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总结

合集下载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汇总(完善篇)教学总结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汇总(完善篇)教学总结

1、基因:能够表达和产生蛋白质和 RNA 的DNA 序列,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

2、基因组:细胞或生物体的一套完整单倍体的遗传物质的总和。

3、端粒:以线性染色体形式存在的真核基因组 DNA 末端都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叫端粒。

该结构是一段DNA 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一种复合体,仅在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存在。

4、操纵子:是指数个功能上相关的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构成信息区,连同其上游的调控区(包括启动子和操纵基因)以及下游的转录终止信号所构成的基因表达单位,所转录的RNA 为多顺反子。

5、顺式作用元件:是指那些与结构基因表达调控相关、能够被基因调控蛋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特异DNA 序列。

包括启动子、上游启动子元件、增强子、加尾信号和一些反应元件等。

6、反式作用因子:是指真核细胞内含有的大量可以通过直接或间接结合顺式作用元件而调节基因转录活性的蛋白质因子。

7、启动子:是 RNA 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DNA 序列。

8、增强子:位于真核基因中远离转录起始点,能明显增强启动子转录效率的特殊 DNA 序列。

它可位于被增强的转录基因的上游或下游,也可相距靶基因较远。

9、基因表达:是指生物基因组中结构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等一系列过程,合成特定的蛋白质,进而发挥其特定的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10、信息分子: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

其中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间信息分子;而在细胞内传递信息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为细胞内信息分子。

11、受体:是存在于靶细胞膜上或细胞内能特异识别生物活性分子并与之结合,进而发生生物学效应的的特殊蛋白质。

12、分子克隆:在体外对DNA 分子按照即定目的和方案进行人工重组,将重组分子导入合适宿主,使其在宿主中扩增和繁殖,以获得该DNA 分子的大量拷贝。

13、蛋白激酶:是指能够将磷酸集团从磷酸供体分子转移到底物蛋白的氨基酸受体上的一大类酶。

14、蛋白磷酸酶:是具有催化已经磷酸化的蛋白质分子发生去磷酸化反应的一类酶分子,与蛋白激酶相对应存在,共同构成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这一重要的蛋白质活性的开关系统。

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范文(精选7篇)

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范文(精选7篇)

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范文(精选7篇)分子生物学课程总结1三天的分子生物学实习,我能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和很好的按照老师的安排完成实验。

期间,接触和学习到了很多有关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方法、仪器的使用、技术,而且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学习到很多以前没有接触过的知识。

这几天来做的不足的地方有:1、预习不够充分。

只是浏览了实验报告上的原理、操作等内容,并没有深入了解每一个步骤的操作会对实验有什么的作用和影响。

实验失败了,不能自主找到原因。

2、实验操作过程不够细心。

实验要求十分细心,严谨和专注。

实验中很多细小的地方还是没有很好的注意到。

3、遇到不懂的没有及时发问。

实验就是一个让我们实操的过程,一边操作一边巩固书本上的知识。

过程中,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应该及时问别人活着自己翻阅资料,力求把实验弄透彻。

但是我还是有很多收获的:1、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有了了解。

例如实验的基本的流程和操作,常用的方法等基础知识已经有了一定了解,对以后的实验会有一定的帮助。

2、最基本的移液枪、离心机、涡旋器等的使用还有实验中的PCR 仪、电泳等有一定的认。

3、学会了严谨和细心。

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比较昂贵的,而且实验只要一步错了,就得重做。

所以需要非常严谨。

不仅仅是分子生物学实验,其他实验也要求,所以培养这个有点对以后的实验非常有好处。

4、学会了坚持。

很多次因为实验做的时间很长,大家都会很累,但是,还是要坚持,一点点累都受不了是不能把实验做好的。

开始慢慢了解到做科研的人员的辛酸,长时间整天呆在实验室做实验,这需要很大的毅力。

5、把握实验机会,让自己学得更多。

实验过程中,只要有实操的机会,我都会去操作。

因为说和做是不一样的。

而且在操作中能加深巩固知识和学得更加深入。

三天的分子生物学实习虽然很累,因为要天天去院楼,而却实验时间都比较长。

但是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学习到很到东西,收获了很多。

老师也为我们准备了很多的材料和准备,实验才做得那么快和顺利,其实,实验室简化了很多了,而且我们所做的实验都是已经设计好的,按照操作做就行了。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基础期末考试总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基础期末考试总结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基础期末考试总结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进展(基础)概论、目的基因分子克隆的载体核酸序列分析聚合酶链反应(自学)分子克隆技术常用的工具酶(自学)肿瘤转移的分子机制新生血管研究与转化医学细胞周期与细胞增殖基因打靶的设计与实现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医学系统生物学和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转导一、1.操纵子那张图以乳糖操纵子为例,其组成: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Z、Y、A三个结构基因,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透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序列O,一个启动子P和一个调节基因I存在诱导物(乳糖)时,mRNA得到转录;不存在诱导物时,mRNA无法转录。

