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工艺设计与生条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如何提高梳棉生条质量

如何提高梳棉生条质量

三一文库()〔如何提高梳棉生条质量〕*如何提高梳棉生条质量梳棉工序的重要地位在棉纺工程中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如何提高生条质量一直以来是棉纺厂主要工作任务之一,那么提高棉条质量的主要途径有哪些呢?棉纺人之家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

(一)加强基础性工作,改善机械状态改善机械状态,进行专件检修,是提高棉条质量的根本性工作。

在日常运转中,梳棉机的某些部件发生磨损,走动,锈蚀等,必须及时加以校正,修理、保养,以保持良好的机械状态,为提高产品质量奠定基础。

改善机械状态的主要措施:●认真做好梳棉机检修工作,严格按梳棉机修理质量技术要求进行维修。

●锡林首夫轴线同轴度要有所提高,装配后轴的径向圆跳动0.01mm,滚筒体表面直线度、径向圆跳动0.02mm。

●校锡林、道夫、刺辊的动平衡,平衡振幅0.05mm。

●检修刺辊闷头,减小轴的弯曲,偏心,提高刺辊包卷的圆整度。

●检修锡林,道夫、刺辊轴承,控制轴与轴承间隙,必须时及时更换轴承。

●盖板铁骨整修,提高盖板大平面的平面度。

垫平铁骨的方法包括:粘贴纸柏,涂石膏,涂环氧树脂以及涂醇酸腻子等。

盖板踵趾面修理应保持踵践差的一致性。

●检修曲轨,务求主要分梳区域锡林与盖板的隔距保持准确一致。

修理曲轨时在专用设备上进行,检修程序为:曲轨内侧面铲刮车曲轨外圆磨光外圆。

●检修给棉罗拉,提高给棉罗拉精度。

●检修给棉板,包括工作(分梳)面,圆弧面以及和机架接触的底面三个部分。

●检修锡林前后罩板,其圆弧、平直,光洁,对于控制气流、防止纤维飞散、减少棉结和改善棉网质量具有一定的作用。

检修时可采用敲压、刮铲的方法,对变形大、损伤严重的罩板,则采用磨修的方法。

●改进大小漏底的结构,使弧长和曲率半径符合滚筒直径和各点隔距要求。

●整顿磨辊减少弯曲和偏心。

(二)做好“四锋一准”工作经常做好锡林,道夫、盖板,刺辊等分梳元件的磨砺工作(新机型有五锋一准的说法,五锋主要是指加的附加分梳元件),保持针齿锋锐状态,同时注意校正各部位的隔距,保持准确一致,以充分发挥梳理,均匀转移的效能,为提高生条质量创造条件。

纺织技术前纺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纺织技术前纺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纺织技术前纺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棉纺企业的产品质量控制是一项连续、复杂而又前后相互关联的系统工程,想要科学管理、精准控制,就必须掌握纺纱各工序质量控制要点。

1 开清棉工序质量控制要点开清棉工序应掌握的工艺原则:多包抓取、精细抓棉、混和充分、渐进开松、早落少碎、梳打适当、少伤纤维。

(1)抓棉机尽可能“多包抓取、勤抓少抓”,以实现精细抓棉。

(2)原料应混和均匀,混和越均匀,越有利于解决色差、色档问题,提高成纱条干均匀度,降低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

(3)清花按排包图进行排包,高包削高嵌缝、低包抖松平齐,确保混棉均匀,防止色差、加强棉台巡回,及时拣出大杂。

(4)提高各单机运转效率,抓棉机每次下降距离最好在1.5mm 以下,保持各单机和输棉管道连续、稳定地供应生产,以有效降低棉卷重量不匀率、降低梳棉生条重量不匀率。

(5)各单机打手尘棒下面不允许有挂花及堵塞尘棒的现象,挡车人员要定时检查清理。

(6)原料经过各单机开松打击后,短绒、棉结会不断增加,所以必须通过优化打手速度和隔距来降低短绒和棉结增长率。

(7)输送棉流的管道尽量减少转弯换向,要保持通畅,减少原料在管道内翻转摩擦。

2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要点梳棉工序掌握工艺原则:针布锋利无损伤,保证四锋一准、确保合理的针面负荷和梳理度,加强转移,提高分梳质量、降低生条结杂和短绒率。

(1)要保证设备安全和人身安全,设备上应防止清洁工具等异物进入机内而损坏针布等关键器材;车未停稳不许动手操作的部位,要对员工反复强调并加强检查。

(2)棉网清洁器和各落棉吸点不允许存在堵花现象,否则会增大棉结、杂质的排除难度。

(3)锡林、道夫三角区挂花会造成棉网边部云斑、乱纤维团,增加后工序粗节、棉结纱疵。

(4)给棉罗拉两侧检测点的微电压值要一致,需监督维修、电工定期校正,否则匀整失效纺出的条子重量波动大,不合格条子多。

(5)自调匀整传动部分要保持清洁、灵敏,发现链条伸长和蹦齿的,要及时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给棉罗拉缠花的,挡车工随时检查清除。

梳棉管理制度

梳棉管理制度

梳棉管理制度一、引言梳棉是纺织行业生产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成品面料的质量和效率。

