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8826d38f111f18583d05a4f.png)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特点及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行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52例子宫肌瘤患者通过介入治疗和精心护理,均获得满意护理效果。
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对患者损伤小、定位准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优点,而术前、术后的良好的护理是成功的保障。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子宫肌瘤介入栓塞(UAE)即是经皮穿刺单侧股动脉置管,导管在髂动脉内成袢后造影,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供血动脉,注入栓塞剂栓塞子宫肌瘤供血动脉,使子宫肌瘤缺血、变性、坏死、萎缩,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1]。
本科通过对52例子宫肌瘤介入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术前术后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2006年5月至2009年2月收治5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年龄30~59岁,平均(37.8±5.4)岁,所有病例均经盆腔B超、IA-DSA、妇科检查确诊。
其中已婚未生育4例,已婚有生育史48例,本组病例均有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盆腔及下腹坠胀疼痛。
2 护理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术前到病房访视患者,主动热情介绍医护人员,以同情和关怀的态度,广泛认真听取患者的倾诉,耐心与患者交谈,鼓励患者提出自己的意见与要求,从而评估患者的心理反应、手术动机及应对方式,介绍术后一般会出现的副反应、原因、处理原则及过程,良好的语言、热情体贴的询问和交谈能使患者精神放松,使患者对治疗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能够积极主动地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
2.2.2 碘过敏试验详细询问患者有无一般过敏反应或药物过敏史,术前1 d 作静脉碘过敏试验,取30%泛影葡胺1 ml静脉推注,30 min后观察结果,无异常反应者为阴性,若出现恶心、口唇发麻、皮肤荨麻疹等症状则为阳性反应,应立即报告医生,并给予地塞米松10 mg,异丙嗪25 mg肌肉注射,并密切观察病情。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鲍琳燕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鲍琳燕](https://img.taocdn.com/s3/m/692fb246e53a580216fcfeff.png)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鲍琳燕子宫肌瘤是生育期妇女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是近年来国内外新兴起的一种微创治疗技术,它的开展一方面避免了开腹手术的弊端,另一方面它完整地保留了女性器官,从而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自2011年9月~2012年3月经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100余例子宫肌瘤患者,现将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共行子宫肌瘤介入手术100例,年龄34~51岁,平均40岁。
主要症状表现为腰痛,月经增多,经期延长,贫血,其中1例伴有尿频。
所有病例均有超声及DSA确诊。
1.2手术方法患者排空膀胱,平卧于导管床上,常规消毒铺巾,腹股沟区局部麻醉后,运用Seldinger技术选择性穿刺右股动脉成功后,在透视下,放置 4F或5F导管。
选择性地分别插入左右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双侧子宫动脉开口部位及走行后,超选择地插管于子宫动脉内,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肌瘤的大小、部位、数目及供血情况,留置导管于子宫动脉内,经导管推注明胶海绵适量栓塞子宫动脉主干。
复查造影见肌瘤血供完全阻断,而子宫可通过盆腔及侧支循环而不影响其血供。
肌瘤因缺血缩小并萎缩,从而达到控制肌瘤发展长大,减少月经量,使经期恢复正常纠正贫血的治疗效果。
术毕,拔管加压包扎.2 观察及护理2.1术前准备(1)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该手术的特点,具有微创、安全及不破坏其生理功能的优势,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打消其顾虑,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2)术晨禁饮食,术前30 min肌注安定5 mg,嘱患者排空膀胱。
(3)常规备皮,碘过敏试验。
(4)备好造影剂、肝素钠、沙袋等物品.2.2术中护理(1)做好解释工作,多与患者交谈,减轻患者心理压力,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
(2)建立静脉通道。
(3)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4)备齐用物,协助医生完成各项操作.2.3术后护理(1)患者返回病房,立即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
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263e82c941ea76e59fa046b.png)
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9-07-01T10:04:40.02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5期作者:魏俊霞[导读] 将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加入护理治疗,可以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本院进行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