(1)阻遏蛋白的负性调节:没有乳糖存在时,I基因编码的阻遏蛋白结合于操纵序列O处,乳糖操纵子处于阻遏状态,不能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有乳糖存在时,乳糖作为诱导物诱导阻遏蛋白变构,不能结合于操纵序列,乳糖操纵子被诱导开放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2)CAP的正性调节:在启动子上游有CAP结合位点,当大肠杆菌从以葡萄糖为碳源的环境转变为以乳糖为碳源的环境时,cAMP浓度升高,与CAP结合,使CAP发生变构,CAP结合于乳糖操纵子启动序列附近的CAP结合位点,激活RNA聚合酶活性,促进结构基因转录,调节蛋白结合于操纵子后促进结构基因的转录,对乳糖操纵子实行正调控,加速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种酶。

2.概念(1)基因诊断: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检测基因及基因表达产物的存在状态,对人体疾病作出诊断的方法。

基因诊断检测的目标分子是DNA、RNA,也可以是蛋白质或者多肽。

(2)基因治疗:指将目的基因通过基因转移技术(病毒载体介导或者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导入靶细胞内,目的基因表达产物对疾病起治疗作用。

包括直接导入外源正常基因、采用适当的技术抑制细胞内过度表达的基因、将特定的基因导入非病变细胞等。

(3)pBR322:大小为4.36kb的环状双链DNA,其碱基序列已经全部清楚,是最早应用于基因工程的大肠杆菌质粒载体之一,有过百个限制性内切酶切点,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只有单一切口的位点也多达数十个。

分子生物学总结试卷(精选五篇)

分子生物学总结试卷(精选五篇)

分子生物学总结试卷(精选五篇)第一篇:分子生物学总结试卷二、填空题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是以___mRNA________为模板,以_tRNA__________为原料直接供体,以____核_____为合成杨所。

4.植物细胞中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在_叶_________、__线_________和____核_______三种细胞器内进行。

14.RNA生物合成中,RNA聚合酶的活性需要__ DNA、_____模板,原料是___ ATP、GTP、UTP、CTP16.DNA复制的精确性远高于RNA的合成,这是因为(2、4)。

②DNA聚合酶有3'→ 5'外切酶活力,而RNA聚合酶无相应活力④DNA聚合酶有5’→ 3’外切酶活力,RNA聚合酶无此活性17.有关逆转录酶的论述哪些是正确的(1、2、4)。

①具有依赖于RNA的DNA聚合酶活性②具有依赖于DNA的DNA聚合酶活性④催化合成反应时,需要模板及3’-OH引物18.下列哪几种突变最可能是致命的(3、4)。

③缺失三个核苷酸④插入二个核苷酸19.Crick于1958年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1、3、5)。

①DNA复制③转录⑤翻译20.DNA生物合成中需要以下哪些酶参与(1、2、3、4、5)。

①引物酶②解旋酶③解链酶④DNA连接酶⑤DNA聚合酶21.RNA聚合酶的核心酶由以下哪些亚基组成(1、3、4)。

①α③β④β’22.RNA生物合成的终止需要以下哪些成分(1、2)。

①终止子②ρ 因子23.RNA与DNA生物合成相同的是(2、4、5)。

②以3’→ 5’方向DNA为模板④新链生成方向5’→3’⑤形成3’,5’-磷酸二酯键24.DNA的切除修复需要以下哪几种酶参与(2、3、4)②核酸内切酶③DNA聚合酶I④DNA连接酶25.目的基因的制备方法有(3、4、5)③mRNA逆转录④化学合成法⑤限制性内切酶切取26.真核细胞mRNA的加工修饰包括以下内容(1、2、4、5)。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

一、(完整word版)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二、一、亲爱的读者:二、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

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三、四、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五、三、名词解释四、分子生物学:包括对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RNA组学:RNA组学研究细胞中snmRNAs的种类、结构和功能。

同一生物体内不同种类的细胞、同一细胞在不同时间、不同状态下snmRNAs的表达具有时间和空间特异性。

增色效应: DNA变性时其溶液OD260增高的现象。

减色效应: DNA复性时其溶液OD260降低的现象。

Tm:变性是在一个相当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在这一范围内,紫外光吸收值达到最大值的50%时的温度称为DNA的解链温度,又称融解温度(melting temperature, Tm)。

其大小与G+C含量成正比。

解链曲线:如果在连续加热DNA的过程中以温度对A260(absorbance,A,A260代表溶液在260nm处的吸光率)值作图,所得的曲线称为解链曲线。

DNA复性:在适当条件下,变性DNA的两条互补链可恢复天然的双螺旋构象,这一现象称为复性。

核酸分子杂交:在DNA变性后的复性过程中,如果将不同种类的DNA单链分子或RNA分子放在同一溶液中,只要两种单链分子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碱基配对关系,在适宜的条件(温度及离子强度)下,就可以在不同的分子间形成杂化双链,这种现象称为核酸分子杂交。

基因:广义是指原核生物、真核生物以及病毒的DNA 和RNA分子中具有遗传效应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狭义指能产生一个特定蛋白质的DNA序列。

断裂基因:不连续的基因称为断裂基因,指基因的编码序列在DNA上不连续排列而被不编码的序列所隔开。

(整理)分子生物学自我总结.

(整理)分子生物学自我总结.

