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

合集下载

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

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

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1. 前言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建筑工程中一个重要的质量控制指标。

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维持设计强度的能力,以及钢筋保持锈蚀等级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规定、施工中常见问题及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法。

2. 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准根据《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的规定,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应满足以下标准:1.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设计值应不小于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最小要求值。

2.钢筋和混凝土表面之间的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表:钢筋直径最小保护层厚度≤12mm15mm12mm~25mm 20mm>25mm 25~30mm(一般不宜超过30mm)3. 施工中常见问题3.1 厚度不足保护层厚度不足是楼板钢筋保护层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一般由以下原因引起:•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未充分振捣,使得保护层厚度不均匀。

•混凝土材料不达标,强度不足,而保护层厚度与设计值相等,使得实际保护层厚度不足。

•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保护层被损坏或局部丢失。

3.2 厚度过大保护层厚度过大,会导致以下问题:•厚度过大会导致楼板上部加重,增大荷载,影响楼板的正常使用。

•厚度过大会使得保护层的性质变差,易出现开裂、脱落等质量问题。

•厚度过大会使得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粘结面积减小,影响锈蚀等级。

3.3 保护层质量问题楼板钢筋保护层施工中,保护层质量也是一项必须注意的问题。

如果保护层不符合规定的要求,将带来以下风险:•保护层强度不足,难以维持钢筋的正常应力,导致保护层损坏、龟裂等质量问题。

•保护层粘结不良,难以与钢筋密实结合,降低了保护层的厚度及保护性。

•保护层质量差,开裂、脱落等问题将产生安全隐患。

4. 质量控制方法为了满足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设计要求,可以采用以下控制方法:1.施工现场管理。

保障施工现场的清洁,并规范施工操作,避免人为损坏或局部缺失。

2.材料质量管理。

混凝土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以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措施(全文)

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措施(全文)

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措施(全文)范本1:一、引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是保障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指标。

然而,当前存在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合格的问题,为了提高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本文总结了一些有效的措施。

二、优化施工方案1. 加强设计和施工的沟通与配合,明确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2. 对工程施工单位进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3. 优化施工工艺,合理确定混凝土浇筑顺序和方式,避免浇筑过程中对保护层的损坏。

三、严格质量控制1.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个工序的质量要求,并进行全程监控。

2. 进行施工现场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3. 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抽检和测量,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四、加强监督检查1. 监督部门对施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格的施工行为进行及时整改。

2. 进行第三方质量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五、技术创新1. 探索新的施工材料,开发更耐久、更易施工的混凝土钢筋保护层材料。

2. 引入自动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精度。

六、严肃追责制度1. 对质量问题发生的责任人进行严肃追责,形成有力的震慑作用。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施工质量管理手册、施工人员培训材料、施工现场巡查记录表等。

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指混凝土构件表面与钢筋表面之间的距离,用于保护钢筋不受腐蚀和损伤。

2. 施工质量管理手册:记录施工质量管理的规范和要求的文件。

---范本2:一、引言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对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由于各种原因,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并不理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措施。

二、加强管理1. 合理制定工程计划和施工方案,明确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标准和要求。

2.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意识。

3. 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设立专门的质量检查组,对混凝土钢筋保护层的施工进行全程监控。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及对各施工班组的要求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及对各施工班组的要求

钢筋保护层及板厚控制措施一、保护层垫块放置要求1、粱保护层垫块要求梁主筋底部保护层厚度垫块,每隔800mm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间距800mm,根据梁高布置,不少于2块2、柱、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垫块要求对于柱钢筋保护层可用塑料垫块放置箍筋上面,在柱上部、下部四周各用6mm的定位钢筋焊牢;剪力墙上下用6mm的定位钢筋焊牢,中间保护层垫块放置间距不大于800mm。

3、板钢筋保护层要求楼板面层钢筋的保护层一直是施工中的一大难题,这是因为施工过程中,各工种交叉作业,施工人员行走频繁,钢筋难免被大量踩踏,而板筋一般较细,容易弯曲、变形;针对以上难题可采取以下措施控制:(1)、合理、科学地安排好各工种交叉作业时间,板底钢筋绑扎后,线管预埋和模板封镶、收头应及时穿插进行,以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的作业人员数量;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重视保护板面上层负筋的正确位置,尽量沿钢筋小马撑支撑点通行.(2)、严格控制垫块厚度,保证厚度均匀;控制绑扎密度;切实保证垫块扎牢。

为防止被人员踩踏可适当减小保护层垫块间距,每隔500mm布置1块;混凝土马凳间距一般为800mm。

板底保护层比较容易控制,可采用垫块放置间距宜800mm.二、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1)成型钢筋不准踩踏,特别注意负筋部位.(2)其他物品运输过程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3)楼板的负筋绑好后,不准踩在上面行走,走浇筑砼之前一定保持原有形状,并派钢筋工专门负责修理。

