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北邮 通信网实验报告

北邮 通信网实验报告

北京邮电大学实验报告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班级:2013211124学号:姓名:实验一 ErlangB公式计算器一实验内容编写Erlang B公式的图形界面计算器,实现给定任意两个变量求解第三个变量的功能:1)给定到达的呼叫量a和中继线的数目s,求解系统的时间阻塞率B;2)给定系统的时间阻塞率的要求B和到达的呼叫量a,求解中继线的数目s,以实现网络规划;3)给定系统的时间阻塞率要求B以及中继线的数目s,判断该系统能支持的最大的呼叫量a。

二实验描述1 实验思路使用MATLAB GUITOOL设计图形界面,通过单选按钮确定计算的变量,同时通过可编辑文本框输入其他两个已知变量的值,对于不同的变量,通过调用相应的函数进行求解并显示最终的结果。

2 程序界面3 流程图4 主要的函数符号规定如下:b(Blocking):阻塞率;a(BHT):到达呼叫量;s(Lines):中继线数量。

1)已知到达呼叫量a及中继线数量s求阻塞率b 使用迭代算法提高程序效率B(s,a)=a∙B(s−1,a) s+a∙B(s−1,a)代码如下:function b = ErlangB_b(a,s)b =1;for i =1:sb = a * b /(i + a * b);endend2)已知到达呼叫量a及阻塞率b求中继线数量s考虑到s为正整数,因此采用数值逼近的方法。

采用循环的方式,在每次循环中增加s的值,同时调用 B(s,a)函数计算阻塞率并与已知阻塞率比较,当本次误差小于上次误差时,结束循环,得到s值。

代码如下:function s = ErlangB_s(a,b)s =1;Bs = ErlangB_b(a,s);err = abs(b-Bs);err_s = err;while(err_s <= err)err = err_s;s = s +1;Bs = ErlangB_b(a,s);err_s = abs(b - Bs);ends = s -1;end3)已知阻塞率b及中继线数量s求到达呼叫量a考虑到a为有理数,因此采用变步长逼近的方法。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一一、实验目的:1.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日常维护;2.了解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al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stp的基本配置步骤;3.了解vlan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步骤。

二、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的任务要求,参考实验指导材料,完成实验,输入操作命令,观察输出结果,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2.在两台交换机的相应端口上开启STP,避免环路的出现,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3.两台交换机分别划分两个valn:vlan10、vlan20,要求同vlan能够跨越交换机互通,详细记录每个步骤的操作结果。

三、实验原理:1.STP协议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基本定义:STP(Spanning-Tree Protocol),中文称生成树协议作用是能够发现并自动消除冗余网络拓扑中的环路。

它由规范IEEE 802.1D 规定,是指通过生成树的算法,暂时切断所有冗余的连接,使网络拓扑生成一个树的结构,消除网络循环,即保证从树的一点到其它任何一点只有一条路径。

STP 使用一种称为网桥协议数据单元BPDU (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 ),它携带一些必要的信息在整个网络中进行多目广播,通过BPDUs的信息,完成生成树。

基本原理:①所有连接的网桥通过多播发送BPDUs,通告自己的网桥ID,找到具有最低网桥ID 网桥,并选举这个网桥为根网桥(Root),即“树干”;②计算非根网桥到根网桥的路径开销(cost),选择与根网桥连接的具有最低开销的端口为根端口(root port );③选择其他网桥到根网桥具有最低路径开销的端口为指定端口(designated port),该网桥为指定网桥(designated bridge ),其他与根网桥相连的端口为非指定端口(Nondesignated port);④设置根端口、指定端口转发数据(forwarding) ,非指定端口阻塞(blocking) 。

通信网实验报告

通信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网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2. 掌握通信网中常见设备的功能和应用。

3. 学习通信网实验平台的操作方法。

4. 分析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过程,提高网络性能。

二、实验设备1. 通信网实验平台2. 交换机3. 路由器4. 光纤跳线5. 网络分析仪三、实验内容1. 通信网基本组成- 观察实验平台,了解其组成和功能。

- 分析通信网中各个部分的作用,如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

2. 交换机操作- 学习交换机的配置方法,如VLAN配置、端口镜像等。

- 通过实验,掌握交换机的基本操作,实现网络中的设备互联。

3. 路由器操作- 学习路由器的配置方法,如静态路由、动态路由等。

- 通过实验,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4. 光纤跳线操作- 学习光纤跳线的连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 通过实验,掌握光纤跳线的操作,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5. 网络分析仪使用- 学习网络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如带宽测试、网络性能分析等。

- 通过实验,掌握网络分析仪的使用,对通信网进行性能测试。

6.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 观察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过程,分析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

- 学习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如传输速率、延迟、丢包率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平台- 根据实验要求,连接交换机、路由器、光纤等设备,搭建通信网实验平台。