为了确保梳棉工作的顺利进行,减少生产中的损耗和浪费,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梳棉管理制度。

本文将介绍梳棉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以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管理目标1. 提高棉纤维的整理质量,确保成品面料的质量稳定。

2. 控制梳棉损耗,减少原料浪费。

3.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三、管理内容1. 梳棉操作规程(1)梳棉前的准备工作a. 棉纤维的分类和分级b. 棉纤维的粗细度和长度测定c. 棉纤维的预处理和配比d. 设备清洁和检查(2)梳棉操作流程a. 设备预热b. 上浆和除尘c. 梳棉排梳d. 提条和并条e. 电子计数和束芯f. 高速并条和拉伸g. 平条和梳壳整理h. 收集废棉2. 棉纤维质量控制(1)对棉纤维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长度、细度、杂质含量等指标的测定。

(2)对棉纤维进行分级,确保每个等级的棉纤维得到合理利用。

3. 设备维护和保养(1)每日对梳棉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部件。

(2)定期对设备进行大修和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4. 梳棉质量检验(1)对成品棉条进行质量检验,包括粗细度、强力和断裂伸长率等指标的测定。

(2)制定成品棉条的合格标准,确定出厂前的质量检验标准。

5. 废弃棉纤维的处理和利用(1)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棉纤维进行分类和处理,可以通过回收再利用或者销售废弃棉纤维,降低废弃物处理的成本。

6. 梳棉工作制度(1)对梳棉工作的排班和员工的技能培训进行安排,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转。

(2)建立一套梳棉员工的考核制度,对员工的生产绩效进行评价和激励。

四、管理方法1. 人员培训(1)对梳棉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包括操作流程、设备维护和安全生产等方面的培训。

(2)定期组织技能竞赛和培训交流活动,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2. 设备更新(1)根据市场需求和新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和外购新型梳棉设备。

梳棉工艺的设计与生条质量控制

梳棉工艺的设计与生条质量控制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作用和地位(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怎样就纺得怎样”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2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目标(1)纤维分离度,即将纤维束分解成单纤维状态;------顺利实现牵伸的基础;------纤维与结杂的充分分离是去除结杂的基础;----- 纤维以单纤维状态实现更充分混合(2)尽可能去除棉结与杂质------普梳工艺基本上是除杂的最后一道关口;------精梳品种还与精梳工序有关,这是清梳联短绒率较高对精梳品种的影响精梳小于普梳的原因所在。

但对于减轻精梳负担,实现高效能精梳关系也十分密切。

(3)控制短绒增长率----短绒率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短绒增加,条干恶化,常发性纱疵增加,飞花增多,粘缠挂堵多,使短粗节纱疵增加(10万米纱疵),有人认为,短绒每增加3%,条干CV恶化1%。

----随着高产梳棉机产量的提高,短绒增加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日渐突出。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包括生条条干、生条重量、落棉控制等等问题,限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主要是以上3个方面3 梳棉工艺路线(1)过去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紧隔距、强分梳、好转移”这条工艺路线是以提高梳棉机分梳、除杂能力为核心的,虽然也提到转移问题,但不够突出,“好转移”的目标不够明确。

这条工艺路线在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

清除结杂,提升梳棉机单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2007年全国梳理质量会议)提出的工艺路线是“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

这条工艺路线应该说是对近年来高产梳棉机工艺实践的总结,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正确处理梳理与转移、结杂与短绒关系,合理解决充分梳理与短绒控制这对矛盾的原则。

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对梳理工艺核心的认识。

(3)梳棉机的梳理度并非越大越好,转移率过大或大小也会对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适中掌握。

纯棉19tex针织纱精梳工艺设计

纯棉19tex针织纱精梳工艺设计

CJ13・9texK纯棉针织纱精梳工艺设计,、精梳纱用途以及质量要求本设计纱线为CJ42 s机织用筒子纱。

该主要用于府绸、半线府绸、丝光平绒、羽绸、被单、汗衫、棉毛衫、染色要求高的产品等。

其质量要求达到GB/T 398-2008 —等质量要求。

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不大于11.0%,百米质量变异系数不大于 3.0%,单纱断裂强度不小于14.4 CN/tex ,百米质量偏差不大于 2.5%,黑板条干均匀度10块板比例不低于 0 : 7: 3:0,条干变异系数不大于15.5%,1g内棉结粒数不多于 35粒,1g内棉结杂质总粒数不多于45粒。

二、精梳准备1、SR80J型并卷机的主要技术特征及齿轮变换表7-1 SR80J型条并卷机主要技术特征表7-2变换轮代号及变换范围2、 速度变频调速,成卷罗拉输出线速度分 78、85、92、99、106、113、120(m/min )七档供选用。