(4)绑扎完楼板钢筋后,及时搭设人行马道,防止下道工序施工时直接踩踏负筋上,使负筋产生位移及变形。

(5)装电线管、水卫管线或其他设施时不得任意切断和碰动钢筋。

保证钢筋间距、位置、保护层始终符合设计要求.(6)浇筑砼过程中,安排专职钢筋工值班,发现钢筋位移和变形后及时修复.三、板厚度控制措施1、模板标高控制。

在楼层面上的每根墙柱钢筋上抄出50控制线,涂好红色醒目油漆,木工根据不同的板厚,依据水平线进行梁板模板安装;2、浇筑楼板混凝土,由测量人员在钢筋上测好结构500mm标高控制点,然后拉线控制混凝土浇筑高度。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为了响应谷竹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桥涵、隧道结构物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特制定以下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一、桥梁工程1、桩基础钢筋笼绑扎制作好以后,应按设计要求将保护层钢筋均匀安装在钢筋笼外侧,并点焊牢固;钢筋笼顶部应临时增设一个内箍,内箍与外露主筋焊死,在钢筋笼安放到位后通过顶部内箍和护筒进行固定,确保桩基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不发生偏移;2、墩柱2.1、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分析目前墩柱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多为先行加工安装钢筋,采用定型钢模板控制墩柱的几何尺寸,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根据环境采用合适的养生措施.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从工序上分为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⑴钢筋加工安装原因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反映为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因此,墩柱钢筋的骨架几何尺寸直接影响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厚度.在模板几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墩柱骨架钢筋尺寸愈大,则相应的保护层厚度愈小,反之亦然.其次,由于墩柱的平面位置要求比较严格,《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规定墩柱的轴线偏位为10mm,而墩柱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为±5mm,这就意味着墩柱钢筋的安装位置必须控制在设计位置±5mm内,否则墩柱的平面位置与保护层无法同时满足标准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以牺牲墩柱保护层厚度来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这也是目前的通病.另外墩柱钢筋的骨架刚度也是很重要的方面,钢筋的精确定位目前一般只控制顶与底,如果骨架自身刚度不足,势必导致钢筋中部位置失去控制,进而影响到保护层的控制.⑵定型钢模板原因定型模板的几何尺寸直接决定成型后墩柱的几何尺寸,墩柱的几何尺寸与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及平面位置共同决定了保护层.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模板几何尺寸愈大将导致保护层厚度愈大,反之亦然.在假设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严格与设计一致的情况下,模板的最大几何尺寸误差也不能超过5mm,如果考虑到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的合理误差,模板加工要求的精度就更高.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影响到已经调整并加固完毕的钢筋及模板,如下料方式不当容易造成钢筋与模板间垫块脱离位置,振捣人员上下方式不当容易引起钢筋整体晃动并导致位置偏移,振捣棒插入位置不当容易导致钢筋移位.2.2、针对性措施研究控制保护层的总体工作思路在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的基础上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使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垫块、模板固定支架及拉索>形成一个整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破坏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遵照这一思路,结合前面的原因分析,针对性的进行措施研究.⑴墩柱钢筋加工安装墩柱钢筋一般设计为竖向受力主筋按照一定间距焊接固定到环向骨架钢筋上,在主筋外侧按照一定间距盘绕螺旋形箍筋.因此,控制墩柱钢筋笼的几何尺寸关键在于控制环向骨架钢筋的几何尺寸.笔者经多个工地观察发现现场加工工人很难准确把握环形骨架钢筋的半径,图纸一般只提供环形骨架钢筋中心轴线半径,无法直接用于生产控制.经过多次数据测算调整,发现加工环形骨架筋的圆柱形构件半径=环形骨架半径-环形骨架筋钢筋半径-4mm~6mm时效果最好.环形骨架钢筋直径16mm~20mm时取用4mm,22mm~25mm时取用5mm,大于25mm时取用6mm.钢筋骨架整体刚度通过加强主筋与环形骨架筋焊接及主筋与外部螺旋形箍筋固定来实现.在钢筋加工、安装现场发现,对于钢筋笼整体的刚度而言,主筋与螺旋形箍筋的固结尤为重要,建议在主筋与螺旋形箍筋交叉点采用点焊或铁丝梅花形固定,即间隔一个交叉点固定.另外螺旋形箍筋使用前先调直,在半径相近的圆形构件上弯曲成相近环形半径备用,保证螺旋形箍筋与主筋密贴.钢筋安装定位先确定中心点,按照图纸设计半径±5mm在现场用墨线标出,钢筋安装时只有全部主筋都落在墨线形成的环内才可固定,完成钢筋的安装工作.⑵墩柱模板加工墩柱定型钢模板从模板设计、模板加工制作控制模板的几何尺寸.模板设计一方面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同时考虑模板的周转次数,进行相应的刚度设计;定型钢模板在起吊、运输、使用时需要考虑模板的承载情况,确保使用过程中模板不变形.模板加工需要设计相应的胎模,在胎模上进行预拼装,检查各项数据指标,合格后电焊固定.电焊焊接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电焊温度变化在模板内部形成的内应力,防止模板从胎模上落架后由于自身内应力过大逐步变形,根据模板刚度决定一次施焊长度,一般控制在2cm左右,并且实施跳焊,分散模板内部的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⑶墩柱混凝土浇筑为减轻混凝土入模冲击力对钢筋与模板间垫块的影响,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必要时设置减速板.另外人员上下通过专用软梯,禁止通过攀爬固定完毕的钢筋.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棒的落点位置在距离钢筋10cm~15cm 处,禁止振捣棒碰触钢筋.3、承台、系梁、盖梁、结构钢筋首先应保证钢筋加工时尺寸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同时骨架绑扎成型后要求线形直顺、整齐、稳固,必要时需搭设钢筋固定架,以保证钢筋整体性.骨架安装时工人尽量不站在钢筋上进行施工,可搭设简易操作平台.实际施工中因为施工队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使得钢筋安装质量很难保证,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3.1、钢筋下料尺寸不准确,绑扎成型效果差现象:在进行绑扎时,尺寸时大时小,过大放进去无法与主筋密贴,过小放不进骨架中;危害:无法真正让骨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影响构配件结构受力防治方法:设计钢筋下料卡具、模具和定位器,提前计算和规划好下料尺寸,确保下料批次钢筋几何尺寸一致,消除人为误差.3.2、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钢筋划刮模板.危害:使钢筋在混凝土中无足够的保护层厚度.甚至造成结构承载力降低.预防措施:制作钢筋骨架加工模架,对每种规格的钢筋实行间距定位,模架的外形必须满足设计的钢筋外形尺寸,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绑扎过程中必须绑扎牢固,进行整体吊装,适当可将钢筋模架设计的比钢筋骨架外形小1cm 左右.3.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保护层厚不足现象:<1>预制板及箱梁底板、顶板、腹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厚度不足.危害:保护层厚度过小,易事受力筋过早锈蚀,危及结构安全.防治方法:<1>检查砂浆或者塑胶垫块厚度是否准确,并根据模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偏差.<3>建议采用工厂生产的专业垫块用于施工控制,同时要人为对已合模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需要加垫块的地方,主要检查仔细即可.3.4、露筋现象: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危害:钢筋露出,使受力筋没有了保护层,危及结构.预防措施:<1>砂浆垫块应垫得适量可靠,竖直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2>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治理方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水泥砂浆堵抹.为保证修复砂浆与原混凝土可靠结合,原混凝土用水冲洗、铁刷刷净,表面湿润,水泥砂浆中掺适量的环氧树脂加以修补;重要部位露筋经技术鉴定后采取专门补强方案处理,不合格的应进行报废处理.3.5主筋、分布筋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绑扎不顺直现象:主筋分布筋因间距掌握不好,有大有小,且纵横不成直线.危害:使结构混凝土因受力钢筋不直,分布不均而不能有效抵抗主拉应力,而发生裂缝.预防措施:在模具上成型,配合卡具等定位器进行安装,然后逐点进行绑扎.4、梁板钢筋施工相关措施:一是钢筋加工从下料抓起,严抓钢筋起弯平顺度、角度.尽量减少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二是钢筋绑扎、安装准确定位,采用钢筋定位架与钢尺配合标记施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筋现象;三是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使用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绑扎牢固可靠,并加强马蹄处钢筋保护层控制;五是自检控制,查漏补缺;六是将可行性和实用性不断完善和改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5、桥面铺装钢筋5.1、桥面铺装钢筋网片由于面积大,所以不容易固定,建议梁板预制时在梁顶预埋门形筋<高度、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埋钢筋可经设计增加;5.2、铺装钢筋网片安装时与预埋门形筋焊接固定,以保证上部净保护层为准,最后整个桥面钢筋形成一个整体平面,无论是站人还是施工中都很难被扰动,因此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6、防撞墙钢筋6.1、防撞墙钢筋在应边梁预制时预埋连接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扰动教大,位置偏移后使得防撞墙钢筋保护层无法保证,造成防撞墙砼表面裂纹较多.6.2、建议在边梁预制时将防撞墙钢筋绑扎成形,取消连接筋后直接与大梁翼板钢筋焊接固定,顶端用固定架进行固定,确保线形顺直,尺寸准确,梁板浇筑砼后钢筋自然稳固直顺,且可以免掉防撞墙钢筋焊接工序,使防撞墙质量更有保障.二、涵洞工程1、整体式涵洞基础上部钢筋网片的固定措施在模板顶部用钢管单独搭设网格状钢筋固定架,要求与模板体系脱离,在模板外两侧及仓内分别设2-3根钢管柱,以维持钢管架子的稳定,仓内钢管柱直接套PVC管在施工后拔出,并用砼灌满;将制作好的钢筋网片用8#铁丝吊在固定架上,吊点均匀布置,要求满足保护层要求,并使钢筋网片保持水平、不下沉;2、涵洞台帽钢筋的固定措施待砼浇至台帽底部时,暂停砼施工,立即在仓内绑扎安装钢筋骨架,并在准确定位后用铁丝吊在上部钢管或拉杆上,防止钢筋因砼振捣发生下沉;台帽前沿侧向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焊接钢筋头来控制,钢筋头与模板的接触面应切成斜面,按一个沉降缝左、中、右不少于三点设置;靠背墙一侧同样用钢筋焊住与背墙模板顶死,控制钢筋骨架偏移.3、预制盖板盖板钢筋绑扎成型后,在底板及两侧安放符合要求的塑料垫块<或合格的砂浆垫块,必须与钢筋绑死>,骨架上部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钢筋骨架上浮.三、隧道工程二次衬砌1、一般用垫块,有成品塑料垫块,还有自己做的高标号砂浆垫块,前者有眼,可以穿扎丝绑在钢筋上,后者在制作的时候就把扎丝预埋在垫块里,在无拱架的地段,围岩表面坑洼不平,只要保证模板一侧的保护层厚度就可以了,可以用架立筋加长抵在围岩表面的办法来定位,架立筋与防水板接触的一段做成弯钩,防止顶破防水板.2、山岭隧道如果围岩在Ⅳ级或以上,光面爆破的质量一定要控制好,这样就不会出现过大的欠挖和超挖,初期支护喷混凝土的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衬混凝土的厚度. 超挖的一班结果是:为了达到隧道轮廓尺寸的要求,二衬时钢筋保护层会偏厚,多则10cm,甚至更多.欠挖比超挖更难处理,直接导致二衬厚度满足不了要求,基本上要返工!3、此外、监控量测很重要,在二衬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监控量测.以上控制措施在条件具备时,应严格执行,切实保证桥涵、隧道结构物的钢筋间距和保护层质量,使得本项目结构物质量上一个新的台阶.。

