农产品(12.41, -0.08, -0.64%)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农业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农民增收的难度加大。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一号文件(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整体解读
2015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印发,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问题,显示了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持续而高度的重视。
今年的一号文件,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延续了2014年改革元年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路,并进一步加强,指明了新常态下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方向,对全面深化改革大局中的农村板块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迈出坚实一步。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全文约12000字,共分5个部分32条,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在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表明“三农”问题在中国“重中之重”的地位非但没有弱化,反而更为加强。
当前,中国正处在四化建设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冲刺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缺了农村这一头。
四化建设,必须补齐农业这一短板。
这些因素决定“三农”仍是中央亟须和重点部署的工作,也正是缘于此,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第12次将靶心锁定“三农”。
下面本文就为大家梳理下今年一号文件中都有哪些新亮点。
今年的一号文件一共涉及5大方面,分别是一强、二富、三美、四改革、五法治。
具体来说:第一部分谈农业,“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第二部分谈农民,“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第三部分谈农村,“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第四部分谈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农村改革放在突出位置”;第五部分谈法治,“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局之年,自然可以理解后面两部分同样极为重要。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 (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全文如下:2014年,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大深化农村改革力度,粮食产量实现“十一连增”,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村公共事业持续发展,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了突出贡献。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必须始终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靠改革添动力,以法治作保障,加快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
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一)
重要思想 、科学 发展 观为指导 ,深入贯
动 适应 经 济 发 展 新 常态 ,按 照 稳 粮增 收 、提质 增效 、创新 驱动 的总 要求 ,继
为稳增 长 、调结 构 、促改革 、惠 民生 作 彻习近 平总书记 系列重要讲话 精神 ,主
正从 高速增长转 向 中高速增 长 ,如何 在 续全 面深化农村 改革 ,全 面推 进农村法 经 济增速放缓 背景下继 续强化农业基 础 治建设 ,推动新 型工业化 、信息化 、城
友
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畜 牧业和 粮食加工 业 ,继 续实施农产 品
1 . 不断增 强粮食 生产 能 力。进一 步 产地初加 工补助政 策 ,发展 农产 品精 深
完 善 和 落 实粮 食 省 长 负 责 制 。强 化 对 加 工。继续开 展 园艺作物标 准园创建 , 粮 食 主 产 省和 主产 县 的 政 策 倾斜 ,保 实 施 园艺产 品提质增 效工程 。加大对 生
全 面推进建设 占用耕地 剥离耕 作层 土壤 殖 ,加大标 准池塘 改造力度 ,继续 支持
再 利用 。探索 建立粮食 生产功 能区 ,将 远 洋渔船更 新改造 ,加强渔 政渔港 等渔 口粮 生产能力落 实到 田块地 头 、保 障措 业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施落 实到具体项 目。创新 投融资机 制 ,
中共中央 、国务院近 日印发 了 关 大任 务 。必 须 始 终 坚持 把 解 决好 “ 三 于加大 改革创新力度 加快农 业现代化建 农” 问题 作为全党工 作的重 中之重 ,靠 设的若 干意见 。全文如下 : 实党 中央 国务 院决策部署 ,加大深 化
改革添动力 ,以法治 作保 障,加快 推进
2 0 1 5 年 ,农 业农村工作 要全面贯彻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家解读
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专家解读作者:爱农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5年第03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有一个新亮点就是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文件指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实践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快速应用,全国各地开始出现了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倾向。
例如,在城镇郊区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在发达地区发展信息农业、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在农产品主产区,发展高端增值农业,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设立农产品直销地等。
概括起来,目前我国各地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四种形式:一是农业内部产业整合型融合,比如种植与养殖相结合;二是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即以农业为中心向前后链条延伸,将种子、农药、肥料供应与农业生产连接起来,或将农产品加工、销售与农产品生产连接起来,或者组建农业产供销一条龙;三是农业与其他产业交叉型融合,比如农业与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四是先进要素技术对农业的渗透型融合,比如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广应用,既模糊了农业与二三产业间的边界,也大大缩短了供求双方之间的距离,这就使得网络营销、在线租赁托管等成为可能。
【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解读+习题
2015高考热点专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2015一号文件)【背景材料】材料一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举行。
会议讨论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讨论稿)》。
该会议深刻阐述了确保粮食安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谁来种地”、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多个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以下是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重点:总体观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提“农业必须强、农村必须美、农民必须富”;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坚持18亿亩耕地红线,比以往更加强调粮食安全。
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激励农户家庭经营的合作与联合,让农业经营有利可图。
以上意味着农业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将加速,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也会大大上升。
用“四最”确保“舌尖上的安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改善农村环境、强化流程监管。
强调食品安全将推动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将给农业企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1.农业地位会议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
”2.粮食安全会议指出:“关于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耕地红线要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仍然必须坚守,同时现有耕地面积必须保持基本稳定。
要探索形成农业补贴同粮食生产挂钩机制,让多生产粮食者多得补贴,把有限资金真正用在刀刃上。
”3.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
2004年—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的劳动生产率严重阻碍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二、上个世纪发展农业的三次探索
(一)第一次探索
解放战争时期,当时普遍认为,造成农民疾苦、地主与农
民“贫富悬殊”的根源在于农村内部的土地资源占有和使用不
平均,于是动员和组织亿万农民群众“闹革命,打土豪,分田 地”,并在建国初期进行“土改”,这实质是我国有史以来第 一次出现以自然村落为单元 "彻底平分土地",这次改革激发了 农民保卫土地的革命积极性,为新中国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 础。但是这次改革也出现了一些的弊端,那就是把当时已经有 一定规模的土地经营者(地主)打倒,将他们的土地给亿万农 民平分,导致中国农村重新成为了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
(三)第三次探索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农业出现了七年的高增长,
由此国家改革的重心转向了城市,开始大力推进工业化、现代化
建设。但是,城市和农村的改革交织在一起,出现了一些新的碰 撞和磨擦。
大家误认为农村富裕起来了,因而各方
一方面
通过种种办法向农村、向农民伸手,农 民负担不断加重。