名词解释:1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

2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人体在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从分子水平开展人类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研究的一门科学。

3酶工程:过去主要是通过生物化学方法从各种材料中提取、制备酶制剂。

现在主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取酶制剂。

4蛋白质工程:过去主要是采用化学方法对纯化的蛋白质进行结构改造,制备出有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现在主要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从改造目的基因的结构入手,在受体细胞中表达不同结构的蛋白质。

5微生物工程:又称发酵工程是利用微生物特定性状,使微生物产生有用物质或直接用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

6DNA的甲基化:DNA的一级结构中,有一些碱基可以通过加上一个甲基而被修饰,称为DNA的甲基化。

7 CG岛:在整个基因组中存在一些成簇、稳定的非甲基化CG,这类CG称为CG岛。

8 信使RNA:从DNA分子转录的RNA分子中,有一类可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称为信使RNA。

9 顺反子:由结构基因转录生成的RNA序列亦称为顺反子。

10 帽子结构:5端第1个核苷酸是甲基化鸟嘌呤核苷酸,它以5端三磷酸酯键与第2个核苷酸的5端相连,而不是通常的3、5磷酸二酯键。

11 核酶:在没有任何蛋白质(酶)存在的条件下,某些RNA分子也能催化其自身或其它RNA分子进行化学反应,即某些RNA具有酶样的催化活性,这类具有催化活力的RNA被命名为核酶。

12 蛋白质的变性:蛋白质分子爱到物理化学因素(如加热、紫外线、高压、有机溶剂、酸、碱等)的影响时,可使维持空间结构的次级键断裂,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13:蛋白质的复性:导致蛋白质变性的因素除去后,某些蛋白质又可重新回复天然构象,表现出天然蛋白质的生物活性,称为蛋白质的复性。

14 基因:是核酸分子中贮存遗传信息的遗传单位,是指贮存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序列信息及表达这些信息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期末总结

研究生分子生物学期末总结

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的本质。

2.转录激活:复制引发的关键步骤就是前导链DNA的合成,一旦前导链DNA的聚合作用开始,滞后链上的DNA合成也随着开始,在所有前导链开始聚合之前有一必需的步骤就是由RNA聚合酶(不是引物酶)沿滞后链模板转录一短的RNA分子。

在有些DNA复制中,(如质粒ColE),该RNA分子经过加式成为DNA复制的引物。

但是,在大部分DNA复制中,该RNA分子没有引物作用。

它的作用似乎只是分开两条DNA链,暴露出某些特定序列以便引发体与之结合,在前导链模板DNA上开始合成RNA引物,这个过程称为转录激活(transcriptional activation)。

3.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即聚合酶链式反应:是指在DNA 聚合酶催化下,以母链DNA为模板,以特定引物为延伸起点,通过变性、退火、延伸等步骤,体外复制出与母链模板DNA互补的子链DNA的过程。

是一项DNA体外合成放大技术,能快速特异地在体外扩增任何目的DNA。

可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序列分析,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多态性研究等许多方面。

4.依赖DNA的RNA聚合酶(DDRP):以DNA为模板,以四种三磷酸核苷为底物,转录的方式是不对称的,RNA链的延长方向是5‟→3‟的连续合成,需要Mg2+或Mn2+,RNA聚合酶缺乏3‟→5‟外切酶活性,不需要引物。

5.核心酶:细菌全酶由六个亚基组成,去掉δ亚基的部分称为核心酶(α2ββ‟ω)6.启动子:RNA聚合酶起始RNA合成所特异结合的DNA序列,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

7.Rho因子:是分子质量为2.0xl05的六聚体蛋白,它是ATP酶,它通过催化ATP的水解促使新生RNA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终止转录。

依赖于Rho因子的转录终止区DNA序列无共性,Rho因子不能识别这些终止位点。

分子生物学个人总结5则范文

分子生物学个人总结5则范文

分子生物学个人总结5则范文第一篇:分子生物学个人总结第二章一.1..基因:gene 是合成一种功能蛋白或RNA分子所必须的全部DNA序列2.基因组:genome 狭义是指单倍体基因组,特定生物体的整套遗传物质的总和。

是细胞全部的遗传信息。

3.染色体:chromosome 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在分裂期存在的形态,独立携带必须遗传信息的DNA分子,并包括决定其结构的蛋白质。

4.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基因型是控制生物体表现型的遗传因子;表现型是有机体可见的或者可计算的外在性质,分为不同类型成为性状或特征。

不同的表现型可能受不同的基因型调控,不同的基因型可产生不同的表现型。

但基因型相同,由于表达调控差异,可产生不同的表现型,例如同一种生物有不同的发育期。

二.1..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室如何进行的?简单描述其过程,进行结果分析。

答:肺炎双球杆菌侵染小鼠转化现象同位素标记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三.1.ORF:开放阅读框,是结构基因正常的核苷酸序列,从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阅读框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期间不存在使编码中断的终止密码子。

2.5’UTR and 3’UTR:3.exon:外显子,真核基因的编码序列。

4.intron:内含子,真核生物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

5.典型的真核基因的结构特点?与原核基因的区别?典型的真核基因包括:编码序列,外显子;插入外显子之间的非编码序列,内含子;5,端和3,端非编译区;可位于三种序列中的调控序列原核基因往往是由环状基因组组成。

也有线形基因组,不存在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差别等等原核生物钟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多数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很少数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整个染色体几乎完全是由功能基因和调控序列组成的。

6.DNA作为遗传物质的优越性是什么?证明DNA是细菌和病毒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是如何设计的?RNA和蛋白质能否成为遗传物质?信息量大可以微缩;表面互补,电荷互补,双螺旋结构说明了精确复制的机理;核糖的2,脱氧,在水溶液中稳定性好;可以突变,以求进化;有T无U基因组得以增大,而无C脱氨基变成U带来的潜在危险。