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

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一、背景介绍钢筋混凝土是现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它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

然而,在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

二、保护层厚度的意义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中钢筋表面和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它的厚度直接影响到钢筋的防腐蚀性能和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如果保护层过薄,钢筋容易发生腐蚀,导致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缩短;如果保护层过厚,会增加混凝土结构的自重、体积和成本,同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保护层厚度的规定根据《建筑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9-2012)规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普通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1.5倍,但不应小于20mm;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但不应小于40mm;3. 钢筋直径大于等于50mm的结构,保护层厚度应不小于40mm。

四、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1. 预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控制在预埋钢筋的施工中,通常采用模板来固定钢筋的位置和距离,同时也可通过设置钢筋间隔器或调整钢筋的倾斜度来控制保护层厚度。

在浇筑混凝土时,需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排气,以保证混凝土充分填充钢筋间隙和覆盖钢筋表面,从而达到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2. 现浇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控制在现浇钢筋的施工中,通常采用调整模板高度和设置模板支撑点等措施来控制保护层厚度。

此外,还需注意混凝土的流动性和排气,以保证混凝土充分填充钢筋间隙和覆盖钢筋表面,从而达到保护层厚度的要求。

3. 预制构件的保护层厚度控制在预制构件的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模具和振动等工艺来控制混凝土的密实程度和保护层厚度。

此外,还需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五、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1. 钢筋探伤法钢筋探伤法是一种常用的检测保护层厚度的方法,它利用磁场感应原理,通过检测钢筋表面磁场的变化来确定钢筋的位置和保护层厚度。

梁板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梁板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梁板构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主要作用有两点,一是保证钢筋与心的粘结力。

钢筋与心之间在荷载作用下产生劈裂应力,保护层厚度较薄时,钢筋与心之间很快产生劈裂破坏,直接影响碎构件的承载力;而当保护层厚度与钢筋直径之比超过某个临界值之后,不会再产生劈裂破坏,因此,碎结构设计规范根据大量的试验结果,规定了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最小值。

二是保证心结构的耐久性。

碎在大气中会产生碳化,当碳化深度达到钢筋表面时,钢筋产生锈蚀,直接影响碎构件的耐久性;当保护层碎具有足够的厚度,能保证砂的碳化深度在相当长的时间不会达到钢筋表面,而且能保证与钢筋垂直的裂缝宽度不致过大,碎保护层就可以长期保护钢筋免遭锈蚀。

因此,现行的心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心结构设计规范,为确保碎构件的承载力和耐久性,把保护层厚度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要求在结构验收时必须提供保护层厚度实体检测结果,作为结构验收的依据之一。

在实际的施工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受施工现场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施工环境、机械设备、施工工艺等的影响,使钢筋保护层厚度出现较大的偏差。

对现行规范实施前的碎构件进行钢筋保护层厚度实体检测,检测结果与现行规范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实体检测的合格率只有70%〜80%。

为了提高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质量,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又要把增加的成本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经过多年来的实践探索,总结了以下控制措施:一、充分理解规范各条款的要求和相互关系《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有关保护层厚度的规定(略)和根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有关保护层厚度的规定(略)二、从设计方面控制在梁与柱相交的节点处重叠的梁钢筋层数量至少2层,钢筋直径比较大,节点部位的所有梁钢筋保护层厚度均要达到要求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在图纸会审前要认真熟悉施工图情况,能否通过优化设计,从施工角度向设计单位提出意见,在设计单位同意下实施变更。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专项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专项施工方案