我国长期实行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政策。过 另一方 面 去是通过强行压低农产品价格来获得工业化 持续投入的资金,现在通过强行压低农产品 价格来控制社会整体物价水平。
(二)如何解决两大重要矛盾
人多地少的矛盾
解决人口多、耕地少
小农经济的矛盾
解决小农经济与社 会化大生产的矛盾,就 需要改变当前耕地资源 利用"无限的细化"的状态, 必须推动农村体制机制 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商 品经济,促进农业适度 规模化、集约化、产业 化、现代化发展。
的人地矛盾就需要大力推
进城镇化建设,将大量农 村的劳动力逐步转移到城 市中去。这样既能为城市 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又能减少农村人口,改变 人多地少的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重点汇总
【练习题】【答案解析】
京佳教育公共教研室郭老师
一、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破解的难题
1、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如何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继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必须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2、国内农业生产成本快速攀升,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国际市场,如何在“双重挤压”下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高农业竞争力,是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考验。
3、我国农业资源短缺,开发过度、污染加重,如何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必须应对的一个重大挑战。
4、城乡资源要素流动加速,城乡互动联系增强,如何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城乡共同繁荣,是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
破解这些难题,是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
二、2015年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继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努力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挖掘新潜力,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五大议题
1、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2、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3、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4、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5、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四、如何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1、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2、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3、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4、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
5、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
6、加强农业生态治理。
7、提高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五、如何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
1、优先保证农业农村投入。
2、提高农业补贴政策效能。
3、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
4、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
5、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6、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
7、大力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六、如何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2、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4、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
5、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6、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七、如何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1、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2、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3、稳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
4、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5、深化水利和林业改革。
6、加快供销合作社和农垦改革发展。
7、创新和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八、如何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1、健全农村产权保护法律制度。
2、健全农业市场规范运行法律制度。
3、健全“三农”支持保护法律制度。
4、依法保障农村改革发展。
5、提高农村基层法治水平。
九、重要论断
1、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2、做强农业,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3、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粮食省长负责制。
4、科学确定主要农产品自给水平,合理安排农业产业发展优先序。
5、建立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信息平台。
6、富裕农民,必须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开发农村二三产业增收空间,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保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的势头。
7、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明确政府对改善农业农村发展条件的责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帮助农民降成本、控风险。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和创业。
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8、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重点支持农民增收、农村重大改革、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结构调整、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民生改善。
9、切实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建立规范透明的管理制度,杜绝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确保资金使用见到实效。
10、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耕地保护补偿、生态补偿制度。
11、抓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重点支持为农户提供代耕代收、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服务。
12、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扶持发展一村一品、一乡(县)一业,壮大县域经济,带动农民就业致富。
13、现阶段,不得将农民进城落户与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相挂钩。
14、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大投入和工作力度,加快片区规划实施,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
15、扶贫项目审批权原则上要下放到县,省市切实履行监管责任。
16、国家教育经费要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
17、有序推进村庄整治,切实防止违背农民意愿大规模撤并村庄、大拆大建。
18、探索建立乡镇政府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合社会兴办的公共服务交由社会组织承担。
19、以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强化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通过服务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
20、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民家庭经营主体地位,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21、对土地等资源性资产,重点是抓紧抓实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扩大整省推进试点范围,总体上要确地到户,从严掌握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范围。
对非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探索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的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有效机制。
对经营性资产,重点是明晰产权归属,将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发展多种形式的股份合作。
22、在确保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审慎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23、要主动适应农村实际、农业特点、农民需求,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
24、农村是法治建设相对薄弱的领域,必须加快完善农业农村法律体系,同步推进城乡法治建设,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三农”工作。
25、农村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立法要主动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