对照组给予放射介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护理治疗,治疗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无腹痛、肢体酸痛出现,出现低热1例、阴道出血1例,对照组出现腹痛5、低热2例、阴道出血3例、肢体酸痛4例,观察组出现并发症几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加入护理治疗,可以减少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就医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护理效果子宫肌瘤是人体最常见的肌瘤之一,也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1]。
子宫肌瘤发病后,如延误时间或不准确的诊断就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到性命。
早期子宫肌瘤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但是治疗周期较长,药物副作用较大,并发症较多。
随着医学的发展放射介入治疗子宫肌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围手术期的护理也随之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因此,本文采取病例对照方法进行研究,探讨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选择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来本院进行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40例,女性,年龄(30-62)岁,平均(46.49±5.77)岁;病程(6d-2)年,平均(1.05±0.42)年,已生育32例,未生育8例。
46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46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57f45e24fab069dc5122017d.png)
46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标签: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体会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表现为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下腹疼痛、腹部包块等症状。
常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子宫或肌瘤核除法。
我院近年来开展了子宫肌瘤介入疗法。
介入疗法较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的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即经皮股动脉穿刺,DSA透视下行血管造影后,将导管置于为子宫肌瘤供血的动脉,注入栓塞剂,使子宫肌瘤缺血,因而变形、坏死、萎缩、达到治疗目的。
现就对我科收治的46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介绍其护理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6例,年龄28~48岁之间,平均年龄38歲。
均有生育史,其中浆膜肌瘤24例、肌壁间肌瘤22例。
其肌瘤的大小数目不同。
17例患者中13例有不同程度痛经、腰痛、下腹坠痛、贫血等症状,其余4例无症状。
2术前护理2.1常规检查:患者行介入治疗前,应做血常规、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心电、胸透等检查。
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有无介入疗法与手术禁忌症,例如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合并中/重度子宫脱垂、卵巢囊肿等疾病。
患者手术时间应避开月经期。
2.2心理护理:由于介入疗法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对于此种治疗方法缺乏了解,易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
护理人员要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详细地向患者介绍疗法是一种微创手术,其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以及术前、中、后的注意事项,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患者能以较平和良好的心态来接受治疗。
2.3其他护理:因介入治疗需要使用造影剂,临床上现已使用非离子性造影剂较多。
其优点是安全性和造影质量均比离子性造影剂有显著的优越性,副作用合并症甚少。
但有极少数病人仍出现过敏反应,如恶心、呕吐、头晕、口唇麻木、皮肤荨麻疹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因考虑为过敏反应,立即报告医师,对症处理并密切观察病情。
患者术前1天应做下腹部、腹股沟、会阴处理皮,术前6h禁食水,术前排空小便。
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1e3858ceaa00b52acec7ca04.png)
3 结 论 急性胆囊炎采取急诊手术切 除胆囊为非常规措施 , 患者一般情况差 , 多合并有重症感染 、发热 ,甚至休克等症状 , 手术耐受力差,术后易合
子宫肌瘤放射介入治疗 的护理体会
刘 亚 辉
【 要】 目的 探 讨 子 宫肌 瘤 介入 治疗 的护 理特 点 及方 法。方 法 总结 20 摘 06年 1月至 20 07年 1 2月行子 宫肌 瘤介 入 治疗 2 4例 的术 前心理 护 理 及术后 的护 理 方法 。结果 本 组 2 无并 发症 发生 , 4例 顺利 出院。结论 子 宫肌瘤 介 入治疗对 患 者损 伤 小 、 定位 准确 、 全有 效 、 安 并发 症少 , 其护 理方 面较 传统 的子 宫肌 瘤切除 术有 一 定的不 同之处 。 【 关键 词】 子 宫肌瘤 ;放射 介 入 ;护 理
32密 切观察 生命 体征 . 按 时测量 血压 、脉 搏 ,同时观 察有 无造 影剂 副作用 ,注 意有无 发热 、呼吸异 常等情 况 。术后根据 医 嘱给予抗 感染药 物3 5 , 以预 -d 防感 染。 33疼 痛护理 .