3、 牵伸计算喂入预并条干定量(g/5m )并合数E 实输出小卷干定量(g/m ) 5说明:喂入条子并合数一般为24~32根。

(1)、前~后成卷罗拉张力牵伸曰 攀 卡o.971(倍)表7-3 A 与E 1计算对照(2)、前罗拉~台面压辊张力牵伸E275 25 32 22 36型7 1.019(倍)240 30 B 30 B表7-4 B 与E 2计算对照(3八后罗拉〜导条辊张力牵伸E 3 11晋D 0.5 S 「012(倍)表7-5 C 、D 与E 3计算对照20 24 65 51.477 (倍)E 机E实牵伸配合率1.477 1.01 1.49 (倍)E 1E 2E 3E 4E 5E66067966.7185 30 26 87.4545 八(4)、台面压辊~紧压辊张力牵伸E4 1.005(倍)匚475 22 F F表7-6 F与E4计算对照WC O 4 A Q(5)、后成卷罗拉~紧压辊张力牵伸E5 ----------------------- — 1.023(倍)匚5185 G G表7-7 G 与E5计算对照40 20 H 19 H(6)、前罗拉~三罗拉牵伸E6 H—空0.905 — 1.448(倍)匚635 20 K 24 K表7-8 H、K与E6计算对照所以,总牵伸:E E1 E2 E3 E4 E5 E60.971 1.019 1.012 1.005 1.023 1.448 1.49(倍)4、罗拉隔距、加压及满卷长度表7-9纤维主体长度与罗拉隔距、握持距(1)、前胶辊加压范围在 0.45~0.55Mpa ,取0.5Mpa ;后胶辊加压范围在 0.35~0.45Mpa ,取 0.4Mpa 。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

纺纱工艺设计与质量控制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一、棉纺基本概念1、棉纺产品:用棉纺设备将多种纤维加工成的纱线制品。

2、棉纺特点:工艺流程短,速度高,设备完善,对纤维适应性广,加工成本低。

棉纺产品品种繁多,风格各异。

3、棉纺设备可加工:传统的棉花、各种棉型化纤、中长化纤、长丝、以及其它天然纤维的纯纺和混纺。

4、棉纺规模:以细纱锭子数和转杯纺头数来表示棉纺厂的规模大小。

5、棉纺产品开发设计包括:棉纺新原料的开发、混纺纱不同混纺比的设计、新原料和新品种的工艺设计、多种花式纱的设计与加工方法。

三、棉纺工艺设计纺纱工艺是纺纱加工中的流程和各机件的参数设置的总称。

在纺纱工艺设计时,既要考虑到设备及其状态,更要考虑到所加工的纤维原料的性能和最终产品(纱、线)的要求。

1.纺纱系统:普梳、精梳、混纺纱、新型纺、中长化纤、废纺,后加工新型纺纱开清棉梳棉→并条(2道)→新型纺纱。

中长纺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 型梳棉机→并条(2-3 道)→粗纱→细纱。

废纺系统: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开清→梳棉→粗纱→细纱。

后加工2.原料:(1)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锯齿棉皮辊棉打包国产棉包规格:100×42×60cm,V=0.25m܁,密度300~360kg/m܁,G=75~90kg。

标注唛头、产地、规格等。

棉花品级及参考指标:中国按成熟度、色泽、轧棉质量分级。

纺织部颁发:细绒棉分七级,长绒棉分五级,三级为标准级。

美国按色泽、强力、长度、细度及成熟度(马克隆值)等分级。

采用大容量快速仪HVI检验原棉所有指标。

(2)化纤品种:粘胶(人造棉)、莫代尔、丽赛、天丝、竹纤维涤纶(聚酯)腈纶(丙烯腈)锦纶(聚酰胺、尼龙)维纶(聚乙烯醇、维尼纶)丙纶(聚丙烯)芳纶(芳族聚酰胺)氨纶聚乳酸化纤分等及质量指标分等按内在质量和外观疵点分:内在质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细度偏差、长度偏差以及超长纤维、倍长纤维等。

外观疵点:粗丝、并丝、异状丝、油污纤维。

梳棉工艺应该如何设定?

梳棉工艺应该如何设定?

梳棉工艺应该如何设定?各位应该知道,锦坤盈是一直不会在充分了解纺厂实际情况之前去谈工艺,否则,这样的行为不是不负责任就是不懂,一般的情况下是既不负责任又不懂。

锦坤盈遇到过不少有心交流的行家,但一见面,刚在会客室喝口茶,车间都没进,马上念他们现在的工艺,让帮忙指点。

锦坤盈能理解这些行家的急迫心情,但我们只是个纺厂技术管理咨询团队,不是神仙,不可能在没有充分了解实际情况之前,能够对工艺有所判断。

行内有些人员,学了些东西,这里抄那里偷,竟然自认为总结出一套“XXX工艺”,还到处宣扬,以为可以用一套固定的自认为最优工艺,适应全世界的纺厂。

真是讲的那个可笑,听的那个可悲我刚入行的时候,遇到一位无锡一棉出来的行家,认为我当时任职的纺厂的梳棉锡林和刺辊速度过快。

年代久远了,数字我记得不是很清了,我的原工艺,刺辊应该是750左右,锡林410左右,这位行家认为应该是刺辊应该650以下,锡林330以下,这我和我的同时一听,都呆眼了,不明白为何要调这么低,这位行家给出了一个解析,“保护纤维!”,我很记得当时的老板把我和同事骂了一通,好像就是说我们的工艺就是损害纤维(老板的钱包),这位行家的工艺就是保护纤维(老板的钱包)一样。