金源城一期36#-39#楼工程钢筋保护层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梁板钢筋、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专项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中受力钢筋的位置准确与否,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要求,直接影响结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等规范标准,特制定专项治理方案。

(一)现浇混凝土梁板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1.施工前必须制备足量符合相应设计厚度要求的钢筋保护层垫块,垫块材料选用自制水泥砂浆垫块,其强度不得小于结构构件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2.对于梁类构件,钢筋保护层垫块的安装间距不应大于1.5m,,对于板类构件不应小于1.2m.垫块的安装规格及牢固性。

3.梁底保护层为防止压碎,设置塑料垫块或预制混凝土块后派专人要加强看管和保护。

(二)现浇混凝土楼板负弯矩钢筋(悬挑构件上排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1.施工前必须认真、足量地制作用于保证负弯矩钢筋(上排钢筋)位置的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

当板厚小于300mm时,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

当板厚小于300mm时,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可选用直径为Φ6-Φ10的钢筋制作,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的规格及数量必须经报验合格。

2.进行负弯矩钢筋(上排钢筋)绑扎施工时,钢筋马凳或钢筋撑脚应按双向不超过1m的间距,固定在上部负弯矩钢筋之下和下部受力钢筋之上;悬挑垂直受力主筋通长布置,间距不超过1m.3.制作支撑马凳,将以前传统用的S形马凳改成工字形长条马凳,用楼板厚度减去上下保护厚度,再减去上下两排筋的直径,即为长条马凳的净高度。

采用这种马凳,可以消除过去长统马凳不易固定、不牢固等问题造成负弯矩筋下移和移位的制作专用手钩。

在已浇筑混凝土表面找平时,由专人站在事先放好的小方凳上,用手钩将上排钢筋逐根提升,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和楼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控制措施

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控制措施

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控制措施钢筋笼存放时,必须放置在水平的枕梁或枕木上,以避免造成保护层厚度不均。

在移运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钢筋笼与其他物体摩擦,以免磨损或变形影响保护层厚度。

二、混凝土浇筑前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在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对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检测时,应选取不同位置的多个点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以便后续的质量验收。

三、混凝土浇筑时保护层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保护层厚度,避免过厚或过薄。

可以采用模板、振动棒等工具来控制保护层厚度,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混凝土浇筑后保护层维护在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对保护层进行维护,避免其受到外力损坏。

可以采用覆盖物、防护网等方式来保护保护层,确保其完好无损。

同时,还应定期检查保护层的状况,及时进行修补和更换,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为了防止钢筋笼在存放时变形,必须将其放置在水平的枕梁或枕木上。

枕木或枕梁的间距一般为4米,但根据钢筋笼直径的大小可以适当调整。

最好将枕梁或枕木的位置与加劲箍重合。

在钢筋笼移运至现场时,必须使用平板车。

钢筋笼每端悬出平板车的长度不应超过钢筋笼长度的1/4.在桩接柱渐变段上口加设一道墩柱加劲箍,并在箍筋中心通过圆心垂直焊接两根直径为12的螺纹钢筋。

在箍筋中心点系上线锤与桩基中心点进行对中。

对中后,调整桩基预留钢筋并与箍筋焊接固定。

固定焊接后,再进行对中校核,校核合格后,将桩基剩余主筋对称焊接在加劲箍上。

确保加劲箍的中心与桩基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墩柱钢筋笼吊起后,要调整钢筋笼的垂直度,并进行校核。

垂直度合格后,再缓慢下放到桩接柱位置,并与桩基预留钢筋一一对应。

使用两个自制钢筋扳手将墩柱钢筋与桩基预留钢筋搭接部分进行固定焊接。

所有主筋焊接完成后,钢筋笼必须再次与桩基中心进行对中校核。

桩接柱混凝土浇筑后,其顶面边缘要收光找平,以确保墩柱模板安装后的垂直度。

墩柱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必须具备足够的刚度,以承受周转、起吊、运输和混凝土灌注等工序。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方法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方法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方法
1、钢筋保护层:梁下、现浇板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或大理石垫块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的厚度按设计或规范要求,强度同砼强度;剪力墙、柱采用塑料定位卡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垫块的平面尺寸:当保护层厚度小于或等于20mm时为30mm×30mm,大于20mm时为50mm×50mm。

2、基础底板、现浇板保护层采用预制水泥砂浆垫块,纵横间距基础底板<1000mm、现浇板<600mm,基础底板板上部受力筋采用Φ16钢筋马蹬通长设置架立间距≤1000mm,现浇板采用Φ12钢筋马蹬通长设置架立间距≤1000mm,保证钢筋位置,控制保护层的厚度。

马蹬应设置在上下层钢筋之间,且应牢固焊接在下部负筋上, 制作方法如图示:
3、剪力墙、柱子钢筋采用塑料定位卡控制保护层,间距500mm,沿墙、柱子高度均匀布置。

4、梁及现浇板下部受力筋采用大理石垫块控制保护层。

梁下部垫块间距500㎜,板下部垫块间距800mm,呈梅花型布置。

梁侧钢筋保护层的控制使用塑料定位卡。

对于负弯矩筋和悬挑构件,按照构件厚度加设Φ12通长马凳。

关于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指引

关于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指引

剪力墙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指引
二、现场设置要求
为了既保证效果又节约钢筋用量,通过试验确定按@800×800矩形布置效果较好。

布置原则:当纯剪力墙长度(不含暗柱)≤800mm时,不设置双F筋,依靠暗柱主筋和箍筋配合作用来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当纯剪力墙长度>800mm时,竖向以距离柱边400mm起步,水平距楼层400mm起步,每隔相应间距放置并采用扎丝绑扎一个双F筋,均为矩形布置。

三、制度执行要求
该保护层控制措施要求各工程部强制推行,凡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低于90%的,必须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原则上须采用双F筋做法。

可以允许施工单位增加其他措施,但方案必须先行报审,且现场对已完成混凝土进行保护层检测,确保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达到90%以上,方可大面积使用。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施工方案一、背景介绍钢筋保护层是指混凝土覆盖在钢筋表面的一层厚度,其作用是保护钢筋不被氧化,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二、施工目标1.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规范要求。

2.提高施工效率,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

三、施工方案1.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好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2.施工操作控制要点(1)确定钢筋的布置位置和间距,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2)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务必检查和清理钢筋表面的锈蚀、泥浆等附着物,保持钢筋表面的清洁。

(3)选择合适的钢筋定位工具,确保钢筋布置在正确的位置。

(4)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使用合适的隔离材料(如聚乙烯薄膜)保护钢筋,避免混凝土渗透到钢筋周围。