由于介入 治疗 子宫肌瘤是一 种新技术 ,患者 多担心术后效果 而紧 张、焦虑 ,因此术前 须向患者及家属详 细介 绍子宫肌瘤介入治疗 的基 础治疗 原理和该疗法 不破 坏患者 的子 宫解剖 、安全 、有效 的优势 ,并 根据 患者的年龄 、文化背景 ,采取行之 有效 的心理护理措施 来进 行心 理疏导 ,介绍术后一般 会出现的不 良反应 、原因、处理原则及过程 ,
排除体外 ,未出现膈下脓肿等严重 并发症。术后 引流管引流量的观察可
以及早 发现创面出血 ,本组 l 例出血患者因发现及时 , 次手术而挽救 再
了患者 的生命。因此,加强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 、 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17a36f583c4bb4cf6ecd19e.png)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法治疗子宫肌瘤的术后护理。
方法通过对18例子宫肌瘤患者常规局麻下行双侧股动脉插管,经皮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强调术后护理配合的重要性。
结果 18例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术后原有症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均获得满意效果。
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具有高效、微创、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子宫肌瘤经皮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术后护理体会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平滑肌源性的良性肿瘤,其血供来源于单侧或双侧子宫动脉,由子宫动脉分支在肌瘤周围假包膜内形成丰富的血管网,并有放射状分支进入肌瘤内部,随肌瘤增大血管增粗增多。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8例,年龄25-59岁,平均年龄42岁。
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过多、腹胀、腹痛、下坠等不适,2例表现为缺铁性贫血,经超声及CT检查而确诊为子宫肌瘤。
18例中,肌壁间肌瘤13例,粘膜下肌瘤2例,浆膜下肌瘤3例。
经子宫动脉栓塞治疗3个月后肌瘤体积明显减小。
本组1例子宫颈部的粘摸下肌瘤,经栓塞治疗1个月后,肌瘤逐渐经阴道脱出,最后完全脱落,全组病例栓塞后1-2个月,子宫出血停止,月经基本恢复正常,血红蛋白回升,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
2 方法、术后观察及护理2.1常规护理术后病人回房:绝对卧床休息24h,遵医嘱测血压、足背动脉搏动30min 1次,连续8次,血压、脉搏稳定后改为每4 h测量1次,因导管在动脉血管内操作有损伤血管使血管穿孔和血管壁撕裂,引起内出血的危险。
2.2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砂袋持续压迫股动脉穿刺处6~8h,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24h,留置尿管24h,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情况,预防止血不彻底、压迫止血不当、肢体移动、穿刺处血凝块脱落引起的皮下血肿或大出血。
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剧烈腹痛的情况,剧烈腹痛多由肌瘤破裂出血引起,如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c889dc90c22590102029d97.png)
子宫肌瘤 3 0例。对行该手术的患者在术前 、 中及术后各期进行相应 的护理 。护理的主要 内容是 : 术 充分的术前准备 ; 中、 后 术 术
密监测 . 及时观察和处理并发症。结果 : 术后治疗效果 比较满意 , 出现的并 发症 经相应的对症治疗 、 护理 后 , 均痊愈 。治 疗后 随 访结果 : 患者临床症状小时或 明显改善 , 床有效率 10 临 0 %。结论 : 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 创伤小 , 临床治疗效 果好的新方
粗, 子宫肌瘤 的上述血 供特点使 其适合 于栓塞 治疗。 由于盆 腔丰富 的吻合支及侧支循环的建立 , 正常子宫组 织不受累及 ,
不 会发 生 变 性 坏死 。U E治 疗 子 宫 肌瘤 的机 理 是 因栓 塞肌 瘤 A
1 1 一般 资料 : . 本组 3 O例患者 , 最小年龄 2 4岁 , 最大年龄 5 3 砂, 均4 2岁。均经 B超 、 彩超和妇科检查确诊 , 其中壁间肌 2 , 5 粘膜下肌瘤 3例 , 浆膜 下肌瘤 2例 。主要 表现 为下
子宫肌瘤 是平滑肌 良性肿瘤 , 其血供 来源 于双侧 子宫动 脉, 由于子宫动脉分支在肌 瘤周 围假包 膜 内形 成丰 富的血管
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我科对 3 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选择性子
富动 脉 栓塞 治 疗 , 护 理 体会 总 结报 告 如 下 。 现将
i 资 料 与 方 法
网, 并有放射状 分支埋 入肌瘤 内部 , 随肌瘤 增大 , 血管增多增
要做好老年人的护理工作 , 不但要有 高超 的护理技术 , 还 噩绐 予人文关怀 , 加强病人 的心理 护理。对脑血 栓的病人要 b强功能锻炼 , 加营养 , Ⅱ 增 保持愉快 的心情 , 安全的居室环境 ,
护理学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
![护理学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1fdd37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4c.png)
护理学社会实践报告3000字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子宫肌瘤是指发生在子宫肌层内的良性肿瘤,是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根据统计,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在育龄妇女中高达20%-40%。
子宫肌瘤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对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十分重要。
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子宫肌瘤患者护理,通过参与子宫肌瘤患者的实际护理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子宫肌瘤患者护理的重要性和难点,下面将详细介绍我的社会实践经历和体会。
一、社会实践经历我参与的子宫肌瘤患者护理社会实践是在某三甲医院进行的,实践期为一个月。
在实践期间,我主要负责协助医生进行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术前准备、手术室护理和术后恢复期护理工作。
1. 术前准备术前准备是手术前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做好相应准备工作的阶段。
在术前准备中,我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计划,进行相应的术前准备工作。
这包括测量患者的身高、体重、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过敏史和手术相关的检查结果等。