2. 配置交换机- 配置VLAN,实现网络中的设备分组。

- 配置端口镜像,观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情况。

3. 配置路由器- 配置静态路由,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数据传输。

- 配置动态路由,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和可靠性。

4. 光纤跳线连接- 连接光纤跳线,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5. 网络分析仪测试- 使用网络分析仪测试通信网的带宽、延迟、丢包率等性能指标。

6. 数据传输过程分析- 观察网络中的数据传输过程,分析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路径和关键因素。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换机配置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配置VLAN,成功实现了网络中的设备分组。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

测试网络连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测试网络连通性,通过检测网络中的主机是否能够相互通信,以及诊断和解决网络通信中的问题。

实验材料- 一台笔记本电脑- 一条网线- 一个交换机实验过程1. 连接设备:首先,将笔记本电脑通过网线与交换机相连。

2. 确认设备配置:打开笔记本电脑的网络设置,确保网络配置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3. 检测局域网内连通性:使用ping命令测试局域网内其他设备的连通性。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观察是否有响应。

4. 检测跨网段连通性:如果局域网内连通性正常,现在可以测试不同网段之间的连通性。

在命令提示符或终端中输入`ping 目标IP地址`,观察是否能够收到回应。

5. 解决问题:如果在以上步骤中出现了连通性问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解决:- 检查物理连接:确认网线连接是否牢固,交换机电源是否正常。

- 检查配置:确认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

- 检查防火墙设置:防火墙设置可能会阻止网络通信,可以尝试关闭防火墙或修改相关设置。

- 检查路由器设置:如果网络中有路由器,确保路由器的配置正确,包括路由表和NAT设置等。

6. 记录结果:将每一步的测试结果记录下来,包括成功与失败的测试案例。

实验结果通过以上步骤,本次实验得出了以下结果:1. 局域网内连通性测试:所有主机都能够正常互相通信,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均为成功。

2. 跨网段连通性测试:不同网段之间的连通性也正常,ping命令的测试结果均为成功。

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测试了网络的连通性,并通过尝试不同的解决方法解决了出现的问题。

在未来的网络配置和故障排除中,我们可以借鉴以下经验:- 确认物理连接是否牢固和设备电源是否正常,很多网络问题都是由于这些简单的问题导致。

- 提前检查设备的网络配置是否正确,包括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等。

- 如果出现连通性问题,可以尝试暂时关闭防火墙或修改防火墙设置,以排除防火墙的干扰。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3.了解常用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二、实验器材1.一台个人电脑;2.路由器;3.交换机;4.网线。

三、实验内容1.网络拓扑实验在实验室里,搭建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将一台个人电脑连接到路由器上,并连接到互联网。

再连接一个交换机,将多台电脑连接到该交换机上。

通过该拓扑结构,实现多台电脑之间的数据通信和与互联网之间的数据交换。

2.数据通信实验在搭建好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下,通过两台电脑之间进行数据通信实验。

使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连通性,并观察网络延迟和丢包情况。

3.网络协议实验通过 Wireshark 软件,抓包分析网络数据通信过程中所使用的网络协议。

了解常用的网络协议,如 TCP/IP、HTTP、FTP等,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1.搭建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根据实验要求,将个人电脑连接到路由器上,并通过交换机将多台电脑连接到该交换机上。

2.进行数据通信实验在两台电脑上分别打开命令行窗口,使用ping命令进行相互通信测试。

观察通信情况,记录网络延迟和丢包情况。

3.进行网络协议实验在两台电脑上安装 Wireshark 软件,并打开抓包分析功能。

进行数据通信测试,并观察抓包结果。

分析抓包结果,了解所使用的网络协议和其工作原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网络拓扑结构搭建成功,多台电脑之间能够正常通信,并与互联网连接良好。

2.数据通信实验结果良好,延迟较低,丢包率较低。

3. 使用 Wireshark 软件抓包分析结果显示,数据通信过程中使用了TCP/IP、HTTP等协议,并且这些协议都能够正常工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掌握了数据通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了解了常用的数据通信网络协议。

通过实验,我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拓扑结构,并进行了数据通信实验和网络协议实验。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

通信实验报告范文实验报告:通信实验引言: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还是不同设备之间的互联,通信技术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探究通信原理以及了解一些常用的通信设备。

实验目的:1.了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学习通信设备的基本使用方法。

3.探究不同通信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

实验材料和仪器:1.两台电脑2.一个路由器3.一根以太网线4.一根网线直连线实验步骤:1.首先,将一台电脑与路由器连接,通过以太网线将电脑的网卡和路由器的LAN口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正常。

2.然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连接路由器的WAN口,同样使用以太网线连接。

3.确认两台电脑和路由器的连接正常后,打开电脑上的网络设置,将两台电脑设置为同一局域网。

4.接下来,进行通信测试。

在一台电脑上打开终端程序,并通过ping命令向另一台电脑发送数据包。

观察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5.进行下一步实验之前,先断开路由器与第二台电脑的连接,然后使用直连线将两台电脑的网卡连接起来。