当年,在老板要求下,只能硬上那工艺试纺,棉网差得不成样子,成纱指标差过平常一大截,但这位行家保护纤维(老板钱包)的思路,还是深深的打动了老板。

多年之后的今天,锦坤盈回想起当年的搞笑事,其实,那位行家的工艺没问题,问题在于他不知道梳棉工艺是该如何设定出来,以为抄了无锡一棉的某些工艺,就可以拿来一招打遍天下。

在无锡一棉里面,会上这种超低梳理度工艺的梳棉机台,肯定是成品质量较好的机台(那位行家也是把老东家最好的东西背出来了),估计是120支甚至更高的纯棉品种,这样的品种用的棉花,肯定是非常好的,超一级的长绒棉,马值要偏细,含杂极低,纤维很长,短绒很少,梳棉的单台产量,还不会高,这样的前提条件之下,锡林和刺辊的转速,的确应该设置得很低,设置高了,就超出那种娇嫩的棉纤维承受极限,反而棉结和CV值都会同时升高。

梳棉生条质量指标及控制要点

梳棉生条质量指标及控制要点

梳棉生条质量指标及控制要点在普梳系统中,梳棉之后的工序基本不再具有开松、分梳和清除杂质的作用,所以生条的质量,特别是结杂含量直接影响成纱的质量。

因此,对生条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一、生条质量指标生条的质量指标可分为运转生产中的经常检验项目和参考项目两大类。

(一) 经常性检验项目1、生条条干不匀率生条条干不匀率反映了生条每米片段上的粗细不匀情况,检验指标有萨氏条干及与乌氏条干两种,一般萨氏条干应控制在14%~18%范围内,乌氏特条干CV值控制范围在4%以下。

2、生条重量不匀率反映了生条5米片段的粗细不匀情况,重量不匀率应控制在4.0%以下。

3、生条棉结杂质反映了每克生条中所含的棉结杂质粒数,该指标由企业根据产品要求自定。

4、生条短绒率指生条中16mm以下纤维所占的百分率,梳棉工序在一定程度上既排除短绒,又会产生短绒。

普通梳棉机的短绒生产量大于排除量,所以生条中短绒含量一般较棉卷多。

采用多吸点吸风以后,大大增加了梳棉机对短绒,尘屑的排除量,可使生条中的短绒含量小于棉卷,一般生条短绒率控制在4%以内。

(二)参考指标棉网清晰度是反映棉网结构状态的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目测观察棉网中纤维的伸直度,分离度及均匀分布状况,能快速了解梳棉机的机械状态及工艺配置是否合理。

二、生条棉结杂质的控制生条中的棉结杂质,直接影响普梳纱线的结杂和布面疵点,并影响并、粗、细各工序牵伸时纤维的正常运动以及细纱加捻卷绕时钢丝圈的正常运动,造成条干恶化,纱疵和断头增加。

因此必须控制并减少生条中的结杂粒数。

在生产中要加强控制管理和整顿落后机台,尽可能缩小机台间棉结杂质粒数的离散性。

由于在清棉、梳棉工序纤维要接受强烈打击和细致分梳,棉结粒数均有所增加,尤其在梳棉工序,未成熟纤维在经过刺辊锯齿的打击、摩擦作用,并在锡林、盖板工作区反复搓转,易扭结成棉结;另外,部分带纤维杂质、僵棉或清棉中产生的纤维团、束丝也易转化形成棉结。

所以从原棉到生条,含杂重量百分率迅速降低,但杂质的粒数逐渐增多,每粒杂质的重量减轻。

梳棉工艺设计

梳棉工艺设计

梳棉技术发展过程
• 梳棉工序在纺纱工艺过程中所处位置举 足轻重。国外统计资料分析表明,梳理 技术发展迅速,产量每十年递增10~15 ㎏,梳棉产量提高是技术改进、控制技 术与材料科学发展的产物,是纺织生产 过程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的 标志。新型梳棉机必须在提高质量、提 高自动化、自动控制和减轻劳动强度的 前提下提高产量。
TC03型梳棉机
工艺流程及机构
TC03型梳棉机结构示意图 1—棉箱 2—给棉罗拉 3—开棉罗拉 4—喂棉罗拉 5—刺辊 6—盖板 7—锡林 8—道夫
梳棉机设备工艺流程 机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工艺流程
棉卷棉卷罗拉给棉罗拉和给棉板共同握 持刺辊分梳刺辊分梳板梳理除尘刀 三角小漏底锡林固定盖板锡林+盖板工 作区锡林+前固定盖板道夫剥棉罗拉 喇叭口大压辊圈条器条筒
2. 机构组成
梳棉机的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①预梳部分,包括刺辊、给棉罗拉、给棉板、除 尘刀和小漏底等部件; ②主梳部分,包括锡林、盖板、道夫和大漏底 等部件; ③成条部分,包括剥棉罗拉、嗽叭口、大压辊 和圈条器等部件
3.工作原理
梳棉机的工作原理是将前道工序送来的棉(纤维) 卷或由棉箱供给的油棉(化纤)层进行开松分梳和除 杂,是所有呈卷曲块状的棉圈成为基本伸直的单 纤维状能,并在此过程中,除掉清花工序遗留下 来的破籽、杂质和短绒,然后集成一定规格棉条、 储存于棉筒内,供并条工序使用。
锡林—盖板机构示意图 2—活动盖板 7—道夫罩壳 3—带吸风罩的除尘刀 8—锡林 5—锡林罩壳 6—带除尘刀的吸尘管 1—盖板清洁装置 4—前、后固定盖板
盖板
TC03回转盖板的总根数为84根, 工作盖板30根,盖板反转,盖板 花由单独电机传动的新型清洁装 置剥取吸走。