同时,还要逐一询问患者的家族病史、心理状况和麻醉相关情况,以便在术前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2. 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是子宫肌瘤手术的重要环节,也是患者安全的保障。
在手术室,我主要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手术器械的消毒和准备工作,帮助患者进行术前皮肤消毒和麻醉。
在手术过程中,我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并与医生沟通,进行必要的处理和护理。
3. 术后恢复期护理子宫肌瘤手术后的恢复期护理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术后恢复期护理中,我主要负责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情况、疼痛程度、排尿情况等,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同时,还要协助患者进行活动和康复训练,教育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和饮食调理。
二、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体会在参与子宫肌瘤患者护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以下几点。
1. 护理沟通的重要性在护理子宫肌瘤患者的过程中,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我能够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eb80c213169a4517723a3f4.png)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护理体会杨意念,钱华英,解曙柳,唐陆秀,蔡爱辉,徐 蓉,贡亚芳(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江苏常州,213003)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 473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Ο2353(2008)06Ο0019Ο02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30~5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较高,其中又以4050岁最为多见。
子宫肌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但药物治疗副作用多且停药后易复发,常见手术治疗方法有肌瘤剔除术和子宫切除术,但这两种方法创伤大、痛苦多。
子宫动脉栓塞术(UA E)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微创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一种新方法,临床应用后效果较好,症状解除明显。
该方法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能在短期内控制子宫肌瘤导致的月经量过多、过频和经期延长等临床症状,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并缓解盆腔压迫和贫血症状,同时还能保持子宫和卵巢正常的生理功能[1]。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科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子宫肌瘤患者3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30例,年龄30~53岁。
其中29例已婚已育,无生育要求;1例未育,于术后生育1个健康女婴。
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腰酸、下腹坠痛、月经期延长、月经量过多,病史长者合并有贫血症状,经妇科检查或B 超、C T 检查后,确诊为子宫肌瘤。
本组中,最小肌瘤尺寸为2.1cm ×2.3cm ,最大为8.7cm ×9.1cm ;27例为单发性子宫肌瘤,3例为多发性;黏膜下层型子宫肌瘤10例,肌间壁型20例。
1.2 方法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后3~7d ,患者经各项辅助检查均无异常、术前常规行碘过敏试验及普鲁卡因试验后,于入院第3天被送入介入科进行治疗。
治疗时,使用德国S I M NS 公司的2giostar Plus DSA 和美国LF 公司的Angiomat 6000高压注射器,采用seldinger 方法[2],经皮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鞘及4F 或5F C obra 导管或子宫动脉导管,于两侧髂内动脉分别造影。
子宫肌瘤介入术后护理查房总结
![子宫肌瘤介入术后护理查房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3af250c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d.png)
子宫肌瘤介入术后护理查房总结以子宫肌瘤介入术后护理查房总结为标题,我们将详细介绍子宫肌瘤介入术后的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患者情况回顾患者女性,年龄XX岁,因子宫肌瘤行介入术后转入我科,术后X 天,目前情况稳定。
二、术后观察1. 术后第一小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以及是否有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2. 术后第二至六小时:观察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部位,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同时观察患者的尿量和尿色,确保排尿通畅,避免尿潴留。
3. 术后第一天: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包括红肿、渗液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同时观察患者的排气情况,避免肠梗阻的发生。
4. 术后第二至三天:观察患者的腹部疼痛和腹胀情况,及时检查肠鸣音,并进行早期活动和床边腹部按摩,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5. 术后第四至七天: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
同时观察患者的排便情况,避免便秘的发生。
6. 术后第八至十四天:观察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及时给予抗恶心药物。
同时观察患者的食欲和饮食情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7. 术后两周后:观察患者的月经恢复情况,记录月经量和经期,及时排除出血异常。
三、护理措施1. 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2. 给予患者镇痛药物,确保患者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
3. 鼓励患者进行早期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4. 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营养摄入。
5.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防止感染。