(5)在浇筑混凝土时,采用适当的振捣和浇筑方式,确保混凝土能够充分填充钢筋周围,排除空隙。

(6)在浇筑混凝土后,及时进行养护,避免混凝土早期强度损失。

四、质量控制1.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抽查检测。

厚度测量可采用非损伤检测方法,如钢筋探测仪进行测量。

2.定期进行现场质量检查,检查钢筋的布置位置和间距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做好施工记录,包括钢筋编号、测量结果、验收结果等,以备验收和日后查验。

五、安全措施1.施工人员要遵守相关安全规定,佩戴好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确保施工现场的交通疏导畅通,防止事故发生。

3.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六、施工流程1.材料准备:准备好符合要求的钢筋和混凝土材料。

2.钢筋布置:根据设计要求,布置钢筋并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3.钢筋保护:在钢筋布置完毕后,使用合适的隔离材料保护钢筋。

4.确定浇筑时间:根据混凝土性能和气温确定浇筑时间。

5.混凝土浇筑: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混凝土浇筑,并采用适当的振捣和浇筑方式。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在钢筋保护层控制及定位措施上采用以下办法进行控制:
采用塑料及混凝土垫块控制保护层厚度(如上图所示):塑料垫块分为板、墙两种,根据不同的钢筋直径选择不同的塑料垫块成品,可以保证尺寸完全统一且控制在保护层允许的偏差范围之内。

柱筋塑料卡卡在箍筋上,间距800mm设置,墙体塑料卡间距1m梅花形布置,板塑料垫块间距1.2m梅花形布置。

梁主筋保护层厚度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800mm 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间距800mm,根据梁高布置,不少于2块。

底板采用预制垫块控制,每隔500mm布置1块。

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地下室梁、柱迎水面保护层厚45mm,地下室内梁、柱保护层30mm,地下室墙体内墙面保护层20mm。

地下室结构的外墙与底板,其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不应小于50mm。

施工时梁、柱中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在纵向受力钢筋外围的混凝土保护层内增设直径为16~20mm的钢筋网,防止混凝土保护层开裂。

感谢您的阅读!。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标准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标准

钢筋保护层厚度检测与控制的方法与标准一、背景介绍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而钢筋保护层是保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检测与控制对于确保结构的质量以及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二、保护层厚度的检测方法1. 现场测量法现场测量法是通过专业设备进行测量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主要包括钢筋探头测厚仪、超声波测厚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精确地测量出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并及时发现问题,便于后续处理。

2. 非破坏性检测法非破坏性检测法是利用声波、电磁波、磁性、雷达等技术原理进行检测,无需对结构进行破坏性测试。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于大型混凝土结构尤为适用,并且可以对大面积进行检测,提高工作效率。

三、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方法1. 设计阶段控制在结构设计阶段,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使用要求,制定合理的保护层厚度标准。

设计人员应充分考虑结构的负载和外界环境因素,并利用相关计算公式和经验数据确定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2. 施工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严格控制保护层的施工质量。

如加强模板支撑,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

保证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流动,避免产生空洞和气孔。

四、保护层厚度的标准1. 国家标准我国相关建筑行业标准包括《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钢筋混凝土构件检验标准》等,其中包含了对于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

2. 行业标准除了国家标准外,一些行业组织也制定了相应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标准。

如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发布的《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及修补技术规程》等。

这些标准更具体,有助于保证工程质量的提高。

五、保护层厚度不足的问题及应对措施1. 问题保护层厚度不足会导致钢筋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发生腐蚀,降低钢筋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缺乏合格的保护层还会增加混凝土结构受火灾和其他外力破坏的风险。

2. 应对措施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相关标准。

钢筋保护层控制要点

钢筋保护层控制要点

钢筋保护层控制要点
一、保护层厚度控制方法说明
1、在进行桩基施工时必须定位准确,不得偏位,桩基钢筋笼位置准确,为接立柱钢筋打下良好基础。

2、桩头凿除后对桩基钢筋进行二次校正并对中。

3、立柱钢筋笼施工
a、加强筋弯曲平台需比设计直径小0.5-1cm用于克服钢筋弯曲后反弹的间隙,此直径需经过反复对加工成的加强筋进行检验,不断调整直至成品之后的加强筋直径最贴近设计值为止。

b、控制主筋和加强筋的焊缝宽度,并保持一致。

c、钢筋焊接和绑扎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成品钢筋笼的直径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d、立柱钢筋笼的运输必须采用炮车运输,固定牢固,道路平整,严禁使用装载机、挖掘机吊装运输,防止钢筋笼变形。

4、立柱钢筋笼安装必须中心对正,保证竖直度。

5、模板安装
a、安装前必须对已接好的立柱钢筋笼进行检验,特别是偏位、竖直度和钢筋笼直径,有一项不合格均不能模板安装。

b、对钢筋笼进行垫块绑扎,并成梅花布置,要绑扎牢固,适当使用定位筋,通过减小定位筋与模板的接触面积来保证不漏筋。

c、模板安装后校正中心点,不得偏位,固定牢固,保证竖直度,对保护层进行逐个检查,必须保证达到100%合格方可施工。

6、混凝土浇筑
a、必须使用串筒分层浇筑,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力对模板的影响,防止模板偏移或者倾斜。

b、浇筑过程中振动棒不得碰撞钢筋笼和模板,最大限度的保证工前的合格率不因施工而受到影响。

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及现场问题处理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及现场问题处理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及现场问题处理措施关于钢筋保护层保护层厚度指的是混凝土上面那层小部分垫层的距离程度。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

混凝土保护层是指混凝土构件中,起到保护钢筋避免钢筋直接裸露的那一部分混凝土,从混凝土表面到最外层钢筋公称直径外边缘之间的最小距离:对后张法预应力筋,为套管或孔道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1厚度要求根据2010年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保护层厚度不再是纵向钢筋(非箍筋)外缘至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而是"以最外层钢筋(包括箍筋、构造筋、分布筋等)的外缘计算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

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规定是为了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满足的耐久性要求和对受力钢筋有效锚固的要求。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构件的受力钢筋粘结锚固性能、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越好。

但是,过大的保护层厚度会使构件受力后产生的裂缝宽度过大,就会影响其使用性能(如破坏构件表面的装修层、过大的裂缝宽度会使人恐慌不安),而且由于设计中是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作用的,过大的保护层厚度还必然会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因此,2010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2.1条,规定纵向受力的普通钢筋及预应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且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一般设计中是采用最小值的。

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板、墙、壳梁、柱、杆——*1520二a2025二b2535三a3040三b4050注:1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数值增加5mm.2.钢筋混凝土基础宜设置混凝土垫层,基础中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3.板在混凝土等级强度大于C25时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且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dβ钢筋保护层超厚或者厚度不够时怎样处理在日常建筑施工过程验收时,钢筋保护层超厚、厚度不够是我们验收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钢筋保护层超厚、不够的处理方法,希望对大家有用。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及控制措施
人防部位构件保护层厚度按下表采用
非人防部位构件保护层厚度按下表采用
注:(1)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同时不得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
加5mm。