【技术】专家论道之梳棉篇

【技术】专家论道之梳棉篇

【技术】专家论道之梳棉篇一、如何控制梳棉生条的质量生条质量包含的范畴比较广,如生条棉结、生条杂质、生条短绒率、生条条干不匀率、生条重量不匀率、生条纤维分离度等等。

对于不同的质量指标,要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对应的技术措施和控制侧重点。

总体上来说,控制生条质量要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

1、原料的选择。

应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和梳棉机的技术性能,选择适宜的原料。

重点控制原料的短绒率、含杂率和成熟度等指标。

2、设备的控制。

要保证良好的设备运行状态,特别是要保证梳棉机各针布的良好性能,做到无损伤、锐度好。

3、工艺的优选。

选择优质的梳理元件,采取“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气流参数保证、合理配套针布”等工艺措施。

分梳质量是提高生条质量的基础,分梳质量愈好,单纤维的分离率愈高,纤维间的杂质在分梳过程中易被清除,生条的结杂一般也较少。

同时单纤维在锡林与盖板间有足够反复转移多的机会,有利于纤维丛锡林向道夫均匀转移,棉网质量好,生条条干不匀率较低。

4、操作的管理。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保持设备良好的清洁度,控制人为疵点。

5、温湿度的控制。

要根据不同的原料,控制适宜的温湿度,使纤维处于轻微的放湿状态,提高纤维的梳理性能,减少静电和飞花。

(业内专家陆惠文)二、梳棉机后部落杂区对落棉有何影响梳棉机的第一、第二为主要落杂区,两个落杂区的长度可以通过调换不同厚度的除尘刀和不同弦长的导棉板(小漏底)、调整除尘刀的安装位置、增减预分梳板数量等措施进行调整,以达到控制落棉的目的。

除尘刀工艺包括除尘刀高低、安装角度和与刺辊的隔距。

放低除尘刀位置,第一落杂区长度增加,第二落杂区长度缩短,在与刺辊隔距不变的情况下,使得除尘刀切割的气流附面层厚度增加,第一落杂区落棉增加,而小漏底切割第二落杂区附面层的厚度减小,第二落杂区落棉减少。

但后车肚的总落棉率增加,反之亦然。

除尘刀的安装角度小,刀背对附面层气流的迎面阻力大,可增加刀后对纤维的回收作用。

第一章第二节梳棉

第一章第二节梳棉

5
二、工艺参数设计
生条定量(单位 单位: ㈠生条定量 单位:g/5m) 定量轻,梳理效果好。但过轻对梳理、 定量轻,梳理效果好。但过轻对梳理、条干会 有恶化作用。 有恶化作用。 可根据产量,牵伸分配要求,合理掌握。 可根据产量,牵伸分配要求,合理掌握。 一般质量要求高、原料细长, 一般质量要求高、原料细长,原料含杂大可轻 量掌握,反之较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量掌握,反之较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偏重 掌握。 掌握。 也可根据设备特点,合理选择。 也可根据设备特点,合理选择。 见P21表1-6,表1-7。 表 , 。
4
㈤清梳除杂的合理分工 掌握后车多落,抄斩花少落的原则。 掌握后车多落,抄斩花少落的原则。 ㈥合理选择针布
总之,遵循以质量为核心,兼顾成本、产量、 总之,遵循以质量为核心,兼顾成本、产量、 操作等各因素。 操作等各因素。 工艺技术的完善,非一朝一夕之功, 工艺技术的完善,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循序 渐进,日积月累。 渐进,日积月累。
15
㈣生条短绒率 生条短绒率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生条短绒率应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过低的短 绒率会增加成本,过高则影响成纱质量。 绒率会增加成本,过高则影响成纱质量。 短绒率与分梳作用有关, 短绒率与分梳作用有关,可通过降低分梳作用 来降低短绒率。 来降低短绒率。
16
㈤落棉数量与质量 不同部位,分别分析(刺辊花 盖板花、吸尘花); 刺辊花、 不同部位,分别分析 刺辊花、盖板花、吸尘花 ; 既考察其数量,又分析其内容; 既考察其数量,又分析其内容; 不能忽略机台间的差异。 不能忽略机台间的差异。
11
11、锡林 前、后罩板 、锡林-前 后罩板的工艺作用包括控制锡林表面的纤维、 前、后罩板的工艺作用包括控制锡林表面的纤维、 控制锡林各部分的气流等作用,对控制梳理, 控制锡林各部分的气流等作用,对控制梳理,防 止产生棉结有作用。 止产生棉结有作用。 12、锡林-道夫 、锡林 道夫 锡林-道夫两者间属分梳作用 其隔距应偏小掌握。 道夫两者间属分梳作用, 锡林 道夫两者间属分梳作用,其隔距应偏小掌握。 以利于纤维的梳理及转移。 以利于纤维的梳理及转移。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34页PPT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34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棉纺工程两梳工艺对质量的影响