分子生物学小结

分子生物学小结

分子生物学小结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分子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细胞和生物体中的功能,揭示了生命科学的基本规律。

下面是对分子生物学的小结: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调控,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增殖等。

DNA的复制是生命的基础,它使得细胞可以传递遗传信息。

DNA复制的过程是通过DNA聚合酶在每一个DNA单链上合成新的互补链。

这个过程是高度准确的,但也会产生突变。

DNA复制错误导致的突变可能导致遗传疾病的发生。

转录是DNA信息的复制和传递过程,它将DNA的信息通过RNA合成为RNA分子,这个过程是由RNA聚合酶进行的。

转录的产物主要是mRNA,它可以带着DNA的信息传递给细胞内的其他部分。

翻译是RNA分子的信息转化为蛋白质的过程。

翻译过程是将RNA经过核糖体进行识别,合成相应的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最终折叠为功能蛋白质。

蛋白质的合成和调控是分子生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

蛋白质的合成是由mRNA指导的,它的合成速度和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如转录因子的结合和翻译后修饰。

基因表达调控机制是分子生物学中的核心内容。

细胞可以通过甲基化、组蛋白修饰以及非编码RNA等方式来调控基因表达。

这些调控机制可以使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和环境条件下表达不同的基因,从而实现细胞的功能特殊化。

细胞凋亡是分子生物学中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细胞凋亡是一种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它是生物体调节细胞数量的重要机制。

细胞凋亡的异常调控可能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细胞信号传导是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基础,它使得细胞可以通过外界信号分子传递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细胞信号传导的研究不仅可以揭示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还可以为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细胞增殖是细胞分裂和增殖的过程。

细胞增殖的调控机制非常复杂,它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

细胞增殖的异常调控可能导致肿瘤的发生。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期末复习总结》郭红双一至八、内容梗概:【细菌的基因转移四种机制】1.接合(conjugation):当细胞与细胞、或细菌通过菌毛相互接触时,质粒DNA从一个细胞(细菌)转移至另一细胞(细菌)的DNA转移。

2.转化(transformation)通过自动获取或人为地供给外源DNA,使细胞或培养的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表型.3.转导(transduction):是通过噬菌体将基因从供体转移到受体细胞的过程。

4.细胞融合(cell fusion):由细胞质膜融合导致的基因转移和重组。

【感受态细胞】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CaCl2)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状态。

【转座子(transposon)】1.概念:是在基因组中可以移动的一段DNA序列,可以转移到细胞基因组的任何位置。

2.转座作用:一个转座子由基因组的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的过程称为转座或移位,或异常重组。

3.转座特点:①能从基因组的一个位点转移到另一个位点(又称跳跃基因);②不以独立形式存在;③转座子编码自身的转座酶;④转座的频率很低;⑤转座作用可引起基因表达内容的改变甚至失活。

【插入序列(IS) 】最简单的转座子只含有与转座有关的酶基因,不含有任何宿主基因(包括抗药性基因),常被称为插入序列。

IS序列都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单元,带有介导自身移动的蛋白。

【DNA的三级结构】1.一级:DNA分子中各核苷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2.二级:DNA双螺旋结构;3.三级:DNA的超螺旋结构。

【染色体的三级结构】核小体——染色质——染色体九、RNA转录后的拼接与加工【核内不均一RNA(hnRNA)】1.概念:是mRNA转录的初始产物,平均分子长度为8-10Kb(2Kb-14Kb)左右,比mRNA的平均长度(1.8-2Kb)要大4-5倍。

hnRNA分子经裂解和拼接,只有少部分序列转变为成熟的mRNA,其余在加工过程中被降解。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总结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总结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总结简答题第一章染色体与DNA :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 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2. 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3. 真核基因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

4. 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5. 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

6. 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

7. 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

8. 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结构简练:DNA中的大部分结构是用来编码蛋白质2存在转录单元:在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的蛋白的基因往往集中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3有重叠基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因公用部分DNA序列,则这些基因互称重叠基因三、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1、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子(约150bp 左右);2、复制叉移动的速度较慢(约50bp /秒),仅为原核生物的1/10。

3、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各个起始点不再重新开始DNA复制;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4、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5、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引物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小于原核生物。

(真核冈崎片段长约100-200bp,原核冈崎片段长约1000-2000bp o)6、真核生物线性DNA末端具有端粒结构四、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比较①复制起点(ori):原核一个,真核多个;②复制子:原核一个,真核多个;③复制子长度:原核长;真核短;④复制叉:原核多个;真核多个;⑤复制移动速度:原核较快;真核较慢;⑥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前,各起始点的DNA复制不能再开始。

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

⑦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同步,可以多次复制;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S期,是细胞分类的特定时期,而且仅此一次。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第一篇: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分子生物学一.绪论1.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DNA重组技术;2)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3)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4)基因组、功能基因组与生物信息学研究。

P112.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三大理论和两大技术保证:1)40年代确定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解决了遗传的物质基础问题;2)50年代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制,解决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世代交替问题;3)50年代末至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说,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充分认识了遗传信息的流动和表达。

两大技术保证:1)DNA的体外切割和连接;2)DNA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技术。