(3)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
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mm。

(4)保护层垫块选用成品水泥砂浆垫块和塑料卡环。

成品水泥
砂浆垫块形状有二种,见下图。

右图用于水平构件(如梁、板),楼
板混凝土垫块横纵每间隔1000 mm布置一个固定在楼板模板面上,梁
底混凝土垫块每隔800mm布置2块,梁侧面采用塑料卡环根据梁
高度而不同,每间距400mm布置,且不少于2块。

左图水泥砂浆
撑块用于剪力墙,间距1000mm呈梅花型布置,使用时钢筋从卡嘴
进入卡腔。

墙、柱的保护层厚度采用塑料卡环进行控制,卡环要卡紧,
间距为600mm ,成梅花型布置,且离开地面100mm处就要在四周
每个侧面加2个卡环。

墙厚
保护层厚保拉层厚
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的撑块与垫块
保护层计算如下图所示:
保护层示意
保护层厚度自箍筋或分布筋外缘起算。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措施

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措施
1.设定合理的保护层厚度标准: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确定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标准。

保护层厚度标准应考虑钢筋的直径、混凝土强度等因素,以确保钢筋得到有效的保护。

2.选择适当的施工技术: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的质量。

例如,使用模板或支撑结构来确定钢筋的位置,使用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的振实,避免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空穴等。

3.增加现场检测和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现场检测和监控,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使用非破坏性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测厚仪、雷达扫描仪等,对保护层厚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责任和工作流程,包括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的质量控制措施。

通过相关的质量管理文件、记录和报告,对每一道工序进行监控和追溯,确保保护层厚度的质量达标。

5.培训和技术指导: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对保护层厚度质量控制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提供技术指导和现场指导,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6.加强与监理和设计单位的沟通与协作:与监理和设计单位进行密切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保护层厚度的质量控制。

通过以上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质量,确保钢筋受到有效的保护,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概述

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和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是一种具有良好强度和耐久性的材料。

为了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长期使用性能和安全性,保护层的设计与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概述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规范的要求,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保护层的定义和作用保护层是指钢筋混凝土结构外表面与混凝土保护层之间的间隙区域,一般由涂层、防腐涂料等材料构成。

它的主要作用是保护钢筋不受外界环境的侵蚀和损伤,防止钢筋锈蚀,从而确保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二、保护层厚度规范保护层厚度的规范要求是为了满足结构的设计寿命和使用要求,保证结构的正常使用和安全。

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的要求,以下是一些常见构件的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的概述。

1. 柱和梁根据结构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要求,柱和梁的保护层厚度规范如下:a. 钢筋与构件表面最小保护层厚度为20mm;b. 如果结构要求有更高的耐久性和防火性能,保护层厚度应适当增加。

2.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如下:a. 柱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柱直径的0.035倍加10mm;b. 梁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梁高的0.035倍加10mm。

3. 基础基础的保护层厚度规范要求如下:a. 暴露基础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50mm;b. 非暴露基础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40mm。

三、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为了确保保护层的厚度符合规范要求,需要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包括设计、施工和验收等阶段。

1. 设计阶段在设计阶段,应根据结构的使用环境、设计寿命和防火要求确定保护层的厚度,并在结构图纸和施工图纸中明确标注。

2. 施工阶段在施工阶段,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的控制和保护层厚度的测量,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3. 验收阶段在验收阶段,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应对保护层的厚度进行测量和检查,核实其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并出具合格的验收报告。

(完整)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完整)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

混凝土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搞工程的人都知道,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偏差一直是目前施工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一直接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结构安全。

GB50204-20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对结构实体钢筋保护层厚度检验作了详细说明。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受力钢筋的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距离.在梁、柱、板中,保护层越大则截面有效高度越小,所能承受荷截越小,故保护层厚度不宜过大;而保护层过小则影响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及构件的耐久性和耐火性。

所以规范对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有严格的要求,对允许偏差值设了上限,且合格率必须达到90%以上。

保护层还具有给钢筋骨架限位、固定的作用.目前在施工中大量使用的是砂浆垫块和塑料垫块,根据不同使用部位、按不同厚度的垫块,预制砂浆垫块上面要预埋铁丝,以方便固定。

其强度不得小于结构混凝土的设计要求。

若强度过低则易被钢筋压碎,且削弱构件强度。

一、钢筋混凝土施工中保护层常见质量问题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柱、墙构件来说,由保护层厚度不当引起的质量问题有漏筋或截面有效高度不够。

原因是当垫块太小或漏放时,保护层太小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移位外露(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的表面),这会导使钢筋锈蚀,承载力和耐久性均会降低。

保护层厚度过大时,梁的有效高度降低,截面承载力会降低、柱、墙的核心面积减小,也会降低受压承载力,而且过厚的保护层容易在表面出现较大的收缩及温度裂缝,在受外力碰撞后容易破碎缺损,对结构耐久性也有不利影响。

混凝土板中的钢筋起着抵抗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和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而这一双重作用均需钢筋处在上下合理的保护层前提下才能确保有效。

但是,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层很难控制,常见问题就是上部负弯矩钢筋因踩踏而下沉,造成有效高度不足,从而降低抗弯承载力及裂缝控制性能及刚度. 造成保护厚度不当的施工原因有:⒈许多施工人员对混凝土保护层存在着错误的理解,对梁箍筋的肢高通常是取梁高减去两个设计或施工规范规定的保护层的厚度,认为梁柱的混凝土保护层是针对箍筋而言;有时施工为防止露筋,认为混凝土保护层越厚越好,箍筋内径的尺寸偏小,无形中增大了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减小了构件有效高度。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控制施工指导意见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控制施工指导意见

钢筋保护层的厚度控制施工指导意见钢筋保护层厚度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合格的钢筋保护层设臵,可使受力钢筋外侧的混凝土能够保护钢筋,防止钢筋锈蚀,满足钢筋与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使钢筋可靠地锚固在混凝土内,有效地发挥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作用。

为进一步规范混凝土结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O0l0—2O0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等规范及以往高速公路的施工经验,提出如下施工指导意见:一、建立、健全现场质量管理体系,规范管理程序1、认真做好技术交底。

各施工单位须认真学习施工图设计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钢筋保护层质量现场控制办法,组织开展专项技术交底。

将钢筋保护层质量现场控制的各项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当中;2、严格执行首件认可制度。

各施工单位须严格执行关于首件工程认可制的要求,严格把好首件工程认可关,通过首件工程检查、检验、总结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办法,以有效指导后期大面积施工;3、严格规范施工程序。