棉纺工程两梳工艺对质量的影响

Absr c Th a d n r c s n o e ot n c nsr ci n p o e s o h u l y o ha r c s n t e t a t: e c r i g p o e s a d c mb d c to o tu to r c s n t e q ai ft tp o e s i h t c t n s inn ot p n i g,c r i g c r i g p o e sf rt e r mo a fn p o a d n a d n r c s o h e v lo e s,s o tfb rg o h;c mb n o i g p o e so h r e r wt i o i g c mb n r c s n t e r mo a fn p n s o e v te cuso h e v lo e s a d h r v le x l in,b t h uai ft e y r s a c u ilr l t oh t e q lt o h a n ha r c a oe,by c r i g a d y adn n c mb n o i g c mbi o t c t a h o h r o i r v h u lt fy r a e sg i c n e u t. o i g c mb n o ng c n a twih e c t e ,t mp o e te q a i o a n h v i nf a tr s ls y i
至关重要 的作 用 。通过梳 棉梳 理 和精梳 梳 理 的相互 配合联 系, 对提 高成 纱质 量有 明显 的效果 。
关键词 : 棉纺工程 ; 梳理工艺; 梳棉 ; 精梳 ; 工艺参数
TwoC mb Cotn C n tu t nP o eso h ai o t o sr ci r cs n teQu ly o o t

浅谈梳棉条结杂控制的几项措施

浅谈梳棉条结杂控制的几项措施
进 行 了讨 论 。
关键 词 : 棉结 ; 含杂; 马 克 隆值 ; 落 率
中图分 类号 : T S 1 0 4 . 1 3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章编 号 : 1 0 0 9 — 3 0 2 8 ( 2 0 1 3 ) 0 4 — 0 0 2 5 — 0 3
随着 纺织 市 场 对 产 品 质量 要 求 的不 断 提 高 ,
棉条 结杂 的数 量 。 为控 制梳 棉条 结 杂 的数 量 , 除保 证 原 棉 采 购
时注 意尽 量选 用含 索丝 少 、 含杂量 低 、 马克 隆值 不
能过 细 的原棉 外 , 还需 在对 清梳 设备 清整 洁 、 工 艺

杂质 也不 易排 除 , 所 以在 配棉 主体长 度较好 时 , 配 棉 平 均马克 隆值 选用 4 . 0 ~4 . 5 , 对 控 制 梳棉 条 结
表1 两种配棉主要指标及所纺纯棉 l 4 . 5 8 t e x精 梳 简 纱 条 干 测 试 指 标
表 1 测 试指 标 显示 , 在两 种配 棉 主体长 度 、 含 糖 指标 差异 不 大 的情 况 下 , 第 一 种 配 棉 马 克 隆值 较 第二 种配 棉高 0 . 6 8 , 含杂 第 二 种 配棉 较 第 一 种 配 棉高 0 . 3 , 所 纺 筒 纱 第 一 种 配 棉 较 第 二 种 配 棉 千米 棉 结 少 1 5个 , 所 以原棉 马克 隆 值 、 含 杂 两 项 指标 的选 定 , 对 成 纱棉结 有 较为 重要 的作 用 。
生产实 践
2 0 1 3 年 第 4 期 山 春 仿 馄 料技
浅谈 梳 棉 条 结 杂 控 制 的 几 项 措 施
曹 舰 , 杨 洪玲 , 王 振 钢
( 济 南 华 丰 纺 织 有 限公 司 。 山东 济 南 2 5 0 0 3 1 )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纯棉细号纱:配棉较好、长度较长,细度较细,梳棉机单产较低。 锡林针布应将工作角适当减小,齿密加大。
如选AC2530×01550(或AC2525×01550型),工作角60°,齿密 860齿/(25.4mm)2 。道夫针布可选AD4030×01890型;刺辊选 AT5610×05611型,盖板配弯膝MCC 36型或MCC42 型,齿密360齿 /(25.4mm)2或420齿/(25.4mm)2。
小:工作角小(δ),握持梳理能力提高;
尖:齿顶面积小(齿顶横向宽度b3与纵向长度l的乘积),利于穿刺, 提高锐度;
薄:齿基厚度(b1),可加大横向密度;利于针布包卷,提高圆整度;
密:针齿密度(N)大,提高梳理度。
(3)针布选配
针布“四配套”:以锡林针布为中心,综合考虑道夫、刺辊、 盖板针布的配合选用(有的还包括刺辊预分梳版、前后固定盖板 配合选用)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主讲:宋如勤 教授级高工 《棉纺织技术》期刊社
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 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怎样就纺得怎样” 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 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4 合理配置梳棉工艺、控制生条质量
4.1 针布选用 (1)针布型号的含义
锡林针布: A C 28 15 ×013 65
棉纺 锡林 齿高mm 前角° 齿间距mm 齿基厚度mm
(实际齿高的10倍)(工角=90°-前角) (实际间距的10倍)(厚度<1.0mm为实际厚度的100倍 厚度≥1.0mm为实际厚度的10倍)