二.染色体与DNA3.核小体是由H2A、H2B、H3、H4各两个分子生成的八聚体和由大约200bpDNA组成的。

八聚体在中间,DNA分子盘绕在外,而H1则是在核小体的外面。

每个核小体只有一个H1。

核小体的形成是染色体中DNA压缩的第一个阶段。

4.原核生物DNA的主要特征:1)原核生物中一般只有一条染色体,且大都带有单拷贝基因,只有少数基因(如rRNA基因)是以多拷贝形式存在的;2)整个染色体DNA几乎全部由功能基因与调控序列所组成;3)几乎每个基因序列都与它所编码的蛋白质序列成线性对应状态。

5.真核细胞染色体具有如下特征:1)分子结构相对稳定;2)能够自我复制,使亲、子代之间保持连续性;3)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整个生命过程;4)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6.染色体上的蛋白质包括组蛋白和非组蛋白。

组蛋白是染色体的结构蛋白,它与DNA形成核小体。

7.组蛋白具有如下特性:1)进化上的极端保守性;2)无组织特异性;3)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的半条链上;4)组蛋白的修饰作用,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及ADP核糖基化等;5)富含赖氨酸的组蛋白H5,H5的磷酸化在蛋白质的失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

分子生物学总结完整版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别是核酸和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的发展为我们理解生命的奥秘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理论基础。

分子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核酸,尤其是 DNA 的研究。

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它以双螺旋结构存在。

这种独特的结构使得DNA 能够稳定地储存遗传信息,同时又能通过碱基配对的方式进行复制,从而将遗传信息准确地传递给下一代。

DNA 的复制过程是一个高度精确和复杂的机制,涉及到多种酶和蛋白质的协同作用。

基因是 DNA 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片段。

基因的表达是指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被转录为 RNA,然后再翻译为蛋白质的过程。

转录是在 RNA 聚合酶的作用下,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 的过程。

而翻译则是在核糖体上,以 mRNA 为模板,按照密码子的规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tRNA 起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识别密码子并携带相应的氨基酸。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执行者,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也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蛋白质的结构分为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

一级结构是指氨基酸的线性排列顺序,二级结构则包括α螺旋、β折叠等,三级结构是蛋白质的三维空间构象,四级结构是指多个亚基组成的蛋白质的整体结构。

蛋白质的功能与其结构密切相关,例如酶通过其特定的结构与底物结合并催化反应。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PCR 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能够快速扩增特定的 DNA 片段,在基因检测、疾病诊断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因克隆技术使得我们能够获得大量特定的基因,为基因功能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基础。

DNA 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让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测定 DNA 的序列,为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医学领域,分子生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对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方法。

例如,在肿瘤研究中,发现了许多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基因,如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

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重点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阐明生命现象本质的科学。

对于这门课程的期末考试,以下是一些重点内容,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

一、DNA 的结构与功能1、 DNA 的化学组成了解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包括碱基(腺嘌呤 A、胸腺嘧啶 T、鸟嘌呤 G、胞嘧啶 C)、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与 T 配对,G 与 C 配对)。

2、 DNA 的二级结构熟悉 DNA 双螺旋结构的特点,如两条反向平行的多核苷酸链围绕同一中心轴相互缠绕;碱基位于双螺旋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在外侧构成骨架;碱基平面与纵轴垂直,糖环平面与纵轴平行等。

3、 DNA 的高级结构理解超螺旋、核小体等概念。

知道真核生物 DNA 与组蛋白结合形成核小体,进而折叠压缩形成染色质的过程。

4、 DNA 的功能明确DNA 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通过转录和翻译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实现基因的表达。

二、基因与基因组1、基因的概念掌握基因的经典概念和现代概念。

经典概念认为基因是决定遗传性状的功能单位、突变单位和交换单位;现代概念认为基因是产生一条多肽链或功能 RNA 分子所必需的全部核苷酸序列。

2、基因组了解不同生物基因组的大小和特点。

比如原核生物基因组较小,结构简单,通常为环状 DNA;真核生物基因组较大,结构复杂,包含大量的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

3、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特点包括基因不连续性(内含子和外显子)、大量重复序列、存在多基因家族和假基因等。

三、DNA 复制1、复制的基本特征清楚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和双向复制的概念。

2、复制的酶学掌握参与 DNA 复制的酶和蛋白质,如解旋酶、拓扑异构酶、引物酶、DNA 聚合酶、连接酶等的作用。

3、复制的过程熟悉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DNA 复制的起始、延伸和终止过程,了解两者的异同点。

四、转录1、转录的基本过程包括转录的起始、延伸和终止。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L

分子生物学复习总结L

分⼦⽣物学复习总结L第⼀章绪论1、分⼦⽣物学(P1):从分⼦⽔平研究⽣物⼤分⼦的结构与功能从⽽阐明⽣命现象本质的科学,主要指遗传信息的传递(复制)、保持(损伤和修复)、基因的表达(转录和翻译)与调控。

⼴义上讲的分⼦⽣物学包括对蛋⽩质和核酸等⽣物⼤分⼦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以及从分⼦⽔平上阐明⽣命的现象和⽣物学规律。

狭义上的概念,即将分⼦⽣物学的范畴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物学,主要研究基因或DNA结构与功能、复制、转录、表达和调节控制等过程。