6.重复第4步的测试,观察直连线下数据包的传输速率和延迟情况。

实验结果:在第4步的测试中,通过路由器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高,延迟较低。

而在第6步的测试中,通过直连线连接的两台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可以说明路由器在数据传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

讨论和结论:本次实验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通信系统,对通信原理进行了实际的验证。

路由器的加入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使两台电脑之间的通信更加高效。

而直连线则不能提供相同的效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延迟较高。

因此,在实际网络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路由器进行数据传输。

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1.实验中使用的设备和网络环境可能会对实际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实验中的数据传输速率和延迟可能受到网络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实验报告

实验一隐终端和暴露终端问题分析一、实验目的结合仿真实验分析载波检测无线网络中的隐终端问题和暴露终端问题。

二、实验设定与结果基本参数配置: 仿真时长100s;随机数种子1;仿真区域2000x2000;节点数4。

节点位置配置:本实验用[1] 、[2]、[3] 、[4]共两对节点验证隐终端问题。

节点[1]、[2]距离为200m, 节点[3]、[4]距离为200m, 节点[2]、[3]距离为370m。

1234业务流配置: 业务类型为恒定比特流CBR。

[1]给[2]发, 发包间隔为0.01s, 发包大小为512bytes;[3]给[4]发, 发包间隔为0.01s, 发包大小为512bytes。

实验结果: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Server address: 2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Node: 1,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Client address: 1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4975616Node: 2,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9718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Server address: 4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sent: 5120000Node: 3, Layer: AppCbrClient,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sent: 10000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Client address: 3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bytes received: 5120000Node: 4, Layer: AppCbrServer, (0) Total number of packets received: 10000结果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 节点[2]无法收到数据。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

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实验报告》无线通信技术是当今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线通信技术,我们进行了一次无线通信实验,以下是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实验内容:1. 了解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学习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3.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实际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步骤:1. 阅读相关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知识,了解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2. 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搭建无线通信系统实验平台;3. 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调试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4.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无线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们也发现无线通信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可以在移动通信、物联网、航空航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结论:无线通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它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整个社会的进步。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搭建和调试方法,提高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能力。

希望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能够更好地应用无线通信技术,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北京工业大学通信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北京工业大学通信网络基础实验报告

通信网络基础实验报告学号:姓名:同组者:专业:通信工程指导老师:孙恩昌目录一、实验目的: (3)二、实验设备 (3)三、实验内容 (3)四、停等式ARQ简介 (3)五、发送端算法: (4)六、ARQ性能: (4)七、停等式ARQ链路利用率 (4)八、有帧丢失时的传输效率 (5)九、实验运行基本条件: (6)十、程序实现: (6)十一、心得体会: (6)一、实验目的:1.理解数据链路层ARQ协议的基本原理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程序语言的实现能力二、实验设备微型计算机、Visual6.0开发环境三、实验内容根据等停式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根据返回N-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根据选择重传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根据并行等待ARQ协议基本理论,编写协议算法,进行仿真;四、停等式ARQ简介停等式ARQ的基本思想是在开始下一帧传送以前发送端发出一个包后,等待ACK,收到ACK,再发下一个包,没有收到ACK、超时,重发重发时,如果ACK 不编号,因重复帧而回复的ACK,可能被错认为对其它帧的确认五、发送端算法:(1)SN = 0(2)从高层接收数据,分配一个序号(3)发送第SN 号帧(4)等待接收端的确认信号(5)给定时间内收到确认帧,如果RN > SN,设RN为SN,发送该SN 号帧(6)给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确认帧,重复发送原SN 号帧(7) RN = 0(8)接受到一个无错的、SN 序号等于RN 的帧,向上层递交该帧,RN 加1,在规定时间内,向发送端回复一个带有RN 的帧六、ARQ性能:正确性(Correctness)稳妥性(Safety):提交数据顺序、无重复活动性(Liveness):持续送达效率(Efficiency)吞吐量:接收端向高层呈送帧的速率时延:从发送端收到上层数据的第一个比特开始,到接收端将最后一个比特交付上层的时间链路利用率:链路传输容量用于有效帧传送的比例优点:比较简单。

无线移动实验报告

无线移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

2. 掌握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

3. 熟悉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组建和优化。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环境1. 实验设备: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电脑、测试仪器等。

2. 实验软件:无线移动通信仿真软件、网络配置软件等。

3. 实验场地:无线移动通信实验室。

三、实验内容1. 无线移动通信原理(1)无线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无线移动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在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其主要特点是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以实现随时随地通信。

(2)无线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1)调制解调技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通过无线信道传输,接收端再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

2)编码技术:将原始信息进行编码,提高传输效率和抗干扰能力。

3)多址技术:在无线信道中,多个用户共享同一信道,实现多用户通信。

4)同步技术:确保移动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时间同步,提高通信质量。

5)功率控制技术:根据信道质量调整发射功率,降低干扰和功耗。

2. 无线移动通信设备配置(1)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连接将无线移动通信设备与电脑连接,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参数配置1)设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配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信道、频率、功率等无线参数。