6. 术后给予患者适当的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
7. 教育患者注意饮食调理、生活习惯和避免劳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四、出院指导1. 出院前进行详细的术后护理指导,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理、药物使用等。
2. 告知患者术后定期复诊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观察患者的康复情况。
3. 介绍患者加入相关的康复训练,如盆底肌肉训练等,促进康复。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fe1ae90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b.png)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付桂香;张彩霞【期刊名称】《中国现代药物应用》【年(卷),期】2009(003)003【摘要】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对50例子宫肌瘤患者施行介入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0例患者年龄25~50岁,平均40岁。
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腰或下腹坠痛,继发贫血,B超检查诊断为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或浆膜下肌瘤。
1.2手术方法患者仰卧位,局麻下采用seldinge穿刺技术,行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放置4F或5F导管插入子宫动脉,注入栓塞剂,至确认无残留肿瘤血管,同法,栓塞对侧。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介入治疗知识、特点和好处,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患者以最佳心态接受治疗。
2.1.2做碘过敏试验2.1.3术前6h禁食水,术前半小时留置尿管,建立静脉通道。
2.2术中护理2.2.1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使患者配合手术。
2.2.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2.2.3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操作。
2.3术后护理2.3.1术后回病房立即测T、P、R、BP并记录,同时给患做心电监护、吸氧各6h。
2.3.2患者绝对卧床休息24h,穿刺侧肢体制动12h。
2.3.3严密观察足背动脉搏动,下肢皮肤颜色及皮肤温严密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情况。
2...【总页数】1页(P144)【作者】付桂香;张彩霞【作者单位】154101,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J], 叶光群;庄苏陵2.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J], 叶光群;庄苏陵;3.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J], 潘婉茹;来淑玲4.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J], 黄璐5.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J], 黄丽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子宫肌瘤介入术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术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d231bbbbf5335a8102d220fe.png)
子宫肌瘤介入术的护理体会子宫肌瘤(UM)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的微创治疗技术,近年已在临床应用。
患者多为育龄期妇女,传统的药物治疗和手术切除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生理和心理负担,但对于想保留子宫不愿手术,有手术禁忌症等情况的子宫肌瘤患者,子宫动脉栓塞术不失为治疗各种类型子宫肌瘤的一种有效方法。
该方法是超选择双侧子宫动脉并栓塞治疗,使子宫肌瘤缺血、坏死、萎缩、吸收或脱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3例,经临床病史、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诊断为子宫肌瘤患者,患者年龄28~50岁之间,平均40岁。
23例中:肌壁间肌瘤19例,黏膜下肌瘤4例,临床表现为月经量多,行经期长、腰痛、下腹壁痛、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个别有尿频、尿急等压迫症状。
20例中有生育史,3例未生育。
2治疗方法栓塞均选择在患者月经干净后5~7 d进行。
采用Seldinger股动脉穿刺技术,超选择至子宫动脉,造影证实此为子宫肌瘤供血动脉及肌瘤的供血情况,大小等。
本组病例均使用平阳霉素8 mg超液化碘油用量为6~20 ml平均10 ml,注药后均采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子宫动脉至血流变缓。
动物实验表明:动脉注射平阳霉素后出现血管内膜水肿、变性、增厚、管腔缩小,最终导致血栓形成,从而永久闭塞肌瘤血管床,使其纤维化,促使肌瘤缩小,达到治疗目的[1-2],术毕DSA血管造影,观察栓塞效果。
3护理3.1术前护理3.1.1患者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介绍这一新疗法的原理和该法较传统手术具有微创安全,不破坏患者解剖,生理功能的优势。
介绍首批患者的随访结果,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3.1.2双侧腹股沟及会阴部皮肤备皮。
3.1.3术前做好:凝血酶原时间,肝肾功能,血常规,碘过敏实验。
3.1.4术前6 h禁食,并留置导尿,术前30 min排空膀胱,测量血压,并注意检查穿刺部位远端动脉博动情况,以便术中和术后对照。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c947e24647d27284b73512e.png)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作者:王海荣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2期【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
方法搜集42例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资料,总结37例出现并发症患者的护理经验。
结果 42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并发症37例(88.1%),其中术后疼痛33例,发热5例,穿刺部位出血2例,尿潴留4例,血管迷走反射1例,肺动脉栓塞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护理后均痊愈出院。