2、分⼦⽣物学研究的内容:基因与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NA重组技术;结构分⼦⽣物学。

(P1)第三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1、DNA的基本结构——双螺旋结构(1)DNA的⼀级结构:DNA分⼦中各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连接⽅式(3′-5′磷酸⼆酯键)和排列顺序叫做DNA的⼀级结构,简称为碱基序列。

⼀级结构的⾛向的规定为5′→3′。

不同的DNA分⼦具有不同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因此携带有不同的遗传信息。

⼀级结构的表⽰法:结构式,线条式,字母式Chargaff⾸先注意到DNA碱基组成的某些规律性,在1950年总结出DNA碱基组成的规律:腺嘌呤和胸腺嘧啶的摩尔数相等,即A=T。

鸟嘌呤和胞腺嘧啶的摩尔数也相等,即G=C。

含氨基的碱基总数等于含酮基碱基总数,即A+C=G+T。

嘌呤的总数等于嘧啶的总数,即A+G=C+T。

(2)DNA的⼆级结构双螺旋结构(Watson-Crick模型)①为两条反向平⾏的多核苷酸链,碱基在螺旋内侧;磷酸和脱氧核糖位于外侧。

②两条链之间靠碱基对之间氢键连为⼀体,A =T G≡C 。

③螺旋直径2nm,每个螺圈含10个碱基对,螺距3.4nm 。

④表⾯的深沟、浅沟为蛋⽩识别DNA单⼀序列并发⽣作⽤的基础。

⼤沟和⼩沟:⼤沟宽2.2nm ⼩沟宽1.2nm(3)超螺旋是DNA三级结构的⼀种普遍形式,双螺旋DNA的松开导致负超螺旋,⽽拧紧则导致正超螺旋。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综述.doc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综述.doc

北京化工大学分子生物学期末考试综述简短回答问题第一章染色体和DNA:1.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大,通常比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大得多。

2.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3.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组是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

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

5.真核基因是具有内含子结构的断裂基因。

6.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顺式作用元件。

7.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许多DNA多态性。

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第二,原核基因组特征1具有简洁的结构:DNA中的大多数结构是编码蛋白质2的转录单位: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蛋白的基因通常集中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分,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3,具有重叠基因: 如果两个或更多的基因共享一个部分的DNA序列,这些基因被称为重叠基因。

三、真核生物的DNA复制特征1.真核生物有多个复制起点,每个染色体上有多个复制子(约150bp)。

2.复制叉的移动速度相对较慢(约50bp/秒),仅为原核生物的1/10。

3.在真核生物的所有染色体都被复制之前,每个起点都不会重新开始DNA复制。

当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它们通常会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4.真核生物有多种类型的DNA聚合酶。

5.真核生物中的引物和冈崎片段在DNA复制过程中的长度小于原核生物。

(真核冈崎片段大约是100-1.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

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很大,通常比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大得多。

2.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大量的重复序列。

3.大多数真核生物基因组是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一个重要区别。

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是单顺反子。

5.真核基因是具有内含子结构的断裂基因。

6.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有许多顺式作用元件。

7.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存在许多DNA多态性。

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第二,原核基因组特征1具有简洁的结构:DNA中的大多数结构是编码蛋白质2的转录单位: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蛋白的基因通常集中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分,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3,具有重叠基因: 如果两个或更多的基因共享一个部分的DNA序列,这些基因被称为重叠基因。

期末生化考试总结

期末生化考试总结

期末生化考试总结生物化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的化学成分、结构、代谢和功能的学科。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对于后续学习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期末考试是对生化知识的深入评价和检验,也是对学生对于生化知识理解和应用的综合考验。

通过期末考试总结,我将回顾已学的知识,查漏补缺,加深对生化知识的理解。

首先,我会对已学的生物化学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其内容涉及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功能以及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学过程的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我将对已学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核酸结构与功能、酶学、代谢途径、能量与氧化磷酸化等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

通过整理已学的知识,我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核心知识。

其次,我将进行错题分析和查漏补缺。

在每次考试中,我们都会犯一些错误,或者在复习过程中忽略了某些知识点,这些错误或者遗漏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考试成绩。

因此,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对遗漏知识点的查漏补缺,我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自己在生化知识上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加强弱点,提高得分。

再次,我将重点复习和巩固重要知识点。

生物化学是一个内容繁多且联系紧密的学科,其中有些知识点十分重要,占据重要分值,比如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酶学的各种特性、代谢途径中重要的反应和酶等,这些知识点是我们复习的重点对象。

我将对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

最后,我将进行大量的习题训练和模拟考试。

题目训练和模拟考试是检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方式。

通过解答习题,我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我对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通过参加模拟考试,我可以切身感受到考试的紧张氛围,提高应试能力,为期末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通过以上的总结和回顾,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备战期末考试,提高成绩,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学习生物化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生物体内各种生物学过程的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答题第一章染色体与DNA:一、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真核基因组庞大,一般远大于原核生物的基因组。

2.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重复序列。

3.真核基因组大部分为非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序列的90%以上,这是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重要区别。