梳棉工艺设计

梳棉工艺设计

纯棉普梳18.2tex针织用筒子纱梳棉工艺设计1.分析原料特点和成纱质量要求该纱为纯棉普梳细特纱,其配棉特点总体而言,原棉性能一般,成熟度、线密度、强力正常,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了一定比例的低级棉(428的混用比例占20%),含杂偏高,机检含杂率为2.26%,有害疵点较多,线密度差异也偏大。

成纱质量上,要求达到国标(GB/T 398-2008)优级,条干CV%不超过14.5%,单纱断裂强度变异系数不超过8.5%,百米质量变异系数不超过2.2%,平均单纱断裂强度不低于16.4cN/tex,一克内棉结粒数不多于30粒,一克内结杂总粒数不多于55粒。

从本期配棉来讲,由于混用了部分低级棉,含杂和有害疵点偏多,因此要保证成纱质量达到要求,要求梳棉能较好地排除细小杂志和棉结。

2.梳棉机技术特征速度选择依据1) 锡林速度 锡林转速高,分梳、转移能力强,结合所给机型,锡林转速初定为360r/min 。

2) 刺辊速度 综合考虑刺辊的分梳、除杂要求,避免刺辊速度过高对纤维的损失加重,刺辊转速初选为920r/min 。

3) 道夫速度 要求较好地排除带纤维籽屑、棉结、短绒等细杂,即盖板花量多一些,盖板速度初定为220mm/min 。

● 主要隔距配置(详见梳棉工艺单) ● 计算梳棉机主要工艺参数1) 生条定量设计采用18~25 g/5m 。

因18.2tex 为细特纱,考虑梳棉机的梳理质量和产量要求,生条干定量初定为18.00 g/5m 。

2) 速度及相应变换带轮计算c n c (r/min )=n 1×D/542×98%=1460×D/542×0.98=2.64D式中:n 1---主电动机转速(1460r/min ); D---主电动机皮带轮直径(136mm )纺棉时选取D=136mm ,锡林转速约为360r/min ;纺化纤时选取D=125mm ,锡林转速约为330r/min 。

n c (r/min )=n 1×D/542×98%=1460×D/542×0.98=2.64D=2.64×136=359(r/min )② 刺辊转速n tn t (r/min )=n 1×D/D t ×98%=1460×D/D t ×0.98=1460×136/209×0.98=931(r/min)式中:D t ---刺辊皮带轮直径(209mm )注:刺辊皮带轮直径,纺棉时选用209mm ,刺辊转速约为930r/min ;纺化纤时选用224mm,刺辊转速约为860r/min。

技术梳棉采用重定量工艺的生产实践

技术梳棉采用重定量工艺的生产实践

技术梳棉采用重定量工艺的生产实践优势工艺的核心在于梳棉的重定量配置,传统工艺的生条定量一般在23g/5m以下,而优势工艺的生条定量可以提高到30g/5m以上,甚至有的厂家提高到50g/5m。

配置生条重定量,可以有效减少前纺的配台数量,节约人工成本、降低用电耗和机物料消耗,对提高企业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是非常关键的。

但如果没有深刻领悟优势工艺核心理念,在工艺参数配置不合理的情况下盲目提高生条定量,势必会影响成纱品质。

现将我公司在生产阳离子T/R 70/30 18.5tex品种时推行优势工艺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原料选配我们选择将阳离子涤纶和粘胶进行圆盘混合,原料主要指标见表1。

二、工艺流程我公司的生产工艺流程为:FA1001圆盘抓棉机→FA125重物分离器→AMP2000金属火星探测器→FA029多仓混棉机→JWF1119精开棉机→JWF1213高产梳棉机→TMFD81S高速并条机→TMFD81L高速并条机(附Uster-Pro自调匀整)→FA494粗纱机→DTM139细纱机→21C-S自动络筒机(附Uster- Quan2电子清纱器)。

三、前纺各工序的工艺技术措施3.1 开清工序采用“勤抓少抓、多松少打、以梳代打、多混少落”的工艺原则。

为减少纤维损伤,适当降低各打手速度。

抓棉机打手速度由原来的800r/min降低到720r/min,打手每次下降1.5mm,打手伸出肋条距离2mm,小车行走速度16m/min。

3.2 梳棉工序采用“柔和梳理”工艺原则,既要充分梳理纤维,又要尽量减少纤维损伤,保证梳理效果。

在梳棉工序中,一般用“梳理度”来表示梳理效果,梳理度为平均每根纤维受到梳理的齿数。

梳理度C=K c×N c×n c Lr/P/N b式中:K c为系数(0.3769),N c为锡林针布齿密,n c为锡林速度(r/min),L为纤维长度,r为道夫转移率,P为梳棉机产量(kg/台时),N b为纤维线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棉工艺设计与生条质量控制
梳棉工艺设计及生条质量控制
1 梳棉在纺纱工程中作用和地位
(1)”清、钢、浆”历来被认为棉纺工程中是三个最关键的工序,特别是梳棉工序。