3)设置无线移动通信设备的QoS(服务质量)参数。

3.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组建(1)组建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根据实验需求,设计无线移动通信网络拓扑结构。

(2)配置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设备1)配置无线接入点(AP)和基站(BS)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

2)配置AP和BS的无线参数,如信道、频率、功率等。

3)配置AP和BS之间的互联,确保网络互联互通。

4. 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优化(1)信道优化根据信道质量,调整AP和BS的信道、频率、功率等参数,提高通信质量。

(2)功率控制优化根据信道质量,动态调整AP和BS的发射功率,降低干扰和功耗。

大连理工大学通信网实验-实验一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通信网实验-实验一实验报告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学院(系):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班级:电通1402姓名:糜智华学号:201483051 组:___实验时间:2016年11月14日18:00-21.00 实验室:C221 实验台:37号机指导教师:李小兵实验一程控交换机语音通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和要求通过该实验使学生理解通信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和掌握现代通信网的网络拓扑结构、通信网使用的设备连接方法和信号传输过程。

本实验将进行基于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语音通信实验。

通过对交换机的简单配置,了解电话网的基本组成和交换机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熟悉固定电话的接续流程,以对将来通信行业的硬件和软件工作有一定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实验内容a)熟悉实验室通信设备,了解各通信设备基本功能,能够简单配置和操作设备。

b)操作和配置程控交换机,实现电话之间通话实验实验原理电话网是传递电话信息的电信网,是可以进行交互型话音通信、开放电话业务的电信网。

电话网包括本地电话网、长途电话网、国际电话网等多种类型。

是业务量最大、服务面最广的电信网。

电话网经历了由模拟电话网向综合数字电话网的演变。

除了电话业务,还可以兼容许多非电话业务。

因此电话网可以说是电信网的基础。

最早的电话通信形式只是两部电话机中间用导线连接起来便可通话。

电话网采用电路交换方式,由发送和接收电话信号的用户终端设备(如电话机)进行电路交换的交换设备(电话交换机)、连接用户终端和交换设备的线路(用户线)和交换设备之间的链路(中继线)组成。

电话网基本结构形式分为多级汇接网和无级网两种。

端局:端局就是直接下挂用户或者直接拨入(DID局)的交换机。

在移动通信中,端局之间若没有进行直连,则通过汇接局进行连接,运营商之间的中继互联是通过关口局来进行连接的。

关口局是出网的局点。

各个端局通过中继的方式汇聚到一个局点,再上行到关口局或长途局。

汇接局:汇接局属于本地网内的一种交换局,它汇接各端局通过中继线送来的话务量,然后送至相应的端局。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

无线网络技术全部实验报告含选作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2.掌握无线局域网的建立和配置方法;3.了解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问题。

二、实验内容1.确定实验需求,并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2.建立无线局域网并进行配置;3.测试无线网络的速度和稳定性;4.分析无线网络安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三、实验步骤1.确定实验需求:考虑到实验环境的特点和预期使用需求,确定实验中需要建立的无线局域网的规模、范围和设备要求。

2.选择适当的设备和工具:根据实验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无线路由器、无线网卡等设备,并准备好相应的安装、配置和测试工具。

3.建立无线局域网:根据选定的设备和工具,按照相关操作手册,按图示连接路由器、网卡等设备,并进行相应的电源接入和网线连接等操作。

4.进行配置:根据实验需求和设备特点,进行无线局域网的配置,包括设置网络名称、密码、IP地址等参数。

5.测试速度和稳定性:使用专业的无线网络测试工具,对建立的无线局域网进行速度和稳定性测试,并记录测试结果。

6.分析安全问题:通过专业的无线网络安全分析工具,对建立的无线局域网进行安全问题分析,包括扫描可能存在的漏洞和攻击面等。

7.提出解决方案: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设置强密码、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更新设备固件等。

8.完成实验报告: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内容、步骤、分析和解决方案等。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1.建立无线局域网: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一个范围为100平方米的无线局域网,使用了一台无线路由器和多台无线网卡。

4.分析安全问题:使用安全分析工具对网络进行分析,发现无线网络存在弱密码漏洞和未关闭的不必要网络服务。

5.提出解决方案:将无线网络密码更改为复杂的组合,并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如远程管理等,定期更新设备固件。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无线通信的原理和技术,并掌握了无线局域网的建立和配置方法。