4.真核基因组的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

5.真核基因是断裂基因,有内含子结构。

6.真核基因组存在大量的顺式作用元件。

7.真核基因组中存在大量的DNA多态性。

8.真核基因组具有端粒结构。

二、原核生物基因组特征1结构简练:DNA中的大部分结构是用来编码蛋白质2存在转录单元:在原核生物中功能相关的蛋白的基因往往集中在基因组的一个或几个特定部位如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3有重叠基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因公用部分DNA序列,则这些基因互称重叠基因三、真核生物DNA复制特点1、真核生物每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复制起点,多复制子(约150bp左右);2、复制叉移动的速度较慢(约50bp/秒),仅为原核生物的1/10。

3、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复制完之前,各个起始点不再重新开始DNA复制;真核生物快速生长时,往往采用更多的复制起点。

4、真核生物有多种DNA聚合酶。

5、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引物及冈崎片段的长度均小于原核生物。

(真核冈崎片段长约100-200bp,原核冈崎片段长约1000-2000bp。

)6、真核生物线性DNA末端具有端粒结构四、原核和真核生物DNA的复制特点比较①复制起点(ori):原核一个,真核多个;②复制子:原核一个,真核多个;③复制子长度:原核长;真核短;④复制叉:原核多个;真核多个;⑤复制移动速度:原核较快;真核较慢;⑥真核生物染色体在全部完成复制前,各起始点的DNA复制不能再开始。

而在快速生长的原核生物中,复制起点上可以连续开始新的DNA复制。

⑦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与细胞分裂同步,可以多次复制;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S期,是细胞分类的特定时期,而且仅此一次。

五、大肠杆菌复制体完成复制的过程1双链的解开2 RNA引物的合成3 DNA链的延伸4切除RNA引物,填补缺口,连接相邻的DNA片段六、P-转座子特征1.当p转座子在转座酶的催化下,会导致不育。

2.p型果蝇存在p转座子,m型没有。

3.p型果蝇在细胞质中存在一个可遗传的、抑制转座酶表达的因子,m型没有七、转座引起的遗传学效应1.插入突变2.转座产生新基因3.转座产生染色体畸变4.转座引起生物进化八、端粒的结构与功能结构: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由多个串联在一起的非转录序列(TTAGGG)组成。

功能:1、保证线性DNA的完整复制2、保护染色体末端不受核酸酶水解和不发生染色体的异常重组第二章转录与剪接:一、大肠杆菌转录终止子的分类和特点1.强终止子-内部终止子(intrinsic terminator)又称为不依赖Rho (ρ)因子的转录终止特点:1)终止位点上游一般存在一个富含GC碱基的二重对称区,转录生成的RNA形成发夹结构;2)在终止位点前面有一段由4-8个A组成的序列,所以转录的RNA的3’端为寡聚U。

2.弱终止子-需要ρ因子(rho factor)又称为ρ依赖性终止子(Rho-dependent terminator)1)当RNA聚合酶转录到发夹结构时发生一定时间的停顿,这时如果没有ρ因子,转录将会继续下去;只有当ρ因子存在时,转录才终止2)ρ因子是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2.0×105的六聚体蛋白,它能水解各种核苷三磷酸,实际上是一种NTP酶。

由于催化了NTP的水解,ρ因子能促使新生的RNA链从三元转录复合物中解离出来,从而终止转录。

3)依赖ρ因子的终止——“穷追”模型(hot pursuit)二、真核生物内含子种类及其结构特点1 tRNA 内含子:长度和序列没有共同性,一般有16~46个核苷酸;位于反密码子下游;内含子与外显子间的边界没有保守序列;2 mRNA 内含子:1)GU-AG主要内含子细胞核5‘端有一保守序列(5’-GUPuAGU-3’),3’端AG附近有一富含嘧啶的区域2)AU-AC次要内含子细胞核3)Ⅰ类自剪接内含子线性内含子4)Ⅱ类自剪接内含子套索状结构三、转录的基本过程1、模板识别:RNA聚合酶与启动子DNA双链相互作用并与之相结合的过程2、转录起始:就是RNA链上第一个核苷酸键的产生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后,使启动子附近的DNA双链解离,形成转录泡,为RNA合成提供单链模板,并按碱基配对原则,结合核苷酸,在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脂键(起始复合物)。

3、RNA链的延伸:σ亚基脱落,RNA–pol聚合酶核心酶变构,与模板结合松弛,沿着DNA模板前移;在核心酶作用下,NTP不断聚合,RNA链不断延长4、转录终止:当RNA链延伸到转录终止位点时,RNA聚合酶不再形成新的磷酸二酯键,RNA-DNA杂合物分离,转录泡瓦解,DNA恢复双链状态,而RNA聚合酶和RNA链都被从模板上释放出来,这就是转录的终止。

四、真核生物的原始转录产物必须经过哪些加工过程才能成为成熟mRNA,做为蛋白质合成模板1、5’端加帽:通过鸟苷酸转移酶在mRNA5’端加上一个甲基化鸟嘌呤,使mRNA免遭核酸酶破坏2、3’端加尾:提高mRNA在细胞质中的稳定性3、RNA的剪接:从mRNA前体分子中切除内含子的非编码区,并拼接外显子的编码区形成成熟mRNA的过程4、RNA的编辑:是指转录后的RNA在编码区发生碱基的突变、加入或丢失等现象。