结论子宫肌瘤介入栓塞后并发症不容忽视,有效的护理是介入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栓塞;并发症;护理自1995年法国人Ravina等首次报道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TUAE)治疗子宫肌瘤以来,子宫动脉栓塞术作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一项新的方法逐步应用到临床。
目前普遍认为,TUAE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护理简便等优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介入治疗引起的并发症及后遗症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
现将我院42例行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5年10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子宫肌瘤患者42例,年龄35-48岁,平均年龄40.6岁。
其中单发者15例,多发者27例;肌壁间型28例,浆膜下型14例。
肌瘤直径在3-12cm之间。
症状月经紊乱、经量过多者31例,白带增多19例,贫血11例,下腹坠胀感11例,病程1-10年。
1.2 手术方法术前对子宫肌瘤的大小、部位进行影像学评估。
采用西门子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机,局部麻醉下按 Seldinger技术,在透视下,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双侧髂内动脉,造影了解双侧子宫动脉起始及走行、子宫肌瘤染色情况。
动脉内注入栓塞剂,透视见血流缓慢、减少并消失后停止栓塞,栓塞后子宫动脉再造影了解栓塞效果。
结束手术,局部压15分钟后加压包扎,推送病房。
万方2 结果本组42例患者子宫动脉插管成功率为100%。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aa8ccd0780eb6294dc886c76.png)
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在子宫肌瘤患者运用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护理措施与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5月我院收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43例,给予介入栓塞治疗,并与其围术期护理资料相结合,进行综合性回顾与分析。
结果本组43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与护理后,其介入栓塞手术均获得成功,且治疗期间未见患者出现不适症状,术后4h的V AS评分(3.9±1.3)分,住院时间(7.3±2.2)d。
结论为介入栓塞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运用全面、规范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确保手术成功、避免并发症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有确切效果。
标签: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护理;临床效果子宫肌瘤是妇科临床上相对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多发于20~30岁妇女群体[1]。
介入栓塞是目前临床公认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积极的围术期护理干预,对于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抵触心态、减轻其术后疼痛显得至关重要。
因此,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对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5月收诊的43例采取介入栓塞治疗与围术期护理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12年10月~2014年5月期间到我院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共计43例,年龄38岁~52岁,中位年龄为(43.8±4.7)岁。
所有入组患者均表示存在月经量增加、经期延长、尿频与腹部不适等情况,后经相关临床检查、妇检、CT诊断或MRI检查等确诊病情,均采取介入栓塞手术治疗,且已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1.2方法1.2.1手术方法介入栓塞通常在患者月经干净后1w左右实施。
指导患者取平卧体位,在局麻与常规消毒铺巾后,以Seldinger穿刺法为参照,将穿刺点定于单侧股动脉,并在X线透视机的帮助下,置入导管,在导管抵达子宫动脉后,通过子宫动脉造影对其供血区和瘤体血供等情况进行观察,再给予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具体药物可选择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进行,剂量各为10~16mg和10mL。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287 例临床护理体会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287 例临床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934423eaa76e58fafbb003b5.png)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287 例临床护理体会作者:缪跃云来源:《中外医疗》 2011年第32期缪跃云(长春市妇产医院吉林长春130000)【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287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
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恢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出现,3~6个月随访,均恢复良好,无复发。
结论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前提。
【关键词】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1)11(b)-0000-0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盆腔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其发病率占妇女肿瘤发病的20%~25%,患者常出现腹痛、腹胀、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不孕症,长期失血导致贫血。
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迅猛发展,微创治疗越来越被临床医生及广大患者所接受,子宫动脉栓塞经皮穿刺单侧股动脉置管,将导管超选择插入子宫肌瘤供血动脉[1],注入栓塞剂栓塞子宫肌瘤供血动脉,使子宫肌瘤缺血、变性、坏死、萎缩,达到治疗目的,具有疗效好、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还能保留生育功能,被广大患者认可。
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我院自2008年6月~2010年6月对287例子宫肌瘤介入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7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年龄26~57岁,平均37。