各项目部应严格规范施工程序,加强对钢筋保护层的控制、检查。

垫块设臵、模板定位等影响钢筋保护层的重点工序须经监理检验合格后方可继续进行下一步施工。

二、钢筋保护层现场控制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针对不同的工程部位,选择合适的钢筋保护层垫块,钢筋保护层垫块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应不低于结构物混凝土强度,宜采用定制的高强机制砂浆垫块。

2.钢筋骨架在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的控制要求:(1)钢筋骨架在制作过程中,须严格控制骨架尺寸,应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

并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运至现场进行安装;(2)钢筋骨架在运输过程中应防止变形,钢筋笼在加工时应在加强筋位臵设臵临时十字支撑筋,同时运输采用平板汽车进行运输。

在吊装过程中,应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吊装,以防止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变形。

(3)在钢筋骨架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及钢筋骨架变形,如在立柱钢筋笼制作安装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加强筋的数量,保证钢筋笼整体稳定不变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措施为了响应谷竹高速公路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桥涵、隧道结构物钢筋安装质量的控制,结合本项目工程实际特制定以下钢筋保护层控制措施:一、桥梁工程1、桩基础钢筋笼绑扎制作好以后,应按设计要求将保护层钢筋均匀安装在钢筋笼外侧,并点焊牢固;钢筋笼顶部应临时增设一个内箍,内箍与外露主筋焊死,在钢筋笼安放到位后通过顶部内箍与护筒进行固定,确保桩基砼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不发生偏移;2、墩柱2、1、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分析目前墩柱的施工工艺比较简单,多为先行加工安装钢筋,采用定型钢模板控制墩柱的几何尺寸,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根据环境采用合适的养生措施。

影响墩柱保护层厚度的因素有很多,笔者从工序上分为以下几方面主要原因:⑴钢筋加工安装原因保护层厚度在施工过程中反映为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因此,墩柱钢筋的骨架几何尺寸直接影响成型后墩柱的保护层厚度。

在模板几何尺寸一定的情况下,墩柱骨架钢筋尺寸愈大,则相应的保护层厚度愈小,反之亦然。

其次,由于墩柱的平面位置要求比较严格,《公路工程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规定墩柱的轴线偏位为10mm,而墩柱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为±5mm,这就意味着墩柱钢筋的安装位置必须控制在设计位置±5mm内,否则墩柱的平面位置与保护层无法同时满足标准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时一般以牺牲墩柱保护层厚度来保证平面位置的准确,这也就是目前的通病。

另外墩柱钢筋的骨架刚度也就是很重要的方面,钢筋的精确定位目前一般只控制顶与底,如果骨架自身刚度不足,势必导致钢筋中部位置失去控制,进而影响到保护层的控制。

⑵定型钢模板原因定型模板的几何尺寸直接决定成型后墩柱的几何尺寸,墩柱的几何尺寸与钢筋骨架的几何尺寸及平面位置共同决定了保护层。

在其它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模板几何尺寸愈大将导致保护层厚度愈大,反之亦然。

在假设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严格与设计一致的情况下,模板的最大几何尺寸误差也不能超过5mm,如果考虑到钢筋平面位置与几何尺寸的合理误差,模板加工要求的精度就更高。

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工艺直接影响到已经调整并加固完毕的钢筋及模板,如下料方式不当容易造成钢筋与模板间垫块脱离位置,振捣人员上下方式不当容易引起钢筋整体晃动并导致位置偏移,振捣棒插入位置不当容易导致钢筋移位。

2、2、针对性措施研究控制保护层的总体工作思路在严格控制钢筋及模板平面位置、几何尺寸的基础上控制钢筋与模板的距离,并使钢筋、模板及相应的固定设施(垫块、模板固定支架及拉索)形成一个整体,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避免破坏钢筋、模板的整体性,从而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在控制范围内。

遵照这一思路,结合前面的原因分析,针对性的进行措施研究。

⑴墩柱钢筋加工安装墩柱钢筋一般设计为竖向受力主筋按照一定间距焊接固定到环向骨架钢筋上,在主筋外侧按照一定间距盘绕螺旋形箍筋。

因此,控制墩柱钢筋笼的几何尺寸关键在于控制环向骨架钢筋的几何尺寸。

笔者经多个工地观察发现现场加工工人很难准确把握环形骨架钢筋的半径,图纸一般只提供环形骨架钢筋中心轴线半径,无法直接用于生产控制。

经过多次数据测算调整,发现加工环形骨架筋的圆柱形构件半径=环形骨架半径-环形骨架筋钢筋半径-4mm~6mm时效果最好。

环形骨架钢筋直径16mm~20mm时取用4mm,22mm~25mm时取用5mm,大于25mm时取用6mm。

钢筋骨架整体刚度通过加强主筋与环形骨架筋焊接及主筋与外部螺旋形箍筋固定来实现。

在钢筋加工、安装现场发现,对于钢筋笼整体的刚度而言,主筋与螺旋形箍筋的固结尤为重要,建议在主筋与螺旋形箍筋交叉点采用点焊或铁丝梅花形固定,即间隔一个交叉点固定。

另外螺旋形箍筋使用前先调直,在半径相近的圆形构件上弯曲成相近环形半径备用,保证螺旋形箍筋与主筋密贴。

钢筋安装定位先确定中心点,按照图纸设计半径±5mm在现场用墨线标出,钢筋安装时只有全部主筋都落在墨线形成的环内才可固定,完成钢筋的安装工作。

⑵墩柱模板加工墩柱定型钢模板从模板设计、模板加工制作控制模板的几何尺寸。

模板设计一方面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同时考虑模板的周转次数,进行相应的刚度设计;定型钢模板在起吊、运输、使用时需要考虑模板的承载情况,确保使用过程中模板不变形。

模板加工需要设计相应的胎模,在胎模上进行预拼装,检查各项数据指标,合格后电焊固定。

电焊焊接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电焊温度变化在模板内部形成的内应力,防止模板从胎模上落架后由于自身内应力过大逐步变形,根据模板刚度决定一次施焊长度,一般控制在2cm左右,并且实施跳焊,分散模板内部的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

⑶墩柱混凝土浇筑为减轻混凝土入模冲击力对钢筋与模板间垫块的影响,混凝土自由落体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必要时设置减速板。

另外人员上下通过专用软梯,禁止通过攀爬固定完毕的钢筋。

振捣时严格控制振捣棒的落点位置在距离钢筋10cm~15cm 处,禁止振捣棒碰触钢筋。

3、承台、系梁、盖梁、结构钢筋首先应保证钢筋加工时尺寸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以内,同时骨架绑扎成型后要求线形直顺、整齐、稳固,必要时需搭设钢筋固定架,以保证钢筋整体性。