5、再编码及化学修饰第三章表达和修饰:一、真核生物蛋白质复制起始与原核生物的区别原核生物:起始tRNA:fMet-tRNA fMet(氨酰-tRNA合成酶)所需成分:30S小亚基、50S大亚基、模板mRNA、fMet-tRNA fMet、GTP、Mg2+步骤:30S小亚基+fMet-tRNA fMet+50S大亚基➡️复合物翻译起始因子:IF-1、IF-2、IF-3真核生物:起始tRNA:Met-tRNA Met步骤:40S小亚基+Met-tRNA Met+60S大亚基=复合物起始因子(eIF)比较多二、原核生物的复制起始因子IF1、IF2、IF3的功能分别是什么?IF-1:仅作为完整的起始复合物的一部分,与30S亚基结合。

它的结合在A位,能阻止氨酰-tRNA的进入。

它的定位还可以阻止30S亚基和50S亚基的结合。

IF-2:是特异和fMet-tRNA fMet结合并把它带到核糖体上;IF-3:辅助30S亚基与mRNA上起始位点特异性结合三、肽链延伸过程可以分几步?1、AA-tRNA与核糖体A位点结合(需要消耗GTP,并需EF-Tu、EF-Ts两种延伸因子)2、肽键形成:是由转肽酶/肽基转移酶催化(此时A位点的AA-tRNA转移到P位点)3、移位:核糖体向mRNA3’端方向移动一个密码子,需要消耗GTP,并需EF-G延伸因子四、原核生物延伸因子EF-Ts、EF-Tu、EF-G的功能是什么,真核生物的延伸因子的功能和作用?五、肽链的终止释放因子(原核生物):RF1:识别终止密码子UAA和UAG释放因子RF2:识别终止密码子UAA和UGARF3:具GTP酶活性,刺激RF1和RF2活性,协助肽链的释放释放因子(真核生物):eRF1:识别终止密码子UAA,UAG和UGAeRF3:与RF3相似六、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四环素类阻止AA-tRNA与核糖体结合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干扰AA-tRNA与核糖体结合而引起读码错误氯霉素阻止mRNA与核糖体结合嘌呤霉素结合在核糖体的A位,抑制AA-tRNA的进入白喉毒素抑制EF-Tu的功能七、蛋白质运转机制1、翻译-运转同步机制信号肽假说,信号肽常指新合成多肽链中用于指导蛋白质跨膜转移的N-末端氨基酸序列(有时不一定在N 端)。

信号序列特点:((1)一般带有10-15个疏水氨基酸;(2)在靠近该序列N-端常常有1个或数个带正电荷的氨基酸;(3)在其C-末端靠近蛋白酶切割位点处常常带有数个极性氨基酸,离切割位点最近的那个氨基酸往往带有很短的侧链(丙氨酸或甘氨酸)。

2、翻译后运转机制(1)线粒体蛋白质跨膜运转(2)核定位蛋白的运转机制第四章分子生物学技术一、实时荧光定量PCR的原理1、原理:a、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累积实现了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b、实时检测PCR扩增,在扩增的指数期对起始模板进行定量c、Ct值的定义:扩增产物的荧光信号达到设定的阈值时所经过的扩增循环数。

此时扩增是呈对数期d、数学原理:X Ct:荧光扩增信号达到阈值强度时扩增产物的量;在阈值线设定以后,它是一个常数,我们设为MX Ct=X0(1+Ex) Ct=MLog M=logX0(1+Ex) Ctlog X0= -log(1+Ex) *Ct+ log M结论:Log X0与Ct呈线性关系,根据样品扩增的Ct值就可计算出样品中所含的模板量。

2、方法1)SYBR Green法工作机理:SYBR Green只有和dsDNA结合后才发荧光变性时,DNA双链分开,无荧光在延伸结束阶段采集荧光信号。

SYBR Green也能和非特异的双链DNA结合发光,所以必须在反应结束时做熔解曲线分析优点:对DNA模板没有选择性,适用于任何DNA使用方便,不必设计复杂探针非常灵敏便宜缺点:容易与非特异性双链DNA结合,产生假阳性。

但可以通过熔解曲线的分析,优化反应条件对引物特异性要求较高2)TaqMan法工作机理:5′端标记有报告基团(Reporter, R),如FAM、VIC等3′端标记有荧光淬灭基团(Quencher, Q)探针完整,R所发射的荧光能量被Q基团吸收,无荧光,R与Q分开,发荧光(相隔太近,荧光共振能量转移)Taq酶有5′→3′外切核酸酶活性,可水解探针优点:对目标序列的高特异性,阴性结果确定设计相对简单,与目标序列某一区域互补缺点:只适合一个特定的目标委托公司标记,价格较高不易找到本底低的探针重复性比较好二、Sanger双脱氧链终止法1、原理1)利用单链DNA模板,合成DNA互补链;2)利用2’,3’双脱氧核苷三磷酸作底物,参入到寡核酸链的末端,从而终止DNA链的生长2、步骤1)同时加入引物和模板、DNA聚合酶1、一种ddNTP、以及四种dNTP(有一种带放射性标记)。

2)变性胶电泳分离反应混合物。

3)放射自显影术,检测单链DNA片段的放射性带。

4)结果判读,从放射性X光底片上,直接读出DNA的核酸顺序5)分别确定A、G、C、T的位置最后组合到一起三、Sanger双脱氧-M13体系DNA序列分析法1、引物合成缺点:这些供作序列测定的DNA片段绝大多数都仅为数百个核酸。

因此需要用物理方法分离大量的DNA片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