2岁,均经B 超、CT检查确诊,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32例有贫血症状,其中壁间肌瘤105例,粘膜下肌瘤97例,浆膜下肌瘤85例。
B超显示肌瘤的直径大小为2~9。
4cm。
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和护理,均恢复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出现,3~6个月随访,均恢复良好,无复发。
子宫肌瘤护理心得体会
![子宫肌瘤护理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2518702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2.png)
子宫肌瘤护理心得体会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对于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来说,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我作为一名护士,在长期的临床经验中,总结了一些子宫肌瘤护理的心得和体会。
下面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下:首先,了解病情是护理工作的基础。
护士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子宫肌瘤的类型、大小、数量等。
只有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在了解病情的过程中,护士还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对于初次被确诊子宫肌瘤的女性来说,可能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需要得到护士及家属的关心和支持。
其次,注意饮食调理。
子宫肌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的调理,以减轻症状和保护子宫。
护士要向患者普及一些有关健康饮食的知识,如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这样可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减轻子宫压力;同时,还要限制摄入过多的脂肪、盐分和咖啡因等物质,不吃辛辣食物和生冷食物,以避免刺激子宫和加重症状。
第三,定期复查和随访。
子宫肌瘤的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护士要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理关系,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在复查过程中,护士要做好病情的评估,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数量、血供等指标,了解疾病进展情况,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为患者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措施。
第四,关注患者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对子宫肌瘤的治疗和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护士要向患者宣传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坚持适当的运动等。
此外,护士还要告诉患者,不要盲目服用药物,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药物和洗液,以免刺激子宫和加重症状。
还要注意避免性生活过度频繁,以免刺激子宫。
第五,关心患者的心理健康。
子宫肌瘤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护士要关心和照顾患者的心理健康,与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交流,帮助患者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护士还要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增强信心和勇气,对抗疾病。
最后,定期开展健康教育。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6abd38d833d4b14e85246845.png)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的观察和护理体会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疾病为妇科常见的疾病[1],此疾病为育龄妇女高发疾病,可高达20%-25%左右。
此疾病多进行手术治疗,但其有一定的缺点。
1995年ravian[2],goodwin[3]用介入的方法对此疾病进行治疗,通过栓塞阻断患者肌瘤的血液供应,使瘤体发生缺血性改变而逐渐萎缩,甚至完全消失,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因其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保留子宫及其生理功能,同时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易于被患者接受[4]。
本科通过对92例子宫肌瘤介入患者的临床观察及围手术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并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共92例,年龄30-48岁,平均36.8岁,所有病例均经b超、ct、妇科检查确诊。
本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痛经、贫血、尿频、便秘等症状。
1.2 手术治疗:所有患者均应有seldinger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患者的右侧腹股沟位置下0.5cm处进行穿刺,在dsa指导下行髂内动脉造影,显示子宫动脉及子宫肌瘤血管,确认子宫动脉及肌瘤所在位置,将导管插入子宫动脉,将350-500um聚乙烯醇(pva)颗粒注入到患者的子宫动脉中,使其出现栓塞,一直到患者的动脉血流情况表现出减弱或全部阻断再终止操作;再次动脉造影证实栓塞是否完全,同法处理对侧。
2.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3~6个月左右进行b超检查,所有患者的疾病情况都有好转,患者临床表现也有明显改善。
患者的肌瘤经b超检查明显减小,患者的痛经、月经过多等表现明显改善的患者有84例(91.3%),患者的便秘、尿频、贫血的临床表现全部得到改善,患者手术之后没有一例发生感染。
85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了盆腔疼痛的表现,栓塞术后综合症6例,穿刺部位出血2例,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
术后随访66例(71.7%),随访时间半年,均没有出现复发的情况。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bbe2b4f9e2bd960590c677e6.png)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患者临床资料。