《通信与网络》实验报告1

《通信与网络》实验报告1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通信与网络》实验报告实验一PCM编解码实验人员班级:无46 姓名:侯云钟学号:2014011165同组人员班级:无46 姓名:潘奕飞学号:2014011187实验时间2016年11月24日1实验目的1) 了解语音信号脉冲编码调制(PCM)编译码的工作原理及实现过程2) 验证PCM 编译码原理3) 初步了解PCM 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4) 了解语音信号数字化技术的主要指标,学习并掌握相应的测试方法2实验内容1) 观察测量 PCM 调制解调的各种时隙信号2) 观察编译码波形3) 描绘 PCM 量化曲线3实验原理PCM实验结构示意图其中FPGA 芯片主要功能为控制DDS 产生一个正弦信号让PCM 进行抽样和编码,并且作为传输中介让编码后的PCM信号转送到PCM解码接口,其中虚线框为 PCM编解码芯片TP3070的功能范围,我们通过两路示波器观察原始信号和经过编解码后的信号,验证 PCM 传输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PCM 为典型的非线性编码模型,目前国际上根据ITU-T 的建议一般以13 段折线近似的 A律和 15 段折线近似的μ律作为国际标准, A 律主要用于欧洲和中国,μ律用于美国和日本。

本次实验采用的 PCM 编译码芯片为 TP3070,可同时支持 A 律、μ律编码(本次实验采用的编码格式为 A 律自然码格式),具有输入、输出幅度可调、标准串行命令输入等功能,TP3070的内部结构框图如下所示:4结果与分析4.1实验流程利用PCM实验模块的电路连接,实现利用PCM编解码的整个过程,DDS 信号发生芯片在单片机设定的频率下产生一个正弦波信号,由管脚IOUTB_SOURCE (管脚28VFXI)输入PCM 芯片,PCM 芯片编码后产生二进制码流由DX0/1 输出进入FPGA芯片,FPGA 内部将其和输出DR 相连,即码流又将流回PCM 芯片的码流输入端DR0/1,将PCM芯片的输入、输出采样信号同步后即可在端口VFRO 解码得到恢复信号。

北邮信息工程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2报告——M 排队系统

北邮信息工程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2报告——M 排队系统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班级:姓名:学号:序号:日期: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二M/M/1 排队系统一、实验目的M/M/1 是最简单的排队系统,其假设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的Poisson 过程,服务时间是参数为的负指数分布,只有一个服务窗口,等待的位置有无穷多个,排队的方式是FIFO。

M/M/1 排队系统的稳态分布、平均队列长度,等待时间的分布以及平均等待时间,可通过泊松过程、负指数分布、生灭过程以及Little 公式等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求解。

本次实验要求实现M/M/1 单窗口无限排队系统的系统仿真,利用事件调度法实现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并统计平均队列长度以及平均等待时间等值,以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二、实验内容根据排队论的知识我们知道,排队系统的分类是根据该系统中的顾客到达模式、服务模式、服务员数量以及服务规则等因素决定的。

1、顾客到达模式设到达过程是一个参数为的Poisson 过程,则长度为的时间内到达k 个呼叫的概率服从Poisson 分布,即,其中λ0为一常数,表示了平均到达率或Poisson 呼叫流的强度。

2、服务模式设每个呼叫的持续时间为,服从参数的负指数分布,即其分布函数为。

3、服务规则先进先服务的规则(FIFO)4、理论分析结果在该M/M/1 系统中,设,则稳态时的平均等待队长为(不是,顾客的平均等待时间为。

第1页通信网理论基础实验报告三、实验内容1、仿真时序图示例本实验中的排队系统为当顾客到达分布服从负指数分布,系统服务时间也服从负指数分布,单服务台系统,单队排队,按FIFO 方式服务为M/M/1 排队系统。

理论上,我们定义服务员结束一次服务或者有顾客到达系统均为一次事件。

为第i 个任何一类事件发生的时间,其时序关系如下图所示。

S1 S2 S3 S4 D2 D3 D4 D5 b0 b1 b2 b3 b4 b5 b6 b7 b8 b9 t1 t2 c1 t3 c2 t4 c3 t5 150 t t0 A3 A4 A5 A1 A2 bi第i 个任何一类事件发生的时间ti第i 个顾客到达类事件发生的时间ci第i 个顾客离开类事件发生的时间Ai为第i-1 个与第i 个顾客到达时间间隔Di第i 个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长度Si第i 个顾客服务的时间长度顾客平均等待队长及平均排队等待时间的定义为1 T 1 n Qt dt Ri T 0 Q n Q n T i 1 其中,为在时间区间上排队人数乘以该区间长度。

大学城通信网实验报告

大学城通信网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通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2. 掌握通信网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3. 熟悉通信网中的调制解调技术;4.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内容1. 通信网基本原理与组成;2. 数据传输过程;3. 调制解调技术;4. 通信网实验操作。

三、实验环境1. 实验室设备:计算机、通信实验箱、双绞线、同轴电缆等;2. 软件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通信实验软件。

四、实验步骤1. 通信网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1)观察通信实验箱,了解其组成和功能;(2)学习通信网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通信、数字通信、光纤通信等;(3)掌握通信网中的传输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4)分析通信网中的信号调制解调过程。