(2)”梳棉是纺织厂的心脏””梳得怎样就纺得怎样”是长期生产实践形成的共识。

(3)梳棉是形成并奠定半成品结构的基础,是影响后工序生产及成纱质量最主要的工序之一。

2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目标
(1)纤维分离度,即将纤维束分解成单纤维状态;
------顺利实现牵伸的基础;
------纤维与结杂的充分分离是去除结杂的基础;
----- 纤维以单纤维状态实现更充分混合
(2)尽可能去除棉结与杂质
------普梳工艺基本上是除杂的最后一道关口;
------精梳品种还与精梳工序有关,这是清梳联短绒率较高对精梳品种的影响精梳小于普梳的原因所在。

但对于减轻精梳负担,实现高效能精梳关系也十分密切。

(3)控制短绒增长率
----短绒率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短绒增加,条干恶化,常发性纱疵增加,飞花增多,粘缠挂堵多,使短粗节纱疵增加(10万米纱疵),有人认为,短绒每增加3%,条干CV恶化1%。

----随着高产梳棉机产量的提高,短绒增加导致质量下降的问题日渐突出。

梳棉工序质量控制还应包括生条条干、生条重量、落棉控制等等问题,限于时间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主要是以上3个方面
3 梳棉工艺路线
(1)过去一种比较典型的说法是: ”紧隔距、强分梳、好转移”这条工艺路线是以提高梳棉机分梳、除杂能力为核心的,虽然也提到转移问题,但不够突出,”好转移”的目标不够明确。

这条工艺路线在提高梳棉机分梳质量。

清除结杂,提升梳棉机单产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2)近年来( 全国梳理质量会议)提出的工艺路线是”梳理转移适度、结杂短绒兼顾”。

这条工艺路线应该说是对近年来高产梳棉机工艺实践的总结,比较全面的提出了正确处理梳理与转
移、结杂与短绒关系,合理解决充分梳理与短绒控制这对矛盾的原则。

比较全面的反映了对梳理工艺核心的认识。

(3)梳棉机的梳理度并非越大越好,转移率过大或大小也会对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必须适中掌握。

在充分梳理、排除结杂的同时,同时兼顾短绒增加带来的负面影响。

因此,梳理工艺的核心是处理好充分梳理与控制短绒这对矛盾、合理配置工艺参数,寻找两者较佳的结合点。

4 合理配置梳棉工艺、控制生条质量
控制梳棉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设备、工艺、运转操作等多方面的内容,设备是基础,工艺是核心,操作时关键。

其中工艺配置包括针布选用、定量、速度、隔距、牵伸、后部工艺等等。

限于时间关系仅就针布选型,定量、速度、隔距等几个主要问题加以阐述。

4.1 针布选用
梳棉机针布的改进是提高梳棉质量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当代高产梳棉机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合理配置梳棉工艺首先要解决好针布选型问题。

(1)针布型号的含义:
过去针布生产型号繁杂、命名各异。

新的命名法做了统一命名规定(可查3版棉纺手册)。

举例如下:
上述针布标识的含义:棉纺锡林针布,齿高1.8mm,工作角75°,齿间距1.3mm,齿基厚度0.65mm。

其针齿密度
25.42/(1.8×0.65)=645.16/(1.8×0.65)=551齿/(25.4mm)2。

棉纺道夫针布: AD 4030×01890
棉纺刺辊针布: AT 5610×05611
(英文字母后的数字含义与锡林相同)
上述盖板针布标识含义:梳棉盖板针布,植针形式横密型,针齿密度360齿/(25.4mm)2,执行产品标准FZ93019。

锡林、道夫、刺辊针布常简要表示为前4为数字,如锡林2525针布;道夫4030针布。

盖板常见针密表示,如:29、36、42盖板针布等。

(2)新型针布的基本特点:”矮、浅、小、尖、薄、密”
矮: 齿高(h1)小,针齿磨损主要集中在靠齿尖0.3mm
以内,齿矮有利于提高防轧性能;
浅:齿深(h6)小,纤维不易沉入齿底,有利于纤维转
移、分梳;
小:工作角小,握持梳理能力提高;
尖:齿顶面积小(齿顶横向宽度b3与纵向长度l的乘积),利于穿刺,提高锐度;
薄:齿基厚度(b1),可加大横向密度;利于针布包卷,提高园整度;
密:针齿密度(N)大,提高梳理度。

(3)针布选配。

梳棉针布一般是按加工纤维种类及所纺纱号划分的,与梳棉机产量有关。

工厂一般要充分考虑针布的通用性,往往按区域按排针布,以利于生产安排和-品种翻改。

选用针布是
应注意针布的”四配套”,即以锡林针布为中心,综合考虑道夫、
刺辊、盖板针布的配合选用(有的还包括刺辊预分梳版、前后固定盖板配合选用)
纯棉针布:
纯棉中粗号纱:配棉一般,含杂较高,梳棉机速度与单产较高,宜选用矮、浅、工作角较小、齿密适中的针布。

如:锡林选
AC2525×01360型,(或AC2525×01550)齿高2.5mm,工作角65°,
齿密827齿/(25.4mm)2,道夫针布可选AD4030×01890型,齿高
4.5mm,工作角60°,齿密398齿/(2
5.4mm)2,刺辊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