骨架安装时工人尽量不站在钢筋上进行施工,可搭设简易操作平台。

实际施工中因为施工队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使得钢筋安装质量很难保证,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控制:3、1、钢筋下料尺寸不准确,绑扎成型效果差现象:在进行绑扎时,尺寸时大时小,过大放进去无法与主筋密贴,过小放不进骨架中;危害:无法真正让骨架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影响构配件结构受力防治方法:设计钢筋下料卡具、模具与定位器,提前计算与规划好下料尺寸,确保下料批次钢筋几何尺寸一致,消除人为误差。

3、2、钢筋骨架外形尺寸不准现象:在模板外绑扎的钢筋骨架,往模内安放时发现放不进去,或钢筋划刮模板。

危害:使钢筋在混凝土中无足够的保护层厚度。

甚至造成结构承载力降低。

预防措施:制作钢筋骨架加工模架,对每种规格的钢筋实行间距定位,模架的外形必须满足设计的钢筋外形尺寸,防止钢筋绑扎偏斜或骨架扭曲,绑扎过程中必须绑扎牢固,进行整体吊装,适当可将钢筋模架设计的比钢筋骨架外形小1cm 左右。

3、3、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保护层厚不足现象:(1)预制板及箱梁底板、顶板、腹板保护层厚度没有达到规范要求。

(2)预制板制成后,板底出现裂缝,凿开混凝土检查,发现保护层厚度不足。

危害:保护层厚度过小,易事受力筋过早锈蚀,危及结构安全。

防治方法:(1)检查砂浆或者塑胶垫块厚度就是否准确,并根据模板面积大小适当垫够;(2)钢筋网片有可能随混凝土浇捣而沉落时,应采取措施防止保护偏差。

(3)建议采用工厂生产的专业垫块用于施工控制,同时要人为对已合模板的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需要加垫块的地方,主要检查仔细即可。

3、4、露筋现象:结构或构件拆模时,发现混凝土表面有钢筋露出。

危害:钢筋露出,使受力筋没有了保护层,危及结构。

预防措施:(1)砂浆垫块应垫得适量可靠,竖直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应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将垫块挤牢。

(2)严格检查钢筋的成型尺寸:模外绑扎钢筋骨架时,要控制好它的外形尺寸,不得超过允许偏差。

治理方法: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水泥砂浆堵抹。

为保证修复砂浆与原混凝土可靠结合,原混凝土用水冲洗、铁刷刷净,表面湿润,水泥砂浆中掺适量的环氧树脂加以修补;重要部位露筋经技术鉴定后采取专门补强方案处理,不合格的应进行报废处理。

3、5主筋、分布筋间距不符合设计要求,绑扎不顺直现象:主筋分布筋因间距掌握不好,有大有小,且纵横不成直线。

危害:使结构混凝土因受力钢筋不直,分布不均而不能有效抵抗主拉应力,而发生裂缝。

预防措施:在模具上成型,配合卡具等定位器进行安装,然后逐点进行绑扎。

4、梁板钢筋施工相关措施:一就是钢筋加工从下料抓起,严抓钢筋起弯平顺度、角度。

尽量减少对后续工作的影响;二就是钢筋绑扎、安装准确定位,采用钢筋定位架与钢尺配合标记施工,确保符合设计要求,无漏筋现象;三就是钢筋的保护层垫块使用梅花形高强度砂浆垫块,绑扎牢固可靠,并加强马蹄处钢筋保护层控制;五就是自检控制,查漏补缺;六就是将可行性与实用性不断完善与改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

5、桥面铺装钢筋5、1、桥面铺装钢筋网片由于面积大,所以不容易固定,建议梁板预制时在梁顶预埋门形筋(高度、大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预埋钢筋可经设计增加;5、2、铺装钢筋网片安装时与预埋门形筋焊接固定,以保证上部净保护层为准,最后整个桥面钢筋形成一个整体平面,无论就是站人还就是施工中都很难被扰动,因此可以有效控制保护层厚度。

6、防撞墙钢筋6、1、防撞墙钢筋在应边梁预制时预埋连接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扰动教大,位置偏移后使得防撞墙钢筋保护层无法保证,造成防撞墙砼表面裂纹较多。

6、2、建议在边梁预制时将防撞墙钢筋绑扎成形,取消连接筋后直接与大梁翼板钢筋焊接固定,顶端用固定架进行固定,确保线形顺直,尺寸准确,梁板浇筑砼后钢筋自然稳固直顺,且可以免掉防撞墙钢筋焊接工序,使防撞墙质量更有保障。

二、涵洞工程1、整体式涵洞基础上部钢筋网片的固定措施在模板顶部用钢管单独搭设网格状钢筋固定架,要求与模板体系脱离,在模板外两侧及仓内分别设2-3根钢管柱,以维持钢管架子的稳定,仓内钢管柱直接套PVC管在施工后拔出,并用砼灌满;将制作好的钢筋网片用8#铁丝吊在固定架上,吊点均匀布置,要求满足保护层要求,并使钢筋网片保持水平、不下沉;2、涵洞台帽钢筋的固定措施待砼浇至台帽底部时,暂停砼施工,立即在仓内绑扎安装钢筋骨架,并在准确定位后用铁丝吊在上部钢管或拉杆上,防止钢筋因砼振捣发生下沉;台帽前沿侧向钢筋保护层厚度可采用焊接钢筋头来控制,钢筋头与模板的接触面应切成斜面,按一个沉降缝左、中、右不少于三点设置;靠背墙一侧同样用钢筋焊住与背墙模板顶死,控制钢筋骨架偏移。

3、预制盖板盖板钢筋绑扎成型后,在底板及两侧安放符合要求的塑料垫块(或合格的砂浆垫块,必须与钢筋绑死),骨架上部采取固定措施,防止钢筋骨架上浮。

三、隧道工程二次衬砌1、一般用垫块,有成品塑料垫块,还有自己做的高标号砂浆垫块,前者有眼,可以穿扎丝绑在钢筋上,后者在制作的时候就把扎丝预埋在垫块里,在无拱架的地段,围岩表面坑洼不平,只要保证模板一侧的保护层厚度就可以了,可以用架立筋加长抵在围岩表面的办法来定位,架立筋与防水板接触的一段做成弯钩,防止顶破防水板。

2、山岭隧道如果围岩在Ⅳ级或以上,光面爆破的质量一定要控制好,这样就不会出现过大的欠挖与超挖,初期支护喷混凝土的厚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二衬混凝土的厚度。

超挖的一班结果就是:为了达到隧道轮廓尺寸的要求,二衬时钢筋保护层会偏厚,多则10cm,甚至更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