2. 数据传输过程实验(1)观察通信实验箱,了解数据传输过程;(2)学习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包括信号编码、调制、传输、解调、信号解码等;(3)掌握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如同步、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4)分析数据传输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调制解调技术实验(1)观察通信实验箱,了解调制解调技术;(2)学习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包括调幅、调频、调相等;(3)掌握调制解调器的种类和特点;(4)分析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网中的应用。

4. 通信网实验操作(1)根据实验指导书,完成通信实验箱的连接;(2)按照实验步骤,进行通信实验操作;(3)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4)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信网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通信网的基本原理和组成,掌握了通信网中的传输介质和信号调制解调过程。

2. 数据传输过程实验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了解了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3. 调制解调技术实验通过实验,我们学习了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了解了调制解调器的种类和特点,分析了调制解调技术在通信网中的应用。

4. 通信网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我们熟悉了通信实验箱的使用,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

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实验仪器:电脑,交换机,路由器,网络线等。

实验过程:1. 实验一:网络拓扑结构的搭建根据实验要求,我们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

使用交换机和网络线将几台电脑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星状拓扑结构。

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和连接无误。

2. 实验二:IP地址配置和子网划分IP地址是数据通信网络中的基本寻址方式。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需要给每台电脑分配一个IP地址,并进行子网划分。

根据实验要求,可以使用私有IP地址,如192.168.1.1、192.168.1.2等,并通过子网掩码将网络划分为不同的子网。

3. 实验三:路由器配置和静态路由设置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路由器来连接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网。

首先,需要将路由器与交换机相连,并配置路由器的基本参数,如IP地址、子网掩码等。

接下来,配置路由器的静态路由,用于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4. 实验四:网络访问控制列表(ACL)实现网络访问控制列表是一种用于控制数据包流动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ACL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访问控制。

通过配置ACL 的规则,可以限制某些子网对其他子网的访问权限,从而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5. 实验五:虚拟局域网(VLAN)的配置虚拟局域网是一种将物理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设备组织在一起的技术。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将使用VLAN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隔离和通信。

配置交换机的VLAN信息,并将不同端口划分到不同的VLAN中,可以实现不同子网之间的独立操作。

实验结果:经过以上实验操作,成功搭建了一个简单的数据通信网络。

每台电脑都被分配了一个唯一的IP地址,并通过交换机和路由器实现了不同子网之间的通信。

通过配置ACL和VLAN,还实现了对不同子网的访问控制和隔离。

整个实验过程顺利进行,实验结果令人满意。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深入了解并掌握了数据通信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移动通信期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移动通信期末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移动通信系统组成、信号调制解调、信道特性等方面的理解。

二、实验目的1. 熟悉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功能。

2. 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4. 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内容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本实验通过观察移动通信设备,了解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了解其外观、按键、屏幕等组成部分;(2)观察GSM基站,了解其外观、天线、设备室等组成部分;(3)分析GSM手机与基站之间的通信过程,理解其基本功能。

2. 信号调制解调实验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信号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GSM手机的信号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工作原理;(2)通过实验软件,实现信号的调制解调过程,验证调制解调效果;(3)分析不同调制方式(如QAM、GMSK)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3. 移动通信信道建模实验本实验通过模拟实验,了解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和建模方法。

实验内容如下:(1)观察白噪声信道的特性,了解其产生原因和影响;(2)通过实验软件,模拟白噪声信道对信号的影响,分析信噪比的变化;(3)研究多径干扰对信号的影响,了解其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

4. 移动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模拟移动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内容如下:(1)使用OFDM仿真软件,模拟OFDM调制解调过程,分析其性能;(2)研究DSSS调制解调过程,了解其抗干扰能力;(3)分析不同信道条件下的系统性能,评估系统可靠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实验通过观察GSM手机和基站,我们了解了其组成和基本功能。

实验结果表明,GSM手机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显示屏等部分组成,基站主要由天线、射频模块、基带处理器、控制单元等部分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路径选择实验一、实验目的在进行通信网选择路由时,首选路由和各个迂回路由通常都是按照路径最短的原则进行的,目的是为了使网络费用达到最小。