结果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细致、有效护理,术后1个月、6个月、1年随访,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100%。
结论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有力保证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成功。
标签: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其发生和生长与雌激素长期刺激有关[1]。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会导致女性不孕,流产,尿频,排尿障碍等,是女性健康的一大杀手。
我院2008年10月~2013年3月采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46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6例,年龄32~45岁,平均36.5岁,均已婚,有健康子女。
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痛经,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贫血等症状。
其中2例合并有腰痛、分泌物增多。
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经过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的患者病情有所好转。
1.2方法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于右侧股动脉处,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10ml)后使用seldinger技术行右股动脉穿刺,使用5f-cobra分别插入双髂总、髂内动脉、双侧子宫动脉,用欧乃派克以速度3~8ml/s,剂量8~20ml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造影,确定双侧子宫动脉开口部位及走行后,超选择地插管于子宫动脉内,行选择性子宫动脉造影,明确肌瘤大小、部位、数目及供血情况[2]。
用3f-sp 导管分别超选插管于双侧子宫动脉内,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海藻酸钠微粒至血流减缓,无反流,栓塞子宫动脉主干。
最后退管至双侧髂总动脉,分别复查造影,可见肌瘤的血液供应完全被阻断,肌瘤因缺血而萎缩变小,从而使月经量减少,纠正贫血[3]。
术毕,拔管加压包扎,并用1kg砂袋或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穿刺点。
2 结果所有接受介入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经过细致、有效护理,术后1个月、6个月、1年随访,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治疗有效率达10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20例子宫肌瘤新介入
栓塞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
结果护理人员的正确配合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
进行。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护理
子宫肌瘤是女性的常见病典型症状为月经过多继发性的贫血有些患者无自觉
症状,子宫肌瘤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简单安全有效保留子宫的优点。
在临床症状的改善方面与妇科手术切除效果相当[1]。
子宫肌瘤我院于2008年5
月自2011年5月开展子宫肌瘤栓塞治疗20例术后均恢复好无并发症,三个月复
查肌瘤明显缩小。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0例均已婚育儿年龄是37岁到48岁,临床表现为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继发性贫血等症状,全部经妇科检查B超检查CT扫描确诊为子宫肌瘤。
2 治疗方法
在X线的引导下经股动脉穿刺插入子宫动脉管,选择性的将导管超选插入子
宫动脉内行动脉造影,明确肌瘤的大小、部位,数目及供血情况,经导管推注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主干,再行动脉造影见肌瘤供血完全阻断。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向病人介绍手术的方法,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解除病人的思想顾虑,取得配合。
3.2术前准备
手术应选在月经干净后3-7天,病人住院后常规做术前化验、B超、胸透、
心电图会阴部清洁、备皮、碘过敏试验,留置导尿管,禁食4小时、禁水2小时。
3.3术中护理
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心电监护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尿量。
由于
介入操作的刺激患者可能发生胸闷呼吸困难低血压等症状,护士应立即发现并报
告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
配合抢救。
2)密切观察过敏反应的发生,在介入治疗
中对造影剂过敏是最常见的原因,如患者注射造影剂后出现潮红、恶心、呕吐、
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昏迷时应考虑为过敏反应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配合处理。
3)疼痛的观察和护理术中栓塞剂到达靶血管是可引起血管强烈的收缩,随着靶
血管逐渐被栓塞引起血管供应区组织缺血性疼痛,疼痛较重时可遵医嘱注射杜冷丁。
但其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易产生成瘾性及耐药性[2]也可用暗示疗
法转移注意力以减轻患者疼痛。
3.4术后护理
1)常规护理:拔管后局部加压30分钟,沙袋压迫6小时,术侧下肢制动12
小时,尽量减少翻身防止移动性出血,密切观察术侧肢体皮肤颜色、皮温、足背
动脉搏动情况以及穿刺部位有无渗血、出血和水肿。
2)发热护理:栓塞后发热
为坏死组织吸收所致多发生与术后次日可持续3-7天,一般不超过38度,如体温大于38.5度行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用药,禁用酒精擦浴。
3)阴道出血:在粘膜下
肌瘤较多,子宫动脉栓塞后肌瘤组织脱落引起出血一般量少1-3天停止无需特殊
处理保持外阴清洁卫生,术后三个月禁止同房,有腹痛、阴道出血不止等情况及
时来院检查。
4 讨论
子宫肌瘤是平滑肌源性的良性肿瘤,其血供来源于双侧子宫动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安全性高,避免了开腹手术创伤大,痛苦大,并发症大恢复慢的并发症弊端而且可保持子宫的完整性给育龄妇女留下再生育的空间,并且符合现代女性对美观的要求。
术中护理人员的正确配合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预防并发症,对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毅堂.子宫肌瘤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航空航天医药,2000,44(4):233.
[2]苗桂洋.疼痛控制及护理的新进展.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3):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