在求解最短径的算法中常用的有D算法和F算法。

D算法用于求指定节点到其他各节点的最短路径;F算法用于求任意端间最短径。

在实际中都是由计算机实现这两种算法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路由设计。

本次实验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两种算法并能用计算机实现这两种算法。

二、实验内容用编程语言实现F算法。

F算法M文件内容如下:function [w,r]=fsuanfa(m)% F算法的函数文件v_num=size(m);v_num=v_num(1);w=zeros(v_num);r=zeros(v_num);for i=1:v_numfor j=1:v_numif i~=jif(m(i,j)==0)w(i,j)=inf;elsew(i,j)=m(i,j);r(i,j)=j;endendendenddisp W0=disp(w)disp R0=disp(r)for k=1:v_numpause;for i=1:v_numif(i~=k)for j=1:v_numif(w(i,k)+w(k,j)<w(i,j))w(i,j)=w(i,k)+w(k,j);r(i,j)=k;endendendendfprintf('W%d=\n',k);disp(w)fprintf('R%d=\n',k);disp(r)end%r=m./2;end三、实验结果把fsuanfa .m添加到MATLAB的当前目录下,在MA TLAB的command window下运行:lj=[0 2 8 1 0 0 0 02 0 6 0 1 0 0 08 6 0 7 5 1 2 01 0 7 0 0 0 9 00 1 5 0 0 3 0 80 0 1 0 3 0 4 60 0 2 9 0 4 0 30 0 0 0 8 6 3 0];Fsuanfa(lj);可得到如下结果:W0=0 2 8 1 Inf Inf Inf Inf2 0 6 Inf 1 Inf Inf Inf8 6 0 7 5 1 2 Inf1 Inf 7 0 Inf Inf 9 InfInf 1 5 Inf 0 3 Inf 8Inf Inf 1 Inf 3 0 4 6Inf Inf 2 9 Inf 4 0 3Inf Inf Inf Inf 8 6 3 0 R0=0 2 3 4 0 0 0 01 0 3 0 5 0 0 01 2 0 4 5 6 7 01 0 3 0 0 0 7 00 2 3 0 0 6 0 80 0 3 0 5 0 7 80 0 3 4 0 6 0 80 0 0 0 5 6 7 0W1=0 2 8 1 Inf Inf Inf Inf2 0 63 1 Inf Inf Inf8 6 0 7 5 1 2 Inf1 3 7 0 Inf Inf 9 InfInf 1 5 Inf 0 3 Inf 8Inf Inf 1 Inf 3 0 4 6Inf Inf 2 9 Inf 4 0 3Inf Inf Inf Inf 8 6 3 0 R1=0 2 3 4 0 0 0 01 0 3 1 5 0 0 01 2 0 4 5 6 7 01 1 3 0 0 0 7 00 2 3 0 0 6 0 80 0 3 0 5 0 7 80 0 3 4 0 6 0 80 0 0 0 5 6 7 0W2=0 2 8 1 3 Inf Inf Inf2 0 63 1 Inf Inf Inf8 6 0 7 5 1 2 Inf1 3 7 0 4 Inf 9 Inf3 1 54 0 3 Inf 8Inf Inf 1 Inf 3 0 4 6Inf Inf 2 9 Inf 4 0 3Inf Inf Inf Inf 8 6 3 0 R2=0 2 3 4 2 0 0 01 0 3 1 5 0 0 01 2 0 4 5 6 7 01 1 3 02 0 7 02 23 2 0 6 0 80 0 3 0 5 0 7 80 0 3 4 0 6 0 80 0 0 0 5 6 7 0W3=0 2 8 1 3 9 10 Inf2 0 63 1 7 8 Inf8 6 0 7 5 1 2 Inf1 3 7 0 4 8 9 Inf3 1 54 0 3 7 89 7 1 8 3 0 3 610 8 2 9 7 3 0 3Inf Inf Inf Inf 8 6 3 0 R3=0 2 3 4 2 3 3 01 0 3 1 5 3 3 01 2 0 4 5 6 7 01 1 3 023 7 02 23 2 0 6 3 83 3 3 3 5 0 3 83 3 34 3 3 0 80 0 0 0 5 6 7 0W4=0 2 8 1 3 9 10 Inf2 0 63 1 7 8 Inf8 6 0 7 5 1 2 Inf1 3 7 0 4 8 9 Inf3 1 54 0 3 7 89 7 1 8 3 0 3 610 8 2 9 7 3 0 3Inf Inf Inf Inf 8 6 3 0 R4=0 2 3 4 2 3 3 01 0 3 1 5 3 3 01 2 0 4 5 6 7 01 1 3 023 7 02 23 2 0 6 3 83 3 3 3 5 0 3 83 3 34 3 3 0 80 0 0 0 5 6 7 0W5=0 2 8 1 3 6 10 112 0 63 14 8 98 6 0 7 5 1 2 131 3 7 0 4 7 9 123 1 54 0 3 7 86 4 17 3 0 3 610 8 2 9 7 3 0 311 9 13 12 8 6 3 0 R5=0 2 3 4 2 5 3 51 0 3 1 5 5 3 51 2 0 4 5 6 7 51 1 3 02 5 7 52 23 2 0 6 3 85 5 3 5 5 0 3 83 3 34 3 3 0 85 5 5 5 567 0W6=0 2 7 1 3 6 9 112 0 53 14 7 97 5 0 7 4 1 2 71 3 7 0 4 7 9 123 14 4 0 3 6 86 4 17 3 0 3 69 7 2 9 6 3 0 311 9 7 12 8 6 3 0 R6=0 2 6 4 2 5 6 51 0 6 1 5 5 6 56 6 0 4 6 67 61 1 3 02 5 7 52 2 6 2 0 6 6 85 5 3 5 5 0 3 86 6 3 4 6 3 0 85 56 5 5 67 0W7=0 2 7 1 3 6 9 112 0 53 14 7 97 5 0 7 4 1 2 51 3 7 0 4 7 9 123 14 4 0 3 6 86 4 17 3 0 3 69 7 2 9 6 3 0 311 9 5 12 8 6 3 0 R7=0 2 6 4 2 5 6 51 0 6 1 5 5 6 56 6 0 4 6 67 71 1 3 02 5 7 52 2 6 2 0 6 6 85 5 3 5 5 0 3 86 6 3 4 6 3 0 85 5 7 5 567 0W8=0 2 7 1 3 6 9 112 0 53 14 7 97 5 0 7 4 1 2 51 3 7 0 4 7 9 123 14 4 0 3 6 86 4 17 3 0 3 69 7 2 9 6 3 0 311 9 5 12 8 6 3 0 R8=0 2 6 4 2 5 6 51 0 6 1 5 5 6 56 6 0 4 6 67 71 1 3 02 5 7 52 2 6 2 0 6 6 85 5 3 5 5 0 3 86 6 3 4 6 3 0 85 5 7 5 567 0实验二:通信业务量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在通信网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时,需要寻求能够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设计和优化方案是非常重要的,排队论为通信网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Elang B公式和C公式是分析通信网络的主要公式。

Elang B 公式为阻塞呼叫清除系统提供了一个保守的GoS估算,对于有限用户的M/M/m(m,N)系统,通常会产生更小的阻塞概率。

Erlang C公式定义为到达的呼叫需要等待的概率。

在实际中都是由计算机实现这两个公式来帮助设计人员进行通信网络的优化设计。

本次实验目的就是要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两个公式并能用计算机实现这两个公式。

二、实验内容用编程语言实现Erlang C公式。

爱尔兰C公式的函数内容如下:function pw=erlang_c(a,m)%爱尔兰C公式s=0;for k=0:m-1s=s+a.^k/factorial(k);endpw=a.^m./(a.^m+factorial(m).*(1-a/m).*s);end用来画图的M文件—huatu . m内容如下:a=1:0.01:100;m=[5 10 25 50 75 100];for i=1:length(m)pw=erlang_c(a,m(i));loglog(a,pw); %对数坐标set(gca,'XGrid','on'); %画网格线set(gca,'XMinorTick','off');set(gca,'XTick',[1 2 4 6 8 10 20 40 60 80 100]); %x坐标轴刻度设置set(gca,'XMinorGrid','off');set(gca,'Ylim',[0.001 1]); %限定纵坐标的取值范围set(gca,'YGrid','on');set(gca,'YMinorTick','off');hold onendgtext('m=4'); %用鼠标在图形上输入注释for i=2:length(m)gtext(int2str(m(i)));end三、实验结果把erlang_c.m和huatu .m添加到MA TLAB的当前目录下,在command window下运行:huatu;运行结果如下:实验三:Gompertz(龚伯兹)模型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Gompertz模型的基本原理;2.掌握用SPSS软件解决Gompertz模型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熟悉SPSS软件;2.用SPSS软件实现Gompertz(龚伯兹)曲线预测。

三、实验步骤1.打开SPSS for Windows软件,新建一个data文件并保存,打开VariableView界面,定义两个变量t,x,y,如图1所示;图12.打开Data View界面,在变量t下面的栏里依次输入1995-2004各年份,在变量x下对应依次输入1-10(表示1995是第一年,1996是第二年,2004是第10年),在变量y下面的栏里依次对应输入各年份的普及率中间值,如图2所示;图23.选择菜单栏中的Analyze下的Regression下的Curve Estimation,将变量t放入Independent 下的Variable栏中,将变量y放入Dependent栏中,在Models栏中选择Linear,如图3所示;图34.单击Sav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Save Variables栏中选择Predicted Values,Residuals和Prediction intervals,置信区间选择95%,单击Continue,如图4所示;图45.在Curve Estimation栏内右上角单击ok,即可得到计算结果和拟合曲线,计算结果是对拟合精度的分析,其中b0,b1分别是线性拟合公式中的a,b;如图5所示;图56.选择菜单栏中的Analyze下的Regression下的Curve Estimation,将变量x放入Independent 下的Variable栏中,将变量y放入Dependent栏中,在Models栏中选择Linear,如图6所示;图67.单击Sav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Save Variables栏中选择Predicted Values,Residuals和Prediction intervals,置信区间选择95%,单击Continue,如图4所示;8.在Curve Estimation栏内右上角单击ok,即可得到计算结果和拟合曲线,计算结果是对拟合精度的分析,其中b0,b1分别是线性拟合公式中的a,b;如图7所示;图79.用计算结果中的b0,b1根据算法原理算出A,k,带入Gompertz模型中即可得到Gompertz 模型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